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预防方法
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预防方法摘要:目的: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方法的探讨。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静脉血栓多发生在下肢,本文选择近几年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就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因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肢体浅表或深层静脉曲张、伴或不伴下肢肿胀等,若治疗不当可能诱发肺栓塞。
国内报道指出,80%~90%肺栓塞的栓子来源于DVT[1]。
因此,临床应重视对患者DVT的预防与治疗。
1.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表明DVT形成常见的危险因素有手术、创伤、卧床、下肢瘫痪、恶性肿瘤、肿瘤治疗(激素、化疗等)、既往静脉血栓病史、高龄、肥胖、中心静脉置管等。
1.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变差,同时高龄的患者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2],在高血糖及高血脂等的作用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身体各项机能衰弱或肢体功能障碍使人的活动度减少,致使血流缓慢,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1.2体重指数肥胖是DVT形成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肥胖的患者(BMI≥30Kg/m2) 增加了2倍的血栓风险。
肥胖可导致血脂异常,静脉血流速度减慢,血液成高凝状态,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1.3恶性肿瘤癌症患者发生VTE是一般人群的4倍[3],肿瘤破坏机体的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平衡[4],从而使机体处于易栓状态。
而恶性肿瘤的患者往往需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来进行化疗药物的输注[5],这两种因素又增加了DVT的风险。
1.4手术与创伤手术患者术前需要禁饮食,机体血容量减少,血液黏度增高,术中全身麻醉,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手术时间长且术中易造成血管损伤,术后卧床导致血流淤滞,均为DVT形成的高危因素。
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措施
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措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体腔内不正常的凝结,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血栓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甚至致残。
未被诊断和治疗的DVT引起的肺栓塞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极高。
由于手术相关的DVT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易被忽视。
因此,了解DVT的相关知识可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对DVT的警觉,对于围手术期的患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减少DVT和肺栓塞的发生,降低患者住院日,医疗费用和病死率。
一围手术期患者DVT的发生机制要预防DVT,就必须认识其危险因素。
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的3个重要因素。
导致高凝状态的遗传性因素抗凝因子Ⅲ(AT Ⅲ)缺乏、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蛋白C活性抵抗、V因子和R5.6Q条带突变、高半胱氨酸血症、凝血素基因突变(2021A)、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足和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异常。
导致获得性高凝状态的因素吸烟、肥胖、妊娠、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抗磷脂综合征、恶性肿瘤、抗恶性肿瘤药物、骨髓移植综合征、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和炎性肠病。
评价术中术后DVT的易感倾向,应了解病人年龄、手术方式、既往DVT史和继发诱因。
继发诱因包括长时间制动、瘫痪、恶性肿瘤、肥胖、静脉曲张和使用雌激素等。
根据上述因素,可将DVT的危险因素分为高、中、低三级。
二DVT基本预防原则是早期运动和使用抗凝药物。
1.手术前:术前准备常嘱病人禁食、禁水、洗肠并行胃肠减压。
如补水不足常致病人处于“脱水”、血容量不足状态,致使血液浓缩,继而导致血液高凝状态。
2. 手术中:(1) 病人卧床、下肢制动(捆扎,压迫静脉)均会使下肢静脉血流缓慢、郁滞,组织缺血并导致细胞代谢障碍,使局部凝血酶聚集和纤维蛋白溶解,致局部静脉血栓形成。
卧床、下肢肌肉的泵血功能减退,加之捆扎,甚至压迫后,静脉回流障碍,最终发生下肢DVT。
(2) 麻醉导致周围血管扩张,肌肉麻痹、张力减退,泵血功能减退,静脉回流减少、郁滞。
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措施下肢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一种在下肢深静脉中形成血栓的疾病。
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血栓可能脱落并游走到肺动脉,引发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1.运动:长时间的久坐或久站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
如起立走动、跳绳、屈伸脚踝等。
运动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血液淤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2.穿着适合的袜子:选用有弹性的压力袜,可以增加对下肢静脉的压力,帮助血液回流,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袜子应该合身但不过紧,不影响血液循环。
3.避免长时间的久坐或久站:长时间的久坐或久站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
如果需要长时间坐下或站立,应尽量每隔一段时间活动一下脚踝和小腿肌肉,以保持血液循环。
4.确保适当的水分摄入: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保持血液的稀释状态,减少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栓的形成风险。
5.避免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会影响血液流动性,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戒烟和限制饮酒可以有效减少DVT的发生。
6.控制体重:肥胖是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之一、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减轻下肢的负担,降低静脉压力,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7.高风险人群的药物预防:对于一些高风险人群(如手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不起者等),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
抗凝药物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8.风险评估:如果有DVT的家族史、个人有其他血栓疾病史,或者其他高风险因素,应该进行相关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预防非常重要。
除了以上措施外,个人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因素。
此外,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药物预防,遵守医嘱。
这些预防措施可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保护健康。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
注射液 、 脂肪乳剂等 可造 成静脉 壁受 损、 管通透性 增加 、 血 发
2 1 患者本身特性评估 . 2 1 1 年龄 . .
