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集——论复仇》读后感

合集下载

《培根随笔》读后感八篇范文

《培根随笔》读后感八篇范文

《培根随笔》读后感八篇范文《培根随笔》读后感篇1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主角,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可见求知能够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好表露于外。

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

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

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在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论美》篇。

这是一篇关于“美”之作,语言简洁,内涵土独特,充满哲理性。

“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就应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人生观问题。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因此,不好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永恒的美。

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

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

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因此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

人能够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

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

正因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

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毕竟的道路,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

关于《论复仇》的读后感

关于《论复仇》的读后感

关于《论复仇》的读后感
愈是如此,愈应制止,因为它破坏了法律的威力。

培根主张受害者应对仇敌采取宽容的态度。

其理由如下:
一、实施复仇,使我们的人格境界变得和仇敌一样低劣。

二、仇敌之所以会伤害人,是因为仇敌只爱自己而不爱别人,对于这样的自私者,我们大可不必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三、即使仇敌完全出于恶意而伤人------这正如荆棘藜楛,除了扎、抓等方式野蛮以外,别无所长-----对于这种毫无智慧的仇敌,谁能让自己与之等同起来呢?
四、仇敌的伤害已成时过境迁,我们应当着眼现在与未来。

五、耿耿于怀,只能使得我们的伤口愈难弥合。

有一种复仇行为,似乎得到了培根的原谅,对那些法律没有给予制裁的行为,你可实施复仇,与此同时,你应当使得你的复仇行为能够免于法律的制裁。

举凡进行公仇报复的,他必然会得到意外的好运,而进行私仇报复的,却生前于人有害,死后可叹可悲。

培根以屋大维为凯撒复仇、塞维鲁为帕尔蒂纳复仇,亨利四世为亨利三世复仇的三个例子作了简要说明。

这让我想起了美伊战争,美国以国家的名义武力颠覆了 ___政权,此举可谓报公仇,美国因而获得了西方社会的广泛好语,亦弹回了 ___ ___的种种关切;而 ___对美国实施的报复大多不具有“国家色彩”,因而难免引起国际社会的唏嘘。

最后,我们不得不佩服培根的思维力与洞察力。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培根随笔读后感300字五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300字五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300字五篇培根随笔读后感300字篇一培根,15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是西方近代文学的创始人。

人人都敬仰他,但我却不。

我讨厌那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一天,当我读到《培根随笔》时,才发现他有另外的一面。

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绝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培根随笔》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论复仇。

培根赞美宽容精神,他说:“宽容是王者的风范。

”一个善于宽容的人,不会被世上不平之事摆弄,即使他的身心受到别人的故意伤害,也绝不会冤冤相报,因为宽恕会时时提醒他――邪恶到此为止。

我想,人人若有像培根这样的觉悟,那么社会岂不是更好?并且,复仇只不过会是将一件芝麻大的小事变大。

正如培根所说,那些复仇的人,为的只是看到对方的痛苦,并从中得到快慰;等复仇完了,才发现复仇本身并无任何意义,只能使罪恶不断的传递下去。

如果,有哪一本书可以告诉你一个人生的哲理,那么就是《培根随笔》。

所以,它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培根随笔读后感300字篇二《培根随笔》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文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一生心血的结晶,一共有58篇,其中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

随处可见那些发人深思的语句,大多数都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

但由于培根的行文方式,对于我们来说,虽然语言优美,但却有些深奥。

给我印象到深的,是《论逆境》。

我最欣赏的话是“顺境中的好处人人向往,逆境中的好处人人羡慕。

”“顺境的美德在于节制,逆境的美德在于坚韧不拨”在这两名话中我们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

遭遇逆境是人生的不幸,也给我们带来困难与挫折;遭遇逆境也可理解为人生的万幸,因为它给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

《培根随笔》这本书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我们要向培根学习,并且学会用小故事描绘出深刻的道理。

培根随笔读后感300字篇三《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著,同时也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前段时间读了《培根随笔》后,我发现了一个培根。

培根随笔集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培根随笔集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培根随笔集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培根随笔集读书心得体会精选篇1读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书是人的精神食粮,书是逆境中的慰藉,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

在这个假期,我读了《培根随笔》,使我收益匪浅。

佛兰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

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小聪明伶俐,被伊丽莎白女王称为”朕的小掌玺大臣。

“《论复仇》中培根说:”只有为国家公益而行的复仇才是正义的。

“《论逆境》中培根说:”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的焚烧中才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

正如恶劣的品质会在幸福的边缘中被显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式在逆境中释放光辉的。

“《论善良》中培根说:”善良是人类的一切精神的道德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

“《论友谊》中培根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有很多事情来不及做完就死去了,但如果有一位知心的挚友,人就可以安心瞑目了,因为他将承担你未完成的事情。

《论读书》中培根说:“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在这本《随笔》中,培根谈论了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话题,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培根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对所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

