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草甸草原地表径流的若干特征分析
高寒草原类草地退化原因及其分析
的生态 环境 及 经 济 的发 展 。然 而 , 事 实 却 不 随 人 愿, 随着 草地畜 牧 业 的不断 发 展 , 人 们 长期 对于 草 地 不合 理利 用 , 使 得 该 地 区 出现 草 地 大 面 积 的 沙 化、 鼠害 甚 至 退 化 , 阻 碍 了该 地 区畜 牧 业 的 发展 , 从 而对 该地 区生 态安 全构 成 威胁 。对 高 寒草 原 类 草 地退 化现 状 进 行 分 析并 找 到 措施 , 对 该 地 区 的 合 理利 用 、 环境 的保 护 及 促 进 该 地 区经 济 的发 展
第2 2卷
第 2期
青
海
草 业
V o 1 . 2 2 . N o . 2
2 0 1 3年 6 月
Q I N G H A I P R A T A C U L T U R E
J u n . 2 01 3
文章编 号 : 1 0 0 8—1 4 4 5 ( 2 0 1 3 ) 0 2— 0 0 2 3— 0 3
繁, 出现 了草 地盐 碱 化 、 黑土 滩化 、 植 被稀 疏 化 、 毒
了基 础 , 这 也 造 成 了 该 地 区风 化 现 象 相 对 严 重 。 另外 , 该 地 区草 地成 土 环境极 不 稳定 , 水 土保 持力
差, 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现象 。与此同时, 该地区重 力 侵蚀 相对 严 重 , 这也 为沙 化 提 供 了条 件 。研 究
一
该 地 区成为 荒漠 。现 如今 , 随着 草 地不 断 的退 化 , 青 海牧 区高 寒 草 原类 草地 牧草 生 长 变 得 稀 疏 , 牧 草 质量严 重 下 降 , 每 逢 大 风 出 现 该地 区便 出现 沙
旦遭 到破 坏 便 很 难 恢 复 , 将 会 严 重 影 响 该 地 区
青藏高原边缘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特征
青藏高原边缘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特征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其边缘区由于高海拔、隆起的地形、极端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形成了特殊的高寒草甸植物群落。
以下将从植物物种组成、生态特征、适应策略等方面介绍其特征。
植物物种组成青藏高原边缘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丰富,有苔藓植物、草本植物、低矮灌木和乔木等,其中以草本植物为主要构成。
典型的草本植物有藏婆芷(Potentilla fruticosa)、鸢尾属植物(Iris)、雪灯笼花(Primula)、紫花耳草(Oxytropis)等。
生态特征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态环境极为恶劣,昼夜温差大、风、雪等自然因素导致植物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
因此,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矮小的生长形态:草原的树木基本不超过两米,灌木也大都低矮。
草本植物的茎叶都比较短,且生长迅速,灌木平均高度仅为0.5-1.5米,草本植物平均高度仅为20-50厘米。
(2) 深根系统:高寒草甸植物根系深达50厘米至1米左右,有的植物根系甚至深达3米以上,这是适应高原气候的特殊策略,能够获取到更多的水分和养分。
(3) 植物被覆盖度高:高海拔区域草原的分布受降水影响,植被覆盖度极高,往往达到90%以上,种植物数量超过100种以上。
适应策略高寒草甸植物群落通过适应策略来适应极端的高原气候和环境:(1) 冬眠:冬季气温极低,高原动物会进行休眠保护自身。
(2) 抗寒性:植物无法进行正常光合作用,需要适应低温环境,以防止叶片冻死,具有较强的抗寒性。
(3) 减少水分的损失:寒冷干燥的环境,植物要减少蒸腾作用,根部更加发达以吸收更多水分。
总之,青藏高原边缘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具有丰富多样的物种组成和优良的生态特征,在适应恶劣环境方面也有着独特的适应策略。
草甸草原的区别我搜到一点资料
我搜到一点资料.大家可以看看:同一座山,应该是高山草甸高,因为草甸是由于冷湿原因形成的,草原是干旱形成的。
请问:高中地理选修2第一单元第二节“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一部分内容中,有这样的论述:“在高原面上由东南向西北出现了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的水平变化”这怎么解释?普遍看法是草甸高,但是有些地图册上面相反。
草甸是非地带性植被,草原是地带性植被草甸和草原的区别主要在于水分生态型的不同,前者以中生草类为主,后者以旱生草类为主因此,高山草甸和高山草原与海拔高度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有可能有?同一座山,可能草甸在上)在高原面上由东南向西北出现了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的水平变化1.这条线大致是从横断山经青南高寒地区(唐古拉山)到藏北的羌塘,再到昆仑山,其植被类型依次是山地森林-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2.在青藏高原,其自然地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受多种因素制约,不宜以“纬度”或“经度”硬套3.不同高原地带的形成是因为多级夷平面海拔高度不同而造成的.例如,在干旱背景下,海拔最高的夷平面“北羌唐”形成高寒荒漠或草原地带;相对较低的柴达木形成山地荒漠地带.在湿润半湿润背景下,海拔较高的夷平面形成草甸地带(青南高寒草甸);较低的形成山地森林地带.4.高寒草甸在东,高寒草原在西,这主要是东部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较强青藏高原的水分特征:l广大地区是干旱半干旱区l青南东部之果洛玉树、藏北东部之那曲和当曲为半湿润区l东念青唐古拉南翼和横断山中北部为湿润-半湿润区l东喜马拉雅山南翼为湿润区青藏高原的热量状况l高原内部为亚寒带(羌塘北部最寒冷)l高原边缘为高原温带草甸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以多年生中生草本为主体的植被类型。
草甸与草原的区别在于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是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而一般的草甸属于非地带性植被,可出现在不同植被带内。
在湿润气候区,草甸可以伴同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出现,草甸可以分布在山间低地;尽管草原带和荒漠带的气候干旱,大气降水不足,但在地表径流汇集的低洼地和地下水位较高之处仍可形成草甸。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
西北干旱区(欧亚草原荒漠区的
一部分)
青藏高寒区
27.326.7
随去海距离而比变化的湿润状况
的地域差异(干湿度分带性)
自然界随高度而变化的垂直带性
显著的差别上升运动,海拔1000m 左右的平地和横亘其中的山脉大幅度上升的世界最大高原,海拔在4500m以上, 有许多高山超过雪线
干旱和半干旱空气稀薄,温度低,太阳辐射强,降水不多,风力强烈
绝大部分属于内陆流域,多暂时
性水流,有不少湖泊(主要为咸水湖),山地径流为特别重要的资源,潜水不丰富大部分为内陆流域,有不少冰川和湖泊
荒漠为主,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干草原,高山有森林和高山草原荒漠、草原与草甸为主,山地及谷地中有森林
