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桥与悬架
汽车悬架系统之车架与车桥
![汽车悬架系统之车架与车桥](https://img.taocdn.com/s3/m/51e96b9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6.png)
钢板弹簧座平面检查(平面>2mm, 定位孔>1mm,堆焊加工或更换)
主销承孔检查(轿车≯0.1mm,货车 ≯0.2mm,否则,可用镶套法或修理尺寸法或更 换)
二、前轮最大转向角的检查和调整
大,否则也会使轮胎产生偏磨损。
• D. 前轮前束
俯视车轮,汽车的两个前轮旋转平面并不完 全平行,而是稍微带一点角度,前端距离小于后 端距离,这种现象称为前轮前束。A-B的差值为 前束值。如图
作用:
抵消由于前轮外倾
车轮向外滚动的趋势,
保证车轮沿直线方向
纯滚动。
前束值是靠人工调整的,通过检查A和B 的距离相减,对照不同车型的前束值,不 符应调整(通过横拉杆调整)。
立悬架相配 1.与非独立悬架匹配的转向桥 图9-12、9-13
汽车非独立悬架转向桥主要由前梁、转向节、 转向主销等几部分组成
• 转向节止推轴承的结构形式qc293-4-12
2.与独立悬架匹配的转向桥 图9-15
独立悬架采用的断开式转向桥,如 图为红旗CA7560型轿车的转向桥与前悬架: 减振器加速振动的衰减,提高行驶平顺性; 上摆臂和上球头销不可拆,靠弹簧自动调 整间隙;下摆臂和下球头销可拆,靠垫片 调整间隙;属于无主销式转向节。
• 但是,由于车辆在售出并行驶一段时间后, 这些定位角度会由于交通事故、道路坑洼不 平造成的剧烈的颠簸(特别是高速行驶时突 然遇到不平路面)、底盘零件磨损、更换底 盘零件、更换轮胎等原因而产生变化。一旦 定位角度由于任何一种原因产生变化,就可 能产生诸如轮胎异常磨损、车辆跑偏、安全 性下降、油耗增加、零件磨损加快、方向盘 发沉、车辆发飘等不适症状。有些症状使车
汽车悬架知识
![汽车悬架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62c56d1a1c7aa00b52acb74.png)
独立悬架中多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作为弹性元件。
1、横臂式独立悬架:
单横臂式独立悬架(不用于转向桥)
双横臂式独立悬架: 两摆臂等长悬架
(用于转向桥)
两摆臂不等长悬架
用于转向桥
单横臂式独立悬架: (少用)
优点:结构简单、紧凑,布置方便。用于后桥。 缺点:1、当悬架变形时车轮平面将产生倾斜,从
而改变两侧车轮的轮距, 使车轮侧向滑移、磨损严 重。2、该悬架用于转向轮时,会使主销内倾角、车 轮外倾角发生较大变化,对转向操纵有一定影响。
一、纵置板簧式非独立悬架(有如下几种安装方式)
1、一端固定,一端可摆动:
保证弹簧变形时,两卷耳中心线间的距离有改变的 可能,从而减小弹簧的变形量。
空 载
满 载
钢板弹簧工作过程演示
2、滑板式结构:弹簧长度可随变形的增加而增加。弹簧第二片后端带
有直角弯边,弹簧下落时借此直角弯边支靠于支架下端的限位螺栓上,以 防止钢板弹簧从支架中脱出而发生事故。
三、 减振器的分类: 按其作用方式不同分为:
弹性元件 车桥
1:双向作用减振器:在压缩、伸张两行程中均起减振作用。
2:单向作用减振器:仅在伸张行程中起减振作用。
1、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
结构:
活塞杆 储油钢桶
防尘罩
伸张阀
流通阀
导向座
活塞
压缩阀
补偿阀
工作原理
压缩行程:当汽车滚上凸起或滚出凹坑时,车轮靠近车架。
2、一端固定,一端滑板
3、两端直接插入固定于车架上的橡胶支承垫块中:
靠橡胶变形来保证弹簧变形时两端的相对移动。主片不易损坏,无须 润滑,有良好的消除噪声能力,但钢板弹簧的纵向移动量受到限制,该结 构只能在比较长而且刚度较大的钢板上才采用。一般用于前悬。 两端直接插入固定于车架的橡胶支承垫块中
汽车行驶系统概述
![汽车行驶系统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b8ee0dd0b4c2e3f56276379.png)
的。
断开式转向桥
JL6360型微型客车的 断开式转向桥
转向轮定位参数
转向桥在保证汽车转向 功能的同时,应使转向轮有 自动回正作用,以保证汽车 稳定直线行驶。这种自动回 正作用是由转向轮的定位参 数来保证的,转向轮的定位 参数主要有主销后倾角、主 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 轮前束。
1. 主销后倾角 主销后倾角是指在汽车
的纵向平面内,主销上部有
向后有一个倾角γ,即主销
轴线和地面垂直线在汽车纵 向平面内的夹角,它能形成 回正的稳定力矩。
1、主销后倾 主销安装在前轴上,在纵向平
面内,其上端略向后倾斜,这种现 象称为主销后倾。在纵向垂直平面 内,主销轴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γ 叫主销后倾角 。
轮式组成:主要由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组成。
轮式行驶系主要由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组成,如 图所示。
车架是全车的装配基体,将整个汽车连接成一整体; 车轮安装在车桥上,支承着车桥与汽车;悬架把车架与车 桥连接在一起,减少汽车在行驶中受到的各种冲击与振动。
第二节 车架
作用:用以支撑连接汽车的各零部件,并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
1MPa),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实现其弹簧作用的。这种弹簧的刚度 是可变的,故它具有比较理想的变刚度特性。
空气弹簧 空气弹簧有囊式 空气弹簧和膜式 空气弹簧两种。
油气弹簧 油气弹簧的形式有单 气室、双气室以及两 级压力式等。
橡胶弹簧
橡胶弹簧是利用 橡胶本身的弹性 来起弹性元件的 作用。它可以承 受压缩载荷 与扭 转载荷。橡胶弹 簧多用作悬架的 副簧和缓冲块。
什么是汽车车桥
![什么是汽车车桥](https://img.taocdn.com/s3/m/b694076a9e31433238689384.png)
保密资料,请勿外传!
