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机床设计-传动系统

机床设计-传动系统
1400r/min 1000 710 500 355 250 180 125 90 63 45 31.5
转速图的绘制
主传动系统的传动路线表达式:
36
1
主电机 440r / min
φ126 φ256
I
3306 4224
II
42
4222 62
III
60
1380 72
IV(主
轴)
48
主轴的转速计算:
126
n主轴
=
n电机
× 256
×uI-II
×uII-III
×uIII-IV
a
126
n主轴max
=
n电机
× 256
×uI
-II
max
×uII -III max
×uIII-IVmax
126
n主轴min
=
n电机
× 256
×uI
-II
min
×uII -III min
×uIII-IVmin
直接标出转速值 。 注意: 转速格线间距大小并不代表公比ф的
数值大小。
转速图一点三线 转速点——传动轴上的圆点,表示该轴具有的转速。
如轴Ⅳ(主轴)上有12个圆点,表示具有12级转速。
传动线——相邻两轴的相关两个 转速点之间的连线。
传传动比大于1其对数值为正,传 动线向右上倾斜;
应用: 普通机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变速方式。
变速方式的选择
主传动系统的变速方式分为无级变速和有级变速两种。
(1)有级变速 变速机构——是指在输入轴转速不变的条件下,使输出轴获得不 同转速的传动装置。 有级(或分级)变速机构
➢滑移齿轮变速机构 ➢交换齿轮变速机构 ➢多速电动机 ➢离合器变速机构 ➢摆移变速机构

CK6150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CK6150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CK6150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CK6150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摘要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也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的加强。

而机床在机械制造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今天,普通机床已经满足不了加工的需求,从而出现了数控机床。

本设计的题目是设计CK6150主传动系统。

其主要对机床技术参数进行拟定,齿轮模数进行估算和验算,带轮尺寸和v带根数进行设计,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电机和轴承,并对轴承进行使用寿命验算,对传动轴进行刚度校核。

CK6150采用电动机的无级变速和机械齿轮的分级变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变速,可以在不停车的情况下得到转速范围内的任意转速,减少了速度损失和辅助加工时间,从而提高生产率。

设计过程中尽量使用标准件,使制造和装配更加方便。

设计过程中考虑了各零部件的空间尺寸和拆卸顺序,以保证结构尺寸设计的合理性。

关键词: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无级变速,机械制造业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CK6150 CNC lathes Main Transmission SystemABSTRACT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basic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its development direc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sector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but also affects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national defense forces. Themachine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day, general machine tools has failed to meet processing demands, which appeared in CNC machine tools. The design of the subject is to design CK6150 main drive system. The main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the machine preparation, gear modulus estimate and checking, v belt pulley size and the number of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need to select a suitable motor and bearings, and bearing life checking, carried on the shaft stiffness check. CK6150 uses the electric motor and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mechanical gear shift grading combination of variable speed, you can get any speed within the speed range without stopping, reducing the speed loss and auxiliary processing time, thus increasing productivity. The design process to make use of standard parts, the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 easier. The design process to consider the spatial dimensions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s and disassembly sequenc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structure size design.Key word:CNC machine tools; main drive system; CVT;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目录1 绪论...................................................................... .. (1)1.1数控机床的特点 ........................................................................................................... 1 1.2国产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 ..................................................................... . (1)1.3国内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 . (3)1.3.1智能、高速、高精化 ..................................................................... .. (3)1.3.2设计、制造绿色化 ..................................................................... (3)1.3.3复合化于系统化 ..................................................................... . (3)2 机床技术参数的拟定 ..................................................................... (4)2.1 确定极限转速和转速范围 ..................................................................... (4)2.1.1 计算主轴最高转速 ..................................................................... .. (4)............................................................ 5 2.1.2 计算主轴最小转速 ................................2.2 确定动力参数 ..................................................................... .. (5)2.2.1计算切削力...................................................................... . (5)2.2.2计算切削功率 ..................................................................... . (6)2.2.3估算电动机功率...................................................................... (6)3 传动部分设计...................................................................... .. (8)3.1 画机床转速图 ..................................................................... ......................................... 8 3.2 计算各轴输出功率和输出转矩 ..................................................................... ........... 10 3.3 带轮的设计 ..................................................................... . (10)3.3.1确定计算功率 ..................................................................... (10)V3.3.2选择带带型 ..................................................................... (11)3.3.3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 ......................................................................11v3.3.4确定带中心距和基准长度 ..................................................................... . (12)3.3.5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 ..................................................................... (12)3.3.6计算带的根数 ..................................................................... ........................... 13 z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3.4 齿轮设计 ..................................................................... .. (13)3.4.1 确定各齿轮齿数 ..................................................................... . (14)3.4.2 估算齿轮模数 ..................................................................... .. (14)3.4.3 验算齿轮模数 ..................................................................... .. (18)284 轴的校核 ..................................................................... .............................4.1 ?轴的受力分析 ..................................................................... .................................... 28 4.2 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强度 ..................................................................... (30).................................................................... ........ 31 4.3 轴的刚度校核 ................................4.4轴载荷点的挠度计算 ..................................................................... . (32)4.5轴的支撑点的倾角校核 ..................................................................... (33)4.5.1水平面倾角校核 ..................................................................... .. (33)4.5.2垂直面倾角校核 ..................................................................... .. (34)36 5 滚动轴承的验算 ..................................................................... .................. 结论...................................................................... (38)致谢...................................................................... (39)参考文献 ..................................................................... (40)第 1 页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1 绪论1.1数控机床的特点数控机床通常由伺服系统、控制系统、机械传动系统、检测系统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组成。

CK6140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CK6140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CK6140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数控车床的主传动系统是整个机床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主要由主轴、主轴驱动装置和主动工具头等组成。