人类影响远较东部季风区小,只
在内蒙古、宁夏及有高山流水可
资灌溉的地方影响较大
人类影响非常微小
绿洲发展农业,干草原与荒漠草原发展畜牧,山地部分宜林牧。
主要问题是水源保证,固沙与防治盐渍化以畜牧为主,少数地方可发展农林业。
主要问题是热量不足,风大,土壤质粗层薄
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
高寒草甸草原
定义
• 又称为高山草甸。在寒冷的环境条件下,发育在
高原和高山的一种草地类型。
分布
• 高寒草甸一般不呈地带性分布。在我国主
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高山,以
及祁连山、天山和帕米尔等亚洲中部高山,
向东延伸到秦岭太白山和河北小五台山,
海拔3200~5200米。
气候环境及土壤基质
• 气候高寒、中湿、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风大,年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下,最冷月
平均气温低于-10℃,最暖月也经常出现霜
冻和降雪,年降水量350~550毫米。土壤 主要为高山草甸土。
群落结构及形态特征
• 群落结构简单,层次不明显,生长密集,
植株低矮,有时形成平坦的植毡。
• 高寒草甸植物草层低矮、丛生、莲座状,
结构简单,层次分化不明显,叶片缩小,
经济价值
• 经济利用价值很高,草层低,草质柔软,
营养丰富,适口性强,同时耐放牧践踏,
是良好的天然牧场,宜放牧牦牛和藏牛。
西藏 羊卓雍措牧场
西藏 羊卓雍措牧场
•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区, 草场面积约8亿亩,在全国居第三位。由于自然条 件高寒,草场质量以藏东南的山地峡谷较好,主 要畜种有藏牦牛、藏羊、藏马等。 • 羊卓雍错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西藏山南地区的 浪卡子县境内,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简称“羊 湖”,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水。羊卓雍错藏语 意为“上面牧场的碧玉之湖”。它的身躯蜿蜒在 群山之中达130多公里,只有在高空中你才能惊 喜的发现她犹如耳坠,镶嵌在雪山的耳轮之上。 羊卓雍错湖面海拔4441米,在藏民心目当中被看 做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
高寒草地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
高寒草地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寒草地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本标准重在高寒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包括高寒草甸、高寒草甸草原、高寒典型草原、高寒荒漠草原、高寒荒漠等草地类。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439-2008草原健康状况评价NY/T1233-2006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NY/T2998-2016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HJ623-2011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T/CGDF00001-2020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标准T/CGDF00002-2020生物多样性评估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草地类grasslandtype是指具有相同水、热大气候带特征,具有独特地带性的草地,或分布广泛具有相同隐域性特征的草地。
3.2高寒草地alpinegrassland指分布在海拔300Om以上、气候寒冷地区的天然草地,主要包括高寒草甸、高寒草甸草原、高寒典型草原、高寒荒漠草原、高寒荒等草地类。
青藏高原是高寒草地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3.3植物多样性plantdiversity是指生物多样性中以植物为主体,由植物、植物与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复合体及与此相关的生态过程总和,主要体现在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
3.4重要值Importantvalue是指以综合数值表示物种在一个群里或生境中的相对重要性。
3.5优势种Dominantspecices植物群落各层次中占优势的植物,即在数量、体积和群落学作用上最为重要的物种。
3.6特有种Endemicspecies是指某一物种因历史、生态或生理因素等原因,造成其分布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而未在其他地方种出现。
高寒环境保护方案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1 2 3
生态优先,保护为主
在保护高寒环境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生态优先 、保护为主的原则,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持续 。
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绿色发展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要合理利用高寒地区资 源,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 双赢。
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制定高寒环境保护方案时,应统筹规划、科学布 局,确保各项保护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亟待解决问题与挑战
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高寒资源,实现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是当前亟 待解决的问题。
提高公众对高寒环境保护的意识,倡 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减少人 类活动对高寒环境的负面影响。
加强高寒环境监测与评估,及时掌握 生态环境变化动态,为制定有效的保 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 先进的高寒环境保护理念和技术手段 ,推动我国高寒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
盐碱化等问题。
高寒环境的珍稀濒危物种较多, 如藏羚羊、雪豹等,需要特别保
护。
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
过度放牧、开垦、采矿等人类活动对 高寒环境的植被化导致高寒环境的气温升高、 降水减少,加剧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
旅游开发、道路建设等人类活动对高 寒环境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迁徙通道 造成影响,威胁了珍稀濒危物种的生 存。
