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题型练习进步
小学生阅读理解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生阅读理解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53963f6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3.png)
小学生阅读理解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
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思,还能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而小学生阅读理解题在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一、培养阅读兴趣阅读理解的第一步是对文字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如故事书、科普读物、报纸等,激发他们对阅读的乐趣。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阅读分享会等,让孩子们通过参与互动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读内容。
二、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阅读理解题中,常涉及到找关键词、寻找主题句等技巧。
学生需要通过练习和指导,逐渐掌握这些技巧。
例如,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可以让学生先浏览标题、题目和插图,了解大致内容,然后再开始阅读全文。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读取信息,更加有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题常常要求学生进行推理和判断。
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有逻辑性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关键词提取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四、拓宽阅读广度和深度阅读广度和深度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因素。
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不同类型和难度的阅读材料,如故事、报纸、杂志等。
通过阅读各种不同的题材和领域的文章,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对语言和表达的理解能力。
五、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为了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定期进行小测验或期中期末考试。
通过评估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提高。
通过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将得到有效提高。
阅读理解作为一种基本技能,对学生的学业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3324a4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3.png)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与技巧语文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几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首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
小学生应该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年龄的优秀作品进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做一些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注重积累词汇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
词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小学生可以通过多读书、多背诵诗歌等方式来积累词汇。
同时,可以利用词汇卡片、词汇表等工具进行复习和记忆,提高词汇的掌握程度。
另外,培养分析思维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小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应该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
可以通过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关键词等方式,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
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阅读技巧的训练,比如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归纳总结文章的要点等,这样能够提高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此外,注重培养阅读速度也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小学生在阅读时要注重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阅读速度训练,比如限时阅读、快速阅读等,这样能够培养自己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
最后,多做阅读理解题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小学生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阅读理解题进行练习,通过不断的做题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做题过程中,可以注重理解题目的意思,分析选项的差异,找出正确答案的依据。
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阅读理解技巧的训练,比如寻找关键词、排除干扰选项等,这样能够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方法
![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2b1083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f.png)
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递,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只有掌握了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小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升写作水平,培养批判性思维,以及拓展知识面。
本文将介绍几种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阅读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选取生动有趣的故事书、引导学生参加有意义的文学活动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此外,在进行欣赏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展示作品的欣赏价值等方式,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多样化阅读材料为了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和家长需要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
可以选择有趣的故事书、报纸、杂志、科普读物等不同类型的文本让学生阅读。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并且锻炼对不同类型文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阅读策略指导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通过讲解、演示和引导等方式,教授学生一些阅读策略。
例如,教学生如何通过预读、略读、细读等方法来提高文本理解能力;教学生如何使用上下文信息、词汇猜测等技巧来推测词义和理解文章;教学生如何进行信息筛选与整合,以及如何分析和解读文章的结构等。
这些阅读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阅读、理解和分析文本。
四、阅读理解练习给小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理解练习题是提高他们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并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在完成练习后,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理解策略和技巧。
五、培养词汇量和语文知识理解一篇文章离不开对词汇和语文知识的理解。
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词汇扩充活动等方式,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文知识量。
