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化学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初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专题教案讲义
初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专题教案讲义第一章:初中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1.1 实验目的的明确性1.2 实验原理的科学性1.3 实验步骤的合理性1.4 实验安全的考虑1.5 实验材料的适用性第二章:初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2.1 实验方案的设计步骤2.1.1 确定实验目标2.1.2 选择实验原理2.1.3 设计实验步骤2.1.4 选择实验材料和仪器2.1.5 安全风险评估2.2 实验方案的创新与优化2.2.1 创新实验方案的意义2.2.2 创新实验方案的方法2.2.3 优化实验方案的途径第三章:初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方法3.1 实验方案的完整性评价3.2 实验方案的科学性评价3.3 实验方案的合理性评价3.5 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评价第四章:初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案例分析4.1 实验方案评价案例一:制取氧气4.2 实验方案评价案例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4.3 实验方案评价案例三:铁的锈蚀实验第五章:初中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实训5.1 实训一: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案5.2 实训二:设计测定食盐水中氯离子含量的实验方案5.3 实训三:设计研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方案第六章:初中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6.1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2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6.3 实验数据分析的技巧6.4 实验结果与实验目的的对比分析7.1 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7.3 实验结果的呈现与描述7.4 实验结论的得出与反思第八章:初中化学实验方案的改进与完善8.1 实验方案改进的意义8.2 实验方案改进的方法8.3 实验方案完善的途径第九章: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方案设计与评价9.1 实验教学方案设计的原则9.2 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方法9.3 实验教学方案的评价体系9.4 实验教学方案的评价与反馈第十章:综合实训与案例分析10.1 实训四:设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方案10.2 实训五:设计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案10.3 实训六:设计鉴别不同物质组成的实验方案10.4 实训七:设计环保主题的化学实验方案10.5 实训八:设计跨学科的综合实验方案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实验目的的明确性和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在设计和评价初中化学实验方案时,要确保实验目的的明确性,即实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初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专题教案讲义
初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专题教案讲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2)掌握实验方案设计的步骤和方法;(3)学会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和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3)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关注实验安全、环保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确保实验原理正确,方法合理;(2)安全性原则:确保实验操作安全,避免危险事故;(3)可行性原则:确保实验条件具备,易于操作实施。
2. 实验方案设计的步骤(1)确定实验目的和原理;(2)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3)设计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4)预测实验现象和结果;(5)写出实验报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2)实验方案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难点:(1)实验方案的评价和优化;(2)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方案;(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2)实验视频:演示实验操作过程;(3)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实验方案设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讲解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引导学生理解实验方案设计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给出一个实验目的,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展示成果。
初中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和结论是否正确、实验方案是否合理 ,培养自己分析评价能力和实践能力。
2、依据实验要求和条件,设计物质制备、性质、检验等方面的实验,培养自己综合实验能力和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必须掌握的背景知识
1、离子的检验(H+,OH-,CO32-,NH4+等) 2、物质的检验(H2O,CO2,O2,CO,葡萄糖,淀粉等) 3、物质的提纯净化方法(除杂) 4、气体制备方法(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5、实验误差原因分析
碳酸钠和硫酸铵
酒精和白醋
方案一
取样,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
观察颜色
取样,溶解,再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取样,分别品尝味道
方案二
分别用磁铁吸引
取样,分别点燃,闻燃烧时产生的气味
取样,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容器口
取样,分别点燃
C
2.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盐酸根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改进后还有问题吗?
