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外营养相关护理新进展_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研究进展
世界中医药2015年11月第10卷·394·参考文献:[1]卢丽华,张立华,等.气管切开患者应用自制湿化罩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3):21.[2]严丽英,李玲,等.从套管口处直接喷雾湿化气道的临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0,15(9):716.[3]张淑敏,李丽华.气道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液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48-49.[4]张玲梅,袁丽荣,王艳红.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2,16(1):40.[5]缪争.气管切开病人适时吸痰的临床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37.[6]武淑萍,陈京立.输液泵控制气道湿化对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193-195.[7]吕淑华.气道管理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38-39.[8]黄碧灵,蓝惠兰,覃铁和,等.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使用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04,21(6):1452-1453.[9]刘雪喻.两种不同浓度氯化钠液用于气道湿化的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05, 19(3):421.[10]章洁,涂颖.呼吸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 (6):45~47.[11]潘爱红,陶园.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4,13(19):1850- 1852.作者简介:陈叶(1986~),女,汉族,江苏省盐城人,大专学历,护师,从事危重症护理。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研究进展张 情 阎玉矿* 叶进军(遵义医学院附属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广东 深圳 518116)【摘 要】本综述旨在提供客观数据充分说明肠内营养的优越性。
但是同时我们认识到如果缺乏合理的的规划、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以及与临床实践相关的关于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安全使用,在不久的将来,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的理念也许会被颠覆。
手术后营养支持的最新研究进展
手术后营养支持的最新研究进展手术是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创伤会引起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的改变,导致营养需求增加和营养摄入减少。
因此,手术后的营养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手术后营养支持的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一、手术后营养支持的时机过去,人们认为手术后应该等到胃肠道功能完全恢复,即患者出现排气、排便后才能开始给予营养支持。
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早期营养支持能够更快地恢复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大多数非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如果术后没有明显的胃肠道功能障碍,在术后 24 小时内就可以开始给予适量的营养支持,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剂或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
对于胃肠道手术的患者,虽然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也可以在术后 24 48 小时内通过鼻饲或空肠造瘘等方式给予少量的肠内营养,以刺激胃肠道黏膜的生长和功能恢复。
二、营养支持的途径(一)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途径为患者提供营养物质。
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需求,能够维持胃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减少肠道菌群移位和感染的风险。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肠内营养制剂包括整蛋白型、短肽型和氨基酸型等,可以根据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和营养需求进行选择。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配方的肠内营养制剂,如富含免疫营养素(如谷氨酰胺、精氨酸、ω 3 脂肪酸等)的制剂,能够调节免疫功能,促进术后康复。
(二)肠外营养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为患者提供营养物质。
当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严重障碍或无法耐受肠内营养时,肠外营养是必要的选择。
肠外营养制剂通常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的肠外营养可能会导致肝脏脂肪变性、胆汁淤积等并发症,因此应尽量缩短肠外营养的使用时间,尽早过渡到肠内营养。
(三)联合营养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联合的方式,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例如,在术后早期,当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时,可以先给予部分肠外营养,同时逐渐增加肠内营养的量,直至完全过渡到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
