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之路不可复制:再论双语作家张爱玲与林语堂

合集下载

自译中的变译——以《小评论:林语堂双语文集》为个案

自译中的变译——以《小评论:林语堂双语文集》为个案
东方 论 坛
2 0 1 7 年 第2 期
自译 中的变译
— —
以《 小评 论 : 林语 堂双语 文集》 为个案
卞建华 张 欣
( 青岛大学 外语学院,山东 青岛 2 6 6 0 7 1 )

要 :林 语 堂在 自译 中, 未拘 泥 于原 文 结构 和行 文模 式 , 而是 针 对原 文与 译 文不 同的预 期读 者 , 采 用 变译 方
越重要的位置 , 到2 0 世纪以后的第三阶段, 由于受 到美洲语言的冲击 , 自译方向基本倾 向于把英语作 为 目的语。这一时期杰出的自 译家有印度的泰戈尔 ( T a g o r e ) 、 俄国的纳博科夫( B e a u j o u r ) 、 英国的贝克特 ( S a m e u l B e c k e t ) 等。 2 0 世纪 8 0 年代, 自 译现象开始引起国内学者关 注。一般认为, 中国的自 译作家有张爱玲、 萧乾、 林语 堂、 白先勇、 余光 中、 卞之琳、 叶君健等。关于 自译理 论的探讨, 杨仕章认为, 文学 自译虽然包括许多创造 性成分, 但仍属于翻译的范畴。[ 6 1 桑仲刚通过对国外
周刊》 创刊于 1 9 2 8 年, 一直延续到 1 9 4 5 年, 是现代 中国唯一一份 由一批受 过西式教育 的 中国专业 知识
分子 自己运营 的英语周刊 , 其读者群主要是 中国的英 语读者 , 当然也包括在华外 国人士 。研读林语堂的双
是作者本人将原作译成另一种语言, 自 译不应看作是 源文本的变异 , 而是真正的翻译 。[ 4 ] ” ’ 西方在 1 9 6 1 年开始 自译研究。霍肯森和曼森 ( H o k e n s o n& M u n s o n) 对西 方 欧洲 自译 史进 行 了 理

走出源语言的“文化困境”——林语堂与张爱玲的翻译策略比较

走出源语言的“文化困境”——林语堂与张爱玲的翻译策略比较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走出源语言的“文化困境”——林语堂与张爱玲的翻译策略比较单原 浙江树人大学摘 要:中华文化外译是中国大国崛起背景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克服“文化困境”,摆脱在目的语中的“水土不服”,让中国文化“通达”西方读者更为顺畅,扩大译介受众、提升译介效果,是新时代译者的使命。

作者选取林语堂和张爱玲——二十世纪中国两位著名的双语作家兼翻译家为例,以异于传统“归化”“异化”的分析角度,解析文化外译中翻译策略的得失权衡、翻译理念,提出以文化补偿摆脱“文化困境”的“多元调和”宗旨。

关键词:中国文学外译;林语堂;张爱玲;多元调和;文化补偿[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32-02一、中国文学外译的翻译策略中国文学外译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而翻译作为跨语交际活动,又必然集中体现了在一国语言翻译为另一国语言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文化困境。

“反映的是不同民族文化在翻译中如何碰撞、转换、交流和接受的问题”。

[1]传统的分析中国文化因素的两种手法,以源语文化为认同的“异化”原则和以目的语为归宿的“归化”原则不足以解释译者在处理“文化困境”时面对的复杂情况。

二十世纪作为中国文化外译先驱的两位双语作家和翻译家——林语堂和张爱玲,前者各种英文著作及译作共三十二部,在西方的文化译介地位至今无法撼动;而后者的自译作品努力用英文把那凝结着人情世故的中国故事再一次作细腻的述说。

[2]他们在面对“文化困境”时采取的“多元调和”的翻译策略,以及“文化补偿”的翻译理念,是现代翻译工作者非常珍贵的研究案例。

二、“译中有作,作中有译”——宏观“多元调和”策略张爱玲的《金锁记》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故其自译《金锁记》时(曾译名有Pink Tears、The Rouge of the North 和The Golden Cangue等),对原作品在叙事策略、情节编排、人物刻画等方面都作了较大幅度的增删,译文文本呈现出“亦作亦译”的特色。

林语堂临终抱憾

林语堂临终抱憾

林语堂临终抱憾:《京华烟云》无满意中译本2006年03月24日林语堂逝世30周年,《林语堂大传》著者揭秘翻译风波1976年3月26日,“幽默大师”林语堂的心脏停止后又跳动,然后又停止,如此反复9次,这位82岁的文学大师才终于离开人世。

