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1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6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1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6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
√A.多精入卵会产生更多的种子
B.防止多精入卵能保持后代染色体数目稳定 C.未受精的情况下,卵细胞不分泌ECS1和ECS2 D.ECS1和ECS2通过影响花粉管导致卵细胞和精子不能融合
解析:多精入卵会使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组数增加,易产生多倍体,并不能 产生更多的种子,A项错误; 防止多精入卵可以保证子代核遗传物质来自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从而 保持后代染色体数目稳定,B项正确; 结合题干“当卵细胞与精子融合后,植物卵细胞特异表达和分泌天冬氨酸 蛋白酶ECS1和ECS2”可知,未受精的情况下,卵细胞不分泌ECS1和ECS2, C项正确; 结合题干“这两种酶能降解一种吸引花粉管的信号分子,避免受精卵再度 与精子融合”可知,ECS1和ECS2通过影响花粉管导致卵细胞和精子不能 融合,D项正确。
√D.可在图乙的减Ⅰ①中找到图甲的结构
解析:该实验是“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所以不需要进行解 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操作,A项错误; 该实验应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目标,再换高倍镜观察,B项错误; 制作装片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图乙变化的连续过程,C项错 误; 减数分裂Ⅰ前期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现象,故可 在图乙的减Ⅰ①中找到图甲的结构,D项正确。
()
生雌:处女蚕的卵巢热―水―处→理
卵细胞发育 为雌蚕
生雄:处女蚕的卵巢自―然―发→生
卵细胞发育 为雄蚕
A.热水处理导致减数分裂Ⅰ过程中性染色体未分离
B.热水处理不影响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性染色体分离
√C.孤雌生雄过程中减数分裂Ⅰ时性染色体分离异常
D.孤雌生雄后,子代患Z染色体隐性病的概率增加
解析:若热水处理导致减数分裂Ⅰ过程中性染色体未分离,则会得到ZW型 的卵细胞,这样的卵细胞发育为雌蚕;若热水处理影响减数分裂Ⅱ过程中 性染色体分离,则会得到ZZ型或WW型的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 体不能存活,ZZ型为雄性,不会发育为雌蚕,故热水处理不影响减数分裂 Ⅱ过程中性染色体分离,A项、B项正确。 若孤雌生雄过程中减数分裂Ⅰ时性染色体分离异常,则会产生ZW型的卵细 胞,发育为雌蚕,不会得到雄蚕,C项错误。 孤雌生雄(ZZ)后,子代不含W染色体,其患Z染色体隐性病的概率增加, D项正确。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122张PPT).ppt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122张PPT).ppt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
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曾研究得出了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
结论。1883年,魏斯曼在分析遗传问题的专文中,断定细胞
核中的染色质就是遗传物质,并把它命名为种质(germ
plasm)。
1887年,魏斯曼通过进一步的考察和思考,作出了大胆
的推测:由于细胞需要保持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在卵细胞和
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一种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的
B
A b
a B
一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2种精子,一个个体产生多个4种精子
(2)以卵细胞的形成为例 ①一对同源染色体
Aa
AA
a a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A
A
a

a
次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a a
A A
次级卵母细胞
A a
A
第二极体
a
a
a

A
卵细胞
A 第二极体 卵细胞
一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1种卵细胞,一个个体产生多个2种卵细胞
②两对同源染色体
B Aa b
卵原细胞
a A AB Bba
b
初级卵母细胞
AB AB
Ab Ab a ab b
a aB B
ab ab
aB aB
A A
B
B
A A bb
A B
A b卵 细 胞
ab
a B
一个卵原细胞产生1个1种卵细胞,一个个体产生多个4种卵细胞
自由组合时配子种类分析
分析正常情况下产生配子种类时应特别注意是“一个个体”还是 “一个性原细胞”。
A. 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 该细胞能产生AbD 、ABD 、abd 、aBd四种精子 C. B(b) 与D (d) 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完整word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

(完整word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1: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1)发生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发生时期: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也可进行有丝分裂)(3)发生场所:睾丸、卵巢(高等动物),雄蕊花药、雌蕊胚囊(高等植物)(4)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5)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思考:减数分裂有细胞周期吗?没有知识点2: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分析下图中的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四分体.⑴右图中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1与2、3与4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是1与3、1与4、2与3、2与4。

