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保温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重量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重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9e1357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0.png)
管道保温重量计算公式一、管道保温层体积计算。
1. 单层保温。
- 对于圆形管道,保温层的体积计算公式为V=π×[(D + 2δ)δ]× L,其中V是保温层体积,D是管道外径,δ是保温层厚度,L是管道长度。
2. 多层保温(以两层为例)- 设外层保温层厚度为δ_1,内层保温层厚度为δ_2,管道外径为D。
- 先计算内层保温后的外径D_1 = D+ 2δ_2。
- 然后两层保温层的总体积V=π×[(D + 2δ_2+ 2δ_1)(δ_1+δ_2)]× L二、管道保温重量计算。
1. 根据体积计算重量。
- 首先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保温层的体积V。
- 然后根据保温材料的密度ρ(单位:kg/m^3),利用公式m = ρ× V计算保温层的重量m(单位:kg)。
例如,如果保温材料的密度是300kg/m^3,计算出的保温层体积是0.5m^3,那么保温层重量m=300×0.5 = 150kg。
2. 考虑不同形状管道的修正(对于非圆形管道)- 如果是方形管道,边长为a和b,保温层厚度为δ。
- 保温层体积V = 2δ(a + b + 2δ)× L(这里假设方形管道的四条边保温层厚度相同)。
- 同样根据m=ρ× V计算重量。
3. 特殊情况(带有管件的管道)- 对于带有管件(如弯头、三通等)的管道保温,通常先计算直管部分的保温重量,然后根据管件的数量和类型,按照经验系数或者特定的管件保温计算方法进行修正。
- 例如,对于一个90°弯头,其保温层体积可能比相同管径和保温层厚度的直管部分略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乘以一个系数(如1.1 - 1.3)来估算弯头处的保温层体积增加量,进而计算重量增加量。
管道保温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dfdd149b307e87101f696ec.png)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033δ)×1.033δ个人理解上述体积公式的含义:D+1.033δ表示:保温层中心到中心的长度 + 单根的扎带厚度(0.033δ) = 调整后的保温层中心线长度π×(D+1.033δ)表示:保温层中心圆的周长(可想象成长度,仅管是圆形)1.033δ表示:保温层调整过系数的厚度(可想象成宽度)π×(D+1.033δ)×1.033δ表示:长度*宽度S=π×(D+2.1δ+0.0082)×L个人理解:D+2.1δ+0.0082表示:(直径+ 保温层厚度 * 2.1)+0.0082 = 外表层实际直径+扎带厚度式中D——直径1.033、2.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D2 ——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 (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 +(10~20mm)③双管伴热 (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 π×1.033δ×1.5×NS=\[(D+2.1δ)/2\]2 ×π×1.5×N(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1.05×NS=π(D+2.1δ)×2.5D×1.05×N(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5d79101ed630b1c59eeb56c.png)
V=2πr×(h+1.033δ)×1.033δ
S=2πr×(h+2.1δ)
常用弯头的弯曲角度为90°、45°和180°,180°弯头
也称为U形弯管,也有用特殊角度的,但为数极少。
法兰是工艺管道上起连接作用的一种部件。这种连接形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管
道与工艺设备连接,管道上法兰阀门及附件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既有安装拆卸的灵活性,
(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1.033δ×1.05×N
S=π×(D+2.1δ)×1.5D×1.05×N
(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2π×1.033δ× N/B
S=π×(D+2.1δ)×1.5D×2π×N/B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033δ
个人理解上述体积公式的含义:
D+1.033δ表示:保温层中心到中心的长度 + 单根的扎带厚度(0.033δ)= 调整后的保温层中心线长度
π×(D+1.033δ)表示:保温层中心圆的周长(可想象成长度,仅管是圆形)
式中V绝热层体积;
S绝热层面积;D直径;
1033、21调整系数;
δ绝热层厚度;
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
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
1)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10~20mm)(19)
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
D1主管道直径;
D2伴热管道直径;
=2×3.14×(3.6 0.05)×(0.6 0.05 1.033×0.05)×1.033×0.05m3
管道保温的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5c2a20844b35eefdc9d33399.png)
绝热工程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与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033δ)×1、033δS=π×(D+2、1δ+0、0082)×L式中D——直径1、033、2、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D2 ——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 +(10~20mm)③双管伴热(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与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与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 π×1、033δ×1、5×NS=\[(D+2、1δ)/2\]2 ×π×1、5×N(4)阀门绝热、防潮与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1、05×NS=π(D+2、1δ)×2、5D×1、05×N(5)法兰绝热、防潮与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1、033δ×1、05×N S=π×(D+2、1δ)×1、5D×1、05×N(6)弯头绝热、防潮与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2π×1、033δ× N/B S=π×(D+2、1δ)×1、5D×2π×N/B(7)拱顶罐封头绝热、防潮与保护层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的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03a112eba45177232e60a209.png)