整体式车桥
一、什么是汽车车桥
断开式车桥
保密资料,请勿外传!
一、什么是汽车车桥
转向车桥,外传!
一、什么是汽车车桥
驱动桥,是指将来自变速器的转速何转矩,然后将他们传递给驱动轮的机构。
什麼是汽車車橋
编制:杨迪宇 / 批准:/ 日期: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保密资料,请勿外传!
一、什么是汽车车桥
什么是汽车车桥 车桥(也称车轴)通过悬架和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相连,两端安装汽车车轮。 其功能是传递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轮之间各方向作用力。
根据悬架结构分类 整体式车桥:采用非独立悬架 断开式车桥:采用独立悬架
保密资料,请勿外传!
一、什么是汽车车桥
转向驱动桥,是指既承担转向任务,又承担传递动力给驱动轮的机构。
保密资料,请勿外传!
一、什么是汽车车桥
支持桥,是指既不承担转向任务,又不承担传递动力给驱动轮的机构。
保密资料,请勿外传!
保密资料,请勿外传!
车桥、车架、悬架
![车桥、车架、悬架](https://img.taocdn.com/s3/m/fe976e9b767f5acfa0c7cd52.png)
成转向。
悬架
一 综述 二 分类 三 主要部件
车桥、车架、悬架
一 综述
定义: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 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功用:把路面作用于车轮的各种力和力矩传递到车 架(或承载式车身)上,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组成:
◦ 弹性元件 (缓冲) ◦ 减振器 (减振) ◦ 导向机构 (导向)
1-车架 2-减振器 3-弹性元件
车桥、车架、悬架
二 分类
非独立悬架
◦ 一个整体式的车桥
独立悬架
◦ 每侧车轮单独装挂
车桥、车架、悬架
二 主要部件
弹性元件
◦ 钢板弹簧 ◦ 螺旋弹簧 ◦ 扭杆弹簧 ◦ 气体弹簧 ◦ 橡胶弹簧
减振器
传递并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作用反力及其所形成的力矩; 尽可能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减少车身振动,即保
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应与汽车转向系很好地配合,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
车桥、车架、悬架
2、车架
一 综述
车桥、车架、悬架
一 综述
车架:俗称大梁,是汽车的骨架和装配基体,几乎所有总成 和部件均安装在车架上。
作用:支承、联结各总成(车身、发动机等),承受车内外各 种载荷,还提供撞车时所需的强度和吸收冲击能量的能力。
类型及构造 ◦ 边梁式车架 ◦ 中梁式车架
车架不一定是必需的,承载式车身结构无需车架
车架类型
平行边梁式车架
弯曲边梁式车架
中梁式车架
车桥、车架、悬架
3、车桥
一 综述 二 前(转向)轮定位
(侧面看)
车桥、车架、悬架
主销内倾
汽车底盘构造总结
![汽车底盘构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28f4f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2.png)
汽车底盘构造一、传动系统功用: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按需要传给驱动车轮,使路面对驱动车轮产生一个牵引力,推动汽车行驶.1、传动系统的组成机械式传动系统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组成.其中万向传动装置由万向节和传动轴(、中间支撑)组成,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和差速器、半轴组成。
2、传动系统的功用(1)减速增矩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具有转速高、转矩小的特点,无法满足汽车行驶的基本需要,通过传动系统的主减速器,可以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即传给驱动轮的动力比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速低,转矩大。
(2)变速变矩发动机的最佳工作转速范围很小,但汽车行驶的速度和需要克服的阻力却在很大范围内变化,通过传动系统的变速器,可以在发动机工作范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满足汽车行驶速度变化大和克服各种行驶阻力的需要.(3)实现倒车发动机不能反转,但汽车除了前进外,还要倒车,在变速器中设置倒档,汽车就可以实现倒车。
(4)中断动力传递起动发动机、换档过程中、行驶途中短时间停车、汽车低速滑行等情况下,都需要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利用变速器的空档可以中断动力传递。
(5)差速功能在汽车转向等情况下,需要两驱动轮能以不同转速转动,通过驱动桥中的差速器可以实现差速功能。
3、传动系(发动机)的布置形式(一)离合器1、功用(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2)保证换档时工作平顺;(3)防止传动系统过载。