⑵图为减I四分体时(前)期,有2个四分体,8个DNA分子.⑶图中3和4联会时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⑷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姐妹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有丝分裂中也有,但不联会).※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如人的X和Y染色体,X染色体比Y染色体大得多,但减Ⅰ过程中能联会,仍称为同源染色体。

※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也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例如: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完全相同,由于来源相同不属于同源染色体,一般称为相同染色体。

1、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典例1】下图甲为五组染色体,图乙为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图像,图丙表示一对正在进行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R、 r分别分布在1、2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最可能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D、E ,乙图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I 。

(2)乙图细胞处于四分体时期的是V。

【典例2】右图表示某动物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下列有关叙述,哪项不正确(D)A.该细胞正在进行联会,图中有两个四分体.B.从基因上看,该细胞没有发生交叉互换.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是X、Y和1、2D.该时期结束,细胞马上进入A与A 、a与a 、h与h分离的时期。

【备考202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82张PPT)

【备考202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82张PPT)

(2)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5.受精作用
卵细胞 精子 受精卵
细胞核)
染色体数目 遗传和变异
旁栏边角
1.(必修2,第25页,“探究·实践”改编)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①非 同源染色体的 自由组合 ;②联会时,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发生 互换 。
方法突破 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 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情况(以AaBb为例,没有基因突变和互换) 如下图:
分析产生配子种类时应特别注意是“1个个体”还是“1个性原细胞”。
2.根据配子中的染色体形态判断配子的来源的方法
两个性细胞染色体完全相同
同一次级性母细胞
同为同一次
两个性细胞染色体“互补”
考向3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相关结构或物质数量变化 3.(2022辽宁沈阳期初)下列有关玉米(2n=20)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由于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B.细胞分裂的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C.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发生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D.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有10种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 答案 D 解析 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由于DNA复制,核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 不变,A项错误;只有发生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才是一个四分体,B项错误; 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发生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C项错误。
根据B项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细胞②和③中各有2条染色体含有32P(分布 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但由于细胞①中发生了H和h的互换,而发生互换的染 色单体上不确定是否含有32P,故细胞②和细胞③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可能 相等也可能不相等,C项错误;如果细胞②的H和R所在染色体含有32P,且细 胞②中h所在染色体含有32P,则r所在染色体不含有32P,因此形成的细胞④含 有32P的核DNA分子数为2个,形成的细胞⑤含有32P的核DNA分子数为1个, 由于细胞③的基因型为Hhrr(h为互换的片段),h所在的染色体与其中1个r 所在染色体含有32P(H和另1个r所在染色体不含32P),如果含有32P的2条染 色体不在同一极,则形成的细胞⑥和⑦都含32P的核DNA分子数为1个,D项 正确。

高三一轮复习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三一轮复习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中期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 上,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 都附着在纺锤丝上。
着丝粒整齐排 列在赤道板上
2、减数第一次分裂
(3)后期
1 1’
2

2’
1’ 1
2 2’
四分体分裂,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基因重组
2、减数第一次分裂
(3)后期
有丝分裂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 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 色单体分开成两条染 色体,平均移向两极
2、减数第一次分裂
(4)末期
1
2

1’ 2’
1 1’
2’
2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 —— 次级精母细胞
2、减数第一次分裂
(4)末期
次 级 精 母 细 胞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小结: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 期 前 期 中 期
染色体(2N) DNA (2n)
减Ⅰ
有丝 分裂
常见图象分析
有丝分裂前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前期
有丝分裂中期
减Ⅰ中期
减Ⅱ中期
有丝分裂 后期
减Ⅰ后期
减Ⅱ后期
练习5:判断下列细胞分别属于何种分裂的什么时期, 形成的子细胞是什么?
着丝粒分裂的后期图形,判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看一极
后 减数第一次 次级精母细胞 甲: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的__期,子细胞为___________
着丝粒排布 于赤道板
后期

四分体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粒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末期

无同源染色体
有同源染色体 无染色单体

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023大一轮】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课件

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023大一轮】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课件

必修1分子与细胞考点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考点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真题再现考点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减数分裂最初是由科学家用体细胞中只有两对染色体的马蛔虫作为材料进行研究的。

()√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四分体内部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4.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5.子代从双亲各继承了半数的染色体,双亲对子代的贡献是一样的。

