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技术基础题库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2》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2》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2》教案:电子测量技术《2》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并能够应用于电子测量领域的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内容1.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2.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3.电子测量技术的实例应用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理论讲解1.1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和特点-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测量范围-电子测量技术的误差分析和校准方法2.实验操作2.1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示波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多用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频谱仪的使用和操作方法3.实例应用3.1电子测量技术的实例应用-温度测量-电压测量-频率测量-电流测量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主要通过实验报告和考试成绩来进行,考察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将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电子测量仪器:示波器、多用表、信号发生器、频谱仪等2.教材和参考书籍3.实验报告模板和评估表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电子测量技术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能够熟练运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应用所学的电子测量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测量方法。

1.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引入电子测量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定义和作用。

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测量技术。

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

介绍常用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不同测量方法的应用场景。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加深对电子测量技术的理解。

第二章:电压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压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

2.2 教学内容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电压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电压测量仪器的类型及特点电压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讲解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电压测量的过程。

介绍不同类型的电压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的重要性。

讲解不同类型电压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让学生了解不同仪器的适用场景。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加深对电压测量的理解。

第三章:电流测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流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

3.2 教学内容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电流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电流测量仪器的类型及特点电流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步骤讲解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电流测量的过程。

介绍不同类型的电流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的重要性。

讲解不同类型电流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让学生了解不同仪器的适用场景。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掌握电子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分析及处理方法,了解电子测量数据的处理技巧。

3. 学生能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掌握相关测量标准及规范。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正确使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数据测量的能力。

2. 学生能够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解决实际测量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测量技术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子测量技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够关注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动态,认识到其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激发对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测量技术的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程设计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技能应用于实际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电子技术及相关领域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测量技术概述:介绍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测量技术概述2. 电子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讲解各类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性能参数及操作方法,重点掌握万用表、示波器等常用仪器的使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子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3. 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分析电子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类型,探讨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测量数据的处理技巧。

教材章节:第三章 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4. 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介绍电子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测量需求及解决方法。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上都得到极大的提高和发展,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对从事各种实验和研究的科技和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学习和掌握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方面的知识。
只要有测量,必须有测量结果,有测量结果必然产生误差。误差影响测量精度。
对误差的特点,性质及分类要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最后找出合理的、科学的办法加以消除。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电子测量技术》夏哲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杨吉祥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3章电压测量
3.1概述
3.2电压的模拟测量
3.3电压的数字化测量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第1周周3第6-7节
重点:
测量误差的估计和处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
根据误差的性质,将测量误差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三类,这三类误差的概念和来源;
与测量结果有关的三个术语: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及它们与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总误差的关系。
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资源:多媒体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3-4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电子测量技术》夏哲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杨吉祥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4章时间频率测量及调制域分析
4.1时间频率测量
4.2电子计数器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掌握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让学生了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应用和发展趋势。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案例。

1.4 教学评估采用课堂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定义的掌握情况。

采用小组讨论方式,评估学生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应用领域的理解情况。

第二章: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

2.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

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电子测量仪器,加深对电子测量仪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4 教学评估采用课堂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采用实验报告方式,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工作原理的理解情况。

第三章: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维护方法。

3.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电子测量仪器的维护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电子测量仪器,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仪器的维护方法。

3.4 教学评估采用实验报告方式,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采用课堂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维护方法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01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01

1.1电气测量的历史及特点一教学目的:①了解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的内容及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

②了解电工仪表的发展概况。

③明确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及要求。

二教学重点:电工仪表与测量的内容及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①点名及考勤。

②新课引入:绪言中主要了解本课的性质、重要性、电工仪表的发展概况及学习本课的方法。

一.电工仪表与测量的内容及重要性1.电工仪表与测量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2.电的特殊性:看不见,听不见,闻不着,摸不得。

即正常的感官不能或不允许与之接触。

3.电工测量的重要意义:电能在生产、传输、变配及使用过程中,必须通过各种电工仪表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以保证供电及用电设备和线路的可靠、安全、经济地运行。

4.电工测量的主要对象: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电能、频率、相位、功率因数、转速等电量、磁量及电路参数。