2、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摩擦离合器依靠摩擦原理传递发动机动力.当从动盘与飞轮之间有间隙时,飞轮不能带动从动盘旋转,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当压紧力将从动盘压向飞轮后,飞轮表面对从动盘表面的摩擦力带动从动盘旋转,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
3、离合器的组成:(1)主动部分:飞轮、压盘、离合器盖等;(2)从动部分:从动盘;(3)压紧部分:压紧弹簧;(4)操纵机构:分离杠杆、分离轴承、回位弹簧、分离套筒、分离叉等.4、离合器自由间隙:离合器接合时,分离轴承前端面与分离杠杆端头之间的间隙。
悬架系统介绍
![悬架系统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959f78333687e21af45a9df.png)
➢按作用原理分:被动悬架,半被动悬架,主 动悬架,半主动悬架
一.定义
非独立悬架是指两侧的车轮安装在一根整体式的 车桥上,车桥通过弹性元件与车架相连的悬架。该悬架 当一侧车轮跳动时,将要影响另一侧车轮的工作。优 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运动 ) 1) 单横臂式:应用较少 2) 双横臂式:摆臂等长的独立悬架 、摆臂不等 长的独立悬架
横臂式独立悬挂
一.定义 横臂式悬架是指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的
独立悬架,按横臂数量的多少又分为双横臂式和单 横臂式悬架。
单横臂式具有结构简单,侧倾中心高,有较强 的抗侧倾能力的优点。但随着现代汽车速度的提 高,侧倾中心过高会引起车轮跳动时轮距变化大, 轮胎磨损加剧,目前应用不多。
纵臂式悬挂
双纵臂式悬架的两个摆臂一般做成等 长的,形成一个平行四杆结构,这样,当车 轮上下跳动时主销的后倾角保持不变。双 纵臂式悬架多应用在转向轮上。
烛式悬挂
一.定义 烛式悬架的
结构特点是车轮 沿着刚性地固定 在车架上的主销
轴线上下移动。
烛式悬挂
➢ 烛式悬架的优点是:当悬架变形时,主销的定 位角不会发生变化,仅是轮距、轴距稍有变化, 因此特别有利于汽车的转向操纵稳定和行驶稳 定。 ➢ 烛式悬架有一个大缺点:就是汽车行驶时的 侧向力会全部由套在主销套筒的主销承受,致 使套筒与主销间的摩擦阻力加大,磨损也较严 重。烛式悬架现已应用不多
杆配置,使悬挂在收缩时能自动调整外倾角,前束角以及 使后轮获得一定的转向角度。 工作原理
其原理就是通过对连接运动点的约束角度设计使得悬 挂在压缩时能主动调整车轮定位,而且这个设计自由度非 常大,能完全针对车型做匹配和调校。 结论
行驶系统的组成、功用、类型及其各类型的结构特点
![行驶系统的组成、功用、类型及其各类型的结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cfa2d826529647d272852ff.png)
行驶系统的组成、功用、类型及其各类型的结构特点行驶系统的组成汽车行驶系统一般由车架、悬架、车桥和车轮组成。
车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车桥的两边,车桥通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车架(或车身)是整车的装配基体。
行驶系统的功用1 、支承汽车的重量并承受、传递路面作用在车轮上各种力的作用。
2 、接受传动系传来的转矩并转化为汽车行驶的牵引力。
3 、缓和冲击、减少振动,保证汽车平顺行驶。
车架的类型汽车上采用的车架有四种类型: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综合式车架和无梁式车架。
目前汽车上多采用边梁式车架和无梁式车架。
边梁式车架的结构特点边梁式车架它是由两根纵梁和若干根横梁构成。
纵梁和横梁之间通过铆接或焊接的方法连接起来。
这种车架结构简单,便于整车的布置,所以在各种类型的汽车上都广泛应用。
中梁式车架的结构特点中梁式车架只有一根位于中央贯穿前后的纵梁,因此亦称为脊梁式车架。
这种结构对于横向弯曲及其水平菱形扭动有很好的抵御作用,但车架制造工艺复杂,维修不便。
综合式车架的结构特点车架的前部是边梁式车架,而后部是中梁式的,这种车架称为综合式车架(也称复合式车架爱)。
它同时具有中梁式和边梁式车架的特点。
无梁式车架的结构特点无梁式车架是用车身兼做车架,汽车的所用零部件、总成都安装在车身上,车身要承受各种载荷的作用,因而这种车身又成为承载式车身。
广泛用于轿车和客车。
悬架的组成悬架是车架(或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一般都由弹性元件、减震器、导向机构等组成,轿车一般还有横向稳定器。
悬架的功用1 、连接车架(或车身)和车轮,把路面作用到车轮的各种力传给车架(或车身)。
2 、缓和冲击、衰减振动,使乘坐舒适,具有良好的平顺性。
3 、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悬架的分类汽车悬架有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两种类型。
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两侧车轮安装在一根整体式车桥上,车轮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悬架悬挂在车架(或车身)下面,所以一侧车轮发生位置变化后会导致另一侧车轮的位置也发生变化。
汽车维修与底盘构造——第九章 悬架
![汽车维修与底盘构造——第九章 悬架](https://img.taocdn.com/s3/m/826106cf168884868662d62a.png)