生药液外渗 , 导致静 脉炎的发 生。当静脉 内皮及 其功 能损 害 Wabl re 等 研究 发现 , 发生 D T的平均 年龄 时可引起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物质释放 , V 启动内源性凝血 系统 , 为 5. 8 4岁。Bo n6发现高 龄 患者 易在 术后 发生 深 静 脉 血 同时静脉壁 电荷改变 , rw - 导致血小板凝集 、 黏附 , 形成血栓 。
因 素 。
D T患者 曾患有 D T 可能是纤 溶系统 受损造成纤 维蛋 白原 V V, 大手术 、 瘫痪 、 神经 内外科疾 病 、 肿瘤 患者均 是 缺乏 , 血栓 再发 的危 险。 2 8 危 险因素 间的相互作用 .
3 评价标准 .
2 15 病种 ..
发生 D T的高危人 群。有研究 表 明 , V 骨科 、 产科 、 外科 、 普 神 经 内外科 、 肿瘤科都有 D T的高发病率。 V
李慧禄 等 报 道 , 全麻 患者 发生 深静 脉
静 脉内不正常地凝结 、 阻塞 管腔 , 导致 的静 脉 回流障碍 , 发 血栓 较其 他麻 醉方式 高 , 为椎管 内麻醉增加 了阻 滞平 面 以 多 认
生于下肢深静脉 。经静 脉造影证 实有症 状 的 D T的发病 率 下的血流以及减少 血液粘稠 度 , V 而全麻使下肢血流显著 减少 ;
栓 。最近美 国一项 2 5年的前瞻性 研究 中 , 静脉血 栓栓塞症 的 23 4 用药方式 最 近的研究 发现 静脉注射 是慢性 静脉 疾 .. 年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递增 j 。 病乃至静脉血栓 中重要的潜在危险 。 2 12 性别 .. 有研究表明 : 同性别之间静脉血 管栓 塞性疾 24 制动 卧床 2周下 肢深静 脉血栓 形成 的发病率 明显 高 不 . 病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 但近期研究表明 5 以下女性发病 于卧床 3d的患者 。 O岁 率低于男性 J这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有关 。当然 , 同性 g, 不 25 女性特殊 因素 国外文 献报道 , . 围生期 D T发病 率为 V 别 D T的发生率是否有差异 , V 还存在一定的分歧。 05 一1 0 , 中产褥 期 D T发 病率 为 妊 娠 期 的 2—3 .% .% 其 V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下肢深部静脉内形成血栓的疾病。
它主要发生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包括腘静脉、股静脉、髂静脉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非常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疾病因素、外伤因素等。
为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遗传因素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家族中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的人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
遗传因素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起来较为困难,但我们可以进行常规体检,定期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并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凝剂等,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其次,疾病因素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都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病风险。
因此,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在于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慢性疾病。
此外,外伤因素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大危险因素。
外伤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见于严重的骨折、手术等情况。
为了预防在外伤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在手术后,医生常会给患者使用药物抗凝和穿着弹力袜等,以减少血栓的形成。
在长时间的床位休息或长时间的坐姿后,要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散步、运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
总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众多,包括遗传因素、疾病因素和外伤因素等。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此外,在高危人群中,如有遗传因素或长期卧床、手术等,应及时采取药物预防措施,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抵抗力,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容易导致血栓形成,造成严重后果。
本文通过概述这一病症的危险性,强调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首先介绍了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站立、久坐不动等。
然后重点介绍了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体位,适当运动等。
接着详细介绍了体位护理和运动护理的方法,强调了药物预防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重要作用。
总结了预防和护理措施的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了防范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通过本文的内容,读者能够更加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危险因素、体位护理、运动护理、药物预防、总结1. 引言1.1 概述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特别是对于长时间卧床、长时间坐姿、手术后患者或者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群来说,更容易发生。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对于预防和治疗此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体位护理、运动护理以及药物预防,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保护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通过正确的知识和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下肢深静脉血栓,共同呵护我们的健康。
2. 正文2.1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的血栓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患有肥胖症的人群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
肥胖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加重下肢深静脉的负担,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易发生血栓。
长期卧床不动或长时间久坐的人群也容易患上下肢深静脉血栓。
长期不动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造成血液滞留在静脉内,加速了血栓的形成。
普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48• 临床研究 •普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郭凯红(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普一病房,辽宁抚顺 113006)【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行普外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53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57名行普外科手术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和相关预防措施。
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制动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中存在吸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在酗酒和血栓家族史的患者比例和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根据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普外科手术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25-0048-01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普外科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状,主要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凝结诱发血栓的形成。
在急性阶段如果不能及时的诊断和处理,会导致一些血栓脱落,进而造成更加严重的肺或者脑等重要器官发生栓塞导致患者死亡[1],而慢性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发生会造成患者长期的疼痛感觉,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本次研究为了预防和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将术后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微信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组为普外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53例,其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8.3±2.1)岁,胃肠手术21例,胰腺手术12例,胆道手术10例,,其他10例。
对照组患者为同期手术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57例,其中男27例,女30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9.2±2.2)岁,胃肠手术23例,胰腺手术14例,胆道手术11例,其他9例,对比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
力 梯度 , 日≥3次 , 每 配合 深 呼 吸 锻炼 , 加 速 下 肢 可 静 脉 回流 。陈廖斌 等 报 道 , 手 术后 麻 醉作 用 消 对 失 的患者 , 双下 肢 的股 四头肌收缩 运 动 , 情允许 做 病 的情况 下做 双下肢 抬 高 训 练 , 励 并督 促 患 者 床 上 鼓
到腹 主 动 脉 分 叉 和 右 侧 髂 动 脉 及 腹 股 沟 韧 带 的
因 。因此积极 有效 地 防治 D T 可 降低 I U患 者 V , C 的致残 率与病 死率 , 现将 IU患者 发生 D T的高危 C V
因素 和护理 措施综 述如 下 。
体 , 诱 发 D T 。输 入 血血 型 不 同 发 生 率 也 不 可 V 同 , O型血 D T发生 率 明 显高 于 0型 血 , 非 V 提示 红
回流减 慢 , 重静 脉淤滞 , D T发 生率 升高 。 加 使 V
1 5 体 质量 目前认 为肥胖 不是 独立 的危 险 因素 , . 但 在绝 经期 妇女 , 质 量 指数 >3 . 体 0 0时 , V D T发 病 的 危 险 性 明 显 增 高 , 后 D T 发 生 率 可 增 加 术 V
关 , 其关 联性 有待 进一 步研究 证实 。 但
2 护 理 措 施 2 1 预 防 性 护 理 .