在他的谈论中,透露出培根不同的个性侧面——热衷于政治的培根,自强不息的培根,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这本书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占据了重要地位,读之犹如高人赐教,受益匪浅。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甚至改变一生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

”而且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1626年4月9日,本书的作者培根逝世了,但他的精神仍会永垂不朽。

培根随笔集读书心得体会精选篇2弗兰西斯·培根就是这本书的作家,他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

他竭力倡导“书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

《培根日记,,,,,论复仇》读后感

《培根日记,,,,,论复仇》读后感

《培根日记,,,,,论复仇》读后感我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培根日记-----论复仇》读后感,更多读后感尽在。

《培根日记-----论复仇》读后感呐呐,在《培根随笔》众多美文中,我独独选了这一篇,作为我心灵的领悟。

这当然不是冲着中二来的,但也不是什么烂俗的个人经历。

写它,仅是因为,复仇,是每个人共有的经历。

或是出于职场,亦或者,只是儿时幼稚的以牙还牙。

现在,想起小时,因和朋友闹矛盾而十分中二的学玛丽苏小说中的女主,“咬牙切齿”“恨意十足""面无表情”地说出“我”“要”“复”“仇”这四个字,还不停地揉着眼睛非要把眼折磨称传说中的“血眸”的黑历史,就会忍不住仰天长笑。

不得不说,那时候的我实在是太可爱了。

如今的我,已经学会了处处忍让,面对于他人侮辱我的言语,我甚至可以做到无论是心灵还是表面都风平浪静。

可以无条件的包容所有人的抱怨与谩骂。

绝不会再有儿时所谓“复仇”的念头。

这种情况与其说是宽容,不如说是不屑一顾。

特么的,那些只会逞口舌之能,不会以行动证明的人,无论男女,都和没文化的泼妇没什么区别,情商智商都为负,这种人其实更值得同情。

若我与他们互骂,以唇齿相击,那一这类人又有何差别!?简直是荒诞至极!报仇,真的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

我是一个无神论者。

自然不会相信鬼神之事。

但却独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

当然不是相信什么冥冥之中,甚么自有天定。

只是觉得那些只会逞口舌之能,在背后说三道四的人定是没人品、没节操、没修养的。

若以后能在社会各级阶层游刃有余,如鱼得水,呼风唤雨,叱咤风云那是祖坟上冒青烟也不可能发生的事。

这类人,若改之则好,而若冥顽不灵,则会在这天杀的吞人的社会里,死无全尸。

故真正的君子之复仇,就是放人一马,看其将自己一步一步的送往毁灭。

培根随笔第二章读后感

培根随笔第二章读后感

培根随笔第二章读后感培根随笔第二章读后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

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根随笔第二章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培根随笔第二章读后感1为什么我要对着某人因为他爱自己胜于爱我而生气呢?并且即令有人纯粹因为生性本恶而作了恶,那又怎么样?也不过象荆棘一样;荆棘刺人抓人因为它们不会作别的事啊。

复仇中最可原谅的一种就是为了报没有法律纠正的那一种仇的;可是在这种情形里那报仇的人也应当留神,他那报复的行为要没有法律惩罚才好;否则他底仇人仍然要占先的,因为二人之间吃亏底比例乃是二比一也。

有些人在报仇底时节要对方知道这报复是从那里来的。

培根随笔第二章读后感2我对宗教怀着一些敬畏的情绪,看到电视里朝圣的人们,看到教堂里虔诚祷告的人们,总觉得会有些东西高于三尺神明,让这个世界多了些神秘的色彩。

我想宗教是一种信仰,有信仰的人们,总是会对所作所为有所顾忌,有所期待,绝望之时不忘,得意之时不忘,所以人生得以平和从容,也不枉一种恩赐。

想起一个朋友去澳大利亚后就入了基督教,我虽然有时无法理解,却为她的虔诚感动。

培根随笔第二章读后感3然而即在《旧约》之中,如谛听大卫底琴音,就一定可以听见与欢颂一般多的哀歌;并且圣灵的画笔在形容约伯底苦难上比在形容所罗门底幸福上致力得多了。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

在针工与刺绣中,我们常见,若在一片阴沉的底子上安排一种漂亮的花样,比在一片浅色的底子上安排一种暗郁的花样悦目得多;从这眼中的乐趣上推断心中的乐趣罢。

无疑地,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培根随笔第二章读后感4当然,一个人底心若能以仁爱为动机,以天意为归宿,并且以真理为地轴而动转,那这人的生活可真是地上的天堂了。

他认为感官上可以感知的是最低级的感知,而理智上的认知则是最高级的认知,可见他对真理的推崇。

论报复读后感8篇

论报复读后感8篇

论报复读后感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论报复读后感8篇在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结合书中的文学技巧和修辞手法,分析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读后感应该突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复述书中的内容,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论报复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感受《培根随笔》(读书心得)

感受《培根随笔》(读书心得)

