《自相矛盾》导学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
2、了解寓言内容。
3、了解寓言包含的寓意。
4、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关键性话语展开讨论。
教学难点:1、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
2、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3、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响起古典音乐)中国被誉为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的寓言更是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人们把“寓言比作理性的诗歌”,一个个短小的故事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这一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寓言故事之中。
2、板书课题:14寓言二则——自相矛盾3、在课前,老师布置预习,请同学们查找与本课有关的资料,谁愿意汇报。
4、同学们能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同时也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开拓我们的视野。
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矛与盾是古代作战的武器,课文围绕着矛与盾会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同欣赏课文吧!二、初步感知课文1、先听老师读课文,注意文中字的读音以及句子的停顿和读音。
2、下面请同学们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句中的停顿,要把句子读通顺,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3、谁愿意读课文。
4、看得出大家的掌声是对他的表扬,就让我们像他一样,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读后告诉老师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三、翻译古文同学们通过朗读,已初步感知了文章内容,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1、第一句:(1)理解“鬻”和“誉”含义。
(2)请翻译第一句(3)读的语气教师:让我们用炫耀的语气齐读这句话。
2、第二句:(1)解释“利”(2)请翻译第二句(3)能用吹嘘的语气读出这句话。
3、第三句:(1)翻译第三句(2)找出文中古今意思差别较大字?(3)读时注意什么(4)设想一下,问话人的年龄、性格,读时语气怎样?试这读一读。
4、第四句:师:第四句内容很少,我们改变下形式,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担任小老师,带领大家一同理解这一句。
《自相矛盾》教案(精选3篇)
《自相矛盾》教案(精选 3 篇)第一篇:《自相矛盾》教案《自相矛盾》教案一、导入:教师说两句前后矛盾的话,让学生评一评。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真正好,阳光明媚,大雪纷飞。
2.我们班有 85 名同学,今天上课来了 45 名同学,四五班的同学总算都到齐啦。
(评:王老师今天说话前后矛盾,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犯过这种毛病,我们如果去追溯说话前后矛盾的鼻祖,我们可以从战国时期一个卖兵器的楚国人说起。
自相矛盾的故事便由此而来。
二、初读课文1.认识矛和盾。
(板书矛盾)现在,我们就走进这个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2.先试着自由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做个标记。
指名读(3)3..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件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琅,文言文的朗读要特别注意节奏和韵味,现在坐好拿好书,听老师读.(范读)(出示画出节奏的图片)4.怎么样,自己想试试吗?指名读,纠正读音。
(3 个)5 小老师领读。
(2 个)6.齐读。
读文言文和读平时的文章感有什么不同?(不好读,拗口,有的句子不懂。
)那我们怎么办呢?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读准了字音与读出了节奏,读出了古文的韵味, 我们完成了诵读的第一阶段.学习古文的一个法宝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接下来我们通过读把故事读懂,把道理读明白,三、悟读感知明大意。
过渡:怎么样读懂文言文的意思呢?结合大意去理解文言文,是最有效果的方法,大意和文言文相对应着诵读,文言文的意思就明白了。
1、自由读大意。
2、师生对读。
教师读古文,一个学生读大意3、同桌互相练习读,一个读古文,一个读大意。
4、指名读。
(一个读古文,一个读大意)5、男女生对读大意与古文。
6、读懂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大意。
考你读懂了哪些词?(鬻)(誉(陷)(弗能)四、细读品味,明道理。
1什么是夸耀?(夸大,炫耀)2还原一下现场:他是如何夸耀他的盾和矛呢?3指导学生活灵活现地读。
谁来当当楚人,夸夸这面坚固无比的盾?你来。
看来你是初次经商,还没有体会到商人的心情,夸的还不够。
自相矛盾导学案
自相矛盾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2)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9)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自相矛盾》这则寓言的基本内容和寓意。
首先,要理解故事中的“矛”与“盾”所代表的寓意,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其次,要深刻领会故事中人物的矛盾之处,明白言行不一、自相矛盾的行为会导致失信于人,甚至陷入无法自圆其说的困境。
最后,通过学习这则寓言,我们要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学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避免自相矛盾的言行,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通过学习《自相矛盾》,我们不仅要理解故事的表面意义,更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指导我们的行为。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是理解故事中“矛”与“盾”的寓意及其逻辑关系,领会自相矛盾的概念,认识到言行需保持一致的重要性。
难点在于深入分析寓言的深层含义,将故事中的智慧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指导个人行为,避免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此外,还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在面对矛盾时能够理性分析,做出合理判断。