2 1 1 常规体位 : .. 无禁 忌 证 、 情允 许者 , 病 常规 抬 高 下 肢 2 2 。 膝 下 垫一 长软 枕 , 肢 充 分 保 暖 , 0~ 5 , 下 室 温 控制 在 2 2~2 % 。2 h翻身 侧 卧 1 , 减轻 对 4 次 以 下 腔静脉 和髂 静脉 的压 迫 。 2 1 2 早 期活 动 : .. 王梅 新 认 为应 指 导 及 鼓 励 长 期 卧床 患者按 以下 程序 进 ; 肢 锻 炼 : 后 6 h踝 , 亍下 术 关 节交 替做 跖屈 和背 屈 运 次 日进 行 主 动 旋 转 活 功, 动, 同时帮助 其 由踝关 节 开 始 自下 而上 依 次 做 比 目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作者:时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DVT)是临床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虽然近年来对DVT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的趁势[1]。
Aqulia报道[2]在美国各种疾病死亡的患者中,有DVT形成者占尸检的72%,每年因肺栓塞死亡的人数达50 000~200 000,在严重创伤的伤员中,60%并发下肢DVT。
每年因患此病而丧失的劳动力大约200万人.Rathbun等[3]统计美国每年新增DVT患者超过60万人,其中DVT所致的死亡患者总数接近10万人.Heit等[4]报道欧美国家对各自过去30年人口调查发现,每年DVT的发病率1.0~1。
6/1 000人。
我国目前尚无DVT相关发病率统计资料,但有资料显示,DVT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徐宝立等[5]报道髋部骨折术后DVT发生率达16.7%,吕厚山等[6]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 发生率为47.1%。
DVT严重时可引起致命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7-8],Kahn等报道50%左右的DVT最终发展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可见DVT危害范围广且严重,因此,探讨LDVT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显得尤为重要[9]。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危险因素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学主要包括三个相关因素,即Virchow提出的三要素:(1)血管壁损伤;(2)血流缓慢;(3)血液高凝状态。
LDVT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老、长期卧床、近期施行较大手术(尤其是下肢、盆腔等手术时的长时间仰卧、长时间截石位、长时间肢体制动、长时间坐位)、脑中风、恶性肿瘤、骨折、肢体制动、妊娠、产褥期、各种慢性病、静脉曲张、肥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脓毒血症、口服避孕药、长时间乘座飞机、火车、汽车等。
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VTE,即静脉血栓栓塞,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
VTE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包括年龄、肥胖、长时间卧床、手术、肿瘤、妊娠、吸烟、遗传因素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VTE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一疾病。
危险因素。
年龄是VTE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的弹性减弱,血液流动速度减慢,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此外,肥胖也是VTE的危险因素之一。
肥胖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长时间卧床或长时间久坐也是VTE的危险因素,因为这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手术也是VTE的危险因素之一,特别是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手术等大型手术。
肿瘤患者也容易发生VTE,因为肿瘤细胞会释放出一些物质,促使血液凝结。
妊娠也是VTE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怀孕会使血液凝结能力增加,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吸烟也是VTE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尼古丁会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遗传因素也是VTE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家族中有VTE的病史,那么个体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预防措施。
了解VTE的危险因素是预防VTE的第一步。
对于年龄较大、肥胖、长时间卧床或长时间久坐的人群,应该采取措施促进血液循环,比如适当的运动、定期站立活动等。
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应该在手术前进行全面的评估,采取预防性措施,比如使用抗凝药物。
对于肿瘤患者,应该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血栓形成。
对于妊娠妇女,应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避免长时间卧床或长时间久坐。
对于吸烟者,应该戒烟,避免尼古丁对血管的不良影响。
对于有遗传因素的人群,应该加强自我监测,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此外,对于已经发生VTE的患者,应该积极进行治疗,包括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手术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严格遵守医嘱,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评估和防止措施
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评估和防止措施引言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一种常见的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
为了预防和及时诊断DVT,评估其危险性和采取相应的防止措施变得至关重要。
危险性评估评估患者患上DVT的危险性可以帮助医生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性评估方法:1. Wells评分系统:Wells评分系统是一种常用的DVT危险性评估工具。
通过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因素,可以得出一个分数,从而评估患者患上DVT的风险。
2. Caprini评分系统:Caprini评分系统是另一种常用的DVT危险性评估工具。
该系统考虑了患者的年龄、手术类型、肿瘤史、以及其他因素,以确定患者患上DVT的风险。
3. D-dimer测试:D-dimer是检测血浆中血栓降解产物的一种方法。
高水平的D-dimer可能提示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但它并不能作为诊断DVT的唯一指标,需要结合其他评估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防止措施为了降低患者患上DVT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动态矫形床垫: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使用具有动态矫形功能的床垫可以减少静脉淤血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2. 弹力袜:穿着弹力袜可以提供适当的压力,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静脉回流障碍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3. 早期行动:对于高危患者,早期行动可以减少静脉血液淤滞的时间,降低DVT的发生率。
4. 药物预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抗凝药物进行DVT的预防。
