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运动学基本概念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这种运动称为机械运动。

2.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3.参考系:1)定义:为了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考系。

2)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但必须以能简化问题、方便解决为原则。

3)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4)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4.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的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远小于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5.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 = t2 - 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XXX、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6.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7.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信息的仪器。

常见的有电火花打点记时器和电磁打点记时器,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8.速度:物体通过的距离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物理必修一高一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高一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高一知识点总结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能量、力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科,物理必修一高一涉及了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点。

本文将总结物理必修一高一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运动与力在物理学中,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而力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和变形的原因。

在运动与力这个章节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础的概念和公式。

1.速度与加速度:速度是描述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而加速度则是描述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快慢。

速度的公式为 v = s/t(v 代表速度,s 代表距离,t 代表时间),而加速度的公式为 a = v/t(a 代表加速度,v 代表速度,t 代表时间)。

2.力的概念与力的计算:力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和变形的原因。

力的计算公式为 F = m*a(F 代表力,m 代表物体的质量,a 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第二章: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力学这个章节中,我们学习了一些与力、质量和运动有关的重要知识点。

1.力的合成与分解: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

而当一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可以分解为多个分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

2.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力学中的重要定律。

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且仅当合外力为零。

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加速度与所受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第三定律:对于任何两个物体,彼此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三章:力的作用和力的性质在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力的作用可以影响物体的运动和形状。

在力的作用和力的性质这个章节中,我们学习了一些与力的作用和性质有关的重要知识点。

1.弹簧的伸长量与力的关系:当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上时,弹簧会产生弹力。

弹簧的伸长量与物体受力的大小成正比。

力的公式为 F = k * x(F 代表力,k 代表弹簧劲度系数,x 代表伸长量)。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是我国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涵盖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在的学习中,必修一是我们入门的一门课程,主要涵盖了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概念。

接下来,我将对必修一中的几个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质点和运动质点是物理学研究中的基本概念,指的是质量集中在一个点上的物体。

质点的运动可以用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

其中,位移是质点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所经过的路径长度,速度是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所位移的大小,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在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用数学方法来描述质点的运动,如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和瞬时速度等。

二、力和牛顿运动定律力是质点产生运动的原因,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力和运动关系的基本规律。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力决定,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这意味着物体会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产生加速度,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必修一中我们还学习了静力学和动力学中的一些概念和法则,如受力分析、弹力、摩擦力等。

三、机械能量和功机械能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在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即在没有外力做功和没有能量转化的情况下,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率乘以时间的结果。

四、简谐振动和波动简谐振动是指在一个固定点附近以固定频率和振幅进行周期性振动的运动。

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如振动周期、频率和振动方程等。

波动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它是指能量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过程。

我们学习了波的传播方式、波长、频率以及波的叠加原理等。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等基础知识。

五、电学基础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电荷、电场和电流等现象。

在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电场的概念和性质,以及电势能和电势差的关系。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7篇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7篇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7篇篇1第一章《物理必修一》涵盖了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力学、运动学、能量、动量等重要概念。

以下是对第一章知识点的总结:一、力学基础知识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

在《物理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力、质量、加速度等基本概念,以及牛顿的三个定律。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加速度是速度变化与时间变化的比值。

牛顿的三个定律分别阐述了:1. 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二、运动学知识点运动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在《物理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物理量,如时间、速度、加速度等。

时间是从开始到结束的一段间隔;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如平均速度、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关系等。

三、能量与动量概念能量是描述物体做功本领的物理量,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在《物理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功、功率、动能、势能等能量概念,以及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功是力在空间中的累积效应,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动量定理描述了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应,动量守恒定律则描述了系统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动量变化规律。

四、实验与探究《物理必修一》中包含了多个实验和探究活动,旨在帮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这些实验包括力学实验、运动学实验、能量与动量实验等,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引言高中物理必修一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个物理课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量、物理单位以及物理量的运算等内容。

本文将对第一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概念。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

物理学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能量转化和传递,以及各种物理现象和现象背后的规律。

物理量与物理单位物理量是物理学中研究的对象,可以用数字和单位来表示。

常见的物理量有长度、时间、质量、速度、功、能量等。

物理单位是衡量物理量的标准,国际单位制是最常用的物理单位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是一个物体的大小,国际单位制中使用米(m)作为长度的单位。