可以通过学习词根、前缀、后缀,培养学生的词汇记忆能力;通过诗歌、语文材料等进行语文知识的普及;通过故事书、名著等文学作品的学习,启发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31f8f3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01.png)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方法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技能。
它不仅关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那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呢?首先,培养阅读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阅读,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为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和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喜好,选择适合他们的书籍。
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故事性强的绘本;对于中高年级的孩子,可以推荐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创设阅读环境来激发兴趣,比如在家里设立一个专门的阅读角落,摆放舒适的座椅和丰富的书籍,让孩子随时随地都能沉浸在阅读的氛围中。
其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
要规定每天的阅读时间,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可以是每天睡前半小时,也可以是早上起床后的一段时间。
在阅读时,要教导孩子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避免边读边玩或者心不在焉。
同时,要培养孩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可以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把喜欢的词语、句子摘抄下来,或者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这样不仅能加深对阅读内容的印象,还能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再者,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对于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可以先让孩子浏览一下题目、开头和结尾,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主题。
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边读边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理解文章的重点。
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读完后再通过查阅资料或者请教他人来解决。
读完一篇文章后,要让孩子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锻炼他们的概括能力。
此外,增加阅读量也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孩子才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体和题材,积累丰富的词汇和知识,从而提高理解能力。
除了课本上的文章,还可以鼓励孩子阅读课外书籍,如童话、寓言、小说、诗歌等。
小学生阅读理解训练方法
![小学生阅读理解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9ce64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4.png)
小学生阅读理解训练方法阅读理解对于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训练方法,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1. 多读多练习: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多读。
小学生可以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如小说、故事、科普读物等。
鼓励孩子每天都读一些东西,并进行相关的练习,如阅读理解题。
通过不断读书和练习,孩子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会逐渐提高。
2. 分段阅读:对于一篇较长的文章,小学生可以通过分段阅读的方式来理解全文。
将文章分成几个段落,每段都进行阅读和理解,然后再尝试整体理解和归纳。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逐步提高文本整体把握的能力。
3. 理解问题关键词:小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需要理解问题的关键词。
关键词可以帮助孩子快速定位信息和突出重点。
在阅读理解训练中,教导孩子学会识别问题中的关键词,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解题能力。
4. 多角度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培养孩子的多角度思考能力。
要引导孩子思考问题的原因、后果、意义等多个方面。
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章,提高对文章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
5. 讲故事、演戏法:通过讲故事和演戏法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
讲故事可以帮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而演戏法可以帮助孩子通过角色扮演来切身体验文章中的情感和思想。
6. 阅读辅助工具:在训练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时,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如阅读标志、读书笔记等。
阅读标志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本,并标记关键信息。
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孩子总结和归纳文章中的重点内容。
7. 激发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故事等文本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同时,鼓励孩子参加阅读竞赛和活动,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和成就感。
8. 定期评估和反馈:对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训练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反馈。
可以利用阅读理解测验、作文、口语表达等方式进行评估,了解孩子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综合专项测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小学语文综合专项测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06d15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4.png)
小学语文综合专项测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语文学习对小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其中阅读理解是语文能力的核心。
通过综合专项测题的训练,可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进步。
一、认真阅读题目和文章在做综合专项测题时,小学生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和文章。
理解题目的要求以及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是解题的先决条件。
在阅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每个选项并进行比较,以便正确选择答案。
同时,对于文章的阅读,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和主题,理解文章的脉络和逻辑,才能准确回答问题。
二、注重积累词汇词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阅读理解而言更是关键。
小学生应该注重积累词汇,扩大词汇量。
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如制作词卡片、做词汇练习题等。
同时,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生词要及时查字典。
通过不断积累和运用词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将得到提高。
三、关注文章的结构和逻辑阅读理解对文章的结构和逻辑要求较高,小学生在做综合专项测题时也要重视这一点。
小学生应该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如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同时,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联系,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有助于正确回答相关问题。
四、培养阅读技巧除了对整体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培养外,小学生还应该掌握一些阅读技巧。
例如,可以通过预读题目和文章来提前了解问题的要求和文章的主题;可以用排除法来选择答案,尤其是在遇到较长的选项时更为有效。
