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指导教案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民间故事的基本概念1.1 讲解民间故事的定义:民间故事是民间口头传承的故事,具有民间性、口头性、传承性等特点。
1.2 分析民间故事的特点:口头传承、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富含寓意等。
1.3 介绍民间故事的分类:神话传说、民间传说、传统节日故事、民间笑话等。
第二章:民间故事的起源与发展2.1 讲解民间故事的起源:民间故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人们为了解释自然现象、生产活动、社会制度等,创造了各种故事。
2.2 介绍民间故事的发展:民间故事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传承,形成了丰富的故事体系。
2.3 分析民间故事与历史、文化、民俗的关系:民间故事反映了历史事件、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民间故事的重要价值3.1 讲解民间故事的教育价值:民间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
3.2 分析民间故事的文化价值:民间故事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3.3 介绍民间故事的娱乐价值:民间故事具有趣味性、生动性,可以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
第四章:民间故事的阅读方法4.1 讲解整体阅读法: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民间故事的内容、结构、风格等。
4.2 介绍细节阅读法:引导学生关注民间故事中的细节,体会故事的魅力。
4.3 分析比较阅读法: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民间故事之间的异同,提高阅读效果。
第五章:民间故事的教学设计5.1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5.2 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故事,进行讲解、分析、讨论等。
5.3 制定教学策略:采用讲述、讨论、表演、创作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第六章:民间故事的选择与处理6.1 讲解选择民间故事的标准:选择具有代表性、文化价值、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民间故事。
6.2 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适合阅读的民间故事类型。
6.3 介绍如何处理民间故事文本:对文本进行梳理、简化、改编等,使其更符合学生的阅读需求。
《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民间故事》,产生阅读图书的兴趣。
2.阅读精彩篇章,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
3.指导学生在读懂民间故事的基础上,懂得道理,了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阅读精彩篇章,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读懂民间故事的基础上,懂得道理,了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准备:《中国民间故事》。
教学过程:一、听故事,猜人物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听故事,猜人物。
她是一只修炼千年的田螺精,心地善良,见孤儿谢端在田里辛苦劳作,便悄悄帮他烧火做饭。
后来,她与谢端成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田螺姑娘) 他为人老实厚道,但有些木讷,在临别时,没能听出祝英台的多次暗示。
由于错过去祝家庄提亲的时间,他得知祝英台将要嫁人的消息后,抑郁而死。
(梁山伯)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经常用智慧惩治那些有钱有势,却为人刻薄的大老爷。
他有一个非常好的伙伴,是一头小毛驴。
(阿凡提)2.这些人物都非常有特色,他们都来自同一本书——《中国民间故事》二、读目录,聊故事1.这本《中国民间故事》总共收录了34篇。
阅读目录,有哪些篇目,你很熟悉?有哪些篇目,你觉得特别有意思?有哪些是我们你没想到的?2.对照目录,出示文中插图2-3幅,说说熟悉的人物、故事、篇目名称。
请同学们翻开《中国民间故事》目录页。
老师出示插图,考考大家的眼力,看看谁能迅速猜出人物、故事、篇名。
(1)出示“九色鹿”插图,看图,猜篇名。
(学生联结单元学习、目录提示,预设:《九色鹿》)(2)出示“花木兰”插图,观察画面,猜故事。
(学生根据画面提示、联结熟悉的“花木兰”故事,预设:《花木兰》)(3)出示“哪吒闹海”插图,观察画面,猜故事。
(预设:《哪吒脑海》)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民间故事,还有许多生动、迷人的民间故事,比如《老虎怕漏》,你读过没有?我们一起来看看。
中国民间故事教学设计(读前指导)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中国民间故事》读前指导优秀教学设计【教材简介】《中国民间故事》是广大人民群众以自发形式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一种文字样式。
它以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幻想,用散文的形式讲述了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的认真与思考。
它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思想,抒发了劳动人民的淳朴感情,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编者还选配了多幅表现故事情节的精美插画,再现了故事中奇异、瑰丽的场景,将民间故事形象、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神奇绚丽的世界。
【教学目标】1.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读懂中国民间故事丰富的历史知识。
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学会读懂民间故事的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通过阅读,感受中国民间故事永恒的艺术魅力。
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启迪智慧、拓宽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明白民间故事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
【教学准备】中国民间故事书、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歌曲《从前有座山》。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师:对了,其实它也是一个民间故事。
小时候你们的爷爷奶奶肯定给你们讲过这个故事。
2.我想你们一定知道更多的民间故事,对不对?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我们来猜成语。
这个成语打一个民间故事的名字。
(教师播放幻灯片)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民间故事的世界,去读一读更多的民间故事吧。
(板书课题:精彩的民间故事)【设计意图:通过听歌曲和猜成语来导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二、明白定义、谈感受1.在我们五年级的课本里学过哪两篇民间故事呢?师:《猎人海力布》的起因是什么?(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他。
)师:《猎人海力布》的经过是什么呢?(龙王把宝石送给海力布,小白蛇再三叮嘱他动物说的话不能对别人说,善良的海力布把利用宝石从鸟儿那听到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变成了石头。