建立科研人才激励机制,为科研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
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和机制
支持建设高寒环境保护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
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共 同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引导和投入,为高寒环境保护 提供持续稳定的科技支撑。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甘南高寒草甸草原不同海拔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甘南高寒草甸草原不同海拔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刘月华;位晓婷;钟梦莹;武瑞鑫;潘多;邵新庆【摘要】对甘肃夏河高寒草甸不同海拔梯度的土壤理化性质分异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期探究土壤理化性质与海拔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除0~10 cm 土层电导率外,其余各土层土壤理化指标均与海拔呈显著相关(P <0.05),其中,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均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且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pH 随海拔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势态;0~10 cm 表层土壤全氮含量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加(P <0.05),10~30 cm 土层全氮含量随海拔的升高先缓慢下降后平缓上升。
因此,对于该区域草甸生态系统的管理与利用,不但考虑植被类型及状况,也需关注不同海拔梯度的草地土壤理化特性。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lpine meadow at different altitudes in Sangke of Xiahe County were studied for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titudes and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hysicochemical indexe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altitudes (P <0.05)except the soil con-ductivity in 0~10 cm layer,in which,the contents of water and organic matter increased with elevation,pH val-ue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along with altitude,the total nitrogen content in the surface layer (0~10cm)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long the altitudinal gradient and it showed slightly decline and then slowly rising trend within 10~30 cm layer.It suggested that the soil properties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maintain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in the research area.【期刊名称】《草原与草坪》【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夏河;高寒草甸;海拔梯度;土壤理化性质【作者】刘月华;位晓婷;钟梦莹;武瑞鑫;潘多;邵新庆【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地研究所,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地研究所,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地研究所,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地研究所,北京 100193;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70;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地研究所,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地研究所,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2.3土壤不仅为动物及微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也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和水分,是各种物质能量转化的场所[1]。
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分别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由于受海陆位置、纬度、海拔高度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用的地理特征三大自然区的地理分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东部季风区;3000米等高线:青藏高原/东部季风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三大自然区的特点:东部季风区:东部季风区背靠内陆高原,面向海洋。
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5%,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5%。
东部季风区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
风向、降水、气温等随季节变化而有明显的更替。
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湿润程度较高,年降水量均大于400毫米。
二、海拔较低,大部分地区在海平面1000米以下。
东部有许多广阔的平原,平原间的高地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
三、河流为外流河,长江、黄河、珠江、辽河、海河等大河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外流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
四、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大现状多为农作物和人工林等人工植被。
