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备知识点-4
【精编】高中数学选修4-4知识点清单
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知识点总结第一讲一平面直角坐标系1.平面直角坐标系(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2)平面直角坐标系:①定义: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②数轴的正方向: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③坐标轴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坐标轴,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坐标轴,x轴或y 轴统称为坐标轴;④坐标原点:它们的公共原点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⑤对应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x,y)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3)距离公式与中点坐标公式: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x1,y1),P2(x2,y2),线段P1P2的中点为P,填表:2.设点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φ点P(x,y)对应到点P′(x′,y′),称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二极坐标系(1)定义: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叫做极点;自极点O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2)极坐标系的四个要素:①极点;②极轴;③长度单位;④角度单位及它的方向.(3)图示2.极坐标(1)极坐标的定义:设M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与点M的距离|OM|叫做点M的极径,记为ρ;以极轴Ox为始边,射线OM为终边的角xOM叫做点M的极角,记为θ.有序数对(ρ,θ)叫做点M的极坐标,记作M(ρ,θ).(2)极坐标系中的点与它的极坐标的对应关系:在极坐标系中,极点O的极坐标是(0,θ),(θ∈R),若点M的极坐标是M(ρ,θ),则点M的极坐标也可写成M(ρ,θ+2kπ),(k∈Z).若规定ρ>0,0≤θ<2π,则除极点外极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数对(ρ,θ)之间才是一一对应关系.3.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如图所示,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作为极轴,且长度单位相同,设任意一点M的直角坐标与极坐标分别为(x,y),(ρ,θ).(1)极坐标化直角坐标=ρcosθ,=ρsinθW.(2)直角坐标化极坐标2=x2+y2,θ=yx(x≠0).三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1.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一般地,在极坐标系中,如果平面曲线C上任意一点的极坐标中至少有一个满足方程f(ρ,θ)=0,并且坐标适合方程f(ρ,θ)=0的点都在曲线C上,那么方程f(ρ,θ)=0叫做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2.圆的极坐标方程(1)特殊情形如下表:圆心位置极坐标方程图形圆心在极点(0,0)ρ=r (0≤θ<2π)圆心在点(r ,0)ρ=2r cos_θ(-π2≤θ<π2)圆心在点(r ,π2)ρ=2r sin_θ(0≤θ<π)圆心在点(r ,π)ρ=-2r cos_θ(π2≤θ<3π2)圆心在点(r ,3π2)ρ=-2r sin_θ(-π<θ≤0)(2)一般情形:设圆心C (ρ0,θ0),半径为r ,M (ρ,θ)为圆上任意一点,则|CM |=r ,∠COM =|θ-θ0|,根据余弦定理可得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ρ0ρcos(θ-θ0)+ρ20-r 2=0即)cos(2002022θθρρρρ--+=r 3.直线的极坐标方程00△OPM 中利用正弦定理可得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α-θ)=ρ0sin(α-θ0).四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简介(了解)1.柱坐标系(1)定义:一般地,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设P 是空间任意一点,它在Oxy 平面上的射影为Q ,用(ρ,θ)(ρ≥0,0≤θ<2π)表示点Q 在平面Oxy 上的极坐标,这时点P 的位置可用有序数组(ρ,θ,z )(z ∈R )表示.这样,我们建立了空间的点与有序数组(ρ,θ,z )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把建立上述对应关系的坐标系叫做柱坐标系,有序数组(ρ,θ,z )叫做点P 的柱坐标,记作P (ρ,θ,z ),其中ρ≥0,0≤θ<2π,z ∈R .(2)空间点P 的直角坐标(x ,y ,z )与柱坐标(ρ,θ,z )x =ρcos θy =ρsin θz =z.2.球坐标系(1)定义:一般地,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设P 是空间任意一点,连接OP ,记|OP |=r ,OP 与Oz 轴正向所夹的角为φ,设P 在Oxy 平面上的射影为Q ,Ox 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OQ 时所转过的最小正角为θ,这样点P 的位置就可以用有序数组(r ,φ,θ)表示,这样,空间的点与有序数组(r ,φ,θ)之间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把建立上述对应关系的坐标系叫做球坐标系(或空间极坐标系),有序数组(r ,φ,θ),叫做点P 的球坐标,记作P (r ,φ,θ),其中r ≥0,0≤φ≤π,0≤θ<2π.(2)空间点P 的直角坐标(x ,y ,z )与球坐标(r ,φ,θ)之间x =r sin φcos θy =r sin φsin θz =r cos φ.第二讲:一曲线的参数方程1.参数方程的概念1.参数方程的概念(1)定义: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 ,y 都是某个变数t 的函数:=f (t )=g (t )①,并且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①所确定的点M (x ,y )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①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x ,y 的变数t 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2)参数的意义:参数是联系变数x ,y 的桥梁,可以是有物理意义或几何意义的变数,也可以是没有明显实际意义的变数.2.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普通方程F (x ,y )=0,直接给出了曲线上点的坐标x ,y 之间的关系,它含有x ,y =f (t )=g (t )(t 为参数)间接给出了曲线上点的坐标x ,y 之间的关系,它含有三个变量t ,x ,y ,其中x 和y 都是参数t 的函数.(2)联系:普通方程中自变量有一个,而且给定其中任意一个变量的值,可以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参数方程中自变量也只有一个,而且给定参数t 的一个值,就可以求出唯一对应的x ,y 的值.这两种方程之间可以进行互化,通过消去参数可以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而通过引入参数,也可把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2.圆的参数方程1.圆心在坐标原点,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如图圆O 与x 轴正半轴交点M 0(r ,0).(1)设M (x ,y )为圆O 上任一点,以OM 为终边的角设为θ,则以θ为参数的圆O 的参数其中参数θ的几何意义是OM 0绕O 点逆时针旋转到OM 的位置时转过的角度.(2)设动点M 在圆上从M 0点开始逆时针旋转作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ω,则OM 0经过时间t 转过的角θ=ωt ,则以t 为参数的圆O 其中参数t 的物理意义是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时间.2.圆心为C (a ,b ),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圆心为(a ,b ),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可以看成将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 的圆通过坐3.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1)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是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曲线的方程的两种不同形式,两种方程是等价的可以互相转化.(2)将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有利于识别曲线的类型.参数方程通过消去参数就可得到普通方程.(3)普通方程化参数方程,首先确定变数x ,y 中的一个与参数t 的关系,例如x =f (t ),其次将x =f (t )代入普通方程解出y =g (t )(4)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x ,y 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1.椭圆的参数方程椭圆的参数方程(1)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x 2a 2+y 2b 2=1(a >b >0)φ是参数),规定参数φ的取值范围是[0,2π).(2)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y 2a 2+x 2b 2=1(a >b >0)φ是参数),规定参数φ的取值范围是[0,2π).(3)中心在(h ,k )的椭圆普通方程为(x -h )2a 2+(y -k )2b 2=1,则其参数方程为φ是参数).2.双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抛物线的参数方程1.双曲线的参数方程(1)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x 2a 2-y 2b 2=1规定参数φ的取值范围为φ∈[0,2π)且φ≠π2,φ≠3π2.(2)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y 2a 2-x 2b 2=12.抛物线的参数方程(1)抛物线y 2=2px (2)参数t 的几何意义是抛物线上除顶点外的任意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三直线的参数方程1.直线的参数方程经过点M 0(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t 为参数).2.直线的参数方程中参数t 的几何意义(1)参数t 的绝对值表示参数t 所对应的点M 到定点M 0的距离.(2)当M 0M →与e (直线的单位方向向量)同向时,t 取正数.当M 0M →与e 反向时,t 取负数,当M 与M 0重合时,t =0.3.直线参数方程的其他形式对于同一条直线的普通方程,选取的参数不同,会得到不同的参数方程.我们把过点M 0(x 0,y 0),倾斜角为α的直线,选取参数t =M 0M =x 0+t cos α=y 0+t sin α(t 为参数)称为直线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此时的参数t 有明确的几何意义.一般地,过点M 0(x 0,y 0),斜率k =ba (a ,b 为常数)=x 0+at =y 0+bt(t 为参数),称为直线参数方程的一般形式,此时的参数t 不具有标准式中参数的几何意义.四渐开线与摆线(了解)1.渐开线的概念及参数方程(1)渐开线的产生过程及定义把一条没有弹性的细绳绕在一个圆盘上,在绳的外端系上一支铅笔,将绳子拉紧,保持绳子与圆相切,逐渐展开,铅笔画出的曲线叫做圆的渐开线,相应的定圆叫做渐开线的基圆.(2)圆的渐开线的参数方程以基圆圆心O 为原点,直线OA 为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基圆的半径为r ,绳子外端M 的坐标为(x ,y )φ是参数).这就是圆的渐开线的参数方程.2.摆线的概念及参数方程(1)摆线的产生过程及定义平面内,一个动圆沿着一条定直线无滑动地滚动时圆周上一个固定点所经过的轨迹,叫做平摆线,简称摆线,又叫旋轮线.(2)半径为r的圆所产生摆线的参数方程为φ是参数).。
高中数学选修4-4知识点
高中数学选修4-4知识点总结1、知识归纳总结:1.伸缩变换:设点),(y x P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0(,y y 0),(x,x :μμλλϕ的作用下,点),(y x P 对应到点),(y x P ''',称ϕ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2.极坐标系的概念: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叫做极点;自极点O 引一条射线Ox 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3.点M 的极坐标:设M 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 与点M 的距离||OM 叫做点M 的极径,记为ρ;以极轴Ox 为始边,射线OM 为终边的xOM ∠叫做点M 的极角,记为θ。
有序数对),(θρ叫做点M 的极坐标,记为),(θρM . 极坐标),(θρ与)Z )(2,(∈+k k πθρ表示同一个点。
极点O 的坐标为)R )(,0(∈θθ.4.若0<ρ,则0>-ρ,规定点),(θρ-与点),(θρ关于极点对称,即),(θρ-与),(θπρ+表示同一点。
如果规定πθρ20,0≤≤>,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θρ表示;同时,极坐标),(θρ表示的点也是唯一确定的。
5.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6。
圆的极坐标方程:在极坐标系中,以极点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r=ρ;在极坐标系中,以 )0,(a C )0(>a 为圆心, 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θρcos 2a =;在极坐标系中,以 )2,(πa C )0(>a 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θρsin 2a =;7.在极坐标系中,)0(≥=ραθ表示以极点为起点的一条射线;)R (∈=ραθ表示过极点的一条直线.在极坐标系中,过点)0)(0,(>a a A ,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是a=θρcos .8.参数方程的概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y x ,都是某个变数t 的函数⎩⎨⎧==),(),(t g y t f x 并且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这个方程所确定的点),(y x M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y x ,的变数t 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
第4章-4.3.1-对数的概念-4.3.2-对数的运算法则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湘教版
D.3 < < 4
− 2 > 0,
【解析】由题意得ቐ − 2 ≠ 1,
5 − > 0,
解得2 < < 3或3 < < 5.
)
例1-2 [教材改编P115例1]
(1)将下列指数式改写成对数式:
24 = 16,2−5 =
1
.
32
【解析】log 2 16 = 4.
1
log 2
32
= −5.
③log
⑥log =
log
= log ⋅ log ;④
log
1
log
−log ;⑦
= log
其中恒成立的个数为( A
A.3
B.4
= log ;⑤ log = log ;
−
+
;⑧log
= −log
9
+ log 3 8 − 5log53 ;
【解析】原式
= 2log 3 2 − log 3 32 − log 3 9 + 3log 3 2 − 3 = 5log 3 2 − 5log 3 2 − 2 − 3 = −1.
(【巧解】2log 3 2 = log 3 4,5log53 = 3,原式
= log 3 4 −
A.2
B.9
C.4
【解析】∵ 3 = 4,
∴ = log 3 4.
∵ = log 2 3,
∴ = log 3 4 ⋅ log 2 3 =
2lg 2 lg 3
⋅
lg 3 lg 2
= 2.
D.5
第七章-§4-事件的独立性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北师大版
21
32
>
15
,∴
32
21
.
32
把2 或3 与1 的位置互换,即1 与3 2 并联后再与2 3 串联,这样的
电路能使电路不发生故障的概率最大.
子题 如图7-4-2,由到的电路中有4个元件,
分别记为1 ,2 ,3 ,4 ,电流能通过1 ,2 ,
3 的概率都是,电流能通过4 的概率是0.9,电流
1
2
3
4
3
4
1
2
3
4
1
4
1
2
1
4
3
4
∴ 电路不发生故障的概率 = × × + × × + × × =
15
.
32
(2)三个元件连成怎样的电路,才能使电路不发生故障的概率最大?
【解析】把2 或3 与1 的位置互换,
3
4
1
2
3
4
3
4
1
2
3
4
3
4
1
2
1
4
所得电路不发生故障的概率′ = × × + × × + × × =
2 4 4
元件并联后再和第三个元件串联接入电路.
(1)在如图7-4-1所示的电路中,电路不发生
图7-4-1
故障的概率是多少?