中小学《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中小学《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故事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文化的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传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和分类2. 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3. 民间故事的意义和价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故事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民间故事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民间故事,了解其基本特点和分类。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探讨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
5.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选择一篇民间故事进行阅读,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资源1. 民间故事文本:教师准备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故事,供学生阅读。
2. 多媒体课件:教师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3. 练习卷:教师设计练习卷,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练习等,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阅读理解:通过练习卷和课堂提问,检测学生对中国民间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合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环节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包括分享观点、倾听他人意见等。
七、教学反思1. 课堂节奏:反思教学过程中课堂节奏的掌握,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方法:思考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或尝试新的教学策略。
3. 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卷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八、拓展活动1. 民间故事分享:鼓励学生在课后寻找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在下节课上与同学分享。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指导教案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导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民间故事。
2.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名言:对于每一本书,都必须学会阅读。
——帕斯卡帕斯卡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每一本书,都必须学会阅读。
”(指名读,齐读)如此可见,掌握好的读书方法至关重要。
读一本书,我们首先要知道书中写了什么(板书:写什么),还要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板书:怎么写),最后悟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板书:为什么写)。
2.今天我们仍然用这样的方法来阅读一本新书:(出示:《中国民间故事》)。
二、指导阅读1.读封面。
(出示《中国民间故事》)从封面的文字介绍,我们可以得知这本书是教育部推荐读物,是众多知名作家、教育专家联袂推荐的读本。
2.读封二。
在封二上,我们可以了解很多关于这本书的信息,比如书的出版社、责任编辑、印刷版次、整本书的字数等等。
这本书有250千字,也就是说,大家读完这本书就有了25万字的阅读量,离我们五六年级学生应该达到的最低阅读量又进了一步。
3.读封底。
封底则摘录了著名作家与教育专家联袂推荐的话语。
孩子们自己读一读。
4.读彩页。
在书的前面几页有几幅彩色插图,你们看看都画了哪些故事?5.读目录。
这本《中国民间故事》里,像这样精彩有趣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慢慢的品读。
先来看看目录你发现了什么?(大多数民间故事的题目都是“谁干什么”看到题目就大概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
这些故事里的人物有些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有些是传说中的神仙,还有是动物。
)6.读内容。
共读:目录中那么多的故事一定有一个故事特别吸引你,快告诉大家吧!(师把孩子们脱口而出的故事名字书写在黑板上)我们这节课就挑选多数人想阅读的故事一起读。
要求独立阅读思考,在书中相应位置勾画批注、写下感受。
三、鼓励读书。
通过对刚才的阅读,你知道如何去阅读《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了吗?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怎样做呢?(对于好词好句不仅可以好好品读,还可以——摘录,做读书笔记。
中小学《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通过阅读《中国民间故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民间故事的概念与特点2. 《中国民间故事》选文及作者简介3. 民间故事阅读策略4. 民间故事中的道德观念5. 实践与拓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民间故事的特点,学会阅读民间故事。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民间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故事的概念、特点及阅读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道德观念。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4. 实践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民间故事的概念与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民间故事》选文及作者简介,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
3. 阅读策略:教授民间故事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4. 道德观念: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5. 实践与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检验学生对民间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3. 价值观体现:关注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对道德观念的认同和运用情况。
七、教学资源1. 《中国民间故事》文本:提供给学生阅读的民间故事文本。
2. 参考资料:有关民间故事的特点、阅读策略等方面的资料。
3. 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4. 课后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民间故事的概念与特点,讲解《中国民间故事》选文及作者简介。
