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勃兴

合集下载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二、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医学
医 学
春秋 战国
名医 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 一直为中医沿用。
扁鹊
四诊法
扁鹊针灸图 原石像现藏于山东曲阜孔庙。画面上的扁鹊半人、半鸟形象,正在给病人作针灸疗。
我国什么传统节日同屈原有关?说说它的由来。
(二)钟鼓之乐
时间:春秋时期 意义: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代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
“曾侯乙”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州出土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是 。
“钟鼓之乐”
课堂小结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24节气测定于 时期。 你会背24节气歌吗?
战国
关于节气的谚语有什么呢?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 这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独创,它反映了气候寒暖的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重大指导作用,至今我国民间仍然用它来掌握农时,指导耕作。
灰陶尊
在我国山东省,出土了一个灰陶 尊,距今约五千年了,上面刻画符号 “ ” ,有些学者认为,它是“旦”的 意思。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陶器上的符号
甲骨文的发现:清朝末年,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把在田地里挖到的兽骨和龟甲,作为药材,卖给药店。19世纪末,著名学者王懿荣在买回来的药材里,发现龟甲和兽骨上刻有符号,他断定这是中国失传已久的古老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
夏朝
最早的日食记录发生在夏朝
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西周末年
出现了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春秋时期
我们祖先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ppt精品课件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是因为商朝:
A、有了史官 B、有了确切纪年
C、有了史书
D、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
2.竹书和帛书出现于:
A.商朝 B.商周时期 C.西周晚期 D.战国时期
3.商周的“金文”是一种什么文字:
A。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C.刻在石器上的文字 B.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D.铸刻在铁器上的文字
屈原
战国末期的楚国
③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文字的演变
金文: 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 ,也称铭文,比甲骨文规范。
中 华 文 化 的 勃 兴
大篆:
西周
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
天文历法
天文:商朝 甲骨文 中有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都很很准确。 “夏历”
夏朝:今天的农历,又叫 。 个月。 历法 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 12 战国时期:测出一年 24 个节气。
D、从战国时期开始,人们已制定出一年的24节气。这是历法上的最大成就。
6.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 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这个历史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7.我国古代人民很早时期就定出了一年中的24个节气,这个历史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医学:名医 扁鹊
总结出 望 、闻 、问 、切 、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
文学:屈原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是抒情长诗 《离骚》
春秋战国盛行
钟鼓之乐

音乐
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钟鼓乐器,其中以 整套编钟 最为珍贵。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ppt16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ppt16

生你 活 看得 动 病了 : ?病 假 他, 如 如找 你 何到 穿 为了 越 你哪 到 诊位 了 断最 春 和好 秋 治的 之 疗医 际 ? ,
图说历史: 要求包括:人 物的国别、成 就、代表作、 对其评价等几 个方面。
钟鼓之乐
教学评价 :
教师命题: 1.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中华第一鼎——“司 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下图为该鼎腹部的 文字拓片,其文字属于: ( )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楷书 2.“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 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 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学生命题: 要求:围绕知识点,原创。合作或独立完成,充分运用 材料题型不限。
____发现甲骨文的重大意义 cctv历史频道
安 阳 文 字 博 物 馆
王懿荣
罗振玉
王国维
甲骨文 –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探究:天文、历法成就: 天文:1.夏朝有了最早的日食记录。
2.商朝甲骨文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3.《诗经》等古籍对日食和哈雷彗星的记
载。
历法:1.夏朝已有历法。 2.商朝历法逐渐完备。 3.战国已测定出24个节气。
导入文字演变的材料: 同学们,不瞒大家,老 师正在读一本书,就是这 本《殷墟甲骨学》。本书 介绍了甲骨文发现的过程 及研究状况,并收录了 1056个释读了的甲骨文。 如果同学们对甲骨文感兴 趣,我向他推荐这本书。
活动:猜猜看






