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管理系统(帮助)

四川省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管理系统(帮助)
四川省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管理系统(帮助)

四川省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管理系统

1、在互联网IE地址栏目输入:http://218.6.144.236

1.1 地区选择:“德阳市”,部门选择:“德阳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下的子部门;登陆名自动,直接输入初始密码:“12345”即可。

2、登陆后

2.1、点击“修改密码”,修改初始密码

3、各部门需要做的是把以前“德阳市公众信息网”的所有信息重新发布到新系统上,还需完成各部门信息“初审”工作;这次要求是段落整齐,不整齐可能被打回,还会扣德阳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年终评分;所有的信息初审、复审工作必须在发布信息15个工作日完成。

4、信息发布主要栏目是:组织机构简介、综合政务等..

4.1、添加:组织机构简介请点击选择部门所属政府性质,在点击“概况信息”下的“机构职能”或“领导简介及分工”,点击“机构职能”在右边就出现“新建”栏目;

4.2、点击“新建”,输入“名称”,选择“生成日期”、“有限期”,有“文号”输入文号,“正文内容”注意排版整齐,有“附件”上传附件,“内容概述”和“关键词”都可以点击“自动读取”、也可手动输入,最后确定发布;

按钮;确定没问题了,选中文件,也可点击“全选”,点击“初审”即可。

5、“综合政务”等其它栏目信息也是如上添加

6、“培训教材下载”在首页“帮助”栏目内

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系统介绍

政务服务事项 管理系统 系统介绍目录

用户登录 用户登录 在浏览器地址框输入如下地址 1、进入到登录页面,如下图所示: 2、在上图标红方框输入帐号和密码,在下拉框选择“事项系统”,然后点击【登录】按钮,经系统验证帐号和 密码无误后成功进入事项系统。 ●各单位首次使用该系统时,可以从系统登录首页面点击下载账号和初始密码,使用初始密码登录系统并 进行修改密码操作。 密码修改 1、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点击【登录】按钮,进入系统,点击【修改密码】按钮,弹出修改密码对话框,如下 图所示 ●新密码必须包括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且长度不得小于8位。 2、点击【注册】按钮,并注销用户,在登录页面重新输入用户名和设置后的密码,点击【登录】按钮,验证成 功后登录系统。 事项管理介绍 事项梳理内容

备案变更过的事项历史版本状态。 废置编办作废通过的事项状态。 新增目录介绍 行政审批事项必须有目录,服务事项的目录可有可无。 以云南省教育厅的“筹设、设立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事项为例,录入该事项信息到系统,该事项类型为行政许可事项,事项目录为筹设、设立民办中等职业学校。 1、在左侧菜单列表【事项梳理】,点击事项梳理页面“行政许可”事项列表,然后点击事项梳理页面右上角【新 增目录】按钮,如下所示: 2、在弹出的新增【行政许可】事项目录页面,填写事项目录信息,如下图所示: ●点击,弹出该要素的填写帮助说明,再次点击帮助说明消失。 ●如果在“是否填写基本信息”域选择【是】,则需填写目录基本信息,如下图所示: ●填写的目录基本信息会作为该目录的共享信息,在该目录下新建事项时,目录基本信息会映射到事项基 本信息对应的要素中,不需再次填写(可修改)。 3、在选择法律法规信息页面,选择该事项目录的办理依据,如下图所示: 4、如果要添加的法律法规没有保存在法律法规库,则点击该页面右上角【添加】按钮,在添加法律法规页面录 入一条法律法规信息,如下图所示: ●添加的这条法律法规信息会保存在配置管理菜单下的法律法规库中,如其他新增事项也引用这条法律法规, 可在选择法律法规信息页面进行选择,不需再次新建。 5、在法律法规页面,选中本事项目录的法律法规,点击【确定并关闭】按钮,如下图所示: 6、点击新增【行政许可】事项目录页面的【保存】按钮,添加事项目录完成,如下图所示: 新增事项 1、添加事项目录完成后,在事项梳理页面“行政许可”事项列表选中该事项目录,点击当前页面右上角的【新 增事项】按钮,如下图所示: 2、在弹出的新增【行政许可】事项页面,录入事项基本信息,如下图所示: ●事项内容:对事项名称的描述说明。 ●标红* 符号的事项要素是必填项。 ●点击事项页面的右边悬浮框的栏目,可以定位到事项信息的对应录入域。 ●悬浮框的栏目前方的符号表示此部分必填的事项要素已填写完成。 ●是否上级下放事项:如果该事项是上级主管部门下放的事项,则选择【是】,并需填写上级主管部门,否则 选择【否】。 ●审批证件:如果该事项办结后有审批证件,则选择【是】,并需填写审批证件,否则选择【无】。 ●审批程序:填写该事项审批程序过程,以流程图展现。 3、录入事项扩展信息,,如下图所示: ●所属业务系统:从本单位的业务系统库选择业务系统,如果暂没此系统信息,点击【新增】,添加的这个业 务系统信息会保存在配置管理菜单下的业务系统库中。 4、录入窗口服务情况,如下图所示: ●所属业务系统:从本单位的办事窗口库选择办理该事项的办事窗口,如果暂没此办事窗口信息,点击【新增】, 添加的这个办事窗口信息会保存在配置管理菜单下的办事窗口库中。 5、录入网上服务情况,如下图所示: ●是否适合网上办理:如果该事项不适合网上办理,则选择【否】,并填写不适合原因。 ●【无级(事项网上办理深度还未达到一级)】 ●【一级(在云南分厅提供办事指南、表格下载和网上受理服务)】 ●【二级(在一级基础上,实现云南分厅统一受理,办理结果云南分厅结果统一反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解读

