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作业指导方案
焊接工艺指导书
![焊接工艺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45164abd15abe23492f4d41.png)
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本《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是指导及保证焊接工序质量的指导性文件,适用于企业低碳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板材、钢丝等各种材质及型材的焊接。
规程内容包括:焊接方法、焊前准备、装配、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焊接顺序、焊接操作、焊接工艺参数以及焊后处理等。
一、焊接准备1.焊接前接头清洁要求:在坡口两侧30mm范围内影响焊缝质量的毛刺、油污、水锈脏物、氧化皮必须清洁干净。
2.当施工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或钢材的碳当量大于0.41%,及结构刚性过大,物件较厚时应采用焊前预热措施,预热温度为80℃~100℃,预热范围为板厚的5倍,但不小于100mm。
3.当厚度大于6mm时,为确保焊透强度,在板材的对接边缘应采用开切V形或X形坡口,坡口角度为60°钝边p为0~1mm,装配间隙b为0~1mm;当板厚差≥4mm时,应对较厚板材的对接边缘进行削斜处理,如图:焊机送丝顺畅情况和气体流量作认真检查。
4.焊前应对CO25.使用瓶装气体时应检查气体压力,若低于9.8×10.5PQ(10kgf/mm)时应停止使用。
26.根据不同的焊接工件和焊接位置调节好规范,通常的焊接规范可以用以下公式:V=0.04I+16 (允许误差±1.5V)二、焊接材料气体纯度要求99.5%;含水量不超过0.1%;含碳量不超过0.1%。
1. CO22.焊丝牌号根据低碳钢及高强度低合金钢,重要结构焊接时选用H08MnSiA;2 SiA,低碳钢一般结构焊接选用H08MnSi,焊丝表面不允许有锈点存在。
H08Mn2三、焊接规范四、操作要点1.垂直或倾斜位置开坡口的接头必须从下向上焊接,对不开坡口的薄板对接和立角焊接采用向下焊接;平、横、仰对接接头可采用左向焊接法。
2.室外作业时在风速大于1m/s时,应采用放风措施。
3.必须根据被焊工件结构,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
4.对接两端应设置尺寸合适的引弧和熄弧板。
5.应经常清理软管内的污物及喷咀的飞溅。
焊接作业指导书与焊接工艺
![焊接作业指导书与焊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bdc76b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0.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与焊接工艺焊接作业指导书1. 焊接作业前准备:- 确认焊接工件和焊接材料的材质和规格。
- 检查焊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准备所需的焊接电极、焊丝、气体等。
2. 焊接工艺选择:- 根据焊接材料的性质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工艺,如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
3. 焊接工艺参数设定:- 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的要求,设置适当的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
4. 焊接准备:- 清洁焊接工件表面,去除油污、氧化物等。
- 对于较大的焊接工件,可以采用预热的方式,以提高焊接质量。
5. 焊接操作:- 按照焊接工艺要求,进行焊接操作。
- 控制焊接电流、电压等参数,保持焊接过程的稳定。
6. 焊接质量检查:- 检查焊缝的外观质量,如焊缝的形状、焊缝的完整性等。
- 进行焊缝的无损检测,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等。
7. 焊接后处理:- 对焊接工件进行清洁,去除焊渣、氧化物等。
- 进行必要的热处理,如回火处理、退火处理等。
焊接工艺1. 手工电弧焊:- 使用电弧焊机和焊条进行焊接。
- 适用于焊接较小的工件,焊接速度较慢。
2. 气体保护焊:- 使用气体保护焊机和焊丝进行焊接。
- 适用于焊接不锈钢、铝合金等材料,焊接速度较快。
3.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使用熔化极焊机和焊丝进行焊接。
- 适用于焊接高强度钢、合金钢等材料,焊接速度较快。
4. 焊接自动化:- 使用机器人进行焊接操作。
- 适用于大批量焊接,提高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
5. 激光焊接:- 使用激光进行焊接。
- 适用于焊接高精度、高要求的工件,焊接速度较快。
6. 电阻焊接:- 使用电流通过工件产生热量进行焊接。
- 适用于焊接导电性好的材料,焊接速度较快。
注意事项:-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要注意个人安全,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 确保焊接设备的接地良好,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
- 控制焊接参数,避免焊接过程中产生过高的温度,导致焊接材料变形或熔化。
- 进行焊接后的质量检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367486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d.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焊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等领域。
准确的焊接作业是确保焊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焊接作业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以帮助操作人员进行安全、高效的焊接作业。
二、安全措施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焊接手套、防护眼镜等。
2. 确保焊接区域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聚集。
3. 切勿将易燃物放置在焊接区域附近,以防止火灾发生。
4. 检查焊接设备和电源线路,确保其良好工作状态。
5. 确定焊接材料的正确选择,以及焊接工艺的合理设置。
三、焊接准备1. 清理焊接区域,确保没有油脂、灰尘等污染物。
2. 对于焊接材料,通过清洁、打磨等方法,确保焊接表面的光洁度。
3. 根据工作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和电压。
4. 预热焊接材料,以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5. 配备必要的焊接工具和辅助设备,如焊接夹具、万用表等。
四、焊接操作步骤1. 将焊接电源开关设置为关闭状态。
2. 将焊接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并保证接触良好。
3. 打开焊接电源开关,进行设备预热操作。
4. 检查焊接电流和电压是否符合工作要求。
5. 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极、焊丝,根据工作要求进行装配。
