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教育学原理》考研真题精选-辨析题及简答题【圣才出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辨析题

1.依据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掌握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要素。[统考2019年研]

答:错误。

(1)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认为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都应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体育的基本要素是关节活动。

(2)要素主义教育思潮是现代欧美国家的一种教育思潮,强调学校教育的任务主要是传授人类文化遗产共同要素。

综上,引导学生掌握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主要任务是要素主义教育的观点,而非裴斯泰洛齐的观点。

2.加涅所说的“智慧技能”就是当下认知心理学家所说的“程序性知识”。[统考2019年研]

答:错误。

(1)加涅的智慧技能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如默读、心算、写作、观察和分析等技能。在心智技能中,根据适用的范围不同,又可以将它分为专门心智技能和一般心智技能两种。

(2)程序性知识主要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一种实践性知识,主要用于实践操作。

综上,程序性知识与智慧技能分属于不同的话语体系,分别指向同一对象。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知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两者的属性特征范围都不同。

3.教育应该完全放弃保守功能只保留超越功能。[广州大学2019年研]

答:此观点错误。理由如下:

从性质上看,教育功能可以分为保守功能和超越功能。

(1)教育的保守功能,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结构,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自身的逻辑性,不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教育自我保存的功能性和承继性,表现出教育重复、封闭、保守的一面。教育功能的保守性是由教育不变的本质和相对稳定的结构所决定的。“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重复,即重复地把上一代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正是教育功能的保守性,确保了教育本质、教育自身的规律和对人类文明的继承。

(2)教育的超越功能,是指通过教育的自我更新和变革,促进和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受社会制约,反映着那个社会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教育也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不断更新自己的内容和结构,并因此促进和引领社会的发展。

(3)教育的保守性反映了教育对社会不变和适应的一面,教育的超越性则反映了教育对社会变革和引领的一面。没有教育的保守性,教育将失去自身;没有教育的超越性,教育将失去发展的活力。保守和超越虽然相反,但缺一不可。没有超越的保守,必然带来教育的落后;不遵循规律的超越,同样带来教育的混乱。

因此,教育必须把保守和超越有机结合起来,在保守性基础上实现教育的超越,包括对自身的超越和对社会的超越。

4.因材施教有悖于教育公平。[统考2016年研]

答:此观点错误,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并不是要求区别对待学生,而是根据学生自身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有针对的教育;教育公平是指要公平对待学生,并不是要求要平均对待学生,学生有各自的特点和个性,在教育中应该对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5.教育受制于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取决于社会的现实要求。[统考2015年研]

答:此说法错误。具体理由分析如下:

教育受制于社会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的确定并不取决于社会的现实要求。教育受制于社会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宗旨、目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除此之外,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选择也要考虑人的因素,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

6.教育应与人的天性合作。[统考2015年研]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教育应与人的天性合作是指教育应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

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个别差异性要求对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整体性要求教育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的特征,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

7.在全球化的今天,培养世界公民已经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四川师范大学2014研]答: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目的仍然要求教育的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结合。

(1)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

(2)要正确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认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作为一种培养人的专门活动的教育,既要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又要满足个人发展需要;

(3)不同社会、不同国家的教育目的各不相同,甚至还有本质差别,因为教育目的具有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观点与制度的制约。不同的国家教育目的各有特色,而不能一概而论。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教育目的仍然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其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教育目的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来关心,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我们当前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小学的基本任务,为年轻一代奠定人生发展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