5.电工仪表:测量各种电量、磁量及电路参数的仪表、仪器。

6.本课程的内容:常用电工仪表的结构、工作原理、选择及使用方法,电工测量方法的选择,测量数据的处理等。

二.电工仪表的发展概况19世纪20年代电流对磁针有力的作用检流计、电桥等1895年第一台感应系电能表20世纪40-60年代仪表的精度越来越高1952年第一只电子管数字电压表问世60年代晶体管数字电压表70年代中、小规模数字式电压表近年来大规模数字电压表三.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及要求1.按测量机构(或数字式电压基本表)-→测量线路-→测量仪表的基本思路学习。

2.注意理论教学、直观教学和生产实习的密切结合。

课堂小结电工仪表的内容及重要性、发展概况、学习方法。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讨论法:探讨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投影片: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示意图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定义和作用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分类和发展趋势的掌握程度第二章: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2.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种类和功能掌握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2.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种类和功能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2.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各种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讲解其功能和使用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掌握其使用方法2.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各种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2.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操作能力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三章:电子测量电路分析3.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电子测量电路的测量技术和方法能够分析电子测量电路的性能和指标3.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电子测量电路的分析方法电子测量电路的测量技术和方法电子测量电路的性能和指标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电子测量电路案例,讲解测量技术和方法3.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投影片:电子测量电路示意图和性能指标表格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电路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电路测量技术和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四章:电子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4.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掌握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和补偿方法掌握电子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4.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和补偿方法电子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电子测量误差案例,讲解分析和补偿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处理电子测量数据,掌握数据处理方法4.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4.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和补偿方法的理解程度第五章:电子测量实验5.1 教学目标掌握电子测量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正确操作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进行实验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结论5.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电子测量实验的操作要点电子测量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5.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电子测量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子测量实验,掌握操作方法和数据分析5.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5.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第六章:频率与时间测量6.1 教学目标理解频率和时间测量的重要性学习频率和时间的测量原理掌握常见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的使用6.2 教学内容频率和时间测量的基础知识频率计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时间测量仪器如时间间隔计的使用方法实际测量案例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频率和时间测量原理演示法:展示频率计和时间测量仪器的操作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仪器进行测量练习6.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频率计、示波器、时间间隔计等6.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频率和时间测量原理的理解第七章:电压与电流传感器测量7.1 教学目标认识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作用学习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原理掌握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使用方法7.2 教学内容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电压和电流测量仪器的结构与使用电压和电流测量中的注意事项实际测量案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演示法:展示电压和电流测量仪器的操作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压和电流测量7.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电压表、电流表、电流传感器等7.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压和电流传感器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压和电流测量原理的理解第八章:信号发生器与信号分析8.1 教学目标理解信号发生器在电子测量中的作用学习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信号分析的基本技巧8.2 教学内容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信号发生器的操作和使用技巧信号分析的方法和应用实际测量案例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的基础知识演示法:展示信号发生器的操作和信号分析过程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信号发生器并进行信号分析8.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8.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原理的理解第九章:网络分析与阻抗测量9.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分析在电子测量中的重要性学习网络分析仪的使用方法掌握网络参数的测量技术9.2 教学内容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网络分析仪的结构和操作网络参数测量技术实际测量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分析和阻抗测量的基础知识演示法:展示网络分析仪的操作和测量过程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网络分析仪进行测量9.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网络分析仪、阻抗测量设备等9.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网络分析仪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网络分析和阻抗测量原理的理解第十章:现代电子测量技术与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新发展学习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探讨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新发展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案例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和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案例讨论法:讨论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10.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投影片:现代电子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子测量技术概述补充说明: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技术,通过对电子信号的准确测量,可以确保电子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电子测量教案chapter

电子测量教案chapter

电子测量教案Chapter 1-5一、第一章:电子测量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测量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掌握电子测量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3. 熟悉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

教学内容:1. 电子测量的定义和作用。

2. 电子测量的分类。

3. 电子测量的基础知识。

4. 电子测量技术。

5. 常见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演示法:展示常见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

3. 实践法:操作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

教学资源:1. 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

2. 电子测量实验教材。

教学评估:1. 测验:考查学生对电子测量的定义、作用和分类的掌握。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二、第二章:电压测量教学目标:1. 掌握电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电压测量仪器的使用。

3. 能够进行电压测量实验。

教学内容:1. 电压测量的原理。

2. 电压测量的方法。

3. 电压测量仪器的使用。

4. 电压测量实验。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演示法:展示电压测量仪器的使用。

3. 实践法:进行电压测量实验。

教学资源:1. 电压测量仪器。

2. 电压测量实验教材。

教学评估:1. 测验:考查学生对电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的掌握。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电压测量实验中的表现。

