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的结构功能与微生态

合集下载

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

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
平衡
胃肠道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 场所
胃肠道壁内有大量的绒毛,增加 了吸收面积
胃肠道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各种 消化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 收
胃肠道蠕动有助于食物的混合和 推进,促进消化和吸收
胃肠道分泌多种 消化酶,如胃蛋 白酶、胰酶等, 帮助食物消化。
胃肠道分泌胆汁, 帮助脂肪消化和 吸收。
胃肠道分泌胃酸, 帮助蛋白质消化 和吸收。
胃肠道分泌黏液, 保护胃肠道黏膜,
防止食物刺激和 损伤。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胃肠道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胃肠道的排泄功能主要是通过肠道蠕动和分泌物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胃肠道的排泄功能还包括对水分、电解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排泄。 胃肠道的排泄功能受到神经、内分泌等多种因素的调节。
胃肠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胃肠道黏膜是免疫屏障的主要结构 胃肠道黏膜中的淋巴组织、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在免疫屏障中发挥重要作用 胃肠道黏膜中的黏蛋白、黏蛋白-糖蛋白复合物等物质在免疫屏障中起到保护作用
汇报人:XX
胃肠道壁:由上皮细胞、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
粘膜层:含有丰富的粘液和粘膜下层的毛细血管,可以防止食物和细菌直接接触胃肠道 壁
粘膜下层的毛细血管:可以吸收营养物质,同时防止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
肌层:通过收缩和舒张,推动食物在胃肠道内的运动,同时也可以防止细菌和毒素进入 胃肠道壁
胃酸: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和病毒
特点:小肠绒毛 丰富,有利于营 养物质的吸收
盲肠:位于大肠的起始部分,主要功能是储存食物残渣 结肠:位于大肠的中段,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直肠:位于大肠的末端,主要功能是储存粪便并排出体外 肛门:位于直肠的末端,主要功能是排出粪便

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及其应用

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及其应用

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及其应用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备受瞩目。

作为人体内最复杂的微生物群体之一,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肠道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入手,阐述现有研究的重要进展,并探讨肠道微生物在健康管理和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一、肠道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肠道微生物是指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主要由细菌组成,并包括真菌、病毒、古菌等。

肠道细菌群的数量可达到10^14个,并含有数千个不同种类的菌。

这些微生物和肠道宿主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在人体生理和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肠道微生物可分为两类:有益菌和有害菌。

其中,有益菌主要有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

它们可以调节肠道环境,促进有害菌的生长抑制,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肠胃疾病等。

有害菌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菌等。

大量有害菌存在时,容易引起感染、腹泻等疾病。

肠道菌群的生态学结构对人体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肠道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饮食、遗传和年龄等都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

因此,了解肠道微生态结构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不仅有利于发展相应的干预策略,还可以为个体化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肠道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进展由于肠道微生物的重要性,肠道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肠道微生态结构,揭示微生物组成和功能,有助于深入了解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干预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目前,肠道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健康的关联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健康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人体内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与免疫系统的稳定性相关。

一些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炎症反应。

此外,肠道微生物组成也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比如肥胖症、炎症性肠病、自闭症等。

肠道微生态

肠道微生态

肠道菌群被认为是一个具有重要 作用的“新器官”,许多种类的 细菌已经进化并适应在人类肠道 中生存和生长。
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织反映了微 生物及宿主水平上的自热选择, 促进了这个复杂生态系统内部的 相互协作和功能的稳定。
根据肠道菌群与宿主关系分:
01
02
03
优势菌群 (90%↑)
➢ 与宿主互为共生关系的 共生性细菌,终生伴随 宿主;
3
4
5 干扰群体感应信号分子
6
7 营养及代谢作用
①参与B族的合成 ②促进机体对蛋白质消化吸收 ③减少血氨的来源 ④参与胆汁酸和胆固醇代谢 ⑤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非消化性 低聚糖等
益生菌能增加黏液的分泌, 保证屏障的完整性
竞争性排除 病原微生物
①产生不利微环境,降低肠道pH值 ②物理(空间位阻效应)阻断可用 的细菌受体位点抑制病原菌的黏附 ③与病原菌争夺必须的营养物质和 能量来源
➢ 定制肠道的概率很小, 但数量超过正常范围 就会扰乱肠道微生态 平衡而致病
肠道菌群的分类(分5个门)
厚壁菌门 (Firmicutes) 1
变形菌门 3
(Proteobacteria) 放线菌门
4
(Actinobacteria)
拟杆菌门 2 (Bacteroidetes)
疣微菌门
5
(Verrucomicrobia)
益生元作用
01
促进益生菌的生长及繁殖 02
产生短链脂肪酸
03
调节血糖、降低血脂及 04
促进钙、镁、铁、锌等
血氧、保护肝脏
矿物元素的吸收
05
改善肠道黏膜免疫
06
改善胃肠功能
益生元与益生菌的关联性