第九章悬架第一节概述悬架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所有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1.悬架的功用和组成1)悬架的功用(1)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纵向反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传递到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上,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即起传力作用;(2)利用弹性元件和减振器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3)利用悬架的某些传力构件使车轮按一定轨迹相对于车架或车身跳动,即起导向作用;(4)利用悬架中的辅助弹性元件横向稳定器,防止车身在转向等行驶情况下发生过大的侧向倾斜。
2)悬架的组成(1)弹性元件——起缓冲作用;(2)减振元件——起减振作用;(3)传力机构或称导向机构——起传力和导向作用;(4)横向稳定器——防止车身产生过大侧倾。
2.悬架系统的自然振动频率悬架系统的频率与汽车的平顺性(也称舒适性)有直接关系。
n——悬架的频率;M——簧载质量;K——悬架刚度;悬架频率n 随簧载质量的变化而变化,人体最舒适的频率范围为1~1.6Hz,如果要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频率保持在1~1.6Hz内,最好采用变刚度悬架。
3.汽车悬架的类型1)非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的特点是:两侧车轮通过整体式车桥相连,车桥通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
如果行驶中路面不平,一侧车轮被抬高,整体式车桥将迫使另一侧车轮产生运动。
2)独立悬架独立悬架的特点是:车桥是断开的,每一侧车轮单独地通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每一侧车轮可以独立跳动。
第二节弹性元件一、钢板弹簧钢板弹簧是由若干片等宽但不等长的合金弹簧片组合而成的一根近似等强度的弹性梁,多数情况下由多片弹簧组成。
钢板弹簧的第一片也是最长的一片为主片,其两端弯成卷耳,内装衬套,以便用弹簧销与固定在车架上的支架或吊耳作铰链连接。
中心螺栓用以连接各弹簧片,并保证装配时各片的相对位置。
除中心螺栓以外,还有若干个弹簧夹(亦称回弹夹)将各片弹簧连接在一起,以保证当钢板弹簧反向变形(反跳)时,各片不致互相分开,以免主片单独承载,此外,还可防止各片横向错动。
汽车构造复习要点及答案(陈家瑞主编)
![汽车构造复习要点及答案(陈家瑞主编)](https://img.taocdn.com/s3/m/0f14493daa00b52acec7cad3.png)
上篇发动机系统名词解释压缩比:气体压缩前的容积与气体压缩后的容积之比值,即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一般用ε表示。
式中:Va -气缸总容积;Vh -气缸工作容积;Vc -燃烧室容积;工作循环:每一个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过程,即完成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过程叫一个工作循环。
气门重叠:一段时间内,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称为气门重叠。
悬架:悬架是车桥(或车轮)与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气门间隙:发动机在冷态装配时,在气门及其传动机构中留有一定的间隙,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发动机工作容积:活塞从下止点运动到上止点所扫过的容积,称为气缸工作容积。
所有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的工作容积。
一般用Vh(气缸工作容积)表示:式中: D-气缸直径,单位mm;S-活塞行程,单位mm;配气相位:配气相位是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的开启时刻和开启延续时间活塞行程:活塞运动上下两个止点间的距离称为活塞行程。
点火提前角: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为点火提前角。
麦弗逊式悬架:即滑柱连杆式悬架,由滑动立柱和横摆臂组成。
前轮前束:安装前轮时,使汽车两前轮的中心面不平行,两轮前边缘距离小于后边缘距离,两者之差称为前轮前束。
过量空气系数(表达式):燃烧1kg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完全燃烧1kg燃油的化学计量空气质量之比为过量空气系数,记作φa.即:起动转矩:发动机起动时,必须克服气缸内被压缩气体的阻力和发动机本身及其附件内相对运动的零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克服这些阻力所需的力矩称为起动转矩。
总论/概述单元1、汽车主要由哪四大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与电子设备2。
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一.发动机基本结构与原理单元1、四冲程内燃机中各行程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进气行程:将空气与燃料在气缸外的化油器,节气门体或进气道内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气缸;压缩行程:将可燃混合气压缩,缩小容积,加大密度,升高温度,有利于迅速燃烧,产生较大压力; 作功行程:混合气体燃烧作功,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排气行程:排出燃烧后的废气。