通过本课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道德修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自相矛盾》选自_______。
2.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的意思是:我的盾_______,没有什么东西能够_______它。
3. “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_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陷入B. 矛盾C. 茅盾D. 寓言2. 下列哪个成语与《自相矛盾》的寓意最为相近?()A. 井底之蛙B. 女娲补天C. 画蛇添足D. 言行不一3.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是谁说的?()A. 卖矛者B. 卖盾者C. 旁观者D. 作者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自相矛盾》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读四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含的道理4、演一演这则故事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教学过程:导入: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
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
用来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
(自相矛盾)同学们!请你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用一个词语概括。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自相矛盾)谁知到什么是寓言?(生说,如说的不对,可以在学完这则寓言后告诉老师答案)一、自读课文这则寓言共有五句话,第一句话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在叫卖矛和盾。
第二、三句讲他夸口的情形,两个“不论……都”是他的话陷入了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
4、5句讲的是,当别人问他:他却哑口无言了二、进一步理解课文解释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
矛,在长杆的一段装有青铜或铁质的枪头:盾,盾牌,用来访呼声体、遮挡矛枪箭。
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
三、演一演,加深记忆四、明道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来相容讽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现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词,理解“夸口”、“张口结舌”等词的含义。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表演课本剧,加强对寓意的理解。
4、感受中华民族丰富的成语知识,养成良好的积累知识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理解寓意,养成良好的积累知识的习惯。
难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理解寓意,养成良好的积累知识的习惯。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小黑板、导学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吾、弗”等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4.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教学难点: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帮助理解矛与盾的意义。
1.学生观赏,认识矛与盾。
资料介绍矛和盾的作用:矛是用来进攻的利器,盾是用来防御的工具;为了进攻更有利,把矛做的越来越锐利,而为了防护更有效,把盾设计制作的更坚固牢靠。
这就是一对攻防对抗现象,转换为语言和现实中的“矛盾”。
2.示范书写“矛”“盾”,提醒注意“矛”的笔顺,“盾”下面是“目”。
3.今天就来学习与之相关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学生观赏,对“矛与盾”有一定的认识,学习书写,印象会更深刻,同时理解文中卖者夸赞“矛与盾”的意义。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
1.自己大声朗读课文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①读准“吾”字音,联系形似字“语、悟”,示范书写,“五”的最后一横要写长,出示字义“我,我的”理解意思,指导朗读语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说说两句话的意思。
②认识同音字“弗”与“夫”。
“弗”在哪个字中见过?“佛”“费”出示语句“其人弗能应也。
”指导朗读。
“夫”(据义变音)可以组成哪些词语丈夫,姨夫……这些词共同点:指成年男子。
出示语句“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学生读注释,此处读第二声。
小结读第一声时,指成年男子。
读第二声时,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
初步按触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4、仿编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创编成语故事教学准备:课件《自相矛盾》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分两组比赛,说一说“自”字开头的成语。
一、积累成语,揭示课题。
1、试说“自”字开头的成语(多媒体展示:有关“自”的成语20个。
)自给自足自觉自愿自力更生自告奋勇自强不息自食其力自愧不如自由自在自知之明自不量力自欺欺人自暴自弃自鸣得意自以为是自我陶醉自相残杀自高自大自作聪明自吹自擂自相矛盾2、齐读成语。
3、引入课文,板书课题,简介矛与盾(矛:长矛,古代用于进攻的武器;盾:盾牌,古代用于防守的武器。
)4、播放《自相矛盾》的flash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初读课文2、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3、“夸口”什么意思?(说大话。
)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学生勾画相关语句,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师:谁来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4、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指导读好问话。