6. 通过进一步调整焊接电流和电压,确保焊接设备工作稳定。
7. 进行焊接前的试焊,检查焊接设备和工艺是否正常。
8. 开始正式焊接,保持焊接速度稳定,焊接接头均匀。
9. 焊接完成后,将焊接电源开关设置为关闭状态。
10. 对焊接接头进行检验,确保焊缝无裂纹、缺陷等问题。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焊接接头出现裂纹:可能是焊接温度过高或焊接速度过快,应适当降低焊接温度或减慢焊接速度。
2. 焊接时产生过多的飞溅:可能是焊接电源设置不当或焊接电极质量差,应重新调整焊接电流和电压,并更换优质的焊接电极。
3. 焊接接头强度不符合要求:可能是焊接材料选择不当或焊接工艺设置错误,应重新选择适当的焊接材料并合理设置焊接工艺。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900652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0.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焊接作业的详细指导,包括焊接工艺、设备要求、安全措施等内容,以确保焊接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焊接工艺1. 焊接方法:采用氩弧焊接(TIG)方法进行焊接。
2. 焊接材料:使用标准的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等。
3. 焊接参数:根据具体焊接材料和焊接对象的要求,确定合适的焊接参数,包括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
三、设备要求1. 焊接机: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氩弧焊接机,确保其正常工作。
2. 气源:提供稳定的氩气供应,以保证焊接过程中的保护气体充足。
3. 电源:确保焊接机连接到稳定可靠的电源,以保证焊接过程中的电能供应。
四、安全措施1. 穿戴防护装备: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穿戴防护面罩、焊手套、防护服等防护装备,以保护自身安全。
2. 通风设施:在焊接作业区域内,应设置良好的通风设施,以排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3. 灭火设备:在焊接现场附近必须配备灭火器等灭火设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
4. 焊接区域限制:确保焊接作业区域内无其他人员进入,以避免意外伤害。
五、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清理焊接表面,确保焊接区域干净无杂质。
2. 设置焊接参数: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对象的要求,设置合适的焊接参数。
3. 开始焊接:将焊接枪对准焊接位置,启动焊接机进行焊接,保持稳定的焊接速度。
4. 检查焊接质量:焊接完成后,对焊接接头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5. 清理工作:清理焊接残留物,保持焊接区域的整洁。
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焊接接头出现气孔:可能是焊接区域未清理干净或焊接参数不合适,应重新清理焊接区域并调整焊接参数。
2. 焊接接头出现裂纹:可能是焊接速度过快或焊接参数不合适,应调整焊接速度并重新设置焊接参数。
3. 焊接接头出现变形:可能是焊接过程中应力不均匀或焊接区域过热,应采取适当的焊接顺序和控制焊接温度。
七、总结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焊接作业的工艺要求、设备要求、安全措施以及操作步骤。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fdafaa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d.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焊接作业指导书是指对焊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的文件,旨在保障焊接作业的顺利进行,确保焊接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从安全措施、操作规范、质量要求、设备维护和环境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安全措施1.1 确保操作人员穿戴相关防护用具,如焊接头盔、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火花溅射伤及电弧辐射伤害。
1.2 在焊接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高温警示、易燃警示等,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1.3 确保焊接作业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可设置抽风装置或进行有害气体排放处理。
二、操作规范2.1 在进行焊接作业前,必须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2.2 确保焊接操作人员具备相关证书和经验,熟悉焊接工艺要求,遵循焊接规范进行操作。
2.3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需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厚度,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电压,保证焊接质量。
三、质量要求3.1 确保焊接接头的牢固性和密封性,避免出现焊接缺陷,如气孔、裂纹等。
3.2 对焊接接头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等,确保焊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3 焊接作业完成后,对焊接接头进行外观检查,确保焊缝平整、无气孔、无裂纹等质量问题。
四、设备维护4.1 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设备、更换磨损部件等,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4.2 对焊接电源进行定期检测和校准,确保焊接电流和电压的准确性。
4.3 对焊接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如检查电缆是否破损、地线是否连接良好等,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五、环境要求5.1 确保焊接作业场所干燥,避免水汽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5.2 避免焊接作业场所有易燃物品,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5.3 焊接作业场所应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堆积,确保工作环境清洁整洁。
结语综上所述,焊接作业指导书是保障焊接作业质量和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文件,操作人员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要求,确保焊接作业顺利进行。
2024年度焊接作业指导书
