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与预防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脑卒中的预防及治疗ppt课件
![脑卒中的预防及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559c0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b.png)
脑卒中的预防及治疗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脑卒中概述 • 脑卒中的预防 • 脑卒中的治疗 •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与支持 • 脑卒中的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
01
脑卒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部 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 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 损伤的一组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压力和 焦虑,保持心情愉悦。
定期筛查与体检
年龄
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脑卒中筛查。
症状
如果出现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应 及时进行检查。
家族史
有脑卒中家族史的人群应提前进行筛查。
危险因素
对于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 行相关检查,如血压、血糖、血脂等。
03
脑卒中的治疗
学术交流平台
建立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各国专家之间的信息交 流和合作,共同提高脑卒中的防治水平。
跨国临床试验
开展跨国临床试验,评估新型药物和疗法的疗效 和安全性,为全球脑卒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社区康复服务与支持
社区康复设施
利用社区康复设施进行康复训练 ,如社区康复中心、康复器械等
。
康复服务团队
建立由医生、护士、康复师等组成 的康复服务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 位的康复服务。
康复知识普及
通过社区宣传、讲座等形式普及脑 卒中康复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 康复意识。
05
脑卒中的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
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 练,包括肢体功能训练、 语言训练和认知训练等。
心理支持与疏导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
家属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 化,及时发现并处理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脑卒中概述 • 脑卒中的预防 • 脑卒中的治疗 •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与支持 • 脑卒中的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
01
脑卒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部 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 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 损伤的一组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压力和 焦虑,保持心情愉悦。
定期筛查与体检
年龄
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脑卒中筛查。
症状
如果出现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应 及时进行检查。
家族史
有脑卒中家族史的人群应提前进行筛查。
危险因素
对于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 行相关检查,如血压、血糖、血脂等。
03
脑卒中的治疗
学术交流平台
建立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各国专家之间的信息交 流和合作,共同提高脑卒中的防治水平。
跨国临床试验
开展跨国临床试验,评估新型药物和疗法的疗效 和安全性,为全球脑卒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社区康复服务与支持
社区康复设施
利用社区康复设施进行康复训练 ,如社区康复中心、康复器械等
。
康复服务团队
建立由医生、护士、康复师等组成 的康复服务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 位的康复服务。
康复知识普及
通过社区宣传、讲座等形式普及脑 卒中康复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 康复意识。
05
脑卒中的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
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 练,包括肢体功能训练、 语言训练和认知训练等。
心理支持与疏导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
家属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 化,及时发现并处理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脑卒中预防与治疗ppt课件
![脑卒中预防与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6ba36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b.png)
心理支持与辅导
情绪疏导
社会支持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 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 良情绪。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 、朋友保持联系,获得更多的情感支 持和理解。
认知行为疗法
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疗法,纠正不良 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应对能 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社区康复服务
康复评估
诊断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来诊断脑卒 中。
01
脑卒中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01
02
03
04
均衡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 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全
谷类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 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骑自行车等。
控制体重
保持体重在健康范围,避免肥 胖。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险因素
病因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由脑血管狭窄或闭 塞引起,而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 血管破裂所致。
风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 胖、缺乏运动等都是脑卒中的常见风 险因素。
症状与诊断
症状
脑卒中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面部麻木、视力模糊、言语 不清或理解困难、眩晕、平衡失调等。
颅内减压术
在脑卒中引发颅内高压时 ,进行颅内减压手术以降 低颅内压。
康复治疗
物理疗法
通过物理手段如电刺激、 按摩等促进肌肉和神经功 能的恢复。
作业疗法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 活质量。
语言疗法
针对脑卒中后语言障碍的 患者进行语言训练和治疗 。
01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PPT课件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15914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1.png)
和关爱。
长期随访建议及注意事项
随访时间
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进行定期随访。
随访内容
了解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等,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
长期随访建议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长期随访建议及注意事项
01
关注病情变化,如出现新的症状 或原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02
加强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 复。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CHAPTER
本次指南更新内容总结回顾
指南更新背景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的诊治策略不断更新。本次指南更新旨在更好地指导临 床实践,提高患者预后。
定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 然阻塞导致脑部血流减少或中断,使 得脑部组织缺氧、坏死,从而引起神 经功能障碍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发病机制