探究:
一.请同学们参照甲骨文的写法,写 一个甲骨文。 二.总结甲骨文的特点。 三.联系资料,探讨甲骨文的发现有 什么历》,详细记 载了商王朝的世系和历史。过去史学界许多人对这些 记载将信将疑,因为没有当时的文字记载和留存的实 物资料可作印证。 从一片殷商甲骨上文字的发现和认定,由此发展到 肯定了一个距今3000多年、长达600多年的朝代,这 是多么了不起的发现!这样就把本世纪20年代一些学者 认为中国的可信历史始于西周的“疑古”思潮,予以 彻底的否定。

初一上册必备历史《中华文化的勃兴》知识点:期中考试

初一上册必备历史《中华文化的勃兴》知识点:期中考试

[键入文字]
初一上册必备历史《中华文化的勃兴》知识点:期中考试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一上册必备历史《中华文化的勃兴》知识点:期中考试,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论记录在《论语》中,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

2.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中,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3.墨子是战国时期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4.孟子是战国人,认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

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强调保护环境。

5.韩非是战国末期人,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6.孙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其军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以上就是历史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必备历史《中华文化的勃兴》知识点:期中考试,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1。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一)2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一)2ppt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学法指导 1.注意梳理知识。本课内容琐碎,可指导学生在 课后根据三个子目按类别列表格归纳学习内容,也 可让学生打乱书上结构,按朝代时期总结这一阶段 的文化成果。通过按类和顺时两次梳理加工知识, 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 2.试作探索和研究的尝试。学习本课后,可以引 导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做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例如,分析常见汉字的构成方法,探究中国古代乐 器的演进过程等等。总之,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深入 研究,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全方位得到提高。
知识结构图表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这 三点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文化 的瑰宝,而且影响至今。学生应重点掌握。 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 术成就是本课教学难点。首先,教师在古代科技 史、文学史和文字学方面的知识可能不系统,不 充实;其次,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准备也不充分。 所以要达到教学目的,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设计直观、通俗、有效的教学方法。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 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 大篆的演变趋势,做课后“活动与探究”练习,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 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 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 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中华文化的勃兴

孔子弟子颜回
孔子弟子冉求
孔子弟子仲由(字子路)
孔子讲学图
孟子像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 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继 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 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书影
老子像
《老子》书影
帛书《老子》
庄子像
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世界的本原,认 为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 鬼神帝,生天生地”,无为无形,可得而不可 见。又以为万物无时不变化推移,原因在于其 内部有两种力量互相作用。但又认为,事物之 间本质上无差别。要求人们安时处顺,逍遥自 得,顺应世俗,随遇而安。为文汪洋恣肆,想 象丰富,善用寓言,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 漫主义色彩,颇有艺术价值。
《韩非子》书影
孙武像
古代军事学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 人。春秋末期吴国将军。字长卿,齐国乐安 人。因齐国内乱,孙武出走吴国。经吴国重 臣伍员推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13篇, 被重用为将。孙武与伍员等辅助阖闾制定袭 楚方略,使楚疲于奔命,国力耗损。吴国“西 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以一隅之 地而称霸,孙武起了重要作用。所著《孙子 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 验,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最早比较系统 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 深刻的影响。
《庄子》书影
墨子像
墨子,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 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详。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兼并战争。他重 视科学技术和逻辑学的研究。对我国古代科 学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人称为“科圣”。
《墨子》书影
韩非像
战国末思想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创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体系。其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中。哲学上 提出“道”与“理”相区别,主张循名实而定是 非,以参验言辞。注重对立面关系的研究, 首次制定“矛盾”范畴,概括事物之对立关系。 分历史为“上古”、“中古”、“近古”、“当今” 诸阶段,提出历史进化观点,并以“人民众 而货财寡”说明社会动乱的原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①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 要的价值
②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 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 字,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 展而来的
4
猜一猜,以下甲骨文字是什么意思?






