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线索的作用教案设计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线索的作用教案设计.doc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线索的作用教案设计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中招考点:综合近几年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记叙文的线索考点)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在把握记叙文的线索及作用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如:2016河南中考《母亲养蜗牛》第8小题,分值4分,2014河南中考《看自行车的女人》第7小题,分值4分。
本节主要讲记叙文的线索。
3、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记叙文的线索已有所了解,能根据具体文章找出线索并能够说出其作用,但是记叙文的考察中没有出现单纯考线索及作用的试题,而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总体把握,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从而达到考察线索的目的。
学生对此类题题型把握不准,答题思路掌握的也不太好。
二、复习目标: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的线索题,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①,波澜顿起。
蜗牛逐渐长大,)②,波澜又起1)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或概括了老葛平时守桥,附:守桥葛俊康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
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就被惊呆了。
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的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
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
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
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
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
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
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
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
"说完,就往石桥下冲。
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线索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专题—线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明晰文章线索,把握线索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教材,考点探源1.导入语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语、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
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粒粒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的彩线。
因此,线索确定得恰当,会使文章内容多而不乱,全篇浑然一体。
故此,记叙文中确立线索很重要。
2.考点探源(1)回归教材,参考书本课后“思考探究”或“阅读提示”梳理下表。
(2)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我们发现:教材设题多以明晰文章的线索为主,直接表达为“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明线、暗线分别是什么”;或是给出某事某物等,让同学明确指出其作为“线索”的结构作用。
这两个问题其实本质相同,均须掌握判断记叙文线索的方法技巧。
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归教材,从课文中寻找解题的奥秘吧!(一)以文析法案例1.《背影》【思考探究一】“背影”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从内容来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之情的交会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从结构来看,“背影”是文章中“我”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归纳要点:以实物为线索。
文章标题即是线索,其作用是贯穿全文。
案例2. 《小石潭记》【思考探究一】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
参考答案: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上气氛——同游之人归纳要点:以游踪(人物+地点)为线索,根据游览者的游览路线组织全文。
案例3.《老山界》【思考探究一】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
试以此为线索,概括作者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参考答案:第一天,下午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傍晚,到一户瑶民家攀谈;天黑了,到山脚,登山;之后走了半天(夜里),在山路上露宿;半夜里醒来,之后又睡着了;第二天黎明被人推醒,抢着吃了早饭;走了没多久,到了雷公岩;翻过雷公岩,继续爬山,“快要倒山顶”时,“落得很远了”;下午两点多,到了山顶;之后,一口气儿跑下山去。
中考作文复习《记叙文写作——线索》教案
中考作文复习《记叙文写作——线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写作中线索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线索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中考作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线索的定义与作用2. 常见线索的类型与运用3. 线索在记叙文中的组织与安排4. 线索运用的注意事项5. 真题演练与讲解三、教学过程1. 线索的定义与作用1.1 线索的含义1.2 线索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常见线索的类型与运用2.1 人线2.2 物线2.3 事线2.4 地点线2.5 时间线2.6 情感线2.7 对比线2.8 想象线3. 线索在记叙文中的组织与安排3.1 线索的选取与提炼3.2 线索的贯穿与交织3.3 线索的转换与衔接4. 线索运用的注意事项4.1 线索的明确性4.2 线索的合理性4.3 线索的生动性4.4 线索的自然性5. 真题演练与讲解5.1 真题展示5.2 学生写作练习5.3 优秀作文赏析5.4 作文修改指导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线索的类型与作用。
2. 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记叙文,分析其中的线索运用。
3. 按照线索的类型,编写一篇短篇记叙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线索定义与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常见线索类型与运用的熟悉程度。
3. 学生运用线索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4. 学生对真题演练的参与程度及作文质量。
六、线索的选取与提炼6.1 线索选取的重要性6.2 提炼线索的方法与技巧6.3 实例分析:提炼线索的过程七、线索的贯穿与交织7.1 线索贯穿的意义7.2 线索交织的技巧7.3 实例分析:线索贯穿与交织的运用八、线索的转换与衔接8.1 线索转换的必要性8.2 线索衔接的方法与技巧8.3 实例分析:线索转换与衔接的运用九、线索的明确性、合理性、生动性、自然性9.1 线索的明确性9.2 线索的合理性9.3 线索的生动性9.4 线索的自然性9.5 实例分析:线索的明确性、合理性、生动性、自然性的体现十、真题演练与讲解10.1 真题展示10.2 学生写作练习10.3 优秀作文赏析10.4 作文修改指导十一、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线索的选取、贯穿、转换与衔接的方法。
九年级语文中考记叙文线索专题复习+导学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记叙文线索专题复习+导学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中考复习专题—线索导学案学习目标:明晰文章线索,把握线索作用。
一、回顾教材,寻找源点。
1.回归教材,参考书本课后“思考探究"或“阅读提示”梳理下表。
册数篇目考点探源七下《老山界》八上《背影》《昆明的雨》八下《小石潭记》《一滴水经过丽江》九上《智取生辰纲》2.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你有什么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
1.《故乡》:“背影"在全文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要点:_______________2.《小石潭记》:理清游记的线索。