时间是事件发生或过程进行的间隔,国际单位制中使用秒(s)作为时间的单位。

通过测量长度和时间,我们可以计算物体的速度。

质量的测量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国际单位制中使用千克(kg)作为质量的单位。

质量可以通过天平进行测量。

物理量的运算物理量之间可以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在进行运算时,要注意保留合适的有效数字位数,并进行计量单位的换算。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个定律可以用公式F=ma表示,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也称为运动定律,指出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这个定律可以用公式F=ma表示。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施加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两个物体的不同点上。

功和能量功是力对物体做的事情,用来衡量物体受力时的变化情况。

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做事能力,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公式E=1/2mv^2表示,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力学。

1. 位移、速度、加速度。

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置变化,是一个矢量量。

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是一个矢量量。

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一个矢量量。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速度、加速度之间存在着简单的数学关系。

2.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受到合外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位置或状态有关。

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只受保守力作用的系统中,机械能守恒,即机械能的总量在系统内不变。

4. 动量、冲量。

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冲量是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时间积累,是矢量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是物体动量的变化率。

热学。

1. 热力学基本概念。

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和能量转化的科学。

热力学基本概念包括热、温度、热量、功和内能等。

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是物体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

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度量,是一种物理量。

热量是物体内能的传递方式,是热的能量。

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是能量的传递方式。

内能是物体分子和原子的平均动能和势能之和。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推广,它指出系统内能的增量等于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减去系统所做的功。

即ΔU=Q-W,其中ΔU为内能增量,Q为系统吸收的热量,W为系统所做的功。

3. 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机效率是指热机输出的功与吸收的热量之比。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两种表述,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

克劳修斯表述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开尔文表述指出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基本概念1、质点2、参考系3、坐标系4、时刻和时间间隔5、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6、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

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

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

分类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8、加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定义:(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

(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同)二、运动某某某象(只研究直线运动)1、x—t某某某象(即位移某某某象)(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速度。

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某某某象(速度某某某象)(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3)、纵坐标表示速度。

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

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积表示位移。

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三、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两种打点即使器的异同点2、纸带分析;(1)、从纸带上可直接判断时间间隔,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位移。

(2)、可计算出经过特定点的瞬时速度(3)、可计算出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基本关系式v=v0+atx=v0t+1/2at2v2-vo2=2axv=x/t=(v0+v)/2二、推论1、vt/2=v=(v0+v)/22、vx/2=3、△x=at2 { xm-xn=(m-n)at2}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应用基本关系式和推论时注意:(1)、确定研究对象在哪个运动过程,并根据题意画出示意某某某。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高一必修一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基础部分,它涵盖了力学、运动学和能量守恒等核心概念。

以下是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的总结:1. 力学基础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科学。

在这部分,我们学习了力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则阐述了力和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关系。

2. 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学科。

我们学习了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并探讨了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

曲线运动则涉及到速度方向的变化,例如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

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会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我们学习了动能、势能和机械能守恒的概念,并探讨了能量在不同物理过程中的转换。

4. 功和功率功是力在物体上移动距离时所做的工作,而功率则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我们学习了功的计算公式以及功率与功和时间的关系。

5. 机械振动和波机械振动是指物体或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进行的往复运动。

波则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现象。

我们学习了简谐振动、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以及波的传播、波速、波长和频率等概念。

6.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液体和气体)运动规律的学科。

我们学习了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帕斯卡定律、伯努利方程和连续性方程。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对物理世界的基本认识,并为后续更深入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
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
16.形变与弹力

1)弹性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
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
力叫做弹力。

3)产生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v v v0 a
t
t
Ⅰ对加速度的理解要点:
Ⅰ注意速度和加速度两个概念的区别,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
和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是速度变化和时间的比值,
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而加速度的方向不是速度的方向,
而是速度变化的方向,所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
n2
Ⅰ第一个
T内、第二个
t T1:内t、2第:三t 个3:⋯⋯:
t n=1 :( 2 1) : ( 3
x1:xⅠ:
xⅠ
2) : : ( n n 1)
T内⋯⋯位移的比为 x N=1: 3:5:⋯⋯:
1(20n.-1匀) 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速度时间图像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
V/(ms-1)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1 .参 考Ⅰ定系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Ⅰ对同一运动,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Ⅰ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应以同一参考系为标准,
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都是
取地面为参考系。
2 .Ⅰ定质义点: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一、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1. 力的概念- 力的定义-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2.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的分类- 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3.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二、力的作用效果1.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三力平衡的条件2. 摩擦力-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3. 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常数- 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三、功、能和功率1. 功的概念- 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 功的单位和物理意义2. 能的概念- 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3. 功率-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 功率与能量的关系四、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 杠杆的分类- 杠杆平衡条件- 力臂的概念2. 滑轮和斜面- 滑轮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 斜面的功和效率五、压强和浮力1. 压强的基本概念- 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液体压强的特点2. 浮力的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计算- 浮沉条件六、功和能的综合应用1. 机械功的计算- 机械功的概念- 机械功的计算方法2. 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的定义- 机械效率的计算3. 能量转换和守恒- 能量转换的实例分析-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结束语以上是对高中物理必修一课程中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物理原理至关重要。