设计一个稳定可靠的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主轴精度、刚度、转速范围、加工能力等。

首先,主轴是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精度和刚度直接影响到整个机床的加工质量。

主轴通常由高强度、高刚性的合金钢材料制成,并通过精密加工和热处理工艺提高其表面质量和硬度。

主轴的设计应考虑转动稳定性、轴向和径向刚度等因素,以确保在高速运转和大负载下能保持较小的振动和变形。

其次,主轴驱动装置主要是通过电机将动力传递给主轴,实现车床的加工运行。

常见的主轴驱动装置包括皮带传动、齿轮传动、液压传动等。

不同的传动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数控车床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

同时,主轴驱动装置还需要考虑电机的功率、转速调节范围、动态响应性能等因素,以满足不同加工工艺和加工材料的需求。

另外,主动工具头也是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动工具头一般由进给系统和切削工具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控制刀具的进给速度和刀具路径,实现工件的加工。

进给系统通常由伺服电机、滚珠丝杠等组成,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刀具的直线运动。

切削工具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加工工件和加工要求进行,可以是转动刀具、切削刀具或磨削工具等。

除了上述部件,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其控制方式和辅助装置。

传统的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采用闭环控制,通过编码器和反馈系统实现对主轴和主动工具头运动的精确控制。

辅助装置如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自动换刀系统等,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设计一个稳定可靠的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需要充分考虑主轴精度、刚度,主轴驱动装置的选择,主动工具头的设计以及控制方式和辅助装置的配置等因素。

只有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实现高效、精确和安全的数控车床加工操作。

数控车床的主传动系统设计PPT

数控车床的主传动系统设计PPT
详细描述
在进行动态特性分析时,需要考虑主轴的转速、转矩和刚度等参数,以及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等特性。 通过分析这些参数,可以评估主传动系统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预测可能出现的振动和噪声问题,并采取相应 的措施进行优化设计。
强度与刚度分析
总结词
强度与刚度分析是评估主传动系统在承受外力和变形时的性能表现,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结词:传统设计
详细描述:该实例介绍了一种传统的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主要采用齿轮传 动和链传动组合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但效率较低,适用于 一般加工需求。
实例二:主传动系统的改进设计
总结词:优化设计
详细描述:该实例针对传统主传动系统的不足,进行了优化改进。采用新型轴承和材料,提高了传动效率和稳定性,减少了 维护成本,适用于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需求。
设计目的和意义
设计目的
设计出高效、稳定、可靠的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满足加工精度和效率的要求,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意义
主传动系统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数控车床的性能和加工精度,进而影响到整个 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因此,对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进行合理设 计,对于提高机械制造行业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进行热特性分析时,需要考虑主轴的转速、切削力和材 料导热系数等参数。通过建立热传导模型,可以预测主传 动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变化和热变形情况。根据分析 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散热措施和热补偿技术,提高系统 的热稳定性和加工精度。
06 主传动系统实例分析
实例一:某型号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高耐磨材料
选用高耐磨材料,如陶瓷和硬质 合金,以提高主传动系统的使用 寿命和可靠性,减少维护成本。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机床主传动系统是机床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机床的性能和加工质量。

主传动系统主要由电机、速度变换机构、主轴、传动装置等部分组成。

本文将从设计电机、速度变换机构、主轴和传动装置四个方面,对机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是电机的设计。

电机作为机床主传动系统的动力源,其选型需考虑到机床加工的要求以及传动系统的性能要求。

一般情况下,机床加工精度要求高,所以应选择具有较高功率和较小扭矩波动的交流伺服电机。

考虑到机床的节能要求,可选择带有高效能力推力轴承和电子换向器的永磁同步电机。

其次是速度变换机构的设计。

速度变换机构主要用于实现不同速度的转换,使得机床能够适应不同加工工艺的要求。

常见的速度变换机构有齿轮传动、带式传动和链条传动等。

在实际设计中,应根据机床的加工要求和工艺特点选择合适的速度变换机构,并根据机械原理进行优化设计。

第三是主轴的设计。

主轴作为机床主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设计要考虑到机床的加工精度、刚性和动平衡等要求。

一般情况下,主轴采用高精度两端支撑方式,以保证主轴的刚性和稳定性。

在主轴的设计中,还应注意对主轴进行合理的冷却和润滑方式设计,以提高主轴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最后是传动装置的设计。

传动装置作为主传动系统的连接组件,其设计应满足机床的传动效率、刚性和减振要求。

常见的传动装置有皮带传动、齿轮传动和液压传动等。

对于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可以根据机床的加工特点和需求,选用合适的传动装置进行设计,并通过结构优化和改进,提高传动效率和减少传动误差。

综上所述,机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电机、速度变换机构、主轴和传动装置等多个方面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机床的加工要求和工艺特点,选择合适的组件和参数,并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机床的性能和加工质量。

只有设计出合理、可靠的主传动系统,机床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潜力,达到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效果。

普通机床主传动课程设计

普通机床主传动课程设计

普通机床主传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普通机床主传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维护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描述普通机床主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解释机床主传动系统中各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分析机床主传动系统的性能指标,如传动比、转速、扭矩等。

4.判断机床主传动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并掌握基本的故障排除方法。

5.掌握机床主传动系统的维护保养知识,提高机床使用寿命。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普通机床主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机床主传动系统中各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齿轮、轴承、传动带等。

3.机床主传动系统的性能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4.机床主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5.机床主传动系统的维护保养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机床主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机床主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3.实验法: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掌握机床主传动系统的维护保养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机床主传动系统的实物模型或仿真设备,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CK6136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CK6136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是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主驱动系统,这样的设计可以用于普通车床修改,以适应中国的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及目前的状态,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个完整的设计包括原始数据,根据一些(包括机器类型,大小等),结合实际条件和情况制定一些参数上的车床,根据建议的参数比较,以确定传输方案,传输方案。

