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垃圾分类的一点启示
垃圾分类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借鉴
![垃圾分类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95239d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c.png)
垃圾分类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借鉴垃圾分类是指将生活垃圾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在分类过程中通过回收、再利用和合理处理等方式进行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为。
垃圾分类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借鉴,可以为其他地区进行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本文将介绍世界范围内几个成功的垃圾分类案例,并分析其经验与教训。
(以下是正文内容,基于所给题目,我将采用普通的段落格式书写)一、日本的垃圾分类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效果最为显著的国家之一。
在日本,垃圾袋的颜色和种类根据不同的垃圾进行分类,如蓝色垃圾袋用于可回收垃圾,红色垃圾袋用于一般垃圾,黄色垃圾袋用于厨余垃圾。
而且,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还有可能有其他颜色和种类的垃圾袋。
这种分类方式使得垃圾分类工作简单明了,方便居民参与。
此外,日本政府还实行了积分制度,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参与垃圾分类可获得积分,可以兑换超市商品或者优惠券等。
这一积分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增加了垃圾分类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新加坡的垃圾分类新加坡作为一个高度城市化发达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垃圾排放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加坡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垃圾分类措施。
在新加坡,市民被要求在家里进行垃圾分类,分别把可回收垃圾、废纸、危险品、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收集。
此外,新加坡政府还大力推动废物再利用和资源最大化利用。
市民在回收垃圾时,可以获得回收点或者回收中心提供的经济激励,这种经济激励的方式刺激了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
三、德国的垃圾分类德国被认为是垃圾分类工作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德国的垃圾分类不仅仅是将可回收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开,还按照不同种类对可回收垃圾进行进一步分类,如玻璃、纸张、塑料等。
德国政府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提供了充足的垃圾分类设施与设备,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
另外,德国政府也鼓励和支持垃圾处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垃圾分类与处理的效率,保护环境。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6dd1d9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3.png)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其中日本的生活垃圾管理方式颇具特色,对于我国也有着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本文将从日本生活垃圾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出发,探讨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是一个高度垃圾分类的国家。
日本人非常注重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可回收物、不燃物和有害废物分门别类。
他们通过不同的颜色和标志来标识不同类型的垃圾,这样不仅方便了垃圾的分类回收,也让人们养成了良好的分类习惯。
在日本,每个家庭都会配备分类桶,有的地方甚至配备了更为细致的分类桶,如厨余垃圾、塑料瓶、纸类、金属等,这使得垃圾分类变得更加细致化和便捷化,有效减少了垃圾的混合污染。
日本实行了垃圾减量的政策。
日本政府鼓励人们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比如推广使用可重复利用的购物袋、杯子、餐具等。
购买一些生活用品也会受到一些限制,如购买包装过于复杂的商品,一次性用品等。
这种减量的政策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的产生,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
日本鼓励人们进行资源回收利用。
在日本,回收利用可谓是非常普遍,市民们非常注重将可回收物进行分类存放,并且主动参与回收利用活动。
在日本,市民可以通过将废旧纸板、杂志、包装纸等送至指定的回收站点,并通过出售废纸获得收入。
日本政府也鼓励企业进行废物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而且还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获得经济效益。
除了以上几点,日本还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
对于一些环保公司来说,日本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市场,因为政府非常重视环保产业的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政策来扶持环保产业,包括政策性补贴、税收优惠、土地和资金扶持等,这使得环保技术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和推广。
我国也需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人们进行垃圾减量。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推广环保产品,引导企业生产环保产品等方式来减少垃圾的产生。
我国也可以学习日本的资源回收利用经验。
我们可以鼓励市民主动参与垃圾回收利用活动,并且通过出售废纸、废金属等获得经济收益,从而激发全民的环保意识。
试论日本垃圾分类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试论日本垃圾分类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526550bfc4ffe473368ab67.png)
增刊 2 0 1 5 年 6月 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建议从源头抓起 ,最大限度 地减 少 垃圾产 生量 。 ( 3 )虽然中国历来重视废 旧物资的回收利用 , 但由于只从经济 目标出发 ,没有从减少垃圾 、保护 资源、保护环境出发 ,回收还没有作为一种义务而 仅 是赚 钱 的手 段 ,因 此 回收 对 象 多 集 中 为废 旧金
处理。
不可燃垃圾 ,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 。很多社 区规定 早上 8 点之前扔垃圾 ,有的放宽到中午 ,但都是 当
2 国 内垃 圾分 类态 势
收稿 日期 : 2 0 1 4— 1 0— 2 3
中 国大 多 城市 现 在 也 在 号 召市 民规 范扔 垃 圾 ,
一
2 7 —
环境科 学导刊 h t t p : / / h j k x d k . y i e s . o r g . c n 第3 4卷
关键 词 :垃圾 分 类 ;发 展 战略 ; 日本 ;启 示 ;建议 中 图分类 号 :X 3 2
0 引 言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9 6 5 5( 2 0 1 5 )增 一 0 0 2 7—0 2
天 就拉 走 ,不致 污染 环境 或 引来 害虫 和乌鸦 。 1 . 2 管 理 到位 ,措施 得 当 外 国人 到 日本 后 ,要 到居 住 地 政 府 进行 登 记 , 这 时往 往就 会领 到 当地有 关扔 垃圾 的规 定 。当你 人