5. 教育和宣传:对于需要长时间卧床或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宣传,增加他们对DVT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结论对于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评估和防止措施,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合适的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早期预防和诊断可以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作者:时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DVT)是临床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虽然近年来对DVT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的趁势[1]. Aqulia报道[2]在美国各种疾病死亡的患者中,有DVT形成者占尸检的72%,每年因肺栓塞死亡的人数达50 000~200 000,在严重创伤的伤员中,60%并发下肢DVT。
每年因患此病而丧失的劳动力大约200万人。
Rathbun 等[3]统计美国每年新增DVT患者超过60万人,其中DVT所致的死亡患者总数接近10万人。
Heit等[4]报道欧美国家对各自过去30年人口调查发现,每年DVT的发病率1.0~1.6/1 000人。
我国目前尚无DVT相关发病率统计资料,但有资料显示,DVT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徐宝立等[5]报道髋部骨折术后DVT发生率达16.7%,吕厚山等[6]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为47.1%。
DVT严重时可引起致命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7-8],Kahn等报道50%左右的DVTLDVT左下肢多见,孕期胎儿增大后对髂静脉的压迫也是使孕产期女性易发生DVT的另一个原因。
盆腔静脉密集,静脉壁薄,缺少四肢静脉所具有的筋膜外鞘,加之膀胱、生殖器官、直肠3个系统静脉彼此相通,故剖宫产易使盆腔淤血,血液缓慢。
麻醉尤其是硬膜外麻醉使下肢肌肉完全处于松弛状态,而比目鱼肌静脉窦内的血流是依靠肌肉收缩作用向心回流的,下肢肌肉长时间不活动,造成下肢静脉血液淤滞,从而诱发下肢DVT。
手术后较长时间卧床,失去了小腿的肌泵作用,更促使DVT的发生与发展。
在血液淤滞情况下,血栓即可在静脉瓣膜尖部和肌肉静脉窦内形成,如果再伴有内膜损伤或高凝状态,血栓就发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一种血栓形成在下肢深部静脉的情况。
DVT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长时间静止、手术、一些药物、肥胖、妊娠、遗传因素等。
DVT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肺栓塞。
因此,预防DVT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1.改变生活方式:长时间久坐或久站会增加患DVT的风险。
建议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生活方式,例如每隔一小时活动一下,尽量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
2.数字舒缓:对于那些需要长时间久坐或久站的人来说,使用数码舒缓装置可能很有帮助。
这些装置会定时给下肢施加轻微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3.穿着适当的袜子:穿着紧身衣物或袜子可能会限制血液循环,增加DVT的风险。
建议穿着适当的袜子,尤其是那些特别设计以促进血液循环的压力袜。
4.注意体重控制:肥胖是DVT的一个危险因素。
注意体重控制,采取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可以降低患DVT的风险。
5.健康饮食:饮食中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建议摄入足够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食品,并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的食物。
6.避免长时间使用紧身衣物:紧身裤、紧身袜等紧身衣物可能限制血液循环,增加DVT的风险。
尽量避免长时间穿着这些紧身衣物。
7.避免使用乙醇和尼古丁:乙醇和尼古丁对血液循环有负面影响,并增加DVT的风险。
应该尽量限制或避免饮酒和吸烟。
8.防止被虐待:长时间被固定在床上或椅子上可能导致久坐不动,增加DVT的风险。
如果有任何残疾或局部功能减退,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预防DVT。
9.药物预防:对于高风险患者,例如那些需要长时间卧床的人,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血药物,例如肝素或华法林,来预防DVT。
10.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一些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可能增加DVT的风险。
积极治疗这些疾病可以减少DVT的风险。
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疾病,它可能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血栓栓塞症(PE)以及其他相关并发症。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以及一些预防措施,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如何预防这一潜在的健康风险。
危险因素: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循环系统逐渐衰弱,血栓形成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群,他们更容易受到血栓形成的威胁。
2. 运动不足:长时间久坐或久站不动可能导致血液在血管中滞留,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缺乏运动的人,尤其是那些经常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的上班族,容易受到影响。
3. 肥胖:肥胖会引起体重增加,给静脉血管带来沉重的压力,并使血液循环变得不畅。
这种情况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4. 吸烟: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作用可能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血栓形成的发生。
5. 荷尔蒙变化:妇女在怀孕期间、服用避孕药或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预防措施:1. 积极运动:定期参加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等,可增加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同时,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不动。
2.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健康脂肪和高质量的蛋白质。
限制摄入过多的盐、饱和脂肪和高糖食物,有助于控制体重,减少患血栓的风险。
3. 避免吸烟:戒烟是保持心血管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戒烟,可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并减少其他与吸烟相关的健康问题的发生。
4. 积极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预防血栓形成至关重要。
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人们可以控制体重,降低患血栓的潜在风险。
5. 医生建议:遵循医生的建议,特别是对于那些患有潜在风险的人群。
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结论: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但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其发生。