感受《培根随笔》(读书心得)感受《培根随笔》(读书心得)《培根随笔》就像一本字典,当你有什么烦事和闹心事时,就可以向它请教,它不仅会帮你解忧,还会教你走正确的方向,以摆脱困难的纠缠。

这本书主要谈论了我们生活中能遇到的各种生活琐事和一些政治问题,点出了这些事的特点和问题所在,并告知了人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事错误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假如人人都根据这书上面说的去做(除个别小错误以外),那么人间也就变成世外桃源了。

这本书适合各种人群阅读,而且都会受的启发。

启发我的文章许多,因此我在这里只略举一二,以简略的表达我对这本书的思想感情。

第一篇感《谈报复》这篇文章说得对,用法律管不到的手段进行报复,还情有可原。

假如用卑鄙狡猾的手段报复,则――用原文的话说――不得好死。

但是在全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不认同:假如一个人完全是出于生性凶狠而作恶,那又如何?充其量仅像荆棘刺玫,除了扎划钩擦,别无能耐。

我认为这里的生性凶狠有一个标准,假如这个人泯灭人性,何止扎划钩擦!唯恐他什么事也做得出来!曾经就有这么一件事:有这么一家人的孩子被无冤无仇的人绑票了,然后帮费就跟孩子的父母要钱,孩子的父母也把钱悉数给了他们,按常理,他们该放人了吧?但是他们把孩子给杀了,杀了不说,还给煮了,煮了不说,还给切成了200多块儿,最终还给扔进下水道里了。

这应当算生性凶狠了吧?但他们做的事何止扎划钩擦!其次篇感《谈人的天性》你的天性假如是好的,那么再好不过了。

假如是坏的,则要用文中说的方法去做。

我们应当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假如想要把一个富有弹力的弯曲物快速弄直,则需往弯曲的另一个方向弯,并且要过直的标准。

这个方法在转变天性方面也有大作用。

假如一个人脾气急躁,则应极力掌握,并且还要露出微笑,即弯向直的另一边。

文中还说不能太久的迫使自己做一件事,这样会福祸双收,即猎取了坚持,也获得了一点错误,把错的东西也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因此要间隔一段儿适当的时间。

读《培根随笔》有感

读《培根随笔》有感

读《培根随笔》有感《培根随笔》的作者培根,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培根随笔》分为《谈真理》、《谈死亡》《谈报复》《谈厄运》等。

读了《培根随笔》以后,我有许多心得。

像《谈死亡》让我明白了不能因恐惧死亡而止步不前,要抓住生命中的每时每刻,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谈报复》让我明白了不可存有报复的心里,但当法律缺失和让对方明白报复的来由,使对方悔罪,还是有情可原。

但为私愤进行的报复是我们明确反对的。

《谈厄运》让我明白,厄运并不是十分不好,厄运也造就坚忍,能激发出人们的潜能,厄运也最能发现美德。

人生不能总是一帆风顺,关键是要拥有良好的心态,勇敢去面对厄运,阳光总在风雨后的。

在《谈大胆》中我明白了大胆的真正用处在于拙于计议,长于实干等等。

让我感悟最深的是《论友谊》,培根说:“向朋友倾诉衷肠可以产生两种效果:它使欢乐加倍,又使忧愁减半。

”这是友谊的第一个效果。

第二个成效是助长智慧,第三是朋友的帮助。

所以我们不能没有朋友。

读好书,犹如交良师益友,从中获得启迪,引领人思索,让我们明智。

徜徉在书海中让我身心愉悦。

暑假里,我翻开了妈妈床头的一本书《培根随笔》。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活到现在已经四百多岁了)。

他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散文家,他同时也是一位哲学家,是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真实始祖。

在哲学方面他提出归纳法批判当时的演绎法,这是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认识方法。

这本书蕴含了培根的思想精华,有培根经过大半生的理解。

培根的随笔更接近于论文学,涉及哲学、宗教、政治制度以及处世、修身、养性等等方面,比如:《谈财富》、《谈美》、《谈友谊》、《谈利己的聪明》、《谈虚荣》……而培根的随笔中有一篇《谈学问》,让我得到许多启迪,特别是他提到如何运用学问,如何学习得法。

他认为运用学问是一种智慧,那是问之外高于学问的智慧,只有靠观察才能得到智慧。

他还叫我如何拟补智力不足学习得法的方法。

实际上学习方法是一种根本性的学习,那也是一种智慧,只有靠不断琢磨总结才能得到的智慧。

2024年《培根随笔》读书笔记_10

2024年《培根随笔》读书笔记_10

2024年《培根随笔》读书笔记2024年《培根随笔》读书笔记1《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

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2024年《培根随笔》读书笔记2论求知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

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

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

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

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和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这是一门技艺。

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

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

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

2018-读论复仇的心得体会-推荐word版 (1页)

2018-读论复仇的心得体会-推荐word版 (1页)

2018-读论复仇的心得体会-推荐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读论复仇的心得体会平心而论,我不是一个容易发怒的人。