![2024年度焊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854916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8.png)
对于密闭空间或有限空 间的焊接作业,应采取 相应的安全措施,如使 用呼吸器、设置警戒区
域等。
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 器材和急救设备,确保 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
应对。
2024/3/24
13
个人防护装备佩戴要求
2024/3/24
01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 飞溅物伤害眼睛或面部。
02 根据焊接工艺和现场环境,选择合适的防护服、 手套、鞋靴等个人防护装备。
2024/3/24
19
焊缝成型不良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原因分析
焊接参数设置不当,如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 。
焊枪角度或位置不正确,导致熔池形状不佳。
2024/3/24
20
焊缝成型不良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 母材表面处理不良,存在油污、锈蚀等问 题。
2024/3/24
21
焊缝成型不良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钎焊
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 ,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 、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 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 相互扩散实现连接焊件的方法。具有 变形小、接头光滑美观等特点。常见 的钎焊方法有火焰钎焊、感应钎焊和 炉中钎焊等。
2024/3/24
6
02
焊接材料选用与准备
2024/3/24
28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和新技术应用前景
智能化焊接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 发展,智能化焊接技术将进一步 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工 成本和失误率。
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 借助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实现 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提高焊接 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维护便捷性 。
2024/3/24
绿色环保焊接技术 环保意识的提高将推动绿色环保 焊接技术的发展,如无铅焊接、 低烟尘焊接等,以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
焊接作业指导书完整版
![焊接作业指导书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00491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2.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焊前准备规定1、检查焊接电流:在等速送丝下使用平硬特性直流电源,极性采用直流反接。
2、检查送丝系统:推丝式送丝机构要求送丝软管不宜过长(2~4m之间),确保送丝无阻。
3、检查焊枪:检查导电咀是否磨损,若超标则更换。
出气孔是否出气通畅。
4、检查供气系统:预热器、干燥器、减压器及流量计是否工作正常,电磁气阀是否灵活可靠。
5、检查焊材:检查焊丝,确保外表光洁,无锈迹、油污和磨损。
检查CO2气体纯度(应大于99.5%,含水量和含氮量均不超过0.1%),压力降至0.98Mpa时,禁止使用。
6、检查施焊环境:确保施焊周围风速小于 2.0m/s。
7、清理工件表面:焊前清除焊缝两侧100mm以内的油、污、水、锈等,重要部位要求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8、检查焊接工艺指导书(或焊接工艺卡)是否与实际施条件相符,严格按工艺指导书调节施焊焊接规范。
二、施焊操作规定1、根据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根据焊枪不同依说明书操作。
2、引弧采用直接短路法接触引弧,引弧前使焊丝端头与焊件保持2~3mm的距离,若焊丝头呈球状则去掉。
3、施焊过程中灵活掌握焊接速度,防止未焊透、气孔、咬边等缺陷。
4、熄弧时禁止突然切断电源,在弧坑处必需稍作停留待填满弧坑后收弧以防止裂纹和气孔。
5、焊缝接头连接采用退焊法。
6、尺量采用左焊法施焊。
7、摆动与不摆动参照工艺指导书或根据焊件厚度及材质热输入要求定。
8、对T型接头平角焊,应使电弧偏向厚板一侧,正确调整焊枪角度以防止咬边、未焊透、焊缝下垂并保持焊角尺寸。
9、严格按工艺指导书要求正确选择焊接顺序,减小焊接变形和焊后残余应力。
10、焊后关闭设备电源,用钢丝刷清理焊缝表面,目测或用放大镜观察焊缝表面是否有气孔、裂纹、咬边等缺陷,用焊缝量尺测量焊缝外观成形尺寸。
三、焊接参数规范规定1、焊接工艺参数控制:在焊接工艺指导书下的重要焊缝必需严格按工艺卡所示参数施焊。
对未明确指定工艺参数的焊缝施焊时按如下要求施焊:2、焊丝直径:根据焊件厚度、焊接位置及生产进度要求综合考虑。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e90e65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b.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焊接作业是一项常见而重要的工艺,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焊接作业的效果和安全性,制定一份详细的焊接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焊接前的准备工作、焊接操作的步骤、焊接质量控制以及焊接后的处理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焊接作业的指导要点。
一、焊接前的准备工作:1.1 确定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在进行焊接作业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焊接方法。
根据焊接材料的不同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例如电弧焊、气焊、激光焊等。
1.2 准备焊接设备和工具:根据焊接方法的选择,准备相应的焊接设备和工具。
例如,电弧焊需要准备焊接机、焊条、焊接面罩等;气焊需要准备气焊设备、氧气和乙炔等。
确保焊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查。
1.3 确保焊接环境的安全:在进行焊接作业之前,需要确保焊接环境的安全。
清理焊接区域周围的杂物和易燃物,确保通风良好,以防止火灾和有害气体的产生。
同时,需要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焊接手套、防护面罩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二、焊接操作的步骤:2.1 清洁焊接材料表面:在进行焊接操作之前,需要彻底清洁焊接材料表面,以去除油脂、氧化物等杂质。