然后传输和副齿轮齿的传动比的计算,然后估计弹性模量和齿轮轴轴,齿轮和轴的强度和刚度,以进行检查。

此外,还橱柜的主要结构设计,零部件的数量的选择,从而完成整个主驱动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AbstractThis article is mainly CNC lathe main drive, the main drive system, this design can be used for ordinary lathe modified to adapt to China's machine tool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tatus, with certain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The complete design, including raw data, according to some (including machine type, size, etc.),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s and circumstances to develop some of the parameters on the lathe, according to the recommended parameters compared to determine the transmission scheme, transmission scheme. Then the pinion gear transmission and the transmission ratio calculation, and then estimate the elastic modulus and the gear shaft axes, gears and shaft strength and rigidity to be checked. In addition, the design of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cabinet, the choice of the number of parts, thereby completing the main drive system design.Keywords:NC machine tool;main driving system;design目录引言 (4)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拟定 (6)1.1拟定主运动参数 (6)1.2运动设计 (6)1.3动力计算和结构草图设计 (6)1.4轴和齿轮的验算 (6)1.5主轴变速箱装配设计 (6)第2章参数拟定 (7)2.1车床主参数(规格尺寸)和基本参数 (7)2.2各级转速的确定 (7)第3章运动设计 (8)3.1主拟定传动方案 (8)3.2传动方案的比较 (8)3.3各级传动比的计算 (9)3.4各轴转速的确定方法 (11)3.5转速图拟定 (12)第4章动力计算 (13)4.1齿轮的计算 (13)4.2电磁离合器的选择和使用 (19)第5章轴的设计和验算 (21)5.1轴的结构设计 (21)5.2轴的强度校核(以I轴为例) (21)5.3轴的刚度校核(以I轴为例) (25)第6章主轴变速箱的装配设计 (28)6.1箱体内结构设计的特点 (28)6.2设计的方法(以轴的布置为例) (28)第7章结论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3)引言这次毕业设计中,我所从事设计的课题是CK6136型数控车床主传动机构设计。

第二章主传动系统设计

第二章主传动系统设计
副的传动比。
传动线的三个特点: a.传动线的高差表明传动比的数值,传动线的倾
斜程度反映传动比u的大小 水平:u=1 — 等速传动; 向下方倾斜:u<1 — 降速传动; 向上方倾斜:u>l — 升速传动。
传动比的数值u=φx, 可用传动线的高差x (格数)来表示。
b.一个主动转速点引出的传动线数目表示该变速组 中不同传动比的传动副数 第一变速组(a组):
由轴Ⅰ的主动转速点向 Ⅱ轴引出三条传动线, 表示该变速组有三对不 同传动比的传动副,
第二、三变速组 (b、c组): Ⅱ——Ⅲ和Ⅲ——IV表 示该变速组有两对不同 传动比的传动副,
c.两条传动轴格线间相互平行的传动线表示同一个 传动副的传动比
第三变速组(c组),当Ⅲ轴为710r、500 r、 355r、250 r、180 r、125 r/min时, 通过升速传动副(60:30) 使主轴得到1400 r、1000 r、 710 r、500 r、355 r、250 r /min。所以上斜的6条平 行传动线都表示同一个升速 传动副的传动比。
和装配。防护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二、主传动系统分类和传动方式 主传动系统一般由动力源(如电动机)、变
速装置及执行件(如主轴、刀架、工作台)、开 停、换向和制动机构等部分组成。
动力源为执行件提供动力,并使其得到一定 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变速装置传递动力以及变换 运动速度;执行件执行机床所需的运动,完成旋 转或直线运动。
可见,这个变速组是实现主轴等比转速数列的基
本的、必不可缺的变速组,故称为基本变速组。
基本组的级比φ =φ1=φ ,级比指数x0=1。 基型变速系统必有一个基本组,即相邻两条传动
线拉开 l 格。
②第一扩大组的变速特性 在基本组的基础上,起到第一次扩大变速的

普通车床的主动传动系统设计

普通车床的主动传动系统设计

目录绪论 (1)1.设计任务 (2)1.1设计普通车床的传动系统 (2)1.2设计内容 (2)2.主动参数的选择 (3)2.1 公比ϕ及转速数列的确定 (3)2.1.1公比ϕ的确定 (3)2.1.2确定主轴转速数列 (3)2.1.3确定主轴转速级数Z (3)2.2选择电动机 (3)3.变速的结构设计 (4)3.1 变速组中传动副数目的确定 (4)3.2结构网或结构式各种方案的确定 (4)3.3结构图 (4)4.转速分布图的拟定 (5)4.1普通车床参数 (5)4.2确定各级转速并绘制转速图 (5)4.2.1 输入轴转速的确定 (5)4.2.2中间传动轴转速的确定 (5)4.2.3绘制转速图 (6)5.确定各变速组齿轮齿数 (7)5.1确定各变速组传动副齿数 (7)5.2绘制传动系统图 (9)6.传动设计 (10)6.1确定各轴转速 (10)6.2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0)6.2.1计算各轴的输入功率 (10)6.2.2计算各轴的输入转矩 (10)6.2.3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如下表所示 (11)7.带传动设计 (12)7.1带设计 (12)7.2带轮结构设计 (14)7.2.1带轮的材料 (14)7.2.1带轮结构形式 (14)7.2.3 V带轮的论槽 (15)7.2.4 V带轮的技术要求 (15)8.齿轮传动设计 (16)8.1选择齿轮的材料及精度等级 (16)8.2各传动组齿轮模数的确定和校核 (16)8.3齿轮强度校核 (17)8.3.1校核a传动组齿轮 (18)8.3.2校核b传动组齿轮 (19)9.转动轴的设计计算 (20)9.1主轴挠度的校核 (20)9.1.1 确定各轴最小直径 (20)9.1.2 选择轴颈直径,轴承型号和最佳跨距 (21)9.1.3轴的校核 (21)9.2传动轴上轴承的选用 (23)10.设计总结 (24)11.参考文献 (25)绪论机床主传动系统因机床的类型、性能、规格和尺寸等因素的不同,应满足的要求也不一样。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N
nm in
nj
n nmax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计算转速的确定 (1)等比传动,中型通用机床(C6132、C6140)
z 1
nj nmin 3
(2)等比传动,大型通用机床
z
nj nmin 3
总级数
机床类
9
中型
n3
大型
n4
12
16
18 20
n4
n5
n6
n7
n5
机床 C6140 C6132
功率(KW)
7.5 3.0
机床 Z3040 Z3063
功率(KW) 机床
3.0
X62、63
5.5
X63W
功率(KW) 7.5 10.0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2. 主轴的估算
在设计之初,由于确定的仅仅是一个设计方案,具体构造尚 未确定,因此,只能根据统计资料,初步确定出主轴的直径。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主要包括: 1)运动设计和动力计算的计算过程和分析; 2)结构设计说明(包括主要结构的分析以及其他需要说明 或论证的问题); 3)参考文献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四、课程设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准备工作 2、运动设计
① 传动方案设计(集中传动或分离式传动); ② 结构式; ③ 绘制转速图; ④ 确定齿轮齿数; ⑤ 绘制传动系统图; ⑥ 带和带轮的设计计算;
lg
Rn :变速范围
Rn