1.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法规等政府信息公开的主渠道是()。(3.0分) A.政府公报 B.政府网站 C.新闻媒体 D.新闻发布会 2.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不包括()。( 3.0分) A.行政机关 B.国有企业 C.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D.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 3.关于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基本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0分) A.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信息主动公开 B.领导的批示、请示、报告等信息主动公开 C.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信息主动公开 D.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信息主动公开 4.负责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是()。(3.0分)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政府办公厅和地方财政部门 D.主管部门和监察机关 5.下列政府信息中,应由乡镇政府主动公开的是()。(3.0分) A.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B.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C.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D.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工作政策的情况 6.当不能确定某一政府信息可否公开时,信息发布部门应如何处理?()。(3.0分) A.按照公开为主、保密例外的原则一律进行公开 B.为减小风险而一律不予公开 C.通过信息公告栏进行小范围的公开 D.报主管部门或同级保密部门进行确定 7.《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的日期是()。(3.0分) A.2008年5月1日

B.2009年5月1日 C.2010年5月1日 D.2011年5月1日 8.世界上第一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是()。(3.0分) A.日本的《劳动基准法》 B.美国的《统一商法典》 C.中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D.瑞典的《出版自由法》 9.下列费用中,相关部门在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时不可以收取的是()。(3.0分) A.工时费 B.检索费 C.复制费 D.邮寄费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定政府信息公开范围采取的方式是()。(3.0分) A.列出需要公开信息的确定标准

智慧政务信息系统介绍

智慧政务信息系统介绍 根据国家要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颁布的《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通常意义下的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由网络基础设施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和公众服务层组成,信息安全与管理贯穿于各个层面中。我们提出了电子政务平台的总体框架,采用分层的思想对电子政务建设任务进行分解,以明确接口定义,并发建设,易于整合资源,缩短整体建设周期。 如图所示为电子政务平台的分层逻辑模型,整个逻辑结构按照功能可以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层次: 基础设施层 应用支撑层 应用层 同时,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运行监控和维护贯穿于电子政务平台的各个层次。