人体肠道微生态 生命早期微生物对健康的意义

人体肠道微生态 生命早期微生物对健康的意义


(11)、2015年,Dachuan Zhang等研究表明, 肠道菌群通过TLR及MyD88信号通路介导中性粒细 胞的衰老;如果清除肠道菌群会导致循环中的衰老 中性粒细胞显着减少,并增加了炎症相关的器官损 伤


(12)、2014年,Manon DSchulz等在K-ras小 鼠身上证明,高脂饮食可以促进小肠肿瘤发生且与 肥胖无关。 (13)、2014年,Nan Qin等构建了肝硬化患者 肠道菌群基因组,找到了66个代表细菌物种的MGS, 其中28个在患者组中富集,38个在健康组中富集, 并根据各基因标记物定义了肝硬化病人区别指数
5 抗肿瘤作用


双歧杆菌是肠道菌群中的主力军,具有显着的抗癌 作用,能够直接或间接清除致癌物质,使致癌物质 失活: 抑制肠道内腐败菌产生的致癌酶;降低肠道pH值, 促进肠道蠕动,缩短致癌物质与肠道接触时间,促 进致癌物质的排放。


(1)、与减肥后反弹有关:2016年,Christoph A Thaiss等发现给予节食减重的小鼠高脂饮食后,促 进了更快的体重反弹和代谢失常;将此类鼠的菌群 移植到无菌小鼠并给予高脂饮食时,与移植正常菌 群的小鼠相比体重增加更快。 (2)、2016年,Martina Sassone-Crosi等研究 发现有益菌EcN可以分泌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 microcin,该蛋白可以抑制炎症肠道中肠杆菌的扩 增,使炎症程度减轻


(14)、2012年,Junjie Qin等利用宏基因组相 关研究的方法,最终确定了可用于二型糖尿病分类 的23个肠道生物标记物 (15)、2011年,Andrew LKau等利用宏基因组 学和无菌动物,阐释了饮食、营养、肠道菌群和宿 主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说明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 息息相关。

肠道屏障与肠道微生态

肠道屏障与肠道微生态

肠道屏障与肠道微生态肠道在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物质的同时又能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菌膜屏障抑制于肠道内,在此过程中肠道屏障起重要作用。

肠道屏障包括肠道正常菌群、黏液层、肠上皮细胞层、肠道免疫系统、肠-肝轴、防御素(defensins)等(1),其功能主要在于防止肠道内细菌及内毒素移位。

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屏障的构建以及肠道屏障受损后细菌、内毒素移位密切相关。

现就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屏障的关系与作用进行综述如下。

1 肠道细菌在肠道屏障构建中的作用1.1 肠道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生态处于平衡状态,一方面,正常菌群中的专性厌氧菌如双歧杆菌可通过磷壁酸黏附作用占据于肠上皮细胞表面,形成一层菌膜屏障,抑制肠道内(主要为肠杆菌科细菌)以及外源性潜在致病菌(PPMOs)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定植,起定植抗力作用(1,2);另一方面,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生理有益菌还有多种生物拮抗功能,如通过争夺营养,酸性代谢产物(乙酸、乳酸)降低肠道局部pH、产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物质如亲脂分子(3)、小菌素、过氧化氢等(4),对肠内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链球菌等起抑菌或杀菌作用,抑制肠道PPMOs生长。