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61-01肠内营养(enteral nutrton,en )是通过口服或管饲经胃肠道补充机体营养物质的支持治疗方法。
en 支持方式符合生理状态,可维持肠道完整性,避免肠道细菌移位,降低感染发生率,且因使用方法灵活、监护简便、安全经济,己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在en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发生相关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苫。
为提高护理人员对en并发症的认知,降低实施en 过程的风险,现将en 的并发症及护理综述如下。
1 en常见并发症及原因分析1.1 胃肠道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其中腹泻较常见,是干扰en 的主要问题,其发生率可达20~40%。
与en 相关的腹泻并发症,通常认为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病情、营养液的种类、供给营养液的技术以及肠道对营养液刺激而发生的分泌反应等[4]。
肠腔内水分的吸收取决于肠腔与血管内血浆渗透压之间的增减率,当营养液渗透压过高时,肠腔内渗透压增高,肠道对水分的吸收减少,导致非感染性腹泻[5];糜烂性口炎、感染性腹泻、肠切除、放射性肠炎、营养不良等均可引起机体乳糖酶缺乏,此时摄入以牛奶为基础的en 营养液时,由于大量末水解乳糖进大肠腔,造成高渗压,减少了结肠对水分的吸收,导致腹泻;胰腺疾病、胃手术后、肠梗阻、回肠切除或广泛性肠炎的患者,肠内缺乏足够的脂肪酶,摄人en 营养液中脂肪过多可发生腹泻;营养液配制不当、温度较低时,可引起肠道蠕动增加,排空加速,导致腹泻、腹胀,尤其体弱的老年患者更易发生;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当血清蛋白水平25 g/l时,对标准食物不能耐受,出现腹泻。
吴迪和沈可欣研究表明[7],血清白蛋白20 g/l 患者腹泻发生率为10.5%;多项研究证实[8-10],接受抗生素治疗的en患者腹泻发生率为20%~50%,与广谱抗生素使用改变了肠道正常菌群分布、抑制。
重症患者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与护理研究新进展-625-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625-重症患者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与护理研究新进展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重症患者肠内肠外营养护理研究进展
1、营养不良在重症患者中常见,有报道发生率高达()
A、5%
B、15%
C、25%
D、40%[正确答案]
E、70%
2、关于老年危重症病人的营养监测指标,叙述有误的是()
A、对于病危卧床老年病人而言,BMI是最重要的指标[正确答案]
B、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产生,其半衰期较长(约21d),受肝脏功能及体液因素影响,其对并发症及死亡等预测较为理想
C、白蛋白半衰期较短(约1.9d),测定其血浆中的浓度对于营养状况的评估拥有更高的敏感性
D、皮褶厚度主要反映皮下脂肪厚度,是衡量老年病人营养状态的良好指标
E、指标皆不能独立的反映老年危重症病人的营养情况
3、严重烧伤的胃肠屏障功能损害十分严重,烧伤后()内给予肠内营养安全有效,能够更快地达到正氮平衡
A、6小时[正确答案]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36小时
4、关于老年危重症病人的机体代谢特点,叙述有误的是()
A、代谢下降,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胰岛素功能下降
B、易出现能量、蛋白质及血糖代谢紊乱。
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进展
一做到;做到经常巡视,及时发现,定时监测
各项化验指标。
参考文献
临床营养学 外科护理学(第三版) 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进展(右江医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四版)
谢谢观赏!
2020/11/5
25
5、肝肾功能:每周测1-2次血胆红素、转氨酶、尿素氮及肌酐。 6、血气分析:开始时每天测一次,稳定后必要时监测。 7、氮平衡:监测每天尿氮排出量,计算氮平衡。 8、随访血常规、血浆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 9、营养评价:每周测一次体重、上臂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护
理
1、心理护理:得到病人及家属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5、导管护理
⑴局部消毒:每天消毒穿刺部位、更换敷料;观察插管局部有无 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
⑵保持通畅:输液结束时,可用肝素液正压封管,翻身时避免 导 管受压、扭曲或滑脱。
护理“三关”、“三了解”、“一做 到”
三关:导管质量关
技术操作关 合理营养液配方及正确的配制输注方法关
三了解:了解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
TPN监测
1、全身情况:观察神志改变,有无水、钠潴留或脱水,有无低钾
低钙、低磷和发热等。
2、导管监测:导管皮肤出口有无红肿感染,接头有无裂损,是否
扭曲或脱出。
3、每天测体温、血压、脉搏、体重,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4、血生化测定:TPN开始前3天每天测血糖、电解质,稳定后
每周测2次,高血糖患者每天测3-4次血糖或尿糖。
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进展
完全胃肠外营养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是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所需的全部营 养物质包括适量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 水化合物、电解质、维生素、水和微量元素,使 患者能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以达到增加体重, 愈合创伤的目的。
肠内营养在外科中的应用及最新护理进展
将配制 的或即用 的肠 内营养剂置于注射器 中,~O 5 1 分钟 内
缓慢注入喂养管 内。
62 间歇 重力 滴 注 .