____ ——_ ——_ ——_ ——_归纳要点:_______________3.《老山界》: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
试以此为线索,概括作者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要点:_______________4.《昆明的雨》: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作者用这样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
归纳要点:_______________5.《智取生辰纲》:小说围绕着生辰纲的争夺,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
同学之间讨论: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明线:安排的好处:归纳要点:三、以法析文,巩固策略。
1.自主阅读课文《紫藤萝瀑布》,思考:这篇散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线索:2.自主阅读《一滴水流过丽江》,文中以一滴水的游踪为线索,试概括“我”的丽江之行的经过。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记叙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提取、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升阅读理解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分析3. 记叙文中的重要信息提取与筛选4. 记叙文阅读策略分享5. 经典记叙文阅读练习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简单的故事引入记叙文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让学生练习分析记叙文的结构,提取、筛选关键信息。
4.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记叙文时使用的策略。
5. 练习:提供经典记叙文供学生练习阅读,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程度。
3.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阅读一篇课外记叙文,运用所学策略进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
3.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策略。
3. 练习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纠正错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拓展阅读:推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在课外进行拓展阅读,提升素养。
七、记叙文阅读技巧1. 快速浏览:整体把握记叙文的大意,抓住文章的主题。
2. 细致阅读:关注记叙文中的细节,理解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要素。
3. 分析人物:关注人物形象的特点,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4. 解读通过预判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的针对性。
八、课堂练习1. 片段阅读:让学生阅读记叙文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2. 阅读测试:定期进行阅读测试,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2. 学会分析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和环境描写,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答题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引子、发展、高潮、结局3. 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4.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2. 难点:如何运用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深入理解记叙文主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分析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3.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解答问题,提高课堂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记叙文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分析记叙文的结构。
3. 讲解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
4.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教授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一篇记叙文,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阅读理解测试:定期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答题能力。
七、教学策略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针对性训练和辅导。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问和解答问题,提高课堂氛围。
八、教学拓展1. 推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课后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2. 组织记叙文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3. 结合语文学科其他教学内容,如诗歌、散文等,进行跨学科教学。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记叙文阅读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提高记叙文阅读的准确性和理解力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分类2. 记叙文的结构特点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三、教学过程1. 引入记叙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分类2.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结构特点3. 讲解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4. 进行记叙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第二章:记叙文的人物描写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重要性2. 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人物描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人物描写的作用和意义2. 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人物描写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人物描写的作用和意义2. 讲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运用4. 进行人物描写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描写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含有人物描写的记叙文,分析其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2. 写一段人物描写,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描写第三章:记叙文的场景描写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中场景描写的重要性2. 掌握场景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场景描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场景描写的作用和意义2. 场景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场景描写在记叙文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场景描写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场景描写的作用和意义2. 讲解场景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场景描写在记叙文中的运用4. 进行场景描写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描写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含有场景描写的记叙文,分析其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2. 