中国城市垃 圾人均 年 产量 达到 4 4 0 k g ,1 9 9 6年 ,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就已达到了 1 亿t ,而且每 年以8 %一 1 0 %的速度增长。垃圾的历年堆存量达到 6 o多亿 t ,全 国 有 2 0 0多 座城 市 陷入 垃圾 的包 围之 中。垃圾堆存侵占的土地面积多达 5亿多 m 。人人 都讨厌垃圾 ,人人都制造垃圾 。刺鼻的空气 ,巨大 的垃圾 山 ,周 围灌木 和树上零 星点缀 着 的脏塑料 袋 , 在 风 中不停 地打 着 旋儿 … …随着 这样 的情 景越 来 越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fb13da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8.png)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不仅在科技、经济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而且在环境保护和生活垃圾管理方面也有着很好的经验和做法。
日本人对垃圾的处理非常严谨,他们注重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同时重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这些做法对我国也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
在日本,人们非常重视垃圾分类,他们将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进行严格分类,然后按照相关规定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中。
这种分类清晰、严格执行的做法有效减少了垃圾混合污染的问题,提高了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效率。
而在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较晚,人们对分类意识的认识还不够,导致了垃圾处理难题的出现。
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推动垃圾分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效促进我国生活垃圾管理水平的提高。
日本生活垃圾处理的包装及资源利用值得我国借鉴。
日本人在购买商品时,注重包装的简约和环保,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包装材料,以减少垃圾的产生。
并且他们注重回收利用,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再利用,使其变废为宝。
这种对垃圾的节约利用和资源再生的理念,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也有着很好的启示。
中国当前还存在一些生活垃圾处理不当的问题,如过度包装、浪费等现象比较普遍,这些都造成了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我们应当吸取日本的经验,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
日本推行“热值回收”技术值得我国借鉴。
由于日本土地资源有限,垃圾填埋空间有限,因此他们采用了“热值回收”技术,将生活垃圾进行燃烧,利用垃圾中所含有的有机物质产生热能和电能,实现能量的再生利用。
这种做法对我国也有很好的启示,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由于垃圾处理量大、填埋场空间有限,采用“热值回收”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垃圾处理的难题,同时也能有效减少垃圾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和危害。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从垃圾分类、资源再生利用、能量回收等方面,日本都有着很好的做法和经验,这些都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垃圾管理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日本分类垃圾处理有感
![日本分类垃圾处理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8c93d15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0.png)
日本分类垃圾处理有感第一篇:日本分类垃圾处理有感零距离接触日本——日本分类垃圾处理有感日本分类垃圾处理有感前一段时间,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因为“垃圾事件”被卷进了舆论风暴,现实广州市番禺垃圾焚烧处理厂选址问题引发的**,随后花都居民大力反对在当地贱垃圾焚烧发电厂,再到最近的李坑垃圾焚烧厂爆炸事故,这一系列的问题也牵涉出了一个必然的话题——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每日剧增的城市垃圾,该何去何从?一个国家的垃圾多寡,往往与其现代化社会的发达程度及国民素质和环保意识息息相关。
对于我们的近邻日本,由于资源稀缺,所以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垃圾回收利用十分重视。
现在,日本社会在垃圾回收再利用方面已形成了一套良好机制,从社区垃圾分类回收,到垃圾的初步分类处理,最后到终端处理工厂变废为宝,完整的社会链条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日本对垃圾的回收分类十分仔细。
有“资源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危险垃圾”、“塑料垃圾”、“金属垃圾”和“粗大垃圾”等。
在日本有些城市,垃圾分类已经达到几十种。
例如位于千叶县的我孙子市,在其德岛鸣门附近的一个汽车中转站附近就有12个分类垃圾桶。
日本的每个家庭,都摆有分放不同垃圾的几个垃圾桶。
这些虽然看似繁琐,但却保证了资源垃圾有效得以回收再利用,而且已经成为日本人的良好习惯。
如可燃垃圾与不可燃垃圾要严格分开;肉盒、奶盒等包装容器要洗净晾干送回商店经翻新处理后循环使用;回收塑料瓶要求拧下瓶盖、撕掉标签作为可燃垃圾,洗干净瓶子并晾干压扁再投弃到指定回收点,为中间处理和后期加工提供了便利;纸箱子要拆开并捆扎好,报纸杂志也要捆扎好并在指定时间投弃。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遵照规定做,但多数人的自觉行动,提高了垃圾处理厂的运转效率。
日本对垃圾的分类回收管理也很严格。
在日本,每年年终,居民都会收到一张来年的特殊“年历”,不同垃圾的收集日期都由黄、绿、蓝等不同颜色按月日标明在“年历”上,并配有各种垃圾的漫画,对垃圾分类和每天可扔什么垃圾使人一看便知。
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23355b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9.png)
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难题。
日本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备受关注,其成功经验为中国垃圾分类管理提供了启示。
一、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的背景与现状1. 垃圾分类管理的背景日本作为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意识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
由于限制资源,日本政府迫切需要减少垃圾并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2. 垃圾分类管理的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提倡垃圾分类管理。
通过大力宣传、培训等手段,提高了市民对垃圾分类管理的认识和意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垃圾分类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各个市、镇、村都建立了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将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分拣、处理和回收利用。
二、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的经验1. 强制性的分类制度在垃圾分类管理过程中,日本实行了强制性的分类制度。
即将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可回收垃圾等几个大类,并要求市民在家庭中自行分类。
2. 垃圾收费制度日本实行了垃圾收费制度,即根据个人产生的垃圾量收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励市民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也增加了回收利用的动力。
3. 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日本政府通过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市民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提供详细的分类指导。
