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49768 PPT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 PPT课件

第二章 细胞与基本组织
第二节 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 一、上皮组织 (一)一般特点:由密集成层或成团的上皮细 胞和较少的细胞间质组成。 *上皮组织的细胞形态较规则,排列整齐,并 具有极性。(游离面、基底面) *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功能,但不同 部位,其功能各有差异 (二)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 1.被覆上皮:又分为6种
第二章
细胞与基本组织
5.线粒体:由内、外两层单位膜形成的圆 形或椭圆形的囊状结构。(氧化供能) 把线粒体看成是细胞的动力站。 6.溶酶体:内含约50种水解酶(消化器官) 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 7.中心体:由1-2个中心粒组成,因靠近 细胞的中心,与有丝分裂有关 8.微丝:由肌动蛋白组成 9.微管:由十余个微丝状亚单位组成
第二章
细胞与基本组织
(三)细胞核: 1.核膜:两层单位膜组成(核周隙、核孔) 2.核仁:位于核中央,圆形,1-5个。化学成分主要是 蛋白质和核糖核酸。 3.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质的基本成分是脱氧核糖核 酸和组蛋白。二者形成染色质的基本单位——核 小体。在细胞有丝分裂时,若干核小体构成的染 色质纤维反复螺旋、折叠,最后组装成中期染色 体。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 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染色体实质上是 遗传信息的贮存者。人的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 4.核液
第二章
细胞与基本组织
(二)分裂期:又称有丝分裂期,简称M期 1.前期:染色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纺锤体形成 2.中期:染色体高度凝集,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个中 心体以到达细胞的两极。 3.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在着丝点处完全分开,原来的 一个染色体成为两个一模一样的染色体;这样,两 组染色体受纺锤丝牵引,分别向两极移动。于此同 时细胞向两极伸长,中部的细胞质缩窄,细胞膜内 陷。 4.末期:两组染色体已到达两极,重新形成染色质, 核仁、核膜重新出现,形成新的细胞核,细胞中部 继续缩窄变细,最后断裂形成两个子细胞而进入分 裂间期。
2024年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多场景)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多场景)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一、引言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及其功能的一门学科,它将人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结合,以揭示人体生命活动的奥秘。
本课件旨在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1.细胞: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具有代谢、生长、分化、增殖等功能。
2.组织:组织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结构。
人体主要有四种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3.器官:器官是由不同类型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4.系统:系统是由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结构。
三、运动系统1.骨骼:骨骼是由多块骨通过关节连接而成的结构,具有支持、保护、运动、造血等功能。
2.骨骼肌:骨骼肌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是人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
3.关节:关节是连接两块骨头的结构,具有活动功能,使人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
四、神经系统1.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传导、处理和传递信息的功能。
2.神经组织: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具有产生和传递神经冲动的能力。
3.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是人体神经活动的控制中心。
4.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负责传递信息,使身体各部分与中枢神经系统保持联系。
五、循环系统1.心脏: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推动血液循环。
2.血管: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负责输送血液,为全身各组织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3.血液:血液是循环系统中的载体,具有运输、调节、防御和保护等功能。
六、呼吸系统1.呼吸道: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具有气体交换功能,为全身各组织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人体解剖生理学 PPT课件

第二节 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
A.单层扁平上皮:图2-7(1),表面光 滑。覆盖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 -内皮;覆盖于胸膜腔、腹膜腔和心包 腔的上皮-间皮。 B.单层立方上皮:图2-7(2),分布于 甲状腺、肾小管的上皮。(分泌、吸收) C.单层柱状上皮:图2-7(3),如位于 胃肠道、子宫和输尿管的内表面(分泌、 吸收) 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图2-7(4), 主要分布于呼吸道的腔面
第二章
细胞与基本组织
(三)细胞核: 1.核膜:两层单位膜组成(核周隙、核孔) 2.核仁:位于核中央,圆形,1-5个。化学成分主要是 蛋白质和核糖核酸。 3.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质的基本成分是脱氧核糖核 酸和组蛋白。二者形成染色质的基本单位——核 小体。在细胞有丝分裂时,若干核小体构成的染 色质纤维反复螺旋、折叠,最后组装成中期染色 体。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 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染色体实质上是 遗传信息的贮存者。人的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 4.核液
第二节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组成: P31图3-11(认识位置) (一)消化管 1.口腔: P31图3-12 (唇、颊、舌、腭、腭垂、腭舌弓、腭 咽弓、腭扁桃体、咽峡、口腔粘膜、牙、味蕾、唾液腺) 2.咽:图3-13,鼻咽部(咽鼓管-通中耳鼓室)、口咽部、喉 咽部 3.食管: 4.胃:图3-14 (胃小弯、胃大弯、pen门、幽门、幽门括约 肌)、胃可分四部:pen门部、胃底、幽门部、胃体 5.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6.大肠: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图3-11和图3-15) (二)消化腺:唾液腺、胰、肝、胃腺和肠腺 1.胰 :图3-16 2.肝:图3-11,3-16,左右两叶,肝门、肝小叶(是肝的基本 结构和功能单位。)、肝细胞(分泌胆汁)
人体解剖学全ppt课件

