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课件《咏鹅》
《咏鹅》【完美版课件】

《咏鹅》【完美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古诗文单元,以《咏鹅》这首经典古诗为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涉及诗的字词解释、句式结构分析、诗意理解、文化背景介绍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咏鹅》并理解诗意,掌握诗中的生字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基本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古诗中词句的理解,对古诗意境的感悟。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古诗,掌握生字词,理解诗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鹅的特点,进而引入《咏鹅》的学习。
2. 朗读古诗: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咏鹅》,指导学生注意古诗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字词:讲解诗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掌握字形。
4. 理解诗意: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悟古诗意境。
5. 例题讲解:以《咏鹅》为例,讲解古诗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刚学到的鉴赏方法,分析另一首古诗,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咏鹅》2. 板书内容:生字词及其解释古诗意境简图古诗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咏鹅》。
(2)用自己的话描述《咏鹅》的诗意。
2. 答案:(1)见课本。
(2)示例:《咏鹅》描绘了一只洁白美丽、仪态万千的鹅,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
(3)示例:《咏鹅》采用了对偶的句式,具有韵律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咏鹅》的内容。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可拓展延伸相关内容,如介绍其他经典古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与文化背景介绍。
《咏鹅》PPT课件幼儿园古诗(2024)

2024/1/28
12
鹅的生活习性介绍
鹅是群居动物,常常成群结队地 活动,有很强的集体意识。
鹅的叫声洪亮而有力,常常被人 们形容为“呱呱”叫。
水禽习性 群居动物 食性广泛 鸣声洪亮
2024/1/28
鹅是水禽,喜欢在水中游泳、觅 食和嬉戏。
鹅的食性广泛,既吃植物性食物 ,如草、谷物等,也吃动物性食 物,如小鱼、虾等。
10
03
鹅的形态特征与习性
Chapter
2024/1/28
11
鹅的外观特征描述
01
体型高大
鹅的体型比鸭大,颈 部长而直,身体呈椭 圆形。
02
羽毛洁白
鹅的羽毛通常呈白色 ,也有灰色、黑色等 品种,羽毛光滑且防 水。
03
红色肉瘤
鹅的头顶有一个明显 的红色肉瘤,是其显 著的特征之一。
04
脚蹼发达
鹅的脚蹼发达,适合 在水中游泳和觅食。
22
06
课堂互动环节与家园共育建议
Chapter
2024/1/28
23
家长参与课堂活动邀请
2024/1/28
01
邀请家长参加课堂活动,与孩子 们一起学习和欣赏古诗《咏鹅》 。
02
通过亲子互动的形式,让家长和 孩子一起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
24
家庭教育中古诗启蒙方法分享
01
建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古诗启蒙,可以通过朗读、讲解、图画等多种方式帮 助孩子理解古诗。
14
04
诗歌中的绘画元素挖掘
Chapter
2024/1/28
15
画面构图分析
主体突出
以鹅为主体,通过大小、位置、色彩 等手法突出鹅的形象。
小学语文《咏鹅》ppt课件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朗读法:培养学生语感
80%
教师范读
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引导学 生进入诗歌意境,感受诗歌的韵律 美。
100%
学生自读
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自主 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语感。
80%
分角色朗读
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更好地体 会诗歌中的角色和情感,增强朗读 的趣味性。
讲解法:深入剖析文本内涵
骆宾王,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清新,富有感染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咏鹅》, 理解诗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诗歌的 朗诵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诗意理解与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
运用白描手法,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鹅的鲜明 形象。
运用反复咏叹的手法,通过“鹅,鹅,鹅”的反复呼唤, 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运用对比手法,通过“白毛”与“绿水”、“红掌”与 “清波”的对比,突出了鹅的美丽和环境的清新。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01
02
经典名句:白毛浮绿水, 解读 红掌拨清波。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展示
01
02
03
04
我对《咏鹅》的理解程 度
我在朗诵和背诵方面的 表现
我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 度和贡献
我需要继续努力的方面
教师点评及建议
01
02
03
04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学生的朗诵技巧和表达能力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和思 考深度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具 体的改进建议和指导
咏鹅古诗ppt课件