2. 第3-4课时:教授民间故事阅读策略,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在线平台,发布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的预习资料,包括故事文本、相关视频和文化背景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民间故事的起源和特点”,设计问题如“你知道哪些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与日常生活有什么联系?”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统计数据和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确保预习效果。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民间故事,如《狼来了》、《狐假虎威》等,对民间故事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民间故事的知识,引导他们从文化、历史、艺术等多角度去欣赏和分析民间故事,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更加明确民间故事与童话、神话等其他故事类型的区别。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通过深入分析《中国民间故事》,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民族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文化自信;锻炼学生提取信息、整合观点的思维能力,提升表达交流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综合素养,为实现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作业成果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培养独立研究能力。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通过反思,不断提升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文化理解。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阅读故事文本,观看视频,了解民间故事的基本情况。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民间故事是广大人民群众以自发形式、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以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加入丰富的想象,讲述了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与思考。
这些故事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抒发了劳动人民的纯朴情感。
它们歌颂了人类对自然的好奇与崇拜、对灾难和困苦的不屈争斗;表达了人们对纯真爱情的讴歌与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邪恶势力的憎恨。
中国民间故事塑造出一批经典的人物形象,如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XXX,女扮男装外出求学,追求自由爱情的祝英台,不贪图富贵,聪明的XXX等等。
这些故事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民族情感,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情节猜测人物,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阅读兴趣;2.试读故事,初步感知其中神奇的想象;3.通过阅读单个故事进行故事阅读对比,归纳阅读整本民间故事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听故事,猜人物1.引导学生进行猜人物游戏,听故事后猜测人物身份。
例如:田螺姑娘、XXX、XXX等。
2.这些人物都来自同一本书——《中国民间故事》。
二、揭示题目1.引导学生看书中的题目,发现故事通常不长,分为多个故事。
2.学生发现故事多以人物名字来命名。
三、分享故事1.阅读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2.学生分享听完故事后的感受。
3.学生评价故事中人物的正反面。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初步感知民间故事的神奇想象和丰富内涵,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日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议论故事中不可思议的情节,比如长城怎么可能被哭倒呢?在阅读民间故事时,我们需要关注人物形象、神奇的情节和故事内涵。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故事,我们可以自己制作阅读框架,并按照自己的目标开始整本书的阅读。
最后,我们可以将这些故事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中国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中国民间故事》是一部经典的民间故事集,包含了众多脍炙人口、寓意深刻的故事。
本节课将通过整本书阅读,让学生深入了解故事的内容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难点是让学生深刻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课本、阅读笔记本、文具盒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国民间故事》的内容和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2. 阅读指导:向学生发放阅读笔记本,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做好笔记。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自己阅读的故事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分享: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自己阅读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口语表达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5. 寓意解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观念,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板书设计:1. 《中国民间故事》2. 故事情节3. 人物形象4. 寓意与道德观念作业设计:1.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进行深入阅读,做好阅读笔记。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道德观念,写一篇关于故事寓意的小短文。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教学内容部分提到的“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补充和说明:1. 自主阅读:自主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和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民间故事中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准备•课本:提前选好一些经典的中国民间故事供学生阅读;•幻灯片:准备幻灯片展示民间故事的图片和文化背景。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展示一些中国民间故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和文化内涵(10分钟)•通过简要讲解和幻灯片展示,介绍中国民间故事的起源、传承和特点,例如情节简单明快、语言生动形象等。
•引导学生思考民间故事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如家庭伦理、勇敢坚毅等。
第三步:阅读民间故事并进行讨论(15分钟)•学生自主选择一则民间故事,分组阅读并理解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和寓意。