卡车车桥结构图文详解
![卡车车桥结构图文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73b03c958f5f61fb73666da.png)
动力传递的纽带 卡车车桥结构图文讲解发动机,变速箱和车桥是卡车的三大动力核心总成,三者中车桥虽不像发动机和变速箱一样常被人们提及,但却在汽车动力传输的过程中发挥着纽带的作用,对整车的行驶的动力性和稳定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什么是车桥?车桥,通过悬架和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相连,两端安装汽车车轮的桥式结构。
图为车桥总成● 车桥的作用车桥的功能就是传递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轮之间各方向作用力及其力矩,其对汽车的动力性,稳定性,承载能力等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是作为驱动桥,除了承载作用外还起到驱动、减速和差速的作用。
● 车桥的结构卡车一般采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布置方法。
一般情况下,前桥都是转向桥,而驱动桥在后桥。
前桥的结构前桥定型结构卡车前桥由主要由前梁,转向节,主销和轮毂等部分组成。
车桥两端与转向节绞接。
前梁的中部为实心或空心梁。
● 驱动桥结构驱动桥位于汽车传动系统的末端,主要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驱动桥壳等组成。
驱动桥典型结构1.主减速器主减速器一般用来改变传动方向,降低转速,增大扭矩,保证汽车有足够的驱动力和适当的速度。
主减速器类型较多,有单级、双级、双速、轮边减速器等。
卡车后桥主减速器1)单级主减速器由一对减速齿轮实现减速的装置,称为单级减速器。
其结构简单,重量轻。
2)双级主减速器对一些载重较大的载重汽车,要求较大的减速比,用单级主减速器传动,则从动齿轮的直径就必须增大,会影响驱动桥的离地间隙,所以采用两次减速,通常称为双级减速器。
双级减速器有两组减速齿轮,实现两次减速增扭。
双级主减速器为提高锥形齿轮副的啮合平稳性和强度,第一级减速齿轮副是螺旋锥齿轮。
二级齿轮副是斜齿圆柱齿轮。
主动圆锥齿轮旋转,带动从动圆锥齿轮旋转,从而完成一级减速。
第二级减速的主动圆柱齿轮与从动圆锥齿轮同轴而一起旋转,并带动从动圆柱齿轮旋转,进行第二级减速。
因从动圆柱齿轮安装于差速器外壳上,所以,当从动圆柱齿轮转动时,通过差速器和半轴即驱动车轮转动。
整体式车桥与非独立悬架配用
![整体式车桥与非独立悬架配用](https://img.taocdn.com/s3/m/b94704e0b14e852458fb57cc.png)
二、非转向轮定位
后轮定位内容主要包括后轮外倾角 和后轮前束。
(1)后轮外倾角。为了对载荷进行补偿, 采用独立后悬架的大多数车辆常带有一 个较小的正后轮外倾角。
(2)后轮前束。后轮前束的作用与前轮 前束基本相同。一般前驱汽车,前驱动 轮宜采用正前束,后从动轮宜采用负前 束;对于后驱汽车,前从动轮宜采用负 前束,后驱动轮宜采用正前束。
第三节 车轮定位的检查与调整
一、 四轮定位仪的使用 二、 车轮定位的调整
一、 四轮定位仪的使用
1. 实训器材 2. 准备工作 3. 操作步骤
1. 实训器材
(1)车辆:丰田卡罗拉汽车。 (2)普通工具:组合工具、百斯巴特
VAG1995K 型定位仪。
2. 准备工作
1 )车辆检查 2 )仪器安装
1 )车辆检查
(1)为便于检测和调整,被检汽车需放 在地沟上或举升平台上,地沟或举升平 台应处于水平状态,四轮定位仪则安装 在地沟两旁或举升平台上。
(2)汽车在空载条件下,方可进行车轮 定位的检查或调整。
(3)轮胎气压符合规定要求。
(4)汽车悬架系统性能正常。
(5)汽车转向系无间隙与损伤。 (6)车轮动平衡正常。 (7)同一车桥的两侧轮胎花纹深度差不超
对于前轮,当夹紧臂安装好之后,应将夹 紧用的杠杆取出(因为在车轮转向过程 中,此杆可能碰撞到翼子板)。为了更 好地在无沿铝合金钢圈上安装,可在卡 爪上插上专用的卡爪套管。
图 6-12 安装快速卡具
(6)将传感器安装到卡具上,如图 所示。 前轴车轮上的传感器小端指向车头前进 方向,后轴车轮上的传感器小端指向与 前轴传感器相反的方向。
图 6-1 汽车整体式转向桥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三、 转向驱动桥转向驱动桥示意图
汽车构造_车桥
![汽车构造_车桥](https://img.taocdn.com/s3/m/232405b927284b73f24250d4.png)
转向桥分类:(1)整体式转向桥 (2)断开式转向桥
整体式转向桥采用非独立悬架,两侧车轮连接为一个整 体,当一侧车轮遇到凹凸路面时整个车身都会倾斜,影响舒 适性,见下图:
2、组成:主要由前轴(梁)、转向节、主销和轮毂等四部 分组成 。
1、前梁(前轴): 前轴用中碳钢锻造而成,为工字型断面。提高轴的抗弯强
度,减轻重量,两端加粗部分呈拳形,其中有通孔,主销则插 入此孔内。
2、转向节: 用中碳钢锻造而成的叉形部件,转向节与前轴 通过主销采用铰接连接方式,转向节可绕主销转动一定角度。
隙过大或有连接松动现象,诊断时应采用分段区分的
方法进行检查。可支起前桥,并用手沿转向节轴轴向
推拉前轮,凭感觉判断是否松旷。若松旷,说明转向
节主销与衬套的配合间隙过大或前轴主销孔与主销配
合间隙过大。若此处不松旷,说明前轮毂轴承松旷,
应重新调整轴承的预紧度。若非上述原因,应检查前
轮定位是否正确,检查前轴是否变形。如果前轮轮胎
二、低速摆头 1. 现象
车桥常见故障诊断
