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朵杏花(第二课时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同学们非常会品读文章,这部分作者主要是从竺可桢爷爷的习惯性动作、语言来刻画人物的。我们如果能通过朗读来活灵活现地展示出竺可桢爷爷就更棒了。
3.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6-15
1.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写得非常美的一个过渡段,谁来读?
出示第6自然段。
2.一年前,竺爷爷问孩子第一朵杏花是哪天开放的,他答不上来。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但是他始终记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
2.第一朵杏花(第二课时)顾晶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朗读体会,学习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巧妙地确定文章题目的。
他要的就是精确的时间,现在有了,怎能不激动呢?
竺可桢爷爷亲眼见到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后,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三、总结课文,指导应用。
1.竺爷爷在杏树刚刚泛出淡淡的粉红时便去看杏花、数杏花;
4.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你们知道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呢?
(小孩子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他真是个可爱的孩子。)
(竺爷爷是因为又得到了一个精确的时间。)
5.除了对话部分,还有哪里也写出了竺可桢爷爷的兴奋、激动。
出示: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教学难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
前课学习:读熟课文,查资料了解竺可桢。
教师导学案
一、复习巩固。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读了《第一朵杏花》,知道这篇文章并不是写杏花的,而是通过一个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竺可桢。
教学反思
《第一朵杏花》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教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这一课时我和学生一起读故事,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人物形象。如“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这里的习惯二字,说明竺爷爷的认真和负责已经深入到了他的生活之中,感受竺可桢爷爷慈祥和善的特点,“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放的。”“什么事情啊?”“什么时候?”“是第一朵吗?”以及他对杏花开放的关注。别人赏花,他却数花,问花。最妙的地方是当竺爷爷听到第一朵杏花开放了的时候的反映。“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此时的竺爷爷是何等的兴奋啊!这里的问句短小,语气急促,不难看出他此时格外激动、兴奋,几近欣喜若狂的情态。然后回顾整个故事,发现“第一朵杏花”贯穿整个故事,从竺可桢对第一朵杏花开放时间的关注上,体会到竺可桢爷爷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也发现文章题目的巧妙之处。
检测反馈: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写下来。
1.和“精确”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
A正确B精准C准确
2.学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只有(),才能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A估计加推断B查阅资料C常年的精确观察
二、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我们应该向竺可桢爷爷学习什么?
板书设计
第一朵杏花
竺可桢
一丝不苟
(常年的精确观察)
出示7-14自然段。
这部分的对话没有提示语,你们觉得加上好呢?还是不加好呢?
作者不加提示语,其实是想通过快速的对话表现他们此时的激动。
3.但我们想读好这部分,还是需要来讨论一下竺爷爷和小孩的心情、说话的语气,甚至可以想象他们的表情、动作。
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
板书:竺可桢
我们重点学习了最后一个自然段,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说过的话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他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
板书:一丝不苟
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表现在他平时的工作中就是常年的精确观察。
板书:常年的精确观察
“常年”是什么意思?
“精确观察”是说他观察得非常认真、细致,获得的数据非常的精准。
这堂课我们重点学习前面的故事。
二、精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一)学习1-5
我们按时间顺序把故事分成了两部分,首先请同学们读课文的1-5自然段。
1.学生自主阅读
2.班级交流(读句子,抓住关键词语说体会。)
A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走近”和“数了数”这两个动作写出了竺可桢爷爷观察非常仔细。
B“爷爷,您又看花啦?”
“又”字说明竺可桢爷爷经常看花,长期坚持。
C“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弯下腰来”写出了竺可桢爷爷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习惯地问”写出了竺可桢爷爷坚持长期观察,已经养成了认真观察的习惯。
D“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
他关注第一朵杏花的开放时间写出了他观察精确、细致。
问小孩第一朵杏花是哪天开的,请小孩帮忙留意;
得知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他激动得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
他确定了精确的时间郑重地记下来。
整个故事始终围绕“第一朵杏花”来写,从竺爷爷对第一朵杏花开放时间的关注,你们感受到什么?
回到我们上节课留给大家的问题,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我想起了我们做过的一篇短文《纸钢琴》,作者之所以用“纸钢琴”做题目,是因为纸钢琴中饱含着父亲对女儿的爱,而从竺可桢爷爷关心第一朵杏花哪一天开,可以看出他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我们在以后写作文时,也可以用像“纸钢琴”、“第一朵杏花”这样的能够体现人物情感、人物品质、点明道理的内容作题目。)
2.课文中讲述的只是他研究物候学过程中精确观察的一个小故事。竺可桢爷爷为了弄清楚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活动规律对气候的反应,坚持在北海公园观察了23个年头,从而绘制出一幅十分珍贵的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曲线图。
出示:“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竺爷爷的成就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常年的精确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这节课的不足是重视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刻画人物形象、无提示语对话的运用以及如何巧妙地确定题目,没有能引领学生充分走近文章的主人公,以前三分之一学生的理解接受水平控制着学习的进程,朗读指导、训练不够扎实,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不贪多求全,实在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