DVT的危险因素与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重庆市血管外科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血管外科时德赵渝C E C 201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 o w e r e x t r e m i t y D e e p V e i n T h r o m b o s i s ,L D V T )是临床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虽然近年来对D V T 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的趁势C E C 2011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肿胀、疼痛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猝死C E C 2011正常右室右室扩张和衰竭巨大肺栓塞C E C 2011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危险因素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学主要包括三个相关因素,即V i r c h o w 提出的三要素:①血管壁损伤;②血流缓慢;③血液高凝状态C E C 2011Virchow’s 三要素& 血栓形成●获得性危险因素●遗传性危险因素血流淤滞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C E C 2011L D V T 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老、长期卧床、近期施行较大手术尤其是颅脑、胸腔、脊柱、下肢、盆腔等手术时的长时间仰卧或伏卧、长时间截石位、长时间肢体制动、长时间坐位C E C 2011脑中风、恶性肿瘤、骨折、肢体制动、妊娠、产褥期、各种慢性病、静脉曲张、肥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脓毒血症、口服避孕药、长时间乘座飞机、火车、汽车等。
抗凝血酶、蛋白C 和蛋白S 的缺乏,以及V l e i d e n 突变导致的抗活化蛋白C 现象所致的遗传性促血栓因子C E C 2011高半胱氨酸血症、某些维生素类如B 12、B 6或叶酸的缺乏. 此外,纤溶系统异常、纤维蛋白原缺乏,因子I I 突变和因子V I I I 水平的增高也是血栓形成的潜在原因C E C 2011在某一个体,常是以某一危险因素为主,也常有其他因素的参与,因而分析主要危险因素至关重要成年人发生D V T 要具备2个危险因素,而儿童则往往要具备4个以上的危险因素C E C 2011O g e r 等报道5个因子是影响D V T 发生的独立变量:●65岁以上;●以前曾有静脉血栓史;●高危情况(最近3个月内有外科手术史或下肢外伤史);●恶性肿瘤;●静脉曲张C E C 2011V i r c h o w 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个相关因素,至今仍被各国学者所公认完整的血管内膜是血小板聚集的生理屏障,一旦静脉壁受到损伤,释放促凝物质,使血小板聚集,在此基础上导致血栓形成C E C 2011内膜损伤又可释放凝血因子I I I 及其他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酶原被激活,继而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以及各种血细胞共同形成血栓C E C 2011任何原因对下肢深静脉的热损伤(如手术中局部渗血,用热盐水纱布的加压); 机械性损伤(如术中的牵拉、压迫); 感染性损伤(如术后深静脉旁的软组织感染)都会造成静脉内膜的损伤C E C 2011临床上常见的术中静脉的损伤,挤压、静脉注射刺激性的药物如高渗性液体、某些抗癌药、抗生素等,在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静脉内留置导管、静脉置管的各种有创性操作等C E C 2011上述情况能引起静脉收缩和内膜损伤, 导致管壁内弹力板断裂,使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沉积,并网罗各种血细胞而形成血栓C E C 2011近年来研究表明,乘座汽车、火车、飞机等旅行持续在6小时以上,尤其是乘座时长时间睡觉者,由于下肢静脉血流的滞缓,使静脉血栓性疾病增加5倍左右C E C 2011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前运动量已明显减少,甚至卧床,加之心肺功能下降,术前使下肢血流处于相对缓滞状态,在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时还会因制动、麻醉、止血带的使用,对深静脉的挤压,进一步加重血液淤滞,从而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C E C 2011胸部、腹部、盆腔,下肢等较大手术等应激状态可释放大量组织因子和凝血酶原,使血液凝固增加; 手术中的失血,脱水也可导致血液浓缩同时患者的自身因素如高龄、肥胖、吸烟、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等可促使患者进入高凝状态C E C 2011年龄作为D V T 的独立危险因素,已得到认可W h i l e 报道<15岁人群D V T 发生率仅为5/10万以下,而80岁以上人群D V T 发生率高达450-600/10万。
探讨下肢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探讨下肢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
结果: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严重创伤或骨折者、高龄者、肿瘤者是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率。
结论: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严重创伤或骨折、高龄、肿瘤等密切相关,尽早采取科学合理的针对性护预防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下肢手术;护理对策深静脉血栓(DVT)主要是指静脉壁损伤、血液黏滞度增加以及血液淤滞等三种因素共同作用后导致的一种现象[1]。
因为静脉血液回流不畅,高凝状态下的血液很容易形成血栓,下肢手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
一旦血栓发生脱落,就可能导致肺血血栓栓塞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
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180例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作如下汇报: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7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患者95例,女患者85例,患者年龄17-90岁,平均年龄(65.5±2.5)岁。
1.2 方法对患者年龄构成、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其他基础疾病等进行分析调查,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一旦发现疑似深静脉血栓要立即给予彩超检查,以便准确判断是否存在血栓情况。
1.3 临床护理对策1.3.1 饮食护理措施饮食方面应指导患者多吃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粗纤维食物,适当增加饮水量,以利于大便顺利排出,避免便秘增加腹压引起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形成血栓。
为促进肠蠕动,也可给予患者下肢环形按摩,禁忌辛辣或其他刺激性的食物,禁止患者吸烟饮酒,以免烟中尼古丁对血管造成刺激,导致痉挛情况增加患者痛苦。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统计分析表 明 , V 患者 中 , DT 同时存在下肢 骨折及骨
科相关性疾病 、 脑血管病致 卧床 、 大手术 ( 、 、 ) 心 胸 腹 的比
例较高 , >1 % ; 均 0 其次为恶性肿瘤 、 剖宫产术后 、 血压 、 高
血 栓 的形 成 。
龄1 7 9~ 5岁 , 平均 5 . 7岁 ; 下肢 6 41 左 4例 , 右下肢 2 7例 ,
34 脑血 管病 患者 .常常 伴有 糖 尿病 、 . 高血 压病 史 , 在
表 1 9 6例 D T患者危 险因素及 构成 比 V 6 0岁 以上 , 随着年 龄 的增长 , 者血 液流 变学 检 查 , 患 全血 黏度 皆有不 同程度 的增高 , 血液 的凝 固性增 加 , 使 而容 易 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成。 35 其他危 险因素 . 年龄 : 根据流行病学 调查资料证 实 , D T的凝血 因子 随年龄 的增 长而 增 高 ; V 女性 妊娠 期 由 于 增大 的子宫影 响下肢静 脉回流 , 以及产后凝血 和纤溶 系统 的生理变化可导致血栓 的形 成 ; 口服避孕药 和雌激 素治疗
河北 中医 2 1 年 7月第 3 01 3卷第 7期
H bi C Jl 2 1 ,o 3 N . ee JT M,u 0 1 V l , o7 y 3 .