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生物种类繁多。
五、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除极少数的地方以外,天然植被已不复存在,栽培植物广泛分布,是我国的主要农耕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包括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
面积占全国陆地的30%,人口只占全国的4%。
其地理位置是大兴安岭以西,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以北内陆地区。
农业包括:东部温带草原牧场,西部山地牧场;灌溉农业:考河水,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有以下特点:①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
在1000米左右的高原上,既横亘有3000米以上的山脉,也有海拔在250~500米的内陆盆地,吐鲁番的盆地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米。
高寒草甸坡地“黑土滩”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高寒草甸坡地“黑土滩”土壤养分特征分析摘要: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高寒草甸坡地“黑土滩”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除全磷和速效磷外,其他各养分在不同退化梯度下差异极显著。
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随着草地土层的加深呈下降趋势,滩地土壤养分高于坡地,滩地土壤各养分含量分别比坡地增加了37.78%、25%、26.12%、19.16%、22.12%和55.78%。
关键词:坡地;黑土滩;土壤养分;高寒草甸Nutrients Analysis of Slopin g Field “Black Soil Land” in Alpine Meadow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nutrients characteristics in Alpine Meadow “Black soil l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total N,total P,organic matter available N,available P,available K reduced with the inrease of the depth of soil layer. Their content in sloping land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plain land by 37.78%,25%,26.12%,19.16%,22.12% and 55.78%,respectively. Total P,available P and other kinds of nutrients has the visible diversity in different degree of degradation.Key words:sloping field;black soil land;soil nutrients;alpine meadow青藏高原东部分布最广的高寒草甸,是高原上最主要的放牧利用草地资源类型,也是青藏高原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基础保证。
高山草甸
高山草甸土
发育于高山森林郁闭线以上草甸植被下的土壤。在中国曾 称草毡土。其主要特征是:地表因常有冻裂和土滑作用而 呈层状或小丘状;表层由草根交织成软韧的草皮层。 中国高山草甸土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原面和 高山,以及帕米尔高原、天山和祁连山等亚洲中部海拔在 3200~5200米的高山区。在天山等山地常呈垂直带出现, 而在高原面上则具有水平地带性分布的特征。这类土壤在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高山区也有分布。
亚高山草甸 的地貌特点
张己明 钱瑞承
简介 亚高山草甸是高寒草甸的一种类型。高寒草甸是草甸中适应高寒 生境的类型,以耐寒冷、密丛短根茎地下芽嵩草以及苔草、禾草、杂 类草为建群植物的草甸群落。分布以我国西部高山及青藏高原东部最 广,秦岭、小五台山和滇西北山地也有存在。因种类组成繁多,所以 生长茂密,覆盖度较大。其中最典型的是蒿草草甸,建群种类达10余 种,分布海拔为4000-5000m;由杂类草为优势的高寒草甸,分布海拔 稍低,并有华丽的外貌。高寒草甸在青藏高原上与高寒灌丛构成了高 原地带性植被之一,而在其它高山则为山地垂直带类型,所以有人把 高山上的这类草甸又分别称为亚高山草甸和高山草甸。
பைடு நூலகம்
高山草甸土所在的地形、部位多为山坡、高原面上缓丘、冰碛平台、 宽谷和盆地等。母质多为残积-坡积物、坡积物、冰碛物和冰水沉积 物等。所在地气候以寒冷、中湿、冻结期长为特征;年平均气温-6~ 4℃,年降水量400~700毫米。植被属于高寒草甸,以密丛而根茎短 的小嵩草、矮嵩草等为主,并常伴生多种苔草、圆穗蓼和杂类草。覆 盖度约为70~90%,在临近森林线上限的阳坡还常有灌丛出现。 高山草甸土有明显的腐殖质积聚,腐殖质层厚 8~20厘米,呈灰棕至 黑褐色粒状-扁核状结构。有机质含量10~20%,以富啡酸为主,胡敏酸 /富啡酸 (H/F)比值为0.6~1.0。土壤复合胶体属高有机质低复合度型, 以松结合态腐殖质为主。腐殖质层向下颜色迅速变淡。在亚高山带, 土壤层次间过渡迅速而明显;而在高山(真高山)带则不甚明显,且 AB层出现一个暗色层。剖面中水溶性盐类和碳酸钙已淋失,仅部分 高山草甸土剖面的中、下部有碳酸钙积聚。粘粒和三二氧化物在剖面 中变化不大,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并有少量高岭石和蛏石。呈酸 性至中性反应。土层厚度仅40~50厘米,有明显的融冻微形态特征, 底层有季节冻层或多年冻土。 高山草甸土可作天然牧场。在亚高山带的有些地区配以防寒和肥水管 理措施后可垦为旱作农田,种植青稞、油菜等耐寒作物。
青藏公路沿线高寒草甸次生群落特征及生态修复
类型 T ype
A 对照 Cont rast
表 1 次生群落样地概况
T able 1 T opog raphy o f the r esear ch plot s in t he seco ndary community
代号 Sym bol
样地情况 Research plot s
A
矮生嵩草草甸, 盖度 85% 。矮生嵩草占绝对优势
缓坡< 10°, 地表砾石度 60% , 有水冲刷痕迹, 盖度 12% 。青藏苔草、洽草等草等植物占优势 Hil ly sl opes of < 10°, w ith a g ravelly surf ace of 60% b rok en st ones. T rails of f lus hing wat er are s een. A veget at ion cover rat e of 12% , dominated by s pecies of C arex moorcr of t ii , K oel eri a cr istat a et . al
1. 2 样方调查 于 2004 年 8 月对那曲地区 109 国道两侧各 5 km
范围的人类活动迹地进行调查。样地分别为 5 处和 4 处, 合计 9 处。样地情况见表 1。调查设计为随机型, 取 样方法为代表性与随机取样相结合。各样地均设描述、 频度和测产 3 种样方。其中描述样方 100 m2, 测产样 方和频度样方各 1 m 2。测产样方重复 3 次, 频度样方 重复 10 次。样方测定内容包括盖度、高度、密度和生物 量( 以烘干重为准) , 同时记录样地所在位置的海拔高 度、经度、纬度、坡向等因子。
