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问题导学应用研究》结题报告《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问题导学应用研究》课题自开题以来,课题组边研究,边探索,边实践,历时10个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
现将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课题申报之初,我们作了充分的前期准备,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发现:关于“高效课堂”,专家专著未有明晰的定位和阐述,比较多的是关于“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观点呈现。
近几年关于教师课堂行为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教师行为的有效性、教师行为的结构、新课程中的教师行为等问题上,且教师行为的有效性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师行为的效率,新课程背景下高效教师行为标准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不少相关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宏观管理层面而没有深入课堂,不少领域还有很多空白。
因而,我们认为我们的研究很有必要。
选题意义:一是有利于真正减轻愈来愈沉重的教学负担;二是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三是有利于适应国家推行的课程改革;四是有利于提升办学品味。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1、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高效课堂教学规律。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教会学生生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策略。
主要针对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效率低、效果差、效益小的问题,提出“以问题为载体,构建高效课堂”的改革措施。
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纽带来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把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课题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研究课堂必须观察课堂,本课题将采用两种方式实地观察课堂:一是日常课堂观察,即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观察学生的学、审视自己的教;二是局外结构观察,即课题组组织参与研究的教师深入某位教师的课堂,带着研究的问题,按照一定的程序,对课堂教学现象进行观察、记录。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完整版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完整版微型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实践与研究主研:XXXXXX一、问题的提出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属于数学教学范畴,是数学的灵魂。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一直以学生接受知识为目的,忽视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同时兼顾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力两方面,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有效性,也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
学生需要多种能力来学好数学,其中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首要和主要目标。
二、理论支持我国初、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思维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这一阐述准确、科学,反映了心理学对思维能力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我国当前的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研究的方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实践和调查,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将教学过程变为教会学生研究的过程,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在初中三年级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研究成绩和思维水平。
经过本研究的实践和探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首要和主要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应同时兼顾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力两方面,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3.学生需要多种能力来学好数学,其中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4.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研究成绩和思维水平。
本研究的实践和探究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本研究采用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旨在确定学生“思维能力”的障碍点,并尝试培养策略,最终检验实践的效果。
小课题结题报告(精选10篇)
小课题结题报告(精选10篇)小课题结题报告(精选10篇)小课题结题报告(精选10篇)小课题结题报告〔一〕:一、课题背景及界定从国家层面看: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国家战略,“十三五〞期间,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教育信息化供给了更为广阔的开展前景,要经过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融合,强化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效劳与支撑,强化将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放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来设计和推进。
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基于国家教育改革和开展的要求而做出的教育实践的探索和研究。