17 09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危 险 因素 分 析 及 护 理 干 预
孙 丽 英
( 北 省唐 山市 中医医 院肛肠 科 , 河 河北 唐 山
静脉血栓 的认识 , 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并配合术后 的功能 使 锻炼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简称DVT)是一种常见的血液循环障碍,主要发生在下肢深静脉。
这种疾病的严重程度不能被低估,因为它可能导致肺栓塞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预防和控制DVT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帮助人们有效应对这一健康问题。
一、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1. 保持适度的体重:肥胖是DVT的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保持适度的体重,可以减轻下肢的负担,降低血液循环受阻的风险。
2. 定期运动:长时间的久坐或久站会增加DVT的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进行适度的运动,比如散步、普拉提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3. 穿着合适的鞋袜:选择适合的鞋和袜子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建议选择舒适、合脚的鞋子和松紧适中的袜子,避免穿着过紧或过松的鞋袜。
二、长时间坐车或乘坐飞机时的预防措施1. 移动肢体:长时间坐车或乘坐飞机时,应该经常活动腿部肌肉。
可以通过抬腿、踮脚、转动脚踝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
2. 穿着弹性袜:在长时间坐车或乘坐飞机前,人们可选择穿着弹性袜。
这种袜子可以增加下肢的压力,帮助预防DVT。
三、特殊情况下的预防措施1. 手术后的预防:手术后的患者往往需要卧床休息,这会增加患者得DVT的风险。
为减少此种风险,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和穿戴弹性袜。
2. 孕期的预防:孕妇易患DVT,因为孕期会使下肢静脉受到压力增加。
孕妇应定期锻炼腿部肌肉、保持适当体重,并可根据医生建议穿戴弹性袜。
四、药物预防和治疗1.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可以减少血液凝结的风险,预防DVT的发生。
使用抗凝药物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血液检查。
2. 溶栓药物:对于已经形成DVT的患者,溶栓药物可以帮助溶解血栓。
使用溶栓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需密切监测血液指标变化。
综上所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长时间坐车或乘坐飞机时的预防措施、特殊情况下的预防措施以及药物预防和治疗。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长期卧床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可使原有病情加重,致残率增加。
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减少DVT的发生,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医疗费用。
一、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一)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给患者和家属讲解发生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
避免高胆固醇饮食,给予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二)活动卧床患者至少每2h翻身一次,鼓励并督促其在床上主动伸屈健侧下肢,做屈趾、屈背、内外翻以及足踝的翻转运动,由护士或家属被动按摩患侧下肢比目鱼肌和腓肠肌。
(三)穿刺部位的选择静脉输液或采血时,应避免在下肢静脉或股动脉穿刺,特别是下肢反复穿刺。
静脉输液和采血宜选用上肢浅静脉,动脉采血可选用桡动脉穿刺。
(四)药物预防用肝素、阿司匹林等抗凝药降低血液黏滞性、预防血栓形成。
(速避凝)由于抗凝作用强,很少引起出血,不需要监测凝血酶时间等优点,在预防DVT上取得较好效果。
常用速避凝2ml皮下注射,2次/d,连用5~7d。
在应用速避凝时应注射腹壁前外侧,左右交替,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及有无过敏反应。
(五)严密观察DVT的症状对长期卧床患者护士应经常观察双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必要时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一)一般护理抬高患肢20°~30°,膝关节屈曲15°。
注意保暖,床上活动时应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患肢按摩,避免用力排便,以防血栓脱落。
严密观察患肢肿胀程度、末梢循环、色泽变化;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周径,并与以前记录和健侧周径相比较。
由于患肢血液循环差,受压后易引起褥疮,可用厚约10cm软枕垫于患肢下。
(二)溶栓护理溶栓治疗主要用尿激酶。
尿激酶全身用药时通过周围静脉滴注方式给予溶栓药物,用药剂量大,2个月以内活动性出血的脑卒中、未能控制的高血压等禁用此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作者:时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DVT)是临床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虽然近年来对DVT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的趁势[1]. Aqulia报道[2]在美国各种疾病死亡的患者中,有DVT形成者占尸检的72%,每年因肺栓塞死亡的人数达50 000~200 000,在严重创伤的伤员中,60%并发下肢DVT。