( 1. Ins t itu te of M ount 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 CA S and M inis t ry of Wat er Conservan cy, Chen gdu, Sich uan Province 610041, Chi na; 2. G raduat e Sch ool of Chinese A 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039, Chi na;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原因与防治措施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原因与防治措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面积达5.2万平方千米。
其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该地区的生态平衡和地球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现象,给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的原因以及可能的防治措施。
造成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气候变化。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的平均气温不断上升,降雨量也在减少。
这导致了高寒草地的水源减少,土壤湿度下降,植被生长受到限制。
同时,气候变化还引发了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水等,更加剧了高寒草地的退化。
除了气候变化外,人类活动也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度放牧是其中最主要的人为因素之一。
青藏高原是牧民居住的地区,牧民们依赖畜牧业为生。
然而,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放牧方式导致了大量的草地过度利用和过度退化。
牲畜过量食用草地,超过了草地可持续承载的能力。
不仅如此,过度放牧还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增加了土壤侵蚀的风险,加速了高寒草地的退化。
此外,未合理利用草原资源也是造成高寒草地退化的原因之一。
在一些地区,农田、道路和城镇的规模不断扩大,无序的城市化和农业活动侵占了大片草地。
未进行适当的规划和管理,导致了草地面积减少和植被破坏,进一步加剧了高寒草地的退化。
为了防治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退化,采取以下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加强对气候变化的应对。
各国应共同努力,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加大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同时,加强全球气候变化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减少其对高寒草地的影响。
其次,加强保护和管理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地。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退化草地的修复和保护力度。
同时,加强对畜牧业的管理,限制牲畜的数量和放牧区域,制定合理的放牧政策和管理措施。
第三,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加大对高寒草地退化机理和修复技术的研究力度,推动科学技术在草地保护和管理中的应用。
高寒草甸草原地表径流的若干特征分析
o l ainwi h anal n x o e t lfn t nwi 0 mi fⅡa m an itn i 0 t t terifl,a d e p n ni u c o t 3 n o 】 o h a i h Ⅱ ri e st n d a sg ic t oiv ie rt or lt n wi i n y.a inf a l p st el ai crea o t s l in y i n y i h o
i wn r h er fadw t ls o m a an a8 b vrlag rc i tn tevl fuf ernf o e bi l oiv n it .1eyal st n a ros l ewgm ileu ̄ y s ea lr peit i . o meo r c o s w daov u ypsie e yo e vu y e e pa o h u s a u h o s t
sa0 i r e esn n od rwa u Ⅱ盯 ssⅡ I > a tr > srn ,oe u td fr5 3% ,3 O% a d6. uur m pig c o ne 0 7. 6. n 7% o n u loa u o n p. n dteewa os r o mo fa n a ttlrn f m .a h r sn uf en f a
高寒草甸与高寒草原的区别
高寒草甸与高寒草原的区别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是两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它们在植被组成、地理分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特征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的植被组成不同。
高寒草甸主要由矮秆草和禾本科植物组成,如针茅、羊茅等。
而高寒草原则以矮秆草和矮灌木为主,如蒙古栎、柠条等。
由于植被的不同,高寒草甸的草地较为开阔,植物分布较为均匀;而高寒草原的植物较为丰富,呈现出明显的斑块状分布。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的地理分布也有所不同。
高寒草甸主要分布在高山山脉、高原湿地等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寒冷,降水充沛。
而高寒草原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高山草原等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海拔较低,气候寒冷干燥,降水相对较少。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的生物多样性也存在差异。
高寒草甸由于地势较高,气候湿润,降水充沛,植被繁茂,因此生物多样性较高,常见的动物有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等。
而高寒草原由于气候干燥,植被相对稀疏,因此生物多样性较低,常见的动物有兔子、狐狸等。
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的生态特征也不尽相同。
高寒草甸的土壤比较湿润,富含有机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而高寒草原的土壤较为干燥,缺乏有机质,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限制。
此外,高寒草甸的水分蒸发较快,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而高寒草原的水分蒸发较慢,水分利用效率较低。