掌握这些阅读技巧可以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五、多做练习题最后,小学生要通过多做综合专项测题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真题或模拟题进行练习,同时要注意分析做错的题目,并找出解题的不足之处。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思,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将得到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综合专项测题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认真阅读题目和文章、注重积累词汇、关注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培养阅读技巧以及多做练习题等方法,小学生可以有效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的练习方法总结与分享
![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的练习方法总结与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cc20bf5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2.png)
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的练习方法总结与分享阅读理解对小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在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过程中,练习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总结与分享几种有效的练习方法,旨在帮助小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一、多读经典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对于小学生来说,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够扩展他们的阅读视野,培养他们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例如,读《小王子》可以引导小学生思考友情和成长的话题;读《安徒生童话》可以让他们想象奇幻的世界。
在阅读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故事情节、人物特点和主题思想,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品味。
二、练习提问技巧提问是培养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和思考来寻找答案。
例如,可以提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故事中的冲突是什么?”等问题,激发小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思考。
通过不断练习提问技巧,小学生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有助于小学生共同学习和交流阅读理解经验。
可以组织小学生们在阅读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小组成员可以互相提出问题,解答疑惑,并通过合作来拓宽思维的边界。
通过小组合作,小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本,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使用练习题和阅读材料练习题和阅读材料是巩固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工具。
可以使用各类测试题和练习册来进行训练。
同时,为小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包括故事、诗歌、新闻报道等,以培养他们对不同文体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练习题和阅读材料,并注重培养他们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五、阅读活动与游戏化教学阅读活动和游戏化教学可以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以组织朗读比赛、阅读角色扮演、书法比赛等活动,激发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游戏化教学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游戏来吸引小学生的参与,例如词语接龙、情景复述等游戏,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小学期末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小学期末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bf9b6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4.png)
小学期末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阅读是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项能力,而阅读理解更是其中的核心能力。
小学期末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非常关键,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小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一、提前预习提前预习是提高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策略。
学生可以事先阅读课文的标题、副标题、插图和开头等部分,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同时,可以尝试猜测一些生词的含义,为阅读理解打下基础。
二、注意词汇的积累良好的词汇积累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
小学生可以通过看英文故事书、背单词和摘抄好词好句等方式积累词汇。
同时,可以使用词汇卡片进行复习和记忆,提高词汇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注重阅读速度阅读速度的改善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章训练阅读速度,并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提高准确性。
鼓励孩子们每天坚持阅读一段时间,既可提高阅读速度,又能增加对不同文章的理解能力。
四、培养阅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技巧也能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生可以通过划线重点词汇、关键句子、段落开头和结尾等方式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此外,注意注意排除干扰选项,善于利用上下文进行推理等技巧也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五、定期进行阅读训练定期进行阅读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小学生可以选择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英文阅读材料,进行模拟阅读理解的练习。
还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阅读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和分享阅读的经验和感悟。
六、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对开拓视野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大有裨益。
小学生可以尝试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如新闻报道、科普知识、故事书等,以扩大阅读的范围和深度。
同时,可以结合兴趣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材料,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七、与他人交流与他人交流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小学生可以与同学、家人或老师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问题,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提升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提升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0d6da6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8.png)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提升策略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它不仅影响着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还对学生获取知识、理解世界、培养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阅读理解并非易事,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那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技巧呢?以下是一些策略和方法。