肠 内营养 的可行 性主要取决于小肠是 否具 有能 吸收经 胃
肠提供 的各种营养素的功能 。所 以, 当原发病或 因治疗与诊 断
瑞 高是专为高代谢病人设计 的,而瑞素是为代谢正常或轻 、 中
官以及肠源性感染 的深入认 识[ 肠 内营养在外科 中的应用 价 1 】 , 值进一 步受到重视 。有关资料显示 , 目前肠外营养在美 国大医 院内的应用率已降到 1 %以下。 美国接受肠内营养与肠外 营养的 人数比例大约为 1 :, 01 欧洲大约为 2 :, 中国却 为 1 03 . 1在 5 :r 22 。该 数据一方 面表 明肠 内营养在 中国的应用有待发展 , 另一方 面也 提示今后肠 内营养在 国内被广泛推广应用将成为必然 。现将肠
度 营养不 良 病人设计的。
5 肠内营养的投给途径 主要有 口服 , 经鼻 胃置管 、 鼻十二指肠 / 空肠置管 , 胃造 口、
内营养在外科中的应用及最新护理进展作 以综述 , 以供参考。
1肠 内营养的优点 简便 、 安全 、 经济( 其费用仅为肠外营养 的 13 [ 高效 , /)] 1 、 营
基本 同连续输注 ,但必须在 1~6 2 1 小时 内连续注入 ,第 2 天仍于该时间应用 。此法多适用于家庭肠 内营养 的病人 。 采用何种方法投给决定于肠 内营养 的性质 、 喂养管 的类型
一
9 — 7
的需要而不能或不愿经 口进食或摄食量不能满足需要 时 , 胃 如 肠功能允许 而又可耐受时, 应首先考虑肠 内营养田 。 3 肠 内营养在外科中的应用 许 多学者认为 , 对外科病人实施 营养 支持 , 内途径 较肠 肠
肠内外营养的护理进展-2489-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489-肠内外营养的护
理进展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PICC导管标准化维护
1、以下哪项不属于外周静脉输液工具()
A、中等长度导管
B、头皮套管针
C、头皮针
D、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正确答案]
2、使用PICC,在选择封管液浓度时,对于婴幼儿,选择的浓度是()
A、18U/ml肝素
B、10U/ml肝素[正确答案]
C、30U/ml肝素
D、100U/ml肝素
3、在PICC冲管和封管的过程中要选择大于()毫升的注射器
A、2
B、1
C、10[正确答案]
D、5
4、PICC的管路维护,测量臂围时,应在穿刺点以上()cm
A、3
B、4
C、10[正确答案]
D、5
5、对于PICC冲管和封管的认识,错误的是()
A、要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有无渗漏
B、前、输液后、输血、抽血、输脂肪乳等药物后冲管。
危重病患者肠内肠外营养联合使用的研究进展探讨
危重病患者肠内肠外营养联合使用的研究进展探讨发布时间:2022-11-14T01:47:58.903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9期作者:卢慕明[导读] 危重病患者的代谢、病理生理改变十分复杂,做好早期营养、代谢支持治疗十分重要。
营养支持治疗能对患者器官积极保护,改善患者的器官氧输送,确保其与氧消耗符合,保证患者各个机体器官组织新陈代谢逐渐改善。
因此,本文做出危重病患者肠内肠外营养联合使用的研究进展。
卢慕明(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营养科 530031)【摘要】危重病患者的代谢、病理生理改变十分复杂,做好早期营养、代谢支持治疗十分重要。
营养支持治疗能对患者器官积极保护,改善患者的器官氧输送,确保其与氧消耗符合,保证患者各个机体器官组织新陈代谢逐渐改善。
因此,本文做出危重病患者肠内肠外营养联合使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危重病患者;肠内肠外营养;研究进展近几年,营养支持得到广泛应用,发现危重患者提供单一的肠外营养,发生的并发症较多,且患者维持营养状态也比较差。
肠内营养的应用在实际应用期间,因为危重患者肠道运动、消化功能以及吸收功能改变带来很大限制。
所以,联合应用肠内肠外营养,能有效满足危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为其提供代谢支持,也能使患者胃肠功能得到尽快恢复,保证并发症的降低。
一、肠内肠外营养联合应用的依据静脉高营养为重病患者提供较大帮助,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全肠外营养能为无法经胃肠道摄取的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如:外科手术、肿瘤患者等,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肠内营养的实施是营养支持的常见方法,应用到危重症患者中也可能发生并发症感染,引起高血糖、酸中毒等现象,所以,需要促使肠内外营养的结合。
肠外营养能保证患者肠外功能更稳定,避免患者长期因为肠内营养治疗发生感染带来危害,解决肠黏膜萎缩、细菌易位等缺点,在实际应用中更安全[1]。
肠内肠外营养结合使用能有效优化患者的低蛋白质血症和水电解质平行性,能促使肠内肠外营养各个优点的结合,也能在使用后减少并发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摘要:在临床上,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在发作时往往会导致病人体内高分解代谢,伴随代谢功能紊乱,还会由于全身炎性反应而损害到机体多脏器功能,进而致使病人出现糖耐量降低、糖异生增加、糖利用率低下等问题,甚至出现低蛋白血症和负氮平衡,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最终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逐步广泛应用到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大量临床实践也证明:目前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除了采用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以外,还需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措施,以从根本上提高病人的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获得更加理想的临床疗效,促进病人的康复。
基于此,本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为一线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进展1.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而言,肠道细菌移位、炎性因子反应、胰酶自身消化及氧化应激反应等均是引发该疾病的关键因素。
目前临床证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肠道菌群移位会引发肠源性感染,并损害到肠黏膜屏障功能。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库,正常情况下肠道屏障会对肠道菌群进行阻隔,使之难以突破黏膜移位进入到肠外组织。