从学科的要求看: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核心素养为根底对以往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进行全面更新,核心素养培育着眼于学生基于完整生命个体的根本属性,从对于“必备品格〞和“关键本领〞的培育入手实现对学生的培养,是“培养能自我实现与社会和谐开展的高素质国民与世界公民的根底〞.作为这一理念的具体化,思想政治学科,“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整合的效果就是:在政治认同方面,培养有立场、有梦想的中国公民;在理性精神方面,培养有思想、有理智的中国公民;在法治意识方面,培养有自尊、守规那么的中国公民;在公共参与方面,培养有担当、有情怀的中国公民。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经过主动学习,“体验发现的乐趣〞,“做社会生活的参与者〞,等等,让学习者的进取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有很大提高,也让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样态。
胡铁生认为微课不仅仅是一种课堂呈现方式,它更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微课并进行实践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1〕革新教师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应用,探索出微课在突破的思想政治重难点突破中的有效教学设计模式,有效应用策略等,提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2〕经过对微课在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促进参研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思想政治学科的专业素养的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微型课题《儿歌、童谣对低年级儿童阅读兴趣的影响》结题报告目录一、结题报告二、实验前调查表三、实验后调查表四、儿歌、童谣阅读内容目录五、儿歌、童谣阅读内容六、学生作品七、关于《儿歌、童谣对低年级儿童阅读兴趣的影响》教学案例设计八、《儿歌、童谣对低年级儿童阅读兴趣的影响》教学论文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微型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儿歌、童谣对低年级儿童阅读兴趣的影响课题成员:杨莉范庆丽课题研究时间:2013年2月到2013年7月一、课题研究背景阅读是小学低段儿童凭借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画为主的儿童读物的所有活动,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
面对高度信息化和知识型的社会,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阅读是一个人必备的能力。
儿歌是民间文学和儿童文学的一种形式,诵唱儿歌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教育活动,而童谣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一代代天真烂漫的孩子的成长,童谣已经成为中国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童谣大部分是口头创作的,在一代代人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不仅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蕴含着浓浓的骨肉亲情,让人享受着人生的天伦之乐。
让孩子从小背诵一些童谣儿歌,使孩子伴随在充满童真、童趣和幻想的童谣声中成长,对于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十分有利。
优秀的童谣因为真切而生动地反应了儿童的生活,因而受到孩子的喜爱。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阶段目标中提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低年级往往非常重视拼音教学和字词的教学,忽视语言的启蒙训练,特别是刚入学阶段。
在幼儿园时,孩子已游戏,儿歌为主,一进入小学,马上面对四十分钟的约束性很强的学习,无论拼音还是字词学习,都非常抽象,尽管现在的教学方式多样,但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往往感受不到学习的趣味,更品味不到语文学习的快乐、语言文字的生动传神。
而儿歌的引入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点。
《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微型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提出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习惯后,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受益无穷。
二、研究对象与步骤研究对象:小学1—6年级学生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22年5月,确定研究课题,准备申报立项;2.实施阶段:2022年6月——2022年12月,围绕课题进行研究,按时间顺序,分阶段上传研究日志。
3.总结阶段:2023年1月—2023年2月梳理教学研究过程,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22.01-2022.04)(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阅读各教育报刊杂志并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和相关理论的文献。
(2)确立课题,申报课题。
(3)落实任务,确立研究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4)运用多种方法,开始实施研究。
2、实施阶段(2022.05-2022.12)(1)开展相关的“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的研究,收集实践中的资料及数据。
(2)观摩研讨,实践研究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撰写研究性日志。
3、总结阶段(2023.01—2023.02)(1)整理档案,进行数据分析。
(2)论证实验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3)整理材料,撰写结题报告,总结经验成果。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习和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观察法:对本校数学课堂中新媒体新技术的使用情况。
3、个案研究法: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寻找解决方法,进行个案研究。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及时归纳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经验教训,提高研究质量。
体育,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篇一:体育课题结题报告《在农村小学开设摔跤运动特色课程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朱志辉江西省萍乡市麻田中心学校麻田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六年学制,是江西省摔跤后备人才训练基地。