在临死前,他最遗憾的有两件事,一是到死也没能见到他一生的挚爱陈锦端,二是没能亲自翻译其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小说《京华烟云》……1939年底,英文版《京华烟云》在美国出版,倾倒了海外读者,短短半年内即行销5万多册。

美国《时代》周刊称,这部小说“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

几十年后,随着由此书改编的电视剧《京华烟云》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这部经典名作也登上了中国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

近日,中国社科院文学博士、林语堂研究会顾问王兆胜新推出了一本《林语堂大传》,在电话那头,他向记者讲起林语堂临终时的遗憾,详细介绍了《京华烟云》的翻译风波。

郁达夫开了个头译出一些章节便停下了笔林语堂40多岁才开始写小说,第一部就是《京华烟云》。

此后,他所有的小说都先用英文写成,再由别人翻译成中文。

为什么只用英文来写小说?王兆胜认为,当时林语堂生活在美、法两国,面对的主要是西方读者。

除此之外,他有个一以贯之的理念:把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

他认为“最得人心者莫过于小说”,这种讲故事的形式比纯理性的东西更容易让西方读者接受。

《京华烟云》英文版在美国出版后,日本于1940年率先推出了3个译本,而中译本却迟迟没有出现。

林语堂很希望能由郁达夫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他认为郁达夫中英文俱佳,语言清新自然,文中没有假“摩登”的欧化句子出现,这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很少见。

郁达夫同意翻译此书后,林语堂便给他寄去5000美元译费、3000多条参考文献及一封书信。

不料郁达夫刚译出了一些章节,便停下了笔。

此后,郁达夫和妻子王映霞关系破裂,他只身前往新加坡,在苏门答腊被日军杀害。

对于郁达夫迟迟不译《京华烟云》,外界有很多猜测。

张爱玲与林语堂的英文作品对比研究

张爱玲与林语堂的英文作品对比研究

张爱 玲是 2 0世 纪 文 学史 上 少 有 的 可 以 自由
纯熟地运用双语进行写作并 自行翻译作 品的女作
面世出版。这些作品的出版改变了我们对张爱玲 的认识。其实 , 张爱玲是一个 内在张力很大的作 家。她的作品不仅 涉及 旧式贵族 生活 , 也关注底 层生活; 写城市 , 也写农村 。 另一方面 , 提到双语作家 , 我们不能绕开在中 国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坛都举足轻重 的人物: 林语 堂 。林语 堂是 第 一位 以英 文书 写扬名 海外 的中 国 作家, 他的作品有相 当一部分都有他 自己的中英 文两种译本。他的作品为他赢得了国际文坛巨匠 的地位 , 同时也为中国人赢得 了骄傲 。而且林语 堂在 向西方介绍 中华文化方面有着杰出的成绩 , 他用英文创作 的一系列作 品包括《 生活 的艺术》 , 《 浮生六记》 , 《 京华烟云》 等曾经轰动欧美文坛 , 并 且影响深远 , 其 中有的被美国大学选为教材 , 有的 被政府高层作为了解 中国的必读资料, 一直被视
年张爱玲从 香港 去美 国 , 5 O 年代 的后半期 、 6 o年 代和 7 O 年代的前半期她主要是用英文创作 , 有大 量作品面世。只是 由于多是英文作品 , 在晚年 时
她 又怠于 翻译 , 没 有 中文版 本 , 以致 大 陆很 多人认
作阐述东方文化的权威著作。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曾掀起一阵研究林语 堂先生及其作 品的热潮 , 并持续经年。尤其是随
第2 3 卷第 2 期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v o 1 . 2 3 N o . 2
J u n e . 2 0 1 3
2 0 1 3 年 6月 J O U R N A L O F WU H A N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M AN A G E R ’ S I N S T I T U T E

高考作文典型参考事例20条

高考作文典型参考事例20条

【素材一】查理周刊袭击案:批评的力量发生在法国巴黎《查理周刊》的恐怖袭击案,3名原教旨极端分子借口不满该周刊屡屡讽刺先知穆罕默德和原教旨主义,袭击了该刊的编辑部,酿成1945年后巴黎伤亡最惨烈的恐怖袭击事件。

原教旨、恐怖和暴力又能得到什么?甚至,连他们最想制止的讽刺和批评、最想做到的“弥谤”也是一枕黄粱,他们试图让世界上每一张发出令他们不安、不快的嘴闭上。

批评可以被批评,但批评的自由不容被剥夺,正如《查理周刊》沿用40年的格言:“我们不会投降”。

【素材二】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一、学术成就1、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2、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3、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10年时间完成85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二、人格、气节(追求独立、自由)1、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

2、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3、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

4、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5、陈寅恪在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