2024/1/30
18
05 儿童教育视角下的《咏鹅 》
2024/1/30
19
《咏鹅》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原因分析
简单易懂
《咏鹅》语言简练,意境优美, 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符合儿
童认知发展规律。
韵律感强
《咏鹅》运用押韵和反复的修辞 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助于
培养儿童的语感和韵律感。
富有教育意义
《咏鹅》通过描绘鹅的形态和动 作,引导儿童观察自然、热爱生
书法、绘画、音乐等,这些文化现象都以《咏鹅》为题材,进一步丰富
了该诗的文化内涵。
17
当代传承与弘扬方式探讨
当代传承方式
当代弘扬方式
在当代社会,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家 庭教育、社会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传 承和弘扬《咏鹅》等经典古诗。例如 ,可以将《咏鹅》纳入中小学教材, 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背诵;同时, 也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和亲子阅读等方 式,让孩子从小接触和了解这些经典 古诗。
咏鹅古诗ppt课件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咏鹅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歌解读与赏析 • 鹅的形态特征与习性 • 《咏鹅》文化内涵与传承 • 儿童教育视角下的《咏鹅》 • 《咏鹅》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与拓展
2
01 咏鹅背景与作者简介
2024/1/30
3
骆宾王生平及成就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中国唐代诗人。
群居性
鹅通常成群活动,具有很强的 群体意识和互助精神。
食性杂
鹅的食性很杂,既吃谷物、蔬 菜等植物性食物,也吃昆虫、
小鱼虾等动物性食物。
象征意义
鹅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勤劳、 朴实和厚道。
《咏鹅》ppt课件完整版

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03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的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对易水边景色的描绘和离别之情的抒发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依依惜别之情。
文学地位及影响评价
01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诗歌在 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 歌题材广泛、风格豪放清新,具有鲜 明的个性和时代特色,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影响。
课程总结
回顾课程内容,强调教学目标 和要求,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 中多背诵古典诗歌。
PART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咏鹅》原文及注释
原文
鹅,鹅,鹅,曲项向 天歌。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鹅,鹅,鹅
此处连用三个“鹅” 字,表达了诗人初见 白鹅时的惊喜和赞叹 。
曲项向天歌
描绘白鹅弯曲着脖子 ,向着天空高歌的生 动画面。
色彩鲜明
诗中运用了“白”、“绿”、“红 ”等鲜明的色彩,增强了视觉效果 。
意境营造及审美体验
意境营造
诗人通过描绘白鹅在水中游弋、高歌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充满生 机的意境。
审美体验
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白鹅的优雅、水面的宁静以及大自然的和谐 之美。同时,通过诗人的描绘,读者也可以体会到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 情。
PART 05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与历 史背景
唐代诗歌发展概况
01
02
03
04
初唐时期
诗歌风格由六朝绮靡向唐诗风 骨转变,代表人物有虞世南、
褚亮等。
盛唐时期
诗歌创作达到巅峰,出现李白 、杜甫等伟大诗人,作品数量
和质量都达到极高水平。
中唐时期
诗歌风格趋于多样化,韩愈、 柳宗元等人发起古文运动,推
2024版古诗《咏鹅》PPT幼儿园课件