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简化的框架,具体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可能需要更详细的解释和示例。

此外,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可能还会有其他知识点需要包含。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笔记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笔记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笔记第一章机械基础1.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物质运动和能量转化的学科。

-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力、运动、能量、热、电磁等等。

- 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实验和理论分析。

1.2 物理量和单位- 物理量是用于描述物理现象或物体特性的量,比如长度、质量、时间等等。

-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

-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s)。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s)。

1.3 运动与力-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 力是引起物体运动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测量,单位是牛顿(N)。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测量,单位是牛顿(N)。

- 力的方向可以通过力的箭头来表示。

力的方向可以通过力的箭头来表示。

1.4 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5 动能和动能定理-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物体的动能(K)与物体的质量(m)和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K = 1/2mv^2。

- 动能定理表明:物体受力做功,会改变物体的动能。

- 功(W)可以通过力(F)乘以运动的距离(s)来计算,即W = Fs。

第二章物体的运动规律2.1 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两种情况。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不相等。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不相等。

2.2 抛体运动- 在重力作用下,物体做抛体运动。

- 抛体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抛物线。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知识点复习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知识点复习

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6.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必修一必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必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必考物理知识点归纳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在高中物理必修一的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许多基础的物理概念和原理,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力学基础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方向垂直向下。

二、运动学1. 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直线距离。

2. 速度: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是位移对时间的导数。

3.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是速度对时间的导数。

4.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以恒定速度沿直线运动。

5.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三、动力学1. 功和能:- 功:力在物体上产生位移时所做的工作。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如重力势能。

2.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四、圆周运动1. 圆周运动:物体沿圆周轨迹的运动。

2. 向心力:使物体沿圆周轨迹运动所需的力,指向圆心。

3. 角速度:物体绕圆心旋转的速度,是弧长对时间的导数。

五、简谐振动1. 简谐振动:物体在回复力作用下,沿直线做周期性往复运动。

2. 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3. 周期: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

六、机械波1. 波的形成:介质中能量的传播。

2. 波的类型:- 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 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

3. 波速: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七、热学基础1.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

2. 热量:物体间能量转移的量度。

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过程中的表现。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1.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量度,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物体的形状。

2. 力的分类-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 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之间的阻力,与接触面间的正压力成正比。

- 万有引力:任何两个物体间的相互吸引力,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率,分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 加速度: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4.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 合力:多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

- 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

2. 力的分解- 分力: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分力的合力等于原力。

三、功、能和功率1. 功- 功是力在物体上做功的量度,当力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产生位移时,力对物体做了功。

- 功的计算公式:W = F × d × cosθ,其中W是功,F是力,d是位移,θ是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2. 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动能+势能)保持不变。

3. 功率-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是做功的速率。

-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 / t,其中P是功率,W是功,t是时间。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导言:高一物理必修一是学生开始接触高中物理的起点课程,它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一中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第一章:力学一、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理研究的基本对象之一,了解运动的描述是学习物理的第一步。

在运动的描述中,需要掌握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和方向的变化,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加速度是指物体速度的变化率。

二、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需要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速度与位移的比值计算运动时间。

三、加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

在加速直线运动中,需要掌握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计算运动时间。

四、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是指物体从地面上抛出后,受重力影响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受重力影响向下运动的运动。

在竖直上抛运动中,需要掌握初速度、时间、位移和加速度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初速度和时间计算抛物体的最高点高度。

第二章:力和运动的关系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产生运动、变形和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

在学习力的概念时,需要了解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以及如何通过力的大小和作用点计算力的合成。

二、力的效果力的效果包括平衡和非平衡两种情况。

在学习力的效果时,需要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原理,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力的效果问题中。

三、力的计算力的计算是物理学习的基础,需要掌握力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

在力的计算中,需要注意使用单位制进行计算,并能够应用到力的计算问题中。

四、力的分析力的分析是解决力的平衡问题的关键,需要掌握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图解分析方法。