•分组讨论故事中的经典台词、反复出现的动作或情节,并推测其寓意和文化内涵。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组内讨论的结果。
第四步:解析故事的文化内涵(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解释故事中的典故、传统文化符号等。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所体现的道德观念、人性思考等文化内涵。
第五步:个人阅读和思考(10分钟)•学生自主选择另一则民间故事进行阅读,尝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寓意。
•学生写下自己对该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并准备分享给全班。
第六步:学生分享(15分钟)•学生轮流分享自己所读的民间故事和个人理解,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加入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扩展讨论,拓宽学生思维,深入探究故事中的文化内涵。
第七步:总结和作业布置(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要点和重点,强调民间故事的价值和意义。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阅读并写下自己的阅读笔记,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寓意等。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导课教案师:很好,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民间故事,它们都是由普通百姓口头传承的,没有经过正式的写作和编辑,所以每个故事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民间故事的体裁特点。
三)掌握民间故事的体裁特点师:首先,民间故事的内容虚构,不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或者生活故事,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情节夸张,多采用象征的形式,充满幻想色彩。
比如说,《嫦娥奔月》中的XXX飞上月球,变成了月亮上的仙女,《牛郎织女》中的XXX和XXX在银河相会,这些故事都超越了现实生活,充满了想象力。
其次,民间故事可分为四大类,即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和笑话。
幻想故事就是像XXX奔月这样的故事,动物故事则是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故事,比如《狐假虎威》。
生活故事则是以人类生活为背景的故事,比如《孟姜女哭长城》。
最后是笑话,它们是以幽默的方式讲述生活中的小故事,比如《聋人与瞎子》。
最后,民间故事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它们还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智慧。
在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思考,也能够从中汲取到一些道理和智慧。
四)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师: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了民间故事的体裁特点,接下来,我们要通过阅读故事来理解它们中的寓意。
比如说,《孟姜女哭长城》中的XXX,她的忠诚和坚韧精神,就是我们应该研究的。
而《狐假虎威》中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妄自尊大,不要欺压弱者。
通过理解故事中的寓意,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也能够激发我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六、作业1.阅读《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一则故事,理解其中的寓意;2.总结民间故事的体裁特点,写一篇读后感。
老师向学生介绍了一本民间故事合集,其中包括了代代相传的中国故事。
老师选择了《秃尾巴老李》这个故事来进行阅读指导。
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做了批注,梳理了故事的脉络,发现了夸张和想象等修辞手法。
他们也发现了故事背后蕴含的美好愿望,即乐于助人和解救困难的人。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导设计
3.思维品质: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把握故事的核心内容。
-例如,《孟姜女哭长城》中孟姜女的忠贞爱情,《白蛇传》中白素贞的勇敢善良等。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故事中的共性和个性,如不同故事中女性形象的对比。
(2)理解故事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例如,《孟姜女哭长城》中秦朝的历史背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
(3)学会从民间故事中提炼和总结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观念,如诚信、勇敢等。
(4)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民间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手法和特点,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故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中国民间故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听说过哪些民间故事?它们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民间故事的魅力。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中的角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民间故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中国民间故事》教学设计2篇
《中国民间故事》教学设计2篇《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导设计教材提示:本册“快乐读书吧"以“从前有座山”为题,引导学生阅读中外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一般单篇篇幅较长,这是在四年级神话和科普类汇编作品的阅读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
教材由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部分组成。
导语把《从前有座山》这个类似于语言游戏的“讲不完的故事”作为引子,一方面提示了民间故事的口头性的根本特点,另一方面是唤起学生更多的关于民间故事的记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你读过吗"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通过列举中外民间故事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故事,如田螺姑娘、徐文长、歹U那狐、松迪亚塔,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
本册“快乐读书吧”栏目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并未给出具体的推荐书目,只是提示了学生可以去阅读中国、欧洲、非洲等地区的民间故事。
这是因为民间故事类的汇编作品非常丰富,这样编排使教师能够根据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选取篇幅、难度适合的文本进行推荐和教学。
“小贴士”点明了本次“快乐读书吧”的阅读要素。
这两个要素提示的都是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如情节内部的反复、固定的故事类型、相似的主人公和结局,而非具体的读书方法。
这是因为民间故事作为一种民众集体的口头艺术,不同于作家用书面文学所作的创造性表达。