可以使用溶剂、钢丝刷等工具进行清洁,确保焊接材料表面的光洁度。
2.2 预热焊接材料:对于某些特殊材料,需要进行预热处理,以提高焊接质量。
预热温度和时间应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厚度进行合理的选择,并严格控制预热过程中的温度。
2.3 进行焊接操作:根据焊接方法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焊接操作。
在进行焊接时,需要控制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等参数,以确保焊接质量。
同时,需要注意焊接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安全事项,避免发生事故。
三、焊接质量控制:3.1 检查焊缝质量:焊接完成后,需要对焊缝进行质量检查。
可以使用目视检查、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方法,检测焊缝的质量和缺陷。
如发现焊缝存在裂纹、气孔等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或者重新焊接。
3.2 进行焊后热处理:对于某些焊接材料,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以消除焊接应力和提高焊接质量。
焊接工艺指导书
![焊接工艺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c5afc6a1ed9ad51f01df27c.png)
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一、一般规定:(1)焊条必须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一般Q235的钢材用T42焊条,其他结构钢所用焊条规格应根据图纸要求采用。
(2)焊工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并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
(3)在雨雪大风天,禁止露天作业(微风可用挡风板),温度低于-10℃,钢材厚度在30mm以上时,则必须把焊缝处的钢材预热至100~120℃再进行焊接。
(4)焊接工作应在拼装检查合格后进行,焊接前必须将焊接处的铁锈、油污、积水、积雪、冰快、泥土等加以清除后方可进行。
二、焊接前准备工作:(1)正确识图。
焊接前必须弄清图纸中的焊缝规格、要求及施焊范围。
(2)材料的准备。
母材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根据材质是否需要预热。
焊条必须要适合母材性质,低氢型焊条经烘干后放入焊条保温箱内,随用随取。
(3)焊接接头装配质量和检查。
装配时应对坡口和焊接接头部位的精度进行检查,坡口过于狭窄,可能产生未焊透;坡口过宽,则焊件易变形。
结构在装配时还应检查装配间隙,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不合格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和修正。
对接头装配间隙过大时,绝对不允许采用填充金属的错误方法进行修补。
(4)清理工作。
接头表面上的锈、水分、油、涂料、轧制氧化皮等;在焊接时容易引起气泡等缺陷,必须清理干净。
在多层焊接时,必须使用钢丝刷等工具将每一层焊件的焊渣清理干净。
三、焊接:(1)施焊前调整焊机电流,使之与焊接材质相适宜。
(2)焊接构架时,应正组正焊及先焊断面,为能提高质量和劳动效率,尽量变立缝或横缝为平缝。
(3)焊接程序应对称,焊缝长度超过300mm时倒退焊接方法,而多层焊接每次的焊接方向,应交错进行,以减少结构的变形。
(4)对接和T型接头要求焊透的组合焊缝,多采用手弧焊或手弧焊,自动焊盖时,及时应进行清根。
(5)对接接头、T型接头,十字接头等对接焊缝及组合焊缝应在焊缝两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料和坡口形势应与焊件相同,弧和引出板的焊缝长度,埋弧焊应大于50mm,手弧焊,气体保护焊应大于30mm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不得用锤击落,不得在焊道以外的母材表面引弧,熄弧。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工艺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1c8698e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6.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工艺一、焊接作业指导书1. 前置条件在进行焊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准备工作,确保焊接作业的顺利进行:(1)在进行焊接之前,要根据要求对工件进行打磨和清洁,确保焊接部位没有油脂、氧化层、铁锈、水分等杂质。
(2)根据工件的种类和所要实现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设备。
同时根据焊接材料和设备的规格选取合适的电流、电压等参数。
(3)选好适合的焊接位置,安装好必要的夹具和辅助设备,确保焊接位置和高度的准确度。
(4)在进行焊接之前,要确保焊工已经按照相关规定做好了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好个人防护具、防火、防电击等措施。
2. 焊接操作流程在进行焊接操作时,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准备工件,清洁好焊接部位,然后将焊件放在所选的焊接位置上,并做好夹具和辅助设备的安装工作。
(2)按照要求调节好焊接设备的电压、电流等参数,连接好焊接电极。
(3)开始进行焊接操作,操作时要保持焊点的稳定,并均匀地沿着要焊接的轮廓进行焊接。
(4)在焊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电极头和焊件的间隙和距离,保持一定的距离。
(5)焊接完毕后,要及时关掉设备,将焊接电极从设备上取下,并仔细检查焊接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6)对于未达到要求的焊接效果,要及时进行修补或重新焊接。
3. 焊接操作注意事项(1)对于不同材料的焊接,需要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材料。
(2)在焊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定,注意个人防护措施,不得进行违规操作。
(3)焊接设备必须使用有效的接地线,确保操作安全。
(4)焊接作业要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以防止误操作。
(5)焊接设备和电极要经常保持清洁和维护,及时检查设备和电路的状态,避免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4. 焊接质量控制在焊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如下:(1)焊接员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保证焊接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2)对于已完成的焊接,要及时进行光学检查,确定焊接缺陷的位置,类型和数量。