5

பைடு நூலகம்月明
甲骨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字体
6
甲骨文(汉字的成熟)
目前已释读的甲骨文 单字个数:
1000多个 甲骨文的出土地点:
33
乐曲《楚商》是以古琴曲《离骚》的乐思作为基本索材, 琴曲《离骚》的主题在乐曲的开始处得到再现。除了曾 侯乙编钟真实的先秦遗音之外,这种编创意图在一定程 度上也展现了传承至后世的先秦楚地音乐风貌。编配者 的意图的是以此体现琴曲《离骚》原来的表现意图,亦 即屈原同名楚辞诗作含有的心情。
34
类别 时间
——《二十四节气歌》
20
24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指导农事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指导农民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已经很先 进了。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1
扁鹊是春秋战 国之际的名医。他 总结出来的望、闻、 问、切四种诊断疾 病的方法,一直被 中医沿用。
22
扁鹊,是战国时勃海郡郑地的人,原名秦越 人。“扁鹊”一词原本为古代传说中能为人 解除病痛的一种鸟,秦越人医术高超,百姓 敬他为神医,便说他是“扁鹊”,渐渐地, 就把这个名字用在秦越人的身上了。 23
C.春秋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中华文化的勃兴

著作
主要思想
《春秋》 《论语》 人们应相互爱护,反对暴政,提倡“仁”
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民贵君轻”;使自然资源能够持 孟子 战 《孟子》 国 续利用 荀子 战 “制天命而用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国 《荀子》 墨子 战 “兼爱”、“非攻” 国 《墨子》 《道德 事物有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以柔克刚 老子 春 秋 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韩非子
兵家学派创始人
清版《孙子兵法》书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让我们拥有“仁” (儒家:孔子)的美 德, 抱一颗“兼爱”(墨家:墨翟)之心 , 用发展“辩证” (道家:老子)的眼光, 为维护世界和平,呼吁“非攻” ( 墨家: 墨翟) , 树立“环保” (儒家:孟子)意识, 为“改革” (法家:韩非)开放的中国 努力学习吧!
屈原
屈原 ( 约公元 前339—约前 278) ,战国时期 的楚国诗人、政 治家,“楚辞” 的创立者。代表 作:《离骚》 《天问》《九歌》 等。
赛龙舟
整套编钟
“曾侯乙”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州出土
自学指导二
学派 儒 家 道 家 姓名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著作 主要思想
时期
墨家
法家 兵家
学 人物 时 派 代 孔子 春 秋 儒 家 墨 家 道 家
第8
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横山县第二中学 冯海龙
自学指导一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被称为“ ”。我国有文字可 考的历史,从 朝开始。 2.夏朝时我国就有 食的记录, 第一次有确切的日食记录日期是 , 世界上最早有关哈雷彗星的记录时间 年。今天的农历,又叫“ ”据说 是从 朝开始的。到 朝时历法逐 渐完备,一年有12月,分大、小月, ---加一月,战国时测出一年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第一章:中华文化的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化的定义与特点掌握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1.2 教学内容中华文化的基础概念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华文化的基础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和对世界的影响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感悟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感悟第二章: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化起源的背景与条件掌握中华文化的发展阶段与特点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历史事件与文化成就2.2 教学内容中华文化起源的背景与条件中华文化的发展阶段与特点中华文化的重要历史事件与文化成就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华文化起源的背景、发展阶段与文化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华文化的重要历史事件与文化成就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华文化起源与发展阶段的理解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析中华文化的重要历史事件与文化成就第三章: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点掌握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方式理解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3.2 教学内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方式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基本原则与实践方式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实践方式第四章:中华文化的艺术与文学4.1 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化艺术的种类与特点掌握中华文化文学的经典作品与特点理解中华文化艺术与文学的价值与影响4.2 教学内容中华文化艺术的种类与特点中华文化文学的经典作品与特点中华文化艺术与文学的价值与影响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华文化艺术的种类、特点与文学的经典作品、特点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中华文化艺术作品与文学作品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华文化艺术与文学的理解与欣赏第五章:中华文化的影响与传承5.1 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与贡献掌握中华文化传承的方式与途径理解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意义5.2 教学内容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与贡献中华文化传承的方式与途径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意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传承的方式与途径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实践活动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华文化影响与传承的理解与实践第六章: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与文化习俗6.1 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起源与意义掌握中华民族文化习俗的特点与传统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与文化习俗对民族凝聚力的作用6.2 教学内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起源与意义中华民族文化习俗的特点与传统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与文化习俗对民族凝聚力的作用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起源、意义与文化习俗的特点情境模拟法:模拟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习俗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与文化习俗的理解与体验第七章:中华美食文化了解中华美食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掌握中华美食的特点与烹饪技巧理解中华美食文化对社交与家庭的影响7.2 教学内容中华美食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中华美食的特点与烹饪技巧中华美食文化对社交与家庭的影响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华美食的历史、特点与烹饪技巧实践法:安排中华美食制作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烹饪过程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华美食文化的历史、特点与烹饪技巧的理解第八章: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8.1 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历史与特点掌握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理论与实践理解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对现代医学的贡献与影响8.2 教学内容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历史与特点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理论与实践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对现代医学的贡献与影响讲授法:讲解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历史、特点与理论与实践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应用与效果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历史、特点与理论与实践的理解第九章: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与思想9.1 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哲学的基本观念与代表人物掌握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核心内容与影响理解中华民族传统哲学与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价值9.2 教学内容中华民族传统哲学的基本观念与代表人物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核心内容与影响中华民族传统哲学与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价值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华民族传统哲学的基本观念、代表人物与思想的核心内容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传统哲学与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价值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哲学与思想的理解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价值的探讨第十章:中华文化的未来展望10.1 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掌握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式与途径理解中华文化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10.2 教学内容中华文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式与途径中华文化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华文化面临的挑战、机遇与传承创新的方式与途径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华文化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中华文化面临的挑战、机遇与传承创新的理解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第三章)重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点,以及这些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