基础设施层是为电子政务平台提供政务信息及其它运行管理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平台,牵涉到互联网、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三个部分。其中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实现物理隔离,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区域网络交换管理中心、网络、服务器、存储系统以及配套的基础软件和数据库等。 应用支撑层主要是针对电子政务平台的一些公共应用服务单元或特点进行归纳和抽象,建立相应的服务元素,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提供基础的模块化构件或服务,有效地简化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并有助于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优化设计。应用支撑层的内容主要包括多样化接入服务、统一的WEB公众门户服务平台、通用的电子政务构件、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工作流程管理、应用集成模块、统一的用户管理等。 应用层是整个电子政务体系面向最终用户的层面,主要包括面向公众服务的公众服务系统、面向政府决策支持的内部办公系统和内部业务系统,以及电子政务门户网站。 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主要是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通用安全服务,包括各个层次的安全措施,和一个智能化的提供认证和授权的平台。 另外,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过程必须在国家相关电子政务的标准、政策、法规指导下进行。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在国家标准和政策法规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标准体系和政策法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6方案应用框架描述 结合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并针对城市电子政务建设实际情况,规划出城市电子政务系统与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接口及数据交换模型。旨在深化政务关键业务重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政务公开,改进管理体制,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及更好的便民服务,实现高效、廉洁、公正、严明的政府行政体系。 针对一站式办公平台与业务协同信息模型图,其电子政务系统平台结构总体设计如下: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意见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意见 来源 课件w .5 Y K J.O M 4 为有利于贯彻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条例施行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管理体制问题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部门(单位)要在本级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的统一指导、协调、监督下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实行垂直领导的部门(单位)要在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单位)的领导下,在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统一指导、协调下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行双重领导的部门(单位)要在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同时接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单位)的指导。 二、关于建立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问题

(三)各级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要组织、协调有关行政机关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形成畅通高效的信息发布沟通渠道。行政机关拟发布的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要与有关行政机关沟通协调,经对方确认后方可发布;沟通协调后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由拟发布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报请本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四)根据法律、行zd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动物疫情、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统计信息等政府信息,要严格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执行。 三、关于发布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查问题 (五)行政机关在制作政府信息时,要明确该政府信息是否应当公开;对于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的,要报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单位)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 (六)行政机关要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凡属国家秘密或者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不得公开。 (七)对主要内容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但其中部分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应经法定程序解密并删除涉密内容后,予以公开。 (八)已经移交档案馆及档案工作机构的政府信息的管理,依照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行zd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政府采购管理信息系统

摘要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社会上很多事务的管理也跟着相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府采购行为、优化财政支出管理,各级政府纷纷以立法形式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使采购的方式、程序和采购合同的履行等市场行为得以规范。同时,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进一步深入,政府部门相继在网上建立站点,并提供信息共享和便民服务的应用项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采购一套专门处理政府物资采购的网络办公系统———政府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可谓恰逢其时。 应用政府采购管理系统以后,一方面通过交互式动态网站建立了便民服务的窗口,不仅能及时发布各种信息,还允许供应商进行网上登记和注册。 另一方面,无纸的“绿色办公”得以实现,部门办公效率明显提高,同时由于采用“公平、公正、公开”的电子招投标,使更多供应商参与竞争,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 在将来, 政府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将得到全面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以及定点采购等方式在内的各种采购方式流程的处理,全面满足政府业务需要。 同时,系统对网上发布公开招标公告、供应商在线注册和网上竞价等功能的支持也对当前新兴的政府网络采购提供了一个完善而系统的借鉴。 关键字:Dreamweaver; ACCESS; ASP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informationization, society a lot of business of management also followed to correspond occurrence root of variety, mansion purchase behavior, excellent turn public finance expenditure management, the all levels government promote a government procurement with the lawmaking form in succession system of implement, make purchase of implement of way, procedure and purchase contract etc. market behavior can norm.In the meantime, along with"the government get to 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of further thorough, government section successive on the net establishment station point, and provide an information share and conveniences for citizens service of application item. The work desire kind its matter the benefit its machine necessarily and first.The purchase is a set of specialized processing government supplies purchase of the network transact system-government procure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t may be said and in chance encounter it hour. Applicati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 after, on the other hand pass to hand over with each other a type dynamic state a website establishment conveniences for citizens service of window way, not only ability release various information in time, return allow supplier to carry on a net top to register and register. On the other hand, have no paper of"green transact" can realization, the section transact an efficiency obvious exaltation, in the meantime because of adoption"fair, fair, public" of the electronics recruit to bid, make more supplier participate competition and consumedly lowered purchasing cost. At futur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management the information system will get overall system of application, realization include public invite bids, invitation invite bids, the competition negotiation, inquiry and fixed-point purchase etc. way at inside of various purchase way process of processing, overall satisfy government business demand. In the meantime, system to the net release public invite bids to announce, the supplier be on-line register and on-line Jing price etc. function of support also rightness current newly arisen government network purchase provided one perfect but draw lessons from of system. Key word: Dreamweaver; ACCESS; ASP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法规 策划 乐税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标 签】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颁布单位】国务院 【文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2号 【发文日期】2007-04-05 【实施时间】2007-04-05 【 有效性 】全文有效 【税 种】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四月五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国务院办公厅是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办公厅(室)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并指定机构(以下统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具体职责是: (一)具体承办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事宜; (二)维护和更新本行政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 (三)组织编制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四)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 (五)本行政机关规定的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 第六条 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第七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行政机关发布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应当与有关行政机关进行沟通、确认,保证行政机关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 行政机关发布政府信息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批准的,未经批准不得发布。 第八条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 公开的范围 第九条 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 (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 (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三)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 (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第十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并重点公开下列政府信息: (一)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四)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五)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19)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19)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设法治政府,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务院办公厅是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办公厅(室)是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行垂直领导的部门的办公厅(室)主管本系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并指定机构(以下统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具体职能是:(一)办理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事宜;(二)维护和更新本行政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三)组织编制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四)组织开展对拟公开政府信息的审查;(五)本行政机关规定的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其他职能。 第五条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遵循公正、公平、合法、便民的原则。 第六条 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和经济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