高寒草甸与高寒草原在植被组成、地理分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高寒草甸以矮秆草和禾本科植物为主,分布在高山山脉、高原湿地等地区;而高寒草原以矮秆草和矮灌木为主,分布在内陆高原、高山草原等地区。
高寒草甸的生物多样性较高,土壤湿润富含有机质,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而高寒草原的生物多样性较低,土壤干燥缺乏有机质,水分利用效率较低。
对于保护和管理这两种生态系统,我们需要根据它们的特点和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实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与功能评价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与功能评价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之一,其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与功能评价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借助前人研究成果,从植物种群的变化与演替过程入手,展开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与功能评价的讨论。
高寒草地是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特殊产物,其生长季节短暂、草本植被丰富,在中国西部地区广泛分布。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替过程是受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严寒、强风、紫外线辐射等恶劣环境的制约下,植物种群逐渐适应并演替,形成了具有高寒地区特色的生态系统。
高寒草地的生态系统演替过程分为初级演替和次生演替两个阶段。
初级演替指的是在裸露的岩石或土壤表面,由藻类、苔藓植物等形成的最初植物群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初级演替过程中的植物群落逐渐发展,出现了以禾本科植物为主体的植被,标志着高寒草地的次生演替开始。
次生演替是指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逐渐取代初级植物群落的过程,也是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演替中的关键阶段。
高寒草地的生态系统演替过程对生态功能的评价至关重要。
其中,生物多样性是衡量一个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在高寒草地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表现出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的增加趋势。
丰富的植物物种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还维持了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植物在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水土保持作用,通过根系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此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演替过程还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功能。
首先,高寒草地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区之一,优良的草本植被为牧民提供了丰富的牧草资源。
其次,高寒草地是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广袤的草原风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这些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人类的过度开发和过度放牧导致高寒草地的退化和植被损失,给生态系统演替过程和功能评价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藏北高寒草地土壤冻融循环过程及水热分布特征
藏北高寒草地土壤冻融循环过程及水热分布特征范继辉;鲁旭阳;王小丹【摘要】利用活动层土壤剖面的温度、水分观测资料,系统研究了藏北高寒草地多年冻土活动层土壤的冻融过程及其水热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土壤剖面温度随气温发生周期性波动,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且随深度增加变幅减小;2.土壤剖面完全冻结天数为109~ 123 d,日冻融循环主要发生在表层(0~ 10 cm)土层中,冻融过程可分为不稳定冻结期、完全冻结期、不稳定消融期、和消融期4个阶段;3.受冻融作用影响,土壤含水量呈现“凹”型变化,变化趋势与土壤温度有较好的一致性;4.冻融作用有利于维持藏北高寒草地土壤水分,在季节转换,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期刊名称】《山地学报》【年(卷),期】2014(032)004【总页数】8页(P385-392)【关键词】藏北高寒草地;冻融循环;水热特征;土壤水方动态【作者】范继辉;鲁旭阳;王小丹【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3;S152土壤冻融循环(freeze-thaw circles)是指由热量的季节或昼夜变化,在表土及以下一定深度形成的反复冻结-解冻的土壤过程[1],这一现象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普遍存在。
冻融循环作为冻土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气热交换的主要过程[2-4],也是影响寒区生态环境的最活跃因素[3,5-8]。
土壤水热条件变化不仅改变土壤持水性,影响植被生存环境,而且还导致地表及活动层中能量平衡与水分分配,最终反馈于气候变化[9-10]。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中低纬度面积最大的高海拔冻土区[4,11],是我国气候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12-13],其能量和水分循环对亚洲季风系统的形成和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4]。
青海湖流域天然草地主要植被的特征
青海湖流域天然草地主要植被的特征
首先,青海湖流域的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米至4800米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年均气温在0°C左右。
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导致
草地植被长势不旺盛,生长周期短,植被覆盖度较低。
同时,草地地区日
照时间较长,蒸发量大,土壤湿度低,水分资源相对匮乏,这也是草地植
被的生长所面临的困难之一
其次,青海湖流域的天然草地植被类型主要包括高寒草甸、高山草甸
和高山草原。
高寒草甸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米至3800米的地区,以三毛