第9课__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9课__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 1.下列作品中,主要阐述道家学派思想的是( ) •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孙 子兵法》 •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 观点( )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 3.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 )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 4.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 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②他在教育方面还有许多名言,试举两例。

③我们应怎样评价他?
三、问答题
• 19.试简述孔子在思想、文化及教育上 的贡献。
孔子学说的影响:
• 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 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二、思想家老子(姓李名耳,楚国人)
老 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主要思想: 主要思想: 事物有对立面, 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 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主要著作: 道德经》 《 主要著作: 道德经》
分析:
子路问: 听到别人提一个极好的意见, 子路问:“听到别人提一个极好的意见,我是 否应该马上去办? 孔子说: 你父兄都在, 否应该马上去办?”孔子说:“你父兄都在, 需要你照顾,怎能不加考虑就去? 需要你照顾,怎能不加考虑就去?”冉有问同 一个问题时,孔子说: 那应该马上行动。 一个问题时,孔子说:“那应该马上行动。” 公西华觉得奇怪,便问: 为什么相同的问题, 公西华觉得奇怪,便问:“为什么相同的问题, 你的回答却完全不同?”孔子说:“子路争强 你的回答却完全不同? 孔子说: 好胜,所以我要他办事多加考虑; 好胜,所以我要他办事多加考虑;冉有为人谨 所以鼓励他办事大胆果决” 慎,所以鼓励他办事大胆果决” —因 材 施 教 因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孔子居住的房屋
曲阜孔庙
孔氏家族的墓地
曲阜孔林
孔子后代居住的房屋
曲阜孔府
二、思想家老子
1、老子:姓李名耳、字伯 阳,一名重耳,又号老聃, 春秋末年楚国贵族,生活 在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 会兴起的大动荡时代。是 道家学派创始人,其学说 被记录在《道德经》里。
2、老子的思想:
老子具有朴素辩证的思想,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 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政治上:主张“无为”, 反对任意刑杀。
3、著作:《道德经》, 记录了他的学说和思想。
三、百家争鸣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 题亟待解决。
• 2、著名的学派和思想家:
、墨家
• 创始人:墨子 (名 翟,战国时期鲁国 人,手工业者出 身。)
• 主张:“兼 爱”“非攻”(互 相友爱。反对以大 欺小,倚强凌弱的 侵略,支持正义战 争。)
5、兵家:
• 代表人物:孙武 春秋晚 期的军事家,兵家鼻祖。 军事家孙膑继承并发展 了孙武的军事思想。 • 主张: • 孙武:提出“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 著有《孙子兵法》。 • 孙膑:反对空谈仁义, 提出“战胜而强立,故 天下服矣”,适应了战 国争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 派。 • 注意掌握各派代表人物,尤其是主张。 • 特别注意掌握儒家、法家的任务及主张。
、儒家
•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 国人,儒家代表。 • 主张: • 提出“春秋无义战”,笼 统的反对一切战争。 • 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 国,轻徭薄赋。 • 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 时令进山伐木,这样自然 资源才能持续利用。
孟子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
• 荀子:战国时期又一儒家代表。
第九课、中华文明的勃兴 (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教案一:中华文化的勃兴——古代科技与发明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对中华文化勃兴的重要作用;2. 掌握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的基本知识;3.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骄傲感。