双歧杆菌还可显著抑制E.Coli O157∶H7对肠细胞株Caco-2上皮细胞的黏附(5)。

可以认为肠道正常菌群参与了肠道第一道屏障的构建。

1.2 肠道黏液层:主要由肠道杯状细胞及肠上皮细胞分泌的黏蛋白组成。

含大量水分的黏蛋白象凝胶样铺垫在肠腔内,同时黏液层中也包含了分泌性免疫球蛋白(sIgA)。

黏蛋白是一类糖蛋白,由杯状细胞表达的MUC2、MUC3型黏蛋白是回肠、结肠黏蛋白的主要分,结肠黏蛋白以MUC2型为主,而MUC3型表达量低(6);MUC3型主要由小肠杯状细胞及肠上皮细胞表达。

黏蛋白碳氢结构特异,有细菌黏附结合的生态位点。

黏液蛋白中的结合位点可与肠上皮细胞上的结合位点竞争,以阻止细菌(主要为PPMOs)与肠上皮结合,使细菌处于黏液层,以利于肠蠕动时被清除(7)。

肠道微生态的临床研究PPT课件

肠道微生态的临床研究PPT课件
3、抑制巨噬细胞释放TNF的同时,可能还通过诱导免疫 耐受而起到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作用。
.
35
减轻炎症 降低复发 保护肠道屏障
.
36
Sheil B,et al.J. Nutr. 137: 819S–824S, 2007.
维持缓解 降低复发 调节免疫 改善肠道通透性
.
37
Sheil B,et al.J. Nutr. 137: 819S–824S, 2007.
? 一组为安慰剂对照。
服用8周,每日记录IBS患者的主要症状,评估生活质量、 粪便微生物、外周单核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白介素-10和白介素-12。
.
31
试验结果
双歧杆菌可以有效降低IBS患者症状. 积分,但乳酸菌和安慰剂则不明3显2
试验结果
双歧杆菌可以有效改善IBS患者腹痛、腹胀症状积分,
乳酸菌在第2周时改善腹痛症状积分
BALFOUR- SARTOR R,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4;126:1620–1633
.
38
益生菌的临床应用
? 肝硬化
研究对象:24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 B或C级 实验分组:培菲康,3粒,tid,疗程3周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测下列指标
? 粪便中的7种常见厌氧菌及需氧菌定量分析 ? 外周血内毒素水平
7.79+4.51
9.54+1.53
9.27+1.25 8.01+0.73
4.08+4.85 9.74+1.15
8.01+1.95* 8.12+1.32*
6.06+1.02
7.13+2.06

微生态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微生态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微生态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对微生态的研究逐渐加深,微生态技术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微生态是指一种由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组成的微小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环境中,并彼此影响和互动。

人体的肠道也是一个微生态系统,在肠道中生活着各式各样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但是,当微生态失衡时,就会导致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1. 微生态技术的概念及应用微生态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菌群和代谢产物等方法来调节和改善微生态环境的一种医疗技术。

微生态技术常用于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微生态技术有很多种应用,如通过口服益生菌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肠道蠕动,调节肠道内环境,增强肠道免疫能力和排毒功能。

微生态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便秘、腹泻、消化性溃疡、胃肠道炎症等消化系统疾病。

2. 微生态技术在治疗肠道菌群失调中的应用肠道菌群失调是指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引起的肠道功能障碍。

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肠道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导致便秘、腹泻、腹胀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微生态技术可以通过口服益生菌、益生元等来改善肠道菌群失调,保持肠道微生态稳定,从而治疗相关消化系统疾病。

3. 微生态技术在治疗消化道感染中的应用消化道感染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

微生态技术可以通过口服益生菌、益生元等来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抵抗有害菌的入侵,防止消化道感染的发生。

此外,微生态技术还可以通过改善肠道免疫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轻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

4. 微生态技术在治疗胃肠道炎症中的应用胃肠道炎症是指消化系统中的炎症性疾病,包括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性肠病等。

微生态技术可以通过口服益生菌、益生元等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肠道黏膜修复,缓解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

此外,微生态技术还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免疫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减轻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肠道——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肠道——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肠道——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展开全文人们大都认为心、脑、肝、肾等脏器与健康密切相关,而对肠却不屑一顾。

殊不知,肠道健康与否也关乎到生命的安危。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它的正常或失调,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著名科学家梅契尼可夫认为,如大肠内微生态环境失调,有害细菌产生的毒素被肠壁细胞吸收后会引起慢性中毒,导致人体的衰老。

