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做兼职的法律问题分析
大学生校外兼职劳动权益保护法律问题探析
大学生校外兼职劳动权益保护法律问题探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校外兼职来赚取一些生活费用和积累社会经验。
校外兼职对于大学生来说既是一种经济来源,又是一种锻炼自己的机会。
但是却存在着一些法律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校外兼职应该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大学生参加校外兼职,首先要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
校外兼职所从事的工作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涉及到儿童、青少年的工作一定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否则可能会涉及到犯罪行为。
例如,利用儿童或青少年进行危害身心健康的工作,将会被认为是违法行为。
其次,兼职的工资待遇应该合理。
许多大学生在兼职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工资问题,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兼职的工资并不高,很难达到大学生的期望。
但是,兼职的工资应该是合理的。
用人单位应该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大学生足够的工资,否则就会违法。
如果兼职的工资过低,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再次,兼职的工作时间应该符合国家规定。
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每个人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一周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
对于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来说,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每周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0小时。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这些规定,将被视为违法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
最后,兼职工作环境应该安全健康。
大学生在参加校外兼职时,用人单位需要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用人单位应该按照相关规定提供劳动保护用具,如防护面罩、手套等,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卫生。
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综上所述,校外兼职对于大学生来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提供生活费用和增加人生经验。
在参加兼职时,大学生需要关注一些法律问题,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受到法律的制裁,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也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关注。
大学生兼职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进行兼职,以期积累工作经验、增加收入。
然而,在兼职过程中,大学生往往面临诸多法律风险。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大学生兼职法律案例的分析,探讨大学生兼职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二、案例背景某大学法学专业学生李某,为了积累实践经验,在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实习。
实习期间,李某被安排参与一起民事案件。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李某根据律师的指示,收集了相关证据。
然而,在提交证据时,李某误将一份伪造的证据提交给了法庭。
后来,该伪造证据被揭露,导致案件败诉。
李某因此被律师事务所解聘,同时也面临了法律诉讼。
三、案例分析(一)大学生兼职的法律风险1. 劳动合同风险:大学生兼职时,与用人单位之间可能存在劳动关系。
如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大学生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2. 工作内容风险:大学生兼职时,可能涉及的工作内容与专业无关,导致其在工作中无法发挥专业优势,甚至可能因工作失误承担法律责任。
3. 个人信息保护风险:在兼职过程中,大学生可能需要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
如果信息泄露,可能导致个人财产损失。
4. 侵权责任风险:在兼职过程中,大学生可能因工作失误或违反法律法规,给他人或单位造成损失,从而承担侵权责任。
(二)案例分析1. 劳动合同风险:本案中,李某与律师事务所之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因此,李某在实习期间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2. 工作内容风险:李某在实习期间,被安排参与民事案件,但由于其专业为法学,对民事案件的具体操作并不熟悉,导致在工作中出现失误。
3. 个人信息保护风险:本案中,李某在实习过程中并未涉及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4. 侵权责任风险:本案中,李某因误将伪造证据提交给法庭,导致案件败诉。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李某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大学生法律案例分析作业(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是一名大学生,就读于我国某知名大学。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甲利用课余时间在一家咖啡店兼职。
咖啡店老板乙对甲的工作表现非常满意,双方口头约定,甲每周在咖啡店兼职三天,每小时工资为20元。
经过一个多月的合作,甲与乙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甲发现乙在咖啡店内的部分商品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
甲觉得乙的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是向乙提出质疑。
乙对此表示否认,并称自己并没有虚假宣传。
双方因此事发生争执,甲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停止虚假宣传行为,并赔偿其损失。
二、案例分析1. 案件性质本案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甲作为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真实、合法的商品和服务。
乙作为经营者,有义务遵守法律法规,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案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
2. 案件焦点(1)乙是否构成虚假宣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合法的商品和服务,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乙在咖啡店内部分商品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违反了该条规定,构成虚假宣传。
(2)甲的损失如何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造成消费者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甲在咖啡店消费时,因乙的虚假宣传而受到损失,乙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 案件处理(1)关于虚假宣传问题法院经审理认为,乙在咖啡店内部分商品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判决乙停止虚假宣传行为。
(2)关于赔偿问题法院认为,甲在咖啡店消费时,因乙的虚假宣传而受到损失,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甲在咖啡店消费的次数和金额,法院判决乙赔偿甲人民币5000元。