因此在阅读时应多注重感受它的整体特点,以及它背后反映的民众传统心理,而不要去细致地分析文字表述。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通过实施在“单篇”中习得读书方法,“整本”中应用读书方法,再在“一类书”中内化读书方法的“篇本类”联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整本书的自主阅读。
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中国民间故事》为例,进行说明。
作品介绍:中国的民间故事,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有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的故事,名人佚事等等.民间故事,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具体地来说,它是民间文学里重要门类之一,关于民间故事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谓狭义,即民间故事是指民间神话、传说、寓言之外的那些具有幻想性或现实性较强的散文类民间文学作品;所谓广义,即民间故事是泛指人民群众所创作和传播的所有散文类民间文学作品. 讲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收录了各族经典的民间故事,是一本故事大全。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导课的教学设计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导教学设计渝中区德精小学田政一、内容简析中国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它是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的根基,有着各自独立的、各具特色的民间文学,因此就有各自不同的民间故事。
本书收录了包括汉族、傣族、白族、纳西族、黎族、回族、瑶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羌族、苗族、藏族、蒙古族等民族在内的数十篇民间故事。
从中可见不同民族的不同历史和文化风貌。
中国民间故事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民族情感,作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中国民间故事蕴含着英雄主义、乐观主义、人道主义等崇高的思想与美德,给人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
对青少年读者来说,阅读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本书,对传承民族文化、启迪智慧、拓宽文化视野有着积极有益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读懂中国民间故事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民族情感及道理。
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学会读懂民间故事的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通过阅读,感受中国民间故事永恒的艺术魅力。
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启迪智慧、拓宽文化视野。
三、教学重点明白民间故事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掌握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阅读导入,激起阅读欲望1、播放《中国民间故事》VCD片断,让学生欣赏。
(1)谈观后感受。
(2)什么是民间故事?我们试着给民间故事下一个定义。
(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
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劳动人民坚贞不屈的精神的赞颂。
主要类别: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生活故事才子佳人故事、公案故事。
)2、同学们,老师请大家欣赏一个片断,好吗?白娘子见法海拒不放人,只得拔下头上的金钗,迎风一摇。
顿时,掀起的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过去。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指导教案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民间故事的定义与特点1.1 民间故事的定义介绍民间故事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民间故事是一种口头传承的文学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价值。
1.2 民间故事的特点讲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包括口头传承、情节丰富、寓意深刻、人物形象鲜明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民间故事。
第二章:民间故事的分类与流传2.1 民间故事的分类介绍民间故事的分类,包括神话传说、民间传说、传统节日故事、民间笑话等,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多样性。
2.2 民间故事的流传讲解民间故事的流传方式,包括口头传承、书面记录、民间艺术表现等,帮助学生理解民间故事的传播和保存方式。
第三章:民间故事的重要价值3.1 文化传承与认同讲解民间故事在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方面的价值,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对于维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3.2 道德教育与启示讲解民间故事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情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第四章:民间故事的阅读方法4.1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民间故事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民间故事书籍、在线资源等。
4.2 深入理解与欣赏教授学生如何深入理解民间故事的情节、人物和寓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第五章:民间故事阅读活动设计5.1 小组讨论与分享设计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对民间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5.2 创意写作与表演设计创意写作和表演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写作和表演的方式,将民间故事进行创新和演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第六章:经典民间故事的介绍与分析6.1 《白蛇传》的介绍与分析介绍《白蛇传》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分析其体现的爱情和忠诚主题。
6.2 《牛郎织女》的介绍与分析介绍《牛郎织女》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分析其体现的孝道和爱情主题。
第七章:民间故事与当代价值的关联7.1 民间故事中的当代道德观念分析民间故事中体现的当代道德观念,如勇敢、善良、诚实等,引导学生从中吸取启示。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过程指导课教案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过程指导课教案一、图书简介民间故事时劳动人民共同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它是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的根基,有着各自独立的、各自特色的民间文学,因此就有各自不同的民间故事,本书收录了数十篇民间故事。