三、第三章:电流测量教学目标:1. 掌握电流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电流测量仪器的使用。

3. 能够进行电流测量实验。

教学内容:1. 电流测量的原理。

2. 电流测量的方法。

3. 电流测量仪器的使用。

4. 电流测量实验。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流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演示法:展示电流测量仪器的使用。

3. 实践法:进行电流测量实验。

教学资源:1. 电流测量仪器。

2. 电流测量实验教材。

教学评估:1. 测验:考查学生对电流测量的原理和方法的掌握。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电流测量实验中的表现。

电子测量教案

电子测量教案

电子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电子测量中常见的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3.电子测量实验的设计和分析;4.学生实验课程设计。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图片,并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些仪器和设备的用途和原理,引起学生对电子测量的兴趣。

2.理论讲解(30分钟)介绍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测量的基本单位、电路中常见的测量参数、测量原理和常见测量仪器的分类和原理等。

通过讲解和示意图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建立基础知识。

3.仪器使用方法和技巧(30分钟)通过演示和实践操作,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包括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

重点讲解仪器的参数调整和使用技巧,以及如何正确连接电路和正确操作仪器。

4.电子测量实验设计和分析(4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电子测量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分析。

每个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课程题目,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讨论。

学生需要在小组中进行协作和合作,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学生实验课程设计(30分钟)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设计一个电子测量实验课程。

他们需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并设计实验方案。

对于实验课程的设计,需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所需仪器设备、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等。

最后,每个小组需要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实验课程设计,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和讨论。

四、教学评价1.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对问题的回答、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合作能力等;2.学生设计的实验课程方案的评价,包括实验目的的明确性、实验步骤的合理性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等;3.学生的实验结果和数据的评价,包括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数据分析的合理性等。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内容教学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内容教学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内容教学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内容教学在实际测量工作中,由于外界条件、仪器本身和观测者技术水平等的不同,必然导致对同一测量对象进行的若干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彼此不同,或在各观测值与其理论值之间仍存在差异。

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基础知识教学目的要求:1.明确电子测量的意义、内容、特点和分类。

2.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和技术指标。

3.掌握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容许误差。

4.明确测量误差按照性质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5.明确测量误差的来源是多方面的。

6.明确测量结果常用有效数字来表示,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循有效数字位数取舍和有效数字舍入规则进行。

7.了解为了测得准确的结果,一般要进行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即测量值。

数据处理过程中得到的不确定度具有测量误差的含义,是测量误差的极限值。

不确定度越大,置信度越高,丢失真实数据的可能性越小。

教学重点:1.电子测量的意义、内容、特点和分类。

2.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和技术指标。

3.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4.测量误差的来源分析5.有效数字及有效数字位数取舍和有效数字舍入规则。

6.测量数据的处理教学难点:1.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与分类2.测量误差的来源分析3.有效数字的处理教学方法:演讲法、问题教学法、设计教学法、小组研讨法、辩论法、座谈研讨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测量是应用电子技术常常遇到的问题,本课程以生产实践中普遍使用的通用仪器为典型仪器,介绍测量方法和技术。

新课内容:1.1电子测量概述1.1.1电子测量的意义及内容1. 电子测量的意义测量的目的就是取得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的被测量的结果,是人们借助于专门的设备,依据一定的理论,通过实验的方法将被测量与已知同类标准量进行比较而取得测量结果。

被测量的'结果必须是带有单位的有理数,例如,某测量结果为9.3V是正确的,而测得的结19V果为9.3或3是错误的。

广义的电子测量是指利用电子技术进行的测量。

电子测量教案chapter

电子测量教案chapter

电子测量教案Chapter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3. 学会进行电子测量实验,并能正确解读测量结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电子测量、测量误差等。

2. 电子测量仪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

3. 测量方法:电压测量、电流测量、频率测量等。

4. 测量误差及处理:误差来源、减小误差的方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测量方法及测量误差处理。

2. 教学难点:电子测量仪器的操作、测量方法的选用及误差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电子测量》等相关教材。

2. 实验设备: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

3.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实例,引发学生对电子测量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介绍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测量方法,讲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3. 演示:利用实验设备进行电子测量实验,展示测量过程和结果。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进行电子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5. 讨论: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讨论测量误差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观察学生对电子测量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估:检查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测量结果是否准确,以及是否能正确解读测量数据。