写一段场景描写,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描写第四章:记叙文的情节安排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中情节安排的重要性2. 掌握情节安排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情节安排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情节安排的作用和意义2. 情节安排的方法和技巧3. 情节安排在记叙文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情节安排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情节安排的作用和意义2. 讲解情节安排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情节安排在记叙文中的运用4. 进行情节安排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安排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含有情节安排的记叙文,分析其中的安排方法和技巧2. 写一篇小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情节安排第五章: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中表达方式的重要性2. 掌握表达方式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二、教学内容1. 表达方式的作用和意义2. 表达方式的方法和技巧3. 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表达方式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表达方式的作用和意义2. 讲解表达方式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运用4. 进行表达方式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表达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含有表达方式的记叙文,分析其中的表达方法和技巧2. 写一段表达方式,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表达第六章:记叙文的分析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作用和意义2. 掌握分析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记叙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作用和意义2. 分析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3. 记叙文在文章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记叙文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2. 讲解分析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在文章中的运用4. 进行记叙文分析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分析其的作用和意义2. 写一篇小记叙文,自拟一个,并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第七章:记叙文的线索梳理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线索的作用和意义2. 掌握梳理记叙文线索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记叙文线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线索的作用和意义2. 梳理记叙文线索的方法和技巧3. 记叙文线索在文章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记叙文线索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线索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2. 讲解梳理记叙文线索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线索在文章中的运用4. 进行记叙文线索梳理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梳理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分析其线索的作用和意义2. 写一篇小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线索梳理第八章:记叙文的写作手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写作手法的作用和意义2. 掌握记叙文写作手法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记叙文写作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写作手法的作用和意义2. 记叙文写作手法的方法和技巧3. 记叙文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记叙文写作手法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写作手法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2. 讲解记叙文写作手法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4. 进行记叙文写作手法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分析其写作手法的作用和意义2. 写一篇小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第九章:记叙文的修辞手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意义2. 掌握记叙文修辞手法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对记叙文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意义2. 记叙文修辞手法的方法和技巧3. 记叙文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记叙文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2. 讲解记叙文修辞手法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例演示3. 通过具体文章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4. 进行记叙文修辞手法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修辞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分析其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意义2. 写一篇小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修辞第十章:记叙文的写作建议与拓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写作的建议和技巧2. 掌握记叙文写作的拓展方法3. 提高记叙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写作的建议和技巧2. 记叙文写作的拓展方法3. 记叙文写作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重点和难点解析: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分类是学习记叙文阅读的基础。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明确记叙文阅读中考考点。
2、掌握基本答题原则和记叙文相关知识点。
3、掌握记叙文解题方法、答题格式和一些常用语。
教学重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关键词句含义及作用是训练重点。
教学难点:判断各种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及分析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聚集1、记叙线索、顺序、详略。
2、理清文章思路,概述内容。
3、理清题旨及文章主旨。
4、揣摩理解关键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作用。
5、分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景物描写的作用。
7、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8、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9、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二、答题技巧及原则1、四大意识:整体意识、对应意识、原文意识、要点意识2、六大步骤:整体感知——审清题意——回扣原文——上下联系——分析综合——组织表达3、答题原则:一定要有原文意识(答案在原文中一定有根据)4、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1)学会摘关键词(2)学会摘关键句(3)要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把内容概括出来三、知识清单(一)、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
