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中的垂径定理 专题学案(解析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垂径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性质,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但在垂径定理这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在理解与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复杂问题中,如何识别和应用垂径定理,以及如何将垂径定理与圆的其他性质相结合解决综合问题。
(二)教学设想
1.教学策略: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总结的学习过程,自主发现垂径定理。
-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模型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圆的几何直觉。
-设计梯度性问题,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垂径定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垂径定理的特点和应用方法,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3.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对垂径定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
4.突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掌握垂径定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热爱数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垂径定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提高他们的解题技能,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1.学生在理解垂径定理时,可能会对定理的证明过程感到困惑决问题时,可能会对如何找出垂径和弦的关系感到迷茫。教师应通过典型例题,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垂径定理学案1
AD=BD AC=BC 垂径定理学案学习目标:1,经历利用圆的轴对称性对垂径定理的探索和证明过程,掌握垂径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垂径定理解决有关的计算和证明问题;2、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实验——归纳——猜测——证明”的方法;3、积极投入到圆的轴对称性的研究中,体验到垂径定理是圆的轴对称性质的重要体现。
学习重点:掌握垂径定理,记住垂径定理及推论的题设和结论。
学习难点:对垂径定理及推论的探索和证明,并能应用垂径定理及推论进行简单计算或证明。
学习过程:一,实践探究1,活动一:不借助任何工具,你能找到圆形纸片的圆心吗?由此你能得到圆的什么特性?2,活动二(猜想):当非直径的弦AB 与直径CD 有什么位置关系时,弦AB有可能被直径CD 平分?3,活动三(实验):如图,AB 是⊙O 的一条弦,做直径CD ,使CD ⊥AB ,垂足为E .沿着直径CD 折一折,你能发现图中有那些相等的线段和弧?4,活动四(证明):已知:如图,CD 是⊙O 的直径,AB 是弦,CD ⊥ AB ,垂足为E.求证:AE=EB ,证明:连结____________,则OA=OB ,即△AOB 是等腰三角形.∵ CD ⊥AB,∴ _____=_____(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AEO=∠BEO=RT ∠∴ 把圆沿着直径CD 对折时,射线EA 与射线EB 重合,∴ 点_____和点_____重合,∴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得到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几何描述:如图 ∵ CD 是直径,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_____.分一条弧成相等的两条弧的点,叫做这条弧的中点。
如图中,C 是ACB 的中点,D 是AB 的中点。
二,例题与练习例1. 已知弧AB ,如图,用直尺和圆规求作这条弧的中点.A B变式:把弧AB 四等分。
垂径定理_教案1
垂径定理
∴⌒AC =⌒BC ,⌒AD =⌒BD
三、 学生活动(证明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已知:直径CD 、弦AB (除直径) 且 AM=BM 求证:(1)CD ⊥AB (2)⌒AC =⌒BC ,⌒AD =⌒BD 四、 例题讲解
1.如图所示,AB 是⊙O 的弦,OC ⊥AB 于C ,若AB=25cm ,OC=1cm ,则⊙O 的半径长为______cm 。
2.在直径为50cm 的圆中,弦AB 为40cm ,弦CD 为48cm ,且AB ∥CD ,求AB•与CD 之间距离。
解:如图所示,过O 作OM ⊥AB , ∵AB ∥CD ,∴ON ⊥CD . 在Rt △BMO 中,BO=25cm
由垂径定理得BM=12AB=1
2×40=20cm ,
∴OM=2222
2520OB BM -=-=15cm 。
同理可求ON=2222
2524OC CN -=-=7cm ,
所以MN=OM-ON=15-7=8cm 。
以上解答有无漏解,漏了什么解,请补上 五、拓展训练
例1.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弦(即图中⌒CD ,点O 是⌒BD 的圆心,•其中CD=600m ,E 为⌒BD 上一点,且OE ⊥CD ,垂足为F ,EF=90m ,求这段弯路的半径。
分析:例1是垂径定理的应用,解题过程中使用了列方程的方法,这种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即几何代数解的数学思想方法一定要掌握。
垂径定理导学案
2013年秋九年级数学垂径定理的导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垂径定理的推论。
2.会用垂径定理和推论解决简单的计算和证明题。
垂径定理: 。
符号语言: ∵
∴
符号语言:
∴
判断对错:
1、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
2、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
3、平分弦的直线必垂直弦。
4、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
5、平分弧的直径平分这条弧所对的弦。
6、在圆中,如果一条直线经过圆心且平分弦,必平分此弦所对的弧。
7、分别过弦的三等分点作弦的垂线,将弦所对的两条弧分别三等分。
8、垂直于弦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解决问题:
1、已知: 在⊙O 中,弦AB 的长为24 cm ,C 为AB 中点,OC=5 cm ,求⊙O 的半径。
2、已知:⊙O 半径为5 cm , C 为弦AB 中点,且OC=3 cm ,求AB 的长。
3、如图:弦AB ⊥CD ,且AB=CD ,E 为AB 的中点,F 为AC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EOF 为正方形。
4.如图,⊙O 直径AB 和弦CD 相交于点E ,AE=2,EB=6,∠DEB=30°,求弦CD 长.