n max n min
例:已知 n45~20r0p0m 1.41
z lR g n 1 lg 2( 0 4 0 ) 5 1 0 1.9 0 8 1 1.9 1 8 12

(完整word版)CK6140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完整word版)CK6140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CK6140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年级专业: 08级机制2学号: 080101010127学生姓名:吕伟彪指导教师: 王敏婷李宇鹏1共24 页第页目录第1章概述……………………………………………. .……。

11.1 设计要求………………………………………………。

.1第2章主传动的设计 (2)2.1计算转速的确定 (2)2.2变频调速电机的选择.....................................。

(2)2.3转速图的拟定…………………………………………。

..22。

3。

1传动比的计算……………………………………。

.22.3.2参数确定…………………………………………. .。

22.3.3 主轴箱传动机构简图……………………………..。

32。

3.4 转速图拟定……………………………………….。

32.4传动轴的估算..............................................。

(3)2。

5主轴轴颈的确定 (5)2。

6主轴最佳跨距的选择 (5)2.7齿轮模数的估算………………………………………。

62.8 同步带传动的设计 (8)2。

9 滚动轴承的选择 (10)2.10 主要传动件的验算..............................。

. (10)2.10。

1 齿轮模数的验算 (10)2.10。

2 传动轴刚度的验算 (14)2。

10。

3 滚动轴承的验算......................................。

. 15总结.................................。

.................................。

. (16)参考文献………………………………………………..……….。

17第一章概述1.1 设计要求机床类型:数控车床主传动设计要求:满载功率7.5KW,最高转速4000rpm,最低转速41。

普通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普通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普通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1. 引言普通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是数控车床中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要负责提供动力和转速控制,以实现对工件的加工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普通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关键要素。

2. 设计原理普通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数控技术和机械传动原理。

其根本原理如下:•主电机提供动力:普通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的第一要素是主电机。

主电机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主轴,驱开工件的旋转运动。

•变速装置实现转速控制:为了满足不同加工需求,普通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通常配备了变速装置。

变速装置可以改变主轴的转速,使其适应不同工件加工的要求。

•控制系统实现精确控制:普通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的另一重要元素是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通过编程控制,实现对主电机和变速装置的精确控制,确保工件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

3. 设计要素3.1 主电机选择主电机是普通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的关键组成局部。

在选择主电机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功率:根据加工要求和工件材料的硬度,选择适当的主电机功率,以确保足够的动力输出。

•转速范围:根据加工要求和工件材料的特性,选择主电机的转速范围,以满足不同加工情况下的转速要求。

•耐久性:主电机应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以适应长时间运行和重复工作的需求。

3.2 变速装置设计变速装置的设计对普通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的性能和灵巧性有重要影响。

在设计变速装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传动比: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设计适宜的传动比,以实现主轴转速的调整。

•换挡操作:如果变速装置采用机械换挡方式,需要考虑换挡操作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如果采用电子控制方式,那么需要确保换挡速度和精确性。

•维护和保养:变速装置应设计成易于维护和保养,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3 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普通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的智能化局部。

在设计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要素:•控制精度:控制系统应具有较高的精度,以满足工件加工的精度要求。

普通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计算说明书

普通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计算说明书

u6 = 7、
绘制传动系统图
6
图 2 传动示意图
七、 动力设计
1、 各传动零件的设计
z −1 3
n = nmin φ 1)
= 160 r min, 取主轴的计算转速为180 r min
各轴的计算转速
表 2 各轴的计算转速
轴序号 计算转 速
电动机 1440
Ⅰ 1000
Ⅱ 710
Ⅲ 355
Ⅳ 180
2)最小齿轮计算转速
1
n max n min
= 11.1
2、转动轴直径。 3、齿轮模数。 4、主轴设计(轴颈、内孔、前端悬伸量、合力支撑跨距) (三) 、结构设计 1、参考同类机床绘制草图。这一阶段的工作较为复杂,绘图 和计算工作交叉进行,反复修改,力求使零部件的结构合理、 配置适当。 2、草图完后,要验算传动件。 1)齿轮:同模数中承受载荷最大的,齿数最小的齿轮 2)传动轴:验算其中一根传动轴的强度 3)主轴:刚度(弯曲刚度、扭转刚度) 3、完成装配图 (四)零件工作图(主轴) (五)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计算说明书是对整个设计计算工作的整理和总结,是一 份重要的技术文件。 1、 需要寿命的内容要有条理的加以阐述, 有必要的插图或 表格; 2、 3、 采用的公式及数据要注明资料的来源; 文字力求通顺简练,字迹工整。
m
24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TS P
3
=
18000 2
= 9000,B = 8 × 3, = 3.78
60n 1 T C0
=
60×1000×9000 10 7
K n = 0.82,K N = 0.58,K q = 0.63,K s = K T K n K N K q = 1.13, σj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二章 机床的传动设计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二章  机床的传动设计