汽车低速直线行驶时前轮摇摆,感到方向不稳。转弯时大幅度转 动方向盘,才能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
2. 原因
转向节臂装置松动。
转向节主销与衬套磨损松旷。
轮毂轴承间隙过大。
前束过大。
轮毂螺栓松动或数量不全。
3. 诊断
车桥常见故障诊断
前轮低速摆头和转向盘自由空程大,一般是各部分间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0年12月16日星 期三10时32分30秒10:32:3016 December 2020
悬架的基本功用和分类
![悬架的基本功用和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27ca50b6c85ec3a87c2c556.png)
悬架基本功用组成和分类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悬架:悬架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架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小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
悬架基本功用:①对不平整路面所造成的汽车行驶中的各种颤动、摇摆和震动等,与轮胎一起,予以吸收和减缓。
从而保障乘客和货物的安全,并提高驾驶稳定性。
②将路面与车轮之间的磨擦所产生的驱动力和制动力,传输至底盘和车身。
③支承车桥上的车身,并使车身与车轮之间保持适当的几何关系。
典型的汽车悬架结构由弹性元件、减震器以及导向机构等组成,这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力的传递作用。
绝大多数悬架多具有螺旋弹簧和减振器结构,但不同类型的悬架的导向机构差异却很大,这也是悬架性能差异的核心构件。
悬架的组成悬架一般有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和横向稳定杆组成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用来承受并传递垂直载荷、缓和不平路面、紧急制动、加速和转弯引起的冲击或车身位置的变化。
常见的弹性元件包括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油气弹簧、空气弹簧和橡胶弹簧。
减震器:减振器用来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起的振动。
减振器的类型有筒式减振器、阻力可调式减振器和充气式减振器。
用于限制弹簧的自由振荡,提高乘坐舒适性。
横向稳定器:有些轿车和客车上,为防止车身在转向等情况下发生过大的横向倾斜,在悬架系统中加设有横向稳定杆,目的是提高侧倾刚度,使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
用于防止汽车横向摆动。
导向装置:导向装置用来使车轮按一定运动轨迹相对车身运动,同时起传递力作用。
通常导向装置由控制摆臂式杆件组成,有单杆式和连杆式的。
钢板弹簧作为弹性元件时,它本身兼导向作用,可不另设导向装置。
用于使上述部件定位,并控制车轮的横向和纵向运动。
悬架的基本类型1)按照控制形式不同,悬架可分为被动式悬架和主动式悬架两大类。
汽车悬挂组成
![汽车悬挂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af60344b336c1eb91a375d18.png)
汽车悬挂组成、分类及图解汽车悬挂的定义:悬架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架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小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
它决定着轿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是现代轿车十分关键的部件之一。
汽车悬挂的组成:典型的悬挂系统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这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力的传递和减振的作用。
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
不同类型的悬挂的导向机构差异也很大,这也是悬挂性能差异的核心构件。
弹性元件弹性元件有钢板弹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形式,而现代轿车悬挂系统多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个别高级轿车则使用空气弹簧。
弹性元件用来承受并传递直载荷、缓和不平路面、紧急制动、加速和转弯引起的冲击或车身位置的变化。
减震器减震器的类型有简式减震器、阻力可谓式减震器和充气式减震器。
它的作用主要用来减小弹簧系统引起的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
导向装置通常导向装置有控制摆臂式杆件组成,有单杆式和连杆式的。
他是用来使车轮按一定运动轨迹相对车身运动,同时传递力的作用。
汽车悬挂分类:汽车悬挂按悬挂系统主要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有钢板式、螺旋弹簧式和空气弹簧式,独立悬架有多连杆式、横臂式和纵臂式等。
非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挂系统的结构特点是两侧车轮由一根整体式车架相连,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悬挂系统悬挂在车架或车身的下面。