三、结论本案中,甲作为消费者,在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时,成功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法院依法判决乙停止虚假宣传行为,并赔偿甲的损失,体现了我国法律对消费者权益的严格保护。
大学生校外兼职劳动权益保护法律问题探析
大学生校外兼职劳动权益保护法律问题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校外兼职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大学生通过兼职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并且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在进行兼职工作的过程中,大学生可能面临各种劳动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问题。
本文将对大学生校外兼职劳动权益保护法律问题进行探析。
大学生兼职从事的工作性质应当符合法律规定。
大学生校外兼职工作的性质应当属于允许大学生从事的范围内,不能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或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工作。
大学生从事兼职工作的企业或单位也应当是正规的合法经营主体,不得从事非法活动。
大学生在兼职劳动过程中应当享有合法的劳动权益。
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大学生与兼职单位之间应当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兼职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如工资、社保、住房补贴等。
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也应当享受与全职员工相同的劳动保护待遇,如工作时间、休假、劳动保险等。
实际情况中存在一些校外兼职劳动权益保护方面的问题。
一些兼职单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如恶意拖欠工资、虚假招聘、不提供劳动保护等。
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些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缺乏法律意识,对自己的权益保护不够重视。
大学生应当增强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并在合法兼职过程中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大学生校外兼职劳动权益保护法律问题,应当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相关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校外兼职市场的正常有序运行,保护大学生的劳动权益。
大学生校外兼职劳动权益保护法律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工作性质、劳动合同、工资待遇、劳动保护等。
大学生应当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在兼职过程中主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管力度,提升大学生兼职劳动权益保护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兼职中的法律关系及其权益保障
大学生兼职中的法律关系及其权益保障大学生作为一支重要的劳动力资源,兼职已成为他们获取实践经验、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然而,与兼职相关的法律关系及其权益保障问题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探讨大学生兼职的法律关系,以及他们的权益保障。
一、大学生兼职的法律关系大学生兼职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雇佣关系,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形式的约定,只要满足劳动合同法的基本要件,都具有法律效力。
因此,大学生在兼职时应与用人单位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以保障自身权益。
二、大学生兼职的权益保障1.工资保障大学生作为劳动者,享有按时领取工资的权利。
用人单位应根据双方约定的工资数额和支付时间,准时支付工资。
若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工资,大学生有权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并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解决机构或法院诉讼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劳动时间和休假权益保障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保证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和休假权益。
大学生应与用人单位明确兼职工作的具体劳动时间和休假安排,确保自身合法权益。
此外,大学生兼职工作的时间不应超过法律规定的劳动时间上限,以免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
3.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用人单位应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保障他们的劳动安全。
大学生在兼职工作中,如果发现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或受到不公正待遇,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批评和建议,并要求改善工作条件。
4.社会保险和福利保障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大学生兼职时,如果符合法定条件,也应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此外,用人单位还应给予大学生兼职工作的福利待遇,如交通津贴、餐费补贴等。
三、大学生兼职的纠纷解决途径在兼职过程中,如果发生劳动权益纠纷,大学生可以采取以下途径解决:1.协商解决当发生劳动纠纷时,大学生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大学生兼职中的法律问题及权益保障研究
大学生兼职中的法律问题及权益保障研究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兼职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借助兼职机会,不仅能够增加生活费收入,还能够提升能力和拓宽社交圈。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法律问题,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工作时间等方面的权益保障问题。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兼职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权益保障研究。
一、大学生兼职与劳动合同在进行任何兼职之前,大学生应该意识到与雇主签署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劳动合同是确保个人权益得到保障的重要法律依据。
合同应当明确规定工作性质、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薪资支付方式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通过签署合同,双方都能够明确各自的责任与权益,避免后期纠纷的发生。
同时,大学生应该注意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劳动合同要依法签订,并且双方要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大学生在签署合同时,应仔细审查合同内容,并如实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
对于合同条款或协议不明确或不合理的情况,大学生应及时与雇主进行沟通,并在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
二、大学生兼职工资支付问题在大学生兼职过程中,工资支付问题是一个常见的争议点。
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大学生应该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确保自己能够按时、足额地获得工资。