此外,还开展了各种宣传活动和讲座,提高了社会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水平。
4. 垃圾分类处理中心的建设日本各地建立了垃圾分类处理中心,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合理的流程,将垃圾进行分类、分拣和处理。
这些处理中心将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垃圾的填埋和焚烧,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对中国的启示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中国垃圾分类管理法制建设仍不够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需要加强。
必须出台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明确市民的义务和责任,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推动垃圾分类管理的实施。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5f7e7d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a.png)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首先,日本的生活垃圾分类和回收工作非常严格和系统化,包括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等的分类回收。
这种管理模式在我国也有一些城市的试点实践,如上海、深圳等地,但由于相关措施不够严格和执行不到位,可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果,例如混装垃圾、垃圾分类回收设施不实用等,因此可以借鉴日本的严格管理方式,加强垃圾分类教育,提高垃圾分类率。
其次,日本通过生活垃圾焚烧来发电,在垃圾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提升了能源效益。
例如东京的一家能源公司,将垃圾焚烧发电的环节与能源业务相结合,将垃圾处理与能源利用紧密结合起来。
这种模式可以为我国地方法规制度的建立和能源利用提供一些实用性的经验。
再者,日本生活垃圾管理还实践了“原产生者负责制”和“分解分析制”两种方式。
这种方式从根源上促使垃圾的减量化,主张在生产、供应和消费环节中防止或减少垃圾的产生。
这个管理方法可以引导我国从源头上遏制垃圾产生,从而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问题的产生。
综上所述,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成功实践对我国有着一定程度的启示。
我们应该加强垃圾分类教育,鼓励垃圾减量化和可回收利用,以及推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机制等。
通过借鉴日本的生活垃圾管理方法,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077eb6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1.png)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 引言1.1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的重要性日本生活垃圾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而垃圾处理则是影响环境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日本政府通过实施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有效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环境风险。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可以帮助我国解决当前面临的垃圾处理难题,推动我国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的建设,促进我国垃圾处理技术的提升,提高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研究和借鉴日本的生活垃圾管理经验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我国垃圾处理面临的挑战我国垃圾数量庞大且增长迅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日益庞大的人口数量和经济活动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垃圾数量的急剧增加给垃圾处理带来了巨大压力。
我国垃圾处理设施和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还存在着垃圾处理设施不足、处理技术落后的问题。
部分地区依然采用传统的填埋方式处理垃圾,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缺乏先进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也加大了垃圾处理的难度。
我国垃圾分类意识薄弱。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比较薄弱。
大多数人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了解不够,导致很多可回收垃圾被混在一起处理,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我国垃圾处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急需改善和加强相关工作。
2. 正文2.1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的体制和政策1.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日本将生活垃圾划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和有害垃圾等四类,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市民需按照规定将垃圾正确分类投放,以便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回收。
2. 政府监管与支持:日本政府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生活垃圾管理,并颁布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政策。
政府通过监管、宣传教育和财政支持等手段促进垃圾分类和回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新关于日本垃圾分类的一点启示
![最新关于日本垃圾分类的一点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93ee49e71fe910ef12df876.png)
关于日本垃圾分类的一点启示,Recycle),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是日本循环型社会的重要标志,日本国民从小就接受了这样的教育: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一、科学细致的分类方法日本的垃圾分类收集体系体现了政府与市民自治组织、市民之间的高度互动和配合。
政府在设计制度时十分仔细、认真,各种考量都非常科学、周到。
日本大街上没有垃圾桶,垃圾要在规定的时间放到规定的地方,这就是日本垃圾的“双规”,并且垃圾分类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大到不同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小到不同的社区,都会根据自己的特色制定符合实际的垃圾分类标准。
垃圾收集日和时间取决于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
每年的12月份,居民会收到一张特殊“年历”,标记着来年收集不同垃圾的日期。
年历会用黄、绿、蓝等颜色来标注。
同时日本各市政府会给当地居民一个垃圾分类回收表,指导居民如何分类。
此外,社区也会通知居民一周中哪一天收集哪种垃圾。
政府给市民不定期配发生活垃圾计划简报,只要计划有变,无论是多么小的变化,都会及时通知市民。
日本的垃圾大致分八类,包括:可燃垃圾、塑料瓶类、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有害垃圾、大型垃圾。
每一大类都有细致的分类指引,据说一个香烟盒,其纸盒外面包的塑料薄膜是塑料,封口处的那圈方便拆开的装置含有金属物质,盒子是纸,所以这件东西就要分3类。
二、行之有效的收费体系合适的收费制度往往能够成为环保的催化剂,日本将垃圾收费制度深入运行到居民日常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垃圾减量化。
日本的垃圾分类收费制度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可行的收费标准。