但是,有时我也会为了他人的犯错而生气。

对此,我是抱着一种理所当然的心态:别人犯了错,我因而责怪他,这不是天经地义么!可是,培根在他的《论复仇》一文中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引用所罗门的名言:“宽恕他人的过失乃是宽恕者的荣耀。

”培根在文中说:“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并且是一去不返;明智的人总是努力着眼于现在和将来的事情,所以对过去耿耿于怀,无非是在捉弄自己罢了。

”这话说得多好!没有谁不会犯错,因此而生气岂不是在拿别人的过失来惩罚自己?更何况,过去的事情已经成了无法更改的事实,而未来却是可以改变的。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让没有价值的怒火阻碍前行的脚步呢?更糟糕的一种情况,是他人的错误使自己受了伤害,而且有时这错误并不是无心之过。

但即使这样,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个宽容的心态,毕竟“冤冤相报何时了”,以德服人换来的悔改往往发自真心。

关于这一点,培根在文中也有精彩的论述。

他说:“一个人要是念念不忘复仇,他就是把自己的伤口常使其如新,而那伤口本来是可以愈合的。

”培根认为,他人之所以作恶,无非是为了给自己争取利益,是因为爱自己胜于爱别人。

这是多么豁达的看法!爱自己不是人的天性吗?那么,他人作恶说白了也只是天性的负面流露。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对某人因为他爱自己胜于爱我而生气呢?”如果总是想着报复,那么就等于一次次在伤口即将结痂的时候把它撕裂。

报复还未成功,自己已饱受折磨,何苦呢?而宽容平和的心态则像安定剂,使人感到浑身轻松。

我想,以后再遇到他人犯错,心情不快时,只要想起培根在《论复仇》中所说的话,就会感到心胸开阔,那么所有的不悦也会随着这些包含哲理的句子而烟消云散了![ 读论复仇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培根随笔集——论复仇》读后感

《培根随笔集——论复仇》读后感

《培根随笔集——论复仇》读后感第一篇:《培根随笔集——论复仇》读后感《培根随笔集——论复仇》读后感“如果你不想一死去就被忘记,要么写一些值得阅读的东西,要么做一些值得去写的事情。

”这句话虽然是用来形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的,可我认为,有一个人同样有资格被人们永远记住,他就是——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名言就出自培根。

培根出生于官僚家庭,12岁时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5随时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缘到巴黎供职。

后来因父亲病故回国,随后攻读法学并获得律师资格,从此步入浩瀚的学海和坎坷的仕途。

最初的一段时间,培根的事业屡屡受挫,直到詹姆斯一世继位(1603年)后他才开始走运。

但在1620年时,被控受贿,他认罪下野,从此脱离官场,家居著述。

虽然培根大半生都在官场沉浮,但从青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哲学思考和文学写作。

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就是《培根随笔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章就是——论复仇。

“复仇乃一种原始的公道,人之天性越是爱讨这种公道,法律就越是应该将其铲除;因为首先犯罪者只是触犯了法律,而对该罪犯以牙还牙则使法律失去了效用。

”一开篇,培根就用几句十分辩证的话阐明复仇在法律上的概念,初次要读懂它不是那么容易,但看得久了,就会如品百年佳酿一般,体味出丝丝醇香,这精炼凝重、富含哲理的句子耐人深深寻味。

接着,本篇又围绕着“宽恕他人之过失乃宽恕者之荣耀”展开了论证:“过去的已经过去,且一去不返,而聪明人总是努力着眼于现在和将来的事情,所以对过去耿耿于怀者无非是在捉弄自己罢了。

”用简练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聪明人不会选择活在仇恨中。

这无疑是本篇又一个成功之处。

随后主要从复仇者的角度入手,对他们的报复行为给予了否定,并给出了一种雍容大度的“复仇”:宽容。

紧接着,作者趁热打铁,“毋庸置疑,念念不忘复仇者只会使自己的创伤新鲜如初,而那创伤本来是可以愈合的。

”是啊,复仇后看似复仇者得到了快意,可真正留下的是永远也无法抹去的疮疤,那何不宽容他人的错误,把仇恨当做上帝的赐福呢?否则,复仇者将会过无比阴暗的生活,“他们活着时于人有害,死去则可叹可悲。

《论复仇》读后感作文

《论复仇》读后感作文

《论复仇》读后感作文有仇要不要复仇,这是个问题?在快意恩*和一笑泯恩仇之间我们终究做出何种选择?在我看来,仇有国仇、公*和私仇之分,国仇不可忘却,公*和私仇不可私报。

国仇就是我们遭到其它国家或者民族的入侵或者*辱,公仇是一个团体利益受到其它组织或者个人的损害,而私仇那么是个人之间的恩怨。

所谓国仇不可忘却,是因为国家遭受*辱之时,国家的法律已经对此无能为力,法律与正义对外来势力毫无约束力更谈不上制裁了,正如日寇铁蹄践踏我中华领土之时,哪部法律能制裁他们,哪个组织能制止他们,对于这样民族和国家的仇恨,我们只有以血还血,奋起还击,才可以讨回公正。