一、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爱上阅读,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为他们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故事性强的绘本;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举办读书分享会、故事大王比赛、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同时,家长也可以以身作则,自己多读书,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1、制定阅读计划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规定每天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
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定时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的效率。
2、学会做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读书笔记,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印象,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边读边思考阅读时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比如思考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写作目的、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等。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三、掌握阅读方法1、精读法对于一些经典的、重要的文章,要采用精读法。
逐字逐句地阅读,理解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的含义,把握文章的细节和精髓。
2、略读法对于一些一般性的文章,可以采用略读法。
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主要观点,抓住关键信息。
3、跳读法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不影响理解文章主旨的内容,可以跳过不读,以提高阅读速度。
四、提高语言感知能力1、积累词汇丰富的词汇量是理解文章的基础。
学生要通过多读多背、多写多练等方式,积累大量的词汇。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提升方法及答题技巧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提升方法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be449d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a.png)
小学三年级之前,很多家长没有发现孩子在学习上有困难,因为每次考试都九十多分,感觉不差啊!可是一进入三年级,大家的差距立刻拉开,因为语文考试中有了阅读理解。
如果四、五年级没有重视阅读理解,到了初中更是两眼一摸黑,因为现在从初一开始就加入了大量的古诗古文阅读理解考题。
大家想想,现代文还没搞定呢,古文来了之后,考试就基本靠蒙了。
一、基础字词的题要结合文章的内容有些是要求在文中找,有些多义词写出反义词或近义词要结合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比如文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刘翔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请写出“骄傲”的近义词,“骄傲”是多义词,一是指自豪,另一个指傲慢,那么我们就要分析,“骄傲”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所以只能填“自豪”。
二、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这不仅要解释这个词的原本意思,还要说出在本文中指的是什么。
例如有文段中说“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磨擦……”,问题是“请联系上下文解释‘磨擦’”,这时不仅要解释出磨擦的原本意思是物体之间的碰撞,还要说出在本文指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冲突。
三、按要求划线这类题较简单,主要是在理解要求的基础上,注意按要求画什么线。
还要注意句子和语句的区别:句子要求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语句则可以是句子的一部分。
四、指代词代指什么指代词指的是“这、这些、那、那些、它、它们”等。
指代词所指的内容要从该词前面找,因为只有第二次出现才会用到指代词,所以一般可用原句解释,有些指代事件的要归纳一下。
五、阅读题中的答题规范有问才有答,如题目中没有“?”,一般作答时不用写答。
但不管要不要写答,都要开头空两格再写答案。
六、回答“为什么”的问题阅读题目中只要有“为什么”的问题,答题时必须要有“因为……,所以……”或“之所以……,是因为……”,也可以写“原因是……”。
而且原因要有两点,一点是文章内容中的原因,一点是结合中心的原因。
七、结合(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某个句子的理解或说出你的感悟这类题答案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本句的原本意思,二是结合文章的中心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三是联系生活相关实例。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aaf51d4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f.png)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一、精读精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教材上的阅读材料学习词汇和句法,从而提高理解能力。
因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这并不是教师在课堂里所能解决的。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语言知识与阅读时间都是有限的。
因此,除了布置相适应的阅读任务以外,在课堂上适度的精读指导是相当有意义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语言,掌握必需的篇章知识,弄清语言各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帮助他们正确预测,有效推理。
教师可以灵活的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反馈阅读理解的情况。
要进一步的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以在做完阅读题之后,让学生用语文口头复述课文的大体内容。
复述看似容易,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难度比较高的,因为涉及到人称的转换,和一些相关的语法知识,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
二、泛读泛读,顾名思义,泛既是广的意思,其宗旨就是让学生进行大量广泛地阅读。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才能建立起语感,才能使阅读上一个台阶。
阅读以理解为目的,推理是理解的核心,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篇的能力。
孩子在家庭阅读时,父母应经常关注孩子的阅读情况,让他谈谈书的内容或对书的评价,避免盲读。
三、答题阅读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答题时取得最大的正确率,所以教师要正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教学生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做语文阅读题的技巧养成良好的审题、阅读习惯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打开思路。
二、仔细研读语段,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孩子们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
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
通常阅读一篇文章,第一遍需要速读,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
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
三年级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习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三年级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习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d142d2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c.png)
三年级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习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阅读理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
通过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下面是三年级学生如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些建议。