气体分析法二:
有人用右图装置测定CO2的质量(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你认为这个实验装置主要存在哪些缺陷? 这些存在缺陷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①产生的CO2气体中会带来H2O(气)
②空气中的CO2、H2O(气) 也会被碱石灰吸收
分析:
存在问题(缺陷)
对实验的影响
2、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复习2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教案
一、教学目标1.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的重要性;2.掌握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3.能够设计一份符合要求的实验方案;4.能够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二、教学内容1.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2.实验方案的基本要素;3.实验方案的评价指标;4.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的重要性,并提问学生对实验方案设计和评价的理解和看法。
2.理论讲解(20分钟)2.1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2.1.1目的明确:实验方案的设计应明确实验的目的,确定预期的实验结果。
2.1.2方法合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选取合适的实验方法,以确保实验目的的实现。
2.1.3条件合适:实验方案的设计应合理安排实验条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1.4数据处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应合理考虑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以便能够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2.1.5安全可靠:实验方案的设计应考虑实验中的安全问题,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可靠。
2.2实验方案的基本要素2.2.1实验名称:明确实验的内容和目的。
2.2.2实验原理:简要介绍实验所依据的理论知识。
2.2.3实验材料:列出所需的实验仪器、试剂等。
2.2.4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包括什么时候添加什么物质、加热、搅拌等。
2.2.5数据处理:说明实验数据的处理方式,如何计算、绘制图表等。
3.实例分析(3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实验方案的例子,学生们分组进行评价分析。
学生们可以根据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和基本要素,对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4.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要求同学们选择一个化学实验,然后按照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进行设计。
同时,同学们要考虑实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5.实验方案的评价(10分钟)学生们交换设计好的实验方案,互相评价对方的实验方案。
每组学生都要提出至少两个改进意见,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中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
中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我省XXXX中考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仍将采取物理化学综合试题的形式,并采取实验拼图的形式(也称实验拼读,即物理化学实验相结合)来测试实验的设计与综合评价能力。
实验方案1的设计。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实验的原则、方法和过程必须科学、严谨、合理。
(2)安全性:实验操作应尽量避免危险操作,避免接触有毒物质。
(3)可行性: 设计的实验方案应可行,选择的药物、仪器和装置应经济可靠。
(4)简单性:实验设计应该简单易行。
装置简单,实验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
2.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法:(1)明确目的原则:阐明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并阐明主题给出的新信息。
(2)选择仪器和药物: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物。
(3)设计装置的步骤: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4)记录现象数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得到全面准确的记录。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实验计划的评价这些问题的出现更新和升华了化学实验命题中的批判性思维。
实验方案的评价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1.可行性:(1)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2)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3)实验步骤是否简单、科学;(4)实验现象是否明显;(5)实验结果是否与实验目的一致等。
2.“绿色化学”:(1)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2)反应速率是否适中;(3)原料利用率和生成物质的产率是否高;(4)合成过程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
命题要点1实验方案设计(2014河北版)如图所示,实验设计无法实现的是()想法和建议: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是碱性的,会使酚酞溶液变红。
氯化氢气体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氢气不能。
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去除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进气管和出气管的方向符合“长增长、短出口”的原则。
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红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固体五氧化二磷,所以空气中的氧含量可以用红磷来测量。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学案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判断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设计和评价一份简单实验方案需要考虑到实验内容的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以下为一份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学案中的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实验目的:1.观察和感受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和性质。
2.掌握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中和反应的条件。
实验器材:葡萄酒醋、烧碱溶液、盐酸溶液、酚酞指示剂、玻璃棒、试管、试管架。
实验步骤:1.取三只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葡萄酒醋、烧碱溶液和盐酸溶液。
2.在第一只试管中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3.用玻璃棒分别将试管中的溶液混合均匀。
实验现象:1.葡萄酒醋与酚酞指示剂混合后溶液呈现红色。
2.烧碱溶液与酚酞指示剂混合后溶液呈现蓝色。
3.盐酸溶液与酚酞指示剂混合后溶液呈现无色。
实验结果及讨论:1.葡萄酒醋为酸性溶液,与酚酞指示剂变红的反应表明酸性溶液与酚酞指示剂发生了中和反应。
2.烧碱为碱性溶液,与酚酞指示剂变蓝的反应表明碱性溶液与酚酞指示剂发生了中和反应。
3.盐酸为酸性溶液,但与酚酞指示剂混合后溶液无明显变化,表示盐酸与酚酞不发生反应。
实验评价:1.本实验设计简单,实验器材简易,容易操作,适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
2.实验过程符合科学原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性质和条件。
3.实验所需材料易于获取,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实验教学。
4.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判断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5.在实验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其他酸碱中和反应及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总之,设计和评价一份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学案中的简单实验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实验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教育意义。