首先,大学生应注意工资支付方式。
一般情况下,工资可以通过银行卡、现金等方式支付。
然而,雇主不得随意更改支付方式,应事先与大学生达成一致。
只有在大学生同意的情况下,才能更改支付方式。
其次,大学生应记录工作时间和工资支付情况。
工作时间记录可以通过打卡机等设备进行,工资支付记录可以保存工资条或其他相关凭证。
这样,一旦争议发生,大学生就有证据证明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工资支付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兼职工作可能存在“黑工”问题。
大学生应该提高警惕,避免接受“黑工”兼职机会,以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合法权益。
三、大学生兼职工作时间与权益保障大学生兼职需要学业与工作之间取得平衡。
一方面,大学生要保证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业学习;另一方面,大学生也需要履行兼职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大学生系列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法律问题的增多。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本文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法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有所帮助。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一:大学生兼职被拖欠工资案情简介:小王是一名大学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决定利用课余时间在一家餐厅做兼职。
然而,在兼职期间,餐厅老板以各种理由拖欠小王的工资。
小王多次与老板协商,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在本案中,餐厅老板拖欠小王工资的行为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小王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老板支付拖欠的工资。
2. 案例二:大学生网络侵权案情简介:小李是一名大学生,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将他人照片上传至网络,导致他人名誉受损。
受害者将小李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小李未经他人同意上传他人照片,侵犯了受害者的肖像权和名誉权。
小李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包括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
3. 案例三:大学生借贷纠纷案情简介:小张是一名大学生,为了筹集学费,向同学小王借款。
借款到期后,小张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偿还借款。
小王将小张告上法庭,要求其归还借款。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在本案中,小张与小王之间存在借款合同关系,小张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归还借款。
然而,由于小张家庭经济困难,法院可以依法判决减轻小张的还款责任。
4. 案例四: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案情简介:小赵是一名大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未经他人同意,抄袭他人论文内容。
学校发现后,对小赵进行了处分。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禁止他人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作品。
大学生校外兼职劳动权益保护法律问题探析
大学生校外兼职劳动权益保护法律问题探析近年来,大学生校外兼职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
然而,在校外兼职劳动中,大学生往往面临着种种法律问题,包括工资拖欠、加班问题、安全保障等。
本文将对大学生校外兼职劳动权益保护法律问题进行探析。
首先,大学生校外兼职的法律地位存在争议。
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只有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才能享有合法的劳动权益。
然而,在大学生校外兼职中,许多雇主并不会向大学生提供合法的劳动合同,因此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存在被忽视的风险。
此外,大学生在校外兼职时也缺乏社会保障,比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其次,大学生校外兼职中的工资问题也备受关注。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雇主一方面利用大学生的无劳动合同状态,拖欠工资,另一方面则强制大学生无偿加班,从而加剧了大学生的劳动弱势地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雇主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并通过立法等手段,规范校外兼职的雇佣形式,从而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最后,大学生校外兼职的安全保障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
由于大学生缺乏正规的劳动合同,因此一旦身体受到损害或者遇到其他紧急情况,他们将很难获得相应的赔偿或者救助。
为此,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外兼职安全保障机制,提供资金和技术保障,确保大学生校外兼职时的安全。
综上所述,大学生校外兼职劳动权益保护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立法和法律执行力度,规范校外兼职的雇佣形式,加强对雇主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完善的校外兼职安全保障机制,从而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同时,大学生也应当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校外兼职的法律风险认识,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校大学生兼职的法律问题研究
在校大学生兼职的法律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校期间进行兼职工作,以提高综合能力、丰富人生经历、减轻家庭负担等。
然而,大学生兼职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也愈发凸显。
本文将研究在校大学生兼职的法律问题,并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劳动合同的签订与权益保护在校大学生参与兼职工作时,劳动合同的签订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兼职工作与全职工作一样,都需要签订劳动合同。
合同应明确约定工作期限、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劳动时间、劳动保护等。
同时,大学生要了解到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权益保障措施,比如劳动合同的备案、劳动报酬的保障等。
在兼职工作期间,大学生需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发现用人单位违反合同约定未支付工资、超时工作、不提供劳动保护等情况,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等渠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咨询专业的劳动法律顾问或者就业指导中心,获取法律咨询和援助。
二、税收问题及合规纳税在校大学生兼职工作所得需纳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应为自然人,包括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中的自然人合伙人以及各类单位中的个人。
大学生应了解哪些兼职工作所得需要纳税,如何计算纳税额度等。
此外,还要了解如何正确填写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如何办理纳税申报和纳税缴款等手续。
在兼职工作中,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履行纳税义务,并通过合规纳税,遵纪守法。