三、精密完善的配套产业日本的垃圾分类,给我们建设文明城市、培育文明意识树立了一个标杆,展现了“垃圾分类”概念背后精密的管理和复杂的运营机制。
个人和家庭把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只是垃圾处理的第一步。
垃圾处理的第二步是回收车辆分类运输,有专门运输报纸、杂志和包装纸盒的车辆,也有专门运输罐头、玻璃瓶和塑料瓶的车辆等。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22ade6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7.png)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垃圾管理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问题,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生活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
在这个问题上,日本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启示。
日本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
在垃圾管理方面,日本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政策和措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垃圾分类与回收制度。
这些做法不仅有效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还有效利用了资源,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日本实行强制垃圾分类制度。
日本将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可回收垃圾以及有害垃圾四类,要求市民将垃圾按照这四类分别投放,这种做法有助于提高垃圾的再利用率和资源回收率。
在我国,虽然也有一些城市实行了垃圾分类制度,但普及率和执行力仍然不够。
我们可以学习日本的做法,建立更为严格和全面的垃圾分类制度,加强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
日本大力推行垃圾回收利用。
他们鼓励市民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家电产品和大件废弃物等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或回收站点,这些垃圾随后由政府组织或委托的企业进行收集和处理。
通过这些措施,日本成功实现了垃圾回收利用率较高的目标。
而在我国,由于垃圾回收处理的成本较高、市场需求不足、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原因,导致垃圾回收存在诸多问题。
我们需要加强垃圾回收利用的宣传和教育,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回收,建立健全的垃圾回收网络和管理制度,提高再生资源的利用率。
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垃圾产生。
通过政策鼓励企业减少包装,推动使用可降解材料生产塑料制品;在餐饮行业加强环保意识,推广使用环保餐具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垃圾的产生,为垃圾处理减负。
在我国,垃圾数量不断增加,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过度消费和使用一次性商品,这导致了大量的垃圾产生。
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推行绿色消费,倡导环保生活方式,实行减量化和循环利用的发展理念,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00b0e5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1.png)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对生活垃圾管理非常重视,并且在这方面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日本的垃圾管理制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日本注重源头减量。
日本实行了分类收集制度,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非可回收物和
有害垃圾三类,并设置了相应的收集系统。
这种分类收集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垃圾的产生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在城市建设中推行垃
圾分类制度,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减少垃圾的总量。
日本重视垃圾的再利用。
在日本,可回收物被细分为多个类别,如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这些可回收物会被送往专门的处理设施进行分拣、处理和回收利用。
这种再利用
的做法不仅减少了废物的数量,还节约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我国应该加强对可回收物的
回收利用,建立规范的回收体系,鼓励企业和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回收工作中来。
日本重视有害垃圾的处理。
日本将有害垃圾分为多个类别,如电池、废油、旧药品等,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收集和处理。
这样可以避免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我
国应该设立专门的有害垃圾收集点,加强对有害垃圾的收集和处理,规范化有害垃圾的处
置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日本的生活垃圾管理制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我们应该加大对生活垃圾管
理工作的重视,加强垃圾分类制度的推行,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加强废物的再利用
和有害垃圾的处理工作,推广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垃圾分类:日本经验告诉我们,环保离不开“分”与“治”!
![垃圾分类:日本经验告诉我们,环保离不开“分”与“治”!](https://img.taocdn.com/s3/m/9b29a03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a.png)
《垃圾分类:日本经验告诉我们,环保离不开“分”与“治”!》摘要:本文以日本为例,探讨垃圾分类实施的情况、成功经验及其对其他国家的启示。
在日本,垃圾分类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其中包括政策引导、公众教育、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方面。
文章介绍了日本垃圾分类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并深入探讨了日本垃圾处理的技术和设施建设。
最后,文章提出了推进垃圾分类实施的关键因素,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跨地区垃圾分类标准化、政策引导和监管、倡导绿色生活理念等。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日本的垃圾分类经验,并了解如何实现高效、环保的垃圾处理。
正文:垃圾分类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垃圾产生和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日本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垃圾分类在该国已经实施多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以日本为例,探讨垃圾分类实施的必要性、方案和问题,以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垃圾分类实施提供借鉴。
一、日本垃圾分类实施的必要性1.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垃圾堆积、废弃物排放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垃圾分类,主要是为了应对垃圾堆积和环境污染问题。
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减少垃圾产生和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2.资源利用问题垃圾分类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通过对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通过垃圾处理,还可以获得能源和肥料等有用物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二、日本垃圾分类实施的方案和效果1.垃圾分类的分类方式日本的垃圾分类主要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和资源回收垃圾三类。