主要包括血栓形成、栓塞、血流动力 学改变等。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急 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
流行病学及危害程度
流行病学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 、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大量患者 因此病死亡或留下严重残疾。
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 血糖、血脂等,可了解患 者一般情况及病因。
心电图检查
可发现心脏病变,如心房 颤动等,为心源性栓塞提 供依据。
TCD检查
可监测颅内血流速度及方 向,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及 侧支循环情况。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急性起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且不能用非血 管性病因解释者应考虑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ppt课件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a3154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5.png)
关注患者心理需求,提供全面关怀服务
重视患者心理支持
建立心理干预团队,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减轻焦虑、抑 郁等负面情绪。
加强患者教育
开展缺血性脑卒中健康讲座和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和自我管理能力。
完善随访制度
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生活质量,为患者 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0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策略
溶栓治疗
溶栓药物
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 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 活剂(rt-PA),以溶解血
栓并恢复血流。
适应症与禁忌症
溶栓治疗适用于发病时间 短、症状严重的患者,但 需排除禁忌症如近期手术、创来自、脑出血等。并发症与风险
溶栓治疗可能引发颅内出 血、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 ,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
注意事项
避免过快、过度降压,以免引起脑血流灌 注不足;注意药物副作用及相互作用。
调脂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中作用
调脂药物种类
他汀类药物是缺血性脑卒中预防的主要调脂药物。
调脂目标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降低目标。
注意事项
注意监测肝功能、肌酸激酶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副作用。
危害程度
缺血性脑卒中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 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因病变部位和范围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 、呕吐、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进行综合判断, 确诊缺血性脑卒中。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ppt课 件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PPT课件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0f57c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e.png)
溶栓时间窗
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通常为发病后3小时内,越早溶栓,效果越 好。
抗血小板治疗
常用药物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 ,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用药时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应尽早 开始抗血小板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
抗凝治疗
常用药物
华法林、肝素等抗凝药物,降低血液凝固风险,预防血栓形成。
二级预防策略
01
02
03
控制危险因素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 血脂等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和管理,降低脑卒中的复 发风险。
合理饮食和运动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适量运动等。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 血小板聚集药物或抗凝药 物等,预防血栓形成。
生活方式与长期管理
戒烟限酒
戒烟、限制饮酒量,有助 于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适用人群
抗凝治疗适用于某些特定的高危人群,如房颤患者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降纤治疗
常用药物
巴曲酶、降纤酶等降纤药物,降低血液 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减少血栓形成的 风险。
VS
适用人群
降纤治疗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患者人群,如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等,需在医生指导 下进行治疗。
0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的
0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康复与二
级预防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康复治疗 对于恢复患者的功能、减轻残疾 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
义。
康复治疗的方法
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 疗、心理治疗等,应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
康复治疗的时间
越早开始康复治疗越好,一般在发 病后2-3周内开始,持续时间因个体 差异而异。
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通常为发病后3小时内,越早溶栓,效果越 好。
抗血小板治疗
常用药物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 ,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用药时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应尽早 开始抗血小板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
抗凝治疗
常用药物
华法林、肝素等抗凝药物,降低血液凝固风险,预防血栓形成。
二级预防策略
01
02
03
控制危险因素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 血脂等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和管理,降低脑卒中的复 发风险。
合理饮食和运动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适量运动等。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 血小板聚集药物或抗凝药 物等,预防血栓形成。
生活方式与长期管理
戒烟限酒
戒烟、限制饮酒量,有助 于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适用人群
抗凝治疗适用于某些特定的高危人群,如房颤患者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降纤治疗
常用药物
巴曲酶、降纤酶等降纤药物,降低血液 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减少血栓形成的 风险。
VS
适用人群
降纤治疗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患者人群,如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等,需在医生指导 下进行治疗。
0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的
0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康复与二
级预防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康复治疗 对于恢复患者的功能、减轻残疾 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
义。
康复治疗的方法
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 疗、心理治疗等,应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
康复治疗的时间
越早开始康复治疗越好,一般在发 病后2-3周内开始,持续时间因个体 差异而异。
(医学课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833d395901020207409c5e.png)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特异治疗
神经保护剂可通过减低脑 代谢、干预缺血引发细胞 毒性机制,减轻缺血性脑 损伤。 针对急性缺血或再灌注损 伤的药物(神经保护剂) 可保护脑细胞,提高对缺 血缺氧的耐受性。
(I级推荐,B级证据)
.