(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
)5、“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能换一个词语来替代吗?(哑口无言)他为什么张口结舌?那个人售物时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
)6、拓展:如果你是那位卖矛与盾的人,要想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你会怎样推销自己的矛与盾?(四人一小组讨论。
)7、通过学习课文和他们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
(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誉、吾”4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2.可以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体悟《自相矛盾》中的思维过程。
(难点)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过程第一关复习导入预习检测1. 看图思考: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狐假虎威叶公好龙画蛇添足掩耳盗铃滥竽充数守株待兔(1)指名学生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
(它们都是四个字的成语)(2)教师引导:一个成语讲了一个短小的故事,并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这样的成语叫什么成语呢?(寓言故事成语)(3)寓言故事成语有什么特点呢?(故事短小,寓意深刻)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自相矛盾)3.认识一下什么是“矛”和“盾”。
(请同学们观察课文插图)4.观察矛和盾各有什么特点。
(矛的前面尖尖的,是用于攻击敌人的一种兵器。
盾是圆圆的,或者是方形的,是用于防御敌人的一种兵器)【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成语特点,引出寓言故事成语,达到引出课题的目的。
引导学生认识矛和盾,为理解课文的意思做好铺垫。
猜测课题意思,帮助学生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第二关品读课文1.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鬻盾吾盾弗能夫先指名学生读,师相机正音,再齐读。
2.这篇文言文应该怎么读?(先指名学生读,再课件出示全文节奏划分)师范读,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3.请学生当小老师书写“矛”“誉”。
(小老师范写------学生观察------学生练写)4.上学期我们学过文言文《古人谈读书》,回忆一下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进行文言文学习的?(结合注释、插图、上下文理解,猜读等)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刚刚大家说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弄懂《自相矛盾》的大概意思。
(学生边读边理解文言文的大意)6.自学指导:(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刚才大家回忆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懂《自相矛盾》的大概意思。
《自相矛盾》导学案
《自相矛盾》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思维漏洞,明白自相矛盾的含义。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自相矛盾的现象,懂得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把握故事的寓意。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2、难点(1)从故事中领悟道理,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会分析人物的思维方式,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知识链接1、寓言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2、作者及作品背景《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一》。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他的著作《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四、预习导航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中字词的意思。
3、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
五、课堂探究1、字词理解(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中“鬻”的意思是()。
(2)“誉之曰”中“誉”的意思是()。
(3)“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中“陷”的意思是()。
(4)“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中“利”的意思是()。
2、句子翻译(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3)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4)其人弗能应也。
3、故事内容(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楚人是如何夸赞自己的盾和矛的?(3)面对别人的质疑,楚人为什么“弗能应”?4、寓意探究(1)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自相矛盾的情况?请举例说一说。
六、拓展延伸1、小组讨论:如果你是楚人,你会怎样推销自己的盾和矛?2、收集其他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等,与同学交流分享。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自相矛盾》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故事背景和基本情节。
2.读懂文章,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3.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二、课前准备1.复习上一单元的知识点,如对话的规范语言表达等。
2.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用来讲述故事情节。
三、学习活动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描绘马虎先生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描述马虎先生的形象和习惯。