*
三、颅骨及其连结 (一)颅的组成 颅骨共23块(不包括3对听小骨),分为脑颅和面颅。 (1)脑颅:包括顶骨2、 颞骨2 、额骨1、枕骨1、 蝶骨1 、 筛骨1。 (2)面颅:包括泪骨2、颧骨2、腭骨2 、下鼻甲骨2 、上颌骨2 、鼻骨2、犁骨1、舌骨1、下颌骨1。另有三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部的中耳鼓室内。
*
2)胸椎特点: ①胸椎体上和横突上有与肋相连结的肋凹。 ②棘突向后下斜伸呈叠瓦状。
*
3)腰椎特点: ①椎体大。 ②棘突呈板状水平后伸。
*பைடு நூலகம்
4)骶骨:呈三角形,前面主要结构有岬、骶前孔等。后面主要结构有骶后孔、骶管裂孔和骶角等,骶角是骶管麻醉时重要的体表标志。侧面主要结构有耳状面等。 5)尾骨:由4块尾椎融合而成。 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 抓住要点能分辨 颈椎体小棘分叉 横突有孔最明显 胸椎连肋有肋凹 棘突叠瓦下斜尖 腰椎承重体最大 棘突后伸宽又扁
*
3.胸廓的整体观及运动 胸廓呈前后略扁的圆锥形,上窄下宽。肋骨间为肋间隙,由肋间肌封闭。 (1)胸廓上口:由第一胸椎、第一肋、胸骨的颈静脉切迹围成,向前下倾斜。 (2)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十二肋、十一肋、肋弓、剑突围成,膈肌就是附着于胸廓下口周围的骨面。 (3)胸廓的运动:吸气时,胸廓和肋上升。呼气时,胸廓和肋下降。
*
(二)胸廓 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构成 。 1.胸骨 (1)形态分部:自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胸骨柄上方凹陷为颈静脉切迹,柄、体交界处形成略微向前隆凸的胸骨角。 (2)临床意义:胸骨角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记数肋的标志。
2024版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上皮组织覆盖在身体表面和体内 各种管腔的内表面,具有保护、 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 和营养等功能,广泛分布于人体 各部位。
器官与系统概述
01
人体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够完成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如 心、肺、肝、肾等。
02
人体系统是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生理功能的组 合,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当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到末梢时, 突触前膜去极化,引起前膜中的电压 门控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进入突 触前末梢轴浆内,导致轴浆内钙离子 浓度瞬时升高,由此触发突触囊泡的 出胞,即囊泡膜与突触前膜相融合, 将囊泡内的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此 过程称为胞吐。
突触后电位产生
释放到突触间隙的递质与突触后膜上 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引起突触后膜 产生局部去极化或超极化电位变化, 即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或抑制性突触后 电位。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影响因素
包括血红蛋白含量、血液酸碱度、温度以及二氧化碳分压等。
06
循环系统解剖与生理
Chapter
心血管系统组成及结构特点
心血管系统组成
心脏结构特点
血管结构特点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是一个密闭的循环管道系统。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由心 肌构成,有四个腔室,包括左心房、右 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
03
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04
呼吸系统负责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维持人体正常的气体交换。
人体生理功能调节
01 02 03 04
人体生理功能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方式。
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实现快速、精确的调节,是体内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之一。
人体解剖生理学(全套课件280P)

骨与骨之间以结缔组织或软骨 直接连接。如颅骨
关节
颅骨: 脑囟 颅缝 椎骨: 椎间盘 纤维软骨
(二)间接连接 关节面
1.关节的结构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的基本结构
1)关节面
透明软骨
2)关节囊
弹性 —— 缓冲冲击力 光滑 —— 减少磨擦
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结缔组织 外层 纤维层 保护作用 内层 滑膜层 滑膜皱襞 缓冲、润滑作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
绪论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学 人体生理学
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实验方法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
(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 人体解剖学 —— 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
1)大体解剖学 2)组织学 3)胚胎学
2. 人体生理学
3)关节腔 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内为负压 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盂缘、关节内软骨、滑液囊等
第六章 血 液
第一节 概 述
一、体液、内环境与自稳态
1. 体液 ——人体内的水分及溶解在其中的物质的 总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体液
细胞内液 40%体重 细胞外液 20%体重
组织间液 血液 淋巴液 脑脊液
作用:支持、连接、保护 3. 脂肪组织 4. 网状结缔组织
三、 肌组织
骨骼肌 随意肌 受躯体N控制 心肌 不随意肌 受植物N控制 (一)平骨滑骼肌肌(横纹肌)
1. 一般结构 长圆柱形,有肌膜(胞膜),多核
1) 肌原纤维 肌节: 骨骼肌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一肌节 = 1/2 I带 + A带 + 1/2 I带
骨的血管和神经: 分布于骨膜、骨髓和骨松质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历程
01
古代对人体结构的探索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对人体结构进行探索和研究,如古希腊的希波克
拉底和盖伦等。
02 03
近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近代人体解剖生理学逐渐形成和完善,特别是在 18世纪以后,随着显微镜等仪器的广泛应用,人体解剖生理学得到了迅 速发展。
现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进展
现代人体解剖生理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不断拓展和创 新,对于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通过对人体结构和形态的观察 ,了解人体的正常形态特征和
生长发育规律。
实验法
通过实验手段对人体的生理功 能进行研究和探索,如生理实 验、药理实验等。
模拟法
采取措施改善水质,如安装净水器等。
05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实验基本要求
01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 能及其相互关系。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指导进行操作,注意观察 和记录实验数据。
03
02
实验准备
实验前应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和注意事项。
实验总结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和分析。
04
03 人体生理功能
人体循环系统
总结词
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系统
详细描述
循环系统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将废物和二氧 化碳运输出去。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对于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体神经系统
总结词
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功能的系统
详细描述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心,负责调节和控制人体的生理功能。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能够接收、处 理和传递信息,协调人体的各种活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PPT课件