每年因患此病而丧失的劳动力大约200万人。
Rathbun等[3]统计美国每年新增DVT患者超过60万人,其中DVT所致的死亡患者总数接近10万人。
Heit等[4]报道欧美国家对各自过去30年人口调查发现,每年DVT的发病率1.0~1.6/1 000人。
我国目前尚无DVT相关发病率统计资料,但有资料显示,DVT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徐宝立等[5]报道髋部骨折术后DVT发生率达16.7%,吕厚山等[6]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 发生率为47.1%。
DVT严重时可引起致命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7-8],Kahn等报道50%左右的DVT最终发展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可见DVT危害范围广且严重,因此,探讨LDVT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显得尤为重要[9]。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危险因素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学主要包括三个相关因素,即Virchow提出的三要素:(1)血管壁损伤;(2)血流缓慢;(3)血液高凝状态。
LDVT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老、长期卧床、近期施行较大手术(尤其是下肢、盆腔等手术时的长时间仰卧、长时间截石位、长时间肢体制动、长时间坐位)、脑中风、恶性肿瘤、骨折、肢体制动、妊娠、产褥期、各种慢性病、静脉曲张、肥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脓毒血症、口服避孕药、长时间乘座飞机、火车、汽车等。
抗凝血酶、蛋白C和蛋白S的缺乏,以及Vleiden突变导致的抗活化蛋白C现象所致的遗传性促血栓因子。
高半胱氨酸血症、某些维生素类如B12、B6或叶酸的缺乏。
此外,纤溶系统异常、纤维蛋白原缺乏,因子II 突变和因子VIII水平的增高也是血栓形成的潜在原因。
在某一个体常是以某一危险因素为主,也常有其他因素的参与,因而分析主要危险因素至关重要。
成年人发生DVT要具备2个危险因素,而儿童则往往要具备4个以上的危险因素。
Oger等[10]报道65岁以上,以前曾有静脉血栓史;高危情况(最近3个月内有外科手术史或下肢外伤史);恶性肿瘤以及静脉曲张等5个因子是影响DVT发生的独立变量。
Virchow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个相关因素,至今仍被各国学者所公认。
完整的血管内膜是血小板聚集的生理屏障,一旦静脉壁受到损伤,释放促凝物质,使血小板聚集,在此基础上导致血栓形成。
内膜损伤又可释放凝血因子III及其他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酶原被激活,继而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以及各种血细胞共同形成血栓。
任何原因对下肢深静脉的热损伤(如手术中局部渗血,用热盐水纱布的加压)、机械性损伤(如术中的牵拉、压迫)、感染性损伤(如术后深静脉旁的软组织感染)都会造成静脉内膜的损伤。
临床上常见的术中静脉损伤,挤压、静脉注射刺激性的药物如高渗性液体、某些抗癌药、抗生素等,在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静脉内留置导管、静脉置管的各种有创性操作等。
这些情况能引起静脉收缩和内膜损伤。
导致管壁内弹力板断裂,使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沉积,并网罗各种血细胞而形成血栓,Yanazak等[11]报道在综合医院住院期间死于PE的患者中,75%是因为慢性病如中风、恶性肿瘤、心肌梗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部感染者,其肢体活动减少,血流缓慢是主要因素。
近年来研究表明,乘坐汽车、火车、飞机等旅行持续在6小时,尤其是较长时间睡觉者,由于下肢静脉血液的滞缓,使静脉血栓性疾病增加5倍左右。
恶性肿瘤、外伤或麻醉、手术、卒中等使局部凝血酶聚集,纤维蛋白活性下降。
将患者推向血液高凝状态,继而发生血栓形成。
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前运动量已明显减少,甚至卧床,加之心肺功能下降,使下肢血流处于相对缓滞状态,在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时还会因制动、麻醉、止血带的使用,对深静脉的挤压,进一步加重大血液淤滞,从而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12]。
胸部、腹部、盆腔,下肢等较大手术等应激状态可释放大量组织因子、凝血酶原、使血液凝固增加,手术造成的失血,脱水也可导致血液浓缩。
同时患者的自身因素如高龄、肥胖、吸烟、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等可促使患者进入高凝状态[13]。
年龄作为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已得到认可,While[14]报道>15岁人群DVT发生率仅为5/10万以下,而80岁以上人群DVT发生率高达450-600/10万。
多数流得病学调查认为女性口服避孕药和雌激素治疗等可使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X因子、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增加[15]。
妊娠时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足月时达到最高峰,体内雌三醇总量可增加到非孕时的1000倍,雌激素促进肝脏产生多种凝血因子,同时妊娠末期体内纤维蛋白原大量增加,加重了血液高凝状态,目的是使产后胎盘剥离面迅速止血,但这种变化也为静脉血栓形成提供了机会[16]。
Fletcher研究发现,服用避孕药者,发生静脉血栓的机会,比正常妇女大五倍。