第一,培养好阅读习惯。
三年级的学生应该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说、故事书或者其他阅读材料。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增加阅读的难度,挑战自己的阅读能力。
同时,要养成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将自己觉得重要或者有收获的内容记录下来,以便后面的回顾和总结。
第二,注重对词汇的积累。
在阅读短文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生词和不熟悉的词汇。
这时候,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者询问老师、父母等人的帮助,弄清楚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同时,要注意积累和记忆这些词汇,可以将生词记录在生词本上,并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回顾和巩固。
第三,注重对文章结构的分析。
阅读一篇短文时,学生要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将文章划分为不同的段落和主题。
可以通过仔细阅读每一段的开头句和结尾句,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中心思想。
此外,要能够识别并理解文章中的逻辑关系词,如因果关系、对比关系、转折关系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第四,学会提炼文章的关键信息。
在阅读短文后,学生需要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检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在解答问题时,要学会提炼文章的关键信息,将其与问题对应起来。
可以通过划线、圈出重要信息的方式来辅助理解文章内容,帮助自己更快地找到问题的答案。
第五,多做阅读理解练习。
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加深对阅读理解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选择一些与学校教材相符合的阅读理解题目,在课后或者课余时间进行练习。
练习的同时,要仔细阅读问题和文章,准确理解问题的要求,并在答题时做到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总之,提升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从阅读习惯、词汇积累、文章结构分析、关键信息提炼和大量练习等方面入手。
通过培养好的阅读习惯,积累词汇,熟悉文章结构,提炼关键信息,并多做阅读理解练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方法
![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ba864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c.png)
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方法阅读是培养孩子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阅读理解是阅读的核心能力。
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小学生的学习、思维发展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现实中我们也会发现,许多小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升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读前预测能力读前预测是阅读理解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读题目、观察插图、阅读标题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前预测文章的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增强阅读的目的性。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读前预测,同时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词汇积累和理解词汇是理解文章的基础,所以小学生需要通过大量阅读积累词汇量。
教师可以设置词汇表,在课堂上或课后指导学生进行词汇学习,提供丰富的词汇背景以及相关的示例,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意义与用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词汇进行联想、鉴别词义、理解上下文,从而加深对文章意义的理解。
三、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在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中,小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
比如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寻找文章的主要信息、关键词和重点句子,教会学生如何通过排除法找到正确答案,并培养他们审读和分析的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训练和指导,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需要有适当的阅读材料作为支撑。
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故事、诗歌、报纸、杂志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阅读需求。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材料,培养他们主动选择和探索的意识,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启发式提问和扩展思维在训练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培养他们推理、判断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大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阅读体验以及理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个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练习
![五个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9fc2c8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a.png)
五个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练习语文阅读理解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涉及对文字的理解,还包括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推理能力。
为了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以下介绍五个有效的练习方法。
一、课外读书课外读书是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时,可以通过阅读故事、小说、科普读物等形式,丰富自己的阅读素材和阅读体验。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注意角色的性格特点、情节的发展变化等要素,并进行归纳总结和推理思考。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将阅读变成一种乐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问题回答问题回答是一种常见的语文阅读理解练习方式。
老师或家长可以提供一篇短文,并为学生准备一些与短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学生通过阅读短文,并理解内容后,回答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将阅读到的内容和问题进行匹配,提取重要信息,培养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这种练习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文字理解能力。
三、阅读速度训练阅读速度训练是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适当的阅读速度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并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可以通过设置时间限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一定篇幅的文章,并要求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或总结文章要点。
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四、图文匹配图文匹配是一种锻炼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式。
在这种练习中,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图片,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文字描述。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字和图片之间的联系,提高对图片信息的理解和文字组织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培养细致观察、逻辑思考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五、推理思考推理思考是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推理思考,猜测作者的意图、探究隐含信息等。