同时,要注意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截止日期,保留相关凭证和证明,以备将来查询和备案。
三、安全风险防范和责任承担在进行任何兼职工作之前,大学生需要对兼职公司或者个人进行背景调查,了解兼职工作的安全风险。
比如,是否涉及高风险工作、是否需要个人信息泄露等。
同时,大学生要增强对安全意识的培养,当兼职工作存在潜在的危险时,要注意自身安全,保障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大学生还应了解自己在兼职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
在兼职工作中,大学生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承担因个人过失造成的民事责任等。
大学思修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背景小李是某大学法学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积累实践经验,小李决定在课余时间兼职打工。
经过一番努力,小李在一家餐厅找到了一份兼职服务员的工作。
工作期间,小李严格遵守餐厅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工作,得到了餐厅管理层的认可。
然而,在兼职打工过程中,小李与餐厅发生了劳动争议。
具体争议如下:1. 工资问题:小李认为餐厅承诺的工资与实际发放的工资不符,餐厅以各种理由拖欠小李的工资。
2. 工作时间:小李与餐厅在兼职工作时间上存在分歧,小李认为餐厅安排的工作时间过长,影响了其学业。
3. 工作环境:小李认为餐厅的工作环境较差,安全隐患较多,要求餐厅进行整改。
二、案例分析1. 工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餐厅作为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小李的工资。
然而,餐厅以各种理由拖欠小李的工资,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2. 工作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
”小李认为餐厅安排的工作时间过长,影响了其学业。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餐厅应当合理安排小李的工作时间,不得安排小李加班。
3. 工作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餐厅的工作环境较差,安全隐患较多,餐厅有责任保障小李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餐厅应当及时整改工作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三、案例分析结论1. 餐厅拖欠小李工资的行为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小李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餐厅支付拖欠的工资。
2. 餐厅安排小李加班的行为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小李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餐厅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3. 餐厅工作环境较差,安全隐患较多,餐厅有责任及时整改。
小李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餐厅保障其人身安全和健康。
四、启示1. 大学生在兼职打工过程中,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兼职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进行兼职,以增加社会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然而,在兼职过程中,大学生往往面临着诸多法律问题。
本文将以某高校学生兼职纠纷为例,对大学生兼职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二、案例介绍某高校大学生小王在课余时间通过一家网络招聘平台找到了一份家教兼职。
小王与家教机构签订了为期三个月的兼职合同,约定小王每周上门为学生辅导功课,每小时报酬为50元。
合同中明确了工作内容、工作时间、报酬支付方式等条款。
然而,在兼职过程中,小王发现家教机构并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报酬。
经过多次催讨,家教机构以各种理由推脱,甚至以小王工作质量不达标为由拒绝支付报酬。
小王无奈之下,向学校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三、案例分析1. 案例涉及的法律关系本案例涉及的法律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小王与家教机构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2)家教机构与学生之间的委托合同关系;(3)学校法律援助中心与大学生之间的法律援助关系。
2. 案例涉及的法律问题(1)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在本案例中,小王与家教机构签订的兼职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具备法律效力。
(2)劳动合同履行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在本案例中,家教机构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报酬,侵犯了小王的合法权益。
(3)法律援助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的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为符合条件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在本案例中,学校法律援助中心为小王提供了法律援助,帮助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案例处理结果在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小王与家教机构进行了协商,最终家教机构同意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报酬。
同时,法律援助中心对小王进行了法律知识普及,提高了其法律意识。
大学生兼职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大学期间进行兼职,以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然而,在大学生兼职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法律问题。
本文将以一个典型的大学生兼职案例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大学生兼职提供法律保障。
案例:小王是某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学生,为了积累实践经验,他在一家科技公司担任兼职软件工程师。
在兼职期间,小王完成了一项软件开发任务,但公司认为其工作成果不符合要求,拒绝支付报酬。
小王遂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报酬及赔偿损失。
二、案例分析1.兼职关系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在本案中,小王与科技公司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双方符合劳动合同的构成要件。
尽管小王与公司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影响事实劳动关系的成立。
2.报酬支付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在本案中,小王在科技公司完成了软件开发任务,双方之间存在劳动报酬的约定。
因此,科技公司应按照约定支付小王报酬。
3.赔偿损失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科技公司未按照约定支付小王报酬,已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工资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二百以下的标准支付赔偿金。
4.劳动仲裁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
在本案中,小王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符合法律规定。