5-《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规程》(财办(2013)52号)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 系统(以下简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以下简称“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夯实管理基础,规范管理流程,逐步实现动态管理,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的资产管理工作以及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适用本规程。 第三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管理 平台,包括资产卡片管理、资产配置管理、资产使用管理、资产处置管理、产权登记管理、资产评估管理、资产收益管理、资产报表管理和查询分析等功能。 第四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是指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职责规定,根据资产管理流程,制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相关制度、推进系统建设、强化系统使用、管控系统风险,与财务、预算、决算、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等系统对接,对国有资产实现动态管理。 第五条财政部制订统一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规范,负责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推广和升级完善。各级地方财政部

门、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发符合本地方、部门、单位特点的个性化功能模块,实现与财政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个性化功能模块应当符合财政部制定的数据规范。已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部门、地方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制定的数据规范,做好已有系统与财政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对接和数据转换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推进硬件和网络建设,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第六条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研究和推进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系统、预算系统、决算系统、政府采购系统和非税收入管理系统等的对接。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部门应当对上述系统之间的衔接与核查予以协助。 第七条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梳理预算、决算、政府采购等业务的基础上,完善资产管理工作流程,将管理流程设置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并按照规定的管理权限和系统中设定的管理流程,逐步实现资产管理事项的网上办理。 第八条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内部管理规范和岗位管理制度,落实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岗位责任制和领导负责制,科学设置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经办、审核、审批和系统管理等岗位,合理安排岗位人员,加强保密管理和风险防范,确保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政府信息公开公开主体包括哪些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公开主体包括哪些内容题要 现如今,政府信息都会进行公开,政府以一定的形式来保存信息,即使准确的公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特殊情况可以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保证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督促政府工作,那么今天和小编来了解一下政府信息公开公开主体包括哪些内容。 现如今,政府信息都会进行公开,政府以一定的形式来保存信息,即使准确的公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特殊情况可以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保证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督促政府工作,那么今天和小编来了解一下政府信息公开公开主体包括哪些内容。 一是行政机关;二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三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 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及时、准确地公开发布。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瞬息万变的信息,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信息社会就是信息和知识将扮

演主角的社会,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的政府信息涵盖全社会信息的80%,它既是公众了解政府行为的直接途径,也是公众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依据。因而,政府信息应该公开。 2016年05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政府信息‘深藏闺中’是极大浪费。” ▲公开方式 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行政机关制作的政府信息,由制作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行政机关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权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行政机关应当编制公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