委陵菜、垂穗苔草和针茅等为主要植物群落。
高山草甸主要分布在海拔3800米至4200米的地区,以早熟禾、狭叶灰莓和厚叶灰莓等为主要植物
群落。
高山草原主要分布在海拔4200米至4800米的地区,以红花错碱草、柔毛黄囊苔草和紫花针茅等为主要植物群落。
这些植物群落在适应高寒、
干燥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植被类型。
再次,青海湖流域的天然草地植被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由于青海
湖流域的植被受到高寒环境、海拔、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该地区
生态系统内拥有众多特有的植物物种。
例如,高山草甸和高山草原区域分
布着多种高山植物,如藏北红绒蒿、青海蓝、侏儒杜鹃等。
这些植物不仅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对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青海湖流域的天然草地植被具有寒冷、干燥、多样性等特征。
了解这些特征对于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维护地方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草甸、草原、草地定义上的区别
草甸、草原、草地定义上的区别这⾥只对草甸、草原和草地的概念进⾏区分。
其实这也是很多⼈⼠分不清、易混淆的概念。
另外可以对于⼀些没见过⼤草原的同志们起到⼀个启⽰性的作⽤,以便以后来到我们内蒙古⼤草原的时候,⽆论看见什么草原都可以知道⾃⼰看的属于什么草原。
草甸在适中的⽔分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以多年⽣中⽣草本为主体的植被类型。
草甸与草原的区别在于草原以旱⽣草本植物占优势,是半湿润和半⼲旱⽓候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般的草甸属于⾮地带性植被,可出现在不同植被带内。
在湿润⽓候区,草甸可以伴同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出现,草甸可以分布在⼭间低地;尽管草原带和荒漠带的⽓候⼲旱,⼤⽓降⽔不⾜,但在地表径流汇集的低洼地和地下⽔位较⾼之处仍可形成草甸。
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地区还能形成⾼寒草甸。
按⼟地利⽤类型划分,主要⽤于牧业⽣产的地区或⾃然界各类草原、草甸、稀树⼲草原等统称为草地。
草地多年⽣长草本植物。
可供放养或割草饲养牲畜。
世界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各⼤陆内部⽓候⼲燥、降⽔较少的地区。
世界上的草地约占世界陆地⾯积的20%。
我国各类草地⾯积达4亿公顷,约占全国总⾯积的23.5%。
草甸的类型按草甸优势植物的⽣态特性,可以分为:典型草甸、草原化草甸、沼泽化草甸、盐⽣草甸和⾼寒草甸。
草原是那种分布于半湿润、半⼲旱到⼲旱地区主要由耐旱的多年⽣草本植物组成的植物群落,是不受地表⽔与地下⽔影响⽽形成的地带性的天然植物群落。
这⾥⾯⾄少包括5个意思:1,草原是天然植物群落;2,草原是地带性植被类型;3,草原植被在形成过程中不受地表⽔与地下⽔影响;4,草原分布于半湿润、半⼲旱到⼲旱地区;5,草原植被主要由耐旱的多年⽣草本植物组成。
草原可以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草甸草原 草原中最喜湿润的类型。
建群种为中旱⽣的多年⽣草本植物;常混⽣⼤量中⽣或旱中⽣植被,主要是杂草类,其次为根茎⽲草与丛⽣苔草,典型旱中⽣丛⽣⽲草仍起⼀定作⽤。
草甸草原地区的⼟壤主要为⿊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寒草甸草原地表径流的若干特征分析朱宝文1,常有奎2,马晓虹2(1.青海省刚察县气象局,青海刚察812300;2.青海省海北州气象局,青海海北810200)摘要 [目的]揭示高寒草甸草原降水特性、土壤水分对草地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的影响。
[方法]利用高寒牧区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2005年9月~2007年10月观测的天然草地地表径流与大气降水、土壤水分及植被覆盖资料,分析了该地表径流的特征。
[结果]高寒草甸草原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18%,各季地表径流夏季>秋季>春季,分别占年总径流量的57.3%、36.0%和6.7%,冬季无地表径流;年水土流失量主要由几次大降水造成;地表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与30min 最大雨强表现出指数函数关系,与0~20cm 表层的土壤水分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结论]为高寒草甸草原水旱灾害的综合防治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地表径流;降水;水土流失;草甸草原中图分类号 S 8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13-05588-03Some Characteristic A nalysis o n Surface Runoff of Alpine Meadow Gr assland ZHU Bao 2w en et al (Haibei Meteo rolo g y E xperi ment S tatio n of Stockb reedi ng of Qin ghai Pro vi nce,Hai bei,Qin g hai 810200)Abstract [O bjectiv e]The aimwas to reveal the effect o f p recipi tatio n characteristics and s oil moi sture in al pine m ead o w g rassland on su rface runo ff and soil and w ater lo ss in g rassland.[M eth od]The feature o f the s urface ru no ff w as analyz ed b y u sing the d ata o f su rface run off in natural grassland and atmo 2s pheric preci pitatio n,s oil moi sture and v egetatio n co v er,w hich w ere o bserv ed b y Haibei Meteo rol og y E xperi ment Statio n o f S tockb reedi ng o f al pi ne pastur 2in g area fro m Sep.2005to Oct.2007.[Res ult]T he an nual mean ru no ff coefficien t o f alpine meado w g rassland w as 0.18%,the su rface run off o f each seas on i n o rd er w as su mm er >au tum n >s prin g,acco unted fo r 57.3%,36.0%and 6.7%of annual to tal ru noff resp.,an d there w as n o surface runo ff in win ter.T he yearly soil andwater l oss vo lu me was mainly caused b y several large p recipitation,the v o lume of surface ru no ff sho w ed a o bvio usl y p ositiv e correlatio n w ith the rainfall,and exp onen tial fu nctio n with 30min o f maxi mu m rai n in tensity ,and a si gnifican tl y po si tiv e linearity co rrelati on with soil m oistu re i n 0~20cm s urface.