3. 讨论参与评估: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性,以及对测量误差分析的深入理解。

七、教学拓展:1. 深入了解各种电子测量仪器的高级功能,如示波器的触发方式、信号发生器的波形调制等。

2. 学习自动化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了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和需求。

电子测量技术讲义教案《3》

电子测量技术讲义教案《3》

17.01.2021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下一一页页
目录
7
退 出7
3.1.2 扫描
1.扫描是电子束在电场的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在 荧光屏上运动的过程。 2. X轴偏转板加的锯齿波电压,称为扫描电压。 3.X轴偏转板加重复的锯齿波电压时,在屏幕上就 显示一条亮线,这个过程叫做水平扫描。 4.电子束从左到右的扫描叫水平正程扫描,从右到 左的扫描叫水平逆程扫描。 5.水平逆程扫描时间最好为零,这就要求锯齿波扫 描电压的逆程时间为零。
上一页
下下一一页页
目录
9
退 出9
3.2 通用示波器
3.2.1 通用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框图
通用示波器是由Y轴偏转系统、X轴偏转系统和主 机部分组成。
Y轴偏转系统是由Y轴衰减器、延迟线和Y轴放大 器等组成。
X轴偏转系统是由同步触发电路、扫描发生器、 消隐电路和X轴放大器等组成。
主机系统是由示波管、电源、Z通道和标准信号源 等组成。
(2)偏转系统
偏转系统是由两对位置互相垂直的偏转板组成。 靠近电子枪的一对是垂直偏转板,另一对是水平偏转 板。电子束靠偏转板上加的电场发生偏转。
17.01.2021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下一一页页
目录
5
退 出5
(3)荧光屏
荧光屏是荧光粉涂在玻璃屏的内表壁而制成。 荧光屏的发光颜色通常有绿色、黄色、兰色和白色。
目录
15
退 出 15
(2)输入耦合方式
➢ 如果示波器的下限频率不为零,那么放大器为 交流放大器,其输入端用电容耦合;
➢ 如果示波器的下限频率为零,可以观察信号的 直流分量或观察变化极慢的信号,那么放大器是 直流放大器。

电子测量教案chapter

电子测量教案chapter

电子测量教案chapter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作用。

2. 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特点和选用方法。

3. 学会使用常见电子测量仪器进行实际测量。

4. 能够分析电子测量数据,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

二、教学内容1. 电子测量概述1.1 电子测量的定义1.2 电子测量的重要性1.3 电子测量的发展趋势2. 电子测量仪器2.1 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2.1.1 模拟式测量仪器2.1.2 数字式测量仪器2.1.3 智能化测量仪器2.2 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2.3 电子测量仪器的选用方法3. 电压测量3.1 电压测量原理3.2 电压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3.3 电压测量实例4. 电流测量4.1 电流测量原理4.2 电流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4.3 电流测量实例5. 频率与周期测量5.1 频率与周期的定义5.2 频率与周期测量原理5.3 频率与周期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5.4 频率与周期测量实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作用,以及电子测量仪器的相关知识。

2. 演示法:展示电子测量仪器实物,演示测量操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电子测量仪器,进行实际测量。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测量数据,分析测量结果。

四、教学资源1. 电子测量仪器实物及其使用说明书。

2. 电子测量实验器材。

3. 教学PPT。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作用。

2. 学生能熟练操作电子测量仪器,进行实际测量。

3. 学生能分析测量数据,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

六、波形测量6.1 波形测量的概念6.2 波形测量原理6.3 波形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6.4 波形测量实例七、时间测量7.1 时间测量的概念7.2 时间测量原理7.3 时间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7.4 时间测量实例八、频率与周期测量(续)8.1 频率与周期的定义8.2 频率与周期测量原理8.3 频率与周期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8.4 频率与周期测量实例九、网络分析9.1 网络分析的概念9.2 网络分析原理9.3 网络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9.4 网络分析实例十、实验与实践10.1 实验目的10.2 实验器材10.3 实验步骤10.4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波形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作用,以及波形测量仪器的相关知识。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2. 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模拟测量和数字测量。

3. 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等。

4. 电子测量技术的方法:万用表测量、示波器测量、频率计测量等。

5. 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电子测量的重要性。

2. 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和基本原理。

3. 演示不同的电子测量方法,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4. 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章:万用表的使用教学目标:1. 了解万用表的构造和功能。

2. 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能够使用万用表进行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测量。