所谓公*和私仇不可私报,就是说团体利益或者是个人利益受到侵害时,不可动用个体力量去报复对方,而是要通过法律为自己主持公正。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公*和私仇都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只有养成依法行事的习惯,社会才能保证正常的秩序;如果人人都想依靠个人力量来解决问题,那么社会必将变得弱肉强食帮派林立,这样一来,多数人的权利都得不到保障。

既然说到私仇不可私报,那么是不是有了私人就一定应当诉之法律呢?我们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也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各种冲突和矛盾也很正常,特别是在一些生活琐事之上,我们时常出现各种摩擦,这种摩擦还不涉及到法律程度,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应当放宽胸怀,有一句话说得好"得理之处还需让人",我们在生活中不要斤斤计较,所谓"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对于不是原那么的问题,让一分又如何?别人不小心踩了自己一下,就当自己碰到石头上了,你会去和石头较真吗?现实当中我们看到太多这样的案例,有的人仅仅因为一点小事,比方走路时被别人碰了一下就大打出手,一点小事怎么就产生这么大的仇恨呢?仇恨是一团火,如果这团火与正义相伴,那么烧掉的是邪恶的敌人;如果这团火与私欲相伴,那么烧掉的是个人理智。

正如火促进人类文明让人类辞别茹毛饮血的时代,同时火灾又给人类重大损害,仇恨也是一柄双刃剑,我们必须合理控制它,才可以做到不伤人伤已。

2023年《培根随笔》读后感9篇

2023年《培根随笔》读后感9篇

2023年《培根随笔》读后感9篇《培根随笔》读后感1这篇__说得对,用法律管不到的手段进行报复,还情有可原。

如果用卑鄙狡猾的手段报复,则——用原文的话说——不得好死。

但是在全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不认同:如果一个人完全是出于生性凶恶而作恶,那又如何?充其量仅像荆棘刺玫,除了扎划钩擦,别无能耐。

我认为这里的生性凶恶有一个标准,如果这个人泯灭人性,何止扎划钩擦!恐怕他什么事也做得出来!曾经就有这么一件事:有这么一家人的孩子被无冤无仇的人绑票了,然后帮费就跟孩子的父母要钱,孩子的父母也把钱悉数给了他们,按常理,他们该放人了吧?但是他们把孩子给杀了,杀了不说,还给煮了,煮了不说,还给切成了200多块儿,最后还给扔进下水道里了。

《培根随笔》读后感2培根随笔是我爸新给我买的一本书,一看作者介绍,我的妈呀!培根可是英国鼎鼎大名的大哲学家!(我以前还真不知道)这样鼎鼎大名的人物写的书,我一万个看不懂,可老爸非让我看。

老爸老爸你真是“老”糊涂了呀!也忒高估我得实力了吧!诶,真是奇哉怪也……无奈之下,我翻开了此书……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此书中有论死亡,论爱情,论交友,论无神论……甚至还有论婚烟!虽说有很多论,我还是找到论读书。

里面说,读书可以增长见识,陶冶人的情操……囫囵吞枣的读完此书,我又收获不小。

是呀,哲学有时还真有用呢《培根随笔》读后感3本暑假我读了《培根随笔》,读完后感触很深。

本书总共有58篇,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经过作者的不断增删修改,才问世于世界,本书是作者穷其毕生精力所著的一部人生随感作品,凝聚了培根思想的精华,严密的逻辑思维,精辟有力的辩论,睿智的远见等,这些铸就了这部书是一部传世名著,永不褪色。

其中最让我感触颇深的是《论生死》,培根认为,人类恐惧的思维的原因是听信了太多的鬼怪传说,然而作者却冷静的看待死亡——将其视为人生必不可免的归宿,以及对尘世罪孽的偿还。

这种看透生死,大无畏的精神令我敬佩!这部书真的“狠”不错,推荐大家阅读!《培根随笔》读后感4《培根随笔》就像一本字典,当你有什么烦事和闹心事时,就可以向它请教,它不仅会帮你解忧,还会教你走正确的方向,以摆脱困难的纠缠。

《培根随笔论复仇》的读后感

《培根随笔论复仇》的读后感

《培根随笔论复仇》的读后感《培根随笔论复仇》的读后感刀光剑影的英雄故事,是否真的如其表面那段正义?——题记人们总一味沉溺于理想中那些形形色色的英雄情怀,更为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所如痴如醉。

历史的画卷总是由仇恨与复仇交织绘成。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伍子胥为父报仇的故事。

当年,平王被奸臣费无忌盅惑,诛灭伍家,伍家上下除伍子胥外无一幸免。

于是伍子胥便踏上慢慢复仇之路。

当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家族的使命相冲突时,家族使命已远远高于一切。

几经周折,终于以胜者姿态踏上楚国土地的'伍子胥发现平王已死,不仅对城内无辜百姓进行屠杀,而且连平王尸体也不放过,硬生生从墓穴中施出,进行鞭尸。

看到此,人们一面为伍子胥成功的复仇感到庆幸,但又不得不疑惑,伐楚?鞭?这是否还是君子复仇?这与那些只有采取下流行径的小人还有何分别?而在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也是一个经典的复仇人物,可他的复仇却有别于伍子胥。