综上所述,转速图 可以很清楚地表示:
1、主轴各级转速的传 动路线;
2、得到这些转速所需
电机 Ⅰ a Ⅱ b Ⅲ c Ⅳ
60:30 36:36 42:42 30:42 24:48
1440 r/min 1000 710 500 355
要的变速组数目及每个
250
变速组中的传动副数目; 3、各个传动比的数值;
注意:转速图上竖直线间距均 匀并不表示各轴中心距相等, 只是为了使图面美观清晰。
ⅡⅢⅣ
1440 r/min 1000 710 500 355 250 180 125 90 63 45 3 2.1.1 .1转速图概念
(2) 各级转速的指代(主轴转速线、转速点)
2.1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2.1.1.2转速图原理
电机 Ⅰ a Ⅱ b Ⅲ
轴Ⅱ-Ⅲ间 的变速组b

1440 r/min
有 两 个 传 动 副 ( Pb = 2 ) , 其传动比依此为:
ib1=22/62=1/2.82=1/ 3,
36:36 42:42 30:42
24:48
1000
710
500
22:62 355
250
降速,向右下方倾斜三格
180
125
ib2=42/42=1=1/ 0,
90
等速,连线水平。
63
45
31.5
返回
2.1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2.1.1.2转速图原理
电机 Ⅰ a Ⅱ b Ⅲ c Ⅳ
轴Ⅲ-Ⅳ间 的变速组c有两 个传动副(Pc=2),其 传动比依此为:
ic1=18/72=1/4= 1/ 4,
转速图包括一点三线:转速点,转速线,传动轴 线,传动线。

普通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普通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普通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普通车床是机械加工中最基本的一种机床,其主要作用是将工件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主传动系统是车床的核心部分,其功能是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车床主轴的旋转运动,是车床实现加工操作的关键。

一、主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主传动系统主要由电机、联轴器、变速器和主轴组成。

电机是主传动的核心,一般选用变频电机,具有启动快、转速调节范围广、运行平稳等优点。

联轴器是连接电机和变速器的部件,其主要作用是进行动力传递,并能够消除轴线不一致时的振动和噪声。

变速器则可以通过调整传动比来改变主轴转速,以适应不同的加工需求。

主轴是车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直接影响到车床的精度和效率。

1. 可靠性原则主传动系统是车床的核心部分,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车床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因此,在设计主传动系统时,必须考虑到各个组成部分的可靠性,选用优质的电机、联轴器等部件,确保其经久耐用。

2. 精度原则车床主轴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加工件的精度和质量,因此,主传动系统的设计必须以提高精度为目标。

在选用传动部件时,应尽可能选择精度高、转矩大的产品,以提高主轴的运转精度和稳定性。

3. 实用性原则主传动系统的设计应以加工件的要求为依据,类型不同的加工件对主轴转速要求也不同,因此,设计师必须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变速器和电机等组成部件,并调整传动比例来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

4. 经济性原则在主传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在可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价格合理的传动部件。

1. 确定加工件要求根据加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主轴转速和转矩等工作参数。

2. 选择电机和联轴器根据主轴的工作参数,选用合适的电机,并配以适当的联轴器,以确保转速和转矩的稳定和可靠传递。

3. 选择变速器根据加工件要求和主轴转速的范围,选择合适的变速器,以调节主轴的转速和提高加工效率。

4. 设计主轴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主轴的长度、直径、材料等参数,以保证其稳定、精度高和使用寿命长。

机床主轴箱传动系统设计

机床主轴箱传动系统设计

机床主轴箱传动系统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目的 (1)二、设计步骤 (2)2.1 运动设计 (2)2.1.1 已知条件 (2)2.1.2 结构分析式 (2)2.1.3 绘制转速图 (3)2.1.4 绘制传动系统图 (6)2.2 动力设计 (7)2.2.1 确定各轴转速 (7)2.2.2 各传动组齿轮模数的确定 (8)2.3 齿轮强度校核 (10)2.3.1 校核a 传动组齿轮 (10)2.3.2 校核b 传动组齿轮 (11)2.3.3 校核c 传动组齿轮 (12)2.4 主轴挠度的校核 (13)2.4.1 确定各轴最小直径 (13)2.4.2 轴的校核 (14)2.5 主轴最佳跨距的确定 (14)2.5.1 选择轴颈直径,轴承型号和最佳跨距 (14)2.5.2 求轴承刚度 (15)2.6 各传动轴支承处轴承的选择 (16)2.7 主轴刚度的校核 (16)2.7.1 主轴图: (16)2.7.2 计算跨距 (16)三、总结 (18)四、参考文献 (19)通过机床主轴箱传动系统设计,在拟定传动和变速的结构方案过程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2.1 运动设计 2.1.1 已知条件[1]确定转速范围:主轴最小转速nmin =31.5 r/min[2]确定公比:ϕ = 1.41 [3]转速级数:z = 82.1.2 结构分析式① 8 = 4×2, ② 8 = 2×4, ③ 8 = 2×2×2在方案 ①,②中有三根轴,比方案③少一根轴,但有一个传动组内有四个传动副,增加了传动轴的轴向长度,故选择方案③。