通过设计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版备战中考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版备战中考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在中考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方面,主要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以及实验评价等方面。
以下是一篇关于酸碱中和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酸碱溶液的变化,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实验设计:1.实验器材准备:-酸碱指示剂:酚酞溶液和甲基橙溶液各一份;-酸碱溶液: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钠溶液;-烧杯、试管、滴管、白纸和显微镜等实验器材。
2.实验操作流程:(1)取一只干净的烧杯,加入适量的稀酸溶液;(2)用滴管向酸溶液中滴加少量的酸碱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3)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将稀酸溶液加入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加入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4)将实验记录在白纸上,并用显微镜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操作中产生的颜色变化;-观察到的颜色变化和酸碱溶液的浓度和量的关系。
实验评价:1.实验设计合理性:-实验目的明确,能够通过观察酸碱溶液的变化,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实验操作简单,容易进行;-使用酸碱指示剂进行颜色指示,直观易懂。
2.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器材准备充分,符合实验需要;-操作过程中注意使用实验室常规操作规范,注意安全;-操作步骤清晰,易于追踪。
3.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数据记录准确,包括颜色变化和酸碱溶液的浓度和量的关系;-实验数据处理合理,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
4.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可以得出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实验数据和指示剂颜色变化,可以探讨酸碱反应的化学原理。
综上所述,该酸碱中和实验设计合理,操作规范,结果可靠,能够达到实验目的,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理解。
中考化学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
【解析】氯化钠固体溶于形成溶液温度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吸收 热量,形成溶液温度降低,所以可以用水鉴别,故A正确;稀硫酸 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硫酸铜和水,而稀硫酸和木炭不反应 ,所以能出去,故B正确;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碳酸钠也显碱性, 都使酚酞变红,所以不能鉴别,故C错误;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支 持燃烧,所以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不能区分,故D错误。 【答案】:AB
②收集方法的确定依据 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来确定。
③气体净化装置的连接原则 净化气体时,是先除杂后干燥,且用洗气瓶洗气时是“长管 进”、“短管出”。 ④尾气的处理方法 可以采用溶液吸收法、燃烧法或用气球收集的方法处理,具 体采用哪种尾气处理方法,应根据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确 定。
(4)开放型实验设计题应注意的问题 开放型的实验设计是指对某一实验课题有多种方案的实验设 计,一般从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选择仪器、组装仪器、观 察记录现象到结论的推理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开放型的实 验设计,一般在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除去杂质的实验 中出现较多,它能够全面综合考查学生的化学知识、实验技 能、思维及表达能力,属于较难的题目。解答时应遵循以下 几个原则: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类例一、实验方案的设计
1.主要考查方式 主要包括:制备型实验设计;性质型实验设计;验证型实验 设计;开放型实验设计等。
2.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 实验设计题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实验目的而综合运用元素化 合物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所进行的化学实验的设计。常见考 查方式:由题目提出实验目标,由自己设计实验步骤,选择 实验用品,设计实验装置,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得出正确结论,从而解决题目提出的问题,属于实践性、综 合性很强的题目,因此解答这类题目时应注意:
2024年中考化学专项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①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III成立
②实验①结束后进行过滤,向得到的滤液中滴加________。
溶液变成蓝色
【反思与评价】
(3)同学们讨论认为,小军的实验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
【拓展实验】
(4)小慧实验②中所加的试剂替换为下列________操作,也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
8.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方法可行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N2
O2
通入足量水中
B
NaCl固体
Mg(OH)2
加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C
CO2
CO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干燥
D
CuSO4溶液
H2SO4
加足量Cu(OH)2,过滤
A. AB. BC. CD. D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7.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编号
物质
杂质
试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B
CaCl2溶液
HCl
过量CaCO3粉末
过滤
C
CO2
CO
O2
点燃
D
NaNO3溶液
NaCl
过量AgNO3溶液
过滤
A. AB. BC. CD. D
【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 废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aCl2猜想二:CaCl2和HCl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探究活动一】取少量废液等分成2份,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利用其中一份进行如下探究:
中考化学专题_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Na2CO3+H2SO4===Na2SO4+CO2↑+ H2O
(3)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
实验方案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溶解;
(2)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
(3)过滤; (4)蒸发溶液至氢氧化钠结晶析出为止。
Na2CO3+Ca(OH)2===CaCO3↓+ 2NaOH或Na2CO3+ Ba(OH)2===BaCO3↓+2NaOH