这便是“自身中毒”学说。

肠道是人体健康的基石人体的加油站人一生中摄入的食物,约为70吨,这么多的食物都要由肠道处理;且人体所需的大多的营养物质都由肠道吸收。

最大的免疫器官人体70%的免疫力来自肠道;人体70%的免疫球蛋白IgA在肠道;95%以上的感染性疾病与消化道有关。

最大的排污厂人一生中要排出约4000公斤的大便,有1/3是肠道细菌;80%以上的毒素由肠道排出体外。

当肠道排泄受阻,滞留的有害物可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还会破坏身体各大系统,比如:色素沉积,皮肤萎黄,色斑显现;代谢异常,诱发肥胖、心脑血管疾病;肝脏解毒功能降低,引起脂肪肝、肝硬化等。

肠道健康,关键在于肠道菌群平衡肠道中大约有一百万亿不同种类的细菌,有的对人体有益,有的有害,有的则利害兼具,分别称为益生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益生菌和有害菌的关系是此消彼长,肠内只有那么多空间容纳这些菌,益生菌多了,有害菌就减少。

人体肠道内益生菌的比例越高,微生态环境就越好,肠道就越显年轻有活力。

1形成保护屏障,防止有害菌侵入益生菌进入肠内后,能在肠壁上形成“菌膜屏障”,抵御致病菌入侵,防止腹泻,还能分解、排出有毒物质,起到通便、延缓衰老的作用。

2缓解便秘、腹泻双歧杆菌代谢产生的有机酸,能促进肠道蠕动,使大便温度增高,缓解便秘。

有机酸还能抑制引起腹泻的细菌生长,从而缓解腹泻。

3促进消化吸收益生菌可使乳糖转变为乳酸、水解蛋白质,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促进人体消化酶分泌和肠道蠕动,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4调节免疫,增强抵抗力益生菌可通过粘附于肠黏膜表面,形成生物屏障,产生酶降解过敏原,诱导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的产生,活化免疫细胞,调节免疫力。

肠道的结构功能与微生态课件

肠道的结构功能与微生态课件
肠道微生物的分布和数量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 食、年龄、药物等。
肠道微生物的功能
消化食物
肠道微生物通过分解食物中的复
杂成分,如纤维素、糖类等,为
宿主提供营养。
01
合成维生素
02 肠道微生物能够合成一些人体无
法自身合成的维生素,如维生素K
、维生素B12等。
促进肠道蠕动
肠道微生物能够刺激肠道蠕动, 促进肠道排空和排便。 03
其他生活方式对肠道健康的影响
精神压力
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导致肠道问题,如肠易激综 合征。
睡眠质量
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改善消化 问题。
环境因素
环境污染、食品添加剂等可能对肠道健康产生不 良影响。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其他措施
如定期进行肠道检查、保持个 人卫生等也有助于维护肠道微
生态平衡。
05
肠道疾病与肠道微生态
肠道疾病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
肠道微生物群落对肠道健康的影响
肠道微生物群落与肠道健康密切相关,许多肠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肠道微生 物群落的失衡有关。
肠道微生物群落对肠道免疫系统的影响
肠道微生物群落对肠道免疫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从而影响肠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免疫调节
04 肠道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免疫系 合理饮食是维护肠道微生态平 衡的重要措施,应保证膳食纤 维的摄入,增加益生菌的摄入
等。
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 、适量运动等,有助于维护肠 道微生态平衡。
药物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 药物治疗来维护肠道微生态平 衡,如抗生素治疗等。
食物选择
高纤维、低脂肪、低糖、高蛋白质 的食物有助于肠道健康。

肠道菌群的组成及作用

肠道菌群的组成及作用

肠道菌群的组成及作用在微生物学诞生后不久,人们就发现,在动物的消化道中存在有不少微生物。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也注意到,在人类的肠道,尤其是结肠(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大肠)中,也存在着大量微生物。

这些以细菌为主的微生物种类极多,数量极大。

——摘要在微生物学诞生后不久,人们就发现,在动物的消化道中存在有不少微生物。

例如在牛、羊、兔等食草动物的胃或盲肠中,就存在大量以细菌为主的微生物群体。

由于食草动物摄入的植食性饲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难以依靠动物体自身分泌的酶液消化,而微生物群体中包含的纤维素消化菌、半纤维素消化菌等可以较好的将多糖转化为低聚糖和寡糖,从而促进对这些营养物质的吸收。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也注意到,在人类的肠道,尤其是结肠(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大肠)中,也存在着大量微生物。