《在农村小学开设摔跤运动特色课程的研究》是我校向江西省基地办上报的省级小学体育课题。
该课题于2010年12月立项,历经近2年多的研究。
两年中,我们以摔跤运动为依据,围绕此课题所蕴涵的主要目标“培养低段学生音乐节奏感”进行实践研究,已完成各阶段的实践与研究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一、课题背景1.从新课标理念分析体育课程标准中阐明,小学体育的课程价值是从四个方面体现: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
摔跤是一项重竞技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的意志品质,积极进取、胜不骄败不馁,健康快乐的心智。
从身体上与心理上两方面结合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2.从学生现状分析目前体育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一种标准,一个规格,“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来对待学生的体育学习,忽视甚至压抑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体育特长的发展。
在传统教材上,以传授竞技运动技术为中心,以技术达标为目的,忽视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忽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学习及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学校没有按照国家体艺2+1的要求进行教学,没有充分重视体育给学生成长带来的益处。
3.从研究状况分析在国内同类课题中,有关体育方面的课题有不少,但是针对单项摔跤运动研究的课题不多。
我校《在农村小学开设摔跤运动特色课程的研究》是有关如何在学校开展摔跤运动,发挥摔跤运动育人功能的研究。
近几年,随着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各地各校都开设了多元化的特色课程,在研究农村小学特色课程方面都有不错的成果。
但是,在如何将摔跤运动发展成一所学校的特色课程方面还没有发现有系列的研究,也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
课题结题报告(精选6篇)
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一、报告的基本要求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
这是总结的中心。
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
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
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
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4、今后的打算。
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二、课题结题报告(精选6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题结题报告(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题结题报告1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是从20xx年9月开始进行实验的。
三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
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
特别是现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儿童心理的不良发展。
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绘画、唱歌能力都较强,但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疾病。
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
目前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课题组尝试着在这方面做些探索,特确定申报了省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
如何撰写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如何撰写微型课题结题报告正文第一篇:如何撰写微型课题结题报告如何撰写微型课题结题报告微型课题的结题报告既是对研究结果的说明,又是研究的直接成果。
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问题提出:主要阐明课题产生的过程,即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出于一种什么考虑来研究这个课题。
它主要交待课题提出的背景,说明选题原因和理由,交待研究目的和思路。
同时,它需要从目标要求、现状分析、研究目的这三个方面来回答问题,揭示出目标要求(大背景)与现实状况(小背景)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说明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开展这方面研究的。
2. 研究过程与方法:①研究方法:完成该课题研究任务所用到的诸如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并要阐明每种方法用于研究什么具体问题。
②研究过程:就是把研究步骤具体化。
研究过程要突出以下问题:一是研究工作一步一步怎么做的,但千万不能报流水账,不能把“研究步骤”复制一遍。
二是如何运用微型课题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的,即怎么进行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的,要充分体现是如何运用教育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遵循教育规律进行理性思考的这样一个过程。
如采取问卷调查法,那就要阐明问卷是怎么设计的、在什么时间向哪些人做了调查、问卷回收情况、调查统计与分析、调查结论及报告等,最后需要把问卷附在报告后面作为佐证材料。
总之,在阐述研究过程时,通常是先说理,后举例。
4. 研究成效:主要阐述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成果,即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获得了哪些新的认识,丰富了哪些观点,对这个问题的感悟与思考等。
二是操作技术成果,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形成的操作技术、路径、模式、方法等,并用高度概括的文字呈现出来。
三是效果,这些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学生进步、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升等。
5. 微型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研究报告撰写的灵活性,比如教学日记、教学随笔、教育叙事等,报告的呈现形式就可能是系列文章组成,因此,以上结构仅供参考,老师们可根据需要或个人喜好产生一些变式。