财政系统综合业务系统方案

财政系统综合业务系统方案 一、项目概述 1.项目背景 为适应信息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趋势和我国政府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财政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规划建立“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建设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谢旭人部长指出:“大力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手段,也是管理本身的一个重要内容。财政管理提出精细化的要求,就不能单纯依靠手工处理,必须加强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建设,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谢部长的讲话为信息化工作如何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指明了方向。从我局财政改革和管理以及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来看,要求深入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着力构建基于应用支撑平台的业务标准统一、操作功能完善、网络安全可靠、覆盖所有财政资金、辐射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各业务环节的无缝衔接、协同工作以及财政数据的统一交换和集中共享,为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切实提供技术保障。 2.建设目标 财政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构建一个应用支撑平台(即数据库)、二级数据处理(即中央与地方分级数据处理)、三个网络(即内部涉密网、工作专网和外网)、四个系统(即预算编制系统、预算执行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行政管理系统)、五个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数据库和统一组织实施)为特征的,管理与技术有机融合的公开透明、服务便捷、安全可靠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按照财政部和财政厅的要求,某财政局综合业务系统项目的建设目标是通过财政内部信息系统一体化和预算单位财政业务信息的一体化建设,使我局财政信息化建设由业务层向管理层的提升,实现财政内外数据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导读: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设施,主要介绍了包括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基本概念、主要作用、关键标准、支撑技术及应用模式。 关键字:信息资源目录 3 关键标准 3.1 主要内容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关键标准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第1部分:总体框架”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总体结构、基本功能等内容;“第2部分:技术要求”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的基本技术要求;“第3部分:核心元数据”规定了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和交换服务资源核心元数据应当遵循的内容标准;“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与编码;“第5部 分: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方案”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唯一标识符编码方案;“第6部分:管理要求”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基本管理要求。 (1) 总体框架 “总体框架”给出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所涉及的关键术语,定义了政务信息资源、公共资源、交换资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等关键概念,明确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管理者、提供者和使用者三个角色及其职责。各级政务部门工作人员和相关的技术开发人员在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时,可按照“总体框架”规定的总体结构建立起符合其概念模型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系统,并要实现对目录内容的编目、注册、发布、查询和维护等基本功能。 (2) 技术要求 目录技术要求的核心是目录服务规范,它能够整合分布在各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并形成完整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为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建立良好的基础。 目录服务规范主要定义由发现和管理两大类接口组成,并为其提供外部接口。其中,发现服务是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查找、浏览、定位功能。发现服务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查找、浏览及定位是通过元数据进行的,提供对政务信息资源的元数据级的访问。管理服务提供对目录本身的管理功能,如修改目录信息、增加或删除目录等。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目录服务规范规定了针对公共资源的服务接口规范和交换服务资源的服务接口规范两部分的技术规定。 (3) 元数据 从组成上来说,元数据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资源的标识、内容、分发、数据质量、数据表现、数据模式、图示表达、限制和维护等信息。 标识是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特性,包括信息资源的唯一标识符、信息资源的摘要信息、创建信息资源目的、信息资源的状态等信息。内容重点描述信息资源的基本数据组成,包括信息资源包含哪些具体的数据。分发着重说明使用者如何获得信息资源的信息,包括数据分

政府信息公开流程

政府信息公开流程 申请人通过网络、传真、信函提出申请 (可书面可口头) 申请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 受理机关接受申请并登记,并向申请人送达受理回执,在15 个工作日提出处理意见决定是否公开。 涉及第三方 商业秘密 免于公开范围 不属于本机关公开 信息不存在 告知申请人不予公开的理由 告知申请人该信息的掌握机关及联 系方式 告知申请人 受理机关答复 经批准延长,在15个工作日内答复 属于公开范围 信息内容不明确 告知申请人 获取信息的 方式和途径 告知申请人补正信息内容重 新申请 1、当场公开 2、公开,在申请人办理手续后10个工作日内公开

附法律条文: 《信息公开条例》 第二十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照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形式);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 (二)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 (三)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第二十一条对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答复: (一)属于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二)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三)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或者该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对能够确定该政府信息的公开机关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联系方式; (四)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第二十三条行政机关认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第三方不同意公开的,不得公开。但是,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