教学内容:1. 万用表的构造:表头、测量旋钮、显示屏等。

2. 万用表的功能: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等。

3.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选择测量范围、校准万用表、连接测量电路等。

4. 万用表使用的注意事项:避免触电、防止万用表损坏等。

教学方法:1. 讲解万用表的构造和功能,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2. 演示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3. 讲解万用表使用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安全。

第三章:示波器的使用教学目标:1. 了解示波器的构造和功能。

2. 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能够使用示波器进行信号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内容:1. 示波器的构造:屏幕、触发旋钮、扫描旋钮等。

2. 示波器的功能:信号波形显示、频率测量、幅度测量等。

3.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连接被测信号、调整触发和扫描参数、观察波形等。

4. 示波器使用的注意事项:正确连接被测信号、避免触电等。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教学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教学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掌握电子测量基本概念和基本元器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模拟电路中常见的测量技术和方法;3.掌握数字电路中常见的测量技术和方法;4.掌握现代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5.具备解决电子测量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电子测量基础1.电子测量技术概述2.电流、电压、电阻的测量方法3.万用表的使用方法4.示波器的使用方法2.2 模拟电路测量1.交流信号测量2.相位与频率测量3.信号捕获和显示2.3 数字电路测量1.逻辑信号测量2.时序信号测量3.状态和状态转换测量2.4 现代电子仪器1.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2.示波器、信号源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3.常用测试和校准技术2.5 实验内容1.电路元器件的测量实验2.模拟电路的测量实验3.数字电路的测量实验4.现代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结合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各个测量技术和方法;2.实验教学结合理论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测量技术和方法;3.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估将课程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评估,分别为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4.1 理论知识学生需要在期末考试中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测试。

测试主要涵盖测量技术概述、测量基本概念和基本元器件的使用方法、模拟电路中常见的测量技术和方法、数字电路中常见的测量技术和方法以及现代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等方面。

4.2 实验操作技能学生需要在学期内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通过指定实验完成情况的评估和实验报告的编写,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能力。

五、教学资源1.教材:《电子测量技术》,作者:某某,出版社:某某出版社;2.实验设备:万用表、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等;3.计算机及软件:虚拟仪器软件、模拟电路仿真软件、数字电路设计软件等。

六、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授课时间电子测量基础2周模拟电路测量2周教学内容授课时间数字电路测量2周现代电子仪器2周实验部分4周七、教学评价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工程的基础,掌握好这门学科极为重要。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电子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电子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电子教案
课程简介
这门课程旨在介绍电子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包括电子元器件的原理、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电子测量文档的编写方法。

课程大纲
第一章:电子元器件原理
- 1.1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基础知识
- 1.2 半导体器件的原理
- 1.3 放大器和滤波器的原理
第二章:常用测量仪器
- 2.1 示波器的基础使用方法
- 2.2 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 2.3 频谱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第三章:电子测量文档
- 3.1 测量报告的编写要点
- 3.2 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 3.3 测量误差的分析和处理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

同时,要求学生认真编写电子测量文档,培养其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会掌握以下技能:
- 熟练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原理
- 学会使用常见的测量仪器
- 能够编写规范的电子测量文档
- 具备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思维和能力
教材
1.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刘明,机械工业出版社。

2.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张海峰,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2》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2》
频率特性
<±ldB ( 在 1Hz~1MHz 电 压 输 出 ) ; <±2dB (在10Hz~200kHz功率输出);
<+3dB (在200kHz ~700kHz功率输出)。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21 出 21
非线性失真 频率在 20 Hz ~20kHz 范围内,电压输出< 0.1% (在);功率输出<0.5%。 频率漂移 (预热30分钟以后)< (0.1 ~0.4)%。 输出幅度 电压输出:1Hz ~100kHz>5V;功率输出:10Hz ~700kHz ( 50Ω 、 75Ω 、 150Ω 、 600Ω ) ; 10Hz ~200KHz(5KΩ)。最大不失真输出>4W。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图2-2差频式的频率形成电路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12 出 12
RC振荡电路形成低频信号的工作原理
图2-3 RC文氏电桥振荡电路
图2-4 RC串并联选频网络
13 出 13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当ω=ω0= Fmax =1/3,而相频特性的相角为零,即:φF = 0,

