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2、【重点内容探究】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的史实,或语言文字,以说事为由头,使词句变得含蓄与典雅,即称“用典”。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虽所写的年代不同,分别是辛弃疾中年时和晚年时的作品,但用典抒怀却是一致的,具体说来这两首词的用典有如下的一些特点:一、把历史故事用入词中,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下阕,诗人连用数典,表达了他的理想、抱负和万般无奈的矛盾心情。
“休说”三句,用晋人张翰典,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再用三国许氾典(“求田问舍”三句),作者登临远望故土而生情,谁无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作者也许是说,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
(“可惜流年”三句)但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光阴虚度,壮志难酬的痛苦又怎么能忍受呢?这三个典故,孤立看来,可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辛弃疾巧妙地将其连为一体,不仅深刻真挚地表达了自己欲图抱负而不能的痛苦心情,而且三个典故含意逐步加深,产生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使典故有了新的'生命力。
二、把历史人物融入词中,借古人来表达自己的爱和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运用了四个典故:孙仲谋——怀念英雄,表达收复失地的理想;寄奴——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刘义隆——借古讽今,暗喻南宋现实;廉颇——自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词类活用动词作名词:1、君亦无所害(害处)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2、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4、要项伯(同“邀”,邀请).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全书共130篇。
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等八种体例,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年间约两千多年的历史,既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因此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7、乐府民歌和赋:1、乐府民歌:乐,民乐;府,官府。
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
《孔雀东南飞》2、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8、我国第一部也是的编年体通史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9、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10、文学常识:陶渊明,东晋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
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他亦有、“隐逸诗人”之称。
11、文言虚词:然。
(1)指示代词,这样: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填然鼓之12、《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家雨果,他是法国文学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巴黎圣母院》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13、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集是《梦溪笔谈》,由北宋沈括用笔记体写成的。
1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15、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2
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并序)》我家境贫困, 耕种田地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
孩子生了一屋子, 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 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 (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
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 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 (但)求官又没有门路。
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 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 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 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
在那时, 战乱还没有平息, 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
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 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 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
(但)没几天, 思念田园, 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
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 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饥冻虽然是切肤之痛, 但违背自己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重的痛苦。
我曾经做过一些事情, (但)都是为了口腹的需求而勉强驱使自己;于是烦恼得愤懑不已, 感到自己非常有愧于平生的志愿。
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 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词类活用1.孙子膑脚:名词作动词,古代剔去膝盖骨的XX2.以污辱先人: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受辱3.倡优所畜: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4.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名词作状语,用朱砂5.故述往事,思来者:动词作使动用法,使.……思考6.请略陈固陋:形容词作名词,固执鄙陋的意见7.衣赭衣:名词作动词,穿上8.流俗之所轻也:形容词作动词,轻视9.幸勿为过:名词作动词,责怪,责备10.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言: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11.曩者辱赐书: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12.百兽震恐:使动用法,使……害怕2、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
如:例3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四、要看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
如:五、要分析成语的感情X。
成语的感情XX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XX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
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
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4、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作的艰苦。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6、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归纳
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归纳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归纳(一)一、通假字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使……弯曲)2.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二、古今异义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古义:验,检查。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3.疾古义:强。
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4.假古义:凭借,借助。
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5.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银。
6.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
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7.用心古义:思想意识活动。
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8.用古义:因为;今义:使用。
如:用心一也9.跪古义:脚或腿;今义:跪下。