●多维解读1.学术标杆真正的学者,一定有士人的风骨。

其表现,就是坚持学术的标准,坚守学者的良知与良心。

陈寅恪可谓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民国学人的标杆式人物。

宝剑磨砺出,腊梅凌寒发。

就深刻与广博而言,现代养在深闺中的学者们确实无法与那一场腥风血雨中苦熬出来的陈寅恪们相比拟,而当代人谈到陈寅恪,流传最广的3句话为:“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我们是没有资格谈陈寅恪的”。

诚如易中天先生在《劝君免谈陈寅恪》中说:“陈寅恪是了不起,可惜我们学不来。

”理由有三:首先是“顶不住”,其次是“守不住”,第三是“耐不住”。

林语堂语录摘抄

林语堂语录摘抄

林语堂语录摘抄1.每个小事件都受到千百种前因的影响。

2.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

痴各不同,或痴于财,或痴于禄,或痴于情,或痴于渔。

3.出外旅行的人,极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诸天命,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4.任何现实主义的生命哲学必定涉及关于人类生存的一些特定的生态事实,生与死。

5.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

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6.一位现代中国大学教授说过一句诙谐语:老婆别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

在这种意义上说来,世间没有一个人会感到绝对的满足的。

大家都想做另一个人,只要这另一个人不是他现在的现在。

7.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8.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怎样利用余暇时光就可以了。

9.人之所以伤心,是因为看得不够远。

未来没有来临之前,怎么知道现在所谓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

人要向前看,向前看。

尤其是感情,根本是无须去纠结其中的对错,因为是没有对错的。

10.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11.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

12.所有的动物似乎都很快乐,因为它们的需求都已由大自然供给、满足,否则即被自然淘汰了。

人类因为有更复杂的需求,想探求生命的目的,这种难以满足的欲望就是人类得不到快乐的最大原因。

13.我所以反对独裁者,就因为他们不近人情。

因为不近人情者总是不好的。

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艺术是恶劣的艺术;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类式的生活。

14.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

15.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世界里充当配角。

张爱玲励志故事

张爱玲励志故事

张爱玲励志故事张爱玲是中国现代作家,想必很多人都喜欢看她写的东西。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张爱玲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张爱玲励志故事篇1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她的小说大多写的是上海没落淑女的传奇故事,她把自己的小说集也命名为《传奇》,而她的身世本身也是一部苍凉哀婉而精彩动人的女性传奇。

张爱玲生于1920年9月30日,(比鲁迅小39岁,比老舍小21岁,比曹禺小10岁),卒于1995年(终年75岁),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原名张英。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原是清末的著名大臣,而她的祖母李菊耦则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鸿章之女。

可到了她父母一代,家道已然完全败落。

父亲属于遗少型的少爷,母亲则是一个时髦的新女性。

3岁时张爱玲随父母生活在天津,有一个短暂的幸福童年。

受父亲风雅能文的影响,张爱玲从小就会背唐诗,给了她一些古典文学的启蒙,鼓励了她的文学嗜好。

同时也受母亲向往西方文化的影响,生活情趣及艺术品味都是西洋化的。

然而好景不长,父亲娶姨太太后,母亲不但勇敢地冲出了家庭的牢笼,而且更勇敢地与姑姑一起出洋留学,而年幼的张爱玲,则在失去了母爱之后,还要承受旧家庭的污浊。

因此,张爱玲后来在文学创作中总是以"衰落中的文化,乱世中的文明"作为文化背景。

张爱玲是一个天才儿童,6岁入私塾,在读诗背经的同时,就开始小说创作。

如果说第一篇小说写一个家庭悲剧,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她的影响,那么第二篇小说写一个女郎失恋自杀的故事,则充分显示了她的文学创造力。

此外,她还写过一篇名为《快乐村》的类似乌托邦式的小说,寄托了她对未来的幻想。

1927年,7岁的张爱玲随家回到上海,不久,母亲回国,她又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

张爱玲对色彩、音符和文字都极为敏感,她曾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

地毯上的图案:从适应与选择看林语堂与张爱玲的自译

地毯上的图案:从适应与选择看林语堂与张爱玲的自译

地毯上的图案:从适应与选择看林语堂与张爱玲的自译
严纪华
【期刊名称】《闽台文化研究》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以林语堂1943年的英文创作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1944年自译成中文的《啼笑皆非》(一到十一章)以及张爱玲1956年发表的英文小说Stale Mates——A Short Story Set in the Time When Love Came to China,1957年自译的中文本《五四遗事》等英作中译为例,从适应与选择的策略探析两位双语作家自作自译活动的实践。