又根据前密后疏原则,粗选扩大顺序为 8 =21×22×24 。

因第二扩大组的=r 2ϕ)1(22-P X =441.1)12(4=-x ,最终确定结构式为8 =21×22×24。

XKA5750数控铣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XKA5750数控铣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XKA5750数控铳床主传动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第I页摘要本文介绍了XKA5750立式数控铳床的一些基本情况,简述了机床主传动系统方面的原理和类型,分析了各种传动方案的机理。

XKA5750立式数控铳床主传动系统包括主轴电动机、主轴传动系统和主轴组件三部分。

本文详细介绍了立式数控铳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过程,该立式数控铳床主轴变速箱是靠齿轮进行传动的,传动形式釆用集中式传动,主轴变速系统采用多联滑移齿轮变速。

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 传动比准确等优点。

文中介绍了立式数控铳床主传动系统各种传动方案优缺点的比较、主传动方案的选择和确定、主传动变速系统的设计计算、主轴组件的设计、轴承的选用基润滑、关键零件的校核、以及主轴电动机的控制等设计过程。

关键词:数控铳床,主传动系统,主轴组件毕业设计说明书第II页The main drive system design of XKA5750 CNC milling machineAuthor:Han Liguo Tutor:Yan Cunfu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basic situations of the XKA5750 vertical CNC milling machine, briefly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and types about spindle driving system of machine tool and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various transmission scheme・ The main driving system of XKA5750 CNC milling machine includes three parts that is spindle motor, spindle driving system and spindle componen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ain driving system design process of the XKA5750 CNC milling machine in detai1・ The spindle gearbox of this vertical CNC milling machine is driven by gear, and the driving mode adopts a centralized transmission, the spindle speed system uses multi sliding gear transmission・ The advantages of gear drive are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compact structure, reliable, long life and accurate transmission ratio and so on.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various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vertical CNC milling machine system, introduces theselection and identifiedtion of main drive program, gearshift design and calculationof the main drive, the design of the spindle components, the selection andlubrication of the bearing, verification of critical parts, and the control of spindle motor, and so on.Key words: CNC milling machine, spindle driving system, spindle components毕业设计说明书第III页目录1绪论......................................................................................................................................... 11.1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 ..................... 1 1.2课题提出的意义和目的............................................................................ ........................ 2 2 XKA5750数控铳床主传动系统方案的确定....................................................................... 3 2. 1 数控铳床主传动系统简介............................................................................ ..................... 3 2.2对数控铳床主传动系统的要求............................................................................ ............ 3 2.3主传动的类型及方案选择............................................................................ ..................... 4 3主传动变速系统主要参数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第一章 概述1、1机床主轴箱课程设计的目的(1)通过机床主传动系统的机械变速机构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与掌握机床设计的基本方法;(2)巩固与加深所学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与解决设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2)通过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拟订机床主传动机构、机床的构造设计、各种方案的设计、零件的计算、编写技术文件与设计思想的表达等方面,得到综合性的基本训练;(3)熟悉有关标准、手册与参考资料的运用,以培养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与结构设计计算的能力。

1、2设计参数普通车床传动系统设计的设计参数: (a)主轴转速级数Z=12;(b)主轴转速范围min =31.5n r/min; (c)公比φ=1、41; (d)电机功率为7、5KW; (e)电机转速为1440r/min 。

第二章 参数的拟定2、1 确定极限转速由n R n n =minmax1-=z n R ϕ 因为ϕ=1、41∴得n R =44、64 取n R =45∴ max min 1386n n n R ==r/min 取标准转速1440r/min2、2 主电机选择已知异步电动机的转速有3000 /min r 、1500/min r 、1000/min r 、750 /min r ,已知额P 就是4KW,根据《车床设计手册》附录表2选Y132S-4,额定功率5、5kw ,满载转速1440 minr,87.0=η。

第三章 传动设计3、1 主传动方案拟定可能的方案有很多,优化的方案也因条件而异。

此次设计中,我们采用集中传动型式的主轴变速箱。

3、2 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结构式、结构网对于分析与选择简单的串联式的传动不失为有用的方法,但对于分析复杂的传动并想由此导出实际的方案,就并非十分有效。

3、2、1 确定传动组及各传动组中传动副的数目级数为Z 的传动系统由若干个顺序的传动组组成,各传动组分别有1Z 、2Z 、……个传动副。

机床的主传动系统设计

机床的主传动系统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金属切削机床》课程设计任务书⒈题目:设计某机床的主传动系统⒉学生呈缴设计日期20**年5月16日⒊给予本设计的基本条件Z=8 n=4000rpm =1.58 n电=1440rpmmax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的内容(1)主传动设计(2)动力设计(包括零件及组件的初步计算和验算)(3)结构设计(主要结构分析)(4)参考文献⒌本设计应完成的图纸零号图纸(机床主轴变速箱的展开图)一张⒍本设计答疑人王XXXXX 全部⒎时间分配比例:发题:20**年4月28日开始:20**年4月28 日完成:20**年5月14 日目录一设计目的-------------------------------------------------------------------------(1)二运动设计-------------------------------------------------------------------------(1)1.分配传动比-------------------------------------------------------------------------------(1)2. 绘制转速图------------------------------------------------------------------------------(1)3.确定各变速组传动副的齿数---------------------------------------------------------(2)4.绘制传动系统图----------------------------------------------------------------------- (3)三动力设计-------------------------------------------------------------------------(2)1.确定轴的计算转速-----------------------------------------------------------------------(2)2.带轮设计----------------------------------------------------------------------------------(3)3.各传动组齿轮模数的确定和校核----------------------------------------------------(4)四主轴最佳距的确定-------------------------------------------------------------(7)五主轴刚度的校核----------------------------------------------------------------(8)六轴承选择------------------------------------------------------------------------(9)七轴的校核---------------------------------------------------------------(9)八.设计心得----------------------------------------------------------------(11)九参考文献--------------------------------------------------------------(11)设计说明计算结果一.设计目的机床设计目的是对所学的〈金属切削机床〉知识的一次综合性检验,它需要用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联系生产实践实际,达到加深印象及拓宽知识领域的目的,设计过程中,查阅设计手册及相关资料,获得设计工作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为进行一般的机械设计打好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前言 01.设计任务和目的 (1)2.运动设计 (1)1)运动参数的确定 (1)2)拟定结构式 (3)3)确定是否需要增加降速的定比传动副 (4)4)分配个变速组的最小传动比,拟定转速图 (4)5)齿数的确定 (4)6)选择最佳转速 (5)7)皮带轮直径的确定 (5)3.动力计算 (7)1)计算各轴的功率和扭矩 (7)2)确定个传动件的计算转速 (7)3)主轴及各轴直径的估算 (8)4)齿轮模数估算和几何尺寸计算 (8)5)主轴及各传动组件的结构分析与选择 (9)4.主轴组件的设计计算 (10)5.参考资料……………………………………5.结束语……………………………………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摘要:本课题为机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经过全面的分析比较确定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案使该系统能完成18级变速,基本满足通用型普通车床的加工要求和技术要求。