可燃垃圾包括食品残渣、纸张、木材等易燃物质;不可燃垃圾包括玻璃、金属、陶瓷等不易分解物质;资源回收垃圾包括塑料、金属、玻璃、纸张等可回收物质。
2.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日本的垃圾分类实施效果显著。
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制度,增加垃圾处理能力等措施,日本垃圾分类实施取得了以下效果:(1)减少垃圾产生量:日本的垃圾分类实施,使得不同种类的垃圾可以被有效分开处理,从而减少了垃圾的总体产生量。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80e5f8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6.png)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垃圾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合理有效地处理生活垃圾,不仅关乎城市环境的美观整洁,更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在这方面,日本无疑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榜样。
本文将就日本的生活垃圾管理经验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日本生活垃圾管理的现状日本是一个岛国,地域狭小,资源有限,因此垃圾处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日本的生活垃圾管理从源头分类、投放、收运、再利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在日本,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循环利用物品、大型废弃物等几个类别。
日本的城市居民必须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后,按照预定的投放时间和地点放置在指定地点,专门的清运车辆会定时按时进行收集和清运。
而废弃物经过专门的处理后,得到了高效的资源再利用,剩余的垃圾则进行有效、安全的处理。
1、建立全民参与的分类投放制度日本在生活垃圾管理上实行了源头分类的制度,将生活垃圾进行有序分类,居民必须按照规定将垃圾分类投放。
通过全民参与的分类投放,有效地减少了垃圾的数量,为资源再利用和处理提供了便利。
这对于我国来说,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投放制度很有借鉴意义。
我国正在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树立“绿色生活,从我做起”的理念,促进居民自觉地参与垃圾分类,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数量。
2、探索垃圾资源化利用模式日本在生活垃圾管理上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尤其在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日本将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物品进行分类处理,有效地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利用。
在我国,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但与日本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们可以从日本生活垃圾管理中学习借鉴,加大对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完善资源回收系统和再利用设施,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效率,为我国的垃圾资源化利用树立更高的标杆。
3、倡导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日本通过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倡导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c0cf2a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3.png)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同时也是一个高度重视环保的国家。
在日本,生活垃圾的管理非常严格,不论是垃圾分类、垃圾回收还是垃圾处理都有一套完整的系统。
日本的生活垃圾管理给我们启示,我们可以学习日本的经验,改善我国当前的生活垃圾管理问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日本的垃圾分类非常细致。
日本将生活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四类,每类垃圾都有专门的收集和处理方式。
对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和资源回收垃圾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因此大部分的生活垃圾都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在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尚未得到普遍推广和落实,很多地方的垃圾处理方式还停留在混合收集、填埋和焚烧的阶段,无法得到有效的资源回收和再利用。
我国可以学习日本的垃圾分类模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增加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从而实现我国生活垃圾的有效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
日本注重垃圾回收。
日本不仅对可回收垃圾进行详细的分类和收集,还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垃圾回收。
日本政府还鼓励企业利用再生资源,支持研发再生资源产业。
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垃圾资源的再利用,减少了自然资源的消耗,也降低了环境污染。
我国在垃圾回收方面虽然也有相关政策和法规,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回收利用率不高、回收工作缺乏有效监管等。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建立健全的垃圾回收体系,提高回收率,规范回收行为,加大对再生资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尽快实现垃圾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日本注重垃圾处理。
日本在垃圾处理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焚烧、填埋、堆肥等多种方式对垃圾进行处理,有效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日本也致力于研发和推广新型的环保垃圾处理技术,例如利用垃圾发电、垃圾变燃料等方式,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我国在垃圾处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如垃圾处理设施的水平和数量、垃圾处理技术的创新等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
日本垃圾分类的借鉴意义与经验启示
![日本垃圾分类的借鉴意义与经验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43ff6403169a4517723a3c9.png)
日本垃圾分类的借鉴意义与经验启示7月1日起,上海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这意味着垃圾分类将纳入法治框架。
在垃圾处理的三个环节中,生活垃圾的减少和垃圾的循环利用在逻辑上是由国家政策主导的、单中心的科学“管理”模式,而垃圾分类的环节则体现出多中心的参与性“治理”模式。
从日本在垃圾分类的“多元参与”经验中,可以看到只有找到“科学”的垃圾分类标准与普通人日常活动之间平衡点,才能促进其自觉参与。