父王暴病而死,叔父夺权,母亲改嫁,朝纲混乱,百姓更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中,当哈姆雷特得知是叔父害死父亲,复仇的火焰越燃越烈。

他的复仇不仅是为死去的父亲还一个公道,更肩负着民族危之的重大责任。

培根曾说:“只有为国家公益而行的复仇,才是正义的。

”我认为哈姆雷特的复仇更倾向于为国家公益,这于伍子胥的私仇,这样的复仇就显得更加正义,也更能被人们所接受。

复仇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对方受苦,本应的目的则是让对方意识到错误。

再回到之前所谈到关于伍子胥的故事,他多年来对信念的坚持固然,值得我们学习,但一个人心中对当年仇恨也此念念不忘的人,又怎么能让那个本可以愈合的伤口愈合呢?不仅我们大家,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对这一类事件又是否应思量一下呢?伍子胥的事,可歌可泣,但却用如此极端的方式去复仇,如此行径之后又是否能平静内心呢?以德报怨是复仇的最高境界,一个视仇恨高于一切的人心中放着太多的包袱,又如何成为一个君子?在盲目崇拜一个英雄之前,他的所作所为又是否真的正义?当血与泪交织在一起时,一篇篇有关复仇的诗歌渐渐在历史的烟消波静间消散……我不禁思量,复仇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