微课题《分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探究》结题报告(一等奖)
微课题《分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探究》结题报告(一等奖)分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探究——微格课题研究报告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然而,传统的“平行分班”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性,班级人数过多,导致学生研究不平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用了分层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研究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我们的研究目标不仅是解决课堂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的研究问题,还将构建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编写出能指导不同类别的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解决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问题,这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调研和制定研究方案阶段。
我们选题、完成课题申请,申报立项;组织研究,制定研究方案,做好研究和实践的准备。
主要是研究有关分层教学的经验,借鉴分层教学的一些成功做法,进一步完善已有的分层教学的经验并进行初步的经验总结。
接着,我们进入了实施研究阶段。
我们按照课题方案经过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分层摸底,对所带的两个班进行分层,同时对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方法分层,作业分层具体化。
通过各种手段对课题实施情况及时反馈,通过论文等形式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求学生围绕研究问题,利用各种渠道提供的信息与资源,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知识的特点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
围绕研究的问题分析、处理信息。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协商和辩论,对当前的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从而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
这个环节的目标是通过协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激发严谨地研究问题的态度,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愉快,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
总结逐步推广(2014.6):我们进一步总结了有关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和成功经验,明确了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和具体研究内容。
我们编写了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以促使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分层教学,并具体研究了分层教学中的每一步应该如何具体操作。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高段有效预习策略和操作方法研究结题报告研究背景:在数学高段教学中发现学生:1、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缺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数学课堂有时就呈现出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其课堂效果却不是很好。
2、学生知道预习的重要性,但预习方法、能力有待系统指导,帮助提高,他们预习与不预习效果一样,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带来了不良影响。
基于以上两点认识,本人申报了《小学数学高段有效预习策略和操作方法》这一课题,旨在在数学课堂中真正实现“双主体互动”,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从而产生一种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不断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培养他们有效预习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因此,探究出有效预习策略和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课题重要概念界定:预习,就是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前学生预先自学。
有效预习即以优化学生学习方法为手段,目的在于初步理解新教材的基本问题和思路;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概念、旧知识;找出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并记下来。
在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就能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长期坚持,就能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一、研究的目的:1、让学生学会预习、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2、让学生树立预习意识,乐于预习,从小养成预习习惯。
3、形成预习的意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研究的内容:1、调查了解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和学生对于数学预习的看法和做法。
2、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预习方法的指导。
3、研究学生预习后教师如何组织交流、反馈才能取得预设的效果。
三、研究对象:南充延安路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四、研究方法:(1)比较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对比同年级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学生在学习能力、兴趣、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出一种有效的提高学生预习能力的教学策略。