【解析】电路不发生故障包括三种情况,
一是三个元件都正常工作,二是1 正常工作,2 正常工作,3 不能正常工作,三是
1 正常工作,2 不能正常工作,3 正常工作,
这三种情况是互斥的,每一种情况中三个元件是否正常工作是相互独立的,
2
5
3
4
高中数学选修1-1、1-2、4-4知识点高考复习总结
选修1-1、1-2数学知识点 选修1-1数学知识点第一章 简单逻辑用语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3、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 “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5、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例如:若B A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或B 是A 的必要条件;若A=B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6、逻辑联结词:⑴且(and ) :命题形式p q ∧;⑵或(or ):命题形式p q ∨; ⑶非(not ):命题形式p ⌝.p q p q ∧ p q ∨ p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假假假真7、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全称命题p :)(,x p M x ∈∀;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特称命题p :)(,x p M x ∈∃;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即:|)|2(,2||||2121F F a a MF MF >=+。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2、椭圆的几何性质:焦点的位置焦点在x 轴上焦点在y 轴上图形标准方程()222210x y a b a b +=>> ()222210y x a b a b +=>>范围a x a -≤≤且b y b -≤≤ b x b -≤≤且a y a -≤≤顶点()1,0a A -、()2,0a A()10,b B -、()20,b B()10,a A -、()20,a A ()1,0b B -、()2,0b B轴长 短轴的长2b = 长轴的长2a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原点对称离心率()22101c b e e a a==-<<3、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即:|)|2(,2||||||2121F F a a MF MF <=-。
全国通用版高中数学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知识点梳理
(名师选题)全国通用版高中数学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中国的5G技术领先世界,5G技术的数学原理之一便是著名的香农公式:C=Wlog2(1+SN).它表示:在受噪声干扰的信道中,最大信息传递速度C取决于信道带宽W,信道内信号的平均功率S,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N的大小,其中SN叫做信噪比.当信噪比比较大时,公式中真数中的1可以忽略不计.按照香农公式,若不改变带宽W,而将信噪比SN从1000提升至4000,则C大约增加了()附:lg2≈0.3010A.10%B.20%C.50%D.100%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计算出log24000log21000的值即可;当SN =1000时,C=Wlog21000,当SN=4000时,C=Wlog24000,因为log24000log21000=lg4000lg1000=3+2lg23≈3.60203≈1.2所以将信噪比SN从1000提升至4000,则C大约增加了20%,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求解时注意对数运算法则的运用.2、果农采摘水果,采摘下来的水果会慢慢失去新鲜度.已知某种水果失去新鲜度h与其采摘后时间t(天)满足的函数关系式为ℎ=m⋅a t.若采摘后10天,这种水果失去的新鲜度为10%,采摘后20天,这种水果失去的新鲜度为20%.那么采摘下来的这种水果在多长时间后失去50%新鲜度(已知lg2≈0.3,结果取整数)()A.23天B.33天C.43天D.50天答案:B分析:根据题设条件先求出m 、a ,从而得到ℎ=120⋅2110t ,据此可求失去50%新鲜度对应的时间.{10%=m ⋅a 1020%=m ⋅a 20⇒{a 10=2,m =120,故a =2110,故ℎ=120⋅2110t , 令ℎ=12,∴2t10=10,∴t 10lg2=1,故t =100.3≈33,故选:B.3、Logistic 模型是常用数学模型之一,可应用于流行病学领域.有学者根据公布数据建立了某地区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I (t )(t 的单位:天)的Logistic 模型:I(t)=K1+e −0.23(t−53),其中K 为最大确诊病例数.当I (t ∗)=0.95K 时,标志着已初步遏制疫情,则t ∗约为( )(ln19≈3)A .60B .63C .66D .69 答案:C分析:将t =t ∗代入函数I (t )=K1+e −0.23(t−53)结合I (t ∗)=0.95K 求得t ∗即可得解. ∵I (t )=K 1+e −0.23(t−53),所以I (t ∗)=K1+e −0.23(t ∗−53)=0.95K ,则e 0.23(t ∗−53)=19,所以,0.23(t ∗−53)=ln19≈3,解得t ∗≈30.23+53≈66.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考查指数与对数的互化,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4、设f(x)=log 2(1x+a +1)是奇函数,若函数g(x)图象与函数f(x)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g(x)的值域为( )A .(−∞,−12)∪(12,+∞)B .(−12,12)C .(−∞,−2)∪(2,+∞)D .(−2,2) 答案:A分析:先求出f(x)的定义域,然后利用奇函数的性质求出a 的值,从而得到f(x)的定义域,然后利用反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g(x)的值域. 因为f(x)=log 2(1x+a +1),所以1x+a+1=1+x+a x+a>0可得x <−a −1或x >−a ,所以f(x)的定义域为{x|x <−a −1或x >−a},因为f(x)是奇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所以−a −1=a ,解得a =−12,所以f(x)的定义域为(−∞,−12)∪(12,+∞),因为函数g(x)图象与函数f(x)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所以g(x)与f(x)互为反函数,故g(x)的值域即为f(x)的定义域(−∞,−12)∪(12,+∞). 故选:A .5、用二分法求函数f (x )的一个正实数零点时,经计算f (0.64)<0,f (0.72)>0,f (0.68)<0,则函数的一个精确度为0.1的正实数零点的近似值为( ) A .0.9B .0.7C .0.5D .0.4 答案:B分析:利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值的条件及方法分析判断即得.依题意,函数的零点在(0.68,0.72)内,四个选项中只有0.7∈(0.68,0.72),且满足|0.72-0.68|<0.1, 所以所求的符合条件的近似值为0.7. 故选:B6、设函数f (x )=ln |2x +1|﹣ln |2x ﹣1|,则f (x )( ) A .是偶函数,且在 (12,+∞)单调递增 B .是奇函数,且在 (−12,12)单调递增C .是偶函数,且在(−∞,−12)单调递增 D .是奇函数,且在 (−∞,−12)单调递增 答案:B分析:先求出f (x )的定义域结合奇偶函数的定义判断f (x )的奇偶性,设t =|2x+12x−1|,则y =ln t ,由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判断f (x )的单调性,即可求出答案.解:由{2x +1≠02x −1≠0,得x ≠±12.又f (﹣x )=ln |﹣2x +1|﹣ln |﹣2x ﹣1|=﹣(ln |2x +1|﹣ln |2x ﹣1|)=﹣f (x ), ∴f (x )为奇函数,由f (x )=ln |2x +1|﹣ln |2x ﹣1|=ln |2x+12x−1|,∵2x+12x−1=1+22x−1=1+1x−12.可得内层函数t =|2x+12x−1|的图象如图,在(﹣∞,−12),(12,+∞)上单调递减,在(−12,12)上单调递增, 又对数式y =lnt 是定义域内的增函数,由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可得,f (x )在(−12,12)上单调递增, 在(﹣∞,−12),(12,+∞)上单调递减.故选:B .7、下列式子的互化正确的是( ) A .6√y 2=y 13(y <0)B .x −13=−√x 3(x ≠0)C .x−54=√(1x )54(x >0)D .−√x =(−x )12(x >0)答案:C解析:根据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可逐项分析. 根据分数指数幂的运算可知,√y 26=|y|13=−y 13(y <0),x−13=√x3x ≠0),x−54=√(1x )54(x >0),−√x =−(x )12(x >0),故选:C8、若函数y =(m 2−m −1)⋅m x 是指数函数,则m 等于( ) A .−1或2B .−1 C .2D .12 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关于实数m 的等式与不等式,即可解得实数m 的值. 由题意可得{m 2−m −1=1m >0m ≠1 ,解得m =2. 故选:C.9、已知函数f (x )=log a (x −b )(a >0且a ≠1,a ,b 为常数)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0,b <−1B .a >0,−1<b <0C .0<a <1,b <−1D .0<a <1,−1<b <0 答案:D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及对数函数的性质可求解.因为函数f (x )=log a (x −b )为减函数,所以0<a <1又因为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在正半轴,所以x =1+b >0,即b >−1 又因为函数图象与y 轴有交点,所以b <0,所以−1<b <0, 故选:D10、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某超市开通网上销售业务,每天能完成1200份订单的配货,由于订单量大幅增加,导致订单积压.为解决困难,许多志愿者踊跃报名参加配货工作.已知该超市某日积压500份订单未配货,预计第二天的新订单超过1600份的概率为0.05,志愿者每人每天能完成50份订单的配货,为使第二天完成积压订单及当日订单的配货的概率不小于0.95,则至少需要志愿者( ) A .10名B .18名C .24名D .32名 答案:B分析:算出第二天订单数,除以志愿者每天能完成的订单配货数即可. 由题意,第二天新增订单数为500+1600−1200=900,90050=18,故至少需要志愿者18名.故选:B【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 11、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且在区间(0,+∞)单调递减的函数是( ) A .f(x)=1|x |B .f(x)=(13)xC .f(x)=lg |x |D .f(x)=x −13答案:A分析:利用幂指对函数的性质逐一分析给定四个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可得结论. 解:f(x)=1|x |是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满足条件;f(x)=(13)x是非奇非 偶函数,不满足条件;f(x)=lg |x |是偶函数,但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不满足条件; f(x)=x −13是奇函数不是偶函数,不合题意.故选:A .12、已知函数f(x)={log 12x,x >0,a ⋅(13)x,x ≤0,若关于x 的方程f[f(x)]=0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0)∪(0,1)B .(−∞,0)∪(1,+∞)C .(−∞,0)D .(0,1)∪(1,+∞) 答案:B分析:利用换元法设t =f (x ),则等价为f (t )=0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分a <0,a =0,a >0 三种情况进行讨论,结合函数的图象,求出a 的取值范围. 令f(x)=t ,则方程f[f(x)]=0等价于f(t)=0,当a =0时,此时当x ≤0时,f (x )=a ⋅(13)x=0,此时函数有无数个零点,不符合题意;当a ≠0,则f(x)=a ⋅(13)x≠0,所以由f(t)=log 12t =0,得t =1,则关于x 的方程f[f(x)]=0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等价于关于x 的方程f(x)=1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作出f(x)的图象如图:当a <0时,由图象可知直线y =1与y =f(x)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恒满足条件; 当a >0时,要使直线y =1与y =f(x)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 则只需要当x ≤0时,直线y =1与f(x)=a ⋅(13)x的图象没有交点,因为x ≤0 时,f (x )=a ⋅(13)x∈[a,+∞),此时f (x ) 最小值为a , 所以a >1,综上所述,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1,+∞), 故选:B. 填空题13、计算:e ln2+(log 23)⋅(log 34)=________. 答案:4分析:根据换底公式,结合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e ln2+(log 23)⋅(log 34)=2+lg3lg2×lg4lg3=2+log 24=2+2=4,所以答案是:414、函数y =a x−1+1图象过定点A ,点A 在直线mx +ny =3(m >1,n >0)上,则1m−1+2n最小值为___________. 答案:92##4.5分析:根据指数函数过定点的求法可求得A (1,2),代入直线方程可得(m −1)+2n =2,根据1m−1+2n =12(1m−1+2n )((m −1)+2n),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得最小值. 当x =1时,y =a 0+1=2,∴y =a x−1+1过定点A (1,2), 又点A 在直线mx +ny =3上,∴m +2n =3,即(m −1)+2n =2, ∵m >1,n >0,∴m −1>0,∴1m−1+2n =12(1m−1+2n )((m −1)+2n)=12(5+2nm−1+2(m−1)n)≥ 12(5+2√2nm−1⋅2(m−1)n)=92(当且仅当2nm−1=2(m−1)n ,即m =53,n =23时取等号),∴1m−1+2n 的最小值为92. 所以答案是:92.15、函数f(x)=lnx+x2−3的零点个数为________.答案:1分析:解法一,将函数f(x)=lnx+x2−3的零点转化为函数y=lnx与y=3−x2图象的交点问题,作出函数图象,数形结合,可得答案;解法二,利用零点存在定理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可得答案.解法一:令f(x)=0,可得方程lnx+x2−3=0,即lnx=3−x2,故原函数的零点个数即为函数y=lnx与y=3−x2图象的交点个数.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两个函数的大致图象(如图).由图可知,函数y=3−x2与y=lnx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故函数f(x)=lnx+x2−3只有一个零点,所以答案是:1解法二:∵f(1)=ln1+12−3=−2<0,f(2)=ln2+22−3=ln2+1>0,∴f(1)f(2)<0,又f(x)=lnx+x2−3的图象在(1,2)上是不间断的,∴f(x)在(1,2)上必有零点,又f(x)=lnx+x2−3在(0,+∞)上是单调递增的,∴函数f(x)的零点有且只有一个,所以答案是:116、已知0<a <1,化简:√a 43−2a +a 23=______. 