与此同时,日本的垃圾分类政策也同样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因此我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需要有所超越!“垃圾分类”不简单在这三个环节中,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是最本质也是最有效的环节,能够实质减轻环境的负担;而对垃圾的“科学处理”是针对部分生活和工业垃圾的有效补救措施——毕竟现代经济发展依赖不断地再生产,故生活垃圾的减少有其限度——同时也能够显示一个技术和经济强国的牌面,能够给民众带来情感上的愉悦,垃圾处理能力有时候甚至构成富国与穷国或城乡差异的分界线。
夹在这两个环节中,“垃圾分类”的贡献——如果纯粹从“科学”和“功能”的角度看——就显得不那么高大上,它主要是服务于垃圾的科学处理——或者有利于高效燃烧减少排放,或者有利于高效获取循环使用的材料。
因此,近年在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甚至还有人认为分散的、依赖个人能动性的日常垃圾分类存在着大量“不科学”之处,需要依赖集中性的技术机制来进行处理,从而质疑垃圾分类存在的必要性。
这种极小众声音的合理性本身并不需要辨析,但它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注意到一点,即依赖于个人的垃圾分类的意义并不能全用“科学”和“效率”来衡量。
在垃圾处理的三个环节中,生活垃圾的减少有赖于“组织化”的工业生产和商业模式,垃圾的循环利用依赖于技术的突破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两者都依赖高度的组织、规模、资本驱动和国家政策扶持。
而“垃圾分类”是这个体系中“人”直接参与的环节。
换言之,减少生活垃圾总量环节和循环处理环节在逻辑上是单中心的科学“管理”模式,而垃圾分类环节则体现出多中心的参与性“治理”模式。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经验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a3c000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d.png)
一、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及历史
本建立了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 量化和资源化。
二、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的优点和不足
二、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优点和不足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日本实行“三色原则”,即要求居民将垃圾分类为 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这一制度有利于提高垃圾回收率和资源利用 率。
四、结论
合理布局垃圾处理设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步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面 临的难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其垃圾产生和处理方式具有其独特的特 点。本次演示将介绍日本生活垃圾的管理及处理方式,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挑 战。
一、日本生活垃圾的管理
1、垃圾分类制度
2、挑战
回收利用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最后,如何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确保垃 圾分类制度的顺利实施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结论
四、结论
总的来说,日本在生活垃圾的管理及处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有效 的垃圾分类制度、宣传教育、法律法规以及各种处理方式的应用,日本在减少资 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然而,仍需要面对一些挑战和问题。
1、垃圾分类制度
在日本,垃圾分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根据不同种类的垃圾,市民需要 将垃圾分别投入指定的垃圾桶中。例如,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都 有专门的垃圾桶。这种分类制度有助于提高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对环境
为了推广垃圾分类制度,日本政府和地方机构会定期举办宣传活动,向市民 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和重要性。此外,学校也会将垃圾分类纳入教育内容,从小 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日本垃圾处理的有益启示
![日本垃圾处理的有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501774c767f5acfa1c7cd1f.png)
PRICE AND MARKET他山石41垃圾问题,是人类社会共有的问题,也是城乡居民共同面对的问题,更是政府管理者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垃圾处理关系百姓的生活环境、身心健康,解决不好,可能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目前,全国2/3的城市被垃圾包围。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54亿吨,垃圾处理量为1.34亿吨,不仅数量惊人,而且所谓处理还停留在卫生填埋等低级阶段。
而我们的邻国日本,通过推行垃圾分类及综合处理利用,垃圾总量在10多年的时间里下降了近一半,较好地解决了垃圾“围城”、“围村”的问题。
日本垃圾处理的观念、制度和办法,对我国正在寻找对策解决垃圾问题应该有所启示。
日本的垃圾分类也是走过一个曲折的过程,他们是在不断探索中总结出一条适合岛国国情的经验做法。
目前他们对垃圾的分类做到“投放规定严格,按图轻松分类,处理路径明晰”,效果十分显著,已被日本国民所接受。
在日本学习工作八年的本人,回国后对日本垃圾分类投送的记忆犹深:“刚到日本,到当地政府办理临时居住证,同时领到的就是垃圾分类的招贴表格,什么垃圾要放哪儿,怎么放,都得回去仔细看。
刚开始还以为这不重要,还像在国内一样把垃圾混装在袋子里,可是没想到,扔出去的垃圾被扔了回来,而且垃圾袋上贴着有关部门的提示,上面写着“你违反了当地垃圾管理的规定,请配合”等字样。
这样几次之后,我们才意识到日本垃圾的分类投送了事情的严重性,每人都准备好四五个垃圾桶,扔垃圾也入乡随俗了!”在日本,对垃圾投放有着严格的时间规定。
餐厨垃圾每天最早投放,其余的垃圾也规定了每周固定的投放时间,必须严格遵守。
垃圾中转运输站等机构每年年初都会给责任区内的每一个家庭发放垃圾挂历,每天收运什么垃圾,在挂历上都有文字图案标明,一目了然。
居民们每天只要按图行事,就可轻松地做到科学分类回收。
资源、可燃、不燃、粗大、有害,日本人把垃圾分成这几大类,每一类的“终点”都有着明晰的路径——可燃垃圾直接送往垃圾焚烧厂,烧完的残渣被运到垃圾填埋场填埋;不燃垃圾经中转站被送往不燃垃圾处理厂,经拆解利用制成再生品,剩余物送往填埋场;粗大垃圾先经专门的破碎处理,可利用成分进行回收,可燃部分送往焚烧厂,剩余部分送往填埋场;资源类则送往再生设施,进行加工利用,生产出再生品;危险类垃圾被送往危险类专门处理的机构。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06ac1a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0.png)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摘要】日本生活垃圾管理体系高效且严谨,垃圾分类制度让回收利用率大幅提升。
日本垃圾处理技术先进,包括焚烧、回收等多种方法。
相比之下,我国生活垃圾管理存在问题较多,缺乏分类意识和垃圾处理技术。
借鉴日本经验,我国应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提升处理技术并推动法规完善。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生活垃圾管理的有效运行。
加强公民教育,推动垃圾分类进入日常生活,提高资源回收率。
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垃圾处理效率与环保水平。
推动法规立法,明确责任与义务,为生活垃圾管理提供坚实法律支持。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管理经验,完善我国生活垃圾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日本、生活垃圾管理、我国、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处理技术、问题、借鉴、经验、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处理技术、法规完善。
1. 引言1.1 日本生活垃圾管理概况日本政府在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源,建立了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设施。