这些以细菌为主的微生物种类极多,数量极大。

据推测,一个正常成人体内,肠道内的细菌总重量可达1-1.5千克,包含的细菌数量则可以达到1014个[1]。

而一个成年人自身的细胞数量为1013个,也就是说,居住在我们肠道内的细菌数量,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我们每天排出的粪便中,干重量的50%以上是由这些细菌及其“尸体”构成的。

因此有人风趣的说,从数量上来看,我们人类并不应该被称为人类,而应被称作细菌。

如此庞大的细菌群体驻扎在肠道内,构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集体。

这个集体,就被称作肠道菌群。

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中,超过99%都是细菌,存活着数量大约有100兆个,有500~1000个不同的种类。

这些数目庞大的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类: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有益菌,也称之为益生菌,主要是各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可以合成各种维生素,参与食物的消化,促进肠道蠕动,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分解有害、有毒物质等。

有害菌,数量一旦失控大量生长,就会引发多种疾病,产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质,或者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中性菌,即具有双重作用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在正常情况下对健康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从肠道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就可能引发许多问题。

肠道微生态简介介绍

肠道微生态简介介绍
进行培养和鉴定。
组织学技术
通过切片、染色等组织学方法观 察肠道黏膜和组织中微生物的分 布和形态,并分析其与宿主细胞
的关系。
免疫学技术
利用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反应, 检测肠道中的微生物抗原或其产 生的毒素等,以评估肠道微生态
状态。
肠道微生物的基因组学研究
全基因组测序
对肠道微生物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基因组结构和功能,了 解其对宿主的影响和相互作用。
演变
肠道微生物群落在个体生命过程中不 断发生变化和演变,受到疾病、药物 、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具有 动态变化的肠道微生物群落。
肠道微生态的功能
03
与作用
肠道微生态的功能与作用
• 肠道微生态是人体肠道内各类微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 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它不仅对人体的消化、吸收、代谢、免 疫等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还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密 切相关。因此,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保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 意义。
特点
肠道微生态具有多样性、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等特点。多样性是指肠道内微生物种类繁多,各种微生物之间相 互依存、相互制约;稳定性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生态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自我调节能力是指肠道微生态 对于外界干扰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
肠道微生态的重要性
维持人体健康
肠道微生态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参与人体 的消化、吸收、代谢等功能,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氨基酸 等营养物质,同时还有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肠道微生物与药物研发和生产的关系
肠道微生物与药物研发
肠道微生物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有助于药物研发和优化。
肠道微生物与药物生产
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优化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动物肠道微生态环境与微生态营养

动物肠道微生态环境与微生态营养
径) ?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裂解途径( ED途
径,糖类的厌氧分解途径) ?磷酸解酮酶途径(少数细菌进行异型乳酸发酵
时采用的途径)
第二节 动物微生态营养原理
二、动物胃肠菌群对营养物质的代谢
(二)蛋白质的代谢 1.蛋白质分解
?蛋白质及其降解产物常作为细菌生长的氮源或 生长因子。
?在某些情况下,蛋白质及其降解产物也可作为 机体的能源,如某些氨基酸可作为在厌氧条件 下生长的梭状芽孢杆菌的的能源物质。
对优势, 其次 双歧杆菌比人少,大肠杆
厌氧弯曲杆菌、 菌菌数为107-108个/g。产
消化球菌 等菌 气荚膜梭菌检出率比人稍
数为108个/g, 高,但由于饲料不同,产
其他菌群 出现 气荚膜梭菌的菌数有很大
的较少。
变动。

? Click to add Text
? Clic普k to通add环Te境xt 下得 毛?粉Clic菌k to群add与Te狗xt 相似。 据报道,绝对优势
第二节 动物微生态营养原理
一、动物消化道微生态环境
(四)其他动物消化道菌群