解析:(1)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因 此要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就要检验样品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由 于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色,因此首先要向样品水溶 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使碳酸钠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而除去,再取上 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如果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变质。该实验涉及的是碳酸钠与氯 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据此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如果要通过定量实验,测定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即需要测定样品中氢氧 化钠的含量。可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会生成二氧化碳 气体,因此只要测出实验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量(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 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经过计算即可知道样品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因此可 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其中所涉及的是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钠、水和二氧化碳,据此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提纯氢氧化钠,即 除去样品中所含的碳酸钠杂质,可按溶解,加适量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 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蒸发等步骤进行操作,其中所涉及的是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或碳酸钡)沉淀和氢氧 化钠,据此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5】(2013,威海)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 样品, 观察发现,样品表面出现了大量的白色粉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 对该样品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证明,这份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但不能确定是否完全变质,请 你从下列药品中选择合适的试剂,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 药品:蒸馏水、酚酞试液、稀盐酸、氯化钙溶液。 你的实验方案是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实验中所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__。 (2)如果给你一份未知浓度的稀硫酸 ,要求通过定量实验,测定氢氧化 钠变质的程度(即样品中氢氧化钠的含量),请你给出具体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中考 化学 复习专题六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考向二
专题知识整合
考向三
热点考向例析
【实验及现象】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 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钠块大小 硫酸铜溶液 实验中产生沉淀的现象
①
绿豆大小 稀溶液 10 mL 产生蓝绿色沉淀
②
绿豆大小 浓溶液 10 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③
豌豆大小 稀溶液 10 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专题六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一二
专题知识整合
热点考向例析
一、实验设计 1.设计要求 实验设计要科学,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药品经济,现象明显。 2.一般流程 (1)根据某一主题,“发现问题”“提出猜想”“确定假设”; (2)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3)通过实验收集证据或实验现象; (4)得出假设是否成立的结论; (5)对结论进行反思与评价。
3
一二专题知识整合热 Nhomakorabea考向例析
二、实验评价 1.评价内容 实验方案的评价包括实验原理的评价、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 的评价、实验操作的评价、实验现象的描述与结论分析的评价等。 2.评价方法 (1)科学性:反应能否发生,即方案在理论上是否科学、合理、严 密; (2)简约性:操作是否简便易行、优化,反应条件是否易达到; (3)可行性:所有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 (4)安全性:操作是否安全可靠; (5)注意环保:反应过程是否节能与环保; (6)要有创意:操作更简单,实验误差更小。
(3)钠的金属活动性很强,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方案二隔绝空 气加热,能避免钠在空气中被氧化,故方案二是合理的。
15
考向一
考向二
专题知识整合
考向三
热点考向例析
答案:【实验结论】(1)红 【实验反思】(1)钠与水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与 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2)钠块的大小、硫酸铜溶液的浓度 (3)方案二。隔绝空气加热,能避免钠在空气中被氧化
中考化学题型突破练六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2)针对小丽的猜想,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一
二
实验操作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有有气气泡 泡产生,,溶溶液液由
预期的现象 pH<7
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实验结论 废液中含有 HCl
废液中含有 HCl
实验方案
三
实验操作
预期的现象
白色沉淀
废液中含有 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
AAggNNOO33++HHCCll======AAggCCll↓+HNO3
(3)小刘对上述探究活动思考后,认为利用酸的化学性质还可以设计不同
方案探究小丽的猜想:
操作步骤
预期的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 黑黑色色粉粉末逐末渐逐溶解渐,溶溶液 金金属属氧化氧物化,物如氧,化如铜、氧氧化化铁 由解无,色溶变为液蓝由色(无现色象与 废液中含 等铜(或、碱氧,化如氢铁氧等化铜(或等)碱, 所变选为物蓝质相色对(应现) 象 有 HCl 【解如释氢与结氧论化】铜同学等们)根据以上实验与,所讨选论得物出质废相液的对主要成分是 CaCl2
(1)通过观察,甲同学很快判断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据你分析,甲同学依
据的实验现象是锌锌片表片面表比面铁片比表铁面产片生表的面气泡产快生的。过一会儿,他又 发现铜片表面有银气白色泡固快体附着,这说明铜铜的活的动活性动比银性强比 ,请写出 反应方程式:CCuu++2A2gANgON3O=3===22AAgg++CuC(uN(ON3O)3)22银。强
请选出较好方案并阐述理由:
方方案案二较二好较,好安全,环安保全环无保污染无,污原染料的,利原用料率高的。 利用率高
15.★(2019·宁夏)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 取和性质”的实验活动时,产生了许多废液。于是他们在课外兴趣小组 活动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红的猜想:废液中只有 CaCl2;小丽的猜想:废液中还 有 HCl。
最新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中考导航仪】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⑴提出问题⑵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⑶制定计划、⑷进行实验、⑸收集证据】 ⑹解释与结论 ⑺反思与评价 ⑻表达与交流(迁移与知识的拓展) 。
作为探究题,一般并不需要完全具备以上八个步骤,通常因题目的需要而选择其中重要的步骤呈现。
2.考试要求(源自《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⑴不要答非所问:一般而言,最终的结论与开始的猜想与假设有一致性,至少也是有关系的。
同时,探究过程方案的设计,也是与探究目的紧密相关的。
⑵注意猜想或假设的合理性:虽然猜想和假设有很多可能,但是我们的猜想与假设,不能脱离题目给出的条件,否则就是无源之水。
⑶正确选择实验用品:首先要弄清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要紧扣假设,正确选择仪器和药品,正确选择装置。
⑷答题的发散性:探究性的问题往往在假设的提出、方案的设计等方面,答案并非唯一。
所以,我们往往从最熟悉、最符合题意入手,从而有效防止错误的发生。