当患上重症急性胰腺炎时,人体中的肠壁血液灌注会减少,损害肠道运动功能,致使细菌大量生长,引发肠黏膜缺血再灌注,造成其通透性增高,降低人体免疫力,在这些机制的综合作用下,将会致使肠道内的毒素和菌群通过淋巴系统、血液循环、胆道与胰胆管逆行感染、直接进入腹腔等途径而出现移位情况,对已经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刺激,进而出现过量的炎性因子,再次损害到胰腺等脏器,造成胰腺组织二次感染,造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1]。
2.肠内营养支持的相关理论依据2.1肠道屏蔽在当代临床医学中,肠道屏蔽涉及到机械屏蔽、免疫屏蔽、生物屏蔽三类。
最新更新的肠内营养护理规定
最新更新的肠内营养护理规定一、总则1. 为规范肠内营养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肠内营养的相关指南,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2.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肠内营养护理工作。
二、肠内营养护理组织与管理1. 医疗机构应成立肠内营养护理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机构的肠内营养护理工作。
2. 肠内营养护理小组成员应具备一定的营养学、护理学及相关专业知识,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
3.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肠内营养护理工作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等。
三、肠内营养评估与监测1. 肠内营养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营养状况、胃肠道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平衡等。
2. 肠内营养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营养状况、胃肠道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平衡等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营养方案。
3. 发现患者出现肠内营养并发症时,应立即停止肠内营养,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四、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与使用1. 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病情、营养需求、胃肠道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
2. 应优先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安全性和营养价值的肠内营养制剂。
3. 使用肠内营养制剂时,应严格遵守说明书,注意温度、浓度、速度等。
五、肠内营养护理操作规范1. 肠内营养护理操作前,应认真洗手,戴好口罩、帽子,准备必要的器材和药品。
2.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
3. 输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输注,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4. 输注结束后,应清洁管道,避免堵塞。
六、培训与教育1.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理人员肠内营养护理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2. 护理人员应掌握肠内营养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和相关法规,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3. 医疗机构应积极开展肠内营养护理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识和配合度。
七、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控。
住院患者的胃肠内外营养护理进展
重磅!实用!住院患者(患儿)的胃肠内外营养护理进展前言:对于急慢性疾病患者,适当的营养维持是内外科标准护理的基本内容之一。
与营养良好的患者相比,营养不良的患者临床结局更差,有更多的并发症和感染,消耗的资源更多。
与成人相比,儿童的能量储备较低但对能量与营养的需求又相对较高,所以儿童更易出现营养不良及其所致的多种并发症,因此,儿科患者的营养干预更为重要。
所以,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儿科患者,在疾病的整个过程中,应尽一切可能保持正常的营养状态。
有关决定肠内营养类型的问题—对于绝大多数患者,鼻肠管是肠内营养置管的首选方法。
经口胃管喂养常用于新生儿,因为新生儿大多只会经鼻呼吸。
如果肠内营养支持将需要超过4-5周,应考虑放置更持久的喂养管。
在决定置管方式和喂养部位之前,还须确定以下几点:●患者应是不愿或者无法仅依靠经口摄食维持足够营养。
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预计成人将约超过7日、儿童超过3-5日、婴儿超过1-3日无法达到所推荐的每日营养需要,应考虑给予营养支持[7]。
对已经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有必要更早地给予干预。
●胃肠道必须存在功能。
肠内营养唯一的绝对禁忌证是机械性梗阻。
其他疾病(如多发性创伤、术后状态、先天性胃肠道畸形、吸收不良和短肠综合征等等)均需小心处理,但并非提供肠内营养的绝对禁忌证。
●必须建立安全进入肠内的通道。
经胃喂养—大多数患者能很好地耐受胃内喂养。
然而,考虑使其可行的因素是很重要的。
在结构和功能上,胃必须具备储存、推进和消化能力。
在理想的情况下,食管下括约肌应当有足够的张力和功能,从而可以防止明显的胃食管反流(gastro esophageal reflux, GER)。
胃动力应当完好,且具有协调的收缩能力,另外胃十二指肠推进功能也需正常,且胃可充分排空液体。
由于通常无法获得此类功能状态的信息,是否开始经胃喂养通常是依据病史和临床评估来决定的。