? Click to add Text
盲肠粪便
绝对优? Cl势ick t菌o ad群d Te为xt 消化 链球菌、链? Cl球ick t菌o ad、d Te乳xt 杆菌
中以杆菌 占绝 等,其菌数为 10 10 个/g ,
第二节 动物微生态营养原理
一、动物消化道微生态环境
(二)猪的消化道菌群
胃酸有杀菌作用,大部分外来菌都可被杀死。 猪胃内生存的菌主要是耐酸菌,如乳酸杆菌等。猪 肠内菌群大致分为三类,即乳酸菌、厌氧菌和需氧 菌。据报道,成年猪的粪便菌群总数在 1010个/g以 上,并以消化球菌、螺旋体等厌氧菌占绝对优势, 它们和乳杆菌共同构成猪肠道绝对优势菌群;其次 为双歧杆菌、巨球形菌,其菌群总数在 10 8-10 9个 /g;而链球菌、肠杆菌科一般为107-108个/g。

肠道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
作为人体最庞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肠道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不仅能调节人体健康,更在膳食和宿 主之间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Joshua Lederberg曾指出的,人体与人体共生微生物构成了 超级生物体(superorganism)。
研究发现
1972年,微生物学家托马斯·拉奇(Thomas Luckey),在论文中估计消化道容积约有1升,而每克肠道内容 物的细菌含量约有10,由此得出肠道细菌的数量大致为10。
值得一提的是,膳食因素也是改变肠道微生物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最容易改变或控制的因素。不同人群由 于膳食习惯的不同,对于膳食因子的摄入有很大不同,由此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构与功能也会存在较大差 异。人体肠道中核心主导菌群与膳食模式中蛋白、脂肪和糖类成分的比例有关,拟杆菌属在长期以蛋白质和脂肪 为主要膳食成分的人群中占主导地位,而在以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类,植物性饮食为主要膳食成分的人群中, 普氏菌属则占核心地位。此外,富含高饱和脂肪酸的膳食能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并促进原本较低丰度的亚硫酸 盐还原菌及沃氏嗜胆菌的增殖。另一项对欧洲儿童(西方特色饮食)及非洲儿童(非洲农村饮食)的肠道微生物研究 表明,相比于欧洲儿童,非洲儿童肠道微生物种群中厚壁菌门量偏低而拟杆菌量偏高 。
功能
功能基因的发掘
随着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等技术的发展,肠道微生物的生理功能逐渐在基因层面得到了发掘和证实。 2006年美国基因组研究所在采用鸟枪测序法对人体肠道微生物组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基础上,解析了肠道微生物的 基因功能。结果表明与同源基因信息库(COG)中其他微生物相比,肠道微生物基因组中富含参与碳水化合物、氨 基酸、甲烷、维生素和短链脂肪酸代谢的基因,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人体自身所不具备的,表明肠道微生物是人体 代谢的重要参与者。

认识肠道微生态(精品PPT)

认识肠道微生态(精品PPT)
人体正常菌群种类达500余种 数量达100万亿个(人体体细胞 只有10万亿个)重量约1271克, 相当于肝脏的重量,如果将一个 人的肠内细菌排成一列,其长度 约可绕行地球2周多。
1g 10g
20g 20g
1000g
(78.67%)
200g 20g
胃肠道微生态系统
胃PH2
分泌酸(HCl) 对大分子物质进行消化
小结
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重要且 复杂的生物系统,是肠粘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 分,但对其认识仍然有限。
肠道微生态失调由多种因素参与,可产生与 代谢、免疫、炎症、肿瘤等相关的多种病理后 果。
生物制剂对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有效,更有 效更精确的制剂有待开发。
Thanks!
肠道屏障Topic Goes Here
肠黏膜的机械屏障
由肠黏膜上皮细胞、侧面的细胞 连接和上皮下的固有膜等组成
肠黏膜的化学屏障
由胃肠道分泌的胃酸、胆汁、各种消化酶、溶 菌酶、黏多糖、糖蛋白和糖脂等化学物质组成
肠黏膜的免疫屏障
由肠道黏膜上皮的免疫相关 组织、细胞、和分子所组成
肠黏膜的生物屏障
肠黏膜的生物屏障主要由正常的肠道菌群构成, 正常菌群各种菌种之间彼此互相依赖又相互制约
菌群失衡的主要原因
抗生素 创伤 应激 酗酒 其他因素
数量改变
胃酸、胃肠液分泌下降 炎症性肠病(IBD) 糖尿病 SLE、硬皮病 贾弟鞭毛虫病或其他寄 生虫感染
老年人、营养不良
部位改变:细菌移位
肠粘膜通透性增加 肠道运动功能减弱 上移至小肠污染 外移致腹腔感染、MODS
肠道菌群失调
Y肠ou道r 菌To群pic失G调oes Here
效果
微生物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课件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课件