1.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⑴科学性: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要正确;⑵可行性:切实可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⑶安全性: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⑷简约性:要尽可能简单易行,应选用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用品,并能短时间内完成实验;⑸创造性:有创新意识。
2.实验方案的内容:⑴一个比较完整的化学实验设计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用品(包括仪器和药品等)及规格;④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⑤实验现象及结论;⑥问题与讨论。
⑵对于给出实验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的题一般可以按以下思维程序进行:①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或假设);②根据实验原理(或假设),选择需要的仪器和药品(或实验装置图);③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④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初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初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初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引言二、实验目的1.1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1.2 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三、实验内容2.1 实验一:酸碱指示剂的测试2.2 实验二:金属活动性的比较2.3 实验三: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2.4 实验四:酸碱盐的中和反应2.5 实验五:混合溶液的分离2.6 实验六:气体的制备与性质的观察四、实验设计3.1 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3.2 实验步骤3.3 安全措施五、实验评价4.1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4.2 实验操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4.3 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六、结论七、参考文献【引言】初中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化学知识,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一个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对于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初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为主题,分析六个不同实验的方案设计及评价。
【实验目的】1.1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锻炼手脑协调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同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1.2 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观察化学反应现象,探究化学原理。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学生能够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内容】2.1 实验一:酸碱指示剂的测试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了解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和作用,并掌握常见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规律。
2.2 实验二:金属活动性的比较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了解金属的活动性和在酸溶液中的反应,掌握金属活动性的比较方法和规律。
2.3 实验三: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测定方法,掌握控制实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4 实验四:酸碱盐的中和反应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了解酸碱盐的性质和中和反应的特点,掌握酸碱盐的中和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点内容年份题型题号分值考查方式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4 选择题 5 2 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实验设计能否达到目的2013 实验探究题35 2 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考查验证氢氧化钙的方案设计2012 选择题14 2 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了对理化实验的分析本讲内容在我省中考中多以选择题和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占试卷分值约为2分,预计在2016年我省中考仍将以理化综合题的形式,采取实验拼图的形式(也叫实验拼,即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拼在一起)考查对实验的设计及综合评价能力。
实验方案的设计1.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过程必须科学、严谨、合理。
(2)安全性:实验操作要尽量防止带有危险性的操作,尽量避免与有毒物质接触。
(3)可行性:设计的实验方案要切实可行,所选药品、仪器、装置经济可靠。
(4)简约性:实验设计应简单易行。
装置简单,实验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
2.解题思路和方法:(1)明确目的原理: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弄清题目所给的新信息。
(2)选择仪器药品: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4)记录现象数据: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实验方案的评价这类试题的出现,使化学实验命题中批判思想得到更新和升华。
对实验方案的评价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1.可行性:(1)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2)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3)实验步骤是否简单、科学;(4)实验现象是否明显;(5)实验结果是否与实验目的一致等。
2.“绿色化学”:(1)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2)反应速率是否适中;(3)原料利用率以及生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4)合成过程中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
命题点1实验方案的设计(2014·河北)如图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B.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C.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D.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思路点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氯化氢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能,可使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且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符合“长进短出”,B 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红磷能够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因此用红磷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且该反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2015·石家庄二模)下列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用木炭代替红磷同样可以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B .图乙中,实验生成氢气和氧气可以说明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C .图丙中,将受力物(塑料板)转一个角度,是为探究二力平衡时,二力大小是否相等D .图丁中,调换磁铁N 、S 极位置,是为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是否与磁场方向有关 2.(2015·荆门)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银丝) B .鉴别固体: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水) C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点燃)D .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命题点2 实验方案的评价(2014·泰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Cu ――→O 2△CuO ――→稀硫酸△CuSO 4方案二:Cu ――→浓硫酸△CuSO 4[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比较上述两个方案,你认为方案一的优点是( ) ①节约能源 ②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 ③提高硫酸的利用率 ④提高铜的利用率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思路点拨:评价实验方案要从反应的可操作性、生成物的性质、环保节能等方面分析。