三、法律建议1.大学生在兼职前,应充分了解兼职岗位的性质、工作内容、报酬标准等,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大学生兼职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兼职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第一篇:大学生兼职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大学生兼职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在现阶段的大学校园里,莘莘学子走出“象牙塔”进行各种校外兼职的现象已经蔚然成风。
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到各种用人单位从事兼职活动不仅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还可以增加社会经验,锻炼个人的实践能力。
因而,校外兼职被大学生自身和社会舆论界认为是一种值得大力倡导和鼓励的事情。
但是大学生自身社会相关阅历的缺乏以及我国有关劳动立法上的相对薄弱,导致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境地十分尴尬。
广大在校大学生作为一名劳动者的正当合法权益一直难以受到有效地保护,在兼职过程中用人单位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的案例屡屡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在校大学生中80%都有过兼职经验,当大学生校外兼职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的时候,其过程中遭遇的法律问题有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何以法律形式解决并做好事前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兼职的法律性质关于大学生兼职过程中的法律性质,一直以来是学界和社会正义的焦点问题,也是我们希望通过法律途径保护大学生兼职过程中的权益应当首先解决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一下几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用人单位和兼职大学生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属于民法意义上的一种雇佣关系理由有两点:其一,在校大学生并没有起的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即劳动者);其二,在校大学生尚且没有进入就业领域,其重心是学习理论文化知识而不是劳动,根据原劳动部1995年出台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在校大学生也没有被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畴。
另一种观点则恰好相反,认为用人单位与兼职大学生的关系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理由主要也有两点:第一,大学生兼职实际上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勤工俭学的范围。
就目前大学生兼职而言,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已经成为了一些在校大学生赖以生存的手段,其工作量之大,工作时间之长已经不亚于用人单位的正式员工,那么,同工理应同酬;第二,我国经济社会近十几年飞速发展,各方面条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劳动部《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意见》中的有关大学生勤工助学不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已经明显过时。
大学生典型法律案例剖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群体日益壮大,他们在校园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典型法律案例的剖析,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权益,提高法律意识,预防法律风险。
二、案例一:大学生网络侵权案1. 案例背景某大学生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将某知名小说的部分章节上传至网络平台,供他人免费阅读。
后该小说作者发现此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
2. 案例分析(1)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七条:“作品原件的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人对其作品原件享有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
”第十八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使用作品,侵犯著作权人权利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案例分析本案中,被告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将作品上传至网络平台,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
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3. 案例启示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资源时,应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避免侵权行为。
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著作权。
三、案例二:大学生人身损害赔偿案1. 案例背景某大学生在校园内与他人发生争执,导致对方受伤。
受伤者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2. 案例分析(1)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案例分析本案中,被告在争执过程中有过错,导致受伤者受到人身损害。
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赔偿受伤者的经济损失。
3. 案例启示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应学会控制情绪,避免与他人发生争执。
如发生争执,应采取合法途径解决,避免造成人身损害。
四、案例三:大学生合同纠纷案1. 案例背景某大学生与某培训机构签订了一份培训合同,约定培训机构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培训。
后培训机构未能按合同约定提供培训服务,大学生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
2. 案例分析(1)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大学生兼职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
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提高自身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毕业前进行兼职。
然而,在兼职过程中,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法律问题。
本文将以一个大学生兼职案例为切入点,对其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二、案例描述小明(化名),某大学三年级学生,为了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决定在课余时间进行兼职。
经过一番努力,小明找到了一家互联网公司担任市场部实习生。
实习期间,小明主要负责撰写市场调研报告、协助策划活动等。
在实习过程中,小明发现公司存在以下问题:1. 公司未与小明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口头约定实习期为三个月。
2. 公司未按照规定支付小明实习补贴,仅口头承诺实习结束后给予一定的报酬。
3. 实习期间,小明因加班完成工作任务,但公司未支付加班费。
4. 实习结束后,公司未按照约定给予小明报酬。
三、法律分析1. 劳动合同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本案中,公司未与小明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违反了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 实习补贴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实习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实习补贴。