【总页数】12页(P78-89)
【作者】严纪华
【作者单位】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台湾台北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08
【相关文献】
1.从《浮生六记》译文看林语堂的适应与选择 [J], 游晟
2.从林语堂作品看文学翻译的自译 [J], 于彦
3.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析张爱玲自译《桂花蒸·阿小悲秋》 [J], 刘艳玲;谭幸
4.适应与选择:张爱玲文学作品自译研究 [J], 余荣琦
5.首部张爱玲翻译研究的理论专著——评《基于自译语料的翻译理论研究:以张爱玲自译为个案》 [J], 王艳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张爱玲的创作对海内外作家的影响

浅谈张爱玲的创作对海内外作家的影响

浅谈张爱玲的创作对海内外作家的影响作者:罗建杰俞琪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31期摘要:张爱玲大家并不陌生,在大多数人的学习生涯中都会学习到张爱玲的文章,张爱玲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上海出现的一位才女,张爱玲的创作方式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的小说家,具有她独特的的特点,因此这使她的小说在上海迅速走红,张爱玲也顿時名声大噪。

张爱玲以冷静的的笔触,凭借犀利的文字,慢慢的书写了那个新旧文化相互交锋的时代,将那一时代中的人们挣扎的内心以及不安的灵魂尽然的描写了出来,并且将中的文字传播到了海外,引起海外的广泛讨论,对海内外作者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

关键词:张爱玲;创作;海外作者;影响一张爱玲小说的艺术风格(一)主题思想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有着她自己的创作特点,这是他人模仿不来的,张爱玲的小说整体呈现出一种哀婉、苍凉、淡漠的风格,小说中明显的表现出了对婚姻生活的虚无感,这对与中国小说界来说是不常见的,也是较为新奇的一种写法,因此深受社会的欢迎[1]。

小说潜在的情感基调表现为一种浓郁的悲剧意识,这是与社会的时代背景相关的,在二十世纪的上海,封建制度仍然盛行,对女性的看待仍是不公平的,因此张爱玲在小说中深深的表达了女性的不满,并且对封建的男权社会表达了批判的含义,在一定程度上探寻了人类存在的意义,所以张爱玲的小说是进步的、是与众不同的、也是具有新鲜感的,所以张爱玲的小说为中国小说界的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

张爱玲能站在凡俗女性的角度来审视女性问题,这一独特观察视角的选取,使女性写作文本空间中的文化意蕴得以彰显,为中国女性文学打开了一方新的天地,对中国作家的写作指引了新的方向,并对后来的女性文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迪意义。

小说传到海外后,对海外作者来说也重新了解了中国的女性,这对海外作者而言不外乎也提供了一种写作的方式,所起到的作用是极为明显的[2]。

(二)以言情为主要的题材张爱玲小说中极为注重男女之间的爱情,男女之间的爱情一直以来都是张爱玲小说的一条主要的线索,在创作小说时,张爱玲的描述口吻是比较冷静的,似乎是在第三视角的角度来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将一段段的男女情爱讲述出来[3]。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和张爱玲《秋雨》杜比阅读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和张爱玲《秋雨》杜比阅读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和张爱玲《秋雨》杜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秋天的况味林语堂①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

不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

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点不着,乃轻轻的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中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

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露,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情调。

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

②这时才想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

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

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

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

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

③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

这是我所谓秋的意味。

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

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

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炼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

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

④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

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

烟也有和烈之辨。

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味较和。

倘是烧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

⑤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炼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

三言两语评论中国近现代作家(鲁迅、周作人、胡兰成、张爱玲……)

三言两语评论中国近现代作家(鲁迅、周作人、胡兰成、张爱玲……)

三言两语评论中国近现代作家(鲁迅、周作人、胡兰成、张爱玲……)一、鲁迅鲁迅先生之文章,质地坚硬,故最能给人以力量。

若以色彩论,乃是伸手不见五指之黑色,故又最能给人以光明。

二、周作人周作人之文章,最是“淡而有味”,正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世人多喜欢周作人之文章,然而却都不及他自家喜欢。

三、胡兰成胡兰成之文章,最是妩媚。

倾国倾城之美色,亦不及他之文章,正如温庭筠《菩萨蛮》所谓:“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胡兰成之文章,永远生在明媚之春光里。