答案:a 13−a 23分析:根据指数幂的基本运算结合指数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解:√a 43−2a +a 23=√(a 23−a 13)2=|a 23−a 13|,因为0<a <1,23>13,所以a 23<a 13,所以√a 43−2a +a 23=a 13−a 23.所以答案是:a 13−a 23.17、函数f (x )=log 12(x 2−5x +6)的单调递减区间为___________.答案:(3,+∞)分析:利用对数型复合函数性质求解即可. 由题知:x 2−5x +6>0,解得x >3或x <2. 令t =x 2−5x +6,则y =log 12t 为减函数.所以t ∈(−∞,2),t =x 2−5x +6为减函数,f (x )=log 12(x 2−5x +6)为增函数,t ∈(3,+∞),t =x 2−5x +6为增函数,f (x )=log 12(x 2−5x +6)为减函数.所以函数f (x )=log 12(x 2−5x +6)的单调递减区间为(3,+∞).所以答案是:(3,+∞) 解答题18、已知函数f (x )=1−2a |x |+1(a >0,a ≠1). (1)判断f(x)的奇偶性并证明;(2)若f(x)在[−1,1]上的最大值为13,求a 的值. 答案:(1)偶函数;证明见解析;(2)a =2.解析:(1)利用奇偶函数的定义证明;(2)讨论去绝对值,并分a>1和0<a<1两种情况讨论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大值,建立方程,求a的值.解:(1)f(x)的定义域为R,又f(−x)=1−2a|−x|+1=1−2a|x|+1=f(x)⇒f(−x)=f(x),所以f(x)为偶函数;(2)因为f(x)为偶函数,当0≤x≤1时,f(x)=1−2a|x|+1=1−2a x+1,若a∈(0,1),f(x)=1−2a x+1,函数单调递减,f(x)max=f(0)=0,若a∈(1,+∞),f(x)=1−2a x+1,函数单调递增,f(x)max=f(1)=1−2a+1=13⇒a=2,当−1≤x<0,f(x)=1−2a|x|+1=1−2a−x+1,若a∈(0,1),f(x)=1−2a−x+1,函数单调递增,f(x)max=f(0)=0,若a∈(1,+∞),f(x)=1−2a−x+1,函数单调递减,f(x)max=f(−1)=1−2a+1=13⇒a=2,综上,a=2.小提示: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指数型复合函数证明奇偶性以及根据函数的最值,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本题的关键是求函数的单调性,关键是利用函数是偶函数,先去绝对值,再利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单调性,从而确定函数的最值.19、设函数f(x)=|4mx−x2|+n(m,n∈R).(1)当m=−12,n=−15时,解方程f(2x)=0.(2)若m为常数,且函数f(x)在区间[0,2]上存在零点,求实数n的取值范围.答案:(1)x=log23;(2)答案见解析.解析:(1)由已知条件得出f(x)=|x2+2x|−15,则方程f(2x)=0即为|2x(2x+2)|=15,解方程即可;(2)由f(x)=0在区间[0,2]上存在零点,得出方程x|4m−x|=−n在[0,2]上有解,令ℎ(x)={x 2−4mx,x≥4m−x2+4mx,x<4m,则ℎ(x)=−n在[0,2]上有解,分类讨论m≤0、m>0时n的取值范围求并集即可.解:(1)当m=−12,n=−15时,f(x)=|−2x−x2|−15=|x2+2x|−15,所以方程f(2x)=0即为|2x(2x+2)|=15,解得:2x=3或2x=−5(舍),所以x=log23.(2)函数f(x)在区间[0,2]上存在零点,即方程x|4m−x|=−n在[0,2]上有解,设ℎ(x)={x2−4mx,x≥4m−x2+4mx,x<4m,则ℎ(x)=−n在[0,2]上有解,①当m≤0,则ℎ(x)=x2−4mx,x∈[0,2],且ℎ(x)在[0,2]上单调递增,所以ℎ(x)min=ℎ(0)=0,ℎ(x)max=ℎ(2)=4−8m,则当0≤−n≤4−8m时方程有解,则8m−4≤n≤0;②当m>0,ℎ(x)={x2−4mx,x≥4m−x2+4mx,x<4m,ℎ(x)在[0,2m]上单调增,[2m,4m]上单调减,[4m,+∞)上单调增;1)、若2m≥2,即m≥1时,ℎ(x)max=8m−4,ℎ(x)min=0,则当0≤−n≤8m−4时,原方程有解,此时4−8m≤n≤0;2)、若2m<2≤4m,即12≤m<1时,ℎ(x)max=ℎ(2m)=4m2,ℎ(x)min=ℎ(0)=0,则当0≤−n≤4m2,原方程有解,此时−4m2≤n≤0;3)、当0<m<12,ℎ(x)min=0,ℎ(x)max=max{ℎ(2m),ℎ(2)}=max{4m2,4−8m},若4m2≥4−8m,即−1+√2≤m<12时ℎ(x)max=4m2,则当0≤−n≤4m2,原方程有解,则−4m2≤n≤0;若4m 2<4−8m ,即0<m <−1+√2,ℎ(x)max =4−8m ,则当0≤−n ≤4−8m ,原方程有解,则8m −4≤n ≤0;综上所述:当m <−1+√2,f(x)在区间[0,2]上存在零点,则实数n 的取值范围为[8m −4,0];当−1+√2≤m <1,f(x)在区间[0,2]上存在零点,则实数n 的取值范围为[−4m 2,0];当m ≥1,f(x)在区间[0,2]上存在零点,则实数n 的取值范围为[4−8m,0].小提示:思路点睛:函数在闭区间有零点问题,构造新函数结合其单调性,根据闭区间上最值研究原函数零点的存在性(1)代入参数值求解方程,注意其中换元后定义域范围;(2)函数在闭区间有零点:构造含已知参数的新函数并结合闭区间,讨论参数研究零点的存在性求目标参数的范围;20、(1)已知函数g (x )=(a +1)x−2+1(a >0)的图像恒过定点A ,且点A 又在函数f (x )=log √3(x +a )的图像上,求不等式g (x )>3的解集;(2)已知−1≤log 12x ≤1,求函数y =(14)x−1−4(12)x +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答案:(1)(3,+∞);(2)y min =1,y max =54.分析:(1)结合指数函数性质首先求a 的值,再解指数不等式;(2)通过换元,设t =(12)x,并且求变量的取值范围,转化为二次函数在定义域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由题意知定点A 的坐标为(2,2),∴2=log √3(2+a )解得a =1.∴g (x )=2x−2+1.∴由g (x )>3得,2x−2+1>3.∴2x−2>2.∴x −2>1.∴x >3.∴不等式g (x )>3的解集为(3,+∞).(2)由−1≤log 12x ≤1得12≤x ≤2令t =(12)x ,则14≤t ≤√22, y =4t 2−4t +2=4(t −12)2+1.∴当t =12,即(12)x =12,x =1时,y min =1, 当t =14,即(12)x =14,x =2时,y max =54. 小提示:本题考查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考查求对数型函数的值域,求值域的方法是用换元法把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然后求解.。
04-第四节 事件的独立性高中数学必修一北师大版
2
3
1
4
1
2
1
3
则 =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3
4
1
2
2
3
3
4
1
2
2
3
3
4
+ × × + × × =
17
,
24
17
所以甲、乙、丙3人中不少于2人回答正确的概率是 .
24
第四节 事件的独立性
过能力 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3
1.[2024重庆南开中学期末]已知甲、乙两人投篮,每次投中的概率分别为
16
2
3
1
3
1 = 2 × × =
4
,
9
2 =
2 2
3
=
4
.记事件表示“两轮活动中
9
‘星队’答对3个问题”,则 = 1 2 ∪ 2 1 ,且1 2 与2 1 互斥, 1
2
2
1 分别相互独立,所以 = 1 2 ∪ 2 1 = 1 2 + 2 1 = 1 2 +
3 3 1
的概率分别为 , , ,将它们中某2个元件
4
4
2
并联后再和第3个元件串联后接入电路.
(1)在如图所示的一段电路中,求该电路是通路的概率.
【解析】 记事件 表示“元件 正常工作” = 1,2,3 ,
则电路是通路的概率
0 = 1 2 3 + 1 2 3 + 1 2 3 = 1 2 3 + 1
7
A.
27
高中数学必备的重要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中数学必备的重要知识点归纳大全以下是高中数学必备的重要知识点的归纳大全:
1. 数与代数
- 实数的性质与运算
- 多项式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 一元高次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 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
- 分式方程与分式不等式
- 根式的简化与运算
- 幂次与根式方程与根式不等式
2. 几何与图形
-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性质
-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 三角形的相似及其应用
- 三角形的面积
- 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 圆的相关定理与推论
- 圆锥与圆台
3. 函数与方程
-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 二次函数与分式函数
- 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组
- 二元一次方程组与方程组的应用
- 线性规划问题
- 不等式与方程组的解集问题
- 数列与数列的应用
- 高次方程的解法
4. 概率与统计
- 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基本概念
- 概率的运算与性质
- 用频率估计概率
- 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
-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 正态分布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 抽样分布与抽样分布的应用
5. 数学思维与证明
-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 逻辑与命题
- 数学证明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 数学问题的建模与解决
以上是高中数学必备的重要知识点的归纳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选修4-4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选修4-4知识点归纳高中数学选修4-4主要内容是复数的运算和应用。
复数是实数与虚数的和,形式为a+bi,其中a和b都是实数,i是虚数单位,满足i^2=-1。
1.复数的表示和性质:复数可以用直角坐标系表示,实部和虚部分别对应于横坐标和纵坐标。
复数具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则运算,遵循实数的运算法则。
复数的共轭复数表示为a-bi,共轭复数具有性质:两个复数的和等于其实部的和加上虚部的和,两个复数的积等于实部的积减去虚部的积。
2.复数的平方根与n次方:对于任意一个复数z=a+bi,令w=x+yi是z的平方根,则w^2=z,即(x+yi)^2=a+bi。
将等式两边展开,得到x^2-y^2+(2xy)i=a+bi。
由此得到实部的方程组x^2-y^2=a和虚部的方程组2xy=b。
解这两个方程组,就可以得到平方根w的实部和虚部。
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复数的n次方。
3.复数的模和辐角:复数的模表示复数到原点的距离,记为|z|,计算公式是|z|=√(a^2+b^2)。
复数的辐角表示复数与正实轴之间的夹角,记为θ,计算公式是tanθ=b/a。
复数的辐角一般用弧度表示,可以在求辐角时使用反正切函数。
复数的模和辐角与复数的实部和虚部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公式a=|z|cosθ,b=|z|sinθ进行互相转换。
4.复数的指数形式和三角形式:复数的指数形式表示为z=|z|e^(iθ),其中e是数学常数自然常数,e≈2.71828。
将复数的指数形式进行展开,可以得到z=|z|(cosθ+isinθ)。
这个形式叫做复数的三角形式,其中|z|表示模,θ表示辐角。
三角形式可以用于复数的运算和求解复数方程。
指数形式可以用于复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有简洁的表达方式。
5.复数的应用:复数广泛应用于科学和工程领域,尤其是在电学和物理学中。
在电学中,复数可以描述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复数的平均功率和相位差。
在物理学中,复数可以描述波的传播和干涉现象,求解复杂的波动方程。
2023年人教版高中数学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名师选题)2023年人教版高中数学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基本再生数R0与世代间隔T是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基本参数.基本再生数指一个感染者传染的平均人数,世代间隔指相邻两代间传染所需的平均时间.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可以用指数模型:I(t)=e rt描述累计感染病例数I(t)随时间t(单位:天)的变化规律,指数增长率r与R0,T近似满足R0 =1+rT.有学者基于已有数据估计出R0=3.28,T=6.据此,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累计感染病例数增加1倍需要的时间约为(ln2≈0.69)()A.1.2天B.1.8天C.2.5天D.3.5天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可得I(t)=e rt=e0.38t,设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累计感染病例数增加1倍需要的时间为t1天,根据e0.38(t+t1)=2e0.38t,解得t1即可得结果.因为R0=3.28,T=6,R0=1+rT,所以r=3.28−16=0.38,所以I(t)=e rt=e0.38t,设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累计感染病例数增加1倍需要的时间为t1天,则e0.38(t+t1)=2e0.38t,所以e0.38t1=2,所以0.38t1=ln2,所以t1=ln20.38≈0.690.38≈1.8天.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指数型函数模型的应用,考查了指数式化对数式,属于基础题.2、已知函数f(x)={x−2,x∈(−∞,0) lnx,x∈(0,1)−x2+4x−3,x∈[1,+∞),若函数g(x)=f(x)−m恰有两个零点,则实数m不可能...是()A.−1B.0C.1D.2答案:D解析:依题意画出函数图象,函数g(x)=f(x)−m的零点,转化为函数y=f(x)与函数y=m的交点,数形结合即可求出参数m的取值范围;解:因为f(x)={x−2,x∈(−∞,0) lnx,x∈(0,1)−x2+4x−3,x∈[1,+∞),画出函数图象如下所示,函数g(x)=f(x)−m的有两个零点,即方程g(x)=f(x)−m=0有两个实数根,即f(x)=m,即函数y=f(x)与函数y=m有两个交点,由函数图象可得m≤0或m=1,故选:D小提示:函数零点的求解与判断方法:(1)直接求零点:令f(x)=0,如果能求出解,则有几个解就有几个零点.(2)零点存在性定理:利用定理不仅要函数在区间[a,b]上是连续不断的曲线,且f(a)·f(b)<0,还必须结合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才能确定函数有多少个零点.(3)利用图象交点的个数:将函数变形为两个函数的差,画两个函数的图象,看其交点的横坐标有几个不同的值,就有几个不同的零点.3、已知f(x)=a−x(a>0,且a≠1),且f(-2)>f(-3),则a的取值范围是()A .a >0B .a >1C .a <1D .0<a <1 答案:D分析:把f (-2),f (-3)代入解不等式,即可求得.因为f (-2)=a 2, f (-3)=a 3,f (-2)>f (-3),即a 2>a 3,解得:0<a <1. 故选:D4、函数f (x )={|2x −1|,x ≤2−x +5,x >2,若函数g (x )=f (x )−t (t ∈R )有3个不同的零点a ,b ,c ,则2a +2b +2c 的取值范围是( )A .