退
32 出 32
(1)主振级 通常采用连续可调的LC振荡器,振荡器由以下三 部分组成: 具有选频特性的储能元件。 控制能量补充的反馈控制电路。 用于补充能量的直流电源和有源器件。 振荡器的结构按有源器件分为两种: 1.四端网络式振荡器 有源器件常用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为了建立 正反馈,必须有反馈电路。 振荡频率低于1GHz。
最后一页
上一页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第三版教学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第三版教学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第三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与技能,掌握基本的电量测量和信号分析方法,学会使用不同类型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对电路中各种电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2.1 基本概念探讨电子测量技术相关的基本概念,如电量、信号、波形、频谱、电路等等,帮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相关概念和术语。

2.2 电路测量方法介绍基本的电路测量方法,如直流电压测量、交流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等等;展示不同类型的测量仪器和设备,例如万用表、示波器等等,让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3 信号分析方法介绍信号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信号采集、数字信号处理、频谱分析等等;让学生学会使用相应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对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并了解各种信号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和应用场景。

三、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力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电子测量技术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4.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4.2 实验报告在实验课中,学生将进行一系列的实验,需要撰写实验报告。

通过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检测,评估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五、教学计划主题时间内容第一周电量、信号、波形、频谱、电路基本概念主题时间内容电路测量方法第二周万用表、示波器等测量仪器介绍,直流电压测量、交流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等测量方法介绍信号分析方法第三周信号采集、数字信号处理、频谱分析等分析方法介绍,使用相应的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实际操作实验课第四周至第七周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制作实验报告案例讨论第八周教师介绍电子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期末考试第十五周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考查六、教学资源本课程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实验仪器和设备、教师PPT以及相关案例等资源。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2004年修订课程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2004年修订课程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2004年修订课程设计课程背景本课程作为专业核心必修课,旨在通过讲解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常见测量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应用,为日后的电子工程设计与研究提供基础支持。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熟练掌握常见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技术规范。

包括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等。

2.熟悉常见的电子测量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应用,包括电位差测量、电阻测量、电容测量、电感测量等。

3.能够基础的电子测试电路设计及分析,理解如何使用仪器进行测试和分析。

4.深入了解现代测量技术发展动态,包括前沿技术,如虚拟仪器,RFID技术等。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讲解本部分主要介绍电子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基础、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着重介绍几种常用测量仪器及原理,并解释为什么这些仪器是重要的。

第二部分:常见测量技术本部分介绍电子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技术。

包括电路参数测量、磁性测量、高频测量、光学测量等。

同时介绍相应的仪器和测量技术。

第三部分:电子测试电路设计与分析本部分介绍电子测试电路设计及分析的基础知识。

包括电路模拟软件的使用、测试技术及芯片测试技术。

第四部分:前沿测量技术本部分介绍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动态,包括虚拟仪器、RFID等技术的相关知识。

同时讲解不同的编程技术如何运用到测量技术当中,如LabVIEW和C等。

课程实践本课程实践环节重要的是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包括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设计和测试电路等。

同时,老师会引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为了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在实验室中需加强安全知识的讲解和指导。

总结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常见测量技术、电子测试电路设计与分析、前沿测量技术、实验等,涵盖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基础、前沿及应用。

帮助学生掌握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设计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题库电子测量技术基础题库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计量的主要特征是、和。

2、计量器具按用途可分为、和。

3、计量基准一般分为、和。

4、计量标准是按国家规定的作为检定依据用的或,它的量值由传递。

5、计量标准有两类:一类是,一类是。

6、电子测量通常包括的测量,的测量以及的测量。

7、目前利用电子仪器对进行测量精确度最高。

8、目前,电压测量仪器能测出从级到的电压,量程达个数量级。

9、智能仪器的核心是。

10、仪器中采用微处理器后,许多传统的硬件逻辑可用取代,其实质是实现了。

11、智能仪器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其二是。

12、虚拟仪器实质上是和相结合的产物。

13、虚拟仪器的硬件部分通常应包括及和变换器。

14、虚拟仪器的软、硬件具有、、及等特点。

15、LabVIEW是一种软件开发平台。

16、测量电信号的仪器可分为仪器、仪器及仪器三大类。

17、数据域测试仪器测试的不是电信号的特性,而主要是。

二、名词解释1、电子测量2、计量第一章答案一、填空1、统一性;准确性;法制性2、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用计量器具3、国家基准;副基准;工作基准4、准确度等级;计量器具;物质;工作基准5、标准器具;标准物质6、电能量;信号特性及所受干扰;元件和电路参数7、频率和时间8、纳伏;千伏;129、微处理器10、软件;硬件软化11、操作自动化;具有对外接口功能12、软件;硬件13、微型计算机;A/D;D/A14、开放性;模块化;重复使用;互换性15、虚拟仪器图形化16、时域;频域;调制域17、二进制数据流二、名词解释(略)第二章误差理论与测量不确定性一、填空1、测量值与之间的差别称为测量误差。