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
骨骼肌的基本构造
介绍骨骼肌的肌纤维、肌膜、肌束和肌腹等 基本结构,以及肌原纤维和肌小节等微观结 构。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阐述骨骼肌收缩过程中肌丝滑行的原理,以及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和机制。
骨骼肌的功能与分类
介绍骨骼肌在维持姿势、产生运动和参与呼 吸等方面的功能,以及根据形状、位置和功 能等特点对骨骼肌进行分类。
脊神经
共31对,连接脊髓与躯干和四肢,负责感觉和运动功 能。
自主神经系统
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感觉功能
接收和传递来自体内外环境的感觉信息,如 温度、疼痛、触觉等。
调节功能
调节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如体温、血压、血 糖等的调节。
运动功能
控制和协调身体的运动,包括随意运动和反 射运动。
07
泌尿系统
肾的结构与功能
肾单位
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是肾的基本结构和功 能单位。
肾小管
分为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负责重吸 收和分泌。
肾小球
由毛细血管球和肾小球囊组成,负责血液过 滤。
集合管
汇集多个肾小管的尿液,输送至肾盂。
尿的生成与排
尿的生成
血液经肾小球过滤后形成原尿,再经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形成终尿。
血管的功能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通过收缩和舒张调节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维持血液在循环系统中 的稳定流动。同时,血管还参与调节体温、维持酸碱平衡等生理功能。
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
01
运输功能
循环系统通过心脏和血管的协同作用,将氧气、营养物质 等运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等 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人体解剖生理学优秀课件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神经系统通过控制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运动来调节消化过程;体液调节包括激素 和局部调节因子,如胃肠激素和胆囊收缩素等。
05
循环系统解剖生理
心脏结构特点与功能
心脏位置、形态与毗邻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呈倒置圆锥 形,周围被心包包裹。
心脏传导系统
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 束和Purkinje纤维等,负责心脏电信
包括神经递质的释放、递质与受体的结合以及突 触后膜离子通道的改变等步骤,最终实现神经元 之间的信息传递。
影响突触传递的因素
包括神经递质的种类和浓度、受体的类型和数量 、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特性以及环境因素等。
神经递质和受体类型及其作用机制
神经递质的种类
包括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多种类型,分别参与不同的生理功 能和信号传递过程。
03 血管功能
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 静脉则负责将血液从各组织器官回流至心脏,毛 细血管则实现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血液循环过程及调节机制
血液循环过程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负责将氧气和 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肺循环则负责将静脉血中的 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同时将氧气吸入体内。
04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
消化管结构特点与功能
口腔
咀嚼食物,分泌唾液淀粉酶初步 消化淀粉
咽
吞咽食物,与呼吸共用通道
食管
输送食物至胃,无消化功能
大肠
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储存 和排泄粪便
小肠
主要消化和吸收器官,分泌多种 消化酶,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
人体解剖生理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平衡。
0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通过调节尿量、尿成分和尿渗透压 等,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04
内分泌功能
肾脏还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参与
体内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
07
循环系统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呈倒置的圆锥形,大小约与本人拳头相 等。
08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
大脑、小脑、脑干的结构与功能
脊髓
灰质、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01
12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和功能
脊神经
02
31对脊神经的分布和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
03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调节
01
感觉功能
感受器、传入神经和中枢处理感觉 信息的机制
内脏活动调节
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对眼球 具有保护、支持和运动作用。
前庭蜗器
外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具有集音作用。
中耳
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具有传音作用。
内耳
包括前庭器官和耳蜗,具有感音作用。
感觉器官的功能与调节
要点一
感受器及其功能
感受器是感觉器官接受刺激的部分,能 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不同类型的感 受器对不同的刺激具有不同的敏感性。
运动系统的功能与调节
骨
运
运
骼
动
系
支持、保护、运动。
统
的
功
能
兴奋-收缩耦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