(即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2、倒叙。
(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
(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三)、记叙线索及作用:1、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第一篇: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整体把握记叙类文章的思想内容(文章中心、人物性格、主要事件等);2.能捕捉、筛选记叙类文章中的重要信息(人、事、景、情等),概括信息要点;3.理解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体会隐含其中的思想感情;4.赏析记叙类文章中的精彩词句(描写句、修辞句、有表现力的词语等);5.分析解说关键句段及主要写法的作用;6.通过联想、想象、评价等方式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运用。
复习方法:明确考点;讲析典型题例,总结解题方法;练习、检查;反馈、提高。
复习课时: 6课时第二课时复习目标:能捕捉、筛选记叙类文章中的重要信息(人、事、景、情等),概括信息要点教学过程:一、考点透视在记叙类文章中捕捉、筛选重要信息主要体现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情感的变化;事情某一发展阶段,如起因、结果或情节的发展过程等;景物的特点及变化;叙事的线索、顺序、人称的变换乃至指出哪一处是伏笔、照应等等。
在阅读记叙类文章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些信息,淘汰非相关的信息,挑选出合乎要求的有关信息,也就是依据题目要求,来区分信息的有无、主次、轻重,去粗存精,去次留主,说到底,就是要把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要点挑选出来。
二、讲析典型题例,总结解题方法(一)出示典型题例(二)学生阅读文章并答题,教师了解学生答题情况(三)教师针对学生问题讲析典型题例(四)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方法捕捉、筛选、概括记叙类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可分三步走:第一步,确认区域,即确认需要的信息所在的范围。
总的来说,阅读信息区域有三种情况:在某一自然段;在某几个自然段;散见于全文。
具体而言就记叙文来说,体现文章主旨的语句我们一般可以非常容易地从原文中的开头或者结尾处直接摘录关键词语或中心句、重点句。
第二步,确认词句,即确认承载所需信息的词语和句子。
在信息区域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中,往往并不是所有的词句都包含着试题指向的信息,这时候就需要作进一步的筛选工作,通过理解、分析、排除,以确认承载信息的那些重要的和关键的词语、句子。
中考作文复习《记叙文写作——线索》教案
中考作文复习《记叙文写作——线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写作中线索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线索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索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线索的类型和运用3. 如何在记叙文中运用线索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为例,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线索,体会线索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2. 线索的定义和作用:讲解线索的概念,阐述线索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
3. 常见线索的类型和运用:介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常见线索的类型,并通过实例分析其运用方法。
4. 如何在记叙文中运用线索: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线索,使文章结构清晰、内容连贯。
四、课后作业:1. 分析一篇自己的作文,找出其中的线索,并思考如何改进线索的运用。
2. 写作练习:以“成长中的一件事”为主题,运用线索进行记叙文写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线索的运用情况。
3. 作文练习:评价学生在作文中线索的运用效果,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线索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如何在一篇作文中更好地运用线索,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 写作指导:针对学生写作中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指导和修改建议,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七、线索运用实例分析:1. 案例一:分析一篇以时间为线索的作文,讨论其优点和可以改进之处。
2. 案例二:分析一篇以人物为线索的作文,讨论其优点和可以改进之处。
八、课堂练习:1. 根据给定的素材,学生尝试运用线索进行记叙文写作。
2.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讨论,教师给予指导和总结。
九、课后拓展:1. 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素材,尝试运用线索进行记叙文写作。
2. 学生可以尝试发表自己的作文,接受更多人的评价和反馈。
十、教学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线索在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中考作文复习《记叙文写作——线索》教案
中考作文复习《记叙文写作——线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写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线索组织文章结构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中考作文中获取高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索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线索的类型及运用3. 如何在文章中设置和运用线索4. 线索在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性5. 结合实例分析线索在优秀作文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记叙文写作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线索的定义和作用:详细讲解线索在记叙文中的含义、作用以及如何运用线索组织文章结构。
3. 分析常见线索类型及运用:举例说明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常见线索的运用方法。
4. 讲解如何在文章中设置和运用线索:引导学生学会在文章中巧妙地设置线索,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5. 线索在优秀作文中的应用:分析优秀作文中线索的运用,让学生感受线索在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修改一篇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线索问题的作文。
2. 选取几篇优秀作文,让学生分析其中线索的设置和运用。
五、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成课堂笔记。
2. 写一篇作文,运用所学的线索技巧,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3. 收集更多关于线索在记叙文写作中的应用实例,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相互交流和借鉴。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线索认知和运用方面的进步。
2. 结合学生的作文修改情况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线索技巧的掌握程度。
3. 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收集和分享优秀作文中线索的运用实例,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来学习线索的运用。
2. 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在修改自己作文的过程中发现并改进线索问题。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示例:用于分析和讲解线索在记叙文写作中的应用。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教学文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花张蒙中学南彩辉教学目标:1、明确记叙文阅读中考考点。
2、掌握基本答题原则和记叙文相关知识点。
3、掌握记叙文解题方法、答题格式和一些常用语。
教学重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关键词句含义及作用是训练重点。
教学难点:判断各种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及分析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聚集1、记叙线索、顺序、详略。
2、理清文章思路,概述内容。
3、理清题旨及文章主旨。