四、张爱玲张爱玲生在市民化程度最高之上海,故其文章最世俗,而且却又极典雅,正所谓大俗大雅。

若以色彩论,乃是月光之银灰色。

寒光似剑,洞穿人之五脏六腑。

此乃张氏之文章不可及处!五、钱钟书钱钟书先生超然于文坛左派与右派之外,脚踏东西方文化,故其文章中无我。

六、杨绛杨绛先生之文章,皆是大白话,然而却“别有一番滋味”。

正所谓“化腐朽为神奇”。

七、林语堂林语堂先生提倡幽默小品文,然郁达夫谓有“牛油气”,非中国固有之幽默;林语堂先生又擅长创作英文小说,闻一多谓林氏乃贩卖中国文化之骗子。

郁氏与闻氏之言,虽嫌偏激,然却不无道理。

八、闻一多闻一多先生乃一诗人,其所作——无论诗、文,乃至演说——皆诗也!九、郁达夫《沉沦》与《春风沉醉的晚上》乃郁达夫早年之作,其中之忧郁与苦闷弥漫其绝大部分作品。

十、许地山许地山先生倾心宗教,故其文章慈悲为怀。

十一、废名废名穷究佛理,兼善老庄,故其文章多玄妙。

十二、胡适胡适先生乃一东方绅士。

其文章条理清晰,惜流于肤浅。

正《古诗十九首》所谓:“河汉清且浅。

”十三、梁实秋梁实秋先生之文章,典雅一如古文,精悍似只有筋骨而无血肉,东西方趣事穿插其间,诙谐幽默。

十四、陈寅恪陈寅恪先生乃中国文化托命之人,其文章一字千金。

十五、傅雷傅雷先生乃一完美主义者,故其为人严谨,其作品精益求精,近乎完美。

十六、张荫麟张荫麟教授乃天生之历史学家。

其文章感情、理智与神韵三位一体,顾盼自雄,摇曳生姿。

从《半部韩非治天下》看林语堂的双语思维写作

从《半部韩非治天下》看林语堂的双语思维写作

- 228-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从《半部韩非治天下》看林语堂的双语思维写作青岛大学/栗心生 卞建华【摘要】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他自幼深受东西方文化熏陶,其英语思维能力以及英语写作能力更是卓尔不群,享誉世界。

本文选取《半部韩非治天下》,探讨林语堂如何运用现代性批判精神和双语思维,以不同语种的读者群为对象,从多角度、多视角去宣扬韩非的“法家”思想,并借古喻今,古为今用,吸取中国“法家”文化之精髓,为中国的贫穷落后“把脉”。

【关键词】林语堂 双语思维林语堂自幼深受东西方文化熏陶,英语思维能力以及用英语写作的能力更是卓尔不群,令当时的中国作家望尘莫及,无法逾越。

林语堂的“中文是漂亮的中文,英文是典雅的英文……中文好到无法译成英文,英文也好到无法译成中文,两者都是炉火纯青”。

一、林语堂自译英文作品的特点林语堂自译了部分英文作品。

其中就包括这篇《半部韩非治天下》。

王正仁和高健对林氏自译英文作品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一,从中英两种文本的内容与文字的详略来看,多数是英文较其原文更丰满;二,有时由于表达场合的改变,中文反而简略;三,双重文本中凡我国民族特色特别强的部分,其中文文本都更为详尽,反之,外国特色重的则中文部分简略;四,遇到涉及中国当时政局过于直接或过于强的地方,中文部分往往比其英文原文简略;五,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而在内容上灵活替换;六,只管主要内容,全然不顾细节;七,只保留个基本意思,其余随兴所之,自由发挥”。

林语堂有些中文几乎是英文的全译,有些几乎是重写,主要意思大致相同。

而此篇《半部韩非治天下》就是几乎采用重写的方式来完成的。

这也基本符合王正仁和高健对林氏自译英文作品的特点分析。

二、两种版本的比较1.从中英两种文本的内容与文字的详略来看,多数是英文较其原文更丰满。

这两种版本都引用丰富的论据,论点明确,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但是英文版本篇幅较长,叙述详细,据统计足有3000多词,而中文版本篇幅短小精悍,只有700多字。

张爱玲的生平与“天才”解读-现当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张爱玲的生平与“天才”解读-现当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张爱玲的生平与“天才”解读-现当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年轻的张爱玲在杂志《紫》上公开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后,便迅速在当时的文坛走红。

在之后的短短数年间,张爱玲陆续在许多着名的杂志刊物上发表了其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作品,这之中既包括小说,也包括散文作品。

较为人熟知的小说有《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等,当然也包括散文《到底是上海人》《洋人看京戏及其他》等等。

《天才梦》是张爱玲的作品之一,带有其自传的性质。

《天才梦》是张爱玲在刚进入香港大学读书时完成的作品。

整个文章有着和张爱玲本人年龄不符的沉着和冷静,作品理智的讲述了在儿童时期自己表现出的种种天才的特质。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生平的解读,旨在通过家庭、爱情、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来揭示张爱玲天才的来源:1.家庭是其天才梦的不休源泉张爱玲在文学上的突出才华很大程度上来自与她的家庭。