培根随笔读后感700字五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700字五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700字五篇培根随笔读后感一读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书是人的精神食粮,书是逆境中的慰藉,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在这个假期,我读了《培根随笔》,使我收益匪浅.佛兰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小聪明伶俐,被伊丽莎白女王称为〞朕的小掌玺大臣.〝《论复仇》中培根说:〞只有为国家公益而行的复仇才是正义的.〝《论逆境》中培根说:〞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的焚烧中才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正如恶劣的品质会在幸福的边缘中被显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式在逆境中释放光辉的.〝《论善良》中培根说:〞善良是人类的一切精神的道德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论友谊》中培根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有很多事情来不及做完就死去了,但如果有一位知心的挚友,人就可以安心瞑目了,因为他将承担你未完成的事情.《论读书》中培根说:〝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在这本《随笔》中,培根谈论了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话题,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培根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对所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在他的谈论中,透露出培根不同的个性侧面——热衷于政治的培根,自强不息的培根,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这本书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占据了重要地位,读之犹如高人赐教,受益匪浅.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甚至改变一生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而且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_26年4月9日,本书的作者培根逝世了,但他的精神仍会永垂不朽.培根随笔读后感二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家.哲学家,被马克思与恩格斯称为〝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今日读《培根随笔》,跟随着作者的文字领悟了不少人生哲理,感到收获颇丰.《培根随笔》共有五十九篇,涉及政治.经济.婚姻等各个方面,内容广泛.在书中,培根详尽地分析了人与人之间种.种关系的形成原因,并道出了许多负面情绪的本质.他在带领读者探求本心的过程中宣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他认为,〝人的心灵如若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就必定要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由于自己的缺陷无法弥补,因此需要损伤别人来求得心灵的宽慰.〞既一语中的地写出了嫉妒的来源,也警醒着人们对自身进行反省与改进.培根的文字冷静而客观.他不仅对于个人的品德操行进行论述,还公正地指出黑暗的政治现象,并进行劝诫与警示.〝当权有四大弊病,拖拉.腐败.粗暴.耳朵软.〞他所总结出的这四点,精辟而引人深思,可谓将官场存在缺陷都涵盖在内,放在如今依然很有借鉴意义.他分别提出了四大弊病的成因与不良后果,提出了应对的措施,十分具有实践价值.培根的思想辩证而理智.他认为〝要把外国学得的精华植入本国的习俗中去〞,与我们提倡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着相同的思想内涵.他主张处理事情要把握一个度,〝各个部分的顺序.安排.选择是快捷的生命,只要安排不过于错综复杂就好.〞比起单纯地追求详尽的安排,他提出秉持便捷的同时不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这其中的哲学思想极富智慧,能对我们的生活提供更为有益的指导.培根虽然对人性中的缺点进行了批判,但却并没有否定人际关系对人的重要性.可以感觉到,培根对于人类社会有着透彻而深入的剖析,因而他很清楚生而为人,我们需要什么,我们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例如,在《论友谊》中,培根说〝友谊除了平和感情.加强判断两种作用外,还有在一切活动和事务中的帮助与参与.〞这显然来自于他的生活经验与个人的观察.这句话准确地概括出了友谊的重要性,也表明了友谊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培根随笔》并不只是单调地说理论事.培根的论述条理清晰,娓娓道来,层次分明,并加以引用前人的名言警句.而他也擅用比喻,既增添了文学色彩,也使这本书读起来并不枯燥.他描写美德时,写道〝德行犹如宝石,镶嵌在素净处为佳.〞《论假聪明》中,有〝宁可要一个榆木疙瘩也不要一个绣花枕头〞的有趣比喻,生动形象.《培根随笔》是一本充满哲学智慧的书.培根这位先哲将他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我们,我们自然是获益匪浅.培根随笔读后感三读书让人明理,知性.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当你独处时,书将是最好的伴侣.静下心来,走进它的世界,你会得到无限的乐趣和力量.在我看来,没有所谓不值得读的书,只是有不同的方式,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我们需要去权衡和思考,取其精华.《培根随笔》这本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读之犹如聆听高人赐教,令人受益匪浅.作者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被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的思想.《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等共58篇随笔,其中有几篇是我特别喜欢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大部分人都听过的名言即出自培根随笔的《论友谊》篇.它告诉我们一位真正的朋友会在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对我们产生怎样的影响.我想这样一位友人是所有人所期盼的,也是所有人应当担当的.《论美》篇中,培根说道:〝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姣丽,然而形体闲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美中之最上者就是图画所不能表现,初睹所不能见及者.〞作者主要在于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人生观问题,同时提醒人们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在当今这个〝论颜值〞的社会大环境下,那些影视作品为了〝保量〞,只注重〝高颜值〞而忽视〝高演技〞,〝保质〞则无从谈起.此时又可看出正确观念的重要性,只有〝颜值党〞的观念有所转变,才不会产生这样的掺水作品.《论逆境》篇里面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话:〝顺境中不乏恐惧与厌恶,逆境中也不乏安慰与希望.刺绣时,将生动的图案绣在黑布上,比起阴暗.忧郁的图案绣在浅颜色的布上,更让人愉快——悦目才会赏心.美德犹如珍贵的香料,只有当焚烧或碾碎时,才最为芳香.顺境最能显示邪恶,逆境最能显示美德.〞顺境和逆境是人生都可能有的状态,逆境并不可怕,顺境也不一定就可爱.人生要面对最多的便是选择,最可怕的是选错了却不知回头.处于顺境怕的是选择放松,处逆境怕的是选择放弃.所以顺境中最能看出人的品位,逆境中最能看出人的品行.只有在顺境中自我鞭策,在逆境中百折不挠,那样才能远离恐惧与厌恶,拥抱安慰与希望.读书使人渊博,辩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细.我认为今后也应该像培根学习,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得记录下来,将来重新阅读,一定会有所收获.培根随笔读后感四很多人都喜欢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培根,但我却不!!我讨厌这个站在贵族立场与男权视角的培根,我讨厌这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我讨厌这个拥有着功利主义思想.深谙于官场运作的培根!不过,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我恍然明白:〝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培根!〞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涵,光有外表,只是一个躯壳,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读完这书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个人的理想与信念不同,当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梦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他人.况且人是有两面的嘛!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吸取精华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将来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培根随笔读后感五培根是英国的学者,作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培根随笔》这本书对我有很大的感触和收获,他的人生哲理启发了我,他所说的论是我们人生上的缺点和优点以及人生观.在这本《培根随笔》中,培根写到了政治,宗教.友谊.艺术.性格.教育等话题,以及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谈及的问题有发人深省的见解的独特方式,那些发人深思的语句是培根的思想精髓,内容应有尽有,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内心世界问题.这些篇章中也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就比如说文中的〞论嫉妒〝,每个人都会有小小的嫉妒心,培根所写的嫉妒基本包含了大多数人以及所有人的嫉妒心.什么样的人容易招致嫉妒,什么样的人容易嫉妒别人.我也经常会有嫉妒之心.比如考试成绩发下来,没有其他人好,会闷闷不乐.而培根所说的:〞从而刺激了他们,耿耿于怀〝我会奋发图强,更加努力,争取下一次超过其他人.比如文章中的〞论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美,心灵美.外表美.她就像花一样,莲花的清高高洁,菊花的高尚,牡丹的富贵等等不要因为自己的丑陋而断定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并不是那样,也许外表丑陋但内心并不丑陋,有所长必有所短,上天是公平的,天底下没有哪个人是十全十美的.那些容貌虽美的人多半是胸无大志平庸一生,但这些结论也不一定完全正确,也有许多容貌美丽且德才双优的人存在.除了人之美之外,还有自然之美和心灵之美.世界上的万物都有她美丽的存在,只是每个人的审美角度和方式大不相同罢了.就算是人类再鬼斧神工也达不到自然创造本身的境界.每一次晚霞.每一次雨过天晴.每一次白皑皑的大雪等等,对于我们它们是千变万化的.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环境是最重要的.《培根随笔》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让我懂得了,学到了如何去看待去面对人生的各个方面,是坦然面对是勇敢面对,不要以自己的一点小脾气去看待去面对每一件事情.培根随笔读后感700字五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1000字高二叙事作文