4、揣摩理解关键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作用。
5、分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景物描写的作用。
7、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8、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9、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二、答题技巧及原则1、四大意识:整体意识、对应意识、原文意识、要点意识2、六大步骤:整体感知——审清题意——回扣原文——上下联系——分析综合——组织表达3、答题原则:一定要有原文意识(答案在原文中一定有根据)4、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1)学会摘关键词(2)学会摘关键句(3)要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把内容概括出来三、知识清单(一)、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
(即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2、倒叙。
(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
(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三)、记叙线索及作用:1、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2、充当线索的一般有: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作者的见闻等。
3、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记叙顺序及作用教案
基于“课程标准、中招视野、两类构造”
记叙文——记叙依次及作用(复习课)
一.复习目的确定根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在阅读课文根底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在肯定时间、肯定地点发生和开展,所以我们在阅读记叙文时要把握文章记叙依次并体会它作用。
2.中招考点:
综合近几年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记叙依次考点)”试题来看,主要对该学问点考察,干脆或间接考试题常有。如:河南2015《滴水之恩》第一题按依次概括故事。
①从家返回途中,躺在卧铺上,她翻开没看完书,书签静静地夹在那里。拿下书签刚想夹在书后面,突然发觉书签上有几行字。她一愣,随及心底涌起宏大感动。。。。。。回到自己所在城市那个晚上,她找出保藏了二十年那些书签,一一摆放在眼前,静静地看,仿佛一道爱桥梁,从自己心开场,延长向那个遥远人儿心里。
第二题:请说明本文属于哪种记叙依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倒叙及其作用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惹事。
倒叙作用:(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爱好。
(2)避开叙事平板单调(平铺直叙)增加文章生动性、可续性。
例如:朱自清——《背影》
运用倒叙,开篇点题,用最难忘是父亲“背影”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绵绵情思。然后再细致叙写父亲背影,抒发了剧烈感情,使文章有波澜,避开平铺直叙。
例如:牛汉《我第一本书》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和二黄毛命运。
运用依次,要留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简单出现罗列现象。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务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局部提早外,其他仍是依次方法。
运用插叙肯定要听从表达中心思想须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
当堂训练
【2016开封一模】 《爱是岁月书签》摘自《五年中考,三年模拟》P177,
【中小学资料】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线索的作用教案设计
记叙文的线索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中招考点:综合近几年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记叙文的线索考点)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在把握记叙文的线索及作用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如:2016河南中考《母亲养蜗牛》第8小题,分值4分,2014河南中考《看自行车的女人》第7小题,分值4分。
本节主要讲记叙文的线索。
3、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记叙文的线索已有所了解,能根据具体文章找出线索并能够说出其作用,但是记叙文的考察中没有出现单纯考线索及作用的试题,而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总体把握,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从而达到考察线索的目的。
学生对此类题题型把握不准,答题思路掌握的也不太好。
二、复习目标: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的线索题,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①,波澜顿起。
蜗牛逐渐长大,)②,波澜又起1)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或概括了老葛平时守桥,附:守桥葛俊康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
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就被惊呆了。
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的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
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
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
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
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
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
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
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
"说完,就往石桥下冲。
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
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
中考作文复习《记叙文写作——线索》教案
中考作文复习《记叙文写作——线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写作中线索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线索组织文章结构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掌握运用线索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线索的定义及作用。
2. 常见线索的类型及运用。
3. 如何在文章中设置和突出线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记叙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线索的定义及作用: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能使文章结构紧凑,内容连贯。
3. 分析常见线索类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4. 讲解如何设置和突出线索: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部分设置线索,并通过过渡语句使其贯穿全文。
5.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线索的运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线索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动手修改一篇没有线索或线索不明显的作文,使其结构更加紧凑、内容更加连贯。
2.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拟题目,现场写作一篇以时间或地点为线索的记叙文。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收集优秀作文,分析其中线索的运用,下周课堂分享。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线索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线索组织文章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来学习线索的运用。
2. 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修改作文和课堂练习中掌握线索的设置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优秀作文中的线索运用,相互学习、交流。