如:蟹六跪而二螯10.寄托古义:容身,托身;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如: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2.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二)动词的活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2.形容词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3.形容词的使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四)数词作形容词(一说是数词作动词)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四、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1.绝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隔绝)③以为妙绝(《口技》)(极点)④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非常)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⑥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2.强①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有力的弓)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健、强壮)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略多)④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qiǎng,勉强)⑤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强盛)3.假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借、借用)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借助、利用)③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假装)④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4.望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远看)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盼望、希望)③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声望)④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农历十五日)5.闻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听见)②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见闻、见识)③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听说)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使上级听见)⑤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声望、声名)⑥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闻名、出名)⑦扫后更闻香(《和张秀才落花有感》)(用鼻子嗅)五、特殊句式(固定格式)(一)判断句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②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③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二)倒装句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文言文特殊句式1. 急求: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
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编辑本段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
察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但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
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
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您以为)怎么样呢?” 惠王说:“不可以。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1、因人之利而敝之(损害)。
2、肆其西封(扩张、延伸)。
2、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3、固:至于_理固宜然(本来)4、通假字:槌床便大怒(通“捶”,敲打)5、币:bì ①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又泛指礼物,包括帛、玉、皮、马等。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②贷币,钱币。
王安石《伤仲永》:“或以钱币乞之。
”6、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7、要项伯(同“邀”,邀请).8、《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现实主义的源头。
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另有“赋比兴”三种手法。
赋:直抒胸臆,比:比喻,兴:气氛渲染,先言他物,再引出所要歌咏之物。
例如: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本来是想讲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但是先讲孔雀东南飞,为了引出下文。
9、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1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11、一词多义:相。
①当与秦相较(指对方)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指对方)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国)12、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13、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4、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15、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6.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9.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沾: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文言知识积累
⑦皆明智而忠信 古义: 聪明智慧. 今义:懂事理;有远见;想得周到. ⑧国家无事 古义: 诸侯和大夫封地. 今义: 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 ⑨才能不及中人 古义: 平常的人. 今义: 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答案
2.词类活用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
答案
④假舆马者 古义: 借助,利用. 今义: 与真相对. ⑤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 金银. ⑥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 爪子和牙齿. 今义: 坏人的党羽、帮凶.
答案
⑦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 蟹腿. 今义: 跪下. ⑧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 容身,托身. 今义: 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答案
第三单元
文言知识归纳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毋,不要. ②无失其时: 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通途,道路.
答案
3古今异义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古义: 黄河. 今义: 泛指河流.
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古义: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义: 凶恶,厉害.
答案
4.语句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 我是向他学习道,哪用得着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 矣,而耻学于师. 译文: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还要拜师求学;现在的 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
答案
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文: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词类活用:1、事:以地事秦(名作动,侍奉)。
2、义:义不赂秦(名作动,行正义)。
3、事、礼: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侍奉;礼遇)。
4、日、月:日削月割(名作状,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5、却:李牧连却之(动词使动,使退却)。
2、统计数量时经常混淆的词是:截止/截至。
“截止下午5点,入园参观人数已超过30万。
”其中“截止”应为“截至”。
“截止”的意思是停止,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后,如“活动已于昨日截止”;而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
3、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4、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5、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通“沾”,沾湿。
“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辞别。
)6、我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
7、教谕:县掌教学。
相当于县教育局长。
8、文言虚词-而(1)连词,表修饰。
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
而控于地而已矣。
9、英国:①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诗人。
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后四部合称为四大悲剧)。
②拜伦,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品长篇政治讽刺诗《唐璜》。
10、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
1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12、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以、为、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作为,招致)2、词类活用1.孙子膑脚:名词作动词,古代剔去膝盖骨的XX2.以污辱先人: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受辱3.倡优所畜: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4.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名词作状语,用朱砂5.故述往事,思来者:动词作使动用法,使.……思考6.请略陈固陋:形容词作名词,固执鄙陋的意见7.衣赭衣:名词作动词,穿上8.流俗之所轻也:形容词作动词,轻视9.幸勿为过:名词作动词,责怪,责备10.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言: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11.曩者辱赐书: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12.百兽震恐:使动用法,使……害怕3、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把……放在前(后)5、【直呼其名】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6、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7、李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被誉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天门山》《行路难》《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8、训导:掌协助同级学官教育所属生员。