从解剖角度上来看,由于左髂总动脉在左髂总静脉前方越过,使左髂总静脉部分受压,腰骶部的前凸使左髂总静脉后方受压,因而造成左下肢静脉的回流较右下肢缓慢。
女性骨盆较宽,左髂总静脉几乎呈直角汇入下腔静脉,造成左下肢静脉血流更较右下肢缓慢。
LDVT左下肢多见,孕期胎儿增大后对髂静脉的压迫也是使孕产期女性易发生DVT的另一个原因。
盆腔静脉密集,静脉壁薄,缺少四肢静脉所具有的筋膜外鞘,加之膀胱、生殖器官、直肠3个系统静脉彼此相通,故剖宫产易使盆腔淤血,血液缓慢。
麻醉尤其是硬膜外麻醉使下肢肌肉完全处于松弛状态,而比目鱼肌静脉窦内的血流是依靠肌肉收缩作用向心回流的,下肢肌肉长时间不活动,造成下肢静脉血液淤滞,从而诱发下肢DVT。
手术后较长时间卧床,失去了小腿的肌泵作用,更促使DVT的发生与发展。
在血液淤滞情况下,血栓即可在静脉瓣膜尖部和肌肉静脉窦内形成,如果再伴有内膜损伤或高凝状态,血栓就发展。
手术后发生LDVT与手术的种类,创伤程度,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密切相关。
Agnelli[17]报道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普外科手术的DVT发生率约为15%~30%;妇科大手术后DVT发生率与普外科相当;而髋关节骨折、髋关节成形术、膝关节成形术的DVT发生率分别达48%、51%和61%。
Nicolaides等[18]将外科手术患者分为三类:(1)低危:大手术—40岁以下,无其他易发危险因素者;小手术—40至60岁以下,无其他易发危险因素者;(2)中危:大手术—40至60岁,无其他易发部位因素者,小手术—60岁以止或40至60岁以上或40至60岁做小手术,伴有DVT或PE过去史或用雌激素药物者;(3)高危:大手术—60岁以上或40至60岁伴有恶性肿瘤或有DV升PE过去史者或凝血机制异常者。
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显示,看起来健康的正常人在乘坐汽车、火车(硬座或软座)、飞机(尤其是经济舱)超过6-8小时以上,发生LDVT的机率为4%~5%,称为经济舱综合征[19](economy class syndrome,ECS),患有心血管疾病,卒中病史者发生率更高。
英国、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的研究人员曾对无心血管疾病,无特殊服药史(如雌激素等)的低风险人群和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进行长途飞行的对比研究,所有对象都是乘坐经济舱,平均飞行时间12.4小时,在飞行前后24小时内接受彩色超声检查,以确定是否有LDVT。
结果低风险组355人中无1例发生DVT,而高风险者389人中有19人发生DVT[14]。
至于发生DVT的原因与长途飞行下肢缺乏运动,腓肠肌泵的作用减弱,低气压、饮水较少,甚至轻度脱水有关。
恶性肿瘤与DVT发生的关系密切而复杂,张佰根等[20]报道在DVT病人中,19%~30%患有恶性肿瘤,而恶性肿瘤中有15%发生DVT,肿瘤病人体内一些凝血物质的激活释放,肿瘤组织中癌细胞的脱落至使静脉阻塞或肿瘤组织压迫静脉,机体对肿瘤的应激反应,肿瘤化疗药物引起的细胞毒性及高凝状态等均是导致DVT的高危因素。
某些血管相关性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腹主动脉瘤、下肢静脉曲张等与DVT的相关性也逐渐被流行病学资料所证实[21],这可能与这些相关的血管疾病在Virchow三大相关因素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有关。
高半胱氨酸与某些血管疾病患者发生DVT有关,因为高半胱氨酸能影响凝血系统和内皮细胞对血栓形成的阻力,并干扰一氧化氮的血管扩张和抗血栓形成的能力。
近年来,文献报道大约5%的DVT患者有遗传因素存在[22-24],这与体内活体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III缺乏,以及凝血因子V基因1691(G-A)突变有关,后者是DVT发生最重要的遗传因素,杂合子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对危险度是无凝血因子V突变的3倍,而纯合子发病的相对危险度是无凝血因子V突变的80倍[25]。
我国人群DVT发病率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尚不明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2.1 主动或被动运动:凡有高危因素者,应告知使其认识、了解LDVT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及后果,认真告知LDVT的早期症状,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有危险因素患者通过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机械压迫等方法改变肢体血流淤滞状态[26]。
大手术后的患者应抬高双下肢20-30°,以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应早期下床活动。
有高危因素的以及麻醉未醒前进行下肢被动活动,如足踝部内外翻,屈伸,环转运动。
其中以主动环转运动对股静脉血流的促进作用最强,预防作用最理想[27]。
按摩双下肢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以减少静脉的淤滞和促进静脉的回流,清醒后鼓励患者床上运动,多做深呼吸,增加膈肌运动,促进血流回流。
对于清醒的长期卧床者,若踝关节能主动或被动活动,最能促使静脉回流[28-30]。
2.2 间歇性充气加压泵(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IPC能加速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改善静脉血液淤滞状态,由于IPC的增压和减压的机械作用,能产生搏动性的血流通过深静脉,从而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该方法可增加下肢静脉血流240%,增加下肢动脉血流170%,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的病人,最好从手术台上或手术当天开始。
2.3 循序减压弹力袜(Graduated compression scks,GCS)手术时间较长者,下肢GCS 可限制静脉过度扩张对预防LDVT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