()×1.减数分裂的概念无细胞周期生殖成熟生殖一半2.减数分裂的过程(以二倍体雄性动物为例)非姐妹非同源着丝点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存在不均等分裂变形4134.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种多样的原因1)非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

2)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___________。

自由组合交叉互换5.受精作用受精卵细胞核细胞核染色体染色体精子(父方)卵细胞(母方)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1.减数分裂中的基本概念辨析(1)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联会的染色体。

如图中的A和C(或D),B和C(或D)。

(3)联会、四分体与交叉互换(如图)①联会: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②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③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片段的现象。

④数量关系: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含8条脱氧核苷酸链)。

提醒关于同源染色体的5点提醒①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但也有大小不同的,如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

②形状、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子染色体尽管大小、形状相同,但不是同源染色体。

一轮复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轮复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纠错训练1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 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数目变化
染色体变化曲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分开,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Ⅰ后期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末 期
初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前 期
这时细胞内还有 同源染色体吗?
2个次级精母 细胞不再含有 同源染色体
次级精母细胞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片段。
⑷交换对象:等位基因B-b交换。 ⑸结果及意义:导致基因重组,产生多种配子,
若不交换只产生AB、ab两种配子,
若交换则可产生AB、ab(未换染色单体)
和Ab、aB(交换的结果),产生可遗传变异。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中 期
初级精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 相对平行排 列在赤道板两侧
减Ⅰ中期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后 期
中 期 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的着 丝点排列在 赤道板上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后 期
次级精母细胞
此时是什么 在分开?
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 体分离,分 别向两极移动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末 期
减数分 观察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裂结束,
形成四
个精细
胞。
4个精细胞
精细胞经过变形成为蝌蚪状的精子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生物一轮复习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过程中特有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其特点是有丝分裂的二倍体细胞经过一个细胞周期,分裂成产生四个单倍体的细胞。

减数分裂包括两个连续的细胞分裂过程: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

1.第一次减数分裂:在第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从二倍体细胞开始形成四个单倍体细胞的过程。

(1)分裂前:在有丝分裂的G1期、S期和G2期后,二倍体细胞进入减数分裂的前期。

减数分裂前期与有丝分裂前期相似,核膜逐渐消失,染色质逐渐凝缩成染色体。

(2)分裂过程:a.配对:染色体以同源染色体为单位进行相互配对,形成四连体结构。

b.交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进行交换,称为交换。

交换后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发生重组,增加了基因组的多样性。

c.分离:染色体减数分裂纺锤体把四连体结构中的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分离成两个单倍体的染色体组。

(3)终产物:第一次减数分裂的终产物是两个单倍体细胞,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并且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随机分布,从而增加了基因组的多样性。

这两个单倍体细胞称为第一次减数分裂的产物。

2.第二次减数分裂: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单倍体细胞进一步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细胞。

第二次减数分裂的过程与有丝分裂过程相似,只是没有进行DNA复制。

(1)分裂前:两个单倍体细胞进入减数分裂的前期,染色体逐渐凝缩。

(2)分裂过程:a.染色体缩短: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和增粗。

b.分离:染色体减数分裂纺锤体把每一条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向两极移动,分离成两个染色单体组。

(3)终产物:第二次减数分裂的终产物是四个单倍体细胞,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再减半。

这四个单倍体细胞形成四分体。

二、受精作用受精是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相互结合,合成一个受精卵的过程。

1.雌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卵子形成):雌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称为卵子形成。

在卵巢中的原始生殖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初级卵母细胞。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受精阶段
①精卵相遇→顶体反应 (释放顶体酶,穿越 放射冠和透明带)
放射冠
(卵丘细胞)
透明带
卵细胞膜 第一极体
②精子接触卵细胞膜→透明带反应
(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
③精子入卵→卵细胞膜反应
(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
释放顶体酶,溶解 顶体酶将透明带 卵丘细胞之间物质 溶出一条孔道
①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应,精子穿入 放射冠,接触并穿越透明带
过程相似点: 减II和有丝过程相同,都是通过着丝点分裂,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最大区别:
减II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
精细胞




精细胞


精细胞经过变形成为精子










变形
精 子


尾部

头部
(细胞核)
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分裂阶段的比较
项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②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
①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长度和着丝点位置相同) 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一般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
思考:所有同源染色体的大小 都相同吗?
不一定,例如人体的X和Y是一对同源 染色体,但大小不相同。
能联会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考点二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Copyright © 2018 芃苇_PengV. All Rights Reserved.
考点二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比较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一轮复习)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一轮复习)