2、计量标准的三种类型分别是、和。

3、绝对误差在用测量值与真值表示时,其表达式为;在用测量值与约定真值表示时,其表达式为。

4、在绝对值相等的情况下,测量值越小,测量的准确程度;测量值越大,测量的准确程度。

5、相对误差是和之比,表示为。

6、通常相对误差又可分为、、和。

7、满度相对误差又称为引用误差,它定义为绝对误差ΔX和仪器满度值X m之比,记为。

8、满度相对误差给出的是在其量程下的的大小。

9、满度相对误差适合用来表示电表或仪器的。

10、电工仪表是按的值来进行分级的。

11、常用电工仪表分为七个等级,它们是。

12、 1.0级的电表表明r m。

13、根据满度相对误差及仪表等级的定义,若仪表等级为S级,则用该表测量所引起的绝对误差|ΔX| ;若被测量实际值为X0,则测量的相对误差|ΔX| 。

14、当一个仪表的等级选定以后,所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与量程成。

15、在选择仪表量程时,一般应使被测量值尽可能在仪表满量程值的以上。

16、误差分成三类:、和。

17、测量的精密度决定于,测量的正确度决定于。

18、测量的精确度表征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

19、随机误差造成测量结果的,一般用定量表达。

20、系统误差表示了测量结果的程度。

21、处理随机误差的方法主要是。

22、不确定系统误差导致的产生。

23、粗大误差表现为统计的异常值,常称为,应按一定规则剔除。

24、随机误差具有的特点是、、和。

25、测量中随机误差的分布大多数接近于。

26、随机误差的统计处理就是要根据和的方法研究随机误差对测量数据的影响以及它们的。

27、在有限次测量中,通常用的方法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28、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是反映随机变量的某些特征的数值,常用的有和。

29、在统计学中,期望与是同一概念。

30、方差描述了测量数据的。

31、若被测量的真值是μ,等精度测量值为x1,x2,···,x n,可以证明其算术平均值E= 。

的数学期望()x32、()() n xx σδ=表示平均值的比总体测量值的小n倍,它反映了随机误差的抵消性,n越大,抵消程度,平均值离散程度。

33、在测量结果的可信问题中,置信区间刻画了测量结果的,置信概率刻画了测量结果的。

34、用于粗差剔除的常见方法有:检验法,检验法,检验法。

35、莱特检验法适用于测量方法n 的情况。

36、变值系差包括系差和系差,对应的判据则分别是判据和判据。

37、消除和减弱系统误差的典型测量技术是:,,和。

38、在估计系统误差大体范围时,若能找到系差的上限Σa及下限Σb,则系差的恒定部分数值为,变化部分的变化幅度为。

39、不确定度作为测量误差的数字指标,表示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的。

40、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一种参数,这个参数可以是,也可以是具有某置信概率的。

41、89000V写成三位有效数字应为,其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

42、下列数字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5.77 , 36.251 , 43.149 , 38050 ,47.15 , 3.995二、名词解释1、真值2、实际值3、不确定度4、满度相对误差三、简单计算1、现有两块电压表,其中一块表量程为150V,1.5级,另一块表量程15V,2.5级,用它们测10V左右电压,选哪一块表更合适?2、检定一个1.5级100mA的电流表,发现在50mA处误差最大,为1.4mA,其他刻度处的误差均小于1.4mA,问这块电流表是否合适?3、采用微差法测量未知电压Vx,设标准电压的相对误差不大于5/10000,电压表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相对微差为1/50,求测量的相对误差。

4、已知某电阻30次测量值之和为1220Ω,系统的不确定度为测量值的±1%,如果在测量过程中没有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的影响也可忽略,写出测量结果。

5、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8V,稳压电源的微小变动A=0.5V,利用微差法测量电源稳定度。

设标准电压为18V,准确度为±0.05%6、测量某电阻得一组数据:2.20,2.21,2.22kΩ,求该电阻的算术平均值以及标准偏差估计值。

7、用间接法可测量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利用公式P=I·U测量时,问功率的误差?8、分别利用P=I·U,P=I2R,P=U2/R来测量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若电阻、电流、电压的测量误差分别不大于1%,2.5%,2.0%,问选择那种测量方案好?9、用电压表测得三组数据,其平均值分别为:21.1V,21.3V,21.5V,且其算术平均值标准差依次为:0.20V,0.10V,0.05V,求它们的权和加权平均值。