然后告诉他们今天要学习的故事是关于马虎先生的。
2.阅读文章学生们分成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齐读课文。
3.解读文章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了解故事背景和基本情节。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的性格特点是什么?(2)故事的基本情节是什么?通过导读,让学生对故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4.讲述故事老师可以用图片或者手势向学生讲述故事情节,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重述故事。
5.理解文章学生们分组合作,回答问题。
(1)为什么马虎先生有这么多怪事发生?(2)你们觉得马虎先生会不会因为自己的习惯而受到惩罚?(3)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道理?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含义和作者的用意。
6.巩固训练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有关故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竞赛。
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课后作业1.背诵文章,特别是故事情节的部分。
2.思考故事的含义,并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反思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学生可以了解故事的背景和基本情节,并从中领悟故事的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后的作业中,通过撰写短文,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描绘马虎先生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描述马虎先生的形象和习惯。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对话的规范语言表达。
然后告诉他们今天要学习的故事是关于马虎先生的。
2.阅读文章学生们分成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齐读课文。
师生一起分析文章,了解故事背景和基本情节。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15自相矛盾导学案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读准文中生词、多音字及难读难懂的词句,并理解意思。
2、用速读浏览的方法迅速把握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及写作重点。
3、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及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
4、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导学案15. 自相矛盾【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自我评价:☆ ☆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读音,用“√”标出。
顽劣(l üè li è) 享受(xi ăn ɡ h ēn ɡ)疲倦(ju ăn ju àn) 迸裂(b èn ɡ b ìn ɡ)遮蔽(zh ě zh ē) 喜不自胜(sh èn ɡ sh ēn ɡ)二.根据下面的朗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课前预习二、预习展示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 )称美猴王。
2.他瞑( )目蹲身,将身一纵。
3.(众猴)都在松阴之下顽( )耍。
二、补充完整词语。
天( )地( ) 抓( )耳( )拱( )无( ) ( )头( )颈日( )月( ) 喜( )自( )比比谁的问题有价值!第二课时 (自我评价:☆☆☆)自读本课课文,将上节课心中的疑问说出来,让伙伴为你答疑解惑。
(小组评价:☆ ☆ ☆)(一)自主合作学习1.预习成果展示。
2.研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课文中人物有着怎样的性格?(二)展示与反馈,交流自己学习本课的感受(同学评价: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小组评价☆ ☆ ☆)一、给红字选择正确的注释 1、喜不自胜:( )① 胜利; ② 优美的; ③ 比另一个优越; ④ 能够承担或承受2、神机妙算:( )① 机器; ② 机会,时机; ③ 迅速适应事物变化,灵活;④ 重要事务3、负荆请罪:( )① 背; ② 失败; ③ 小于零的; ④ 担负4、聚精会神:( )① 聚合; ② 见面,会见; ③ 理解,懂得; ④ 表示擅长(小组评价☆ ☆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5自相矛盾》精品导学案教案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5.用自己的话说说 个人便答不上话来
故事的内容。
了。
6.想一想:你 从 (3)讨论交 流后汇
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报,其他学生补充。
道理?生活中有没 ① 这 个 场 面 可 以
有类似的事情? 用“哑口无言”来
形容。
②矛——利 (无不
陷) 盾——坚(莫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能陷)
③完全就是自相矛
盾。
分钟)
习文言文的方法。 理 解 文 言 文 的 方
2.指导学生理解文 法。
言文的大意。
2.自己先初步理
3.倾听汇报第一、 解,再在小组内学
言文的方法后,教 师相机在黑板一侧 板书方法。
二句,相机指导。 习交流。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 )相机指导学生 3.汇报交流学习所 2.学生在小组内学
区分“陷”古今意 得。
指导。
3.练习书写生字。
四、尝试背诵,布 置作业(用时:3 分
钟)
1.总结全文,尝试 背诵。 2.布置作业:把《自 相矛盾》的故事讲 给父母听。
1.尝试背诵和讲故 事。 2.讲故事给父母 听。
背诵时,教师 可给予提示。
充。
的意思。
不要急于总结,要
4.指导学生汇 报 (2)组长汇报第一、 把时间给其他学生
对第三、四句的理 二句的意思。其他 补充。[来源:学*
解。
学生补充。
科*网]
(1)相机引导学生 (3)交流总结:楚国
联系上下文猜测 有个卖盾和矛的
“或”和“弗”的 人,夸耀他的盾说: 4.理解文意要鼓励
意思。提示:如果 “我的盾很坚固, 学生发挥想象大胆
习字词(用时:18 文。