这种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思考能力,提高对文章更深层次的理解。
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隐含信息,让学生进行推理和回答问题,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8b283ff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f.png)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阅读理解题的特点、培养方法和实施策略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阅读理解题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理解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这类题目通常采用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要求学生根据所给信息推断、总结、归纳,从而领悟作者的意图和课文的内涵。
二、培养方法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几种培养方法是可行的:1. 多读课文学生应该多读课文,理解其中的信息和意图。
可以通过反复阅读、朗读和讨论来加深理解。
除了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学生还可以尝试阅读一些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文章,如新闻、科普文章等。
2. 关注问题类型学生要了解不同类型的阅读理解题目,并掌握解题技巧。
可以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熟悉题目的表达方式和解题思路。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要学会分析问题、提炼关键信息,正确理解问题的要求和限定。
3. 积极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判断正误、推理关系和推断结果等题型,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
三、实施策略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实施策略:1. 分层次设计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阅读能力,设计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阅读理解题目,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对于阅读困难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辅导和指导。
2. 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组织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阅读分享等,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
3. 注重培养阅读策略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阅读理解题。
比如,可以教授学生快速浏览、提前预测、分段理解和归纳总结等技巧,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五年级语文技巧如何通过练习阅读理解题提高文字理解能力
![五年级语文技巧如何通过练习阅读理解题提高文字理解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c8eee6f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8.png)
五年级语文技巧如何通过练习阅读理解题提高文字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练习阅读理解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
本文将介绍五年级语文技巧,并以练习阅读理解题为主要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文字理解能力。
一、提前阅读材料在进行阅读理解题之前,学生应该先阅读完整篇材料,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
有时候,文章的标题可能并不是最好的提示,所以只依赖于标题来回答问题是不够的。
通过提前阅读材料,学生可以对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和选项。
二、理解问题在回答阅读理解题时,学生需要认真阅读问题并确保对问题的内容和要求有清晰的理解。
他们可以标记关键词、划下关键句,帮助他们在阅读文章时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
同时,注意题干中的否定词和排除法,不要被选项中的错误信息所迷惑。
三、细节把握在阅读理解题中,有些问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中的细节信息。
为了提高文字理解能力,学生需要锻炼在阅读中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划线、圈出或概括关键信息的方式来帮助自己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
四、上下文推断有些问题需要学生根据上下文的暗示来推断答案。
这需要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理解,并根据已有信息进行推断。
通过练习阅读理解题,学生可以提高他们在阅读中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文字理解能力。
五、逻辑推理阅读理解题中的逻辑推理题是考察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根据文章中的逻辑关系进行推断和判断,例如因果关系、对比关系等。
通过练习这类题型,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并在文字理解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多角度思考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他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在回答阅读理解题时,学生可以尝试从作者的角度、人物的角度或者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给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通过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和深层含义。
通过练习阅读理解题,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字理解能力,并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阅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阅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7ea6cbb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c.png)
小学阅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解答阅读理解题,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自主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
本文将探讨几种提高小学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一、理解文章主旨在解答阅读理解题之前,首先要理解文章的主旨。
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信息。
通常情况下,文章的主旨信息会出现在开头、结尾和段落中的主题句。
通过对这些关键句的理解,我们可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注重关键词和关键句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发现和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
关键词往往是指文章中的主要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通过关键词,我们可以判断出文章的主题和信息。
而关键句则是指包含重要信息和观点的句子,理解关键句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逻辑和思路。
三、区分事实和观点在阅读理解题中,常常会涉及到事实和观点的区分。
事实是指可以通过事实核实的陈述,而观点则是作者对事实的看法和评价。
我们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要能够准确区分事实和观点,并选取相关事实依据来支持答案。
这需要我们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提高把握文章细节的能力。
四、多读多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
我们可以通过多读不同题材的文章来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此外,做大量的阅读理解练习题也是锻炼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手段。
通过不断的积累和练习,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将会逐渐提高。
