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2018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护理学
Page 15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基础护理学
(一)体温过高(hyperthermia)
又称发热(Fever,Pyrexia),是机体在致 热源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 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过热:体温调节系统失去调控或发生调节障碍所引 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Page 16
(一)体温过高
见于疟疾等疾病。
基础护理学
Page 22
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发热无一定规律, 持续时间不定。
多见于流行性感 冒,癌性发热等。
基础护理学
Page 23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病情观察 降低体温 补充营养与水分 保证病人舒适 心理护理
基础护理学
高热患者应每4小时测量1次;降 至38.5℃以下时,改为每天测量 4次;降至正常水平3日后,改为
教学目标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基础护理学
Page 3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基础护理学
体核温度(core temperature): 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特点:高、稳定、不易测量。
体表温度(shell temperature) : 皮肤温度 较低,易测量,易受影响 。
体温下降
产热减少
Page 11
自主性体温调节
基础护理学
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人体温度时
使末梢血管收缩,减少由辐 射散热
通过交感神经直接抑制汗腺 活动,减少排汗
通过甲状腺和肾上腺髓质的激素分泌 活动的改变来提高组织的代谢率
通过机体神经改变骨骼肌的活动,寒 战产热
散热减少
产热增加
体温升高
Page 12
体温调节
第九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什么是生命体征
基础护理学
Vital Signs
体温 (temperature) 脉搏 (pulse)
通过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情况,
为诊断、治疗、呼护吸理提(供准r确es的p依i据ra。tion) 血压 (blood pressure)
Page 2
Page 26
三、体温的测量
体温计的种类
水银体温计 mercury thermometer
基础护理学
Page 28
体温计的种类
基础护理学
Page 29
基础护理学
Page 30
体温计的种类
基础护理学
Page 31
体温计的种类
红外线体温计 红外线体温计:
基础护理学
Page 32
体温计的种类
5、热型(fever type) : 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 不规则热
基Baidu Nhomakorabea护理学
Page 19
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 达数天或数周,24h波动 范围不超过1℃。
多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 寒等。
基础护理学
Page 20
弛张热(remittent fever)
散热过多:低温环境、皮肤异常、低温麻醉
Page 25
(二)体温过低(hypothermia)
基础护理学
临床分度 轻度:32~35℃ 中度:30~32℃ 重度:<30℃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23~25℃
症状 皮肤苍白冰冷、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呼吸减慢,感 觉和反应迟钝,甚至昏迷
每天测量1次
Page 24
(二)体温过低(hypothermia)
基础护理学
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 称体温过低。
判断标准:体温低于35 ℃
原因:
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良、药物中毒、 重症疾病。
产热减少:重度营养不良、极度衰竭、内分泌疾病:如 甲低等。
基础体温(basal body temperature) 持续较长时间的睡眠(6-8小时) 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
临床所指的体温是平均体核温度。
Page 5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基础护理学
Page 6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基础护理学
产热与散热
产热 产热过程:化学方式 产热器官:肝脏和骨骼肌
耳温计
基础护理学
Page 33
体温计的种类 片式体温计
基础护理学
1、原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2、发热程度判断
以口温为标准
低热
37.5-37.9°C
中等热 38.0-38.9°C
高热
39.0-40.9 °C
超高热 41.0°C以上
基础护理学
Page 17
(一)体温过高
3、发热过程及症状 体温上升期 高热持续期 退热期
基础护理学
Page 18
(一)体温过高
散热 散热过程:物理方式 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基础代谢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肌肉活动
Page 7
基础护理学
3
Page 8
3. 体温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 行为性体温调节
基础护理学
外周:游离神经末梢 中枢:神经元
Page 9
3. 体温调节 温度感受器
体温调节中枢 效应器
基础护理学
外周:温觉、冷觉感受器 中枢:热敏、冷敏神经元
下丘脑:前部:散热 后部:产热
皮肤血管、汗腺、骨骼肌、 甲状腺和肾上腺髓质
Page 10
自主性体温调节
体温调定点学基础说护理学
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时
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通过辐射散热 降低细胞代谢作用
增加出汗与加速呼吸
减少肌肉活动
散热增加
自主性体温调节 行为性体温调节
基础护理学
Page 13
4. 体温的生理变化
部位 口温 腋温 肛温
平均温度 37.0°C 36.5°C 37.3°C
正常范围 (36.2-37.2) (35.9-36.9) (37.1-37.4)
基础护理学
Page 14
生理变动:不超过0.5~1℃
① 昼夜:清晨2-6时最低,下午13-18时最高 ② 年龄:儿童>成年人>老年人 ③ 性别:女性>男性 ④ 饮食:饥饿、禁食时↓,进食后 ⑤ 运动: ↑ ⑥ 药物影响:麻醉药物 ⑦ 情绪:情绪激动、精神紧张↑
体温可达39℃以上,24h 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 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
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 化脓性疾病等。
基础护理学
Page 21
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
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 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 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 以下,经过一个间歇, 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 和无热期交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