在力的分析中,需要了解杠杆原理、浮力原理和动态平衡原理,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力的分析问题中。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物质的本质、结构、性质以及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高中物理是基础学科与实用学科的结合,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提高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是物理课程中的第一个模块,主要包括运动、力学、能量转化等知识点。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总结一下高一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

1. 运动运动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我们通过学习运动学来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运动学中,我们主要研究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是指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位置变化,一般用Δx 表示。

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率,一般用v表示。

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一般用a表示。

通过运动学的研究,我们可以计算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

2.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物体受力后的运动和力的性质。

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者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在力学中,我们主要学习牛顿三定律和重力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中最重要的定律,它描述物体受到的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重力定律是指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和距离有关。

3. 能量转化能量是物理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物体发生变化时所具有的能力。

能量可以转化为各种形式,包括动能、势能、热能等。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改变而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有关。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会相互转化。

通过学习高一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对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运动学帮助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轨迹。

力学让我们了解物体受力后的运动特点和力的性质。

能量转化的研究让我们认识到物体能量的多样性和转化关系。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能量的转换和传递等。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观察、理论分析和数学模型等。

1. 物理量和单位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理现象的特性或性质的量,如长度、质量、时间、速度、加速度等。

物理量分为基本量和导出量。

国际单位制(SI)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制度,其中包括7个基本单位: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坎德拉。

2. 物理量的测量物理量的测量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是通过测量仪器直接得到物理量的数值,间接测量是通过其他物理量的关系计算得到。

3. 误差和有效数字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称为误差。

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有效数字是指测量结果中能够表达出来的数字,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仪器的精度。

4. 物理量的运算物理量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和幂运算。

运算时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

5. 物理实验和数据处理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进行物理实验时需要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6.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代三个阶段。

古代物理学主要研究力学和光学,中世纪物理学主要以哲学为基础,近代物理学则是在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7.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方法、理论方法和数学方法。

实验方法是通过观察和测量来获取实验数据,理论方法是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和理论分析来解释实验现象,数学方法则是物理学中广泛使用的数学工具。

8. 物理学的应用领域物理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

物理学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理量和单位、物理量的测量、误差和有效数字、物理量的运算、物理实验和数据处理、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物理学的应用领域。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总结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1、参考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2)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且物体若想看作质点,必须具体内容问题具体分析。

(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①对应状态的物体通常可以视作质点。

②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③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无法.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无法忽略时,无法把物体看作质点,反之,则可以。

【注】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加速度和路程: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就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就是标量。

5、速度:用以叙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就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就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边线的速度,瞬时速度缩写速度,它可以准确变速运动。

瞬时速度的大小缩写速率,它就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

加速度就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特别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同意。

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必然的关系,即为:(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2)加速度小,速度不一定也小;(3)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4)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高中必修一物理知识点

高中必修一物理知识点

高中必修一物理知识点
高中必修一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力的基本概念:包括力的性质、种类和作用等。

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力可以没有平衡力,但一个力必有其反作用力。

2. 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包括速度时间公式、位移时间公式、位移速度公式等,这些都是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石。

4. 质点的概念:物体能否被看做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来判断。

物体可被看做质点主要有三种情况:多数情况下,平动的物体可看做质点;当问题所涉及的空间位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可以看做质点;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时,可把物体看做质点。

5. 力的合成与分解: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和方法,包括如何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以及如何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合力。