五、记笔记整理思维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记笔记来帮助整理思维。
可以采用划线、做标记等方式来突出关键词和句子。
同时,还可以将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总结和分类,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或者提纲,以便更清晰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这样做能够提高我们分析和梳理文章的能力。
六、多角度思考问题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有时一个问题会有多个正确答案,我们需要全面地考虑各种可能性,以便选取最合适的答案。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设想不同的情境和角色,来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后果,培养自己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总结小学生常见阅读理解难题与提高方法
![总结小学生常见阅读理解难题与提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efd84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3.png)
总结小学生常见阅读理解难题与提高方法阅读理解是小学生学习中常见的考核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
然而,小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常会遇到各种难题,如词汇理解、主题把握、推理判断等。
为了帮助小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本文将总结小学生常见的阅读理解难题,并提供有效的提高方法。
一、词汇理解难题词汇理解是小学生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环节。
小学生通常会遇到生词、生字等难以理解的词汇。
面对这些难题,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提高词汇理解能力:1.积累词汇:学生可以通过记忆单词卡片、背诵诗歌等方式积累词汇量,提高对生词的理解能力。
2.运用上下文猜词义:学生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暗示来猜测生词的意思,培养对词汇的语境理解能力。
3.查字典学习:在遇到无法理解的词汇时,学生可以利用词典等工具进行查找,了解生词的意思和用法。
二、主题把握难题主题把握是小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常碰到的难题之一。
学生往往难以准确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针对这个难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阅读前预测:在开始阅读前,学生可以先浏览文章的标题、题目、插图等,预测文章的主题,帮助理解文章。
2.带着问题阅读: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带着问题,关注文章的核心内容,通过问题的引导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3.多角度思考: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文章的主题,通过分析与主题相关的细节和事件,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推理判断难题推理判断是小学生常遇到的阅读理解难题之一。
学生常常难以根据文章中的信息进行准确的推理判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善于利用线索:学生可以通过仔细阅读文章,寻找关键线索,以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推理判断。
2.分析原因结果:学生可以对文章中的原因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辅助推理判断的准确性。
3.多维度思考:学生不仅可以从线索出发进行推理判断,也可以通过对比、对照等方式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推理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常遇到词汇理解、主题把握和推理判断等难题。
如何提高小学生做阅读题的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做阅读题的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1f3ff8e2ba1aa8114531d9dc.png)
小专题研究如何进步小学生做阅读题的才能众所周知,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无论是平时的测试卷还是小考、中考,阅读题是必不可少的题型,而且是最令学生头痛,最易失分的题。
然而在考试中阅读题得分的上下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总成绩,因此为了进步学生的语文成绩就必须把好阅读题这一关。
我认为做好阅读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平时教学中注重学生读的训练,以读代教,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
通过读理解词语,通过读把握人物心理及情感,通过读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作顺序,通过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把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当做阅读题的材料,在分析课文中教会学生怎样联络上下文理解词语;怎样概括文章段意、文章内容;怎样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等。
二、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汲取课外阅读营养。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心智技能的学习与形成有赖于积累。
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让他们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迫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因此,让小学生们能怀着浓重的兴趣,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我行为,不断地获得相关认识自己的知识,不断进步他们的欣赏才能、审美才能、作文及语文才能,增长各种知识,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书读的多了,阅读的才能就会增强。
三、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
光有兴趣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
如教给学生精读法,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的理解文字,以进步阅读才能。
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以进步阅读的速度。
教给学生快速阅读法,有选择的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者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如:阅读读,即引导学生学会快速阅读包括标题和检测题在内的所有文字资料。
通过阅读,大体知晓材料的内容和命题的方向,形成初步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题型练习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的运用能力。
高年级的阅读重点是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等。
阅读理解考察的内容包括:理解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揭示文章的思想以及对文章关键人物的评价等。
下面我来谈谈在阅读理解短文上的一点想法:要在阅读上有所突破,首先要培养习惯,读懂文章后再动笔。
什么叫“读懂文章”,我做了这样一些界定:读完文章后,(1)要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写物?(2)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某种情感还是说明某个道理?(3)我能概括出文章的内容。
(4)我能用几个词语说说主人公的品质或心情。
(5)文章的题目是想表达什么?想回答好这五个问题,文章不读上三遍是不可能一下子弄清楚的。
因此教育孩子阅读短读第一遍,标小节号,题目边上写清楚:写什么;读第二遍时,想文章的内容,是抒情还是说理,题目的作用是什么读第三遍时,写中心词或者在文中勾画中心句,作者表达什么。
正如叶圣陶所说:“一篇文章要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读一遍,再读第二遍,第三遍……”每读一遍都有事情可做,孩子的读有目的,读懂文章是完成阅读题的关键。
阅读理解题型及解答方法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确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变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其实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义词;抓住关键词解释等,在基础部分复习时大家一定会注意的。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中心+生活。