思考
9.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 分裂产生几个精子?几种精子?精子的基 因型种类是什么? 4 2 AB,ab或Ab,aB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个体,经过减数 分裂产生几个精子?几种精子?精子的基 因型种类是什么? 无数 4 AB,ab,Ab,aB
2.某家庭父亲正常,母亲色盲,生了一个XXY的 色觉正常的儿子,产生该变异的原因?
结果
相同点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睾丸
卵巢
均等
有不均等


4个精子
1个卵细胞和3个 极体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 连续分裂两次
1. 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出现和消失的时期? 形成:间期 出现:前期 消失:有丝后和减II后
2.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时间?染色体减半发生的时间?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染色体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精 子或卵细胞。
染色体(N) 4N 2N
0 间期
4N
前中后末
2N
N
0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4C
DNA(C)
2C
0 间期
前中后末
4C
2C
C
0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BC段DNA分子复制; ②DE段形成原因是细胞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③FG段形成原因细胞第二次分裂 ④PQ段着丝点分裂 HI段形成原因是由于受精作用。 HI后为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
一、减数分裂概念
减数分裂是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 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的细胞分裂。
二、概念回顾
同源染色体: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 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 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完整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轮复习)

(完整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轮复习)
染色体没有分离,导致两个精细胞异常,则4个精子中正 常:异常=1:1 • 4、异常时期的判断: • 子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或等位基因的是减一异常造成 的,也可能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子细胞中有相同染色体或 基因则可能是减二异常,如涉及X染色体也可能是减一异 常造成的。
• 例4、某生物体基因型为AaX bY,在某次减数分裂 时,产生的一个精子基因型为AaaXb,问同时产 生的另三个精子基因型为 AXb , Y , Y 。
必修二:P20
染色体复制
联会 四分体
4、同源染色体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可 能发生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思考:
配子染色体与体细胞染色体的区别?
答:(1)配子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2)配子染色体是由体细胞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分别取出 一条组成的
Hale Waihona Puke 有关配子种类一个精原 细胞 (含N对同 源染色体)
图一
①①
②②
③③
④④
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③ D.②与④
5.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
染色体 数目:
间期Ⅰ 前期Ⅰ 中期Ⅰ 后期Ⅰ 末期Ⅰ前/中期Ⅱ 后期Ⅱ 末期Ⅱ
2n
2n 2n 2n 2n→n
n
2n n
核内
DNA含量:2a→4a 4a 4a 4a 4a→2a 2a
(n条)
(n条)
(n条)
思考?
• 1、某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Bb,则其产生的四个精子基因 型为 AB,AB,ab,ab或a;B,aB,Ab,Ab
• 2、某生物体基因型为AaBb,则其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 • AB,ab,aB,Ab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考点一 次
减作数分用裂和受精作数用 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生物体的性
受精卵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因而增加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
存(3)在精同子源与染卵色细体胞,发但生不膜联的会融、状合不,主分这离体要、现无了是染细由色胞体膜染互的换结色现构体象特性上——的具遗有一传定的物质控制的,因 了遗传的多样性
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换)
项目
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1个精原细胞
2n种
1个雄性个体
2n种
1个卵原细胞
2n种
1个雌性个体
2n种
2种 最多2n种 1种 最多2n种
考向一 围绕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过程,考查生命观念与科学思维能力 1.(2021辽宁沈阳36中高三期初测试)下列有关玉米(2n=20)减数分裂的叙述, 正确的是 ( D ) A.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由于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B.细胞分裂的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C.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发生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D.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有10种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
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使得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只得到初级精母细
胞中染色体总数的一半 。
2.(必修2 P25探究·实践拓展)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①非同源染 色体的自由组合;②联会时,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 交换 。
3.(必修2 P27正文拓展)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 卵的过程。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 精子和卵细胞膜上的糖被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色体的
;②联会时,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均等分裂 变形
卵母细胞 不均等 分裂;第一极体 均等 分 裂
不变形
(续表)
结果
1个精原细胞→4个精细胞 1个卵原细胞→ 1 个较大的卵细
→变形成为4个 精子 ( 胞(成熟配子)和 3 个较小的极体
成熟配子)
(退化消失,不能受精)
相同点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
4.受精作用 (1)概念: 卵细胞和精子 相互识别、融合成为 受精卵 的过程。 (2)实质:精子的 细胞核 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 染色体 会合在
(× )
(6)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 )
[解析]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7)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 × ) [解析]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8)二倍体生物细胞进行着丝点分裂时,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 ) [解析]二倍体生物细胞进行着丝点分裂时,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为前者,则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9)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则该细胞分裂的前一时期细胞内应 存在四分体。 ( × ) [解析]二倍体生物细胞内一般含有2个染色体组,含4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可能处 于有丝分裂后期,而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易错辨析】 (1)联会的一对染色体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 × ) [解析]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相互分离,之后进入不同 的子细胞。 (2)用显微镜观察胚胎干细胞的细胞分裂时,可见同源染色体配对。( × ) [解析]胚胎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 配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 )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4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4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数目的恒定 ,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正误辨析]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有细胞周期。( × ) 提示: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不能连续分裂,没有细胞周期。 2.减数分裂Ⅰ前期的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 互换。( √ ) 3.在减数分裂Ⅰ中,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 ) 提示:在减数分裂Ⅰ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不分裂。