课堂小结:1、垂径定理的推论注意条件。
2、五条“有其二得其三”
.
A E
B O
F
C。
初中数学九年级3.3垂径定理(1)导学案设计
3.3垂径定理⑴导学案城南数学:周耀良学习目标:掌握垂径定理及其简单的应用。
【基础知识】试一试:在纸上任意作一个圆和这个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然后沿着直径所在的直线把纸折叠•你能发现什么结论?我们发现画一画:任意作一个圆和这个圆的任意一条直径CD,再作一条与直径垂直的弦(不过圆心).理一理:作一条和直径CD的垂直的弦AB,AB与CD相交于点E.提出问题:把圆沿着直径CD所在的直线对折,你发现哪些点线段、圆弧重合?结论:① EA= ______ ② AC 二_______ ; BD = ________我们可以把结论归纳成命题的形式:垂径定理:b5E2RGbCAP垂径定理的几何语言•/ CD为直径,CD丄AB (0C丄AB )【要点知识】1•已知AB,如图,用直尺和圆规求作这条弧的中点. (分一条弧成相等的两条弧的点,叫做这条弧的中点请说出作图的理由。
思考:如何画弧AB的四等分点变式题:过已知O 0内的一点A作弦,使A是该弦的中点,然后作出弦所对的两条弧的中点2•已知O 0的半径是13cm,一条弦的弦心距为5cm,求这条弦的长。
3已知如图所示,在O0 中,弦AB // CD,求证:AC 二BD4 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排水管的半径OB=10,水面宽AB=16 ,求截面圆心0到水面的距离0C •(分析:要求0C的长,因为0C丄AB所以可以用勾股定理来求,而OB=10已知,故求出BC即可,根4 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排水管的半径OB=10,水面宽AB=16 ,据垂径定理可知,AB=2BC).归纳:垂径定理的运算实际上就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定理的运算,两条直角边是什么?斜边是什么?变式:如上图,弦AB的长为8 cm,圆心0到AB的距离为3 cm,求O 0的半径.【巩固提升】★AB是OO的直径,弦CD±AB,E为垂足,若AE=9,BE= 1,求CD的长.★O 0的半径为5,弦AB的长为8, M是弦AB上的动点,则线段0M的长的最小值为大值为 _____________ .plEanqFDPw★★已知O 0的直径是5 0 cm,O O的两条平行弦AB= 4 0 cm , CD= 4 8 cm , 求弦AB与CD之间的距离。
名师教学设计《垂径定理》完整教学教案
探究1圆的对称性 用纸剪一个圆,沿着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对折,重复做几次,你发现了什么由此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可以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
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圆的对称轴是任意 一条经过圆心的直线,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直观的感受圆的对称性,知道圆的对称轴。
探究2垂径定理 一、如图,AB 是圆。
的一条弦,做直径CD,使CD 垂直于AB,垂足为E 。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2、你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和弧 通过看图可以解决问题 1、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CD 2、AE=BE,弧 AC 二弧 BC,弧 AD=M BD 从而,咱们可以得到: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设计意图:利用例题的形式引出垂径定理,比直接说概念能使学生更加清楚明白的了解垂 径定理。
二、垂径定理的条件 由上个题咱们可以知道CD 是直径,CD 垂直于AB,由这两个条件可以得出AE 二BE,弧AC 二 弧BC,弧AD 二弧BD 所以咱们就能得到垂径定理的两个条件,1是过圆心,2是垂直于弦,能够推出该过圆心 的线,平分弦,平分弦所对的优弧,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强调一下:定理中的径可以是直径、半径、弦心距等过圆心的直线或线段。
设计意图:明白垂径定理的条件,知道垂径定理的结果,学生可以直接应用。
三、垂径定理的推论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注意:为什么这里强调弦不是直径呢 因为一个圆的任意两条直径总是互相平分,但它们不一定互相垂直。
因此这里的弦如果是 知识讲解(难点突直径,结论不一定成立。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抽象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渗透建模、化归和符号思想。