(2)行动研究法:针对本班学生预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行动探索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通用11篇)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通用11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通用11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篇1一、讨论的缘由《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觉、爱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
”“幼儿园以嬉戏为基本活动”。
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嬉戏的倾向。
家长也更关怀孩子的智力进展,往往认为嬉戏就是“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用处。
儿童嬉戏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孤独。
而另一方面,民间嬉戏面临失传。
那些以前给我们带来无限欢乐的民间嬉戏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为孩子们所熟识。
其实,民间嬉戏简洁易学、趣味性强、材料便利、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进展空间,正适合我们县城的幼儿园,我们何不把民间嬉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也体验传统嬉戏的欢乐呢?为此,我们幼儿园选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学前儿童嬉戏的多元价值开发”子课题——“民间嬉戏的现代好处挖掘”,期望在课题引领下仔细了解、解读民间嬉戏,让它在幼儿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嬉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欢乐成长。
同时也期望,在课题引领下,老师的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讨论目标1、以课题活动为契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重点提高老师的教育科研潜力。
2、讨论民间嬉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了解嬉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潜力、情感、智力进展的作用。
三、讨论资料1、各年龄班如何选取相宜的民间嬉戏,如何对传统民间嬉戏进行转变和创新。
2、民间嬉戏与幼儿多元智能(共性是社会交往潜力)进展的关系。
四、讨论对象主要选取夏津华夏幼教中心3---6岁(小、中、大班)约300名幼儿作为讨论对象。
五、讨论方法文献讨论法、行动讨论法、阅历总结法、评优展现法、观看法、谈话法。
1、文献讨论法:透过对相关嬉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于幼儿嬉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嬉戏的现状,为幼儿进行嬉戏活动带给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如:我们透过讨论资料搜集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嬉戏,如“叼羊大赛”、跳花竿等,孩子们很喜爱。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5篇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5篇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5篇篇一:小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认为历史学习的真正意义是通过历史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历史,逐步学会认识和评价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以史为鉴,对当今的社会问题能够进行思考和研究。
然而,史料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素,是历史研究与教学的基石。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点。
新教材更加注重对史料的选择和使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适当地补充一些典型的史料,才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才能使历史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实践证明运用史料,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是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
在历史课堂中更灵活,更科学,更恰当地运用史料,是优化历史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需要我们历史教师长期实践深入探究的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运用史料展开教学既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正确选择,也是历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最大特色。
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如何鉴别史料,选择史料,分析史料是我们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我们历史教师比较困惑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史料教学中教师必须面对的这些问题,无疑是我研究此次小课题的着眼点与用力点。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意义1、研究的理论依据:新课程教学论新教材更加注重对史料的选择和使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适当地补充一些典型的史料,才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才能使历史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播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通过史料,学生更容易了解和理解历史,提高对历史的理解与认识,促进自身思维水平的发展。
2、研究意义:实践证明:近年高考中,史料入题的现象很普遍。
通过史料教学,能够使学生提高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及说明观点的能力。
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6篇)
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6篇)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1我校于__年3月承担了全州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研究》的研究工作。
本课题于__年3月形成方案,实验时间原计划从__年3月——__年年__月但是由于研究时间短推迟到20__年11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果。