[16,32)B .[16,34)C .(18,32]D .(18,34) 答案:D分析:作出函数y =f(x)的图象和直线y =t ,它们的交点的横坐标即为g(x)的零点,利用图象得出a,b,c 的性质、范围,从而可求得结论.作出函数y =f(x)的图象和直线y =t ,它们的交点的横坐标即为g(x)的零点,如图, 则1−2a =2b −1,4<c <5,2a +2b =2,2c ∈(16,32),所以18<2a +2b +2c <34. 故选:D .小提示: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函数零点问题,解题关键是把函数零点转化为函数图象与直线的交点的横坐标,从而可通过作出函数图象与直线,得出零点的性质与范围.5、声强级L1(单位:dB)与声强I的函数关系式为:L1=10lg(I10−12).若普通列车的声强级是95dB,高速列车的声强级为45dB,则普通列车的声强是高速列车声强的()A.106倍B.105倍C.104倍D.103倍答案:B分析:设普通列车的声强为I1,高速列车的声强为I2,由声强级得95=10lg(I110−12),45=10lg(I210−12),求出I1、I2相除可得答案.设普通列车的声强为I1,高速列车的声强为I2,因为普通列车的声强级是95dB,高速列车的声强级为45dB,所以95=10lg(I110−12),45=10lg(I210−12),95=10lg(I110−12)=10(lgI1+12),解得−2.5=lgI1,所以I1=10−2.5,45=10lg(I210−12)=10(lgI2+12),解得−7.5=lgI2,所以I2=10−7.5,两式相除得I1I2=10−2.510−7.5=105,则普通列车的声强是高速列车声强的105倍.故选:B.6、已知函数y=a x、y=b x、y=c x、y=d x的大致图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b+d>a+c B.b+d<a+c C.a+d>b+c D.a+d<b+c答案:B分析:如图,作出直线x =1,得到c >d >1>a >b ,即得解.如图,作出直线x =1,得到c >d >1>a >b , 所以b +d <a +c . 故选:B7、函数f(x)=2x −1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可能是( ) A .(1,+∞)B .(12,1)C .(13,12)D .(14,13) 答案:B分析: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利用零点存在定理求解.因为f(1)=2−11=1>0,f(12)=√2−2<0,f(13)=√23−3<0f(14)=√24−4<0, 所以f(12)⋅f(1)<0,又函数f(x)图象连续且在(0,+∞)单调递增,所以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12,1),故选:B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零点即零点存在定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8、若n <m <0,则√m 2+2mn +n 2−√m 2−2mn +n 2等于( ) A .2m B .2n C .−2m D .−2n 答案:C分析:根据根式的计算公式,结合参数范围,即可求得结果.原式=|m+n|−|m−n|,∵n<m<0,∴m+n<0,m−n>0,∴原式=−(m+n)−(m−n)=−2m.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根式的化简求值,属简单题,注意参数范围即可.9、将进货价为每个80元的商品按90元一个出售时,能卖出400个,每涨价1元,销售量就减少20个,为了使商家利润有所增加,则售价a(元/个)的取值范围应是()A.90<a<100B.90<a<110C.100<a<110D.80<a<100答案:A分析:首先设每个涨价x元,涨价后的利润与原利润之差为y元,结合条件列式,根据y>0,求x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到a的取值范围.设每个涨价x元,涨价后的利润与原利润之差为y元,则a=x+90,y=(10+x)⋅(400−20x)−10×400=−20x2+200x.要使商家利润有所增加,则必须使y>0,即x2−10x<0,得0<x<10,∴90<x+90<100,所以a的取值为90<a<100.故选:A10、如图所示,函数y=|2x−2|的图像是()A.B.C .D .答案:B分析:将原函数变形为分段函数,根据x =1及x ≠1时的函数值即可得解. ∵y =|2x−2|={2x −2,x ≥12−2x ,x <1,∴x =1时,y =0,x ≠1时,y >0. 故选:B.11、函数y =2x −2−x ( ) A .是R 上的减函数 B .是R 上的增函数C .在(−∞,0)上是减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D .无法判断其单调性 答案:B分析: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单调性的性质可得出结论.因为指数函数f (x )=2x 为R 上的增函数,指数函数g (x )=2−x =(12)x为R 上的减函数,故函数y =2x −2−x 是R 上的增函数. 故选:B.12、满足函数f (x )=ln (mx +3)在(−∞,1]上单调递减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4<m <−2B .−3<m <0C .−4<m <0D .−3<m <−1 答案:D分析: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求出m 的取值范围,结合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解:若f(x)=ln(mx+3)在(−∞,1]上单调递减,则满足m<0且m+3>0,即m<0且m>−3,则−3<m<0,即f(x)在(−∞,1]上单调递减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3<m<−1,故选:D.双空题13、已知函数f(x)=2−x2+2x,x∈[0,3],则该函数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_.答案: 2 18分析:先求g(x)=−x2+2x值域,再根据y=2x单调性求f(x)最值.因为函数g(x)=−x2+2x=−(x−1)2+1在[0,1)上单调递增,在(1,3]上单调递减,且g(0)=0,g(3)=−3,g(1)=1∴g(x)∈[−3,1],因为函数y=2x单调递增,∴18≤2g(x)≤2,即函数f(x)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18.所以答案是:2;18小提示:本题考查函数最值、指数函数单调性、二次函数值域,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14、已知函数f(x)={log0.5x,x>0x2+2x,x≤0,那么f(2)=_________;当函数y=f(x)−a有且仅有三个零点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1−1<a<0解析:由f(2)=log0.52可得结果,函数y=f(x)−a有且仅有三个零点,即函数y=f(x)的图象与y=a的图象仅有三个交点,作出函数y=f(x)的图象,根据图象可得答案.f(2)=log0.52=−1函数y=f(x)−a有且仅有三个零点,即函数y=f(x)的图象与y=a的图象仅有三个交点.作出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图.由图可知,当−1<a <0时,函数y =f (x )的图象与y =a 的图象有三个交点. 所以函数y =f (x )−a 有且仅有三个零点时,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a <0 所以答案是: −1 ; −1<a <015、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考古科学家在测定遗址年龄的过程中利用了“放射性物质因衰变而减少”这一规律.已知样本中碳14的质量N 随时间t (单位:年)的衰变规律满足N =N 0⋅2− t 5730(N 0表示碳14原有的质量),则经过5730年后,碳14的质量变为原来的________;经过测定,良渚古城遗址文物样本中碳14的质量是原来的12至35,据此推测良渚古城存在的时期距今约在________年到5730年之间.(参考数据:log 23≈1.6,log 25≈2.3) 答案: 12 4011分析:(1)根据衰变规律,令t =5730,代入求得N =12N 0;(2)令N =35N 0,解方程求得t 即可.当t =5730时,N =N 0⋅2−1=12N 0 ∴经过5730年后,碳14的质量变为原来的12令N =35N 0,则2−t 5730=35 ∴−t 5730=log 235=log 23−log 25≈−0.7∴t =0.7×5730=4011 ∴良渚古城存在的时期距今约在4011年到5730年之间 故答案为12;4011小提示:本题考查根据给定函数模型求解实际问题,考查对于函数模型中变量的理解,属于基础题.16、已知函数f(x)={2xlog2x (x<1)(x≥1),则f(8) = _________,若直线y=m与函数f(x)的图象只有1个交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 3 {0}∪[2,+∞)解析:根据自变量范围代入对应解析式,求得f(8);作出函数f(x)图象,再结合图象确定参数取值范围.f(8)=log28=3,作出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若直线y=m与函数f(x)的图象只有1个交点,则m≥2或m=0,所以答案是:3,{0}∪[2,+∞)小提示:本题考查求分段函数值以及根据函数零点个数求参数,考查综合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17、若实数a,b满足log a2=blog23=1,则a=__________,3b=__________.答案: 2 2解析:根据对数的运算法则和概念求解.因为log a2=1,所以a=2,因为blog23=1,所以log23b=1,所以3b=2.所以答案是:2;2.小提示:本题考查对数的概念与运算法则,属于基础题.解答题18、给出下面两个条件:①函数f(x)的图象与直线y=−1只有一个交点;②函数f(x)的两个零点的差的绝对值为2.在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将下面问题补充完整,使函数f(x)的解析式确定.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c满足f(x+1)−f(x)=2x−1,且______.(1)求f (x )的解析式;(2)若对任意x ∈[19,27],2f (log 3x )+m ≤0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3)若函数g (x )=(2t −1)f (3x )−2×3x −2有且仅有一个零点,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答案:(1)选①f (x )=x 2−2x ,选②f (x )=x 2−2x(2)(−∞,−16](3){−√3+12}∪(12,+∞) 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求出a 、b 的值,可得出f (x )=x 2−2x +c .选①,由题意可得出f (1)=−1,可得出c 的值,即可得出函数f (x )的解析式;选②,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c 的值,即可得出函数f (x )的解析式;(2)ℎ=log 3x ,ℎ∈[−2,3],由参变量分离法可得出m ≤[−2f (ℎ)]min ,结合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可求得实数m 的取值范围;(3)令n =3x >0,所以关于n 的方程(2t −1)f (n )−2n −2=0有且仅有一个正实根,对实数t 的取值进行分类讨论,结合二次函数的零点分布可得出关于实数n 的不等式组,综合可解得实数t 的取值范围.(1)解:因为二次函数f (x )=ax 2+bx +c 满足f (x +1)−f (x )=2x −1,f (x +1)−f (x )=a (x +1)2+b (x +1)+c −ax 2−bx −c =2ax +a +b =2x −1,所以{2a =2a +b =−1 ,解得{a =1b =−2,所以f (x )=x 2−2x +c . 选①,因为函数f (x )的图象与直线y =−1只有一个交点,所以f (1)=1−2+c =−1,解得c =0, 所以f (x )的解析式为f (x )=x 2−2x .选②,设x 1、x 2是函数f (x )的两个零点,则|x 1−x 2|=2,且Δ=4−4c >0,可得c <1,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x 1+x 2=2,x 1x 2=c ,所以|x 1−x 2|=√(x 1+x 2)2−4x 1x 2=√4−4c =2,解得c =0,所以f (x )的解析式为f (x )=x 2−2x .(2)解:由2f (log 3x )+m ≤0,得m ≤−2f (log 3x ),当x ∈[19,27]时,log 3x ∈[−2,3],令ℎ=log 3x ,则ℎ∈[−2,3], 所以对任意x ∈[19,27],2f (log 3x )+m ≤0恒成立,等价于m ≤−2f (ℎ)在ℎ∈[−2,3]上恒成立, 所以m ≤[−2f (ℎ)]min =−2f (−2)=−16,所以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16].(3)解:因为函数g (x )=(2t −1)f (3x )−2×3x −2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令n =3x >0,所以关于n 的方程(2t −1)f (n )−2n −2=0有且仅有一个正实根, 因为f (x )=x 2−2x ,所以(2t −1)n 2−4tn −2=0有且仅有一个正实根, 当2t −1=0,即t =12时,方程可化为−2n −2=0,解得n =−1,不符合题意; 当2t −1>0,即t >12时,函数y =(2t −1)x 2−4tx −2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且恒过点(0,−2), 所以方程(2t −1)n 2−4tn −2=0恒有一个正实根;当2t −1<0,即t <12时,要使得(2t −1)n 2−4tn −2=0有且仅有一个正实根, {∆=16t 2+8(2t −1)=02t 2t−1>0 ,解得t =−√3+12. 综上,实数t 的取值范围为{−√3+12}∪(12,+∞). 19、设函数f (x )=log m x (m >0且m ≠1)的图像经过点(3,1).(1)解关于x 的方程f 2(x )+(m −1)f (x )+1−m 2=0;(2)不等式[1+f (x )]⋅[a −f (x )]>0的解集是(13,9),试求实数a 的值. 答案:(1)x =9或x =181;(2)a =2.分析:(1)根据给定条件求出m 值,并代入方程,再解方程即得.(2)由给定解集借助对数函数单调性求出f (x )范围,换元借助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可得解.(1)由已知得f(3)=1,即log m3=1,则m=3,于是得f(x)=log3x,方程f2(x)+(m−1)f(x)+1−m2=0⇔f2(x)+2f(x)−8=0,从而得f(x)=2或f(x)=−4,即log3x=2或log3x=−4,x=9或x=181,所以原方程的根为x=9或x=181;(2)依题意,函数f(x)=log3x中,x∈(13,9),从而得log3x∈(−1,2).又[1+f(x)]⋅[a−f(x)]>0⇔(log3x+1)⋅(log3x−a)<0,令log3x=t,即一元二次不等式(t+1)⋅(t−a)<0的解集为(−1,2),因此有-1,2是关于t的方程(t+1)⋅(t−a)=0的两根,则a=2,所以实数a的值为2.20、已知f(x)=(log12x)2−2log12x+4,x∈[2 , 4].(1)设t=log12x,x∈[2 , 4],求t的最大值与最小值;(2)求f(x)的值域.答案:(1)最大值-1,最小值-2;(2)[7,12]解析:(1)t=log12x,x∈[2,4],可得t在x∈[2,4]上是减函数,即可得出.(2)f(x)=t2−2t+4=(t−1)2+3=g(t),可得g(t)在t∈[−2,−1]单调递减,即可得出值域.(1)t=log12x,x∈[2,4],∴t在x∈[2,4]上是减函数,∴x=2时t有最大值log122=−1;x=4时t有最小值log124=−2.(2)f(x)=t2−2t+4=(t−1)2+3=g(t),∴g(t)在t∈[−2,−1]单调递减,∴t=−2(即x=4),取得最大值,g(−2)=12.t=−1(即x=2),取得最小值,g(−1)=7.所以函数f(x)的值域[7,12].小提示:利用换元法求函数值域是常用的方法也是重要方法.。
第4章-4.3.3-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湘教版
子题 (2024·江苏省镇江市期初)设,, ,则( )
A
A. B. C. D.
两头凑思维模型
求什么想什么
要比较,,的大小,而,,且为,因此比较与,与 的大小即可.