本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运用了分析比较,逆推等方法来完成了各种不同方案的优化选择,从而确定了一套比较合理的方案。

关键词:优化设计、逆推法、公比、基本组、扩大组1.设计任务和目的:该机床主传动系统可提供各种车削工作所需转速,使车床完成各种公制、英制、模数螺纹的车削任务。

主轴三支撑均采用滚动轴承;该系统具有刚性好、功率大、操作方便等特点。

2.运动设计:1)运动参数的确定:已知:主轴的最高转速Nmax=1440rpm,最低转速:Nmin=30rpm,求主轴的转速级数Z及公比Ф。

a.公比Ф的确定:依据资料要求,对于中型通用机床,万能性较大,因而要求转速级数Z要多一些,但结构又不能过于复杂。

因此,公比Ф常推荐优先选择1.25或1.41。

b.转速级数Z的确定及分析比较:由Rn =Nmax/Nmin=1400/30=46.667,Z=1+ LgRn/LgФ当Ф=1.26时,经计算Z=1+Lg 46.667/Lg1.26≈18级;当Ф=1.41时,经计算Z=1+ Lg 46.667/Lg1.41≈12级。

分析比较:当Ф=1.26时,计算得Z=18级转速,级数较大,机床主传动系统结构较复杂,所需传动件相对较多,但适用范围更广,有利于机床主传动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

在选择车削速度时,更有利于优化选择,与同类级数较少的机床相比较,更能发挥其性能。

同时速度损失相对较小;当Ф=1.41时,计算得Z=12级转速,级数较小,机床主传动系统结构相对简单,但通用性不强。

综上所述:本系统选择Ф=1.26,Z=18级转速方案。

按标准转速数列为:30、37.5、47.5、60、75、95、118、150、190、235、300 、375、475、600、750、950、1180、1500(rpm)。

2)拟定结构式:a.确定变速组的数目和各变速组中的传动副的数目。

该主传动系统的变速范围较大,级数较多,需经过较长的传动链才能将其速度降到主轴的所需转速,通常采用P=2或3,18=3³3³2,共需三个变速组。

b.确定不同传动副数的各变速组的排列次序:18级的传动系统,按传动顺序可得:18=3³3³2 18=3³2³3 18=2³3³3 三种方案。

依据传动副数的“前多后少”原则,即当Z=Pa ﹡Pb ﹡Pc ﹡…﹡Pm 时,令Pa >Pb >Pc >…>Pm 。

因为机床的电动机转速往往比主轴变速范围的大多数转速高。

因此,变速系统以降速居多。

根据公式:T=9550*P (KW )/N (rpm ),当P 一定时,转速N 较高时,轴传递的转矩较小,其对传动轴的尺寸要求就较小。

因此,常把传动副数较多的的变速组安排在高速轴上,可节省材料,减少机构尺寸,减小系统的传动惯量,故应选择结构式18=3³3³2方案。

c.确定变速组的扩大顺序:依据传动副的“前紧后松”原则,变速组的扩大顺序应尽可能与传动顺序一致。

即当Z=P0*P1*P2*…*Pj 时,要求X0<X1<X2<…<Xj ,即在传动顺序中按基本组在前,然后依次排第一扩大组,第二扩大组,…第j 扩大组,称为“前紧后松”原则。

这样有利于前面各轴变速范围较小,相当于提高该轴的最低转速和减低它的最高转速,前者可以减小传动件尺寸,后者可以降低噪音和减小振动。

因此,对于18=3³3³2的变速系统有六种方案,其结构式为:18=31³33³29 18=33³31³29 18=36³32³21 18=32³36³21 18=36³31³23 18=31³36³23经比较,方案18=31³33³29是扩大顺序与传动顺序一致,它的中间轴的变速范围是比较小的,当中间轴最高转速一定时,其最低转速能处于较高位置,传递的转矩就较小。

其结构图如图0-1所示:d.验算变速组的变速范围:机床的传动系统中,最后扩大组的变速范围必定最大。

因此,一般只要验算最后扩大组的变速范围不超过限制范围,则其余的变速组也不会超过。

因此,当Z =18,Ф=1.26时,对于方案: 图0-1 结构图18=3 1³3 3³29,其最后扩大组的变速范围r= Ф(P j -1)*Xj =8,合格。

r=8~10(标准)。

3)确定是否需要增加降速的定比传动副:已知该主传动系统的总降速比为30/1400=1/46.667,三个变速组的最小降速比为1/4,则总的降速比为1/64,这样是无需增加降速的定比传动副,为了使中间两个变速组降速缓慢,以减少结构的径向尺寸。