文,画出字词,自 在本课“夫”没有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二)、过程与方法:猜画谜引入,激发兴趣.以游戏的形式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别攻下"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体会寓意"关,最后评出"最佳闯关小勇士"。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文中所告诉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四、教具准备:ppt课件五、教学程序:(一)、看图猜画谜导入,激发兴趣。
1、听说咱们班的学生个个聪明绝顶,所以老师准备考考大家,有信心吗如果猜对了,电脑博士会奖励你们一本书。
请根据画面的意思来猜成语。
(课件演示)2、大家果然是名不虚传。
看看电脑博士送给我们的是什么书(课件出示)3、什么是寓言谁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来谈谈。
寓言往往假托浅显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预习的不错。
古代寓言更是寥寥数语便能表情达意。
4、今天咱们就跟随古代思想家韩非子一起到两千多年前的集市去瞧一瞧吧。
(课件出示)先认识一下作者韩非子。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说,介绍了他的国度、称号。
你说,介绍了他文章的特点。
你说,介绍了他的著作。
看来大家预习的不错。
5、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异常!瞧,街边的一块空地上拥着一群人,他们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寓言《自相矛盾》去看个究竟吧!听说咱们的字写得非常漂亮,愿不愿意现场展示一下你真勇敢,第一个把手举起来了!请上来。
(生板书)其余同学在下面写。
都写的不错。
大家齐读课题。
6、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
《自相矛盾》 导学案(S版六年级上册)
《自相矛盾》导学案(S版六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2寓言两则之自相矛盾二、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帮助学生学会“矛、弗、卮、遂”4个会认字和“矛、盾、弗、祠、遂”5个会写字。
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1.听写上课词语。
同桌互评。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谁能给大家讲一个古代寓言故事?但是这些故事都是把古代文言文故事改写成白话文的,今天我们就来学文言文的古代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三)出示自学练习1.认读生字。
自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中的字义。
盾:矛:鬻:誉:之:曰:吾:莫:陷:其:3.记下不懂的问题。
(四)检查自学情况1.把自己理解了的在小组中讲一讲,不懂得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2.看那个同学说得明白听得认真,组长根据检查情况给每个组员评定星级。
☆☆☆☆☆评语(五)合作探究1.那个楚国人听了别人问他的话,为什么“弗能应也”?2.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在生活中,我们遇到过“自相矛盾”的情况吗?3.用现代话把故事内容写出来。
(六)检查合作学习情况1.小组代表用现代话说说故事的内容。
2.集体交流探究题目。
3.教师根据情况给小组评定星级。
☆☆☆☆☆(七)课堂练习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或分角色朗读)。
2.背诵课文。
四、小结世上没有牢不可破的盾,也没有无坚不摧的的矛。
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和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的话前后互相抵触的尴尬局面。
五、作业布置1.本文的作者是谁?他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和成就?课下搜集资料了,留待下一节课交流。
2.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小店镇六年级导学案设计人李向利审查人王向辉一、教学内容2寓言两则之画蛇添足二、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帮助学生学会“矛、弗、卮、遂”4个会认字和“矛、盾、弗、祠、遂”5个会写字。
自相矛盾 导学案3
8.我们这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韩非子》中有大量的像这样的成语故事,谁来说一说你还知道有哪些?(守株待兔、刻舟求剑、郑人买履、买椟还珠、滥竽充数、三人成虎、讳疾忌医、失斧疑邻)
C级:应用类(80%的学生要掌握)
1.口号(聚焦—迅速)(倾听模式导学案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下
课题
自相矛盾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时间
5月18日
授课人复备时间
5月20日
预设此案授课时间
5月28日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本课总计1课时
此案为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准确的朗读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则寓言故事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成语意思。
回顾以前所学内容。
自主探学
时间安排:7分钟
过程与方法:
引导语
出示自学要求:
1.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楚字音,边听边划出停顿。老师可读两遍。
2.独立完成
①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试着读出句子的停顿,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刚才大家在自学的时候,都能做到认真朗读,为每个小组加两分。接下来,进入小组合作阶段。
A级:识记类内容(100%的学生要掌握)
(口号:我读书,最认真)
1.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楚字音,边听边划出停顿。
2.自读课文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试着读出句子的停顿,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合作研学
时间安排:
一般为5分钟
过程与方法:
引导语
2.小组合作要求:
①对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自相矛盾》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主备人:审核人:准印:自相矛盾姓名:组别: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认识“鬻、矛、盾、誉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中的停顿。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4.能够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用自己的话说说自相矛盾的故事。