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2. 分类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3. 探究中国古代其他重要的科技与发明,如井冈山水利工程、天工开物等。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科技与发明吗?”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四大发明(20分钟)分类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通过图片、实物或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发明的原理和应用。

4. 探究其他科技与发明(15分钟)介绍中国古代其他重要的科技与发明,如井冈山水利工程、天工开物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5.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并鼓励学生对中华文化保持骄傲感和好奇心。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2. 实物展示:纸张、指南针、火药、印刷品等;3. 课堂互动环节:问题卡片、小组讨论等。

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2. 作业: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检验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的认识和感受。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博物馆或科技展览,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2.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撰写一份关于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的研究报告;3. 开展相关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一、文字:商朝:甲骨文、金文;西周晚期:大篆。

二、天文历法: 夏商时期:日食、月食记录;夏朝:夏历(农历)商朝: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至今仍被人们使用;战国时期:24个节气。

三、医学:春秋战国之际:名医扁鹊的望、闻、问、切四诊法,针刺、按摩、汤药的治疗方法,至今被中医沿用。

四、文学: 战国末期: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新体诗歌《离骚》五、音乐:春秋战国:“钟鼓之乐”,湖北随州编钟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政治主张“仁政”“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教育成就:1、创办私学,“有教无类”2、“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文化成就:整理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等,编《春秋》,其言论记录在《论语》二、思想家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是:事物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主要著作有《道德经》。

三、百家争鸣1、墨家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兼爱”、“非攻”。

2、儒家包括: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爱护自然资源。

荀子:提出“知天命而用之”,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办事。

3、道家: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4. 法家: 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任义,提倡法治。

5、兵家:孙武,主要思想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著作有《孙子兵法》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一、纸得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1、发明:西汉早期2、过程: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已知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总结经验改进造纸术。

3、意义:造纸术有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1、《九章算术》的内容涉及现代初等数学的算术、代数、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2、地动仪:发明者是张衡,是测定地动方向的,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教学设计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讨论、合作等,给予及时的反馈。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4.教学拓展:
(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感受中华文化的实物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2)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深入探讨中华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作业要求:
1.完成作业时,请注意查阅相关资料,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2. PPT或手抄报要求设计美观、内容丰富,能够体现出你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识。
3.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力求做到深入浅出。
4.课堂练习的错题分析要具体、详细,真正找出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效果。
5.家长参与作业的完成,有助于增进家庭亲子关系,同时让孩子更好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夏商周时期中华文化的勃兴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甲骨文、青铜器等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影响;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深入理解。
2.重点: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文化勃兴的推动作用。
难点:学生对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之间关系的理解。
3.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
(3)举办历史文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的兴趣,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展示甲骨文、青铜器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教师引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实物是什么吗?它们来自于哪个时期?它们又代表了什么意义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夏商周时期,探寻中华文化的勃兴。”
a.讲解夏商周时期中华文化的背景,如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等。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课件 新人教版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课件 新人教版