党政机关公务支出管理信息系统注册及填报说明.4

党政机关公务支出管理信息系统 注册及填报说明 2016年5月5日 为确保系统信息注册、填报的及时、完整、准确,建议先看培训课件及以下说明(仅对可能引起歧义的填报事项作出说明)。财政部门可将培训课件及说明发送会议定点场所和党政机关。因系统兼容性问题,建议在运行Windows 7的计算机上使用IE9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在运行Windows XP 的计算机上使用火狐浏览器或谷歌Chrome浏览器。 一、会议定点场所登录平台 1.“用户注册”/“联系信息”: 全称、发票开具名称、是否含早餐、预定电话等信息:应与协议信息一致。 是否内部场所:指是否为党政机关所属内部会议场所(同一预算部门)。为完整采集各级党政机关会议费支出,我们也将未纳入定点范围的本单位或本系统内部会议场所纳入系统。内部会议场所拟承接本部门会议时在系统中注册,经上级主管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来函提出注册申请和本级财政部门审核通过后,开具电子结算单。请各级财政部门管理员及时纠正会议定点场所注册为内部会议场所的问题,避免影响会议定点场所承接会议。

协议编号:指组织实施会议定点场所政府采购的财政部门与会议定点场所签订协议时,财政部门确定的协议编号(建议组织政府采购的财政部门主动告知会议定点场所,未签协议的应及时补签) 管理级别:指会议定点场所所在行政区域财政部门管理级别(省、市、县区级)。此项选择直接影响是哪一级财政管理员审核,应注意核对。 注意事项:预留电话应仔细核对(包括区号),便于会议单位及时联系。 2.“信息填报”: “概要信息”中的“协议书影印图”是指财政部门与会议定点场所签订的协议书的影印件(默认200k,格式jpg、gif、png、tiff),见培训课件。 会议室:①会议室报价分为大、中、小三类,不可更改,应按《目录》确定信息填报,如确定的会议室类型未按此格式分类,在同级财政部门指导下,会议场所可结合实际将已确定的会议室类型及报价按大中小会议室重新分类填报,并在“会议室明细”中将协议确定的会议分类及报价,通过“添加”按钮逐一填报。②“会议室报价”与“会议室明细”相关信息要一致。③“会议其他费用”,属非协议信息,无协议价格。会议场所有收费事项,填报此项目时应在“说明”框中作出相关说明。

政府采购管理信息化平台系统建设方案word

政府采购管理信息化平台系统建设方案WORD版本下载后可编辑

为了更好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某某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深化政府采购改革的精神,需要建立的泉州政府采购网络管理信息化平台系统。 近年来:泉州政府在外网开通了采购网站信息发布系统。在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初步的成果,这说明了信息化在采购工作中是十分必要、重要的。 但是,泉州政府采购工作没有自己的服务器,没有自己的采购业务管理软件,网络带宽小;没有专业的防黑、防毒管理系统。制约某某市采购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目前,急需开发计划管理、专家库管理、资金管理、网上招标、网上询价接口。实现采购计划申报、主管单位审核、采购业务处审核,采购办业务处理,资金收入记录、采购资金支付、节余资金退回或转入国库等业务处理。急需开发以下功能: 1、建立自己的政府采购服务器系统 2、政策法规 3、采购信息发布 4、、采购公告 5、、中标公告 6、开发采购计划管理系统 7、资金管理系统 8、政府采购网站

9、专家库管理系统 10、车辆维修、保险管理方案 11、加油站数据查询方案 12、网上询价及音视频投标评标会议系统 13、政府采购质疑、投诉管理软件 14、采购身份认证系统 1.系统目标 本系统的设计目标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组织政府网上采购、信息的发布、招投标等日常交易活动,改变以往点对点的单一交易模式,建立一套面向社会的统一平台。从而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和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为了更好地开展政府采购工作,服务于政府采购当事人,使政府采购做到依法采购、规范操作、体现效益、注重效率、强化监管,采购管理办公室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加快了政府采购信息化的建设步伐。提高采购效率,提高采购量,降低采购过程的运行成本,增加采购批次,缩短采购间隔时间,拓展政府采购网上办事功能,成为连接政府采购活动当事人的一座超越时空、畅通无阻的网上采购桥梁。 把采购方、采购办、财政、采购中心、供应商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网络高速传递信息,进行采购事务的处理。