01咏鹅背景与作者简介Chapter骆宾王生平及成就骆宾王出身寒微,少有才名。
永《咏鹅》创作背景诗歌内容与意境《咏鹅》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鹅的形象和动作来表达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
诗歌内容简洁明了,语言生动形象。
诗歌描绘了鹅的洁白羽毛、弯曲的脖子、红色的脚掌以及它们在水中浮游时的优美姿态。
同时,通过“曲项向天歌”和“红掌拨清波”等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鹅的高贵气质和优雅姿态。
诗歌的意境清新自然,通过描绘鹅的形象和动作来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同时,诗歌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02诗歌朗诵与赏析Chapter发音准确语速适中情感表达030201朗诵技巧指导逐句解读诗意“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整体感受诗歌韵律美押韵平仄01画面感02情感表达0303鹅的形态特征与习性Chapter鹅的外观特征描述体型高大羽毛洁白红色嘴巴和脚蹼鹅的生活习性介绍食性广泛水禽习性鹅的食性很广泛,包括草、谷物、水生植物、小鱼虾等。
群居动物鹅与人类的关系探讨家禽之一鹅是人类驯养的家禽之一,提供肉、蛋等食品。
文化象征鹅在许多文化中都是重要的象征,如中国的书法、绘画中常有鹅的形象。
宠物和观赏动物鹅也被人们当作宠物或观赏动物来饲养,因其优雅的形态和亲人的性格而受到喜爱。
04创意绘画:我心中的大白鹅Chapter绘画材料准备及技巧讲解材料准备白色画纸、颜料、画笔、调色盘、水杯等。
技巧讲解首先,老师可以向孩子们展示一些大白鹅的图片,让孩子们了解大白鹅的形态和特征。
接着,老师可以讲解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如何调色、如何运用画笔等。
幼儿自由创作环节创作引导创作过程作品展示与点评作品展示作品点评05手工制作:可爱的鹅宝宝玩偶Chapter材料准备及制作步骤详解•材料准备:棉花、彩色布料、线、剪刀、胶水、黑色纽扣或珠子做眼睛。
01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们可以分组进行制作。
020304老师先示范制作步骤,然后让幼儿们自己动手尝试。
咏鹅咏鹅完整课件

咏鹅咏鹅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三册《咏鹅》一课,详细内容为对古诗《咏鹅》的深入学习。
通过对古诗的朗读、解析和欣赏,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韵味,同时学习相关的文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诗《咏鹅》的朗读和背诵,理解诗意,感受古诗的韵味。
2. 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的朗读、解析和欣赏。
教学重点:古诗《咏鹅》的朗读、背诵,诗意理解和文学知识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课主题《咏鹅》。
2. 朗读与解析(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咏鹅》,注意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2)解析古诗的字、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 赏析与讨论(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从鹅的形态、颜色、动作等方面欣赏古诗,感悟古诗的韵味。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 课堂小结(5分钟)5.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自己朗读《咏鹅》,体会古诗的韵律。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咏鹅》2. 主要内容:诗人:骆宾王诗意:赞美鹅的美丽和高洁结构:起、承、转、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并背诵《咏鹅》。
(2)用自己的话描述鹅的特点,体会古诗的韵味。
2. 答案:(1)见课本。
(2)示例:鹅是一种美丽、高洁的动物。
古诗《咏鹅》通过描绘鹅的形态、颜色、动作,赞美了鹅的高洁品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收集其他咏物诗,进行欣赏和学习。
(2)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深入理解诗意。
咏鹅教学课件(咏鹅教学内容)

咏鹅教学课件(咏鹅教学内容)咏鹅教学课件(咏鹅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1.学着利用前几单元学到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诗。
3.引导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是学生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着利用前几单元学到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感受鹅的美好形象,是学生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相关图片、录音机教学预设:一.故事引入1.老师讲一个与鹅有关的故事2.揭示课题,读题,相机识记生字“鹅”二.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鹅。
三.畅读古诗(一)自读认字,勾出自己认识的字。
(二)互读认字,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同伴互帮或拼音认识。
(三)范读认字,教师范读学生巩固生字读音,试着模仿诗句停顿。
课间放松:跟唱《咏鹅》四.归类识字1.学习“项”“毛”“掌”2.学习“白”“红”“绿”3.学习“浮”“清”“波”4.学习“向”“歌”五.描红仿写指导学生书写“向”“白”“水”“毛”六.尝试背诵感情读,试着背诵七.课外延伸1.接着写生字2.背诵古诗教学反思:经过一阶段的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作为学生要把那些枯燥无味的课文学好是多么的难呀!教完《咏鹅》这一课后,我觉得低年级语文教学应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儿童自主快乐学习。
1.读一读,说一说,整体感知诗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
在相互帮助之下认识生字,既培养了一些学生的成就感,又使识字教学变得扎实。
2.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地张贴文中插图,并问“小骆宾王诗中的`鹅是什么样的?你喜欢吗?谁愿意上来说说。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
其实诗意就蕴含在这一声声的话语中。
3.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咏鹅》优秀课件(