张爱玲的祖父,是晚清政府中着名的大臣张佩伦,而张爱玲的祖母更是名门之后,其祖母的父亲便是晚清是赫赫有名的朝廷重臣,洋务运动的领袖之一---李鸿章。

尽管到了其父母这一代早已家道中落,但诗书传家的传统还保留着,家庭中的文化氛围依旧浓厚。

在张爱玲的幼年时期,其父母就对其进行了早期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启蒙式教育。

张爱玲在六岁的时候,就进入了私塾,并开始系统的接触和学习诸如《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古代经典。

在《天才梦》中,张爱玲用白描的方法,细致生动的描绘了自己在幼年时期学习古诗词的情境。

文中记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当自己在一个满清遗老面前诵读《后庭花》时,当读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时,那个满清遗老的眼泪便顺着脸颊流下。

这些都是张爱玲的家庭为其天才是的创作提供的良好的氛围。

在《天才梦》中,张爱玲简单直白地向读者交代了她幼年时在文学方面的天才:三岁能背诵很多唐诗,七岁写了她的第一部小说---关于一个家庭的悲剧,接着又写了一部关于一个女郎失恋自杀的小说。

翻译家林语堂文化身份的建构

翻译家林语堂文化身份的建构

翻译家林语堂文化身份的建构王爱玲【摘要】"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因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个人气质,以传教士的眼睛来兼顾东西方文化,立足于自己的翻译语境,从个人喜好与性情出发,选择翻译文本,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将中国故事欧美化,美国故事东方化,在翻译中实现文化身份的建构,向世人介绍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世界文学领域夺得一席之地,并为东西方的交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期刊名称】《黑龙江科学》【年(卷),期】2017(008)009【总页数】2页(P100-101)【关键词】翻译家;林语堂;文化身份;建构【作者】王爱玲【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外语学院,哈尔滨 15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一直认为自己是“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他用极其精妙而又娴熟的英语进行的大量创作,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在国际文坛挣得一席之地,同时他也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获得者。

文学创作和中英文作品的翻译是林语堂艺术事业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他不仅通过英文创作,也借助于中英翻译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介绍给西方读者,将西方文化输入中国。

本文从翻译文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使用上入手,试图分析林语堂如何在异域文化环境中重新构建自身的文化身份。

所谓文化身份,就是各种特征以及特性的集合,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其核心就是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

价值观念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支柱,能够支配着这个社会中的群体和每一个个体的活动。

而林语堂在进行翻译时,作为族裔散居者融入美国社会时,选择什么样的文本来翻译,采用何种策略来翻译,沉淀在林氏灵魂深处的文化价值观念就直接体现在他的翻译作品中。

换言之,林语堂选择的翻译文本和使用的翻译策略就是建构其跨文化身份的具体体现。

傅雷曾说过,要选择一部作品来翻译,最好是考察作品是否符合自己的气质。

韦努蒂也曾表示,翻译不仅是异域文化的本土化再现,也是作者或译者对文化本土身份的重新建构与塑造。

大师林语堂真了不得,他为什么把英语学得那么好?大师自有牛方法

大师林语堂真了不得,他为什么把英语学得那么好?大师自有牛方法

大师林语堂真了不得,他为什么把英语学得那么好?大师自有牛方法说到林语堂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中国能够用中英文自由写作的作家真的没有几个,而林语堂可以把两种语言都掌握到了极致。

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我们都知道,近代确实有很多牛逼人物,精通很多种外语,实际上很多人懂外语,也仅仅停留在阅读和翻译上。

而林语堂先生才华超人一等,可以运用地道的英语写出让英语本土顶尖作家都佩服的作品。

以至于有很多外国专家看了他的英文小说之后,惊叹道:这哪里是一个中国人用英语写作呀,这分明是一个英语比我们还厉害的语言天才,我们都应该拜他为师了。

他的英文代表做有《京华烟云》,英文名《Moment in Peking 》,大家有空可以去读一读。

林语堂先生是怎么学英语的呢?他自然有自己的独特方法和见解,我们不妨学习一下,看看大家究竟如何轻易就掌握了英语。

总结起来,就是有以下六点:第一,学英文时须学全句,勿专念单字。

学时须把全句语法、语音及腔调整个读出来。

(小编点评:也就是要通过语境去掌握单词,不能死记硬背单词,孤立的单词不容易掌握)第二,学时不可以识字为足。

识之必然兼用之。

凡遇新字,必至少学得该字之一种正确用法。

以后见有多种用法,便多记住。

(小编点评:单单是认识单词还不行,还用懂得单词的用法,每个单词至少掌握一种常见的用法,遇到新用法的时候,也要注意学习吸收)第三,识字不可强记。

得其句中用法,自然容易记得。

(小编点评:知道单词在句子中怎么运用,才容易记住单词)第四,读英文时须耳目口手并到。

耳闻、目见、口讲、手抄,缺一不可。

四者备,字句自然记得。

(小编点评:学习英文,要把各种感官功能运用上,需要多听,多看,多说,多写,四种都具备了,就容易掌握单词和句子了)第五,口讲必须重叠练习,凡习一字一句必须反复习诵十数次至数十次,到口音纯熟为止。