所谓“字面+中心+生活实际”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来解释句子,联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最后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感受,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达到共鸣,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
三、概括段意(内容)的方法:1、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
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
2、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意。
3、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四、回答问答题的方法:1、回答“从哪里看出来……”的题型:首先找到问答中的关键词语,要就是“抓手”,然后在文中中间勾画出来,再在这个关键词语的前后找语句回答,跟着记住一定要先把语句抄下来,最后写自己的理解。
2、回答“为什么”的题型:教会学生写清楚因为……所以……,这是答题的习惯。
因为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文章内容,二是文章中心,每一方面至少都要考虑两点以上,或者记住文中有几个人物就从每个人物身上找要点。
3、回答“怎么理解……”的题型:首先从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这句话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说一遍,可以给这个句子换说法,也可以给这个句子作解释。
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联系生活再说说。
六、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说明文的考核一般都是考核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这样的阅读题答案其实就那么几个,孩子掌握起来一点也不困难,只要细心就能很快又准确的完成阅读任务,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下面以几篇文章为例,与大家探讨如何巧妙审题,继而轻松的解题。
1:(写事类)垃圾堆深夜,美国某城市的一条僻(p)静的街道上,就在公共汽车开动的一瞬间,一位刚下车的老人,突然看见垃圾堆前有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影。
老人的心怦(pēng)怦直跳。
他很明白:他口袋里刚领到的工资将被抢劫,几十年相依为命的妻子将成为寡妇,十几岁的儿子弗(f)雷迪(d)将失去父亲。
老人想赶快离开这儿。
就在这时,歹徒们在昏暗中朝他一步步逼近。
忽然响起一声刺耳的口哨声,紧接着,一个黑影朝老人猛扑过来。
老人不顾一切地举起手杖向黑影尽力劈去。
那黑影发出一声惨叫,便倒下了。
老人盲目地跑进了垃圾堆。
垃圾堆里到处是铁丝、铁块和破汽车。
一个歹徒紧紧追赶,离他越来越近了。
老人急忙拐了个弯,不料被什么东西绊倒了,他想:这下可完了!他就势打了几个滚,滚到了一辆破卡车下,等待死亡的到来。
“妈的,他逃走了!”一个歹徒骂着。
“咱们走吧!”有个歹徒丧气地说。
“弗雷迪!”另一个歹徒压低声音喊着。
没有人回答。
“弗雷迪,你在哪儿?”仍没有人回答。
听见歹徒们呼唤弗雷迪,躲在破卡车下面的老人的心怦然一动“天哪,他在这儿!”一个歹徒忽然叫道。
“是弗雷迪,”另一个说,“他死了!”“把他抬起来,”有个歹徒命令着,“塞到那辆破卡车底下!”躲在破卡车下的老人,把塞到身旁的尸体翻过来。
虽然光线很暗,但他还是看清了尸体的面庞,随着发出一声惊叫:“天啊,真的是他!”老人从卡车底下爬出来,痛苦地举起双手,两眼望着黑暗的天空呼喊着:“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随后,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出垃圾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4分)一刹那——()伤心——()此题主要是考(1)学生的审题情况,“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在文章中,学生无需思考,只要认真读文章即可找到答案;(2)一般情况下,学生读完一遍文章,就会急冲冲的往下写,这一题在文中找答案,就“逼着”学生再把文章认真的看一遍。
2.短文两次写了老人的心:“怦怦直跳”、“怦然一动”,第一次是因为,第二次因为此题主要考核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能力高低,第一处的“怦怦直跳”,原因就在关键词的后面,简短缩句抄下来即可;第二处的“怦然一动”,原因其实也在文章中,联系上下文读后稍加思考,应该可以做出来,前文中提到“十几岁的儿子弗(f)雷迪(d)将失去父亲。
”后面的歹徒口中念道的“弗雷迪”就是他的儿子,换句话是他的儿子是歹徒之一,他打死了自己的儿子。
3.结合短文,其中正确的说法是()(3分)A、老人打死的歹徒叫弗雷迪,老人之所以惊叫、痛苦,是因为他成了杀人犯。
B、老人打死的歹徒叫弗雷迪,老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死者是他的儿子,他为自己的错杀而自责。
C、老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儿子竟然也和这群歹徒混在一起,更想不到自己亲手打死的竟是自己的儿子,所以他痛苦。
这题的考点其实和上一题类似,或者上回答上一题可以为下一题做好铺垫;也可以说上一题不会写的,做这一题时会有所启发。
我们要告诉孩子,读短文时要联系上下文思考,有时做问答题也可以这样,“迁移而学”,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情感是一样的,回答问题时可以想一想上一题的答案对这一题有无帮助。
4.这篇短文为什么以《垃圾堆》为题?(5分)题目是文章的题眼,关系到文章的中心,所以做这样的问题,一定要教育学生关注文章中心,既要结合文章内容,又要结合文章中心来回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要深入文章内部,找到“抓手”,抓住关键词,品读文字背后的东西。
“垃圾堆”就是这篇文章的“抓手”。
我们平时在教学时,就建议孩子先在文中找到问题里提到的句子,既“抓手”再读读前文,读读后文,仔细挖掘文字的内涵。
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垃圾堆”旁的,老人遇见的这群歹徒就是社会的垃圾。
5.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5分)此题是考核学生的思维深度,考察学生是否能清晰地感受到人物形象,是否体悟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如果碰到写人物品德、特点时一定要具体化,不能简单概括为一、两个词,一定要联系文本内容写具体。
考虑问题时还需要全面一些,多想几点,多考虑几个方面。
做这一题学生就应该考虑两方面,一从老人是父亲的角度来考虑,体会一个父亲亲手打死自己的儿子时,是多么的伤心和后悔,这时我们应该安慰他;二可以从孩子的角度,作为一个青年不与好人相处学习,不做正当的工作,而与社会上的“垃圾”在一起,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应该受到惩罚,而老人是正当防卫,我们应该适时地劝解。
例文2:(写人类)屋顶上的月光有一位少年童年时期就失去了双亲,与他相依为命的哥哥也只能靠辛勤地演奏来赚取生活费,家境十分贫寒,生活艰苦。
然而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渴望,他准备去距家400公里外的汉堡拜师学艺。
他一路风尘仆仆,饿了啃干粮,渴了喝泉水,累了在农家的草垛旁或是马厩里歇一晚,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汉堡。
虽然来到汉堡,音乐教师的收费却很昂贵,使囊中羞涩的他无力支付,剩下的钱居然不够一星期的学费。
他不愿就此放弃,跑遍了几乎所有的音乐课堂,忍受着嘲笑与讥讽,终于得到了一位教师的认可,做了他的学生。
老师发现了他的天分,建议他去撒勒求学,那里才能给他真正系统的音乐训练。
于是他再次踏上旅途,忍饥挨饿地走到撒勒。
经过苦苦哀求,一位校长终于允许少年在音乐学校旁听。
他欣喜若狂,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学习,天赋与勤奋使他很快脱颖而出。
少年渐渐不能满足于手头简单的几套练习曲,他知道哥哥保存着很多著名作曲家的曲谱,回乡后便向哥哥要提出了请求。
为生活四处奔波的哥哥对弟弟的音乐功底并不了解,他语重心长地说:“这些曲子我演奏了十几年还觉得吃力,你不要以为出去学了几天就了不起了,还是好好弹你的练习曲吧!何况,那么珍贵的曲谱,你弄坏了怎么办?”哥哥板着脸离开了,他却没有因此死心。
哥哥每到晚上都要出去演奏补贴家用,这时他就偷出哥哥珍藏的曲谱,用白纸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抄下来。
因为家里很穷,点灯都是奢侈的事情,月朗星稀的晚上他就爬到屋顶上,在明亮温柔的月光下抄写曲谱。
曲谱的美妙使他沉醉其中,被困窘折磨的灵魂此时似的插上了翅膀,在月光下任意翱翔。
一个夜晚,哥哥疲倦地归来。
临近家门,他听到一段优美而哀婉的旋律,那是弟弟最后抄的那支管风琴的变奏。
音乐在夜色中飘荡回旋,他不知不觉也被感染了,深为其悲。
音乐如泣如诉,有身世坎坷有感叹,有遭遇挫折的伤悲,更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无限渴望。
哥哥站在月光下倾听着,眼泪潸然也下。
他继往终于相信弟弟的天分足发演奏好任何一支曲子。
他走进屋,含着泪水轻轻搂住了弟弟,决定从此全力支持弟弟继续深造。
少年终于一偿宿愿,美梦成真--他就是近代奏鸣曲的奠基者马赫。
有人曾经问他,是什么支持着你走过那么艰苦的岁月?他笑着说:“是屋顶上的月光。
”“屋顶上的月光”——他将所有的挫折都包含在这一简单而美丽的句子里。
这不仅意味着他灵魂深处对音乐的热爱,而且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
有时候,照亮我们的理想并照亮我们的心灵,真的只需要那微弱的屋顶上的月光,就如同当初它照亮了巴赫的理想,使他漠视所有的困苦和劳累,而最终达到自己的音乐天堂一样。
1. 巴赫的“宿愿和美梦”是什么?(巴赫的“宿愿和美梦”是对音乐的渴望。
)这是一道理解文章内容的题目,孩子们多数情况下读完一遍都能理解。
2.读句子,体会人物形象或想象人物心理。
(1)月朗星稀的晚上,他就爬到屋顶上,在明亮温柔的月光下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抄写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