6.(2024·福建福州模拟)每一种生物在繁衍过程中,既保持遗传的稳定性, 又表现遗传的多样性,下列有关遗传多样性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 多样性 B.卵细胞和精子的随机结合,进一步增加了受精卵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2.(2023·陕西榆林一模)下图所示为某种动物个体的某些细胞分 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丙两细胞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B.甲、乙、丁都可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 C.甲属于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Ⅰ
√D.乙、丁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
甲、丙两细胞均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 色体自由组合,都发生了基因重组;甲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质 进行不均等分裂,是初级卵母细胞,乙是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次 级卵母细胞,丁可以表示极体,因此甲、乙、丁都可属于卵原细胞 的分裂过程;乙、丁两细胞均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二者的染色体 数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2)非同源染色体。 指形态、大小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 联会 的染色体。 如图中的A和C(或D),B和C(或D)。 (3)联会。 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 配对 的现象。该时 期DNA已完成复制,染色单体已形成。
(4)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 四条染色单体 ,叫作四分体。联 会形成四分体是减数分裂Ⅰ特有的现象,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 提醒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 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课件】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四单元 第2课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件】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四单元  第2课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考警示钟】 同样细胞图像不一样的细胞名称
图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质出现均等分裂,若为雄性动物精子形成过 程的图像,则是次级精母细胞;若为雌性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图像,则是第一极 体。
【典题·剖析与精练】
【典题示范】
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如图是某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时期
【变式延伸】提升长句应答能力 (1)甲细胞中同一条染色体上A、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的__非__姐__妹__染__色__ _单__体__片__段__互__换__。 (2)图乙细胞名称为_精__细__胞__,判断的依据是:_该__动__物__为__雄__性__动__物__,图__乙__细__胞__内__没__有__ 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也__没__有__染__色__单__体__。
第2课 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标要求】 1.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 2.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素养目标】 1.通过比较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理解细胞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 并建立辩证统一的观点。(生命观念) 2.通过细胞分裂图像辨析及染色体、核DNA数量变化,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
主干知识·多维自查
【主干·梳理与辨析】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1)范围:进行_有__性__生__殖__的真核生物。 (2)时期:从_原__始__生__殖__细__胞__→成熟生殖细胞。 (3)特点:染色体复制_一__次__,细胞连续分裂_两__次__。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的_一__半__。
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称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6条染色单体 B.四分体时期染色单体发生互换,由此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该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AaBB D.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件(新教材人教版苏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件(新教材人教版苏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细胞中 _没__有_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的 着丝粒 排列在细胞中央的 赤道板上 着丝粒 分裂 ,染色单体分开成为 _染__色__体__,染色体数目暂时 加倍 , 细胞均等分裂
次级精 母细胞
细胞向内凹陷,一个细胞分裂为两 个子细胞
2.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 四 个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复杂的变形后 形成精子。精子呈蝌蚪状,分头部和尾部,头部含有 细胞核 ,尾长,能 够摆动。
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
1.(2023·江苏涟水县高三期中)下图是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 同源染色体的示意图,其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1与2是等位基因
√B.1与5是非等位基因
C.4与7可以一起进入配子 D.5与6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由题图可知,1与2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为相同的基 因,A错误; 1与5位于同一条染色单体的不同位置,为非等位基因,B正确; 当着丝粒分裂时,4与7各自随所在的染色体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错误; 5与6是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相同基因,5与6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 Ⅱ,D错误。
归纳 夯实必备知识
1.精子与卵细胞 形成过程的比较
睾丸
卵巢
四个 一次
减半
一个
2.受精作用 (1)概念 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 识别 、 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图示
说明
精子的 头部 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卵细胞的 细胞膜 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 子再进入 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 融合,使彼此的染色 体会合在一起
DNA 复制, 核
DNA 数目 加倍
核 DNA 随 同 源 染色体分离,并 分别进入两个子 细胞中,核