绝热工程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033δ)×1.033δS=π×(D+2.1δ+0.0082)×L式中D——直径1.033、2.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D2 ——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 (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 +(10~20mm)③双管伴热 (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 π×1.033δ×1.5×NS=\[(D+2.1δ)/2\]2 ×π×1.5×N(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1.05×NS=π(D+2.1δ)×2.5D×1.05×N(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1.033δ×1.05×NS=π×(D+2.1δ)×1.5D×1.05×N(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2π×1.033δ× N/BS=π×(D+2.1δ)×1.5D×2π×N/B(7)拱顶罐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的计算公式(精)
![管道保温的计算公式(精)](https://img.taocdn.com/s3/m/b31511f7856a561252d36f54.png)
绝热工程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033δ S=π×(D+2.1δ+0.0082×L 式中D——直径 1.033、2.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 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 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 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 D1 ——主管道直径; D2 ——伴热管道直径; (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 (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 +(10~20mm ③双管伴热 (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 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 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 π×1.033δ×1.5×N S=\[(D+2.1δ/2\]2×π×1.5×N (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1.05×N S=π(D+2.1δ×2.5D×1.05×N (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1.033δ×1.05×N S=π×(D+2.1δ×1.5D×1.05×N (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2π×1.033δ× N/B S =π×(D+2.1δ×1.5D×2π×N/B (7拱顶罐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的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469742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b.png)
管道保温的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计算公式是根据导热传热原理推导出的,主要用于估算管道
保温材料的厚度。
常用的管道保温计算公式有热传导方程和保温层厚度计
算公式。
1.热传导方程计算公式
热传导方程用于计算管道保温材料表面到环境温度的传热热流量。
热
流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q=(T1-T2)/(R1+R2)
其中,q代表热流量(单位:瓦特,W),T1和T2分别代表管道内外
的温度(单位:摄氏度,℃),R1和R2分别代表内外表面的热阻(单位:开尔文-瓦特/米,K·W/m)。
2.保温层厚度计算公式
保温层厚度计算公式用于根据热传导方程计算出的热阻和材料的导热
系数,来估算管道保温材料的最小厚度。
常用的保温层厚度计算公式如下:δ = (R1 - R2) * ((ln(R1/R2))/(2πλ))
其中,δ代表保温层厚度(单位:米,m),R1和R2分别代表内外
表面的热阻(单位:开尔文-瓦特/米,K·W/m),λ代表管道保温材料
的导热系数(单位:瓦特/米·开尔文,W/m·K)。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只是一种理论计算方法,并不考虑实际情况
中的各种因素,如风速、辐射热量等。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
具体需求、管道材质和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调整。
管道保温的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351fe06b7360b4c2e3f64b8.png)
绝热工程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033δ)×1.033δS=π×(D+2.1δ+0.0082)×L式中D——直径1.033、2.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D2 ——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 +(10~20mm)③双管伴热(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 π×1.033δ×1.5×NS=\[(D+2.1δ)/2\]2 ×π×1.5×N(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1.05×NS=π(D+2.1δ)×2.5D×1.05×N(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1.033δ×1.05×NS=π×(D+2.1δ)×1.5D×1.05×N(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2π×1.033δ× N/BS=π×(D+2.1δ)×1.5D×2π×N/B(7)拱顶罐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的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351fe06b7360b4c2e3f64b8.png)