获得了7篇省级以上相关论文奖项,2次州级以上公开示范课活动。
课题能按计划进行并达到预定研究目标。
一、把握目标,加强培训,保证课题实验工作顺利开展本课题是在对进一步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基础上,结合我校为一所农村中学,正规的体育场所和设施缺乏,群众体育活动较落后。
但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学生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往的课间操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已经对学生没有任何的兴趣,学生对课间操产生了敷衍的做法和厌烦的情绪,更有甚者产生了恐惧心理。
但这不能说明课间操已经一无是处了,到了该取消的时候,而是提醒我们要转变对课间操的认识,转变课间操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加强对课间操的管理和评价工作,把学生对课间操的兴趣重新找回来。
__年3月我校把传统的课间操进行改革,并申报了州级课题。
作为承担全州的科研课题,既有科研促教,提高“课标”实施效果的目的促进学生自我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几项运动技术和球类规则和简单的裁判规则。
又能通过实验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增强各教研组教研的氛围。
因此我们重视实验教师的学习、培训和课题可行性论证等工作。
__年5月举行了课题开题报告会,由县教科所领导指导,学校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学校领导对课题的立项表示祝贺和支持,对课题实验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表示将在人力、财力和时间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
领导的重视给课题组教师增强了实验信心,为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的奠定了基础。
在开展研究工作的前期,重点加强对课题组成员的学习和培训,学习和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等杂志,了解和掌握大课间活动各种项目的技术,通过互联网查阅有关大课间活动的知识。
课题结题报告模板8篇
课题结题报告模板8篇课题结题报告模板1一、问题的提出1.问题提出的背景课堂上教师们都喜欢那些口齿清楚,声音响亮,爱动脑筋,积极发言,敢于交流的学生。
然而老师们会发现,课堂上这样的学生只有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都是“观众”和“听众”,表现沉默,特别是农村小学里面的孩子。
沉默的学生往往表现各有不同。
一是没有发言的愿望,学生身在座位,心不在焉,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
二是没有发言的内容,学生当教师问题提出时,看似在认真思考,却不会思考,没有答案,当然也就不举手发言。
三是没有发言的习惯,这些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来到学校就是听老师讲课的,不是来发言的,于是稳坐泰山,似乎胸有成竹,却不举手发言。
四是没有发言的勇气,生在农村,见识狭小,感觉低人一等,即使听懂了问题,有了答案,也缺乏胆量举手发言。
这些沉默的学生往往被教师忽视,失去了许多对话和交流的机会,不利于这些孩子的成长。
2.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许多学生课堂沉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情况还是相对严重的。
首先,课堂沉默的学生人数众多。
据我观察,这些沉默的学生大约占本班级学生的60%,几近三分之一,比例之重,令人惊讶,而且,似乎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其次,课堂沉默的学生被“边缘化”。
课堂上活跃的学生备受教师的宠爱,对话交流的机会多,知识掌握得好,反过来促使这些学生更加喜爱发言,于是形成良性循环;而那些课堂沉默的学生,越是不发言,越是成绩落后;越是成绩落后,也就越是不发言,形成恶性循环;不久,发言乃至班级事务与他们似乎无关,他们已经成为班集体的“边缘人”。
三是课堂沉默的学生成长受限。
课堂沉默的学生因为不发言,不参与,久而久之,对学习环境产生漠视的态度,习惯一旦形成,问题也就接踵而至,学生语言能力退化,语言习惯恶化,思维能力下降,朗读水平下滑,不擅交际,个性无法得到张扬,丧失勇敢表达自我的勇气;这些将严重限制学生的成长。
二、课题的界定和依据1.课题界定:(1)关键词之一:“农村小学生”。
优秀课题研究结题报告3篇
优秀课题研究结题报告3篇课题结题报告篇一1、文献研究:通过对相关游戏数据的收集、研究、分析和理解,了解儿童游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儿童游戏活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指导。
例如,我们通过研究数据收集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游戏,如取羊大赛和花插杆。
孩子们非常喜欢它。
2、行动研究方法:思考后,我们决定实施教学和研究活动模式与儿童为主体,活动案例为载体,注重行动研究------反思------提出问题------解决方案------ re活动(后续行为),并密切结合实际操作困难。
例如,在项目开始时,小班儿童不适合收集民间游戏,因为一些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对体力和智力有更高的要求。
经过对民间游戏的反复研究和改造,我们专注于开发适合儿童的非竞技类游戏。
教师建议尝试语言游戏(如拍手歌)和表演游戏(如捡狗)。
结果,孩子们很快就爱上了这些活动。
3、评价与展示方法:从全园范围内选取几个最好的民俗游戏活动案例,邀请教师一起观看活动,现场进行评价与分析,合理吸收与学习,并运用到实践中。
这是一个非常迅速的进步。
例如,我们在--中看到杨杰的变化的圆圈,老师们从中学到很多。
我们发现民间游戏和民间音乐是非常美丽的!在--,我们看了江淹的《天圣》。
我们还发现,传统故事中的人物可以激发儿童游戏的兴趣。
体育游戏与表演类游戏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极大地提高了游戏的趣味性。
这样,我们经常交流,互相推荐,提高一点点。
4、经验总结方法:合理吸收其他幼儿园幼儿游戏多元价值开发项目的成功经验,获得对项目开发有启发和有益的经验。
总结和利用支持项目研究的先进方法,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研究水平。
优秀的课题组给了我们很多交流学习的机会。
利金一园的数据收集和烟台蓝田幼儿园的论文写作给了我们极为宝贵的启示。
5、观察: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分析比较,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这也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游戏的观察和评价都是基于此。
我们将在主人公的游戏中发现什么是儿童的社会发展水平,在体育游戏中发现什么是儿童体育的潜力记录、方便、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篇一: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小学低年级学生拼音字母形状倒置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结题报告课题负责人:王立花所在单位:平度市白埠小学《低年级学生拼音字母形状导致成因及对策》结题报告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排头兵,孩子一入学就首先学到它。