由于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条件和结论比较复杂,容易混淆,由小组讨论表述条件与结论,并尝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作为教师及时更正给出正确的几何语言,使学生建立符号感,这样也分化了难点。
垂径定理习题课课件
提升练习题
提升练习题1
已知圆O的直径为10,弦AB=8, 点P是AB上一点,且OP垂直于AB ,求AP的长。
提升练习题2
在圆O中,过直径AB上一点P作 线段PC与圆O相切于点C,且 PC=12,PB=4,则圆O的半径为 多少。
综合练习题
综合练习题1
在圆O中,过直径AB上一点P作线段 PC与圆O相切于点C,且PC=12, PB=4,求弦AC的长。
定理应用二
解决与圆相关的最值问题。
定理应用三
证明与圆相关的几何命题。
02
经典习题解析
Chapter
单一问题解析
总结词
考察垂径定理的基本应用
详细描述
通过单一问题的解析,让学生掌握垂径定理的基本应用,包括如何利用垂径定 理解决与圆相关的计算问题。
综合问题解析
总结词
考察垂径定理与其他知识的结合
详细描述
解题思路分析
垂径定理的应用场景
首先明确题目中涉及到的几何图形和 已知条件,判断是否符合垂径定理的 应用场景。
垂径定理的推导
解题思路的总结
在解题过径定理的推导过程,逐步推导 出与题目相关的结论。
常用解题方法
代数法
通过代数运算,将问题转 化为方程或不等式求解。
通过综合问题的解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将垂径定理与其他数学知识结合,如勾股 定理、全等三角形等,解决复杂的几何问题。
实际应用问题解析
总结词
将垂径定理应用于实际问题
详细描述
通过实际应用问题的解析,让学生了解垂径定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机械制造等领域 。
03
习题解答技巧
Chapter
3
学习进阶内容
专题22 圆锥曲线中的垂径定理(解析版)
专题22: 圆锥曲线中的垂径定理一、知识框架二、概念及相关典型例题 (一) 圆中的垂径定理(问题背景:直线斜率存在)图1 图2 图3 (1)如图1,在圆O 中,E 为弦AB 中点,则OE ⊥AB ,即1-=⋅AB OE k k (2)如图2,在圆O 中,l 与圆O 相切于E 点,则OE ⊥l ,即1-=⋅AB OE k k .(若切点坐标为),(00y x E ,可得切线l 方程:200r y y x x =+)(3)如图3,AB 为圆O 直径,E 圆上异于A 、B 两点的动点,则BE ⊥AE ,即1-=⋅BE AE k k .(二)圆锥曲线中的垂径定理(问题情景假设:假设下列问题讨论所涉及的直线斜率都存在情况下)1.椭圆中的垂径定理(以焦点在x 轴的椭圆方程)0(12222>>=+b a b y a x 为例)图1 图2 图3 (1)如图1,在椭圆C 中,E 为弦AB 的中点,则22ab k k ABOE -=⋅;(证明:用点差法)(2)如图2,在椭圆C 中,l 与椭圆相切于E 点,则22ab k k l OE -=⋅;(证明:法一:极限思想,当A 无穷接近B 点;法二:换元法变换为122='+'y x 证明即可;法三:导数)(3)如图3,l 过中心O,交椭圆于A,B 两点,E 是椭圆上异于A 、B 点的动点则22ab k k AEBE -=⋅.(证明:取AE 重点M ,连接OM ,即可用(1)证明)2.双曲线中的垂径定理(以焦点在x 轴的双曲线方程)00(12222>>=-b a by a x ,为例)图1 图2 图3 图4 图5(1)如图1或图2,E 为弦AB 的中点,则22ab k k ABOE =⋅; (2)如图3,l 与双曲线相切于E 点,则22ab k k l OE =⋅;(3)如图4,过O 点的l 交双曲线于A,B 两点,E 是双曲线上异于A 、B 点的动点,则22abk k AEBE =⋅. (4)如图5,l 交上双曲线两渐近线于A,B 两点,E 为线段AB 的中点,则22ab k k ABOE =⋅. 【注意:若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方程)00(12222>>=-b a b x a y ,,则上面斜率乘积结论变为:22ba ,即=⋅AB OE k k =⋅l OE k k 22ba k k AEBE =⋅】(三)例题点评1.例题初探【例1】过点M(1,1)作斜率为21-的直线与椭圆)0(12222>>=+b a b y a x C :相交于A,B 两点,若M 是线段AB的中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解析】方法一:点差法 方法二:由垂径定理,22)21(11a b k k ABOM -=-⨯=⋅,2122222=-=a c a a b ,即2112=-e ,因为0<e<1,所以圆、椭圆与双曲线中的垂径定理可以归结为(统称为有心圆锥曲线):(1)若方程,且00(122>>=+n m ny m x 或0<mn )存在以上关系,则上述结论可表述为:m n -, 即=⋅AB OE k k =⋅l OE k k mn k k AE BE -=⋅,其中n m ,分别是22,y x 系数的倒数. (2)若方程)0,00(122<>>=+AB B A By Ax 或且存在以上关系,则上述结论可表述为:BA -, 即=⋅AB OE k k =⋅l OE k k BA k k AE BE -=⋅,其中B A ,分别是22,y x 系数.