《咏鹅》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咏鹅》这首经典古诗。
该内容出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诗词部分。
《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所作,全诗描绘了一只洁白美丽的鹅在水中游弋的情景。
详细内容包括对诗的朗读、生字词的认识、诗句的理解、诗意的体会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咏鹅》的朗读技巧,熟练朗读并背诵全诗。
2.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如“曲项”、“向天歌”等,并学会运用。
3.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句的理解和诗意的体会。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朗读技巧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鹅在水中游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鹅的形象,进而引入本课《咏鹅》的学习。
a. 学生观察图片,描述鹅的特点。
b. 教师引导,引入《咏鹅》的学习。
2. 朗读示范:教师示范朗读《咏鹅》,学生跟读,注意停顿、语气、语调等。
3. 诗句解析:逐句分析诗句,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a. 对诗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如“曲项”、“向天歌”等。
b.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句的意思。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a. 学生朗读《咏鹅》,注意朗读技巧。
b.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对诗句的理解。
5. 诗意体会:引导学生从诗句中感受鹅的美丽和古诗的意境美。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咏鹅》2. 生字词: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3. 诗句解析:简洁明了地列出诗句及其意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咏鹅》的诗意,并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答案示例:《咏鹅》描绘了一只洁白美丽的鹅在水中游弋的情景。
生字词解释:曲项(弯曲的脖子);向天歌(仰头高歌)。
2. 朗读《咏鹅》并背诵,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句理解的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古诗《咏鹅》课件.

古诗《咏鹅》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古诗《咏鹅》,该诗出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详细内容包括诗的朗读、生字词的认识、词句理解、诗意体会及诗歌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咏鹅》,理解诗中字词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2. 学生通过学习,提高对古诗的兴趣,培养文学素养。
3. 学生能够运用本课所学生字,创作简单的句子,锻炼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意境的理解与体会。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认识与运用,正确朗读诗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鹅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咏鹅》,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生字词学习:讲解诗中的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并朗读记忆。
4. 诗意讲解:分析诗中的词句,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境,感悟作者对鹅的赞美之情。
5. 例题讲解:以诗中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为例,分析诗句的描绘手法,引导学生学习表达。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生字,创作一个描绘动物特点的句子。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咏鹅》2. 生字词:鹅、曲、项、向、歌、浮、绿、红、掌、拨、清、波3. 重点句子: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课所学生字,创作一个描绘动物特点的句子。
示例:小狗汪汪叫,黑眼睛闪闪亮。
答案:略2. 课后作业:熟读《咏鹅》,背诵生字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实物图片、讲解生字词、分析诗意,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咏鹅》的内容。
课后可以让学生收集其他描写动物的古诗,进一步培养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辅导,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2. 诗歌意境的理解与体会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一、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1. 确保学生正确认读生字词,注意纠正发音错误。
《咏鹅》PPT-课件

《咏鹅》语言简练、意境优美, 生动地描绘了鹅的优雅形象。
骆宾王运用丰富的比喻和拟人 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富有 感染力。
《咏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 典之作,被广泛传颂和学习, 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02 《咏鹅》内容解析
诗句解释
• 诗句解释:这首诗《咏鹅》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鹅的形象,每 句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第一句“鹅鹅鹅”表达了作者看到鹅 时的惊喜和赞叹,第二句“曲项向天歌”描绘了鹅弯曲的脖颈 朝向天空歌唱的姿态,第三句“白毛浮绿水”则形象地描述了 鹅在水中游弋,白色的羽毛与绿色的水形成鲜明对比,第四句 “红掌拨清波”则展示了鹅红色的脚掌在清澈的水中划动的美 景。
表现手法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鹅的洁白羽毛和 绿水清波,形成鲜明的对 比,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 果。
细节描写
通过对鹅的叫声、动作、 神态等细节的描写,使得 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寓情于景
这首诗通过描绘鹅的形象 和动作,表达了作者对自 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结构分析
层次分明
这首诗的结构非常清晰,从远景 到近景,从整体到局部,层次分
谐的意境,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仰,以及对生命的 尊重和爱护。诗人通过对鹅的描绘,传递出了对大自然的热 爱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呼吁人们要尊重生命、爱护自然。
思想启示
这首诗启示我们要珍惜大自然所赋予的一切美好,要尊重每 一个生命,同时也要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地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生命的美好。
诗人通过对鹅的描绘,将自然之美传递给了读者,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
的美妙和神奇。
《咏鹅》ppt课件(幼儿园PPT课件)