【学会了吗丨变式题】
4.(2024·北京171中学调研)若函数在 上是增函数,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B
A. B. C. D.
【解析】令,其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要使在 上是增函数,则应满足解得 .故选B.
例15 (2024·广东省江门市期末)已知,, ,则( )
B
A. B. C. D.
6.已知函数在间上总有,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析】, .当时,,即 . 对任意的, 恒成立,解得 .当时,,即 . 对任意的, 恒成立,解得 .综上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题型4 对数型复合函数的奇偶性
例17 已知函数 .
(1)若为奇函数,求 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若在上的值域为,求, 的值.
高考帮丨核心素养聚焦
考向1 对数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例18(1) (2022·天津)已知,, ,则( )
C
A. B. C. D.
【解析】,,因为 在上为增函数,所以,故 .(【关键点】对于大小判断问题,很多时候会借助中间值0和1)
知识点2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比较
例2-2 已知函数,则 的定义域为________;值域为___.
【解析】由,且得 .又在上为增函数,(【破题点】增函数增函数 增函数)真数能取遍所有大于0的数,故值域为 .
例2-3 已知,且,则函数与 的图象可能是( )
第4章-4.2-指数函数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湘教版
= − 1 + 1的图象如图D 4.2-1(1)所示,
则由图可知1 < 2 <
1
2,解得
2
< < 1,与 > 1矛盾;
当0 < < 1时,函数 = − 1 + 1的图象如
图D 4.2-1(2)所示,则由图可知1 < 2 < 2,解
1
得
2
< < 1.
1
,1 .
2
1 −2−3
所以
2
2
1 −2−3
又
>
2
≤
1 −4
2
2
− 4 ≥ −4,
= 16.
0,所以函数 =
2
1 −2−3
的值域为(0,16].
2
题型3 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应用
例12 [教材改编P111例4]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5 −1.8
5 −2.5
(1)
,
;
7
7
5
【解析】因为0 < < 1,所以函数
例4-6 (2024·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段考)已知1 =
则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它们的图象为 ( A
A.
B.
【解析】方法12 =
3 与4
1
,2
3
= 3 ,3 = 10− ,4 = 10 ,
)
C.
=
D.
10 在上单调递增,1
=
1
与3
3
=
10−
=
1
在
10
上单调递减,在第一象限内作直线 = 1,该直线与四条曲线交点的纵坐标对应各底
第4章-4.4.2-计算函数零点的二分法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湘教版
D.没有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应该接着计算 1.312 5
A.0.55
B.0.57
C.0.65
)
D.0.7
【解析】根据题干所给数据,可知函数 的零点在区间 0.5625,0.625 内,又
0.625 − 0.5625 = 0.0625 < 0.1,所以零点的近似值可为0.57.故选B.
题型2 二分法思想的实际应用
例7 现有12个小球,从外观上看完全相同,除了1个小球质量不符合标准外,其余的
一零点,因为 −2 = −5 < 0, −1 = 1 > 0,即 −2 −1 < 0,所以 在区间
−2, −1 上有一零点,易得 = −2, = −1,所以 + = −3.
7.[多选题](2024·四川省德阳中学月考)用二分法求函数 = 3 + 2 − 2 − 2的
①若平,则“坏球”是容器内3个球之一且偏重;
②若左端重,“坏球”已从左端换到右端,因此,“坏球”在从左端移到右端的3个球中,
并且偏轻;
③若右端重,据此知“坏球”未变动位置,而未被移动过的球只有两个(左右各一),
“坏球”是其中之一(暂不知是轻还是重).
显然对于以上三种情况的任一种,再用天平称一次,即可找出“坏球”,且知其是轻
< 0,即函数的零点是变号零点时,才能将区间[, ]一分为二,逐步得到
零点的近似值.对各选项分析可知,选项A,B,D都符合,而选项C不符合,因为在零点
两侧函数值不异号,因此不能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值.
例2 用二分法研究函数 = 3 − 2 2 + 3 − 6的零点,选取初始区间 −2,4 ,则
第4章-4.4.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湘教版
4.4 函数与方程
4.4.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教材帮丨必备知识解读
知识点1 函数的零点
例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函数 = − 1 2 ≤ ≤ 10 的零点为1
B.函数 = 2 − 2的零点为 0,0 , 2,0
C.对数函数有且只有一个零点1
D.“ < 1”是“函数 = 2 + + 有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解析】虽然1 − 1 = 0,但1 ∉ [2,10],即1不在定义域内,所以函数无零点,故A不正确.
因为函数的零点是定义域内的实数,而不是点,所以B不正确.
根据对数函数 = log ( > 0,且 ≠ 1)的图象可知,对数函数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画出函数 和 =
1
2
− 的图象如图 4.4.1-7所示.
(【点拨】注意分段画分段函数的图象)
1
2
根据图象易知,要使函数 和 = − 的图象有3
3
个交点,则−
4
< − ≤ 0,即0 ≤ <
3
.
4
图4.4.1-7
【学会了吗丨变式题】
4.(2024·安徽省芜湖市期末)已知 ∈ ,符号[]表示不大于的最大整数,若函数
为1,故C正确.
1
4
因为函数 = 2 + + 有零点,所以Δ = 1 − 4 ≥ 0,解得 ≤ .
1
4
由于 ≤ ⇒ < 1,而 < 1 ⇏ ≤ 14,
所以“ < 1”是“函数 = 2 + + 有零点”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D不正确.
高中数学选修4-4-参数方程
参数方程知识集结知识元参数方程知识讲解1.参数方程的概念【知识点的认识】参数方程的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都是某个变数t的函数,即,并且对于t的每一个允许值,由该方程组所确定的点M(x,y)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此方程组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x,y的变数t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方程F(x,y)=0叫做普通方程.2.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知识点的认识】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由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消去参数,消参数的方法有代入法、加减(或乘除)消元法、三角代换法等.如果知道变数x,y中的一个与参数t的关系,例如x=f(t),把它代入普通方程,求出另一个变数与参数的关系y=g(t),那么就是曲线的参数方程,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x,y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3.直线的参数方程【知识点的认识】直线、圆锥曲线的普通方程和参数方程轨迹普通方程参数方程直线y﹣y0=tan α(x﹣x0)(t为参数)圆(x﹣a)2+(y﹣b)2=r2(θ为参数)椭圆(θ为参数)+=1(a>b>0)双曲线(θ为参数)﹣=1抛物线y2=2px(p>0)(t为参数)【解题思路点拨】1.选取参数时的一般原则是:(1)x,y与参数的关系较明显,并列出关系式;(2)当参数取一值时,可唯一的确定x,y的值;(3)在研究与时间有关的运动物体时,常选时间作为参数;在研究旋转物体时,常选用旋转角作为参数;此外,也常用线段的长度、倾斜角、斜率、截距等作为参数.2.求曲线的参数方程常常分成以下几步:(1)建立直角坐标系,在曲线上设任意一点P(x,y);(2)选择适当的参数;(3)找出x,y与参数的关系,列出解析式;(4)证明(常常省略).3.根据直线的参数方程标准式中t的几何意义,有如下常用结论:(1)若M1,M2为l上任意两点,M1,M2对应t的值分别为t1,t2,则|M1M2|=|t1﹣t2|;(2)若M0为线段M1M2的中点,则有t1+t2=0;(3)若线段M1M2的中点为M,则M=t M=.一般地,若点P分线段M1M2所成的比为λ,则t P=.4.直线的参数方程的一般式(t为参数),是过点M0(x0,y0),斜率为的直线的参数方程.当且仅当a2+b2=1且b≥0时,才是标准方程,t才具有标准方程中的几何意义.将非标准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是(t′∈R),式中“±”号,当a,b同号时取正;当a,b异号时取负.5.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时,要注意:(1)不是所有的参数方程都能化为普通方程;(2)在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时变量的范围不能扩大或缩小;(3)把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时,由于参数选择的不同而不同,参数的选择是由具体的问题来决定的.6.在已知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上取一点可考虑用其参数方程设定点的坐标,将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求解.7.在直线与圆和圆锥位置关系问题中,涉及距离问题探求可考虑应用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求解.8.在求某些动点的轨迹方程时,直接寻找x,y的关系困难,甚至找不出时,可以通过引入参数,建立动点的参数方程后求解.4.圆的参数方程【知识点的认识】直线、圆锥曲线的普通方程和参数方程轨迹普通方程参数方程直线y﹣y0=tan α(x﹣x0)(t为参数)圆(x﹣a)2+(y﹣b)2=r2(θ为参数)椭圆(θ为参数)+=1(a>b>0)双曲线(θ为参数)﹣=1抛物线y2=2px(p>0)(t为参数)【解题思路点拨】1.选取参数时的一般原则是:(1)x,y与参数的关系较明显,并列出关系式;(2)当参数取一值时,可唯一的确定x,y的值;(3)在研究与时间有关的运动物体时,常选时间作为参数;在研究旋转物体时,常选用旋转角作为参数;此外,也常用线段的长度、倾斜角、斜率、截距等作为参数.2.求曲线的参数方程常常分成以下几步:(1)建立直角坐标系,在曲线上设任意一点P(x,y);(2)选择适当的参数;(3)找出x,y与参数的关系,列出解析式;(4)证明(常常省略).3.根据直线的参数方程标准式中t的几何意义,有如下常用结论:(1)若M1,M2为l上任意两点,M1,M2对应t的值分别为t1,t2,则|M1M2|=|t1﹣t2|;(2)若M0为线段M1M2的中点,则有t1+t2=0;(3)若线段M1M2的中点为M,则M0M=t M=.一般地,若点P分线段M1M2所成的比为λ,则t P=.4.直线的参数方程的一般式(t为参数),是过点M0(x0,y0),斜率为的直线的参数方程.当且仅当a2+b2=1且b≥0时,才是标准方程,t才具有标准方程中的几何意义.将非标准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是(t′∈R),式中“±”号,当a,b同号时取正;当a,b异号时取负.5.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时,要注意:(1)不是所有的参数方程都能化为普通方程;(2)在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时变量的范围不能扩大或缩小;(3)把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时,由于参数选择的不同而不同,参数的选择是由具体的问题来决定的.6.在已知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上取一点可考虑用其参数方程设定点的坐标,将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求解.7.在直线与圆和圆锥位置关系问题中,涉及距离问题探求可考虑应用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求解.8.在求某些动点的轨迹方程时,直接寻找x,y的关系困难,甚至找不出时,可以通过引入参数,建立动点的参数方程后求解.例题精讲参数方程例1.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圆C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则直线l被圆C截得的弦长为___.例2.已知圆C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θ+ρcosθ=1,则直线l截圆C所得的弦长是___.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抛物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2θ=4sinθ(ρ≥0),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设直线l与抛物线C的两交点为A、B,点F为抛物线C的焦点,则|AF|+|BF|=___.当堂练习填空题练习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圆C的参数方程是=(θ为参数),直线l与圆C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B,当点P在圆C上运动时,△PAB面积的最大值为___练习2.参数方程(θ∈R)所表示的曲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练习3.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点P在直线上,且与点M0(-4,0)的距离为2,若该直线的参数方程改写成(t为参数),则在这个方程中P点对应的t值为____.练习4.设a∈R,直线ax-y+2=0和圆(θ为参数)相切,则a的值为___。
高一人教版数学必备知识点
高一人教版数学必备知识点一、函数与方程1. 概念和性质- 函数的定义和记号- 定义域、值域和像- 奇偶性与周期性- 单调性和最值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 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应用3. 反函数和复合函数- 反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复合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反函数与复合函数的关系4. 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 - 绝对值方程与不等式- 分式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 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平面几何1. 平面图形的性质- 点、线、线段和角的概念- 等角、相似和全等图形- 圆的概念与性质2. 三角形与四边形- 三角形的分类与性质- 三角形的相似和全等判定- 四边形的分类和性质-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 圆的性质与应用- 切线与弦的关系与性质- 弧度制与弧长的计算- 扇形与扇形面积的计算- 圆的内切与外切问题4. 直线与曲线- 直线的方程与性质- 垂线、平行线与角平分线- 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基本性质三、立体几何1. 空间几何体的性质- 点、线、面、体的概念- 体的集合与交集的问题- 多棱柱、多棱锥和棱台的性质- 圆柱、圆锥和球的性质2. 空间图形的投影- 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 正交投影与斜投影的应用- 三视图与轴测图的绘制3. 空间坐标与矢量-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点、向量与向量运算的定义- 空间矢量的模、方向与共线关系 -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相交判定4. 立体几何中的体积与表面积- 立体几何体的体积公式及计算方法- 立体几何体的表面积公式及计算方法- 空间图形的切割与组合的应用随着高中数学学习的深入,以上所列的知识点仅是高一人教版数学课程中的必备知识点,并不是全部内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进行理解和掌握。