相当于教育厅局副职。
9、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10、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1、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2、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1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14、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名词:1、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2、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15、特殊句式:(一)介词结构后置句: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必修三文言文
寡人之于国也【古今异义】1.河内凶。
河:(古义:黄河。
今义:天然或人工的大水道)2.弃甲曳兵而走。
走:(古义:逃跑。
今义:行走)3.或百步而后止。
或:(古义:有的人。
今义:或许、也许)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谷:(古义:粮食的统称。
今义:谷子)5.非我也,兵也。
兵:(古义:兵器。
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岁:(古义:年成。
今义:年)【一词多义】1.数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屡次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ù密、细密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计算2.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3.发百发百中成语发射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指打开粮仓救济百姓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发出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4.兵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穷兵黩武成语战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草木皆兵成语士兵5.胜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词类活用】【填然鼓之】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七十者衣帛食肉】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穿【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般“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王无罪岁】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请以战喻】一般“战”是战斗(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战争【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一般“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一般“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谨庠序之教】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一般“移”是移动,在此是使动用法:使……迁移【特殊句式】【判断句】1、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特殊句式、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1.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 2.宾语前置: 何以知之(以何知之 以:凭借) 君何以知燕王(以何知燕王) 3.被动句: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 表被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 ……于 表被动) 而君幸于燕王 使不辱于诸侯 4.状语后置句: 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于诸侯闻 于:在) 故燕王欲结于君 (于君结 于:跟,同) 拜送书于庭 (于庭拜送书 于:在) 设九宾于廷 (于廷设九宾 于:在) 会于西河外渑池 (于西河外渑池会 于:在)
10.卒廷见相如 而相如廷叱之 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在朝堂上 11.毕礼而归之 归:使动用法,使……回去 12.秦御史前书曰 蔺相如前曰 于是相如前进缻 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13.左右欲刃相如 刃:名词作动词,杀 14.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寿:名词作动词,祝寿 15.且庸人尚羞之 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1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先,后: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17.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宽:形容词作动词,宽容、宽待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类活用: 1.宁许以负秦曲 负:使动用法,使……承担 2.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完:使动用法,使……完整(完好无损) 3.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4.倚柱,怒发上冲冠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形容词作动词,尊重、敬畏 6.秦王恐其破璧 破:使动用法,使……破碎 7.舍相如广成传 舍:名词作动词,安置 8.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衣:名词作动词,穿 怀:名词作动词,怀里藏着(揣着) 9.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间:名词作状语,抄小路
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于朝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显荣于身后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2.定语后置句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3.宾语前置句 谁为哀者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4.被动句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公之逮所由使也 (语意) 激昂(于)大义 不能容于远近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2、文言实词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
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
3、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4、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7、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8、“乐府双璧”指的是北朝民歌《木兰辞》和东汉民歌《孔雀东南飞》。
9、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作的艰苦。
10、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1、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2、曹操,字孟德,东汉人。
三国魏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XX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
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秋风萧瑟,红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是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中的名句。
13、总镇:镇守地方的高级武官。
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
14、通假字:①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衡,通"横")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通"亢",高)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15、伛偻,黄发:老人。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总结
词类活用概念: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一类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而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一、名词活用(一)一般动词1、晋军函岭,秦军氾南。
(军:驻扎)(二)名词的使动用法概念: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2、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臣:使……为臣)(三)名词的意动用法概念: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
1、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
)2、鱼肉百姓(鱼肉:把…当成鱼肉)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把…当成借鉴)(四)名词做状语概念: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的。
古汉语中,名词用在动词前,最常见的是充当主语。
但有些名词处于动词之前起修饰限制作用,充当状语,构成一种偏正关系。
1、夜缒而出(夜:在晚上)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3、时汉连伐胡。