生平: 墨子,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他重 视科学技术和逻辑学的研究。对我国 古代科学做出了突出贡献。
思想主张: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反对兼并战争。 著作: 《墨子》
生平: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 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 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 的主要代表之一。
思想主张: 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著作: 《庄子》
生平: 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 ),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创 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 家、散文家。 思想主张: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 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 著作: 《韩非子》
生平: 孙子(生卒年不详)名武,字长 卿,春秋末期齐国人。春秋末期著名 军事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 。
思想主张: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著作: 《孙子兵法》
思想荟萃
典题剖析
现在,中医理论和治疗疗效已经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 认可,中医的诊疗方法是哪位医生最早总结使用的呢?( A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华佗发明了麻沸散是一种 全身麻醉药剂;扁鹊最早使用“望闻问切”四诊法;张仲景— —“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
知识精讲
一、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
兽 龟 骨 甲
何为甲骨文?
文字的演变
“马”字的演变过程
书体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草书
行书
楷书
隶书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
天文成就
日 食
日 全 食
哈 雷 慧 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了解我国古代科技、医学、音乐成就。

2、通过对甲骨文等图片的认读、了解,培养我们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3、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成果,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严谨治学态度。

学习重点:文字的演变及古代历法成就。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它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

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也称“铭文”。

晚期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

时期,竹书和帛书开始出现,字体也发生了变化。

2、商朝甲骨文有了对、月食的记载。

今天的农历又叫“”来源于夏朝。

到时一年分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年增加一个月。

战国时测出,以便安排农业生产。

3、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采用、、、的方法诊断疾病,并采用、、治疗疾病。

战国末期的诗人屈原,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是《》。

春秋战国盛行“”,其中湖北随县出土的最为有名。

3、思考:“动脑筋”一(第42页)、二(第43页)和“活动与探究”。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文字的演变
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结合(42页“马”字的演变)图,师讲解主要内容:
3、讨论解决“动脑筋”一。

第二子目: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师引导讨论解决“动脑筋”二。

第三子目:屈原和“钟鼓之乐”
1、自读,大致了解本目内容。

2、分析理解屈原的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活动与探究
(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
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甲骨文: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
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

金文: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比规范。

大篆: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

夏朝:今天的又叫夏历。

商朝:一年分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增加1个月。

战国:24个节气之成就。

{}春秋战国之际名医:扁鹊成就。

屈原:楚国人,创造出诗歌,代表作《》,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他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钟鼓之乐:盛行于,其中出土的最为有名。

认识: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祖先创造了辉煌的科技成就,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
2、“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

”这幅对联所写的人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他是( )
A.老子B.孔子C.墨子D.屈原
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
大寒。

”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4、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它是由总结出来的()
A.扁鹊
B.黄帝
C.华佗
D.张仲景
5、下列哪一项史实不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
B.定出一年中的24个节气
C.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D.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
6、最为珍贵的战国钟鼓乐器整套编钟出土于()
A.湖北随州B.河北邯郸C.四川成都D.河南安阳
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8、阅读材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这一作品是谁创作的?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请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文明已经跃出国门,对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就拿诸子百家思想来说,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的文化构成模式,形成了所谓“东南亚文化圈”,有力地推动了东南亚的社会文明与进步。

与此形成巨大反差是,中华文明在我们国内却被渐渐淡忘,就拿传统节日来说,几乎只剩下了春节。

2005年11月25日,韩国抢注了“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5月25日,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明确了中国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2008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主题为“保
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我的新收获:
(1)每年什么时候过端午节?此节日是为了纪念谁而设?他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2)你知道端午节还有什么民俗?
(3)你对中韩两国对待传统节日的做法,有什么感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