脚蹬一双红鞋子,
唱着歌儿伸脖子。
鹅
咏鹅
(唐)骆宾王
yǒng é
咏鹅 . (唐)骆宾王
鹅 鹅 鹅,
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é
é
é
曲项向天歌。
bái máo fú lǜ shuǐ
白毛浮绿水,
hóng zhǎng bō qīng bō
红掌拨清波。
yǒng é
咏鹅
(唐)骆宾王
鹅 鹅 鹅,
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é
é
é
曲项向天歌。
bái máo fú lǜ shuǐ
白毛浮绿水,
hóng zhǎng bō qīng bō
红掌拨清波。
yǒng é
xiàng tiān gē
bái máo
咏鹅
lǜ shuǐ
向天歌
hóng zhǎng
• 读书要求: • 同桌合作学习,圈出 本课的生字宝宝。 •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 诗,读准字音。
yǒng é
咏鹅
(唐)骆宾王
鹅 鹅 鹅,
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é
é
é
曲项向天歌。
bái m bō qīng bō
红掌拨清波。
鹅 / 鹅 /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亲爱的小朋友 们,请你们打 开礼物看看。
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鹅的毛和掌是什么颜色的? 2、鹅是怎样游水的?
返回
作业:
回家把这首诗有 感情地读给爸爸妈妈 听。
白毛
qīng bō
《咏鹅》PPT课件 (共22张PPT)

课文 诗句 释义 诗意 词语 比一比
生字
写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é
luò
bīn
qū (弯曲) qǔ(歌曲)
生 字
鹅
xiàng
骆
fú
宾
zhǎng
曲
bō
项
浮
掌
拨
生字 写字
课文 诗句 释义 诗意 词语 比一比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xiang
xiàng mù
项 目
课文 诗句 释义 诗意 词语 比一比 生字 写字
zhang
shǒuzhǎng
手
掌
生字 写字
课文 诗句 释义 诗意 词语 比一比
fu
fú shàng lái
浮 上 来
课文 诗句 释义 诗意 词语 比一比 生字 写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4、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激励向上人生格言 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激励自己的名言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7、体育锻炼可以(有时可以迅速)使人乐观(科学实验证明)。 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咏鹅》ppt课件

06
总结与反思
对咏鹅的综合思考
文化背景
《咏鹅》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所作,描写了鹅在水中游动的美丽画面。 在讲解过程中,需要重视文化背景的铺垫,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
内容设计
《咏鹅》课件设计应突出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将诗歌中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 达进行归纳整合,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 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咏鹅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意义
通过《咏鹅》这首诗,可以培养孩子们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也 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美学价值
《咏鹅》以生动活泼、清新明快的笔法,描绘了白鹅生动的形象和优雅的姿 态,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咏鹅与其他鹅文化
诗词文化
在古代文学中,以鹅为主题的诗词还有很多,如《鹅鹅鹅》、《咏白鹭》等,这 些诗词都表现了人们对自然和动物的热爱。
《咏鹅》ppt课件
汇报人:x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咏鹅的背景和意义 • 咏鹅的文学特征 • 咏鹅的艺术表现 • 咏鹅的文化内涵 • 咏鹅的历史传承 • 总结与反思
01
咏鹅的背景和意义
咏鹅的由来
创作背景
唐代骆宾王7岁时所作,描写白鹅在水中高贵的形态,赞美白 鹅的高贵品质。
历史传承
《咏鹅》作为儿童启蒙读物,流传千古,成为文化传承的重 要组成部分。
对咏鹅的教学实践反思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使用探 究式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 性。
学生反馈
在授课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咏鹅》ppt课件