通过逐步学习和不断练习,高中生可以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数学必备知识
高中数学必备知识梳理高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涉及的知识点广泛且深入,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掌握必备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对高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梳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代数部分1. 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等。
逻辑联结词:与、或、非,以及条件命题、充分必要条件等。
2. 函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基本初等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复合函数、分段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3. 代数运算代数式的化简与求值。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求根公式、配方法、因式分解法等。
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等。
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等。
4.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前n项和等。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和公式。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和应用。
5. 排列与组合排列、组合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排列组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几何部分1. 平面几何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相似和全等的概念和判定方法。
角度、边长、面积的计算。
2. 解析几何坐标系的概念: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等。
直线的方程:点斜式、斜截式、一般式等。
圆的方程。
曲线与方程:抛物线、椭圆、双曲线等的基本性质和方程。
点到直线、点到曲线的距离计算。
3. 立体几何空间几何体的概念和性质: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空间向量与空间直角坐标系: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点积、叉积等运算。
空间中的直线与平面: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等。
三、三角函数与复数部分1.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等。
三角函数的性质: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等。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变换。
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解三角形、物理中的振动与波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题目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几种常见解不等式的解法高考要求不等式在生产实践和相关学科的学习中应用广泛,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工具,所以不等式是高考数学命题的重点,解不等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高考试题中对于解不等式要求较高,往往与函数概念,特别是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有关概念和性质密切联系,应重视;从历年高考题目看,关于解不等式的内容年年都有,有的是直接考查解不等式,有的则是间接考查解不等式重难点归纳解不等式对学生的运算化简等价转化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随着高考命题原则向能力立意的进一步转化,对解不等式的考查将会更是热点,解不等式需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组)的解法(2)掌握用零点分段法解高次不等式和分式不等式,特别要注意因式的处理方法(3)掌握无理不等式的三种类型的等价形式,指数和对数不等式的几种基本类型的解法(4)掌握含绝对值不等式的几种基本类型的解法(5)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分析能力,把原不等式等价地转化为易解的不等式(6)对于含字母的不等式,要能按照正确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讨论x ⎪ 典型题例示范讲解例 1 已知 f (x )是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且 f (1)=1,若 m 、n ∈[-1,1],m +n ≠0 时f (m ) + f (n ) >0m + n(1) 用定义证明 f (x )在[-1,1]上是增函数;(2) 解不等式 f (x + 12)<f ( 1 x -1 );(3)若 f (x )≤t 2-2a t +1 对所有 x ∈[-1,1],a ∈[-1,1]恒成立,求实数 t 的取值范围命题意图 本题是一道函数与不等式相结合的题目,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化归能力知识依托 本题主要涉及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而单调性贯穿始终,把所求问题分解转化,是函数中的热点问题;问题的要求的都是变量的取值范围,不等式的思想起到了关键作用错解分析 (2)问中利用单调性转化为不等式时,x + 1 2 ∈[-1,1], 1 x -1∈[-1,1]必不可少,这恰好是容易忽略的地方技巧与方法 (1)问单调性的证明,利用奇偶性灵活变通使用已知条件不等式是关键,(3)问利用单调性把 f (x )转化成“1”是点睛之笔(1)证明 任取 x <x ,且 x ,x ∈[-1,1],则 f (x )-f (x )=f (x )+f (-x )=f ( x 1 ) + f (-x 2 )·(x -1212121x 1 - x 2x 2)∵-1≤x 1<x 2≤1,∴x +(-x )≠0,由已知f ( x 1 ) + f (-x 2 )>0,又 x -x <0,12- x 1 2∴f (x 1)-f (x 2)<0,即 f (x )在[-1,1]上为增函数 (2)解 ∵f (x )在[-1,1]上为增函数,⎧- 1 ≤ x + 1 ≤ 1 ⎪∴ ⎪- 1 ≤ 2 1 ≤ 1解得 {x |-3 ≤x <-1,x ∈R }⎨ x - 1 2⎪x + 1 < 1 ⎩⎪ 2 x - 1211 2(3)解由(1)可知f(x)在[-1,1]上为增函数,且f(1)=1,故对x∈[-1,1],恒有f(x)≤1,所以要f(x)≤t2-2a t+1 对所有x∈[-1,1],a∈[-1,1]恒成立,即要t2-2a t+1≥1成立,故t2-2a t≥0,记g(a)=t2-2a t,对a∈[-1,1],g(a)≥0,只需g(a)在[-1,1]上的最小值大于等于 0,g(-1)≥0,g(1)≥0,解得,t≤-2 或t=0 或t≥2∴t的取值范围是{t|t≤-2 或t=0 或t≥2}例 2 设不等式x2-2a x+a+2≤0的解集为M,如果M⊆[1,4],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命题意图考查二次不等式的解与系数的关系及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知识依托本题主要涉及一元二次不等式根与系数的关系及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错解分析M=∅是符合题设条件的情况之一,出发点是集合之间的关系考虑是否全面,易遗漏;构造关于a的不等式要全面、合理,易出错技巧与方法该题实质上是二次函数的区间根问题,充分考虑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关键所在;数形结合的思想使题目更加明朗解M ⊆[1,4]有两种情况其一是M= ∅,此时Δ<0;其二是M≠∅,此时Δ=0 或Δ>0,分三种情况计算a的取值范围设f(x)=x2 -2a x+a+2,有Δ=(-2a)2-(4a+2)=4(a2-a-2) (1)当Δ<0 时,-1<a<2,M= ∅Ø [1,4](2)当Δ=0 时,a=-1 或 2当a=-1 时M={-1} ⊄[1,4];当a=2 时,m={2} Ø [1,4](3)当Δ>0 时,a<-1 或a>2即⎪ ⎨⎪ 设方程 f (x )=0 的两根 x 1,x 2,且 x 1<x 2,那么 M =[x ,x ],M ⊆ [1,4] ⇔ 1≤x <x ≤4 ⇔⎧ f (1) > 0,且f (4) > 01⎧- a + 3 > 0 ⎪18 - 7a > 0 ⎨a > 0⎪⎩a < -1或a > 221 2,解得 2<a < 18 , 7 ⎩1 ≤ a ≤ 4,且∆ > 0∴M ⊆ [1,4]时,a 的取值范围是(-1, 18 )7例 3 解关于 x 的不等式a ( x -1)>1(a ≠1)x - 2解 原不等式可化为 (a - 1)x + (2 - a ) >0,x - 2 ①当 a >1 时,原不等式与(x - a - 2)(x -2)>0 同解a -1由于 a - 2 = 1- a -11 a -1 < 1 < 2∴原不等式的解为(-∞,a - 2 )∪(2,+∞)a -1②当 a <1 时,原不等式与(x -a - 2 )(x -2) <0 同解a -1由于 a - 2= 1- a -11 a -1 ,若 a <0, a - 2 = 1- a -11 a -1 <2 ,解集为( a - 2,2);a -1 若 a =0 时, a - 2= 1- a -11 a -1 =2 ,解集为∅ ;若 0<a <1, a - 2 = 1- a -11 a -1 >2 ,解集为(2, a - 2)a -1 综上所述 当 a >1 时解集为(-∞, a - 2 )∪(2,+∞);当 0<a <1 时,解集为(2, a - 2);当a -1 a =0 时,解集为∅ ;当 a <0 时,解集为(a - 2 ,2)a -1a -120,题目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 不等式知识的综合应用高考要求不等式是继函数与方程之后的又一重点内容之一,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与其他知识综合运用的特点比较突出 不等式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建立不等式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或解决一⎨ 些实际应用问题;另一类是建立函数关系,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问题、本难点提供相关的思想方法,使考生能够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定理和方法解决函数、方程、实际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重难点归纳1 应用不等式知识可以解决函数、方程等方面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关键是把非不等式问题转化为不等式问题,在化归与转化中,要注意等价性2 对于应用题要通过阅读,理解所给定的材料,寻找量与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出事物系统的主要特征与关系,建立起能反映其本质属性的数学结构,从而建立起数学模型,然后利用不等式的知识求出题中的问题 典型题例示范讲解例 1 用一块钢锭烧铸一个厚度均匀,且表面积 为 2 平方米的正四棱锥形有盖容器(如右图)设容器高为 h 米,盖子边长为 a 米,(1) 求 a 关于 h 的解析式;(2) 设容器的容积为 V 立方米,则当 h 为何值时,V 最大?求出 V 的最大值(求解本题时,不计容器厚度)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建立函数关系式,棱锥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及用均值定论求函数的最值知识依托 本题求得体积 V 的关系式后,应用均值定理可求得最值错解分析 在求得 a 的函数关系式时易漏 h >0技巧与方法 本题在求最值时应用均值定理解 ①设 h ′是正四棱锥的斜高,由题设可得⎧a 2+ 4 ⋅ 1 h 'a = 2 ⎪ 2 消去h '.解得: a = 1 (a > 0) ⎪a 2 + 1 a 2 = h 12⎩⎪ 4②由V = 1a 2h =3h3(h 2+ 1)(h >0) h 2 + 1h ⋅ 1 h 得 V = 13(h + 1 )h 1 而h + 1= 2 = 2 h 1所以 V ≤ 6,当且仅当 h = h即 h =1 时取等号1 故当 h =1 米时,V 有最大值,V 的最大值为6立方米例 2 已知 a ,b ,c 是实数,函数 f (x )=a x 2+b x +c ,g (x )=a x +b ,当-1≤x ≤1 时|f (x )|≤1(1)证明 |c |≤1;(2)证明 当-1 ≤x ≤1 时,|g (x )|≤2;(3) 设 a >0,有-1≤x ≤1 时, g (x )的最大值为 2,求 f (x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含有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以及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依托 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函数的单调性是药引,而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灵活运用是本题的灵魂错解分析 本题综合性较强,其解答的关键是对函数 f (x )的单调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条件“- 1≤x ≤1 时|f (x )|≤1”的运用;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使用不当,会使解题过程空洞,缺乏严密,从而使题目陷于僵局技巧与方法 本题(2)问有三种证法,证法一利用 g (x )的单调性;证法二利用绝对值不等式||a |-|b ||≤|a ±b |≤|a |+|b |;而证法三则是整体处理 g (x )与 f (x )的关系(1)证明 由条件当=1≤x ≤1 时,|f (x )|≤1, 取 x =0 得 |c |=|f (0)|≤1,即|c |≤1 (2)证法一 依题设|f (0)|≤1 而 f (0)=c ,所以|c |≤1 当 a >0 时,g (x )=a x +b 在[-1,1]上是增函数,于是 g (-1)≤g (x )≤g (1),(-1≤x ≤1) ∵|f (x )|≤1,(-1≤x ≤1),|c |≤1,∴g (1)=a +b =f (1)-c ≤|f (1)|+|c |=2,g (-1)=-a +b =-f (-1)+c ≥-(|f (-2)|+|c |)≥-2,因此得|g (x )|≤2(-1≤x ≤1);当 a <0 时,g (x )=a x +b 在[-1,1]上是减函数, 于是 g (-1)≥g (x )≥g (1),(-1≤x ≤1), ∵|f (x )|≤1(-1≤x ≤1),|c |≤1∴|g (x )|=|f (1)-c |≤|f (1)|+|c |≤2综合以上结果,当-1≤x ≤1 时,都有|g (x )|≤2证法二 ∵|f (x )|≤1(-1≤x ≤1)∴|f (-1)|≤1,|f (1)|≤1,|f (0)|≤1,∵f (x )=a x 2+b x +c ,∴|a -b +c |≤1,|a +b +c |≤1,|c |≤1,因此,根据绝对值不等式性质得 |a -b |=|(a -b +c )-c |≤|a -b +c |+|c |≤2,|a +b |=|(a +b +c )-c |≤|a +b +c |+|c |≤2,∵g (x )=ax +b ,∴|g (±1)|=|±a +b |=|a ±b |≤2, 函数 g (x )=a x +b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因此|g (x )|在[-1,1]上的最大值只能在区间的端点 x =-1 或 x =1 处取得,于是由|g (±1)|≤2 得|g (x )|≤2,(-1<x <1 )( x + 1)2- ( x - 1)2证法三: x =4= ( x + 1)2 2- ( x - 1)2,2 ∴ g ( x ) = ax + b = a [( x + 1)2 - ( x - 1)2 ] + b ( x + 1 - x - 1)2 2 2 2= [a ( x + 1)2 + b ( x + 1) + c ] - [a ( x - 1)2 + b ( x - 1) + c ]2 2 2 2 = f ( x + 1) - f ( x - 1)2 2当-1≤x ≤1 时,有 0≤x + 1 ≤1,-1≤ x -1 ≤0,22∵|f (x )|≤1,(-1≤x ≤1),∴|f (x + 1) |≤1,|f ( x -1)|≤1; 2 2因此当-1≤x≤1 时,|g(x)|≤|f ( x + 1) |+|f( x -1 )|≤22 2(3)解因为a>0,g(x)在[-1,1]上是增函数,当x=1 时取得最大值 2,即g(1)=a+b=f(1)-f(0)=2①∵-1≤f(0)=f(1)-2≤1-2=-1,∴c=f(0)=-1因为当-1≤x≤1 时,f(x)≥-1,即f(x)≥f(0),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直线x=0 为f(x)的图象的对称轴,由此得-b2a<0 ,即b=0由①得a=2,所以f(x)=2x2-1例 3 设二次函数f(x)=a x2+b x+c(a>0),方程f(x)-x=0 的两个根x、x满足 0<x<x<11 2 1 2 a(1)当x∈[0,x1 )时,证明x<f(x)<x1;(2)设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x 对称,证明x<x10 0 2解(1)令F(x)=f(x)-x,因为x1,x2 是方程f(x)-x=0 的根,所以F(x)=a(x-x1)(x-x2) 当x∈(0,x1)时,由于x1<x2,得(x-x1)(x-x2)>0,又a>0,得F(x)=a(x-x1)(x-x2)>0,即x<f(x) x1-f(x)=x1-[x+F(x)]=x1-x+a(x1-x)(x-x2)=(x1-x)[1+a(x-x2)]1∵0<x<x<x<,∴x-x>0,1+a(x-x)=1+a x-a x>1-a x>01 2 a 1 2 2 2∴x1-f(x)>0,由此得f(x)<x1(2)依题意x=-b,因为x、x是方程fx)-x=(0 的两根,即x,x是方程a x2+(b-1)x+c=00 2a 1 2 1 2的根∴x+x=-b -11 2 a∴x=-b=a(x1 +x2 ) - 1 =ax1 +ax2 - 1 ,因为ax<1,0 2a 2a 2a 2∴x<ax1 =x10 2a 221,题目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直线方程及其应用高考要求直线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是解析几何最基础的部分,本章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以及两直线平行、垂直、重合的判定都是解析几何重要的基础内容应达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线性规划是直线方程一个方面的应用,属教材新增内容,高考中单纯的直线方程问题不难,但将直线方程与其他知识综合的问题是学生比较棘手的重难点归纳1对直线方程中的基本概念,要重点掌握好直线方程的特征值(主要指斜率、截距)等问题;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与距离有关的问题等2对称问题是直线方程的一个重要应用,中学里面所涉及到的对称一般都可转化为点关于点或点关于直线的对称中点坐标公式和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是解决对称问题的重要工具3线性规划是直线方程的又一应用线性规划中的可行域,实际上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求线性目标函数z=a x+b y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设t=a x+b y,则此直线往右(或左) 平移时,t值随之增大(或减小),要会在可行域中确定最优解4由于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因此有关函数、数列、不等式、复数等代数问题往往借助直线方程进行,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典型题例示范讲解例 1 某校一年级为配合素质教育,利用一间教室作为学生绘画成果展览室,为节约经费,他们利用课桌作为展台,将装画的镜框放置桌上,斜靠展出,已知镜框对桌面的倾斜角为α(90°≤α<180°)镜框中,画的上、下边缘与镜框下边缘分别相距a m,b m,(a>b) 问学生距离镜框下缘多远看画的效果最佳?命题意图本题是一个非常实际的数学问题,它不仅考查了直线的有关概念以及对三角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考查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ab ab yA BαoC x知识依托 三角函数的定义,两点连线的斜率公式,不等式法求最值错解分析 解决本题有几处至关重要,一是建立恰当的坐标系,使问题转化成解析几何问题求解;二是把问题进一步转化成求 t a n AC B 的最大值 如果坐标系选择不当,或选择求 si n ACB 的最大值 都将使问题变得复杂起来技巧与方法 欲使看画的效果最佳,应使∠A CB 取最大值,欲求角的最值,又需求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解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A O 为镜框边,A B 为画的宽度,O 为下边缘上的一点,在 x轴的正半轴上找一点 C (x ,0)(x >0),欲使看画的效果最佳,应使∠ACB 取得最大值由三角函数的定义知 A 、B 两点坐标分别为(a cos α,a sin α)、(b cos α,b sin α),于是直线 A C 、B C 的斜率分别为k A C=tan x C A = 于是 a sin α a cos α- x , k BC= tan xCB = b sin α .b cos α- xt a n A C B =k BC - k AC = (a -b )⋅ x sin α =(a -b )⋅sin α1 + k BC ⋅ k AC ab -(a + b )x cos α+ x2 ab+ x -(a + b )⋅cos α x由于∠A C B 为锐角,且 x >0,则 t a n A C B ≤(a - b ) ⋅ s in α,当且仅当ab =x ,即 x = x2时,等号成立,- (a + b ) c os α此时∠A C B 取最大值,对应的点为 C (,0),因此,学生距离镜框下缘 cm 处时,视角最大,即看画效果最佳例 2 预算用 2000 元购买单件为 50 元的桌子和 20 元的椅子,希望使桌椅的总数尽可能的多,但椅子不少于桌子数,且不多于桌子数的 1 5 倍,问桌、椅各买多少才行?命题意图 利用线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属于直线方程的一个应用,本题主要考查找出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准确地描画可行域,再利用图形直观求得满足题设的最优解知识依托 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域,最优解ab ab⎨y ≤ 1.5x ⎪ ⎩ ⎨⎪⎩ 错解分析 解题中应当注意到问题中的桌、椅张数应是自然数这个隐含条件,若从图形直观上得出的最优解不满足题设时,应作出相应地调整,直至满足题设技巧与方法 先设出桌、椅的变数后,目标函数即为这两个变数之和,再由此在可行域内求出最优解解 设桌椅分别买 x ,y 张,把所给的条件表示成不等式组,即约束条件⎧50x + 20 y ≤ 2000 ⎪ y ≥ x⎧50x + 20 y = 2000 ⎧x = 200为⎪ ⎪ ⎪⎩x ≥ 0, y ≥ 0由⎨y = x ,解得⎨⎪ y = ⎩7 2007 ∴A 点的坐标为( 200 , 200 )7⎧50x + 20 y = 20007⎧x = 25 由⎨ y = 1.5x ,解得⎪ 75 y =⎩ 2∴B 点的坐标为(25,75 )2所以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是以 A ( 200 ,200 ),B (25,75 ),O (0,0)为顶点的三角形区域(如772右图)由图形直观可知,目标函数z =x +y 在可行域内的最优解为(25,75),但注意到 x ∈N ,y ∈N *,故2取 y =37故有买桌子 25 张,椅子 37 张是最好选择例 3 抛物线有光学性质 由其焦点射出的光线经抛物线折射后,沿平行于抛物线对称轴的方向射出,今有抛物线 y 2=2p x (p >0) 一光源在点 M (41,4)处,由其发出的光线沿平4行于抛物线的轴的方向射向抛物线上的点 P ,折射后又射向抛物线上的点 Q ,再折射后,又沿平行于抛物线的轴的方向射 出,途中遇到直线 l 2x -4y -17=0上的点 N ,再折射后又射回点 M (如下图所示)(1) 设 P 、Q 两点坐标分别为(x ,y )、(x ,y ),证明y ·y =-p 2; 1 12 21 2(2) 求抛物线的方程;⎨ (3) 试判断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该点与点 M 关于P N 所在的直线对称?若存在,请求出此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命题意图 对称问题是直线方程的又一个重要应用 本题是一道与物理中的光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题目,考查了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依托 韦达定理,点关于直线对称,直线关于直线对称,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两点式方程错解分析 在证明第(1)问题,注意讨论直线P Q 的斜率不存在时技巧与方法 点关于直线对称是解决第(2)、第(3)问的关键(1) 证明 由抛物线的光学性质及题意知光线PQ 必过抛物线的焦点 F ( p,0),2设直线P Q 的方程为 y =k (x - p) ①21 p 222 p 2由①式得 x = y +k2yy =-p 2,将其代入抛物线方程y =2px 中,整理,得 y -ky -p =0,由韦达定理,1 2当直线P Q 的斜率角为 90°时,将 x = p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y =±p ,同样得到 y ·y =-p 221 2(2) 解 因为光线 Q N 经直线 l 反射后又射向 M 点,所以直线 M N 与直线 Q N 关于直线 l 对称,设点 M (41,4)关于 l 的对称点为 M ′(x ′,y ′),则4⎧ y ' - 4 ⨯ 1 = -1⎪ x ' - 41 2 ⎧ 51 ⎪ 4 ⎨ 41 解得⎪x ' = 4 ⎪ x ' + y ' + 4 ⎪⎩ y ' = -1 ⎪2 ⨯ 4 - 4 ⨯ - 17 = 0 ⎩⎪ 2 2直线 Q N 的方程为 y =-1,Q 点的纵坐标 y 2=-1,由题设 P 点的纵坐标 y =4,且由(1)知y ·y =-p 2,则 4·(-1)=-p 2, 11 2得 p =2,故所求抛物线方程为 y 2=4x(3) 解 将 y =4 代入 y 2=4x ,得 x =4,故 P 点坐标为(4,4)⎨ 4 ⎪ ⎨ 将 y =-1 代入直线 l 的方程为 2x -4y -17=0,得 x = 13 ,2故 N 点坐标为(13 ,-1)2由 P 、N 两点坐标得直线 P N 的方程为 2x +y -12=0, 设M 点关于直线 N P 的对称点 M 1(x 1,y 1)⎧ y 1 - 4 ⨯ (-2) = -1 ⎪ x -41⎧1 则 1 解得⎪x 1 = 41 ⎪ x 1 + y + 4 ⎪⎩ y 1 = -1 ⎪2 ⨯ 4 + 1 - 12 = 0 ⎪⎩ 2 21 21又 M 1( 4,-1)的坐标是抛物线方程y =4x 的解,故抛物线上存在一点( 4,-1)与点 M 关于直线 PN 对称例 3 已知|a |<1,|b |<1,|c |<1,求证a b c +2>a +b +c证明 设线段的方程为 y =f (x )=(bc -1)x +2-b -c ,其中|b |<1,|c |<1,|x |<1,且-1<a <1∵f (-1)=1-bc +2-b -c =(1-bc )+(1-b )+(1-c )>0f (1)=bc -1+2-b -c =(1-b )(1-c )>0∴线段 y =(bc -1)x +2-b -c (-1<x <1)在 x 轴上方,这就是说,当|a |<1,|b |<1,|c |<1 时,恒有 abc +2>a +b +c22,题目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 曲线的轨迹方程的求法高考要求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 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程,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几何条件,用“坐标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间的关系 这类问题除了考查学生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充分考查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及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因此这类问题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也是同学们的一大难点 重难点归纳4( x - 4)2 + y 2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常采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定义法、代入法、参数法(1) 直接法 直接法是将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或者等量关系,直接坐标化,列出等式化简即得动点轨迹方程(2) 定义法 若动点轨迹的条件符合某一基本轨迹的定义(如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圆等),可用定义直接探求(3) 相关点法 根据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通过转换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4) 参数法 若动点的坐标(x ,y )中的 x ,y 分别随另一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以这个变量为参数,建立轨迹的参数方程求轨迹方程,一定要注意轨迹的纯粹性和完备性 要注意区别“轨迹”与“轨迹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典型题例示范讲解22例 1 如图所示,已知 P (4,0)是圆 x +y =36x内的一点,A 、B 是圆上两动点,且满足∠AP B =90°,求矩形 A P B Q 的顶点 Q 的轨迹方程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相关点代入法”求曲线的轨迹方程知识依托 利用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和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建立线段 A B 中点的轨迹方程错解分析 欲求 Q 的轨迹方程,应先求 R 的轨迹方程,若学生思考不深刻,发现不了问题的实质,很难解决此题技巧与方法 对某些较复杂的探求轨迹方程的问题,可先确定一个较易于求得的点的轨迹方程,再以此点作为主动点,所求的轨迹上的点为相关点,求得轨迹方程解 设 A B 的中点为 R ,坐标为(x ,y ),则在 R t △ABP 中,|A R |=|P R |又因为 R 是弦 A B 的中点,依垂径定理 在 Rt △O A R 中,|A R |2=|A O |2-|O R |2=36-(x 2+y 2)又|A R |=|P R |=所以有(x -4)2+y 2=36-(x 2+y 2),即 x 2+y 2-4x -10=0yB QRAoP( y y ) 2 因此点 R 在一个圆上,而当 R 在此圆上运动时,Q 点即在所求的轨迹上运动 设 Q (x ,y ),R (x ,y ),因为 R 是 PQ 