(3)针对不同缺陷类型,采用合适的修复措施进行处理,最终达到完美的焊接效果。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e41193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2.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文档旨在为焊接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和操作流程,确保焊接作业的安全性、质量和效率。
二、背景信息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工艺,广泛应用于创造业和建造行业。
正确的焊接操作可以确保焊接接头的坚固性和密封性,避免浮现焊接缺陷和安全隐患。
三、操作准备1. 确保焊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正常工作状态。
2. 准备所需的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等。
3. 检查焊接工作区域的环境安全性,确保没有易燃、易爆等危(wei)险物品。
四、操作步骤1. 确定焊接接头的位置和方式,并进行标记。
2. 清洁焊接接头的表面,去除油污、氧化物等杂质。
3. 根据焊接材料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电压。
4. 将焊条或者焊丝与焊接工具连接,并调整焊接电流和电压。
5. 开始焊接,保持焊接工具与焊接接头的适当距离,控制焊接速度和角度。
6. 焊接完成后,检查焊接接头的质量,包括焊缝的坚固性和密封性。
7. 如有需要,进行焊接接头的后续处理,如打磨、清洁等。
五、操作注意事项1. 在进行焊接作业前,必须戴上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2. 确保焊接区域通风良好,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3. 在焊接作业过程中,保持专注和稳定的姿式,避免不必要的挪移和干扰。
4. 遵循焊接材料的使用说明,避免超过其额定电流和电压范围。
5. 注意焊接工具的热量,避免烫伤和火灾风险。
六、常见问题解决1. 焊接接头浮现裂纹:可能是焊接速度过快或者焊接温度过高,应适当调整焊接速度和角度。
2. 焊接接头浮现气孔:可能是焊接材料中含有水分或者氧化物,应更换干燥的焊接材料。
3. 焊接接头不坚固:可能是焊接接头表面未清洁干净或者焊接速度过快,应重新清洁焊接接头并调整焊接速度。
4. 焊接接头浮现焊渣:可能是焊接材料的选择不当或者焊接工具的使用不正确,应更换合适的焊接材料并调整焊接工具。
七、安全措施1. 在进行焊接作业前,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指导。
2. 确保焊接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工作得到及时、有效的执行。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c631f44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8.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一、引言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和工作安全,必须制定一份完善的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以指导焊接操作人员进行焊接作业。
二、焊接作业指导书1.质量要求:焊缝应满足相关技术标准的质量要求,并达到设计要求。
2.焊接材料:选择合适的焊条、焊丝、保护气体等焊接材料,确保焊接质量。
3.设备准备:检查焊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接地良好,焊接电源电压稳定。
4.环境准备:选择合适的焊接环境,确保无风、无雨、通风良好,并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5.安全措施:佩戴防护用具,如焊接面罩、焊接服、焊接手套等。
确保工作期间的人身安全。
6.焊接顺序:根据设计要求和焊接工艺,制定焊接顺序和焊接路径,保证焊接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7.焊接方法: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如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根据焊接材料和设计要求确定焊接参数。
8.焊接部位处理:清洁焊接部位,去除氧化物、油污等杂质,保证焊接部位干净。
9.焊接角度: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方式确定合适的焊接角度,保证焊接质量。
10.焊接电流电压控制: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规定,设置合适的焊接电流、电压,避免过高或过低。
11.焊接速度:控制焊接速度,保证焊接质量和焊缝形状。
12.焊接后处理:焊接完成后,及时对焊缝进行处理,如打磨、清理焊渣等,确保焊缝平整、光滑。
三、焊接工艺1.手工电弧焊:该工艺主要适用于一般焊接作业,如焊接钢结构、金属制品等。
焊接电流电压、焊接角度、焊接速度等参数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要求进行调整。
2.气体保护焊:该工艺主要适用于焊接不锈钢、铝合金等材料。
需选择适合的保护气体,如氩气,以保护焊接部位免受氧气的影响,带来更好的焊接效果。
3.焊接接头准备:焊接接头的加工和准备工作直接影响焊接质量。
需确保接头端面平整,无裂纹、松动和脏污等。
4.焊接材料预处理:根据焊接材料的特性,对焊接材料进行预处理,如除氧化皮、除油脂等,以提高焊接质量。
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
![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7fcbf4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1.png)
**有限公司工作标准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QZ/cc-S0202-20211、目的与范围为指导公司焊接工艺作业,明确焊接工艺操作规程,确保焊接工艺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焊接方式的选择标准,焊接的基本操作工艺及其相关注意事项等。
本标准适用于**有限公司2、引用标准无3、职责3.1生产管理部负责制定本标准,并按本标准指导监督公司焊接工艺过程的操作。
3.2 品质管理部负责按本标准要求对公司焊接工艺质量进行检测,确保焊接工艺质量满足要求。
4、管理内容与方法4.1 电阻焊(点焊)点焊是焊接装配或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融化母金属,形成焊点的焊接方法。
点焊分三个阶段:焊件在电极间预先压紧,通电后把焊接区加热到一定温度和在电极压力作用下冷却。
点焊时由于一定直径电极的加压,使被焊工件变形,且仅在焊接区紧密接触形成电流通道,而其它部分不构成电流通道,从而得到极高的电流密度。
4.1.1点焊应用点焊基本应用范围4.1.2当对工件进行点焊时,应遵循如下原则:(1)尽量缩短二次回路的长度及缩小二次回路所包含的空间面积,以节省能耗;(2)尽量避免伸入二次回路铁磁体体积的变化,以恒定焊接质量。
4.2 电焊电焊主要利用其热能来熔化焊接材料和母材,达到连接金属的目的。
焊接电弧发生在电极和工件之间,是电场通过两极之间气体空间进行持续放电,即所谓气体放电现象。
通过电能放电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机械能和光能。