3 微生态组成的因素
饮食、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肠道微生态的构成。
肠道微生态的作用
消化和吸收
肠道微生态参与食物消化和 养分吸收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免疫调节
肠道微生态与免疫系统密切 相关,可以调节免疫反应。
代谢调节
肠道微生态参与体内代谢调 节,例如能影响体重和血糖 水平。
肠道微生态和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
免疫系统的守护者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课件
肠道微生态是指人体肠道中存在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对我们的健康有着重要 的作用,我们来看看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的。
肠道微生态的介绍
1 微生物多样性
肠道中有上千种不同的微生物,包括 细菌、真菌和病毒。
2 益生菌和有益细菌
益生菌帮助维持良好的肠道微生态平 衡,有益细菌有助于消化和吸收养分。
3
肠道pH平衡
肠道微生态通过产生有机酸和酶等物质来维持肠道pH平衡。
如何保护和维护肠道微生态
均衡饮食
摄入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微 生态的平衡。
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会对肠道微生态造成负 面影响。
减压身心
身心放松可以减少对肠道微生态的负面影响。
肠道微生态不平衡的影响
1 消化问题
肠道微生态与免疫系统相互作 用,维护身体免疫系统健康。
微生态平衡对免疫系统 至关重要
免疫系统依赖于良好的肠道微 生态平衡来保持正常功能。
益生菌的重要性
益生菌可以增强免疫系统,预 防疾病和感染。
肠道微生态和消化系统的关系
1
食物消化
肠道微生态参与食物消化,分解复杂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
2
营养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免疫性防御
虽然大肠的环境对宿主最为有利,但微生 物依然要在胃、小肠和大肠中定居。 在小肠中这些微生物群系存在于小肠上皮 细胞表面、肠绒毛表面的粘液中、隐窝中和肠 腔中。 无论寄居何处,一般微生物群系相对稳定 且由许多特定的种群组成。这些微生物群系是 宿主动物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动物提供 营养和内在环境。
大肠壁的结构
• 大肠壁的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粘膜 (无绒毛结构),粘膜下层,肌织膜和 外膜。 • 大肠壁内含有大肠腺,其分泌液呈粘液 状(不含消化酶),主要是为了润滑肠 腔,便于排便。
大、小肠道组织结构比较
回肠壁镜鉴图
回肠壁镜鉴图
空肠镜鉴图
空肠镜鉴图
胃肠道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最大 的器官,而胃肠道上皮提供了环境与人 体之间最大的黏膜屏障。
非免疫性防御
胃 胃是一个重要的非免疫防御器官,胃的酸性环境极 大地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减少了进入小肠的微生物 数目。 那些耐过胃的酸性环境,而进入小肠的微生物受到 小肠中碱性环境(更有利于细菌的繁殖)的影响其数 目增加,也增加了微生物附着在粘膜上皮上的可能性。 为对付这些微生物的侵袭,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 了进一步的小肠免疫性防御机制,容当后论
• 胃肠道粘膜特别是小肠粘膜的表面积非常大, 动物通过这一表面与各种养分、微生物和外源 性毒素发生直接接触。
• 小肠不仅能使养分在肠腔和血液循环系统之间 进行交换,而且也能防止病原体穿过肠壁进入 体内。 • 因此,小肠具有一系列粘膜防御机制,根据其 性质,这些防御机制大体上可以分为非免疫性 和免疫性两种。
小肠璧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小肠为典型的中空性器官,管壁由内向外 依次为粘膜、粘膜下层、肌织膜和外膜四层结 构。 • 粘膜:由单层柱状上皮、粘膜固有层和粘膜肌 层构成。 • 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柱状细 胞具有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杯状细胞具有分 泌粘液的功能,起着润滑肠腔和保护粘膜的作 用。
免疫性防御
细胞免疫因子--免疫反应的介质