[C onclusio n]The stu dy pro vi ded the scien tific basi s for i ntegrated co ntro l of flo od and d ro ug ht disasters in alpine meado w g rassland and fo r sustai nable u tilization of w ater resou rce.Key w ords Surface ru noff;Precipitatio n;Soil &w ater los s;M ead o w g rasslan d基金项目 青海省气象局科研项目(2007002)。
作者简介 朱宝文(1976-),男,青海刚察人,工程师,从事农业与生态气象研究。
收稿日期 2008202229地表径流是陆地上重要的水文现象,集中反映了流域植被、土壤、气候和其他一些综合水文特征,是衡量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削减洪峰等效益的一个基本指标[1]。
大气降水是产生地表径流的原动力,影响草地土壤储水量、地下水位变化[2]。
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就大气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在不同的地区和下垫面背景下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生态系统和黄土丘陵区[1-8],对草地地表径流特征的研究尚不多见[9-10]。
鉴于此,笔者利用2005~2007年青海湖北岸高寒草甸草原地表径流定位观测资料和相对应的降水数据,分析归纳了高寒草甸地表径流的若干特征,对评价高寒草地天然牧草对降雨的吸收利用能力,建立区域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预报方程,以便为高寒草甸草原水旱灾害的综合防治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青海省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野外研究基地,土壤类型为栗钙土。
海拔3140.0m ,地理位置E 100b 51c ,N 36b 57c ,年平均气温0.5e ,年平均降雨量391.9m m,年蒸发量1432.8m m,年日照时数2912.7h,平均无霜期48d 。
该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在试验区内设2个径流场,面积为2m @5m,坡度为20b ,坡向为西北)东南,径流场的两侧筑有隔离带,上部设有截水沟和较大的土埂,以防外界径流流入场内,将场内的径流汇集到混凝土砌成的积水池中的集水缸中。
所建小区植被和土壤保持自然状态,下垫面为高寒草甸草原草场,植被高度为20~40c m,群落盖度为65%~95%。
优势种牧草为西北针茅(S tipa kr ylo vii ),常见的伴生草种有冷地早熟禾(Poa c rym o phila)、矮嵩草(Kob re sia hum ilis)、斜茎黄芪(A stragalusa dsu rge ns)、猪毛蒿(A rte m isia sc o pa ria)等,植被均匀[11]。
1.2 试验方法 采用闭合小区的常规方法,用自记雨量计观测降雨量和降雨过程。
降雨测量仪器安置在试验区东南方(水平距离100m)的气象观测场内,主要观测内容有: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量等。
观测时间因降雨情况而异,大雨或连续降雨产生径流时用雨量筒观测集水缸内的水量,以径流深(m m)表示。
1.3 数据处理 对2005年8月~2007年10月所观测到的17次地表径流及相关降雨因子、下垫面性质等资料,利用Ex 2ce l 办公软件和SP S S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2.1 降雨特性分析 由表1可知,高寒草甸草原降雨年际变化较明显,2006年总降雨日数117d,降雨量422.0m m ,最大日降雨量为7月6日的14.8m m;2007年总降雨日数113d,降雨量455.9m m ,最大日降雨量为8月30日的32.1mm 。
年际间不同降水强度的降雨日数和降雨量也有较大的差异。
2.2 径流系数 地表径流形成与降雨(降水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植被状况(地被物、枯落物的持水量)以及土壤的物理性状(土壤前期含水量、孔隙度)等因子密切相关。
地表径流系数等于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
2006、2007年径流量为0.92、0.47m m ,分别占大气降雨量的0.23%和0.12%,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18%。
说明高寒草甸草原天然草地植被蓄留水分和保持水土能力较强。
年际间径流量差异大,2006年年径流量几乎是2007年的1倍。
影响年径流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与年降雨量的大小有关外,主要是与全年中的降雨分配的均匀程度、频度,尤其是高雨量级的频度密切相关[9]。
分析径流系数一年中的分配情况发现,高寒草甸草原地表径流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其中以夏季最多,占年总径流安徽农业科学,Jo u rn al o f An hu i A gri.Sci.2008,36(13):5588-5590 责任编辑 郑丹丹 责任校对 马君叶量的57.3%,其次是秋季,占总径流量36.0%,春季地表径流最少,仅占总径流量的6.7%,冬季无地表径流发生。
表1 不同降雨强度下的降雨日数与降雨量Table 1 The rainy days and rainfall u nder different rainfall i ntens ity年份Year 项目Item(0.1~5.0)m m 降水日数R ai ny da ys M d 降水量Preci pitatio n m m (5.1~10.0)m m 降水日数Rain y d ay s M d 降水量Precipi tati o n m m (10.1~20.0)m m 降水日数Rain y day s M d 降水量Precip itatio n m m >20mm降水日数Rainy d ay s M d降水量Precipi ta ti onm m 年总量Ann ual g ro ss 降水日数Rain y day s M d降水量Precipi ta ti on m m 2006数量Nu m ber 78.0 104.630.0 197.69.0 119.8--117422.0占年总量Pe rcen tag e 66.724.825.646.87.728.4--100100.0in ann ual g ro ss M %2007数量Nu m ber 83.0120.719.0133.07.0103.0 4.599.2113455.9占年总量Pe rcen tag e 73.526.516.829.26.222.63.521.7100100.0in ann ual g ro ss M %2.3 地表径流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坡地土壤流失是伴随着降雨径流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