引自:《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中华医学会
诺新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李敬诚、周华东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年,第13卷,第5期,263-265
讨论
• 国外研究发现,ICAM-1基因敲除的大鼠在局灶性脑缺血后,其微循环障碍和梗 死灶体积均呈现明显的减小趋势〔1,2〕,说明如果能在缺血早期阻断白细胞和 内皮细胞间的黏附过程,则可能使再灌注损伤的程度减轻、范围缩小。 • 我们的研究提示,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能抑制白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a、 CD18、LFA-1的表达,阻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在脑梗死的治疗中具 有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95 90 85 80 75 70 89.69
75.16
有效率(%)
65
治疗组 对照组
结果:治疗组和有效组病例有效率分别为461/514,360/479。经Z检验,P<0.00001, 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
.
熊建华、周曙华等,中国药师,2011年,第14卷,第10期,1481-1483
.
临床应用——简明处方资料
用法用量(说明书)
肌注:40-80mg/次,一次/日 静注:40-80mg/次,25%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 静滴:40-80mg/次,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 250-500ml稀释,一次/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பைடு நூலகம்检查
排除潜在心源性栓塞源
排除同侧大动脉粥样硬化
不明原因 (UND)
虽然经过多方面评估,仍不能确定病因 由于辅助检查不充分,或接受的评估过于草率,导致
不能确定病因 如:
证实有两种或更多种潜在原因,临床医生难判断,譬
具有中度危险的心源性栓塞,同时又具有另一种可能的卒中原
因 具有房颤和单侧50%的大动脉狭窄 具有传统的腔隙性脑梗塞综合征和单侧颈动脉狭窄50%
并发症 降脂
溶栓 抗血小板 改善脑 血循环 抗凝 降纤 扩容 扩张血管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卒中的严重性和预后
• 卒中的严重性与预后有很大关系; • NIHSS
• 中风后1年,NIHSS<10分患者60-70%恢复较好,而NIHSS>20分仅416%; • NIHSS也能提示溶栓患者出血的风险:NIHSS>20分的患者颅内出血 的机会是17%,而NIHSS<10分的患者颅内出血的风险仅有3%。
静脉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
rtPA静脉溶栓排除标准
1. □ 发病时间窗>4.5小时 2. □ NIHSS评分<4分; □ 昏迷或严重的卒中症状(NIHSS>25) 3. □ CT显示新发ICH 或SAH □ 既往有颅内出血,包括可疑SAH; □ 近3个月有头颅外伤史; □ 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 □ 近2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 □ 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 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证据; □ 出血性视网膜病或其他出血性眼部病变; 4. □ 近3个月内有脑梗死或心梗病史,但不包括陈旧小腔隙性 脑梗死而未遗留神经功能体征。 5. □ 发病时伴有癫痫发作; □ 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如肿瘤、动脉瘤、颅内或 脊髓手术)。
心源性 栓子清除障 碍 扩容、支架
其他原因
原因不明 不能查明原 因 能够原因不 能归类
扩容
他汀
急诊支架
强化他汀 双重抗血小 板
抗血小板
二级预防(缺血卒中) 一级预防(缺血卒中)
PRIMARY PREVENTION
(卒中单元)
SECONDARY PREVENTION
康复 急性期治疗
溶/抗栓
血压
血糖
短暂症状 缺血 脑梗死/ 梗死性TIA
症状性 梗 死
持续症状
脑梗死
发病机制
缺血性级联反应:能量代谢障碍→膜去极化、兴奋性 氨基酸释放→钙离子内流、细胞内结合钙释放→ 细胞内钙超载→多种酶激活→细胞膜磷脂分解、 骨架破坏、大量自由基产生→不可逆损伤。转录 因子和炎性介质参与发病。 缺血半暗带:电衰竭阈值 20ml/100g/分,能量衰竭 阈值 10ml/100g/分。两者之间为缺血半暗带,可 挽救。