绝热工程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033δ)×1.033δS=π×(D+2.1δ+0.0082)×L式中D——直径1.033、2.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D2 ——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 +(10~20mm)③双管伴热(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 π×1.033δ×1.5×NS=\[(D+2.1δ)/2\]2 ×π×1.5×N(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1.05×NS=π(D+2.1δ)×2.5D×1.05×N(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1.033δ×1.05×NS=π×(D+2.1δ)×1.5D×1.05×N(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2π×1.033δ× N/BS=π×(D+2.1δ)×1.5D×2π×N/B(7)拱顶罐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各类保温计算公式
![各类保温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7906e7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7.png)
各类保温计算公式保温计算是工程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热传递过程、材料的热导热性能和结构参数等一系列因素。
以下是常见的几类保温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计算是指对管道进行绝热保温设计,以减少传热和能量损失。
常见的管道保温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1.1固定热流量下,管道的绝热层厚度计算公式:L=(Tc-To)/(2πk)其中,L是绝热层的厚度,Tc是管道的表面温度,To是管道的环境温度,k是绝热层材料的导热系数。
1.2固定绝热层厚度下,管道的最大热流量计算公式:Q = (2πkL) / (1/Ri + ln(Ro/Ri))其中,Q是管道的最大热流量,k是绝热层材料的导热系数,L是绝热层的厚度,Ri是管道的内径,Ro是管道的外径。
壁体保温计算是指对建筑外墙、楼板、屋面等壁体结构进行保温设计,以提高保温性能。
常见的壁体保温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2.1传热功率计算公式:Q=U×A×ΔT其中,Q是传热功率,U是传热系数,A是壁体表面积,ΔT是温度差。
2.2保温材料厚度计算公式:L=(Q×R)/(K×A)其中,L是保温材料的厚度,Q是传热功率,R是壁体的保温性能,K是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A是壁体表面积。
容器保温计算是指对容器进行保温设计,以减少能量损失和传热。
常见的容器保温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3.1导热传递公式:Q=(2πkL)×(T1-T2)其中,Q是传热功率,k是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L是保温层的厚度,T1是容器外表面温度,T2是容器内表面温度。
3.2保温层厚度计算公式:L=(T1-T2)/(2πk)其中,L是保温层的厚度,T1是容器外表面温度,T2是容器内表面温度,k是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以上是几类常见的保温计算公式,它们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保温设计,提高工程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温性能。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工程中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气候条件、建筑结构等,以及仪器的选择和使用。
管道保温面积计算公式表
![管道保温面积计算公式表](https://img.taocdn.com/s3/m/3ce470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c.png)
管道保温面积计算是为了确定所需保温材料的用量,并在实际施工中合理安排工时和人力资源。
管道保温面积计算公式通常基于管道的长度、直径和保温层的厚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提供一些常用的参考内容,介绍一些管道保温面积计算的公式和方法。
1.管道长度计算公式:管道长度通常是指管道的水平部分的长度。
当管道有多个弯头或垂直上升部分时,需要将其增加到总长度中。
常见的管道长度计算公式如下:管道总长度 L = 直线段长度 + 弯头段长度 + 上升段长度直线段长度:直线段的长度可以通过测量或在设计图纸上获取。
弯头段长度:弯头段的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或测量获得。
若是多个弯头,则需要累加所有弯头段的长度。
上升段长度:上升段的长度一般通过测量获得。
2.管道周长计算公式:管道周长是指管道的外围长度。
常见的管道周长计算公式如下:管道周长C = π * 管道直径其中,π 是圆周率,约等于3.14。
3.管道保温面积计算公式:管道保温面积是指管道表面需要涂覆保温材料的面积。
常见的管道保温面积计算公式如下:管道保温面积A = π * 管道直径 * (管道长度 + 管道保温层厚度)其中,π 是圆周率,约等于3.14。
管道保温层厚度是指管道表面与保温材料之间的距离。
根据保温要求和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保温层厚度。
4.管道保温面积计算的注意事项:•管道直径和长度通常通过测量获得,但需注意单位需一致,例如米或英尺。
•保温层厚度根据保温要求和实际应用选择,通常是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管道保温面积计算公式适用于常规形状的管道,对于特殊形状的管道,如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可以使用专门的公式进行计算。
•计算时要确保所有参数的单位一致,例如米或英尺。
综上所述,管道保温面积计算公式包括管道长度计算公式、管道周长计算公式和管道保温面积计算公式。
这些公式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进行灵活应用。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参数的单位一致性,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保温层厚度。
希望这些参考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管道保温的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11e21e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e.png)