【学习重点】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学习难点】能够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用自己的话说说自相矛盾的故事。
【基础部分】一、文学常识韩非(约前280-前233),师从荀子,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
著有《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初读课文,将课文读准。
1.自由读课文,读熟。
2.读准下列字的读音,给下列生字加上拼音,并口头组词。
矛()盾()誉()3.读准字音用“√”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吾(wǔ wú)盾之坚2.其人弗(fó fú)能应也1 / 3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夫(fú f f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要点部分】一、将全文读通、读畅。
1.试着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并读出韵味(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2.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借助注释,先理解加点的字,然后写出整句话的意思。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三、细读感悟,明白道理。
1.面对他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的发问,楚人种做法用一个成来概括就是。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说话、办事要前后相应,不要。
【拓展部分】一、辩字组词矛()誉()茅()拳()二、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五年级语文主备人:审核人:准印:A.于物无不陷也(刺破)B.用你的矛攻陷你的盾,会怎么样呢?C.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三、联系上下文或借助注释,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导学案)15 自相矛盾【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5《自相矛盾》导学案励志小故事觉得苦你不送外卖有人送、觉得累你不开滴滴有人开、觉得难你不干有人干、觉得贵你不买有人买、觉得工资低你可以滚出公司。
这种逻辑:外表上是对人的鼓励和鞭策。
本质上会造成底层工人之间无限恶性竞争、无限的降低底线、无限的向资本和垄断妥协、无限的向剥削和压榨妥协。
从而无限拉低底层人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消费水平、生活品质、生活环境、心理素质。
这种逻辑,外表上是正能量,本质上是洗脑和摧残。
让工人阶层的恶性竞争、工资水平无限下降;才能让贪婪的资本节约更多本钱,获得更多利润。
穷人的一次失败,为了还债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为还债一辈子送外卖。
你将不再会有精力去思考和投机。
穷人的失败可能断送了他所有暴富的机遇和时间,让不确定的人生瞬间确定下来,让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可能性逐渐缩小。
这是赤裸裸的现实。
只有当你有足够多的资本时,允许你失误的次数才会逐渐增加。
拥有足够多的资本,哪怕尝试个三番五次失败了,也不会伤你元气。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人的机遇是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增加的。
这时代外表上人人时机平等,但是给穷人的时机非常有限。
王思聪失败一次不过是兴趣爱好的失败,而你失败一次那么是生存生活的失败。
穷人,更应该不断学习和思考,因为没有钱,知识就是你最大的财富。
穷人,更应该慎重和保守,因为生活不允许你失败。
所以,越穷的人越应该保守和慎重。
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逻辑:我一无所有,哪怕失败也不过继续做穷人。
所以穷人没负担,所以穷人可以失败无数次。
这种意识是很可怕的。
人们常常有两个逻辑错误。
我认为应该防止:第一:我很穷。
失败了不过继续做穷人,所以我不怕失败,所以我失败的时机很多。
这种观念是很可怕的。
穷人的失败会严重降低你现有的生活质量,让你惨上更惨,雪上加霜,甚至妻离子散,走投无路。
第二:我很年轻,所以我不怕失败。
因为我时间多,所以失败了也可以东山再起。
这种观念也很可怕。
年轻不应该成为你失败的的借口,你失败的真正原因是盲目、不慎重、不负责、一叶障目。
《自相矛盾》导学案
1寓言两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学会“矛、弗”2个会认字和“矛、盾、弗”3个会写字。
2.能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
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朗读并背诵课文。
知识链接:韩非子(约公元前281——公元前233),又称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
思想家、哲学家、政论家,法家的代表人物。
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
预习检测:1.读《自相矛盾》,朗读时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的变化。
自己试着多读几遍课文。
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意思,并在书上做笔记。
鬻誉莫陷或以弗应3.根据字词意思,试着翻译全文,检查时读给同桌听。
自主学习:再读课文,思考并回答:1.卖盾与矛的楚国人开始叫卖的时候是怎样的表现?2.周围的人听了他的话是什么反应?3.听了问话,那个楚国人又是什么表现?合作探究:1.小组内交流译文,并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故事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3.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自相矛盾”这个成语?达标检测:1.形近字组词。
矛( ) 弗( ) 盾()予( ) 佛( ) 质( )2.根据意思写成语。
(1)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2)比喻机械地模仿别人,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3.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5、《自相矛盾》导学案
助读资料自相矛盾是一个成语,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
这个成语出自于《韩非子》,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