尽管大多数患者可从低容量持续性胃内喂养开始,但对明确具有以下任何一项病史者,倾向于从空肠喂养开始:●反复发生胃内容物误吸●食管动力障碍,且有反流史●胃排空延迟初始喂养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来确定。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相关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相关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通过消化系统以外的途径,为患者提供营养物质的一种方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从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两个方面介绍相关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肠外营养支持是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营养物质,主要是通过中心静脉置管来输注肠外营养液。
目前,肠外营养支持技术主要包括中心静脉插管技术、中心静脉导管的选择和管理、肠外营养配方的选择和管理等。
1.中心静脉插管技术中心静脉插管是实施肠外营养支持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颈内静脉插管和锁骨下静脉插管两种方式。
目前,锁骨下静脉插管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具有置管方便、护理容易等优点。
但是,该技术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血管损伤、感染等,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插管技术实践经验和严密的护理观察。
2.中心静脉导管的选择和管理中心静脉导管的选择和管理直接影响到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目前,常用的中心静脉导管有单腔导管、双腔导管和三腔导管等。
不同导管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和导管的特点进行。
同时,导管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固定导管、定期更换导管等,以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肠外营养配方的选择和管理肠外营养配方的选择和管理是肠外营养支持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配方的制定、调整和监测等。
目前,常用的肠外营养配方有氨基酸、脂肪乳剂、葡萄糖等,合理的配方能够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肠内营养支持是通过口服或者鼻饲给予患者营养物质的一种方法。
肠内营养支持技术主要包括鼻肠导管置入术、饲料选择和管理等。
1.鼻肠导管置入术鼻肠导管置入术是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鼻饲和鼻空肠插管两种技术。
鼻肠导管置入术相对于中心静脉插管更为安全、简便,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但是,置管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操作的规范和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2.饲料选择和管理肠内营养饲料的选择是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和肠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包括选用普通饲料、特殊饲料和肠内营养混合饲料等。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与护理新进展-汪丽
汪丽
教学内容
1
概述
2
肠外营养支持与护理
3
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
4
定义
❖营养支持是指为治疗或缓解疾病,增强治 疗临床效果,根据营养学原理采取的膳食 营养措施,是维持与改善器官、组织、细 胞的功能与代谢,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发 生的重要措施。
❖营养支持主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 推荐意见3: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应充分到考虑受损器 官的耐受能力(E级)
• 在复苏早期、血流动力学尚未稳定或存在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阶 段,均不是开始营养支持的安全时机
• 严重肝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严重氮质血症,严重高血糖未得到 有效控制等情况下,营养支持很难有效实施
营养支持途径
❖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 ❖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
以维持营养状况、增加体重、创伤愈合, 幼儿可以继 续生长、发育 。
应用指征
❖ 推荐意见7:一旦病人胃肠道可以安全使用时,则应 逐渐向肠内营养或口服饮食过渡。(D级) ▪ 胃肠道仅能接受部分的营养物质的补充的重症病人 ,可采用部分肠内与部分肠外营养(Partial parenteral nutrition, PPN)相结合的联合营养 支持方式,目的在于支持肠功能。 ▪ 一旦病人胃肠道可以安全使用时,则逐渐减少及至 停止肠外营养支持,联合肠道喂养或开始经口摄食 。
营养支持目的
❖ 供给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底物,维持 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
❖ 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理代谢紊乱,调节 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影响疾病 的发展与转归,这是实现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的 总目标。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护理最新指南共识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护理最新指南共识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是提高危重患者存活率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近年来,随着临床营养治疗理念的更新和肠内营养技术的进步,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也不断发展。