绝热工程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033δS=π×(D+2.1δ+0.0082)×L式中D——直径 1.033、2.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 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 D1 ——主管道直径; D2——伴热管道直径; (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 (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10~20mm)③双管伴热 (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 D1——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 π×1.033δ×1.5×N S=\[(D+2.1δ)/2\]2×π×1.5×N(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1.05×NS=π(D+2.1δ)×2.5D×1.05×N(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热力管道保温厚度计算公式
![热力管道保温厚度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164127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e.png)
热力管道保温厚度计算公式
热力管道保温厚度计算公式主要是根据管道的运行条件、传热特性和
保温材料热传导系数等因素来确定的。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吸收量公式。
Q=πDλ(Th-Tc)。
其中,Q为单位长度的管道单位时间内的热量损失,D为管道外径,
λ为保温材料的热传导系数,Th为管道内壁温度,Tc为环境温度。
2.热阻公式。
R=ln(D2/D1)/(2πλ)。
其中,R为单位长度的管道单位时间内的热阻,D1为管道外径,D2
为管道外径与保温层外径之和,λ为保温材料的热传导系数。
3.保温层厚度公式。
δ=Q/(2πλΔT)。
其中,δ为保温层厚度,Q为单位长度的管道单位时间内的热量损失,λ为保温材料的热传导系数,ΔT为管道内外温差。
以上是热力管道保温厚度计算公式的基本表达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调整和改善。
水管保温计算公式
![水管保温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aae390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a.png)
水管保温计算公式一、热传导定律:热传导定律是描述物体传热过程的定律。
在一维情况下,热传导定律可以表示为:Q=kA(t2-t1)/Δx其中,Q为传热量,k为导热系数,A为热传导面积,t2和t1分别为两个传热面的温度,Δx为两个传热面之间的距离。
二、热平衡原理:在保温系统中,要满足热平衡条件,即传热量等于吸收的热量。
根据热平衡原理,可以得到下面的公式:Q=Q1+Q2+Qs其中,Q为传热量,Q1和Q2分别为管道内外的传热量,Qs为保温材料的传热量。
三、管道内外的传热量计算:1.管道内的传热量:Q1=[k1A1(t1-t2)/Δx1]+[k2A2(t1-t3)/Δx2]其中,k1和k2分别为管道内外的导热系数,A1和A2为管道的传热面积,t1、t2和t3分别为管道内外和周围的温度,Δx1和Δx2分别为管道内外和周围的距离。
2.管道外的传热量:Q2=(k2A2(t3-t4)/Δx2)+(k3A3(t4-t5)/Δx3)其中,k3为保温层的导热系数,A3为保温层的传热面积,t4为保温层表面的温度,t5为环境温度,Δx3为保温层的厚度。
四、保温材料的传热量计算:保温材料的传热量可以根据传热公式进行计算,即:Qs=k3A3(t4-t5)/Δx3其中,k3为保温层的导热系数,A3为保温层的传热面积,t4为保温层表面的温度,t5为环境温度,Δx3为保温层的厚度。
通过以上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保温材料的厚度和导热系数。
从而确定了合适的保温层来满足预期的保温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保温材料的选择还要考虑材料的耐候性、防水性、维护性等因素,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保温计算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
保温管计算公式例子
![保温管计算公式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3fe8865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e.png)
保温管计算公式例子
一、传热计算公式:
1.热阻计算公式:
热阻是指保温材料对热传递的阻碍程度,一般用于计算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
热阻(R)= ln(Do/Di)/2πλ
其中,Do为外径,Di为内径,λ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2.导热计算公式:
导热计算公式用于计算保温管道在传热过程中的热量流失。
传热量(Q)=S×(t1-t2)/R
其中,S为管道的表面积,t1为管道内的温度,t2为环境的温度,R 为热阻。
3.温降计算公式:
温降是指保温管道在传热过程中温度的降低程度。
温降(ΔT)=Q/(πDoL)
其中,Q为传热量,Do为外径,L为管道的长度。
二、节能计算公式:
1.节能率计算公式:
节能率是指保温管道使用后相比于没有保温的情况下的节能程度。
节能率(η)=(1-(Q/Q0))×100%
其中,Q为保温管道传热量,Q0为没有保温的管道传热量。
2.节能量计算公式:
节能量是指保温管道使用后节省的能源。
节能量(E)=Q0-Q
其中,Q为保温管道传热量,Q0为没有保温的管道传热量。
以上是保温管计算公式的常见例子,可以帮助工程设计人员计算保温管的保温性能和节能效果。
当然,具体的计算公式还会根据保温管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变化,需要结合具体的设计要求和参数来计算。
管道保温计算公式
![管道保温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8135c0231126edb6f1a104e.png)
V=2πr×(h+1.033δ)×1.033δ
S=2πr×(h+2.1δ)
常用弯头的弯曲角度为90°、45°和180°,180°弯头
也称为U形弯管,也有用特殊角度的,但为数极少。
法兰是工艺管道上起连接作用的一种部件。这种连接形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管
道与工艺设备连接,管道上法兰阀门及附件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既有安装拆卸的灵活性,
(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1.033δ×1.05×N
S=π×(D+2.1δ)×1.5D×1.05×N
(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2π×1.033δ× N/B
S=π×(D+2.1δ)×1.5D×2π×N/B
又有可靠的密封性。
阀门、弯头、法兰表面积计算式如下。
(1)阀门表面积。
S=πD×25DKN(13)
式中D直径;
K系数,取105;
N阀门个数。(2)弯头表面积。
S=πD×15DK×2πNB(14)
式中D直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K系数,取105;
N弯头个数;
B值取定为:90°弯头B=4;45°弯头B=8。
(3)法兰表面积。
②双管伴热 (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 +(10~20mm)