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设计

政务信息管理系统 建 设 方 案 2013年11月12日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1) 1.1 项目概述 (1) 1.2 建设目标 (1) 1.3 建设原则 (1) 第二章需求描述 (4) 第三章总体设计方案 (6) 3.1 概述 (6) 3.2 总体架构设计 (6) 3.3 关键技术分析与技术路线 (13) 第四章系统功能设计 (15) 4.1 系统概述 (15) 4.2 系统界面设计 (17) 4.3 信息报送 (19) 4.4 信息审核 (22) 4.5 信息审批功能 (23) 4.6 信息流程管理 (24) 4.7 文件发布 (24) 4.8 文件浏览 (25) 4.9 信息浏览 (25) 4.10 统计分析 (26) 4.11 系统管理 (28) 4.12 后台管理 (29) 4.13 系统安全设计 (40)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概述 政务信息管理系统是用电子化手段代替传统的传真、电话、纸质信函等介质,实现各级单位之间的新闻、简报、专报、文件等信息的下发与上报,进行信息采编与发布,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级部门之间(横向和纵向)的业务交流与信息共享。实现信息报送、信息采编、发布审批、信息管理等功能的信息管理与服务的平台。 下属信息报送单位通过本系统实时报送各类信息,上级单位的信息采编人员通过此系统进行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刊物采编、刊物编辑、刊物发行等工作。并自动对政务信息的采用情况进行汇总,形成通报。通报内容可以与刊物一起发布到网上,供各类用户浏览查询。 1.2建设目标 政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目标为: ◆建成一个覆盖整个省政府单位的、技术先进的、运行稳定的、实用的、 统一的信息报送管理系统,达到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 ◆建成一套集成部署在省政府门户网站,与省政府门户网站的架构、语 言环境相匹配、相适应,实现各级单位之间的信息报送、采集、处理、 共享、文件发送、统计分析等功能。 因此,我们的系统应该是这样一个系统:采用国际最新的科技成果,保持在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同时结合用户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系统、网络资源,建立高性能、低成本的系统。 1.3建设原则 根据本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和平台总体构架,结合机构特性和业务需求,系统满足: ◆易学易用 专门针对信息系统建设和内容编辑人员设计,完全基于Web的操作,所见即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哪些内 容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含的内容有申请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但基本上很少有民众会主动的去关注政府信息公开的这项工作,因为缺乏民众监督,所以大多数行政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也都是比较官方化的。 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0条之规定,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 (二)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 (三)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在涉及其他行政诉讼时,当事人一般要求行政机关进行书面答复。 二、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范例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书 申请人:XXX,男,19XX年X月XX日出生,汉族,XX市民,现住XX市XX区XX路XX号院。电话:XXXXXXXXXX。联系地址:XX市XX区XX路XXX号XX收。 申请公开事项: 1、XX市凌波大桥的工程预算和实际造价; 2、XX市凌波大桥两个桥塔以及所有关于斜拉式设计、建设、安装的工程预算和实际造价; 3、XX市凌波大桥是否属于桥梁结构体系意义上的斜拉式桥梁; 4、XX凌波大桥斜拉式设计、建设、安装是桥梁必须的承重结构还是装饰物; 5、XX市凌波大桥斜拉式设计作为重大建设事项,该决策过程中采用何种形式公开征求过有关方面意见。 申请人提出上述申请公开的事项理由 首先,XX市凌波大桥属于XX市重大交通建设项目,相关招投标情况和批准、实施情况依据《XX市交通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本来就应当由贵局主动公开的公开信息。但是,包括申请人

在内的广大市民均看不到相关信息依法公开。其次,多家媒体和社会公众对XX市凌波大桥的建设一直 保持高度关注,该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 再次,贵局在多家媒体高调宣传洛阳凌波大桥是XX市首座双塔双索面斜拉式大桥,开创了XX市桥梁建设的新形势!而包括申请人在内社会公众实际到现场考察,看到的桥梁现状和宣传似乎有出入。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料。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锁组成。 而XX市凌波大桥是在已经完全具备通车能力的支墩基础上,(实际上XX市凌波大桥也是在已经通车的情况下,加装的拉索和桥塔)在原来钢杆上新焊接的链接构件,制作出来的拉索和桥塔! 为明确基本事实,消除社会公众误解,请贵局依法公开相关信息。 我们要申请政府公开一些自己所关注的行政信息,申请书这就是必须要递交的文书,可能有些民众还不愿意在信息公开申请书当中写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其实也可以在行政单位的官方网站上进行留言的。当然,我们能够看到有些行政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还是比较接地气的,但整体情况还是有很多问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