基于最新研究证据,我们就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护理提出以下共识意见:
一、肠内营养适应证
危重患者出现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或无法达到营养目标时,应考虑肠内营养。
具体适应证包括:急性胰腺炎、短肠综合征、重症监护患者等。
二、肠内营养方式的选择
鼻肠饲料优先于胃肠饲料。
持续肠内营养优于间断肠内营养。
应根据病情选择最适宜的肠内营养方式。
三、肠内营养的启动、进展和转换
肠内营养的启动应严格评估患者的肠功能。
肠内营养的推进应缓慢增加至目标速度。
在肠外营养基础上逐步减少,平稳转换至肠内营养。
四、肠内营养相关感染的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用终末灭菌的肠内营养制剂,定期更换输液装置,并监测患者感染指标。
五、肠内营养不耐受的评估和处理
定期监测患者胃残留量、腹泻次数等,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肠内营养方案。
必要时补充谷氨酰胺等肠黏膜营养素。
六、转归评估
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并发症等,根据评估结果决定继续肠内营养或转为其他营养方式。
我们呼吁,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应遵循本共识意见,以提高临床实践的规范化水平。
我们也将根据新证据不断更新和完善本共识意见。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相关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相关技术的现状与发展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相关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年11月26日第15卷第33期北京协和医院肠外肠内营养科王秀荣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近代医学史上发展快的领域之一。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在我国已近40多年的历史, 1963年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曾宪九教授建立了“营养代谢实验室”;1971年开创有关肠外肠内营养的研、教、医工作,并做了大量的营养药物输入体内的代谢研究工作,从而得出了专家共识,认为当患者肠功能受到障碍时应用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可维持患者的生命,改善营养不良状况,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同时,也提高了医疗整体治疗的水平。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工作与天然饮食营养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是在患者不能正常进食的条件下,经过静脉或管饲提供人体必需营养素。
在这些年为了让更多的医护人员了解此技术,国内及国外组织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有关肠外肠内营养普及应用知识的研讨会。
这种交流对今后的工作中如何规范使用肠外肠内营养是非常重要的,并已被多学科关注。
目前,我国的临床肠外肠内营养的护理领域,还没有明确形成专业领域,无固定床位。
因此,患者也基本上是处于分散管理阶段。
这也意味着应该需要培养更多的医护人员掌握本领域相关技术,才有可能避免重大并发症发生,减少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
多年的临床工作证实护理工作在肠外肠内营养领域中, 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她们的工作量大约占60%~70%。
国外已有文献报道:当医院内有营养支持小组(NST),人员包括:医生(内科医生,外科医生) 、护士、药师、营养师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版
8
精选版
9
肠内营养的护理不良事件
反流与误吸
腹泻
给药错误
不良事件
堵管与脱管 高血糖
连接错误 输注途径
精选版
10一、反流与ຫໍສະໝຸດ 吸p输注途径? p输注方式? p机械通气? p体位? p胃工作正常吗? p意识障碍? p镇静?
精选版
11
肠内营养通路
鼻胃管(﹤30天) 首选,最常用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 (﹥1月)PEJ
高度肺吸入风险
高度肺吸入风险
否
是
否
是
鼻胃管饲
鼻肠管饲
胃造口术
空肠造口术
精选版
15
输注方式
输注方式 操作方法
适用范围 患者耐受程度
优点
一次性 每次200 ml, 鼻胃管
输注
每日6-8次
胃造口管
难以耐受
————
间歇性 每次250-
鼻胃管
500 ml,速 胃造口管 重力滴注 率450 ml/h,
每日4-6次
营养支持方式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EN)是经胃 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 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 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途 径包括口服和各种管饲。 原则:当肠道有功能并 能安全使用,使用它。
精选版
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PN)静脉途径供 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 括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 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 微量元素、水。以维持营养 状况、增加体重、创伤愈合, 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发育 。
3
临床应用
精选版
4
肠内营养
优点
Ø有利于改善门脉系统循 环 Ø有利于恢复肠蠕动功能 有利于促进胃肠道激素的 分泌 Ø有利于维持肠屏障功能, 减少肠道细菌易位 Ø有利于肠襻组织的康复
Ø有利于蛋白质合成 Ø有利于改善肝、胆功能 Ø有利于免疫功能的调控 Ø营养全面、安全、价格 低廉 Ø操作简单,便于临床护 理
肠内外营养护理新进展
精选版
1
临床营养支持十分重要!
◆近半个世纪以来,临床营养的理论和实践日益 成熟,已经被公认为20世纪最后1/4世纪医学上 的一大进展。
◆临床营养支持已经在内、外、儿科以及危重病 领域中广泛应用,是救治危重病人一个不可缺 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使用情况如何呢?