非独立悬挂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保养容易、行车中前轮定位变化小的优点,但由于其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都较差,在现代轿车中基本上已不再使用,多用在货车和大客车上。
独立悬架独立悬挂系统是每一侧的车轮都是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挂系统悬挂在车架或车身下面的。
其优点是:质独立悬挂系统量轻,减少了车身受到的冲击,并提高了车轮的地面附着力;可用刚度小的较软弹簧,改善汽车的舒适性;可以使发动机位置降低,汽车重心也得到降低,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左右车轮单独跳动,互不相干,能减小车身的倾斜和震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 车桥与悬架车桥与悬架的功能完全不一样,但关系十分密切。
因悬架结构类型的不同,传统上将车桥分为整体式(非断开式)和断开式两类,见图7.1。
实际上汽车的悬架采用独立悬架的结构型式后,汽车左右轮之间已不存在车桥,它已和独立悬架的结构融合在一起。
我国一般教科书上仍称之为断开式车桥,这是受旧苏联教材的影响。
本章下面将要叙述的车桥,只是指整体式桥。
至于所为的断开式车桥,本书下面不再专门提及。
图7.17.1 车桥(轴)车桥又称车轴,它最基本的功能是承受汽车的负荷,维持汽车在道路上正常行驶。
因此,车桥最简单的结构形式就是能装车轮的‘梁’。
但按照结构要求,有时车桥还要具备一些附加的功能,如驱动、转向等。
因此,车桥按附加功能不一,可有下列三种基本类型:驱动桥、转向桥和支持桥。
将驱动桥变型加转向的功能,就成为转向驱动桥。
转向桥和支持桥的车轮都不是驱动轮,这两者又称为从动桥。
本节重点介绍载重汽车上用得较普遍的驱动桥和转向桥结构,以作为熟悉车桥结构构思的基础。
至于支持桥,主要为前置前驱动汽车的后桥所采用。
传统的结构十分简单,而一些先进、新颖的支持桥又和悬架联系在一起难于分割(如纵臂扭转梁式复合悬架),本节也就不再涉及,请注意有关悬架的结构。
7.1.1驱动桥(壳)驱动桥的结构外形,主要受主减速器及其传动布置和悬架结构类型的影响。
图7.2是典型的后驱动桥壳结构。
它的中部有大圆孔,用于安装主减速器,两旁为轴管让半轴通过。
轴管的端部为安装车轮轮毂所用。
桥壳的结构是服从于汽车总体结构布置要求,精心构思而成。
结构上除了考虑到功能性的要求外,还注意到要使桥壳的弯曲变形要小、强度可靠、重量小且制造安装部件方便。
由于桥壳结构形状复杂,旧时主要靠铸造成型法以获得理想的形状。
它的缺点是,笨重、加工面多,需要相当规模的铸造设备。
从现在看,它只适宜用于批量小的重型载重汽车。
对于轻型、中型载重汽车,现多用钢板冲压焊接整体式桥壳,如图7.3所示。
图中的桥壳的主件上下两半是相同的冲压件,两件焊接时需用4块三角镶块补缺焊到桥壳中部前后两侧处。
焊接好的桥壳,再在其两端焊上半轴套管。
图7.3对于批量大的轿车和轻、中型载重汽车,可用钢管扩成形法,如图7.4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将钢管中间先行扩孔,再两端滚压变细,然后加焊凸缘及钢板弹簧座等而成。
这种制造工艺生产效率高、加工量小、材料利用率最高、桥壳质量小但桥壳的强度和刚度都很好。
驱动桥壳的更详细内容更参考文献[]。
图7.47.1.2转向桥一般汽车的前轮都要转向,当汽车前部采用整体式从动车桥时,其前桥必为转向桥。
图7.5,示出了前转向桥的结构组成和其特点。
转向桥主要由前轴、转向节和主销等零件组成。
图中前轴14承受荷重,为一工字梁。
为了使前轴14和发动机间有足够大的空间,前轴14的中部向下凹,到接近轴的两端逐步往上升,断面形状也由工字形逐渐变成椭圆形再成拳头形。
两拳形处钻有主销孔,孔内装有主销5,转向节8、17,通过主销5和前轴14相铰接。
转向节上经一对轴承支承着车轮轮毂。
为了转向,在左转向节处的上凸耳处,安装着转向节臂,通过转向拉杆可使左转向节绕主销转动。
左右转向节的下凸耳处,通过横拉杆连系在一起,使右转向节和左转向节联动。
转向节的销孔内压入青铜衬套,作为减少摩擦之用。
为了转向轻便,在转向节的下凸耳与前轴拳形处之间装有推力轴承,在转向节上凸耳与前轴拳形处之间有调整垫片以调整间隙。
带有螺纹的楔形锁销,将主销固定在前轴拳形处的孔内,使主销不能在前轴主销孔内转动。
图7.57.1.3车轮定位车轮定位(尤其是汽车前轮)对汽车的操纵、行驶的稳定乃至汽车行驶的平顺都有影响,实际上它影响着行驶的安全,不正确的车轮定位还会严重影响轮胎的磨损。
上述方面对车轮定位要求,往往是矛盾的。
因此,合理确定车轮定位参数是各种因素之间折衷、妥协的结果。
这些方面详细论述,将由‘汽车理论’和‘汽车设计’来完成。
本书仅作初步的、一般性的叙述。
车轮定位参数共有4个:车轮外倾、车轮前束、主销内倾及主销后倾。
下面分别叙述。
车轮外倾车轮外倾如图7.6所示。
此时车轮已不再在垂直平面,而是车轮向外倾斜。
若车轮向内倾斜,则叫作负外倾。
图7.6车轮的外倾源自于路面的拱形(为了排水的需要),为了使车轮能垂直路面,车轮必须外倾。
现代道路排水设施完善,路面相当平坦,传统意义上的车轮外倾已无必要,但是业内普遍认为车轮适量外倾(一般为0.5~1.50)是有益的,前轮的正外倾,会给汽车提供小量的不足转向特性。
汽车不足转向有利于汽车行驶的稳定。
外倾的车轮滚动时要产生外倾推力,汽车正常行驶时左右车轮的外倾推力相互平衡。
汽车转向时,内轮与地面有更多的接触,外轮则相反,减小了接触,再加上负荷的转移,外轮的外倾推力大于内轮。
综合起来,其结果相当于增加了前轴的侧偏角,如果后轮无外倾,相当于无侧偏角,这就造成了汽车的不足转向。
在独立悬架的后轮中,为了提高车轮的侧偏性能,车轮的外倾角常为负值。
促成车轮侧偏,造成不足转向的因素很多,不仅仅限于车轮外倾。