这些处理设施包括焚烧厂、填埋场、垃圾分类中心等,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类垃圾,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或者进行安全的处置。
日本也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强调个人责任和社会义务。
日本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在减少垃圾量、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1.2 我国生活垃圾现状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现状十分严峻。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增长,生活垃圾数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大量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相对滞后,很多地方仍然采用传统的填埋和焚烧方式处理垃圾,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由于缺乏完善的生活垃圾管理法规,导致很多地方存在垃圾乱倒、乱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的整洁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我国生活垃圾管理现状亟待改善,必须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推动技术创新,加强法规建设,以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式管理和处理生活垃圾,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日本的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的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bb3d85f336c1eb91a375dd8.png)
日本的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陈怡良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摘要:从世界的角度出发,日本的垃圾分类处理可以说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在我国注重环境与发展的今天,日本的垃圾分类理念和管理经验对我们是很好它山之石。
日本从其本土所具有的资源实际出发,在不断的实践积累中,建立了一套垃圾分类的处理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可以将垃圾的种类进行明确的划分,同时还可以将责任落实到法律体系之中。
通过严格的惩罚手段和监督措施,使得垃圾的分类与处理获得了全民良好的贯彻与执行。
就以上意义而言,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它的成功经验。
本文对日本的垃圾分类管理进行了具体的探究和分析,以日本的先进经验作为了出发点,同时结合了如今我国垃圾分类的具体情况,对我国的垃圾分类管理,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对我国在垃圾分类和管理工作的开展上能有所建言。
关键词:日本;垃圾分类;分类管理;经验;启示引言对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来说,垃圾分类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我国的民生问题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于环境与发展来说,垃圾分类处理是其很重要的组成内容。
将垃圾进行有效而科学的分类,是政府和每个公民所共同期待的绿色中国的必然结果。
一、日本垃圾分类管理发展的历程1.1 末端处理阶段曾经,日本是公认的受到工业污染最为严重的一个国家,在高度消费的社会背景的作用之下,导致日本城市的生活环境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日本的经济增长高度达到了巅峰时刻,由于大量的生产和消费所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也随之诞生而来。
当时,日本采取的处理垃圾的方式主要是填埋法,可是却产生了污染问题。
主要针对的是生活垃圾,针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回收等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在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垃圾分类管理方法,而目前来看,日本是垃圾分类管理经验最为先进的一个国家,同时,日本的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开展的也是最成功的。
通过长期而大量的实践和探究,如今,日本已经形成了民众所认可的、法律所保护的、政策齐全的垃圾分类管理系统。
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6b6e35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e.png)
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处堆积的垃圾不仅影响城市环境的美观,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威胁。
而在这个问题上,日本的垃圾分类管理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与启示。
首先,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日本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的方式,对垃圾分类管理进行了规范和指导。
他们制定了垃圾分类的具体标准,并且设立了相应的机构来监督和管理垃圾分类工作,如环境保护署和地方自治体。
政府的举措有效地引导了公众的行为,使垃圾分类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自觉行为。
其次,日本注重教育与宣传也是垃圾分类管理成功的关键。
日本社会普遍对垃圾分类有着较高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这得益于日本政府、社区组织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如电视广告、海报和网络,向公众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技巧。
社区组织和学校则组织各种宣传活动,如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和垃圾分类讲座,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再次,日本注重技术创新,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日本的垃圾处理设施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如垃圾焚烧发电、厌氧消化和有机废弃物的堆肥处理等。
这些技术不仅能有效减少垃圾的体积和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将垃圾转化为资源,提供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
此外,日本还鼓励研发和应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和产品,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最后,日本垃圾分类管理中的强制和奖励相结合的方式也是其成功的关键。
日本政府对垃圾分类实行了强制性的措施,如规定垃圾分类的具体细则和罚款制度。
同时,政府还给予了垃圾分类的积极奖励,如减免公共服务费、发放购物券和提供免费垃圾袋等。
这样一来,既约束了公众的不当行为,也激励了公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结合日本的垃圾分类管理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启示。
一是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垃圾分类管理的重要保障。
政府要明确垃圾分类管理的目标、标准和责任,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日本垃圾分类的一点启示
摘要:日本的垃圾分类回收做得很成功,本文主要对他们的成功做
法进行小结,希望能为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一点启示,
同时也对广州市目前实施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日本,广州,垃圾分类,启示