第一个方案中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因此反应过程中没有污染物,且原料的利用率高;第二个方案中放出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因此,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方案二不合理。
对实验方案的评价一般从反应原理的正确性,操作方法的可行性、简便性、安全性,推理过程的科学性、严谨性,对环境的影响,经济、节能等几个方面进行。
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思考问题要全面。
3.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 2(SO 4)3溶液的方案中最佳的是( ) A .过量的Fe 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B .过量的Fe 2O 3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C .过量的稀硫酸与Fe 2O 3反应D .过量的Fe 粉与CuSO 4溶液反应,过滤 4.(2015·株洲)下列实验操作和分析都正确的是( )操作分 析A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底部来检验CO 2是否收集满 因为CO 2的密度比空气大 B 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目的是证明这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C 蒸发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目的是为了加快水的蒸发 D木炭还原氧化铜时,加热用的酒精灯可加网罩,最好使用酒精喷灯网罩的作用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第18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选择题1.(2015·连云港)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B 鉴别氮气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 测某溶液的酸碱度滴入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D 除去固体氯化钾中少量的二氧化锰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2.(2015·廊坊广阳区二模)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 鉴别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观察外形变化B 实验室制取CO2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C 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加入过量的锌,过滤D 区分硬水和软水观察液体是否浑浊3.(2015·石家庄42中一模)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验证NaCl 溶液中混有盐酸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B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C 比较黄铜与铜的硬度用黄铜片与铜片互相刻划表面D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4.(2015·乐山)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pH试纸检验酸牛奶是否变质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D.用紫甘蓝和酒精溶液制酸碱指示剂5.(2014·东营)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B.用图2所示装置加热蒸发NaCl饱和溶液制备NaCl晶体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D.在实验室中,用图4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6.(2015·无锡)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磷矿粉和硝酸钾B.用植物的花瓣制作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C .用水鉴别NH4NO3、NaOH、NaCl三种固体D.用FeSO4溶液、Cu和Ag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7.(2015·沧州二模)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导线触接电源,位于导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乙:铜片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铜比银活泼C.丙:口吹硬币跳过栏杆,说明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D.丁: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8.(2014·广州)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与NaCl反应B50 ℃时,将17 gKCl固体加入50 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降温至20 ℃时开始有晶体析出20 ℃时,KCl的溶解度为17 gC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D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9.(2015·大庆)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收集)),B.钢铁的腐蚀),C.电解水实验)(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0.(2015·泰安)下列是分析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合理的是() 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①证明变质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②确定成分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③测定纯度取a 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 g 固体④除去杂质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二、填空及简答题 11.(2015·广东)现有工厂丢弃的废铜屑(铜屑表面呈绿色,其中混有少量生锈铁屑)。
课外活动小组同学欲利用其制取胆矾,他们设计了下面的两种制取流程。
已知Cu +Fe 2(SO 4)3===2FeSO 4+CuSO 4 ,请回答:(1)铜屑表面呈绿色的物质的化学式是Cu 2(OH)2CO 3,俗称铜绿,操作①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
(2)溶液A 的溶质有________(只写一种);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方法比较,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方法________;方法II 的化学方程式为2Cu +2H 2SO 4 +________===2CuSO 4 +________,操作②实验步骤为________,降温结晶。
12.(2014·宁波)宁波有较长的海岸线,每年能生产大量的食用盐。
从海水中结晶的食盐一般混有MgCl 2、CaCl 2、Na 2SO 4等杂质,为了除去上述杂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 2、NaOH 、Na 2CO 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较纯净的食盐。
(1)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2)加入BaCl 2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________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