因此,在电动机轴与Ⅰ轴之间采用带传动,是整个传动系统的转速一起提高与降低,有利于变型机床的设计。

4)分配个变速组的最小传动比,拟定转速图:所选用结构式为18=31³33³29,共有三个传动组。

因此,变速机构共需四根轴,加上电动机轴共五轴,故转速图共有五条竖线。

1.决定轴Ⅳ-Ⅴ的最小降速传动比,希望主轴上的齿轮能大一些,起到飞轮的作用,故选传动比的极限值1/4,公比¢=1.26,1.266=4,故从轴E 点向上六格,在轴Ⅳ找到D 点,连接DE 线即为最小传动比。

2.同理,以此确定其余各组的最小传动比,依据“前缓后急”原则,从Ⅲ到Ⅳ间的变速组取umin =1/¢4,即从D 点往上数四格,在Ⅲ轴上取C 点;依次找到B ,A 各点。

一次连线,结果如图0-2所示:3.画出各级变速组的传动比连线,按基本 图0-2 确定最小传动比组的级比指数X0=1,第一扩大组的级比指数X1=3, 第二扩大组的级比指数X2=9,画出全部传动比连线如图0-3所示:5)齿数的确定:用查表法确定各齿轮副的齿数,原则及步骤:a.确定同一变速组中的各变速比u1u2u3…;b.依据同一变速组中的齿数和相等,并使所选的齿数和在S ≤100~120;c.为了结构和制造的方便,防止根切,所选的齿数Zmin ≥22; 图0-3 转速图d.为了减小结构尺寸,一般选的齿轮齿数尽可能的小;e .选定后,校验转速,使其理论转速与实际转速的转速差控制在±2.6%间。

依据以上原则查表2-15,选定的齿数如表0-1所示:组别公比齿数和SzZZ6)选择最佳转速(经带轮降速后): 采用逆推法,求最佳转速,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用各级理论转速除以各自的总传动比Ф,分别获得各自的最佳转速,其转差率应该为零。

最后将求平均转速,即为系统所要求最佳转速,常常会有少量的误差或某些转速的转差率不符合要求,可作适当的调整。

表0-1 齿数的确定经计算,该系统的最佳转速为752.6rpm 。

校验各级转速并求其转差率,其结果如表0-2所示:7)皮带轮直径的确定:已知:P e =7.5kw ,n 1=1440rpm ,从动带轮转速n 2=752rpm ,传动比要求严格。

因而,i=n 1/n 2=d 2/d 1(1-£),£≤0.02,常常省略不予考虑。

故i=n 1/n 2=d 2/d1,∴d 2=id 1。

其设计步骤如下:○1.确定计算功率:P c =K a ³P e (kw) 表0-2 校核各级转速由表11-5查得, K a =1.4,则P c =7.5³1.4=10.5kw.○2.选择带的型号:依据P c =10.5kw,n 1=1440rpm,由图11-11可以看出B,C 带均符合要求,分别计算,择优选用.○3.确定带轮节圆直径d 1,d 2:由表11-6按B,C 型带分别选择d 1=160mm,200mm.再计算d 2:B 型带:d 2=(n 1/n 2)³d 1=306.38(不得圆整);C 型带:d 2=(n 1/n 2)³d 1=382.98(不得圆整). 表0-2 校验各级转速○4.校核带速V,依据公式:V=лdn /6³104,计算得:B 型带速:V=л³160³1440/6³104=12.05m /s ; C 型带速:V=л³200³1440/6³104 =15.07.带速均小于25m /s,所以二者均合适.○5.初选中心距a 0:由0.7(d 1+d 2)<a 0<2(d 1+d 2),故B,C 型带的型号分别选取 基本组 1/1.58 78 30 48 1/2 26 52 1/2.52 22 56第一扩大组 1.58 77 47 30 1/1.26 34 431/2.52 22 55第二扩大组 2 108 72 361/4 22 86序号 理论转速(rpm ) 实际转速 转差率 校验结论1 30 30.239 -0.790% 合格2 37.5 38.474 -2.598% 合格3 47.5 48.093 -1.248% 合格4 60 59.757 0.400% 合格5 75 76.054 -1.400% 合格6 95 95.068 -0.070% 合格7 118 118.400 -0.339% 合格 8 150 150.691 -0.460% 合格9 190 188.364 0.860% 合格 10 235 236.343 -0.570% 合格 11 300 300.800 -0.260% 合格 12 375 376.000 -0.260% 合格 13 475 467.189 1.640% 合格 14 600 594.605 0.890% 合格 15 750 743.256 0.890% 合格 16 950 925.676 2.560% 合格 17 1180 1178.136 0.157% 合格 18 1500 1472.667 1.822% 合格a0=550mm,650mm.○6.确定胶带节线长度L p和公称长度L i:由式11-21:(L0=2a0+л(d1+d2)/2+(d2-d1)2 /4a0 )对B,C型带分别初算L0值:B型带:L0=2³550+446³л/2+1462 /4³550=1841.309mm;C型带:L0=2³650+583³л/2+1832 /4³650=2228.190mm.由表11-2按B,C型带分别选取:B型带:L i=1800mm,L p=1840mm;C型带:L i=2240mm,L p=2295mm.○7.确定中心距a:由公式(11-22):a=a0+(L p-L i)/2对B,C型带分别计算a值:B型带:a=550+20=570mm;C型带:a=650+27.5=677.5mm.○8.校核小带轮包角ā:由式(11-23):ā=180-57.3°³(d2-d1)/a对B,C型带分别计算a1值:B型带:ā=180-57.3°³(d2-d1)/a=165.3°;C型带:ā=180-57.3°³(d2-d1)/a=164.5°.包角均大于120°,故均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