③双管伴热 (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
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
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033δ
个人理解上述体积公式的含义:
D+1.033δ表示:保温层中心到中心的长度 + 单根的扎带厚度(0.033δ) = 调整后的保温层中心线长度
π×(D+1.033δ)表示:保温层中心圆的周长(可想象成长度,仅管是圆形)
1.033δ表示:保温层调整过系数的厚度(可想象成宽度)
π×(D+1.033δ)×1.033δ表示:长度*宽度
S=π×(D+2.1δ+0.0082)×L
个人理解:D+2.1δ+0.0082表示:(直径+ 保温层厚度 * 2.1)+0.0082 = 外表层实际直径+扎带厚度
式中D——直径
1.033、
2.1——调整系数;
δ——绝热层厚度;
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
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
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
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
D1 ——主管道直径;
D2 ——伴热管道直径;
(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 (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 +(10~20mm)
③双管伴热 (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
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
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 π×1.033δ×1.5×N
S=\[(D+2.1δ)/2\]2 ×π×1.5×N
(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1.05×N
S=π(D+2.1δ)×2.5D×1.05×N
(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1.033δ×1.05×N
S=π×(D+2.1δ)×1.5D×1.05×N
(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2π×1.033δ× N/B
S=π×(D+2.1δ)×1.5D×2π×N/B
(7)拱顶罐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2πr×(h+1.033δ)×1.033δ
S=2πr×(h+2.1δ)
常用弯头的弯曲角度为90°、45°和180°,180°弯头
也称为U形弯管,也有用特殊角度的,但为数极少。
法兰是工艺管道上起连接作用的一种部件。
这种连接形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管
道与工艺设备连接,管道上法兰阀门及附件的连接。
采用法兰连接既有安装拆卸的灵活性,又有可靠的密封性。
阀门、弯头、法兰表面积计算式如下。
(1)阀门表面积。
S=πD×25DKN(13)
式中D直径;
K系数,取105;
N阀门个数。
(2)弯头表面积。
S=πD×15DK×2πNB(14)
式中D直径;
K系数,取105;
N弯头个数;
B值取定为:90°弯头B=4;45°弯头B=8。
(3)法兰表面积。
S=πD×15DKN(15)
式中D直径;
K系数,取105;
N法兰个数。
(4)设备和管道法兰翻边防腐蚀工程量计算式。
S=π(D A)A(16)
式中D直径;A法兰翻边宽。
12如何计算绝热工程的工程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 1033δ)×1033δL(17)
S=π(D 21δ 00082)L(18)
式中V绝热层体积;
S绝热层面积;D直径;
1033、21调整系数;
δ绝热层厚度;
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
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
1)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10~20mm)(19)
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
D1主管道直径;
D2伴热管道直径;
(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2)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 15D2 (10~20mm)(110)
3)双管伴热(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11)
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
D1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公式(17)、(18)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
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 1033δ)/2]2π×1033δ×16N(112)
S=[(D 21δ)/2]2π×16N(113)
(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 1033δ)×25D×1033δ×105N(114)
S=π(D 21δ)×25D×105N(115)
(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 1033δ)×15D×1033δ×105N(116)
S=π(D 21δ)×15D×105N(117)
(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 1033δ)×15D×2π×1033δNB(118)
S=π(D 21δ)×15D×2πNB(119)
(7)拱顶罐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2πr(h 1033δ)×1033δ(120)
S=2πr(h 21δ)(121)
图13
【例】计算图示13拱油罐顶保温绝热工程量。
拱油罐拱顶半径r=3600mm,拱顶高h=600mm,采用岩棉板保温δ=50mm,共三层,外面采用抹面保护层,抹面厚δ=50mm。
【解】依据拱顶罐封头绝热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公式得
V=2πr(h 1.033δ)×1.033δ
S=2πr(h 2.1δ)
(1)岩棉板保温层工程量。
第1层V1=2πr(h 1.033δ)×1.033δ
=2×3.14×3.6×(0.6 1.033×0.05)×1.033×0.05m3=0.76m3
第二层V2=2π(r δ)(h δ 1.033δ)×1.033δ
=2×3.14×(3.6 0.05)×(0.6 0.05 1.033×0.05)×1.033×0.05m3
=0.83m3
第三层V3=2π(r 2δ)(h 2δ 1.033δ)×1.033δ
=2×3.14×(3.6 0.05×2)×(0.6 0.05×2 1.033×0.05)×1.033×0.05m3
=0.90m3
总岩棉保温层工程量V=V1 V2 V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