本案中,公司未按照约定支付小明实习补贴,违反了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支付实习补贴的,应当支付实习补贴。
3. 加班费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
本案中,小明在实习期间因加班完成工作任务,但公司未支付加班费,违反了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用人单位未支付加班费的,应当支付加班费。
4. 报酬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实习期等,应当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
大学生劳动法律案件分析(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步入社会,开始接触劳动法律。
本文通过对一起大学生劳动法律案件的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在实习、兼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劳动法律问题,以及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案件背景小明是一名大学生,于2018年暑假期间在一家知名企业实习。
实习期间,小明负责协助公司完成一项市场调研项目。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小明因工作失误导致公司损失了一定金额。
公司以小明是实习生为由,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小明认为自己是在实习期间发生的事故,不应承担责任。
双方因此产生纠纷,小明遂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二、案件分析1. 实习生与公司的法律关系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同时,《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可以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由此可见,实习生与公司之间建立的是劳动关系,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 实习生的工作性质根据我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因工作需要,可以由用人单位安排从事与其技能相适应的工作。
”实习生在公司实习期间,应当从事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
本案中,小明所从事的市场调研项目与其所学专业相符,属于其工作范围。
3. 实习生的责任承担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一)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大学生兼职行为劳动法解析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大学生兼职工资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且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
3.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如遇到用人单位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情况,可以向劳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大学生兼职过程中,如发生劳动争议,亦可依法申请调解或仲裁。
三、大学生兼职权益保障建议
1.提高自身法律意识
大学生应了解与兼职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结论
大学生兼职行为涉及诸多劳动法规定,双方当事人应遵循法律规定,确保合法权益。通过提高法律意识、签订书面协议、保留证据、合法维权等措施,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在兼职过程中的权益。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共同维护大学生兼职市场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兼职行为劳动法解析
一、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兼职现象日益普遍。一方面,兼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提高自身能力;另一方面,兼职过程中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亦不容忽视。为了确保大学生兼职行为的合法权益,本文将对兼职行为涉及的相关劳动法规定进行解析。
二、劳动法相关规定
1.劳动合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对于大学生兼职,虽未明确要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建议双方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2.签订书面协议
在兼职前,大学生应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如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劳动保护等。
在校大学生兼职的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2.加强监管与执法
(1)政府部门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严厉打击侵犯大学生兼职权益的行为。
(2)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为大学生提供便捷的维权途径。
3.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1)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增强维权意识。
(2)培养大学生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兼职过程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4.加强校企合作
(1)学校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优质兼职岗位。
2.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的法律依据
(1)劳动法:劳动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适用于大学生兼职。
(2)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3)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高等教育法等,也对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有所涉及。
三、大学生兼职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
1.劳动合同问题
(1)合同性质:明确大学生兼职的劳动合同性质,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内容完整、明确。
2.工资支付问题
(1)按时足额支付:用人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大学生工资。
(2)加班工资:对于超时加班,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法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3.工作时间问题
(1)合理确定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应遵守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时间,确保大学生兼职时间合理。
(2)休息休假:大学生兼职享有法定的休息休假权利,用人单位不得侵犯。
四、大学生兼职劳动权益保护的措施
1.完善法律法规
(1)制定专门针对大学生兼职的法律法规,明确大学生兼职的权益保护。
(2)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提高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
在校大学生兼职的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一、研究背景
大学生校外兼职劳动权益保护法律问题探析
大学生校外兼职劳动权益保护法律问题探析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校外兼职,以此来缓解一部分经济压力。