从中可见不同民族的不同历史和文化风貌。
中国民间故事蕴含着英雄主义、乐观主义、人道主义等崇高的思想与美德,给人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
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丰富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开拓视野,启迪智慧2.了解中国民间故事的丰富多彩和璀璨的地域、民族文化3.归纳民间故事类型和主要特点三、教学重难点1归纳民间故事类型和主要特点四、教学准备一张民间故事分类卡片五、教学过程一)自由交流师:离上一次的图书推荐活动已经过去十几天了,我想听听同学们都读了哪集篇民间故事了,从中还研究到了什么?学生谈领悟和自己的收获)师:你们适才说的很不错,XXX也相称了得,看来这段工夫的浏览对你们有很大裨益。
听了你们的讲话,就连教师我也对这些读过的文章有了新的看法。
看来我们以后要多多交流才是。
二)整理民间故事1.出示PPT民间故事的特点有——贴近生活(民间故事这种文体产生的时代晚于神话与传说,它是人成为客观世界的主宰之后产生并长期存在的文体);泛指性(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的主人公姓名往往是含糊的、不确定的);类型化(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有显著的类型化倾向)”【各种特点下分别举例说明】例一:《朱元璋封伙伴》、《草鞋换布鞋》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自行补充)例二:《七兄弟》里,主人公的名字就是大壮实、二刮风、三铁汉、不怕热、五长腿、六大脚、七大口(学生自行补充)2.师:第三个特点就需要我们这堂课来整理了。
请看到书的第2页师:自读第二页上的内容(类别引见: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笑话)师:其实幻想故事就是童话,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这类故事把现实生活中不大概完成的事物当作大概完成的事物表现出来,长借助法术和宝物完成贫穷、仁慈的主人公的愿望,并对恶人、贪心者予以赏罚。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导教案设计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导教案设计一、内容简析《中国民间故事》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具有虚构内容的文学作品,它是民间叙事散文作品的一种,亦称“古经”“说古”“学古”“瞎话”。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不局限于现实生活,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越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大多由人们口口相传,表达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由于版本的不同,收录的民间故事也不尽相同,但一些经典民间传说故事往往被众多版本收录,正说明这些经典民间故事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在读懂民间故事的基础上,懂得道理,了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掌握民间故事特点。
2.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比较阅读中外民间故事。
三、教学重点掌握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明白民间故事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拷问青石板》。
大家一定仔细认真听,待会儿要问大家几个问题。
(师绘声绘色讲故事)3.提问:故事主要讲的什么?包公为什么拷问青石板?包公凭什么断定那个人就是小偷?你觉得包公这样做妙在哪里?(生讨论后回答)4.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就在你们手中的《中国民间故事》里。
(二)指导阅读1.读封面。
(出示《中国民间故事》)从封面的文字介绍,我们可以得知这本书是教育部推荐读物,是众多知名作家、教育专家联袂推荐的读本。
2.读封二。
在封二上,我们可以了解很多关于这本书信息,比如书出版社、责任编辑、印刷版次、整本书的字数等等。
这本书有250千字,也就是说,大家读完这本书就有了25万字的阅读量,离我们五六年级学生应达到的最低阅读量又近了一步。
3.读封底。
封底则摘录了著名作家与教育专家联袂推荐的话语。
孩子们自己读一读。
4.读彩页。
在书的前几页有几幅彩色插图,你们看看都画了哪些故事?(孟姜女、嫦娥奔月、献桃祝寿、太阳的回答、日月潭、苏东坡画扇)这些故事你们都读过吗?谁来讲一讲?(生根据自己阅读的情况简单讲述这几个故事)5.读目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指点课教学设计
渝中区石油路小学付锐琴
内容简析:
《中国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文学作品辑录。
这些故事从生活出发,但又不限制于现实生活,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情节夸张,多采用象征的手法,充满幻想色彩,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对青少年读者来说,对传承民族文化、启迪智慧、拓宽文化视野有着积极有益的作用。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
2.在阅读中了解民间故事的体裁特点;
3.理解故事中的寓意,激发读书热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假期读了哪些课外书?有些什么收获呢?(生畅所欲言)
同学们读过童话故事、神话故事,也读过小说,你们是怎么阅读这些书籍的呢?(看封面书名猜内容;看目录了解章节和主要人物;看内容感知作者表达方法和情感)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交了一个好朋友。
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出示《中国民间故事》。
二、理解新书
1.说到民间故事,你们读过或知道哪些呢?
2.同学们知道的真很多。
所谓民间故事就是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口头文学作品,人们人人相传,代代相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们文学世界中的一块瑰宝。
这本书将带领我们一起走进民间故事,感知民间文学的独特魅。
3. 让我们打开书先来浏览目录,了解一下这本书中都有哪些故事呢?这是一本故事合辑,一个故事就是一个独立的篇章,现在我们就选一篇民间故事来看看吧。
三、指点阅读
1.师生共读:神笔马良。
提示,不懂笔墨不读书,养成勾划批注的好习惯。
2.出示学习提示,读后交流:
这个故事主要写了什么?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民间故事的取材都来源于生活,通常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板书:起因、经过、结果)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民间故事最常见的就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内容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也能够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板书:夸张、想象)
文中有没有你觉得写的特别好的句子,读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马良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有什么启发?(在故事背后一般都隐藏着对后人美好祝愿和期望,需要你们读后去领会。
板书:美好愿望)
四、小结方法
1.读通文章,了解故事大意。
(明内容)
2.梳理文章脉络,弄清起因经过结果。
(理线索)
3.读文勾画并作批注,感悟作者写作手法。
(学表达)
4.说说读后感受,体会作者写作目的。
(悟情感)
五、布置任务
课后自读本书,能够按照目录顺序读,也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读起。
之后,我们再来举行读书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