精选版
2
营养支持方法
精选版
19
p可以精确控制肠内营养液的输注 ,有效减少胃和食管不适的发生 p可提供适当的压力以克服阻力保证输入的速度 p营养泵给予较重力滴注显著改善安全性,包括降低腹泻、呕吐、返
流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并更有效的控制血糖 Stroud M,Duncan H,Nightingale J.Guidelines for enteral feeding in adult hospital patients.Gut2003,52:1-12
p 重力滴注:占61.2% p 泵输注法:占30.7% p 仍有8.1%的病人肠内营养还是以推注方式给予
p 其中,重力滴注比例最高为外科,泵输注比例最高位ICU
精选版
17
输注泵显著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
精选版
18
三组病人鼻饲后食物反流发生率比较
黄忠琴等,机械通气患者中三种鼻饲方法所致食物反流率的
比较, 护士进修杂志
精选版
5
肠外TNA的优点
血糖代谢紊乱 脂肪超载综合征 高氨血症
简化TPN输 注步骤 降低工作量
双能源系统 提供高密度 能量,协助 脂溶性维生 素利用,降 低呼吸负荷 提供必需脂 肪酸,有效 降低渗透压
减少并发 优化 症 利用率
降低 污染
简化 工作
减少了空气 污染和空气 栓塞的机会 TNA不利于 细菌的生长
精选版
22
床头抬高角度推荐
精选版
23
正确评估床头抬高的角度
精选版
24
胃肠动力障碍
Metheny NA , et al. Am J Crit Care. 2008 Nov;17(6):512-9
精选版
25
胃内残留量(GRV)
1. 胃内残留量≤200 ml,维持原速度; 2. 胃内残留量≤100 ml,增加输注速度20ml/h; 3. 胃内残留量≥200 ml,暂停输注或暂停输注速度,必要时给
精选版
6
EN vs. PN-----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对于PN 早期EN显著降低重症患者高血糖的发生率达30%
(95% CI -57% to -3%) 早期EN显著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达8%
(p=0.001)
Lobato Dias Consoli M, et al. Early postoperative精o选ral版feeding impacts positivel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l7onic resection: results of a pilot study. Nutr Hosp,2010;25(5):806-9.
有致癌物
硅胶胃管 质地轻管壁薄 弹性好无异味 柔软易曲,对 机体刺激性小 管道通明便于 观察,3-5周更
导丝胃管
聚氨酯,细、 软、易曲,生 物相容性好, 耐胃酸腐蚀, 管壁薄但很结 实,价格较贵
90-180天更换
每周更换 换
精选版
14
输注途径选择原则
管饲喂养
预测时间>4周?
否
是
鼻胃(肠)管饲
胃肠造口术
连续输注 12-24h泵辅 危重病人
(泵入) 助小肠输注 空肠造口
胃肠道正常 或病情不严 重时可耐受
下床活动时 间增加,类 似正常摄食 的间隔时间
并发症少
耐受性好
副反应轻
容易接受
精选版
缺点
易引起腹胀、 腹泻、恶心 呕吐,增加 护士工作量 增加护士工
作量 胃肠道并发 症仍较多
活动时间少
16
文献:86所医院肠内营养给予方式
精选版
20
误吸---机械通气
加拿大:1014例机械通气患者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 研究表明,误吸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精选版
21
体位
抬高床头30-45°,你做到了吗?
p研究目的:确定机械通气病人半卧位的可行 性以及预防VAP效果的实验研究 p研究认为平卧位胃肠营养病人较半卧位病人 胃液反流增加,取半卧位可将为内容物误吸 到最低程度,半卧位能减少VAP的发生
予促进胃肠运动的药物,如促动力药(胃复安和红霉素)或 镇静药拮抗剂(纳洛酮和爱维莫潘);(C级推荐)
鼻空肠管 (﹤42天)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 (﹥1月)PEG
手术放置胃造 口管(﹥1月)
手术放置空肠造 口管(﹥1月)
精选版
12
肠内营养管饲的各种器械
精选版
13
胃管
橡胶胃管 不抗酸易腐蚀 易损坏弹性差 管壁厚管腔小 有异味质量重
每周更换
塑料胃管 聚氯乙烯,
PVC 管道柔软易曲
长期放置管道
变硬,可能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