【课件】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件】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Ee
课本p32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 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 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 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 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 由组合。
考向二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相关结构或物质数量变化 3.(2020天津七校联考)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 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 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C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染色体复制 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 C.CD与DH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CD段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
)
B
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 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 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 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题后悟道·方法 配子来源的判断方法
考向一 围绕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过程比较,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1.(2020山东青岛二中期末)如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其中①~④ 表 示 细 胞 分 裂 , X 、 Y 、 Z 表 示 相 关 细 胞 。 有 关 叙 述 正 确 的 是 ( D )
课前检测
2.卵细胞的形成场所;原始雌性生殖细胞是?写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
胞名称的变化。
3.说明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题
1.图中有染色体 4 条, 染色 单体 8 条,DNA分子 8 个; 图中有同源染色体 2 对, 分别是: A和B;C和D 。 非同源染色体 2、A和C、B和D为: , a和a’,b和b’,c和c’,d和d’称为:姐妹染色单体 ; 3.在每个四分体中,有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 4 条染色单体,
请判断下列四个细胞所处的分裂方式及时期。
减Ⅱ的前期
减Ⅰ的前期
有丝分裂的中期
减Ⅱ的中期
练习:判断上图各属于何种分裂?哪个时期?
A 有丝分裂前期
B 减Ⅰ前期
C 减Ⅱ前期
D 有丝分裂中期
E 减Ⅰ中期
F 减Ⅱ中期
G 有丝分裂后期
H 减Ⅰ后期
I 减Ⅱ后期
如果某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期有8条染色体,请问该生物 体内细胞的染色体条数有哪些 可能? 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8条呢?
F
有丝分裂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变化
时 期
体细胞 间 前 中 后 末 期 期 期 期 期
DNA
染色体
染色单体
2N 2N-4N
2N
2N 2N 2N 4N 2N
0 0-4N 4N 4N 0 0
4N
4N 4N 2N
DNA的变化曲线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的变化曲线
4N
2N
0
间期
前期
非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 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两条
完全一样的染色单体,由着丝 点连在一起。
非姐妹染色单体?
议一议:(1)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定相 同吗?举例说明。 (1)不一定。如人的X和Y染色体,X染色体比 Y染色体大得多,但减Ⅰ过程中能联会,仍称 为同源染色体。 (2)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 体吗?举例说明。 (2)不一定。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开后形成 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完全相同,由于来 源相同不属于同源染色体,一般称为相同染 色体。
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
1.概念 有性 减数分裂是进行________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 染色体 生殖细胞时进行的________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2.特点 两次 一次 染色体只复制_____,而细胞连续分裂_______
3.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所: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 人和哺乳动物的精子在睾丸中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发生在卵巢。
练习:下图为细胞分裂曲线图,请回答问题: 4N
2N
N O A B C D E F G H I J K
分裂时期
L
①、图中
DNA 表示_______的含量变化; 染色体 表示________的含量变化
O----B ② 、图中处于减数Ⅰ分裂的是_______,
处于有丝
F----K 分裂的分裂期的是_________.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假设: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有丝分裂的 方式产生两性生殖细胞。
推理:
由亲代产生子代,子代体细胞中的 染色体数目会发生什么变化?
推理:
2N 2N
(有丝分裂)
精 N 子 2N 受精 N 2N 卵 细 胞