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
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
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
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尊称韩非子或韩子。
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
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韩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
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走进课题读了课文题目“自相矛盾”后,我猜想:课前预习一、把课文读两遍,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一、给加的字注音。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重点理解二、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这则寓言名叫《》,选自《》作者是时期家。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2)物莫能陷也(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4)其人弗能应也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誉之曰。
译文:(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译文:4.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夸大,否则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这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
4、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几年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说几个故事的名字吗?2、那你能说说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3、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一篇则新的寓言故事,指读课题:自相矛盾。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1、打开课本,提出自学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b、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c、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a、请同学读书,其他同学评价。
b、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c、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三、扣词、精读课文“张口结舌”的教学在同学质疑过程中扣住“张口结舌”,问:什么叫张口结舌?课文中讲了谁张口结舌?他为什么会张口结舌?“夸口”的教学通过张口结舌的教学引出两次夸口的内容?a、他夸口之下说了什么话?b、那你能读好夸口的语气吗?c、引导学生用“随你……都……”说几句话。
d、这两句话一起说出来你会想些什么呢?四、联系生活、揭示文章意思1、同学们,现在你知道那个人为什么“张口结舌”了吧?(指名回答)2、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吗?五、读古文,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1、这个故事和这么多的事例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其实早在2200多年前《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就已经流传开了,它是我国法家学说的杰出代表韩非子所作,想去读读2200多年以前韩非子的《自相矛盾》吗?2、出示古文《自相矛盾》学生自读。
3、指名学生读,教师范读学生根据课文说说古文大概的意思。
4、小结:同学们我们刚刚分别读了现在《自相矛盾》和2200多年前的《自相矛盾》你们发现了什么吗?六、小结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长河中,还有很多像《自相矛盾》一样流传了几千年的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去读一读,不光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也会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风顺!七、作业(略)八、板书设计:自相矛盾夸口张口结舌夸口【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导学案第2篇】教材解析《自相矛盾》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光岭中心小学导学案
班级姓名科目语文课题《自相矛盾》年级六年级编号
课型授新课时 1 教师禹敏审核人
目标导航目
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寓言的寓意。
2、朗读课文,背诵寓言。
重
点
懂得寓言的寓意,理解成语的意思。
难
点
理解寓意,懂得道理。
自主学习
一、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解释下列词语。
鬻:
誉:
陷:
或曰:
三、查找资料,介绍作者生平。
四、利用工具书,结合课后词义,初步疏通文意。
五、质疑问难,把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写在下列空白处。
学习方
式方法
利用工具
书,独立
完成
合作交流1、读课文,给课文划分节奏,读一读,并说出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演示这个语言故事。
3、各小组根据词义,组内疏通文意。
4、这个语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在你的周围有自相矛盾的事情么?请
举例说一说。
学习方
式方法
小组交
流展示,
师点拨
小组长
检测
1、演示故事。
2、生讲解文意。
3、说道理。
4、举例说一说身边的“自相矛盾”的事情。
达标检测一、解释加点的字词,说说句子的意思。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坚: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利: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自相矛盾”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背诵这则寓言。
四、学习完课文后,课后各小组派代表解决
小黑板上的问题。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