骆宾王生于义乌,七岁能诗, 号称“神童”。据说《咏鹅》 就是此时所作。
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 《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 当时以为绝唱。
《咏鹅》创作背景
《咏鹅》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创作的一 首诗,因此这首诗也被誉为“儿童 诗”。
诗中通过描绘鹅的形态、声音和动作, 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同时也 展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才华。
鹅的品种与分类
根据产地和品种特性,鹅可分为 中国鹅、欧洲鹅和埃及鹅等几大
类。
中国鹅品种繁多,如狮头鹅、浙 东白鹅、四川白鹅等,各具特色。
欧洲鹅和埃及鹅则以体型大、生 长快、产肉多而著称。
鹅的饲养管理要点
01
02
03
04
饲养环境
保持鹅舍干燥、通风良面的饲料和充足的 饮水,保证鹅的生长发育需求。
忠诚和坚贞
鹅对伴侣非常忠诚,因此 也象征着忠诚和坚贞不屈。
勤劳和朴实
鹅在农村是常见的家禽, 它们勤劳朴实,象征着劳 动人民的品质。
与鹅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01
鹅仙子的传说
相传鹅是由天上的仙女变化而来,她们因触犯天条被贬下凡,变成鹅来
人间受苦。
02 03
丑小鸭的故事
虽然这是一个关于鸭子的故事,但其中的道理也适用于鹅。故事讲述了 一只被嘲笑为“丑小鸭”的小鸭子,最终成长为美丽的天鹅的故事,寓 意着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成长的可能性。
《咏鹅》ppt课件
目 录
•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歌赏析与解读 • 鹅的形态特征与习性 • 诗歌中的艺术手法探讨 • 《咏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知识拓展:其他与鹅相关的文化现象
01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骆宾王生平及成就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 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 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咏鹅》课件

《咏鹅》课件一、诗歌背景《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约创作于公元684年至685年间。
骆宾王,字观光,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
《咏鹅》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流传至今,家喻户晓。
二、诗歌内容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三、诗歌解析《咏鹅》以鹅为主题,通过对鹅的外形、动作、声音等方面的描绘,表现了鹅的美丽、优雅和生机。
全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节奏明快,韵律和谐。
首句“鹅,鹅,鹅”,以叠字的形式开头,既模拟了鹅的叫声,又起到了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作用。
同时,这种开头也让人联想到乡村的宁静和自然风光,为接下来的描绘打下基调。
次句“曲项向天歌”,形象地描绘了鹅高傲的姿态。
鹅的脖子弯曲,头向上仰,仿佛在向天空歌唱。
这里的“歌”字,既指鹅的叫声,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歌唱。
第三句“白毛浮绿水”,描绘了鹅在水中游动的场景。
白色的羽毛与绿水形成鲜明的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
这里的“浮”字,既表现了鹅轻盈的体态,又描绘了水波荡漾的景象。
末句“红掌拨清波”,进一步描绘了鹅在水中游动的情景。
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使画面更加生动。
这里的“拨”字,既表现了鹅的活泼可爱,又描绘了水波的荡漾。
四、诗歌意义《咏鹅》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表现了鹅的美丽、优雅和生机。
诗人通过对鹅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歌唱。
同时,这首诗也寓意着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五、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解析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2.可以结合诗歌的背景,介绍诗人骆宾王及其创作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通过对诗歌的解析,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以鹅为主题的诗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绘画、剪纸等手工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iàng máo
tiān
bái
向
向上
天
天空
白
白天
毛
毛衣
方向
蓝天
白色
毛笔
鹅,鹅,鹅,
弯着脖子
曲项向天歌。
昂着头,朝着天 空高声唱歌。
弯着脖子,昂着头,对着天空高声唱歌。
雪白的羽毛
白毛浮绿水,
浮在碧绿的 的脚掌
红掌拨清波。
拨着清清的 水波
红红的脚掌拨起清清的水波。
返回
咏鹅
鹅,鹅,鹅, 曲项 向天歌。 白毛 浮绿水, 红掌 拨清波。返回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 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 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 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 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 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 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 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 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 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 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 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咏 鹅
导入 新授 练习
小结
说话伸脖子, 走路摆架子, 身穿白袍子, 头戴红帽子。
(打一动物)
返回
背景介绍
唐朝的时候,有个 七岁的小诗人,叫骆宾 王,看到了美丽可爱的 鹅在池里游水,他非常 喜欢这些鹅,用小手指 着鹅,作了一首诗 。
luò bīn wá ng
骆 宾 王
luò bīn wá 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