培根随笔读后感-1000字高二叙事作文

培根随笔读后感-1000字《培根随笔》,我只是浅读了四篇,遂忙于应付作业,写此读书笔记,大家莫笑。

说实话,我基本上都与那十七世纪的老头有代沟,所以读他的文章(说理性极强),我大多是总会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请诸君莫怪。

第四篇论复仇。

培根先生说:“只有为国家公益而行的复仇才是正义的”。

是吗?我讨厌那些愤青们,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只能比军人还气愤地扎呼着。

国与国之间,定有法处置。

何事法可荣,定为正确之举(虽然并非明治之举)。

何事法不荣,定为否举(虽然有些在感情上、道理上是正确的)。

相信吧,法律有时人说不公平,我倒觉得法律比任何东西都公平,因为掌握一个度就好了。

其实爱国贼比卖国贼更可恶,他们在道义上占了一个至高点,替国家做决定,当时击伤李中堂的日本愤青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在战场上的复仇,就要逢敌亮剑,血溅七步,万夫皆有种,无视英雄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是节义,是值得尊敬的。

下了战场,即使是战场上抓到的俘虏,我们也要交于军事法庭处置,佛曰:得饶人处且饶人。

从中我们看出,报仇之举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亦非君子之所为。

讨还血债,作为我们不能忘却一切,只是交于法律,即使是再大的债,如果国家没有法律,就没有国家。

第三篇论宗教信仰。

培根过于提出宗教信仰的统一性了,其实统一会带来安定没错,但想想还凑合,未若各宗教的大溶合,就像周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信仰是人的自由,是自愿的事情,对于信仰方面,已所欲,宁勿施于人。

正如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说的求同存异,这样才能团结在一起。

宗教信仰是无特定的,是自由的,全面平等的发展着。

论家庭幸福。

是讲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应保持一致。

一致能使很多东西变幸福,能使你开辟新航道,能使你远行。

但不一定在任何方面都要做到一致。

想当年为保持皇权的一致,乾隆老爷子一生气,踢了大阿哥一脚,并把他骂了一顿,没过几天,他就哽屁了。

所以,一致不一定必须要保持,也没必要保持,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保持一下就可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根随笔集——论复仇》读后感
“如果你不想一死去就被忘记,要么写一些值得阅读的东西,要么做一些值得去写的事情。

”这句话虽然是用来形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的,可我认为,有一个人同样有资格被人们永远记住,他就是——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名言就出自培根。

培根出生于官僚家庭,12岁时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5随时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缘到巴黎供职。

后来因父亲病故回国,随后攻读法学并获得律师资格,从此步入浩瀚的学海和坎坷的仕途。

最初的一段时间,培根的事业屡屡受挫,直到詹姆斯一世继位(1603年)后他才开始走运。

但在1620年时,被控受贿,他认罪下野,从此脱离官场,家居著述。

虽然培根大半生都在官场沉浮,但从青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哲学思考和文学写作。

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就是《培根随笔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章就是——论复仇。

“复仇乃一种原始的公道,人之天性越是爱讨这种公道,法律就越是应该将其铲除;因为首先犯罪者只是触犯了法律,而对该罪犯以牙还牙则使法律失去了效用。

”一开篇,培根就用几句十分辩证的话阐明复仇在法律上的概念,初次要读懂它不是那么容易,但看得久了,就会如品百年佳酿一般,体味出丝丝醇香,这精炼凝重、富含哲理的句子耐人深深寻味。

接着,本篇又围绕着“宽恕他人之过失乃宽恕者之荣耀”展开了论证:“过去的已经过去,且一去不返,而聪明人总是努力着眼于现在和将来的事情,所以对过去耿耿于怀者无非是在捉弄自己罢了。

”用简练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聪明人不会选择活在仇恨中。

这无疑是本篇又一个成功之处。

随后主要从复仇者的角度入手,对他们的报复行为给予了否定,并给出了一种雍容大度的“复仇”:宽容。

紧接着,作者趁热打铁,“毋庸置疑,念念不忘复仇者只会使自己的创伤新鲜如初,而那创伤本来是可以愈合的。

”是啊,复仇后看似复仇者得到了快意,可真正留下的是永远也无法抹去的疮疤,那何不宽容他人的错误,把仇恨当做上帝的赐福呢?否则,复仇者将会过无比阴暗的生活,“他们活着时于人有害,死去则可叹可悲。


复仇,在某种情况下甚至成为了复仇者生存的信念,那他们的人生就是扭曲的,心灵是狭隘的,复仇后,他们不仅不会得到快乐与安乐,却会加深痛苦,沉入一个不见天日的深潭。

既然复仇是如此痛苦的,那何不放下仇恨,用海纳百川
的度量宽恕他人的过失,让自己的创伤愈合,过平静的生活呢?但愿复仇者可以明白这个道理,让我们的世界少一些辛酸泪,多一些幸福声!
By Pon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