七、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素材库,用于分析线索的运用。
2. 作文修改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线索。
3. 教学PPT,用于展示线索的定义、类型和设置方法。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线索的定义及作用,让学生明确线索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
3. 分析常见线索类型,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并讲解如何设置和突出线索。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目标: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规律,能独立、准确地阅读篇幅较长的记叙文体,能基本把握其阅读方法。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常识、阅读的基本题型及基本解答方法。
安排:一教时教程:一、导入:二、记叙文的基本知识:按一般文章体裁来分文章可分为记叙文(其中含小说、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1 记叙文的种类:一般分记事为主的、记人为主的、写景为主的三种。
2 线索: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将有关的场面贯穿起来构成情节的整体。
其安排有(1)以时空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或人的感情等)、一事、一物为线索(一般贯穿文章的始终)。
如《藤野先生》明线为对藤野先生的崇敬的怀念,暗线为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
3 记叙文的“六要素”:(略) 4 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1)叙述: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概括的说明和交代,如人物的经历、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进展、环境的摆设等。
常与描写交错使用。
叙述的手法(或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2)描写(见考标28页)对人物、事件、环境等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3)议论:对人或事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评价。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人或事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4)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寄情于人、事、物中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两种。
三、小说的基本知识:文学作品可分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等。
(1)“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2)情节的发展过程:(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环境可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4)小说的分类: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及小小说。
(5)小说的人物是作者虚构的。
四、散文:(1)按表达方式的侧重点的不同可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2)特点:形散而形不散(或形散神凝)。
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教案—第4讲线索
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第4讲线索
教学目标:理解线索的含义及作用
难度系数:★★★
教学难点:能够掌握“线索”变形试题
<知识点梳理>
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
线索是重要的,
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
判定线索及其作用:
线索的分类:
a. 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
b. 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c.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d. 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
不大喜欢一一想去看看一一赞赏蜜蜂一一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e. 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如《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
感受一一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一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f. 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线索知识点较小,不容易单独设题,常与标题,第一人称,主题等知识点一起考查
1。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三 记叙文阅读 段(句)的作用教案设计-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案
把握记叙文段(句)的作用逻辑顺序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中招考点:
综合近几年某某中考“记叙文阅读【段(句)作用考点】”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首段(句)、中间段(句)、结尾段(句)、景物描写段(句)的作用。
分值2--4分。
3、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记叙文段(句)的作用已有所了解,能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问题,但是往往顾此失彼,对此类题的答题格式掌握的也不太好。
二、复习目标:
1、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开头段落(句)的作用,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中间段落(句)的作用,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3、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结尾段落(句)的作用,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4、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景物或环境描写语段(句)的作用,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正课。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线索的作用教案设计
记叙文线索一、复习目的确定根据1、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根底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意义和作用。
2、中招考点:综合近几年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记叙文线索考点)试题来看,主要考察学问点是在把握记叙文线索及作用根底上补填情节、概括事务和说出题目作用,如:2016河南中考《母亲养蜗牛》第8小题,分值4分,2014河南中考《看自行车女人》第7小题,分值4分。
本节主要讲记叙文线索。
3、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记叙文线索已有所理解,能根据详细文章找出线索并可以说出其作用,但是记叙文考察中没有出现单纯考线索及作用试题,而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总体把握,在理清线索根底上补填情节、概括事务和说出题目作用,从而到达考察线索目。
学生对此类题题型把握不准,答题思路驾驭也不太好。
二、复习目的:通过视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线索题,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正课考试题精编第3页)7.本文写了“看自行车女人”哪几件事?请用简洁语言分别概括。
(4分)答案:①她被胖女人冤枉,被抢走了装钱书包。
②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存车费。
③她不要我补给她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
④她等候忘了取车摄影师,并帮他保管拎兜。
(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4分)要点归纳1.理清写作思路及行文线索(以我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2.按任务+事务格式依次列出(三)2016兰州《守桥》(面对面练习册第38页)19. 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文章线索,贯穿全文(或概括了老葛平常守桥,洪水中护桥,洪水后修桥主要内容)(2)具有深层含义,示意老葛守护孩子守护自己心中教化信念;(3)概括小说主要情节,突出人物性格(4)提醒了小说主题,寄寓了作者情感。