然而,在校外兼职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心知肚明自己的劳动权益并未得到保障,面对各种欺诈和不公,他们无从维护自己的权益。
因此,对于大学生校外兼职劳动权益的保护,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保障。
在校外兼职中,大学生常常面临以下几大法律问题:首先,拖欠工资。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会拖欠兼职大学生的工资,导致大学生经济上的困难。
而对于这种情况,大学生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并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违反劳动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依靠大学生对法律的不熟悉而违反劳动合同,不按约定支付工资或不提供足够的休息时间等。
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此,大学生应该在兼职合同中注明时间、薪酬、工作内容和保护规定等,以便于自己维护自身的权益。
第三,安全保障不到位。
一些校外兼职活动可能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例如工作环境可能不安全或者用人单位未投保工伤险等。
因此,大学生需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保障,在合同中应该注明保险方面的事项,确保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安全。
第四,侵犯个人隐私。
在一些兼职经历中,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提供各种个人信息,例如银行账户和身份证号码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大学生的个人隐私。
因此,用人单位应该尊重大学生的个人隐私,不得强制要求提供各种个人信息。
针对以上法律问题,大学生可以利用法律手段,通过合理有效的维权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首先,大学生应该在兼职合同中注明各种权益保障规定,如时间、薪酬、工作内容和安全保障等,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大学生可以参照劳动法的规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劳动争议仲裁等方式维权。
最后,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公开征信机构来维护自己的信用状况,及时发现欠款和违反合同等情况,对于用人单位泄露个人信息可以向律师机构寻求帮助。
关于大学生做兼职的法律问题分析
关于大学生做兼职的法律问题分析兼职,一般是指一个人同时拥有两份或两份以上的工作,其中一项是主要的,所兼职的工作是次要或辅助的。
从广泛意义上来说,兼职属于双重劳动关系。
不过兼职从劳动关系上来讲属于次要劳动关系(次要地位),属于主次地位的区别,法律上并不禁止。
兼职的工作可以是劳动关系,也可以是雇佣关系。
大学生兼职并不是普遍字面意义上的大学生拥有两份以上的工作,而是是指以学业为主,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以获取劳动报酬为目的而工作的学生,工作数量不限。
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打工从而获得劳动报酬的行为称为大学生兼职,而这些大学生或多或少的面临着基本权益被侵害的问题。
拖欠工资、强迫劳动、拖欠工资、黑中介等等。
这类的事屡见不鲜,大学生属于弱势群体所以更应该注重对大学生兼职权益的保护。
(一)、对于大学生兼职现状的思考大学生兼职是目前已经趋于普遍化的事情,多多少少的大学生在自己学习之余会进行一些兼职来保障自己的日常生活开销,再加上用人单位的数量逐年增加导致大学生临时工数量逐年增加。
第一、人数较多,涉及领域广。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大学生临时工数量已经占了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二分之一。
而从事职业的范围也很广,上到肯德基、麦当劳、下到送外卖、发传单、送快递。
第二、大学生临时工职业更换频繁,缺乏归属感。
经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临时工工作一到两个月就会更换工作,没有长期的兼职工作,缺乏职业归属感。
同时工资过低也是更换职业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执行上不够给力,不能实际上约束大学生临时工,导致了大学生临时工频繁的更换工作岗位。
第三、“同工同酬”不能得到确切的履行,劳动报酬过低。
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用人单位应以劳动为尺度,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给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而大学生临时工有时却得不到与正式工一样的工资待遇,受重视程度与正式工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做兼职的法律问题分析兼职,一般是指一个人同时拥有两份或两份以上的工作,其中一项是主要的,所兼职的工作是次要或辅助的。
从广泛意义上来说,兼职属于双重劳动关系。
不过兼职从劳动关系上来讲属于次要劳动关系(次要地位),属于主次地位的区别,法律上并不禁止。
兼职的工作可以是劳动关系,也可以是雇佣关系。
大学生兼职并不是普遍字面意义上的大学生拥有两份以上的工作,而是是指以学业为主,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以获取劳动报酬为目的而工作的学生,工作数量不限。
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打工从而获得劳动报酬的行为称为大学生兼职,而这些大学生或多或少的面临着基本权益被侵害的问题。
拖欠工资、强迫劳动、拖欠工资、黑中介等等。
这类的事屡见不鲜,大学生属于弱势群体所以更应该注重对大学生兼职权益的保护。
(一)、对于大学生兼职现状的思考大学生兼职是目前已经趋于普遍化的事情,多多少少的大学生在自己学习之余会进行一些兼职来保障自己的日常生活开销,再加上用人单位的数量逐年增加导致大学生临时工数量逐年增加。
第一、人数较多,涉及领域广。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大学生临时工数量已经占了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二分之一。
而从事职业的范围也很广,上到肯德基、麦当劳、下到送外卖、发传单、送快递。
第二、大学生临时工职业更换频繁,缺乏归属感。
经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临时工工作一到两个月就会更换工作,没有长期的兼职工作,缺乏职业归属感。
同时工资过低也是更换职业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执行上不够给力,不能实际上约束大学生临时工,导致了大学生临时工频繁的更换工作岗位。
第三、“同工同酬”不能得到确切的履行,劳动报酬过低。
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用人单位应以劳动为尺度,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给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而大学生临时工有时却得不到与正式工一样的工资待遇,受重视程度与正式工不同。
(二)大学生临时工的劳动权益受到损害劳动权益的受损是大学生临时工劳动权益受到损害的主要原因,其中法律法规有所缺失《劳动合同法》中第二章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订立书面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订立书面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虽然对用人单位有所规定限制,但是对在校大学生临时工的权益保护几乎没有,相关的法律缺失造成了大学生临时工的劳动权利无法得到保障。
部分兼职中介存在欺诈行为,无法保障大学生临时工工作的顺利,往往在收了钱之后就不管不问,不履行应尽的义务,导致很多大学生无法顺利工作。
没有信用的兼职中介常使大学生临时工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这些都成为了他们获得工作中的无形的障碍。
案例:郭妍和赵佳(应当事人要求均为化名)是两位大一的学生。
4月5日下午,两人在宿舍门口散发的一个传单上看到:肯德基招聘兼职服务员,就近分配,一小时10—15元。
想着既能挣点钱减轻家里负担,又能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两人毫不犹豫给传单上的号码打了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个女的,她说如果录取就近根据住址分工作,并且让带上学生证、身份证、银行卡,银行卡是以后发工资用的,并且办健康证费用保销,衣服免费提供。