4.2.1焊条的选用及其要点4.2.1.1对焊接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要求者:对于普通结构钢,通常要求焊缝金属与母材等强度,应选用抗拉强度等于或稍高于母材的焊条;对于合金结构钢,通常也要求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与母材金属相同或相近。
4.2.1.2对焊件的使用性能和工作条件要求者:对承受载荷和冲击载荷的焊件,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要保证焊缝金属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和塑性,应选用塑性和韧性指标较高的低氢焊条;接触腐蚀介质的焊件,应根据介质的性质及腐蚀特性,应选用相应的不锈钢类焊条或其它耐腐蚀焊条。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资料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1ffcec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c.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资料一、焊接作业指导书1.指导目的: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焊接作业的相关指导原则,以确保焊接作业的安全和质量。
2.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焊接作业,包括手工焊接、自动化焊接和机器人焊接等。
3.焊接人员要求:-焊接人员应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熟悉相关焊接工艺和操作规程。
-焊接人员应了解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范,具备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安全措施:-焊接现场应有明显的安全标识和隔离措施,防止他人进入作业区域。
-焊接人员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设备,包括焊接面罩、防火服、耐热手套等。
-焊接现场应设有灭火器、消防设施等应急设施,并定期检查和保养。
5.焊接工艺参数:-焊接过程中,应在规定的工艺参数范围内进行操作,如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等。
-焊接人员应根据焊接材料和焊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并进行试焊。
6.焊接设备及工具:-焊接设备应经过检测和维护,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焊接工具应符合标准要求,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损坏的工具。
7.质量控制:-焊接人员应进行焊接工艺质量控制,如焊缝外观质量、焊接强度等。
-检测焊接质量时,应使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如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
1.焊接工艺说明:-焊接工艺说明书应包括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工艺流程等。
-焊接工艺说明书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编写,详细描述每个焊接过程的要求和参数。
2.焊接材料:-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等,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并保证其质量。
-焊接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进行验收和贮存。
3.焊接参数:-焊接参数是焊接过程中控制焊缝尺寸和焊缝质量的重要指标。
-焊接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等,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控制。
4.焊接工艺流程:-焊接工艺流程是根据焊接要求和焊接工艺参数确定的具体操作步骤。
-焊接工艺流程应包括准备工作、预热、焊接、冷却等步骤,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
5.焊接缺陷与处理:-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包括气孔、裂纹、夹渣等。
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
![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ca4141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a.png)
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焊接工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并且应用非常广泛。
焊接工艺通过熔化金属进行连接,具有高效、快捷、灵活的特点,并且焊接后的连接强度也较高。
因此,学会合理掌握焊接工艺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焊接工艺作业的相关操作、注意事项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指导。
二、实验目的1. 学习了解焊接工艺的相关知识,如焊接原理、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等。
2. 熟悉焊接过程中必须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
3. 掌握一定的焊接技能,能够进行基本的手工电弧焊接作业。
三、实验内容1. 学习了解焊接原理及各种焊接工艺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 了解常见的熔化焊和压力焊等焊接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学习熔化焊的焊接原理、操作流程等。
3. 学习焊接材料的特点和选择方法。
4. 学习电流及电压的概念及其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学习调节电流、电压等参数的方法。
5. 熟悉焊接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方法等。
6. 练习基本的焊接技能,如手工电弧焊、气焊等。
7. 学习焊接过程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掌握焊接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等。
四、实验操作流程1. 查阅有关焊接工艺和焊接原理的相关资料,了解熔化焊和压力焊等常见的焊接方法原理及其应用范围。
2. 配置焊接设备,准备焊接材料和焊接工具。
3. 清洁、准备待焊接的工件表面,保证表面无油污、氧化等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
4. 对焊接前的工件进行划线,标示出需要焊接的位置和形状,确保焊接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5. 打开焊接电源,调节电流及电压等相关参数,控制焊接过程中的热量、熔化深度及焊缝的质量。