10、用两种方法测某电压,第一种方法测得V1=10.3V,标准偏差δ(V1)=0.2V,第二种方法测得V2=10.1V,测量值的标准偏差δ(V2)=0.1V,求该电压的估计值及其标准偏差。

第二章答案一、 填空1、 真值2、 真值;指定值;实际值3、 ΔX=X-A 0;ΔX=X-A4、 越低;越高5、 绝对误差;被测量真值;%1000⨯∆=A x r 6、 实际相对误差;标称相对误差;分贝误差;满度相对误差7、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ΔX ;仪器满度值Xm ;%100⨯∆=m m X X r 8、 绝对误差9、 准确度10、满度相对误差 11、0.1,0.2,0.5,1.0,1.5,2.5和5.0 12、≤1.0% 13、≤X m ×S%;0%X S X m ⨯≤ 14、正比 15、2/3 16、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 17、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18、一致程度 19、 分散性;总体标准偏差δ20、偏离真值或实际值 21、概率统计法 22、不确定度 23、坏值 24、对称性;抵偿性;有界性;单峰性 25、正态分布 26、概率论;数理统计;分布规律 27、统计平均 28、数学期望;方差 29、均值 30、离散程度 31、μ 32、标准偏差;标准偏差;越大;越小 33、精确性;可靠性 34、莱特;肖维纳;格拉布斯 35、≥10 36、累进性;周期性;马利科夫;阿贝-赫特 37、零示法;替代法;交换法;微差法 38、()b a ∑+∑21;()b a ∑-∑21 39、可疑程度 40、标准偏差;置信区间的半宽 41、 890×102V ;50V42、45.8;36.3;43.1;3.80×104;47.2;4.00二、 名词解释(略)三、 简单计算1、 若选用150V ,1.5级电压表,测量产生的绝对误差为|ΔV 1| ≤ 150 × 1.5% = 2.25V表头示值为10V 时,被测电压真值在10±2.25范围内,误差范围很大; 若选用15V ,2.5级电压表,同样测得|ΔV 2| ≤ 15 × 2.5% = 0.375V表头示值仍为10V ,被测电压真值在10±0.375范围内,误差范围很小; 显然,应该选15V ,2.5级电压表。

2、 %5.1%4.11004.1max max <==∆=m m I I r ,此表合格。

3、 根据微差法,测量的相对误差为 %1501%05.0±⨯+±≤∆•+∆=∆A A x A B B x x =0.05%+0.02%=0.07%4、 该电阻测量值的平均值Ω==6667.40301220R 由于忽略了随机误差的影响,电阻的不确定度为U R =40.6667×(±1%)=±0.406667≈±0.41Ω对电阻测量值做舍入处理后R=40.67±0.41Ω5、 标准电压的相对误差为 %05.0±=∆BB , 电压表的相对误差为%105.01%0.5±=⨯±=∆VV A A , ∴()%33.0%10185.0%05.0±≈±⨯+±=∆•+∆=∆VV A A X A B B X X即,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定度为±0.33%6、 该电阻的平均值为()Ω=Ω++=k k R 21.2322.221.220.2, 各次测量的残差Ω-=Ω-Ω=∆k k k R 01.021.220.21021.221.22=Ω-Ω=∆k k R Ω=Ω-Ω=∆k k k R 01.021.222.23利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标准偏差估计值为()()()[]Ω=+--=∆-=∑=k R n R n i i 01.001.001.013111ˆ2212σ7、 设P ,I ,U 的绝对误差分别为△P ,△I ,△U解法一:U I I U U UP x x f P n i i i ∆+∆=∆∂∂=∆∂∂=∆∑=1 U I P r r UU I I IU U I I U P P r +=∆+∆=∆+∆=∆= 解法二:()()U UU I I I U I x x f r ni i i P ∆∂+∂+∆∂+∂=∆∂∂=∑=ln ln ln ln ln 1U I r r UU I I +=∆+∆= 8、 P=I ·U 方案()%5.4%0.2%5.2±=+±=+=U I P r r rP=I 2·R 方案()%0.6%1%5.222±=+⨯±=+=R I P r r r P=U 2/R 方案()%5%1%0.222±=+⨯±=+=R U P U r r显然,P= I ·U 方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