(时:当时)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那样)总结:规律一:两个名词连用,不是并列、偏正、修饰关系,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1、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规律二:名词后有宾语,则名词活用为动词1、籍吏民,封府库。
(籍:为…登记户籍)规律三:名词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修饰。
1、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衣:穿衣服)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规律四:名词前后用“而”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这个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1、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蚕:养蚕;衣:穿衣)规律五:名词前后用介宾结构作状语或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1、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
(蚕:养蚕)二、动词活用(一)动词的使动用法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回去)2、舞幽壑之潜蛟。
(使……舞动)3、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使……相斗)4、令诸君知天亡我。
(使……灭亡)规律:1、不及物动词带有宾语的,一般都属于使动用法。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1.例如:①项王军壁垓下:驻扎〔名词+名词〕②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名词+代词〕③去今之墓而葬焉:修墓〔名词+而+动词〕④项王乃引兵而东:东进〔动词+而+名词〕⑤亦足王也:称王〔副词+名词〕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游水〔能愿动词+名词〕⑦置人所罾鱼腹中:捕〔所+名词〕⑧凡吏于土者,假设知其职乎:做官〔名词+介词构造〕2.练习:解释以下各句中的加点字,注意其语境特征。
①〔匈奴〕乃徙〔苏〕武XX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生小羊〕②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下雨灌溉〕③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架梯子〕④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称霸〕⑤耕者,助而不税,那么天下之农皆悦〔征收赋税〕⑥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搭台阶〕⑦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表现、显露〕⑧涕出而女于吴〔嫁女〕⑨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⑩径匈奴,匈奴得之⑾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2〕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后面是动词,而两者间又不是主谓关系〕1.例如:①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在夜间〔表时间〕②骊山北构而西折:向北、向西〔表方位〕③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在朝堂上〔表处所〕④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表工具〕⑤至于颠覆,理故宜然:按道理〔表依据〕⑥呈卷,即面署第一:当面〔表状况〕⑦人皆得以隶使之:像对待奴隶那样〔表态度〕⑧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像犬一样〔表比喻〕2.练习:解释以下各句中的加点字,注意其语境特征。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西望武昌诸山〔〕③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④有好事者船载以入〔〕⑤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⑧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动词的活用〔动词用作名词和为动用法〕1.例如:〔1〕动词用作名词①动词处在宾语或主语的位置●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埋伏、伏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
一.词类活用(例)
予分.当引决(名词作状语,按名分)
诡.踪迹(形容词作动词,诡秘,隐蔽)
草.行露.宿(名词作状语,在草丛里,在露天)
道.海安、如皋(名词作动词,取道)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词作动词,为……作序)
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作动词,修墓)
其疾病
..而死(名词作动词,患疾病)
缇骑按剑而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名词作动词,抚慰)
众不能堪,而仆.之(动词使动用法,使……倒地)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
不敢复有株治
..(动词作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
不能容于远近
..(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百姓)
则尽.其天年(形容词作动词,享尽)
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
安能屈.豪杰之流(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名词作动词,作记)
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在函陵)
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削弱)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亡)
越国以鄙远
..(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阙.秦以利.晋(动词使动用法,使……损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益)
既东封
..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在东方、在西方;名词使动用法,使……为边境)
乐.盘游(意动用法,以……为乐)
宏.兹九德(使动用法,使……光大)
将有作.(动词作名词,兴建,指兴建宫室一类事情)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使动用法,使神劳,使思苦)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名词作状语,向西)
间.至赵矣(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卒廷.见相如(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怒发上.冲冠(名词作动词,向上,竖起)
臣乃敢上.璧(名词作动词,献上)
舍.相如广为传(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名词作动词,穿,怀里藏着)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名词作动词,发出苦笑声)
赵王鼓.瑟(名词作动词,弹)
秦御史前.书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左右欲刃.相如(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宁许以负.秦曲(使动用法,使……承担)
归.璧于赵(使动用法,使……归)
臣请完.璧归赵(使动用法,使……完整)
大王必欲急.臣(使动用法,使……急,逼迫)
秦王恐其破.璧(使动用法,使……破)
未尝有坚明
..约束者也(使动用法,使……坚明,坚守,恪守)
毕.礼而归之(使动用法,使……完毕)
且庸人尚羞.之(意动用法,以……为羞)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道.芷阳间行(名词作动词,取道)
籍.吏民(名词作动词,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名词作动词,用眼示意)
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
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沛公今事有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豪毛不敢有所近.(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词使动用法,使……随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动词使动用法,使……纳入)
拔剑撞而破.之(动词使动用法,使……破)
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
顺流而东.行(名词作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
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
众闻则非.之(形容词作动词,指责、非难)
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名词作状语,在上)
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人亏)
从而誉.之(名词作动词,称赞)
二.文言句式(例)
1)判断句
死生,昼夜事也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是寡人之过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2)被动词
为巡船所物色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而君幸于赵王吾属今为之虏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省略句
进退不由(己)断头置(于)城上,颜色不少变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大王见臣(于)列观沛公欲王(于)关中
旦日飨士卒,为(吾)击破沛公军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
拔剑撞(之)而破之
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
从而誉之,谓之(为)义
4)倒装句。
(状语后置句)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以其无礼于晋具告以事
虽董之以严刑设九宾于廷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言于郑伯
(宾语前置句)君何以知燕王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不然,籍何以至此? 客何为者?
恐年岁之不吾与何厌之有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
(定语后置句)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求人可使报秦者将崇极天之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