6.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阐述了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而牛顿第二定律则建立了力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有两个:
1.根据v-t图象,看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的大小如何变化,若越来越大,则加速,反之则减速;
2.根据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间的关系.只要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就是加速;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就是减速.这与加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正负无关.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1 s 末、2 s 末、3 s 末…n s 末的速度之比为: v1∶v2∶v3∶…∶vn =1∶2∶3∶…∶n (2)1 s 内、2 s 内、3 s 内…n s 内的位移之比为: x1∶x2∶x3∶…∶xn =1∶4∶9∶…∶n2
(3)第1 s 内、第2 s 内、第3 s 内…第n s 内的位移之比为: x1′∶x2′∶x3′∶…∶xn ′=1∶3∶5∶…∶(2n -1) (4)第1个x 、第2个x 、第3个x …第n 个x 相邻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
注意: (1)以上公式对自由落体运动同样适用.
(2)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也可以认为是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公式⎩⎪⎪⎨⎪⎪⎧
匀变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关系:v
2
-v 2
0=2ax .
v 2
-v 2
0=2ax .不涉及末速度时常选用公式x =v 0t +12
at 2.
不涉及加速度时常选用公式x =v 0
+v t
2t .
v =v 0
+at .
t 1∶t 2∶t 3∶…∶t n =1∶(2-1)∶(3-
2)∶…∶(n -n -1)
追及相遇问题:
1.同时同位
两物体相遇一定是同一时刻处在同一位置.
(1)位移关系:x2=x0+x1
x0表示开始运动时两物体间的距离,x1表示前面被追物体的位移,x2表示后面追赶物体的位移.
(2)时间关系:t1=t2=t
即追及过程经历时间相同,但t1、t2不一定是两物体运动的时间.2.临界状况
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可能出现恰能追及、恰好避免相撞、相距最远、相距最近等情况,即该四种情况的临界条件为v1=v2.
3.分析v-t图象
说明:(1)Δx是开始追及以后,后面物体因速度大而比前面物体多运动的位移;
(2)x0是开始追及以前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3)t2-t0=t0-t1;
(4)v1是前面物体的速度,v2是后面物体的速度.
一、弹力存在的判定
判断弹力的有无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来判断:看物体是否存在弹性形变及弹性形变的方向.
2.利用假设法判断
可假设在该处将与物体接触的另一物体去掉,看物体还能否在原位置保持原来的状态,从而判断该物体是否受弹力作用.例如:如下图所示,将甲图中与小球接触的斜面去掉,小球无法在原位置保持静止,而把乙图中的斜面去掉,小球仍静止,故甲球受斜面的弹力,乙球不受斜面的弹力.
3.利用力的作用效果分析
如下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球靠在竖直面上静止,竖直面是否对球产生力的作用?假设竖直面对球产生了力的作用,由力的作用效果可知,球不会静止,故可判定没有水平弹力产生.
一、摩擦力及产生条件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1)两物体相互压紧有弹力作用;(2)接触面不光滑;(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这三个条件必须同
时满足才有摩擦力产生.
2.静摩擦力中的“静”和滑动摩擦力中的“动”都是相对的,指的是接触面之间的相对静止或相对运动,而不是物体对地的运动,因此,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而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3.摩擦力阻碍的是接触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而不是阻碍物体对地的运动,因此,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4.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同向、反向或有一定夹角.例如趴在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后壁上的一只壁虎,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以阻止它的下滑,与运动方向夹角为90°.
二、静摩擦力的方向与大小
1.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可用如下两种方法.
(1)条件判断法
根据是否满足静摩擦力存在的条件判定,其中“看物体间有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是关键也是难点.
相对运动趋势:如果两物体间光滑,物体会发生相对运动,由于两物体间不光滑(有摩擦力),物体保持相对静止,这样的物体就有“相对运动趋势”.
(2)假设法
在判断物体间是否存在静摩擦力时,先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看
物体是否会发生相对运动;如果物体仍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不受静摩擦力,反之则受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可以采用假设法判断:假设接触面光滑,原来保持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就有了相对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也就是原来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另外也可以用二力平衡条件判定,如图14-1所示,用手握住酒瓶静止不动时,由二力平衡知,手对酒瓶的静摩擦力一定竖直向上(与重力反向).
3.静摩擦力的大小没有固定的计算公式,这一点与滑动摩擦力是不同的,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相对运动趋势强弱变化而在0到最大静摩擦力Fmax之间变化,跟接触面相互挤压的力无直接关系,求解大小时一般用平衡条件(当然,当我们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后,也可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而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无特殊说明时,可认为它们的数值相等.
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
1.公式法:根据公式F=μFN计算.
说明:(1)公式中的FN是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压力,称为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力),性质上属于弹力,它不是物体的重力,许多情况下需结合物体的平衡条件等加以确定.
(2)式中的μ为动摩擦因数,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与接触面的大小也无关.
2.二力平衡法: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匀速、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解.
三、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两分力同向时,合力最大,Fmax=F1+F2.
2.两分力反向时,合力最小,Fmin=|F1-F2|,其方向与较大的一个分力方向相同.
3.合力的取值范围:|F1-F2|≤F ≤F1+F2.
4.合力大小随夹角大小变化的规律:夹角θ越大,合力就越小.
5.合力可以大于任何一个分力,也可以小于任何一个分力.
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几个力来等效 替代,这几个力称为这一个力的分力.求一个力的分 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 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即以已知力作为对角线画 平行四边形,与已知力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 表示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矢量和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 定则(或三角形法则)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
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术法则相加的物理量叫做 标量.三角形法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合矢量,这个方 法叫做三角形法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