学外国语与学古文同一道理,须以背诵为入门捷径。

每谋取一二句背诵之。

日久必有大进。

(小编点评:要反复地朗诵,直到纯熟,也就是重复学习非常重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功之路不可复制:再论双语作家张爱玲与林语堂[摘要]林语堂与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比较另类的双语作家。

余斌教授的《张爱玲与林语堂》[1]145-148曾对两者做过比较,本文有意进一步探讨此话题,详细比较两者的异同。

论文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他人的成功之路不可复制。

本研究有助于加深文学界和翻译界对林语堂和张爱玲的认识。

[关键词]林语堂;张爱玲;双语创作;比较研究
一、难以复制的林语堂梦
众所周知,林语堂曾经是张爱玲的偶像。

像林语堂那样,用中英文双语写作,出书中英美,成为畅销书作家,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是张爱玲持久的梦想。

表面上看,张爱玲初出道时与林语堂的成功之路确实有可比拟处。

但是,50年代初,张爱玲同样因政治原因避走香港,最后到美国,却从此一蹶不振。

苍天为何如此厚此薄彼?其中原因很复杂,下面分别从创作动机、社会背景和写作风格三方面探讨,以解答林语堂的成功之路为何不可复制。

(一)双语创作的动机
自1932年起,用中英文同时创作已经成为林语堂写作生活的一部分。

因其中文创作,鲁迅称其为中国五大现代散文家之一;因其英文创作,他开始为英语读者所熟知,并得到赛珍珠的赏识。

区别于美
国其他华裔作家,在中国的时候,林语堂已经以他的《吾国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1935)在美国轰动一时,久居畅销书榜,奠定了名声,并拥有了他的英语读者群。

林语堂来美国是他有了文名之后,有赛珍珠帮助审稿,有出色的出版商庄台公司老板华尔希帮助打理图书市场。

因此,1936年他一到美国就生活在作家圈子里,靠英文写作吃饭,连续出几本畅销书,如《生活的艺术》(1937)、《孔子的智慧》(1938)、《瞬息京华》(又名《京华烟云》,1939)等。

张爱玲中英互译并不完全是出于兴趣或爱好,更主要可能是生活所迫,尤其是1952年后她离开中国大陆到香港,然后到美国。

为了打开英语世界的市场,张爱玲先用英文写了《秧歌》,并翻译成中文。

张爱玲并不打算放弃已经建立的中文市场,因此,把英文作品翻译成中文再出版是理所当然的事,何况她有这个能力。

尤其是《金锁记》的翻译,由于其在中国读者中的影响力,张爱玲反复修改其英文译本,先后以不同书名出版,但始终不为英语读者所接受,与林语堂初到美国所受的厚待有天壤之别。

张爱玲终于灰心,只好放弃英文写作,回归中文。

究其原因,创作动机是主因,50年代初张爱玲在香港写成《秧歌》和《赤地之恋》,是负有宣传的使命。

为了打开图书市场,张爱玲“要迁就读者的口味”,结果迷失自己。

另外,张爱玲的英文水平有限恐怕也是一部分因素。

刘绍铭研究后发现,张爱玲的英文不错,但故事中人物对白,听起来有点不自然,“People don’t talk like that”(人们不那么说)。

[2]90
(二)才识和时代
林语堂的早期教育和出名之前的准备过程都是长期的。

林语堂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北京清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等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过,与蔡元培、胡适、鲁迅、周作人等共事过,社会阅历丰富,知识储备充足,完全具备一个国际大师的条件。

张爱玲大学本科肄业,生活主要经历是上海、香港,没有多少工作经历,社交能力很一般,甚至很差,远远无法与林语堂博士的饱学和阅历相比,全面介绍中国文化的能力更相差甚远。

另外,就英语水平而言,张爱玲虽然上的中小学也是教会学校,在香港大学期间也尽量使用英文,但是从书本上学来的“秀才英文”(bookish English)[2]97怎么可以与有着欧美留学经历的林语堂相提并论?如果张爱玲能够按计划完成本科学业,然后到英国去留学几年,她也许会像林语堂那样出名,但是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恐怕不可能。