的中点,所以 x =x + 4, y =y + 0 ,1 1121 2代入方程 x 2+y 2-4x -10=0,得( x + 4 )2+ ( 2 y )2 - 4 ⋅x + 4 -10=0 2 2整理得 x 2+y 2=56,这就是所求的轨迹方程例 2 设点 A 和 B 为抛物线 y 2=4p x (p >0)上原点以外的两个动点,已知 O A ⊥O B ,O M ⊥A B , 求点 M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参数法”求曲线的轨迹方程知识依托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错解分析 当设 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时,注意对“x 1=x 2”的讨论技巧与方法 将动点的坐标 x 、y 用其他相关的量表示出来,然后再消掉这些量,从而就建立了关于 x 、y 的关系解法一 设 A (x 1,y 1),B (x 2,y 2),M(x ,y ) (x ≠0)直线 AB 的方程为 x =my +a 由 O M ⊥A B , 得 m =- yx由 y 2=4p x 及 x =m y +a ,消去 x ,得 y 2-4p my -4pa =02所以 yy =-4pa , xx =1 2 = a 1 21 2(4 p )2所以,由 O A ⊥O B ,得 x 1x 2 =-y 1y 2所以a 2 = 4 pa ⇒ a = 4 p故 x =m y +4p ,用 m =- y 代入,得 x 2+y 2-4p x =0(x ≠0)x故动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x 2+y 2-4p x =0(x ≠0),它表示以(2p ,0)为圆心,以 2p 为半径的圆,去掉坐标原点解法二 设 OA 的方程为 y = kx ,代入 y 2=4p x 得A ( 2 p , 2 p )k 2 kyAoN xMByPA oBxQ则O B 的方程为y = - 1x ,代入 y 2=4p x 得B (2 pk 2 , -2 pk )k∴A B 的方程为y =k1- k 2(x - 2 p ) ,过定点N (2 p , 0), 由 OM ⊥AB ,得 M 在以 ON 为直径的圆上(O 点除外)故动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x 2+y 2-4p x =0(x ≠0),它表示以(2p ,0)为圆心,以 2p 为半径的圆,去 掉坐标原点解法三 设 M (x ,y ) (x≠0),O A 的方程为 y = kx ,代入 y 2=4p x 得A ( 2 p , 2 p )k 2 k 则O B 的方程为y = - 1 x ,代入 y 2=4p x 得B (2 pk 2 , -2 pk )k 由 OM ⊥AB , 得 M 既在以 OA 为直径的圆x 2 + y 2 -2 p x -2 p y = 0 ……①上,k2k又在以 OB 为直径的圆 x 2 + y 2 - 2 pk 2 x + 2 pky = 0 ……②上(O 点除外),①⨯k 2 +②得 x 2+y 2-4p x =0(x ≠0)故动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x 2+y 2-4p x =0(x ≠0),它表示以(2p ,0)为圆心,以 2p 为半径的圆,去 掉坐标原点例 3 某检验员通常用一个直径为 2 cm 和一个直径为 1 cm 的标准圆柱,检测一个直径为 3 cm 的圆柱,为保证质量,有人建议再插入两个合适的同号标准圆柱,问这两个标准圆柱的直径为多少?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定义法”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知识依托 圆锥曲线的定义,求两曲线的交点错解分析 正确理解题意及正确地将此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是顺利解答此题的关键技巧与方法 研究所给圆柱的截面,建立恰当的坐标系,找到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解 设直径为3,2,1 的三圆圆心分别为O 、AB ,问题转化为求两等圆 P 、Q ,使它们与⊙O 相内切,与⊙A 、⊙B 相外切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并设⊙P 的半径为r 则,yM(x,y)A(-a,0)o B(a,0) x|PA |+|PO |=(1+r)+(15-r)=2 5∴点 P 在以 A 、O 为焦点,长轴长 25 的椭圆上,其方程为16( x + 1 )2 2 4 + 2 y =1①25 3同理 P 也在以 O 、B 为焦点,长轴长为 2 的椭圆上,其方程为(x - 1 2 )2+ 4y 2=1②3由①、②可解得 P ( 9 , 12),Q ( 9 ,- 12) , ∴r = 3 - 214 14=3 7 14 14故所求圆柱的直径为 6cm7例 4 已知 A 、B 为两定点,动点M 到 A 与到 B 的距离比为常数λ,求点 M 的轨迹方程,并注明轨迹是什么曲线解 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 设|A B |=2a ,则 A (-a ,0),B (a ,0) 设 M (x ,y )是轨迹上任意一点则由题设,得 | MA | | MB |(x + a )2 + y 2 =λ,坐标代入,得=λ,化简得(x - a )2+ y 2(1-λ2)x 2+(1-λ2)y 2+2a (1+λ2)x +(1-λ2)a 2=0(1) 当λ=1 时,即|M A|=|M B|时,点 M 的轨迹方程是 x =0,点 M 的轨迹是直线(y 轴)222a (1 + λ2 ) 2a (1 + λ2 )(2) 当λ≠1 时,点 M 的轨迹方程是 x +y +为圆心,2a λ为半径的圆|1 - λ2 |1 - λ2x +a =0 点 M 的轨迹是以(-1 - λ2,0)23,题目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 关于求圆锥曲线方程的方法高考要求( 9)2 + (12)2 1414yC'CA'oAxB'B求指定的圆锥曲线的方程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主要考查学生识图、画图、数形结合、等价转化、分类讨论、逻辑推理、合理运算及创新思维能力,解决好这类问题,除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好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外,命题人还常常将它与对称问题、弦长问题、最值问题等综合在一起命制难度较大的题,解决这类问题常用定义法和待定系数法 重难点归纳一般求已知曲线类型的曲线方程问题,可采用“先定形,后定式,再定量”的步骤定形——指的是二次曲线的焦点位置与对称轴的位置定式——根据“形”设方程的形式,注意曲线系方程的应用,如当椭圆的焦点不确定在哪个坐标轴上时,可设方程为m x 2+n y 2=1(m >0,n >0)定量——由题设中的条件找到“式”中特定系数的等量关系,通过解方程得到量的大小典型题例示范讲解例 1 某电厂冷却塔的外形是如图所示的双曲线的一部分,绕其中轴(即双曲线的虚轴)旋转所成的曲面,其中 A 、A ′是双曲线的顶点,C 、C ′是冷却塔上口直径的两个端点,B 、B ′ 是下底直径的两个端点,已知 AA ′=14 m ,CC ′=18 m,BB ′=22 m,塔高 20 m 建立坐标系并写出该 双曲线方程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选择适当的坐标系建立曲线方程和解方程组的基础知识,考查应用所学积分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依托 待定系数法求曲线方程;点在曲线上,点的坐标适合方程;积分法求体积错解分析 建立恰当的坐标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技巧与方法 本题是待定系数法求曲线方程解 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x O y ,使A A ′在x 轴上A A ′的中点为坐标原点 O ,C C ′与 BB ′平行于 x 轴x 2 y 2 1设双曲线方程为 a 2 b2 =1(a >0,b >0),则 a = 2 AA ′=7C'18mC A'20m14m A22my1A y= 2 xo 1x By ' ⎩ 又设 B (11,y 1),C (9,x 2)因为点 B、C 在双曲线上,所以有112 72y 2 92- 1 = 1, b 2 72 y 2 - 2= 1 b 2由题意,知 y 2-y 1=20,由以上三式得 y 1=-12,y 2=8,b=7 x 2y 2故双曲线方程为49 - =198例 2 过点(1,0)的直线 l 与中心在原点,焦点在1x 轴上且离心率为2 的椭圆 C2相交于 A 、B 两点,直线 y =x 过线段 A B 的中点, 同时椭圆 C 上存在一点与右焦2点关于直线 l 对称,试求直线 l 与椭圆 C 的方程命题意图 本题利用对称问题来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曲线方程的方法,设计新颖,基础性强知识依托 待定系数法求曲线方程,如何处理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对称问题错解分析 不能恰当地利用离心率设出方程是学生容易犯的错误 恰当地利用好对称问题是解决好本题的关键技巧与方法 本题是典型的求圆锥曲线方程的问题,解法一,将 A 、B 两点坐标代入圆锥曲线方程,两式相减得关于直线 A B 斜率的等式解法二,用韦达定理c2 a 2 - b 2122解法一 由 e == ,得a2a 2= ,从而 a =2b ,c =b2设椭圆方程为 x 2+2y 2=2b 2,A (x ,y ),B (x ,y )在椭圆上1 12 2则 x 2+2y 2=2b 2,x 2+2y 2=2b 2,两式相减得,(x 2-x 2)+2(y 2-y 2)=0,y 1 - y 2= - x 1 + x 2 .11221212x 1 - x 22( y 1 + y 2 )设 AB 中点为(x ,y ),则 k =-x 011x 0=-1,k =-1,0 0A B2 y 0 ,又(x 0,y 0)在直线 y = 2 x 上,y 0= 2 x 0,于是- 2 yA B设 l 的方程为 y =-x +1右焦点(b ,0)关于 l 的对称点设为(x ′,y ′),⎧ y '= 1⎪ x ' - b⎨⎪ = - ⎩ 2x ' + b + 12 ⎧x ' = 1 解得⎨ y ' = 1 - b 2则 ⎪ 0PyP 1PoxP 2由点(1,1-b )在椭圆上,得 1+2(1-b )2=2b 2,b 2= 9 , a 2 = 98x 216 216 8∴所求椭圆 C 的方程为 + y 9 9=1,l 的方程为 y =-x +1c2a 2 -b 2 1 2 2解法二 由 e = = ,得 a 2 a 2= ,从而 a =2b ,c =b 2 设椭圆 C 的方程为 x 2+2y 2=2b 2,l 的方程为 y =k (x -1),2 2 2 2 24k 2将 l 的方程代入 C 的方程,得(1+2k )x -4kx +2k -2b =0,则 x 1+x 2= 1+ 2k 2,y 1+y 2=k (x 1-1)+k (x 2-1)=k (x +x )-2k =-2k121 + 2k 21x 1 + x 2y 1+ y2- k12k 2直线 l y =x 过 A B 的中点(,222),则1 + 2k2 =2 ⋅ 1 + 2k 2,解得 k =0,或 k =-1若 k =0,则 l 的方程为 y =0,焦点 F (c ,0)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就是 F 点本身,不能在椭圆 C 上,所以 k =0 舍去,从而 k =-1,直线 l 的方程为 y =-(x -1),即 y =-x +1,以下同解法一例 3 如图,已知△POP 的面积为27,PP 1为线段 PP 的一个三等分点,求以直线1241 213oO P 1、O P 2 为渐近线且过点P 的离心率为2的 P 2双曲线方程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方程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依托 定比分点坐标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点在曲线上,点的坐标适合方程错解分析 利用离心率恰当地找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本题的关键,正确地表示出△POP 的面积是学生感到困难的12技巧与方法 利用点 P 在曲线上和△POP 的面积建立关于参数 a 、b 的两个方12程,从而求出 a 、b 的值解 以 O 为原点,∠P 1O P 2 的角平分线为x 轴建立如图的直角坐标系x 2 y 2设双曲线方程为a 2 -b 2=1(a >0,b >0)2c 2 b 2 13 2 b 3由 e = a2 = 1 + ( a ) = ( ) 2 ,得 =a 2x + x 2 9 2 1 4 1 x + x 2 9 2 2 421 3 3∴两渐近线 O P 1、O P 2 方程分别为 y= 2 x 和 y =- 2x设点 P (x ,3 3P P 所成的比λ= P 1P=2,得 P 点坐标为1 12x 1),P 2(x 2,- 2x 2)(x 1 >0,x 2 >0),则由点 P 分 1 2PP 2x 1 + 2x 2 x 1 - 2x 2x 2 4 y 2( x 1 + 2x 2 )2( x 1 - 2x 2 )2(3,2),又点 P 在双曲线a 2- 9a2 =1 上,所以 9a 2-9a 2=1,即(x +2x )2-(x -2x )2=9a 2,整理得 8xx =9a2①12121 2又| OP |= = 13x ,| OP |= = 13 x 1 2 1 2 2sin POP = 2 t an P 1Ox 2 ⨯ 3= 2 = 12 1 2 1 + tan 2 POx 1 +9 13 4∴ S = 1 | OP | ⋅ | OP | ⋅sin POP = 1 ⋅ 13x x ⋅ 12 = 27 ,∆P 1OP 2 2 1 2 1 2 2 4 1 2 13 4即 xx = 9②1 2 2由①、②得 a 2=4,b 2=9x 2 y 2 故双曲线方程为 4x 2 y 2 -=19例 4 双曲线4-b2=1(b ∈N )的两个焦点 F 1、F 2,P 为双曲线上一点,|O P |<5,|P F 1|,|F 1F 2|,|P F 2|成等比数列,则 b 2=解析 设 F 1(-c ,0)、F 2(c,0)、P (x ,y ),则|P F |2+|P F |2=2(|P O |2+|FO |2)<2(52+c 2), 121即|P F |2+|P F |2<50+2c 2,12又∵|P F |2+|P F |2=(|P F |-|P F |)2+2|P F |·|P F |,121212依双曲线定义,有|P F 1|-|P F 2|=4,依已知条件有|P F |·|P F |=|FF |2=4c 2121 2∴16+8c 2<50+2c 2,∴c 2<17 ,3又∵c 2=4+b 2< 173 ,∴b 2< 53,∴b 2=1答案 1NoB A M24,题目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 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的处理方法(1) 高考要求直线与圆锥曲线联系在一起的综合题在高考中多以高档题、压轴题出现,主要涉及位置关系的判定,弦长问题、最值问题、对称问题、轨迹问题等 突出考查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要求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较高,起到了拉开考生“档次”,有利于选拔的功能 重难点归纳1 直线与圆锥曲线有无公共点或有几个公共点的问题,实际上是研究它们的方程组成的方程是否有实数解成实数解的个数问题,此时要注意用好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 当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时 涉及弦长问题,常用“韦达定理法”设而不求计算弦长(即应用弦长公式);涉及弦长的中点问题,常用“点差法”设而不求,将弦所在直线的斜率、弦的中点坐标联系起来,相互转化 同时还应充分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寻找量与量间的关系灵活转化,往往就能事半功倍典型题例示范讲解y2例 1 如图所示,抛物线 y =4x 的顶点为 O ,点 Ax的坐标为(5,0),倾斜角为 4的直线l 与线段 O A 相交(不经过点 O 或点 A )且交抛物线于M 、N 两点,求△A M N 面积最大时直线 l 的方程,并求△A M N 的最大面积命题意图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有关弦长的问题 本题考查处理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的第一种方法——“韦达定理法”知识依托 弦长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不等式法求最值、函数与方程的思想错解分析 将直线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后,没有确定 m 的取值范围 不等式法求最值忽略了适用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