6. 开始焊接操作,用焊丝或焊条进行熔化焊接,常规需要多次进行,直至焊接完整,注意控制焊接的速度及熔化深度,以获得较好的焊缝质量。
7. 焊接完毕后,对工件表面进行清理,去除残留的焊渣、氧化物等,确保焊缝质量符合要求。
8. 检查焊接质量,检查焊缝的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完整性等。
(完整word版)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
![(完整word版)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24a4430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f.png)
(完整word版)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艺1.⽬的:明确⼯作职责,确保加⼯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
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产并保证加⼯质量。
2.范围:2.1.适⽤于钢结构的焊接作业。
2.2.不适⽤有特殊焊接要求的产品及压⼒容器等。
3.职责:指导焊接操作者实施焊接作业等⼯作。
4. ⼯作流程 4.1作业流程图4.2.基本作业:4.2.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作业,以满⾜⽣产进度的需要。
4.2.2.阅读图纸及⼯艺:施焊前焊⼯应仔细阅读图纸、技术要求及焊接⼯艺⽂件,明⽩焊接符号的涵义。
确定焊接基准和焊接步骤;⾃下料的要计算下料尺⼨及⽤料规格,参照⼯艺要求下料。
有半成品分件的要核对材料及尺⼨,全部满⾜合焊图纸要求后再组焊。
4.2.3.校准:组焊前校准焊接所需⼯、量具及平台等。
4.2.4.⾃检、互检:所有焊接件先⾏点焊,点焊后都要进⾏⾃检、互检,⼤型、关键件可由检验员配合检验,发现问题须及时调整。
4.2.5.⾸件检验:在批量⽣产中,必须进⾏⾸件检查,合格后⽅能继续加⼯。
4.2.6.报检:⼯件焊接完成后及时报检,操作者需在图纸加⼯⼯艺卡⽚栏及施⼯作业计划上签字。
(外加⼯件附送货单及⾃检报告送检)。
5.⼯艺守则:5.1.焊前准备5.1.1.施焊前焊缝区(坡⼝⾯、I型接头⽴⾯及焊缝两侧)母材表⾯20~30mm宽范围内的氧化物、油、垢锈等彻底清理⼲净,呈现均匀的⾦属光泽。
5.1.2.检查被焊件焊缝(坡⼝形式)的组对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对保证焊接质量进⾏评估,如有疑义应向有关部门联系,以便采取相应⼯艺措施。
5.1.3. 按被焊件相应的焊接⼯艺要求领取焊接材料,并确认焊接牌号⽆误。
5.1.4. 检查焊接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各仪表指数是否准确可靠,然后遵照本⼯艺提供的⼯艺规范参数预调焊接电流、电压及保护⽓体流量。
5.1.5.合焊前应先⾏组对点焊,点焊的焊材应与正式施焊焊材相同,点焊长度⼀般应为10-15mm(可视情况⽽定),点焊厚度应是焊脚⾼度的1/2(⾄少低于焊脚⾼度)。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bb4bc7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f.png)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焊接作业的详细指导,包括焊接前的准备工作、焊接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以及焊接后的处理措施。
通过本指导书,操作人员可以准确、安全地完成焊接作业。
二、焊接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焊接材料和方法: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如电弧焊、气焊、激光焊等。
2. 检查焊接设备:确保焊接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
3. 准备焊接材料:根据焊接要求,准备好焊条、焊丝、气体等焊接材料,并进行检查。
4. 检查焊接工件:对待焊接的工件进行检查,确保其表面无油污、氧化物等杂质,以保证焊接质量。
三、焊接操作步骤1. 搭建焊接平台: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大小,搭建稳固的焊接平台,并确保其水平度。
2. 调整焊接设备: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调整焊接设备的电流、电压、气体流量等参数。
3. 焊接准备:将焊接材料准备好,并根据需要进行预热处理。
4. 焊接操作:根据焊接方法,将焊条或者焊丝与工件接触,控制焊接速度和焊接角度,确保焊缝质量。
5. 检查焊接质量: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质量检查,包括焊缝的外观、尺寸、强度等指标。
6. 记录焊接参数:记录每次焊接的参数,包括焊接设备的设置、焊接材料的规格、焊接速度等,以备后续参考。
四、焊接后的处理措施1. 清理焊接残渣:将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渣、氧化物等残渣清理干净,以免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
2. 进行后续处理:根据工程需求,对焊接工件进行后续处理,如抛光、喷漆等,以提高其外观质量。
3. 检验焊接质量:对焊接后的工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焊缝的强度、密封性等指标符合要求。
4. 记录焊接结果:将焊接结果进行记录,包括焊接质量、焊接工艺参数、操作人员等信息,以备后续参考和追溯。
五、安全注意事项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焊接作业中,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手套、面罩、防火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火花飞溅和烟尘对人身安全的影响。
2. 保持通风良好:焊接作业会产生一定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应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避免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焊接工艺与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
![焊接工艺与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a20de0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b.png)