经过一年级的精心教育,学生能普遍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及应用。
然而,经过我的观察,学生的汉语拼音倒置现象是存在的,而且还非常严重,这可以从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看到。
一、拼音倒置的原因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将集中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这对大部分入学儿童而言是有基础的。
由于初入学儿童感知具有不精细的特点,对于字母形状比较相似的声、韵母往往容易混淆,因此教学中对这些字母要特别注意。
在汉语拼音中,形近的声母、韵母比较多,给学生分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如b、d、p和q这四个声母,仅因半圆位置不同而导致发音不同,而半圆的位置与声母本音之间又没有本质联系,给学生识记造成一些困难。
对b—d、p—q、t—f等这些容易倒置的声母,我在教学中都单独摘录出来进行了对比区别,还采用了好多的方法。
小学低年段的语文老师也许有一个共识:汉语拼音教学中音形相似的字母难度最大,学生由于辨析不清容易产生歧义。
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
二、拼音倒置的策略下面是我对b、d、p、q四个生母的教法,感觉效果很佳。
1.编儿歌记忆之前我准备一幅画(图上画了一个小女孩推着独轮爬山坡),一个收音机,一个小鼓以及鼓棒,用线系好的七个气球。
(虽然书上有插图,但能利用实物更形象、直观)(1)把收音机的天线抽出形成一个b字母,放在自己的耳边。
引导学生说出听广播,于是编儿歌:听广播bbb。
(2)出示图,编儿歌:爬山坡ppp,指导学生看小姑娘的手臂推轮子。
在记忆里留下p的形。
(3)用鼓棒轻敲鼓面,发出“嘚、嘚、嘚“的声音。
学生编儿歌:敲小鼓ddd,再把鼓棒挂在小鼓的右面,形成d字母,初步记住其字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微型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西充县车龙初中:斯正强一、课题基本信息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背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近年来,英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信息化和多元化的社会使人们更加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
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它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
客观反思我校英语教学,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学生开口难、难开口,随着年级的增高,听说能力没有明显的进步和发展,结果出现了许多“口语障碍”的学生,这势必会让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英语成绩提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我们提出了《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方法研究》课题的研究。
三、课题界定:愉快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有课堂教学和愉快教学法两重性质。
师生互动是上课时老师为增加课堂气氛常用的一种方式,师生互动的目的在于让同学与教师合作完成某个事情,从而调动学生思维。
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愉快教学、师生互动法教学利于创设真实英语教学情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四、研究的内容、目标:(一)、研究内容:1、我校1至3年级46名寄宿生同学的生活、学习管理。
2、不同年级、班级的46名同学在4至9年级上早晚自习时,如何让他们愉快地渡过这段时间。
3、在宿舍安排上,如何让他们安全且休息好,又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让这些孩子能安全愉快地生活,从而形成一套适合我校低年级寄宿学生全面的管理方法和策略。
2、将有效地管理方法系统化,最后用于实践管理中。
五、本课题采取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通过设计各种活动,如室外体育活动、室内棋牌等活动。
在活动中反思总结,再实践从而找到科学的管理方法。
六、本课题研究步骤:1、课题起始阶段(XX年3月)确定课题名称,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写好课题审批表组织课题论证,写好研究计划。
2、课题准备阶段(XX年4月)课题组成员会议、商讨活动的开展,拟定阶段方案。
3、课题实施阶段(XX年5月至11月)5月:摸清这46个同学的基本情况,如所在年级、班级、家庭住址、家长电话,是否有哥哥、姐姐在校读书及班级、姓名。
(田信飞、雷诗猛)6、7月:对这46个同学早晚自习跟踪管理,计一些活动:6月份用室外体育活动来渡过早自习(张忠治)7月份用室内棋牌等活动来渡过早晚自习(雷诗猛)。
8月:总结经验方法,整理成册。
(张忠治、雷诗猛、田信飞)9至11月:按整理的方法实施管理,并总结得与失。
(张忠治、雷诗猛、田信飞)4、课题结题阶段(XX年12月)(1)、形成有效的管理方法,并整理、筛选研究资料,装订成册。
(2)、完成结题报告等研究任务。
(张忠治、雷诗猛、田信飞)七、研究过程:首先,由田信飞和雷诗猛老师摸清这46个同学的基本情况,如所在年级、班级、家庭住址、家长电话,是否有哥哥、姐姐在校读书及班级、姓名。
并造好花名册。
接着对这46个同学早晚自习跟踪管理,计一些活动如室外体育活动来渡过早自习,室内棋牌等活动来渡过早晚自习。
丰富了这些同学的课余生活,让这些低年级寄宿生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体会到了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通过对我校这46名低年级寄宿生的跟踪管理及研究,我们形成了一系列的低年级寄宿生的管理方法。
八、研究反思与总结(一)虽然在本次微型课题的研究我们小组成员都付出了各自辛勤的汗水,如田信飞校长一直以来查阅各种资料进行科学的理论指导。
但由于自身理论体系结构的缺失,我们没有形成很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因此,本次微型课题的研究并不是完美的。
(二)我们制定的调查问卷还有不足,一方面没有足够的相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我们旨在有针对性地对小学低年级寄宿生管理作出尝试,而不可避免地在其他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
但我们相信,微型课题研究之路还是非常有前景的。
(三)本次微型课题研究制定了比较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实施方案,但这一方案应该处于不断地更新的过程。
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这一理论。
以期能够对低年级寄宿生提供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
最后,我们小组各成员由衷地感谢各位领导的真诚的关怀和大力的支持。
XX年12月11日篇二:微型课题结题报告案例微型课题结题报告案例《引导低年级学生学会倾听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现象开学第一天,我走进教室,教室里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攒动,噪声一片,60个孩子,我面对的是六十个来自不同家庭,性格各异,刚刚迈入小学的孩子。