肠道中固有的非免疫性和免疫性防御机制的协 调是由局部化学信号或细胞因子来进行的 这些细胞因子是各种不同的激活信号,由固有 层的各种不同细胞释放的,而且一般情况下都是新 合成的蛋白质。
免疫性防御
巨噬细胞起关键作用
固有层中的巨噬细胞在小肠炎症和免疫反应的许多 环节中起关键作用。 从对穿透粘膜侵入体内的微生物的吞噬和杀灭作用开 始,一直到激活和动员淋巴细胞以及最后通过抑制炎症 反应促使创伤愈合的全过程均需吞噬细胞的参与。 这些功能的调节都是依赖局部释放的大量信号分子 实现的,这些信号分子包括细胞活素、生长因子及生物 活性脂类。
小肠璧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 小肠粘膜上皮和粘膜固有层向肠腔内凸起形成了小肠 绒毛,为小肠特有的结构。具有扩大肠腔内面积和吸 收营养物质的功能。 小肠绒毛内有乳糜管和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 乳糜管属于毛细淋巴管,具有吸收脂肪酸等大分子 物质的功能 毛细血管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经毛细血管 静脉端随肠的静脉经门静脉回流入肝。 • 粘膜内还有肠腺分布,分泌小肠液。 • 粘膜下层: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等 • 小肠的功能:时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非免疫性防御
正常微生物群系的免疫刺激作用 研究表明,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可以通过刺激粘膜免疫系统 和系统免疫系统的途径来促进宿主动物的免疫力 在无菌动物,其所有免疫器官(包括肠道)均发育不足。 引入致病性肠道细菌以后,正常的免疫结构和功能得以迅速 恢复。 其它实验也间接地为这种现象提供了证据。在一项使用 直接饲喂微生物的实验中人们发现,仔猪的免疫力提高,生 长速度也加快 。
非免疫性防御
大肠及小肠的微生物群系 大肠中的环境为:pH近中性,厌氧条件,运动性 减低。这种条件有利于大量正常菌群的繁殖和生长。 除了为宿主动物本身提供营养以外,这些肠道固有细 菌在维持肠道功能健康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常菌群的最重要作用莫过于它能阻止侵入肠道中 的病原微生物的定居(Hentges 1983),这种作用就是 所谓的定居抗力(Colonization resistance)。正常细 菌产生定居抗力的机制包括:利己不利它的pH、与病 原微生物竞争养分、竞争肠上皮上的附着点,并在局 部产生细菌素。
非免疫性防御
小肠 小肠的非免疫性防御机制,包括能杀死某些微生物 的胆汁和能使细菌细胞壁降解的含有蛋白酶的胰液。 上皮细胞本身也是屏壁,单个肠细胞紧密接合,这 可以阻止大分子的通过。 另外,小肠绒毛上的肠细胞每3-6天更替一次,这 进一步阻止了病原微生物在肠道中的定居和繁殖。
肠蠕动会产生一种机械性清理作用,可以防止微 生物在小肠上段上皮上的附着。杯状细胞分泌的粘液 可以保护肠上皮的表面,也提供了一个能够捕获抗原 的粘性基质。
免疫性防御
肠道粘膜的25%由淋巴样组织构成,而整个机体中70% 以上的免疫细胞存在于肠道中。肠道免疫系统的细胞有的 弥散存在,有的高度集中形成淋巴小结,比如淋巴滤泡集 结,它可以分泌IgA和产生B淋巴细胞。 固有层含有大量弥散的T淋巴细胞群、含免疫球蛋白的 细胞群(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吞噬细胞、肥大细胞、少 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嗜酸性细胞和嗜中性细 胞以及具有生物活性的成纤维细胞。肠道亦含有丰富的神 经丛,对肠道的运动起关键作用。
胃肠道的组成
• 胃肠道是消化系统的管道部分。 • 从口腔到肛门,长约8—10米。包括:口 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 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 肛门。 • 胃肠道是消化道的通俗叫法。胃 Nhomakorabea的组成与功能
• 猪的胃壁分粘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 • 粘膜层包括无腺部和有腺部两部分 其中有腺部粘膜层的固有膜内,含有丰富的消化腺, 以胃底腺最为重要,其主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凝乳 酶和脂肪酶,可消化蛋白质和脂肪。 • 壁细胞分泌的盐酸,有助于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 • 胃壁肌层发达,其强有力地收缩,利于胃内容物的混 合和向肠内运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