此外,车轮的外倾也有助于减小主销的接地距,有利于转向操纵力的减轻。
总的说来, 一辆汽车车轮外倾的决定,综合了许多因素。
尤其是独立悬架,还要考虑到车轮跳动过程中外倾角的变化规律。
多数认为,车轮往上跳时外倾应变成负,回弹时应为正,这可克服车身侧倾时外轮(它相对于车身往上移)外倾角过分增大的不利影响。
这样,当顾及车身及车轮的动态过程和悬架等结构因素,有的汽车车轮其静态的外倾角甚至采用负值也就不足为奇了。
车轮前束车轮前束是指静止的汽车,汽车车轮前部向内缩拢,左右车轮的中心平面不再平行,如图7.7所示。
对于前束的度量有两种方法:左右两车轮前后轮缘的差值V(V=B-A),或前束角δ(车轮中心平面和汽车纵向平面在地面上夹线的夹角)。
前束有正负之分,规定车轮前方缩拢为正,如车轮向后方缩拢为负。
汽车前轮前束的形成靠调整转向横拉杆长度获得。
图7.7对于车轮的前束,一般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由它来抵消因车轮外倾在滚动时造成的不利影响(轮胎磨损加剧)。
因此,前束大小和车轮外倾有较大的相关性,显然过大的前束也不好。
这里要指出的是,对于前轮驱动的汽车,由于车轮上受到的驱动力指向前方(与从动轮相反),它有使车轮绕主销转动增加前束的趋势,有些前轮驱动的汽车采用了负前束。
主销后倾主销后倾是指,主销轴线在汽车纵向平面内向后倾斜,不再和地面垂直。
主销后倾角是指主销轴线与地面垂线之间的夹角,如图7.8所示。
主销后倾的结果,使得主销轴线在地面上的交点(在纵力平面内看)移向前方,造成了它和轮胎的接地中心产生了一段距离,它的名称叫做主销拖距。
拖距也可在后方,此时主销为负后倾。
有了这一拖距,车轮容易维持直线方向。
当车轮受外界干扰发生偏转而引起车辆转向时,由于拖距的存在,在地面侧向力、纵向力作用下,形成回正力矩,使车轮重新回到直行位置。
图7.8中仅示出了从动轮和驱动轮在纵向力作用采用不同拖距的办法,获得相同的回正效果。
侧向力造成的回正效果,读者自己去证明。
图7.8有时,轮胎的强力弹性自身会形成正的拖距,技术上称作为轮胎拖距。
这样,从动轮上就会造成过大的回正力矩,这也不利于操纵。
此时,结构上可减小主销后倾,甚至采用负后倾的做法。
主销内倾主销若在车辆的横向平面内向里倾斜,称作主销内倾,如图7.9所示。
主销内倾主要是为了减小主销轴线的接地距,所谓接地距是指主销轴线在车辆横向平面内,主销轴线和地面的交点到车轮中心平面接地点的距离。
接地距有正负之分,接地距在车轮中心内侧为正,在外则属于负接地距。
图7.10图7.9车轮转向时,车轮要绕主销转动。
若主销接地距大使力臂r(见图7.10)加大,则阻力矩也变大,使转向沉重。
另外,大的力臂r当车轮在路面上遇到障碍、坑洼时,驾驶员感到的反冲力也较大。
若没有接地距,见图7.11,车轮转向时轮胎的滚动受到阻碍,而变成为轮胎面的擦地滑动,使得汽车在低速转时又变得十分沉重。
一般规定主销的接地距为标准轮胎宽度的10~25%。
图7.11 图7.12减小接地距,结构上要使主销深入到车轮轮辋内,让主销轴线尽量接近车轮中心平面。
这通常无法实现,而只能用主销内倾的办法解决。
有内倾的主销,汽车转向时,必定要抬高汽车,也会使转向费力,见图7.12,故主销内倾角也不宜过大。
主销接地距对车辆制动时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下面介绍国外文献对这一问题的分析。
共三种情况:零接地距、正接地距和负接地距。
相应见图7.13、7.14和7.15。
以下分析车辆制动时的情况。
车辆制动时,由于左右车轮处的路面附着情况不一,左右车轮的制动力可能不等。
设左轮制动力大,右轮小,由于汽车惯性的存在,其向前的惯性力作用于汽车质心处。
车辆在这些外力作用下,将因接地距的不同而显现不同的后果。
(1) 对于零地距的车辆,由于左轮制动力大于右轮,其合力偏向于左,它和惯性力形成力偶,有使汽车向左跑偏的趋向,见图7.13。
(2) 对于正接地距的车辆,除了上面的跑偏力矩外,左轮上的制动力对于主销还要产生一向左的跑偏力矩(右轮制动力小略去不计),这样更加重向左跑偏,见图7.14。
(3) 对于负接地距的车辆,恰好和正接地距的情况相反,左轮有向右跑偏的趋势,综合了第1种情况后,跑偏的因素相互抵消,维持了汽车的直行,图7.15。
原则上说,主销接地距最好是负值,但这势必要增加主销内倾角,过大的内倾角对转向操纵不利,因此许多车辆的前轮接地距仍为正值。
但是要指出,制动系中双管路采用X形布置时(详见第10章),通常都是负接地距。
图7.13 图7.14图7.157.2.4平衡悬架载重汽车装载货物后,一般约有2/3左右的负荷由后轴来承担。
为了不使后轴承受过大的载荷,减少后轮的接地压力,重型载重汽车的车轴要超过两根,通常为三轴的多轴汽车。
多轴汽车行驶在不平坦的路面上时,也希望和两轴汽车一样各车轮和地面有良好的接触,如图7.2x所示。
如果三轴汽车的中、后轴也像前车轴一样,各车轮都独自有悬架,如图7.2x 所示,则很可能发生车轮悬空现象。
即使不悬空,各车轮所分配到的垂直载荷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将会造成有的车轮垂直负荷很小,有的很大。
负荷小的车轮可能会引起车轮失去附着而降低了汽车的行驶性能(牵引性能、操纵稳定性能等),过大的负荷又有超载的危险。
为此,多轴汽车常用平衡悬架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两个车桥(如三轴汽车中的中后桥)中间处车架上铰接一平衡架,中后桥上的钢板弹簧的一端装在这平衡架上,如图7.2x所示。
这样,当一个车轮抬高时,由于平衡架的转动,将会使另一个车轮降低。
如果平衡架的两臂等长,就不会发生车轮悬空和两车轮垂直载荷不等的现象。
以上结构有一缺陷,在车轮驱动或制动时,中后桥上车轮的垂直负荷会重新分配变成不等。
见图7.2x,(a)图中,驱动时由于反转矩的存在,两钢板弹簧前端产生向上的作用力,后端产生向下的力,这样平衡架就要引起逆时针方向的倾斜,结果使中桥负荷加重,后桥负荷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