要点归纳1设置悬念,激发阅读爱好2交代行文线索3交代文章主要内容4点明文章主旨附:守桥葛俊康学校坐落在山脚下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一座石桥年久失修,部分已经开场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的线索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中招考点:
综合近几年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记叙文的线索考点)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在把握记叙文的线索及作用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如:2016河南中考《母亲养蜗牛》第8小题,分值4分,2014河南中考《看自行车的女人》第7小题,分值4分。
本节主要讲记叙文的线索。
3、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记叙文的线索已有所了解,能根据具体文章找出线索并能够说出其作用,但是记叙文的考察中没有出现单纯考线索及作用的试题,而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总体把握,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从而达到考察线索的目的。
学生对此类题题型把握不准,答题思路掌握的也不太好。
二、复习目标:
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的线索题,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下面横线处。
(4分)
(1)①,波澜顿起。
(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
波澜再起。
(3)②,波澜又起
答案:8.①蜗牛尚小,母亲精心照料,儿子却说要吃蜗牛②
蜗牛长大了,儿子已放弃吃蜗牛的念头,母亲却突然端出一盆
“蜗牛汤”(意思对即可。
一处2分,共4分)
要点归纳
1.理清写作思路及行文线索(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2.依据例句格式
3.抓住关键事件
(二)、2014河南中考《看自行车的女人》(河南中考试题精
编第3页)
7.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
言分别概括。
(4分)
答案:
①她被胖女人冤枉,被抢走了装钱的书包。
②她知道我没零钱
时,免收我的存车费。
③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
车、捆纸箱。
④她等候忘了取车的摄影师,并帮他保管拎兜。
(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4分)
要点归纳
1.理清写作思路及行文线索(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2.按任务+事件格式依次列出
(三)2016兰州《守桥》(面对面练习册第38页)
19. 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1)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或概括了老葛平时守桥,
洪水中护桥,洪水后修桥的主要内容)(2)具有深层含义,暗
示老葛守护孩子守护自己心中的教育信念;(3)概括小说的主
要情节,突出人物性格(4)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寄寓了作者的
情感。
要点归纳
1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2交代行文线索
3交代文章主要内容
4点明文章主旨
附:
守桥
葛俊康
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
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
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
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的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
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
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
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
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
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
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
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
"说完,就往石桥下冲。
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
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动都不动。
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
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
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
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④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双腿开始了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贯遍了全身。
老葛剁了几下脚。
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
"
⑤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
老葛的心更慌了。
老葛知道,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
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⑥妻子拿来锯子、绳子。
老葛把绳子一头栓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一棵大树上。
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
妻子用手拉着绳子。
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住大树,往树上爬。
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
妻子站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说:"慢点,慢点,不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把你冲下去了。
"老葛没回答,坐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的最粗的树枝。
⑦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走到桥头,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老葛忙让他们站在桥头,不要上桥。
学生们乖乖站在那里,看着老葛。
学校的老师也赶过来了。
村长也来了。
跟在村长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长一看,太危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来。
村长把绳子拴在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人奋力地往旁边拉。
经过几番折腾,树枝终于被拉开了。
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
⑧水位下去了。
桥面完全露了出来。
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
⑨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
拿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
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
⑩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长都来到了现场。
村长问老葛还有啥要求,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
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 "我还真有个要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 村长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
"老葛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给孩子们再上堂课。
"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
19.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6 分)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