作家是时代的产物。

林语堂和张爱玲也不例外。

林语堂在1924年5月23日《晨報副刊》“提倡幽默”时,应者寥寥;而1932年9月16日创办《论语》幽默刊物时,却一呼百应。

林语堂打入英语读者市场是在三十年代,先在上海出版的英文期刊上发表一系列文章从而引起了英语读者的注意,然后通过赛珍珠的帮助一举成名。

当时日本侵略中国,引起了西方对中国事务的注意,希望了解中国的情况。

林语堂的作品应时而生,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张爱玲在40年代上海红极一时,也是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

当时绝大多数有正义感的优秀作家,或到解放区,或到大后方继续从事文学和文化工作,而那些被迫留在沦陷区的作家大多选择隐居,不公开发表作品。

大批作家或走或隐而留下的文学和文化真空成就了张爱玲。

正如张爱玲所言:“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3]287张爱玲一生中有三个孤岛时期,一是1942-1945的沦陷区上海时期,二是1952-1954的香港时期,三是1955年张赴美至其去世为止。

她一生创作的黄金时期就是沦陷区上海的三年。

张爱玲在1943年写了一些英语文章发表后就停止了,直到1952年到香港才继续用英文创作,缺乏持续性。

而50年代中美彼此敌对,关系紧张,在美的著名人士如胡适都难以生存,著名作家林语堂的作品都不再畅销,名不见经传的张爱玲就更不用说了。

(三)写作风格
严肃认真、心细如发的张爱玲写出来的东西,与轻松幽默睿智的林语堂写出来的东西,恐怕完全没有可比性,读者群也不一样。

林语堂虽然注意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但他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文人,对国家和社会是非常关心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林语堂虽然不如胡适那样入世,但也不像周作人那样避世。

因此,古今中外,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成其笔下材料,大多数题材都是与时俱进的。

张爱玲是个女人,且不喜入世,完全地生活在自我世界里。

即使在美国
生活多年,她孤陋寡闻,对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和社会都失去了兴趣。

她的笔下,除了旧上海还是旧上海,外面的环境,国破家亡,都只是其自我世界的背景,可以说是“于国于家无望”,真正对其作品感兴趣的恐怕只有那些怀旧的读者。

二、共同的爱好
尽管林语堂的成功之路不可复制,但是作为中国双语作家,两人在有些方面存在共同点。

首先,两人都有自译习惯。

张爱玲几乎翻译了自己想要翻译的全部作品,而林语堂主要在上海期间翻译了自己的小品文。

对比张爱玲的中英版本,就可发现她在翻译过程中,常常脱离原文,即兴再创作起来。

但是她在翻译别人的作品,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4],却能句句对应,亦步亦趋。

这点与林语堂有共同之处,这也许是自译与他译的不同之处。

他们在自译时也许是这么想的:反正作品是自己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别人无权过问;但是翻译别人的作品却没有这么大的自主权。

不过,别人可不这么想。

马悦然就认为,所有已经发表了的作品都属于读者,任何人,包括作者本人,都无权更改。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多大的自主权,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一个话题。

[5]245 其次,《红楼梦》对林语堂和张爱玲有着重要影响。

它不但成为他们创作小说时人物描写、写作技法、故事架构、服饰穿着描写等等的借鉴,而且两人在晚年都对《红楼梦》做出了极具学术价值的研究。

林语堂先后写了《平心论高鹗》等论文,而张爱玲则十年如一日地完成了《红楼梦魇》一书。

最后,两人有类似的政治倾向。

林语堂和张爱玲均游走于中西文化之间,坚持“不党不群”的政治理念。

[6]125他们的政治倾向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陆学者对他们的接受和研究,也影响了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

三、结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

林语堂的成功之路,他人是无法复制的。

张爱玲的成功在于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林语堂与张爱玲是不矛盾的。

林语堂的幽默和闲适、随意而谈的写作风格,是张爱玲写不出来的;张爱玲对女性生存形态的揭示和对都市的想象,却是林语堂的作品不能提供的。

文坛有林语堂又有张爱玲,现代文学才多元而丰富多彩,不至于单一而苍白。

【参考文献】
[1]余斌.张爱玲与林语堂[J].新文学史料,2009(2).
[2]刘绍铭.文字的再生[M].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6.
[3]张爱玲.传奇[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4]张爱玲,译.老人与海[M].中一出版社,1955;北京十月
文艺出版社,2012.
[5]林语堂故居.跨越与前进:从林语堂研究看文化的相融/相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D].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
[6]张勇.论林语堂的民族观念及自由意识[J].阅江学刊,20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