2N 4N 发育 4N 2N
受精卵
错误
新个体
魏斯曼的预测: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 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 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与卵细 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A组 前期图形
无:减数第二次分裂;A2 是否有同 源染色体 有: 特殊状态(联会、四分体) (减 –I;A3、A4) 染色体散乱分布(有丝分裂;A1)
B组
中期图形
无:减数第二次分裂;B3 是否有同 源染色体 有: 四分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减 –I;B2) 染色体着丝点在赤道板上(有丝分裂;B1)
C组
减数分裂中异常情况分析 减数分裂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 开,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如果染色体的数目异常,或者减数分裂异常, 我们可以分别从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 次分裂来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也即 是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分离,同时移向一极, 最后到了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中。减数第二次 分裂异常,也即是姐妹染色单体不能正常分 离,同时移向一极,最后到了一个配子中。
选择题
1、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发生在 A、减数分裂间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D、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2、减数分裂仅发生在
A、有性生殖的动物体 B、 有性生殖的植物体 C、体细胞的形成和成熟过程 D、原始生殖细胞的发育成熟过程
3.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减半的原因是 A.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复制一次
联 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 象,就叫做联会。
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就含有 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 =4条染色单体 =2条染色体
交叉互换:
四分体中同源染 色体的非姐妹染色 单体间发生的交换 现象。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 1.减数第一次分裂(连线) 时期 图像 特点
2.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1)画出中期和后期细胞分裂图: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期
中期 (2)写出上述两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
赤道板 ①中期:染色体排列在_______上。 ②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_________变成染色体,染色体 染色单体
数目加倍。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
1.写出下列细胞可能的名称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 2.写出①②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 同源染色体 ①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___________分离。 着丝点 ②_______分裂、_________分开。 染色单体
区别二 染色体还是DNA的曲线,看染色体或DNA暂时 翻倍的时间,翻倍的时间在间期,且线条是倾斜(DNA 的复制需一定时间)的为DNA;翻倍的时间在后期(有 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是突然翻倍 (着丝点的分裂是瞬间的)的为染色体。(如图2与图4 或图1与图3)
减Ⅰ和减Ⅱ的区别
比较项目
同源染色体
有一个孩子,性染色体的组成为 XYY,分析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
若这个孩子的性染色体的组成为 XXY呢? 若这个孩子的性染色体的组成为 XXY,又是色盲,其父亲不是色盲, 又是什么原因?(色盲是伴X染色 体隐性遗传)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一 对性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第 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 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 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性染色体的姐妹染色 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 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不正常配子)。上述两 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 D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 不正常 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前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后者产生一半不正常 的配子
DNA
2a 2a-4a
四分体
0
0
N
N
0
0
0
0
0
配子形成过程中DNA含量变化
4n 3n 2n 1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 4n 3n 2n 1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染色体、DNA的变化曲线的比较规律
区别一 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的曲线,看起点和终点, 起点和终点在同一直线上的为有丝分裂;不在同一直线 上的为减数分裂。(如图3与图4或图1与图2)
有丝分裂 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
中期
有丝分裂 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
后期
时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细胞名称: 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或极体
时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细胞名称: 次级精(卵)母细胞或极体 产生子细胞的名称:生殖细胞
时期: 减数I中期
细胞的名称: 初级精(卵)母细胞
B.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复制两次
C.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复制一次
D.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复制两次
4.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的主要特点是
A.染色体复制
C.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B.同源染色体分离
D. 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有 丝 分 裂

联会

四分体



减Ⅰ
减Ⅱ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图像比较 中期 后期
减Ⅰ
四 分 体 排 列 于 细 胞 中 央
减Ⅱ 有丝分裂
着 丝 点 排 列 在 赤 道 板 上 不 含 同 源 染 色 体 着 丝 点 排 列 在 赤 道 板 上 ( ) ( 含 同 源 染 色 体 )
减Ⅰ
同 源 染 色 体 分 离
减Ⅱ 有丝分裂
( 着含 丝同 点源 分染 裂色 体 ) 不 着含 丝同 点源 分染 裂色 体 ) (
A
B
C
D
E
后期图形
有:有丝分裂; C1 是否有同源 染色体(看 一极) 有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C2) 无
无染色单体(减数第二次分裂;C3)
末期:
一般来讲,末期图像不容易进行单独鉴别, 需与其他时期相比较。若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 目减半,且每条染色体都有姐妹染色单体,则为 减数第一次分裂;若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减半, 且无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 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若子细胞的染色体数 目不减半,但有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无姐妹 染色单体,则为有丝分裂末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