焊接工艺与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第1章焊接基础知识 (3)1.1 焊接原理与分类 (3)1.1.1 焊接原理 (3)1.1.2 焊接分类 (4)1.2 焊接工艺流程 (4)1.2.1 焊前准备 (4)1.2.2 焊接过程 (4)1.2.3 焊后处理 (4)1.3 常用焊接方法介绍 (4)1.3.1 手工电弧焊 (4)1.3.2 气体保护焊 (4)1.3.3 电阻焊 (5)1.3.4 摩擦焊 (5)1.3.5 铜钎焊 (5)1.3.6 铝钎焊 (5)第2章焊接材料与选用 (5)2.1 焊接材料的种类与功能 (5)2.1.1 焊材种类概述 (5)2.1.2 焊材功能指标 (5)2.2 焊材的选用原则与方法 (5)2.2.1 选用原则 (5)2.2.2 选用方法 (6)2.3 焊接材料的管理与储存 (6)2.3.1 管理要求 (6)2.3.2 储存要求 (6)第3章焊接设备概述 (6)3.1 焊接设备的分类与组成 (6)3.2 常用焊接设备介绍 (7)3.3 焊接设备的选用与维护 (7)第4章焊接工艺参数 (8)4.1 焊接工艺参数的定义与作用 (8)4.2 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与调整 (8)4.2.1 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 (8)4.2.2 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 (8)4.3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质量的影响 (8)4.3.1 焊接电流 (8)4.3.2 焊接电压 (8)4.3.3 焊接速度 (8)4.3.4 焊接线能量 (9)4.3.5 焊接材料 (9)4.3.6 气体保护参数 (9)第5章焊接操作技巧 (9)5.1 焊接姿势与握枪方法 (9)5.1.1 焊接姿势 (9)5.1.2 握枪方法 (9)5.2 焊接起弧与收弧技巧 (9)5.2.1 起弧技巧 (9)5.2.2 收弧技巧 (10)5.3 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0)第6章常见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 (10)6.1 焊接缺陷的种类与成因 (10)6.1.1 缺陷种类 (10)6.1.2 成因分析 (11)6.2 焊接缺陷的检测方法 (11)6.2.1 目视检测:通过肉眼观察焊缝外观,判断是否存在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工艺作业指导方案
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
本指导书适用于手工电弧焊和H动焊方法完成的由普通碳素结构钢或普通低合金结构
钢制造的焊接结构件。
对本作业指导书未规定的要求,应在图样或技术条件中规定。
1.焊前准备
1.1材料
1.1.2钢材和焊接材料必须备有合格证书。
对于无牌号、无合格证书的钢材和焊接材料必须补做试验,严禁使用牌号不明、未经技术检查部门验收的各种材料。
1.1.3用于焊接结构件的焊条、焊丝与焊剂,应与被接材料相适应,并符合焊条标准GB981-76的要求。
1.1. 4焊条在使用前一般应烘干。
酸性焊条视受潮情况在75^150° C烘干「2小时;碱性低氢型结构钢焊条应在350^400° C烘干「2小时。
烘干的焊条应放在100^150° C保温箱(筒)内随用随取。
低氢焊条在常温下超过4小时应重新烘干。
1.2钢材的矫正
§ W8mm时不大于2mm, S >8mm时不大于1. 5mm,对于走台用
° C (低合金钢用较低温度),矫正后的钢材表面凹凸伤痕及锤痕,按上一条规定。
1.3号料、切料及刨边
条的规定留刨边余量。
a.在厚度方向的偏斜差,板厚§W24mm时不超过2mm, 6 >24mm时不超过2. 5mm;
b.表面不平度,§ W24mm时不超过1mm, 6 >24mm时不超过1. 5mm;
c.局部咬边深度不超过3. 5mm,咬边长度不超过200mm,且总计咬边长度不得超过切割长度的20%。
1.4钢材的成型弯曲
$25 6; I 字钢 R225B 或 RM25H,槽钢 RM45B 或 R225H;钢钢 R245B。
注:6-钢板厚度,B—型钢的腿宽或边宽,H-型钢的高度,R—弯曲半径。
° C,弯曲完成时温度不低于700° Co对低合金钢应注意缓冷
1.5钢材的拼接
°斜拼缝。
1.6结构件的装配
1.7焊接材料的选用
1.7. 1采用Q235等材质的构件时,选用E43电焊条。
1.7. 2采用16Mn等低合金材质制作时,选用E50电焊条。
埋弧焊用H08A焊丝,焊剂431o
1.7. 3C0:气体保护焊,用 H08Mn2SiAo
2.焊接
2.1重要构件的焊接必须持证焊工担任。
2.2在露天焊接时,下雨、大雾及钢材潮湿时不得焊接。
焊接重要构件时,环境温度
应在-10° C以上,低于此温度时应采取预热措施,预热温度为100^150° Co
2.3焊接的顺序应保证使焊接构件的收缩应力和变形趋于最小。
2.4间断焊缝的长度偏差不得超过-5%和+10%;节距的偏差不得超过-20%和+5%。
2.5重要对接焊缝的首尾应加与母材等厚、相同坡口的工艺板,引弧与灭弧均应在工艺板上进行,以免产生未焊透及火口等缺陷。
2.6焊接后必须及时将熔渣、焊瘤及总溅清除干净。
多层焊时,只有将前层的熔渣、
焊瘤、飞溅、清除后才进行下一次焊接。
2.7对低合金结构钢应在下列条件下施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00^150° C):板厚
16mm 时在-10° C 以下;16< § W24mm 时在-5° C 以下;24< 6 W40mm 时在-0° C 以下;
6 >40mm时均预热。
2.8对低合金结构钢采用自动焊时,焊后为保证缓冷,焊药不急于回收。
3.焊接变形的矫正
3.1焊接变形的矫正,热态下不准在300^500° C时进行机械矫正和锤击,以免产行脆裂。
3.2用气体火焰局部加热矫正时应注意下列各点:
a.对重要构件,禁止在同一部位重复加热,以免引起钢材金属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变化;
b.不允许在同一断面造成拉、压双向应力的反复矫正;
c.对重要构件禁止浇水冷却;
d.需要经过热处理的构件,应在热处理前矫正,以便一并消除内应力。
3.3用气体火焰局部加热矫正时,其加热温度可在700^850° C之间,对低合金钢不宜超过900。
Co
3.4对设计或工艺上有要求的结构件,焊后应进行消除内应力处理。
4.焊接质量检査
4.1焊接接头型式与尺寸应符合有关图样及标准的规定。
4.2所有焊缝都应进行外部检查,以判断有无下列不允许存在的缺陷:烧穿、裂纹、鳞状高度不均匀、焊缝间断、露出弧坑及深度超过0.5mm、长度超过焊缝长度15%的咬边。
4.3重要的对接焊缝(如起重机主梁受拉区的盖板、腹板)应进行无损探伤,射线探伤
时应不低于GB3323中规定的II级,超声波探伤时应不低于JB1152中规定的I级。
4.4X射线拍片检查的部位由技术检查部门指定,如拍照发现有不允许的缺陷,应在缺陷的延伸方向或可疑方向作补充拍照,补充拍照后仍有怀疑时,则该焊缝应全部拍照。
4. 5对于无法用超声波及X射线等方法进行无损探伤的重要焊缝,或技术检查部门发现其他现象认为需要钻孔检查者,则应进行钻孔检查。
钻孔直径必须露出整个焊缝的横断
面(包括每边ri.5mm的构件金属),钻孔数量按表2规定:
4. 6钻孔检查后,必须将带有缺陷的整段焊缝完全清除后再重新焊补。
焊补后重新钻孔检查,但钻孔数应比原规定增加一倍。
检查合格后钻孔处应焊补填满。
4. 7严格按照设计图02-53-4-22之设计说明执行。
4. 8无损检验
4. 8. 1钢梁构件的焊缝应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无损检测。
除非经监理和设计人员同意,否则主要零部件的焊缝应在校正后进行无损检测。
4. 8. 2无损检测的仪器应定期计量标定合格,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工厂的加工工艺中应有相应的无损探伤工艺及安排。
无损探伤时,应有监理参加共
同检查。
所有检查处必须作好原始数据记录。
4. 8.3主要受力焊缝如桥面板、底板的纵横向拼接焊缝、拱肋底拼接焊缝,要求超声波探伤抽查为100%,另抽10%进行X射线探伤。
4.8.4总段内纵向U肋、“I”肋的对接缝,超声波探伤抽查为25%。
磁粉探伤检查为100%。
4. 8.5总段环形对接焊缝,均需100%超声波检查,100%磁粉检查。
4. 8. 6总段内的角接焊缝,应进行100%磁粉检查。
4. 8. 7工地环形大接头对接焊缝,应进行100%超声波探伤,100%磁粉探伤。
对无可避免的“十”字正交接缝处,用X光射线检查(一张片子),角接焊缝100%磁粉探伤。
通长纵肋的对接焊缝应100%超声波检查及100%磁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