为了能够适应周围不断变化的恶劣的生存环境,单细胞生物之 间通过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逐渐建立了共生的关系,在这个过 程中,生物的各个组织、系统便逐渐建立起来,使得这个复杂的 生命体在这个世界上得以生存。 一个较为高级的生物体可由若干个系统组成,如循环系统、消 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还有神经系统,他们各司其职, 互惠互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维持生命的稳态而存在。
大动脉粥样硬化(LAA )
定义:
颅外颈部大动脉或颅内较大动脉
(包括主要脑动脉或皮质支)粥
样硬化病变引起的脑梗死
心源性栓塞(CE)
定义:
由于心脏来源的栓子引
起脑动脉阻塞
小动脉闭塞(SAO )
定义: 即腔隙性脑梗死
其它明确病因(ODC)
病因 少见病因
梗死灶影像
无论何种梗死都可以
卒中病因及发病机制分型
卒中病因及发病机制分型
目前国际上基于病因学的缺血性卒中分型
TOAST(1993年) 南伦敦改良-TOAST(英国2001年) SSS-TOAST(美国2005年) 韩国改良-TOAST(韩国2007年)
1993美国- TOAST 2001- 英国- 改良 TOAST 2007-韩国 -改良 2005-美国 TOAST -SSSTOAST 2009-中 国-CISSTOAST
脑血流及其调节
人脑重量占体重的2%~3%,血流量占20%,耗氧、 耗糖量占20%~25%。 脑缺氧2分钟脑电活动停止,缺氧5分钟,脑细胞发 生不可逆的损伤。
脑的血液供应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症…
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血管的受害
脑血流量与脑血流阈
CBF
电衰竭阈值
膜衰竭阈值
血流量和临床
无症状
良性 低灌注
1. 2. 3. 4.
溶栓适应证 溶栓禁忌症 溶栓知情同意书。 启动溶栓程序!
静脉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
溶栓治疗初筛标准
□ 1.年龄18~80岁。 □ 2.临床考虑为缺血性脑卒中,并引起可评估的神经缺损(如 语言、运动功能、认知、凝视障碍、视野缺损和视觉忽视)。 □ 3.发病4.5小时以内。 □ 4.卒中症状持续至少1小时。 □ 5.NIHSS≥4。
TOAST
大动脉粥样硬化
心源性
小血管 直径<1.5cm
其他
不明原因
狭窄>50%
Adams HP Jr,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subtype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Definitions for use in a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TOAST.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J].Stroke,1993,24:35–4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卫红涛
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 变,从而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脑 组织受损的一组疾病。
三、脑血管病的发病情况
•是我国第一大致死疾病 •发病率约为180~210/10万 •死亡率约为110~140/10万 •患病率约为390~710/10万 •年死亡150万,致残率35~75% •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
TOAST-五型
大动脉粥样硬化
心源性
小血管
其他
不明原因
颅内动脉 颅外动脉
高危
中危
小血管
其他
病因不明
多个病因
南伦敦改良TOAST-七型(2001)
CISS分型(缺血性卒中的病因)
缺血性卒中 (Ischemic Stroke)
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源性
小/微血管病
其他原因
原因不明
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缺血性卒中 (Ischemic Stroke)
动脉粥样硬化 性
心源性
小/微血管病
其他原因
原因不明
动脉粥样硬化 穿支闭塞
动脉到动脉栓 塞
低灌注
栓子清除障碍
不能查明原因
能够原因不能 归类
基于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特异性治疗
缺血性卒中 (Ischemic Stroke) 动脉粥样硬 化性 动脉粥样硬 化穿支闭塞 阿司匹林 动脉到动脉 栓塞 双重抗血小 板 强化他汀 低灌注 小/微血管 病 混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