这些孩子都挺爱说,讲起故事来有声有色,可最让我头疼的是:一张张小嘴像小鸟一样,总爱唧唧喳喳说个不停。
你瞧,当我站在讲台上讲解重要内容时,总有学生在下面或小声交谈,或玩弄手中的纸片,或一脸茫然,神游于课堂之外。
有时,我提出一个问题来,总有同学一边举着手,一边口中还高喊“我来、我来??”,有的甚至站了起来。
当我喊别的同学发言时,他们还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或气馁地与前后左右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问题毫不相关的话;或急不可耐,不等发言的同学说完,就跳着喊着举起了手;更有甚者此时就已经在大声地发表自己的高论。
为了让孩子们能听得更清楚些,我只好声嘶力竭地放大音量,几天下来我的嗓子已经严重受损,而且,我发现教学的效果也并不佳。
私下里与同年级老师商量,他们颇有同感。
据了解,有的老师为此还自己买了小扩音器,可见,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于是,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我们商议,就以此为我们小课题研究的主题,探讨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有效策略。
(二)问题思考低年级学生不善于倾听,原因何在呢?我们通过平时的观察与调查,发现原因有四:1.班额人数太多,造成教室拥挤,互相影响,尤其是孩子们就是发出一点轻微的声音,汇集起来也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
2.不爱听。
学生们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 (她)转,所以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
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唱歌、跳舞、讲故事,样样都行。
但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说话,在别人才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喜欢迫不及待地插嘴进来。
3.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还没有获得倾听的技巧和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尚在形成之中。
4.个性的差异造成孩子在课堂上不同的学习方式,特别外向的孩子由于表现欲极强,当老师没有给他机会发言时,更难以集中注意力倾听其他孩子的发言。
二、问题的研究(一)专业学习1.理论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倾听是学生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基础,没有倾听,就无法沟通。
叶圣陶等我国教育界老前辈历来都十分重视“听”的能力的培养,大声疾呼:“要在口、耳上下工夫。
”美国语文教学研究会更主张用一个更大的社会概念“倾听”来代替简单的“听课”一词。
会长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语文教师首先教给学生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课堂倾听”,即“如何听课”。
丹尼斯在《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指出:“倾听的能力包括理解教师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两部分。
”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它还包含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
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
教师授课时,不能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认真状”,要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意,引导学生最大程度地处于积极的倾听状态,以提高授课和听课效率。
因此,美国教学创意者归纳出这样几个授课技巧:(1)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授课的音调应清楚而舒适 (声音不要太大或太小)。
(3)抑扬顿挫,避免单一。
(4)选择学生能理解的词汇和资料。
(5)以图片、表格增加视觉效果。
(6)整体把握授课内容,正确的次序和结果是:告诉学生你将要讲什么;依自然顺序呈现内容,提高学生应该了解的知识和常识,以及相应的思维方法;授课结束时,不要忘了重复刚讲过的要点,强调你希望学生注意的内容。
(7)给学生提问的机会,问题若具有普遍性,应组织开放性的讨论。
2.他山之石美国教师有专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自选教材,各学校用得最多的是《菲力和汤姆的山谷》,这个故事是讲一个黑人老汤姆和一个盲眼男孩菲力在小岛上生活的故事。
汤姆以他的一生教导菲力如何在小岛上生存,菲力运用大量的倾听技巧,理解了人生的智慧,在和汤姆生活的过程中,他改变了对黑人的态度,增强了自尊心,学会了生存的技巧。
教师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知识,采用游戏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倾听技巧,如“倾听与绘画”,即一学生蒙眼当盲人,仔细听另一人所描述的东西,依指示画。
在教学时,教师给学生朗读《菲力和汤姆的山谷》,将学生分组编排,蒙眼人必须根据同组伙伴的描述绘图,同组伙伴在旁边建议画山谷,把山谷画满整张纸,然后叙述小屋、小火、萤火虫??作画之后,作画的学生可以决定是否看着重画。
再如“倾听与学习——表演及演说”,即说话者和其他人分享一个或多个主题的资讯。
在教学时,教师对演说者指导:1. 选一样你在小岛上生存的必需品;2.说明这样东西对你在小岛上有用的两种使用方法;3.问问听众这种东西有没有其他的用法。
教师对倾听者的指导:1.在脑海中形成演说者所说内容的画面;2.把东西的坏处记下来;3.把笔记放在档案中,利于之后的讨论,学生将会比较和对照所选择的东西和用处。
听的训练,既可以锻炼记忆力,又为理解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理解要靠记忆的基础来支撑)。
而听出重点句、重点词,听出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不仅仅是语感的另一种表现,更加是文本的语言文字内化为抽象画面、形象产生的具体过程。
学生们通过听,再将听到的用画面、语言存储、内化起来,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快速的思维能力,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力度,培植语感,丰富语感。
这正是真正的阅读教学所体现的。
(二)教学实践[案例]你是哪个小和尚?这是一节语文课,学习的内容是《荷叶圆圆》,孩子们很喜欢这篇课文,读起来有滋有味,看到学生如此投入,我心中甚喜。
不料,进入拓展环节:“还有谁也喜欢荷叶,会把荷叶当做??”也许孩子太希望展示一下自己的奇特想象了,话音未落“我,我??”“小雨点喜欢荷叶??”“你别叫,老师生气了??”孩子们又忘了“规矩”,怎么办?忽然想起昨天在网上看到的一些方法,试一试,也许有用。
1.讲故事于是,我笑眯眯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一年级小朋友最爱听故事了,他们一听讲故事,马上安静下来了。
我讲起了《四个糊涂的小和尚》,故事大意是:四个小和尚进行“禁口”比赛,他们要穿过一个长长的山洞,中间不许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