Abstract: Japan's waste recycling do very successful, this paper summaries successful practices, the hope for our garbage classification work to bring a little inspiration, simultaneously to guangzhou current implementation work a little advice waste classification proposed.
Keywords: Japan, guangzhou, garbage, 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R12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有幸到日本考察学习垃圾分类的经验做法,感触颇深。
日本的垃圾分类工作始于1980年,
从最初的简单分类,到如今的固废产业,日本的垃圾分类在不断完善着,如今已成为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据称,日本计划到2020年实现“零垃圾”的目标。
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倡导了一种“3R”生活方式(Reduce,Reuse,Recycle),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是日本循环型社会的重要标志,日本国民从小就接受了这样的教育: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一、科学细致的分类方法
日本的垃圾分类收集体系体现了政府与市民自治组织、市民之间的高度互动和配合。
政府在设计制度时十分仔细、认真,各种考量都非常科学、周到。
日本大街上没有垃圾桶,垃圾要在规定的时间放到规定的地方,这就是日本垃圾的“双规”,并且垃圾分类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大到不同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小到不同的社区,都会根据自己的特色制定符合实际的垃圾分类标准。
垃圾收集日和时间取决于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
每年的12月份,居民会收到一张特殊“年历”,标记着来年收集不同垃圾的日期。
年历会用黄、绿、蓝等颜色来标注。
同时日本各市政府会给当地居民一个垃圾分类回收表,指导居民如何分类。
此外,社区也会通知居民一周中哪一天收集哪种垃圾。
政府给市民不定期配发生活垃圾计划简报,只要计划有变,无论是多么小的变化,都会及
时通知市民。
日本的垃圾大致分八类,包括:可燃垃圾、塑料瓶类、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有害垃圾、大型垃圾。
每一大类都有细致的分类指引,据说一个香烟盒,其纸盒外面包的塑料薄膜是塑料,封口处的那圈方便拆开的装置含有金属物质,盒子是纸,所以这件东西就要分3类。
二、行之有效的收费体系
合适的收费制度往往能够成为环保的催化剂,日本将垃圾收费制度深入运行到居民日常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垃圾减量化。
日本的垃圾分类收费制度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可行的收费标准。
在部分城市,有害垃圾和资源垃圾的收运是免费的,以有利于环境管理和资源回收。
可焚烧垃圾和不可焚烧垃圾的收运,则要按垃圾体积付费,每100升付300日元。
付费方式是市民到指定地点购买特制垃圾袋,不同容量的垃圾袋价格不同,其价格包括了垃圾收集和处置的费用。
塑料袋分为可焚烧垃圾和不可焚烧垃圾两种,尺寸有10升、20升和40升。
目前,厨余垃圾被归类为可燃烧垃圾,但政府鼓励市民使用特制的装置将厨余制作成有机肥料,一些酒店、宾馆等产生大量厨余垃圾的经营单位也会使用特制容器处理厨余
垃圾,制作成有机肥料后无偿交付给农户使用,这样也可减
少废弃垃圾的费用支出。
三、精密完善的配套产业
日本的垃圾分类,给我们建设文明城市、培育文明意识树立了一个标杆,展现了“垃圾分类”概念背后精密的管理和复杂的运营机制。
个人和家庭把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只是垃圾处理的第一步。
垃圾处理的第二步是回收车辆分类运输,有专门运输报纸、杂志和包装纸盒的车辆,也有专门运输罐头、玻璃瓶和塑料瓶的车辆等。
日本在实行计量收费后,为了方便专门车辆走街串巷收集垃圾,特意将其吨位降低一半,但增加了一倍的运输车辆。
第三步,垃圾最终到达处理工厂。
不同的垃圾处理厂专长不同,有处理可燃垃圾的、有处理有害垃圾的、有处理大型垃圾如家用电器等、有处理塑料瓶的等等。
如此大的工作量和就业机会,使得日本的回收产业吸引了大量的回收公司。
垃圾的回收工作并非由环卫部门进行处理,而是各大回收公司负责。
但在奉行生产责任延伸制的日本,很多回收公司都是由生产企业直接建立的。
如造纸厂会建立处理纸类的回收公司,同时回收后的纸张可以直接生产为再生纸,实现产业的循环。
四、全面到位的宣传措施
在日本,市民如违反规定乱扔垃圾,就是违反了《废弃处置法》,会被警察拘捕并课以3万-5万日元的罚款。
但现
在,垃圾分类投放已经成为日本民众的一种自觉行为,即使没人监督也会严格执行。
这样的结果与日本政府的环保管制和宣传得力是分不开的。
从幼儿园到老人各个年龄层在学校、社区、家庭、单位、野外等多种场所进行环境教育和环境学习。
幼儿园的孩子都知道普通的环保知识,并以此来督促自己的父母长辈自觉遵守,所谓“小手拉大手”。
时至今日,当时的幼儿已成为家庭的支柱,垃圾分类的习惯和环保意识也深深植根于每个家庭当中,然后母亲再手把手教下一代。
幼儿园也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加强教育和宣传,注重培养孩子的认真分类精神,如要求家长准备若干个大大小小颜色图案不同的包(书包、装各种衣服的包、装鞋子的包、装餐具的包、装毯子的包等),然后A包多少厘米长,B包多少厘米宽,C包放在D 包里、E包放在F包内,等等。
以培养孩子的认真精神、锻炼孩子分类能力的第一步。
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以及对待此事的认真精神,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项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公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和良好的公民意识,好的制度源于顺畅的操控系统,日本的垃圾回收就是一个高效的运转系统。
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是什么职位,垃圾面前人人平等。
没有完整的收购、运输、销售、加工、成品市场等产业体系的支持,垃圾分类无法产
生经济效益,只能是劳民伤财的空忙。
就广州市垃圾分类推广的现状而言,除了继续完善各种配套设施、相关法律法规及产业链,主要应该在宣传上下功夫,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形式多样化,使垃圾分类深入人心直至成为一种习惯,将宣传转化为生产力。
通过各种媒体进行的宣传教育,虽然营造了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大家都知道有垃圾分类这回事,但真正懂得并实施垃圾分类的居民只占少数,许多居民甚至认为这是政府的“又一项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无法深入理解垃圾分类的原因和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的垃圾都是由政府在默默地处理,除了少部分跟垃圾有接触的居民外,很多居民并不知道垃圾被运往哪里,也不知道垃圾是怎么处理掉的。
这种情况下让居民去实施垃圾分类,等于是给他们“添麻烦”,也就不可能去认真配合了。
各种各样的垃圾分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但有很多居民是为领取免费的垃圾袋或各种礼品而去的,分类垃圾袋拿回家了照样不分类扔垃圾。
在开群众座谈会中我们了解到,有的居民按照要求将垃圾进行分类了,扔到楼下垃圾桶内又被混合收集了,分类的积极性大大受挫。
在宣传方面,可依托居委或物业加大居民宣讲会的密度和力度,定期举行针对居家老人和主妇们的讲座,认真解答居民的各种疑问,让大家从心底里去认同垃圾分类的理念,
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这样才更容易在行动上去自觉执行。
以学校为辐射中心,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从而去带动和督促家人也形成好习惯。
针对幼儿园学生、小学生、中学生,采取不同的宣讲形式,将垃圾分类的知识和习惯融入课堂、游戏、课外作业中,带回家庭里,同时家里的老人或主妇也在小区或居委了解到垃圾分类知识,这样家庭成员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督促,能够更好地促进垃圾分类,社会的基本细胞单位做好了,整个社会也就不愁做不好了。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更容易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可以作为宣传队伍的补充力量,开展丰富有趣的宣传活动。
垃圾分类的宣传要做到全面、深入、反复、细致入微,这也是垃圾分类本身的繁琐性所需要的。
宣传做好了,居民素质提升了,配套设施和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了,垃圾才能够真正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