”两人乘着当天下午没课,就匆匆赶到该公司,“中途我还发短信问收中介费不,可是那女士没回,只是让我们吃完饭过来,看着还挺关心人。
”郭妍说,“我们上去之后门上贴了个面试中心的标签,进去后接电话那女的让我们签到,随后让一个男的给我们面试,我们坐下后那男的就开始说话了,语速特别快,根本听不清,然后我们问相关问题还特不耐烦,我们也不敢多说,想着面试万一录不上就坏了。
”面试完后对方让两人交380块钱,郭妍和赵佳说没那么多,银行卡里一共就600多,“我们问为啥交费,他回答说把工作给你们安排了,衣服弄好,你们不来,他们就赔了,我们一想也对,然后他查我们银行卡有600多,就说一人交300,两人交600,我们就交了。
”出来之后郭妍和赵佳感觉有些不对劲,给家人打电话,家人说那是个中介,我们被骗了。
“我们就给那男的打电话,说你们事先不是告诉我们是用人单位直招吗,为啥还要收中介费?他语气特不好,说就是直招,等电话安排工作,我们就回学校了。
”结果一周过去,约定找工作的期限到了,但是郭妍和赵佳却没有等来兼职工作,打电话过去还发生了争吵,“对方说钱不退工作也不找,看学生能把他们咋样,我们说要报警,他们竟说警察管刑事案件,这种事警察管不了。
”无奈之下二人投诉到报社,“我们一月就800生活费,想着为家里减轻负担去兼职,没想到还被骗。
我们还专门跑到肯德基店去询问,结果被告知从来没有委托这样的公司招聘工作人员。
”这个案例体现了大学生临时工维权难,维权途径较为单一。
黑心中介以企业的名义打出的校园广告具有较大的虚假性,诱惑性,以高额报酬诱骗大学生交一定的的中介费,而学生在交了钱之后却收不到中介公司的消息,这些骗子骗取一定数额钱财之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被骗大学生也无处维权。
由于当前的法律法规对从事大学生兼职中介业务的的公司几乎没有管制,只要是一家低成本的经营场所就可以开中介公司,这就导致了不少黑中介的产生,黑中介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收取押金,这是黑中介与一般中介之间最为明显的区别;二是没有营业执照或者营业执照过期;三黑中介一般没有固定的场所,或者地点比较隐蔽,四兼职种类高,工资待遇高,但是需要面试,而面试就是为了变相的收取中介费。
大学生自身维权意识淡薄,维护渠道缺失。
社会经验不足,属于弱势群体。
当自身合法权益被侵害时,往往是内部解决,不会求助于他人或者社会的帮助。
甚至有些人会忍气吞声,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甚至会愈演愈烈。
其根本原因还是维权渠道不够健全,没有有关部门监督,再加上部分学生胆小怕事,自身维权意识淡薄,导致大学生临时工被侵权事件屡屡发生。
学校对大学生临时工的行为缺乏一定的指导和管理,大部分的高校对大学生临时工现象处于一种“放任”态度,并未设立针对大学生临时工设立管理与监督机构。
毕竟高校主要负责的是毕业生的就业,所以对大学生临时工的管理较少,学校的勤工俭学岗位也较少,无法满足大多数大学生临时工的需求。
(三)、如何保障大学生临时工的合法权益第一,首先应该做的的是加强法制宣传,增加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面对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兼职陷阱,对于单纯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既要清醒地对待各类兼职,又要避免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
法律不是万能的,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普法宣传和专题讲座,多关注社会新闻实事和法治栏目,增加对社会各现象的敏感度。
步入大学,意味着成熟。
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自身维权意识,在法治不完善的情况下,要坦然地面对突发事件,不要灰心丧气而采取通过过激行为,要通过向行政部门维权,必要时还可以向自己所在的学校进行求助,学校可以作为大学生坚强的后盾为自己的学生维权。
深入了解《劳动合同法》,有利于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所以增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是在校大学生临时工合法劳动权益保障的基础。
在兼职过程中大学生临时工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和兼职单位当面谈清兼职报酬。
②具体的兼职上班时间③支付报酬的具体时间④支付报酬的方式⑤应聘兼职过程中而产生的公费的承担人⑥出现半途无法兼职的时候,报酬的支付情况⑦明确兼职的内容、时间和地点与用人单位签订兼职工作合同,明确劳务关系第二,修改和完善相应的劳动法律法规,加大社会关注力度1、明确界定大学生临时工的法律地位,扩大《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有三项:第一、主体合格(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第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第三,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报酬。
大学生临时工作为在校学生,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利用课余事件进行兼职活动,听从用人单位的安排,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并获取报酬。
因此,大学生临时工的身份虽然是学生,但行为却是劳动者的劳动行为,仅主体资格条件缺失,不应该将大学生兼职期间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完全排除在劳动关系之外,而应该将其认定为一种特殊的劳动关系,将其纳入《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一方面,将在校大学生通过自己合法劳动并从用人单位取得报酬视为形成了一种实际上的特殊劳动关系,应适用《劳动法》调整;另一方面,大学生兼职灵活性强,符合非全日制劳动的特点(我国《劳动合同法》第68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一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功形式),并且“非全日制”用工是以“劳动者”,“劳动时间”为衡量依据,而不是以劳动者本人的身份来衡量,所以大学生临时工属于非全日制用工,应适用于《劳动合同法》调整。
2、明确用人单位侵犯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违法责任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立法中应该明确用人单位侵犯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违法责任。
例如:用人单位违反雪顶用工时间时,应该相应的支付加班费;若大学生临时工在兼职过程中受到人身损害,用人单位应当负责,如若推卸责任的,应适用于《工伤保险条例》,使大学生临时工可以享受社会福利保险,给予大学生和其他劳动者相同的工伤待遇,加强大学生临时工人身的保护力度,若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则适用于《劳动合同法》第82第1款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予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即对用人单位实行惩罚性双薪赔偿,提高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从而将用人单位纳入自觉规范用工的轨道。
3、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规范管理体系,加强对职业中介组织的监督。
①学校建立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目前各大高校都有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虽然有从课程中学习到一定量的法律知识,但是对大学生来说起到的作用并没有这么大,当大学生遇到不法分子的诈骗时依然容易上当。
所以,应当设立一个专门的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并使其成为常设机构,将法律专业的学生吸纳进来再加上法律专业的老师加以指导,并且定期的在学校组织专题讲座,设置相应的法律规范,经典案例等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法律知识,解决大学生身边的法律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维权意识。
②应加强对诉讼途径的重视通过民事诉讼来维护兼职大学生的权益是目前制度框架内最有效的途径。
目前,发生在大学生临时工身上的侵权事件,很少有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这个问题,除了大学生观念上的原因之外,还有就是诉讼费用的高昂。
所以我认为这可以通过以下的措施加以解决:法院可酌情考虑作为原告一方的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部或部分免除诉讼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