解的22=e 【例2】已知A 、B 为椭圆)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顶点,P 为椭圆上异于A 、B 的点,PA 、PB 的斜率分别为21,k k ,且4321-=k k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解析】答案为21=e【例3】设双曲线C :)0,0(12222>>=-b a by a x 的顶点为21,A A ,P 为双曲线上一点,直线1PA 交双曲线C 的一条渐近线于M 点,直线M A 2和P A 2的斜率分别为21,k k ,若12PA M A ⊥且0421=+k k ,则双曲线C 离心率为( ) A 、2 B 、25C 、5D 、4【解析】利用双曲线过中心弦结论2221a b k k PA PA =,即22114141ab k k ==⎪⎭⎫ ⎝⎛-⎪⎪⎭⎫ ⎝⎛- 答案:B 【例4】已知A 、B 是双曲线)0,0(12222>>=-b a bx a y 的两个顶点,P 是双曲线上异于A 、B 的另一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Q ,记直线AP 、BQ 的斜率分别为21,k k ,且5421-=k k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解析】1k k AQ -=,由垂径定理得235411221=⇒=-=-e e k k 答案:23【例5】过双曲线)0(12222>>=-b a by a x 的左焦点F 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交于A 、B 两点,记线段AB 的中点为M ,且FM 等于半焦距,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解析】 0>>b a ,∴双曲线的开口较小,渐近线斜率的绝对值比1小,故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都位于y 轴左侧,当直线竖起来时中点即F ,而直线斜率为1,故中点M 位于第三象限,由 135=∠MFO ,FO FM =(O 为坐标原点),∴125.22tan -== OM k由垂径定理得21122=⇒-=⋅e e k OM 答案:42【例6】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1,且与双曲线2212x y -=相切于第一象限于点A ,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来源学科网ZXXK]【解析】法一:因为直线l 的斜率为1,所以设:l y x m =+代入双曲线2212x y -=得224220x mx m +++=因为直线与双曲线相切,所以0∆=,即()22164220m m -+=,解得1m =±当1m =时,22112y x x y =+⎧⎪⎨-=⎪⎩,解得21x y =-⎧⎨=-⎩,当1m =-时,22112y x x y =-⎧⎪⎨-=⎪⎩,解得21x y =⎧⎨=⎩ 因为切点A 在第一象限,所以点()2,1A .故答案为:()2,1. 法二:设切点坐标为()00,y x A ,由垂径定理得:212200===⋅a b x y K K l OA ,又因为点()00,y x A 在双曲线上,可得:122020=-y x ,解得10=y ,所以20=x , 所以点()2,1A .故答案为:()2,1.2.提高与巩固例题【例1】已知直线l 交椭圆805422=+y x 于M 、N 两点,B 是椭圆与y 轴正半轴的交点,若△BMN 的重心恰好为椭圆的右焦点,则直线l 的方程为【解析】设),(11y x M ,),(22y x N ,)4,0(B ,由重心公式得6021=++x x ,0421=++y y【三角形ABC 重心的坐标公式为)3,3(321321y y y x x x ++++,其中),(),,(),,(332211y x C y x B y x A 】 ∴线段MN 的中点为)2,3(-D ,由垂径定理得5412-=-=⋅e k k MN OD (O 为坐标原点)∴56=MN k ,∴直线l 的方程为02856=--y x【例2】已知椭圆1422=+y x ,P 是椭圆的上顶点,过P 作斜率为)0(≠k k 的直线l 交椭圆于另一点A ,设点A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B , (1)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2)设线段PB 的中垂线与y 轴交于点N ,若点N 在椭圆内部,求斜率k 的取值范围【解析】(1)B PAB x x x S =-=∆2121,∴面积最大为2 (2)方法一(与椭圆联立):4122-=-=a b k k BP AP ,∴k k kk BP 441=⇒-=中垂线,N 刚到下顶点)1,0(-时,中垂线14-=kx y ,PB :141+-=x k y 与椭圆联立可求得⎪⎪⎭⎫ ⎝⎛+-+1414,148222k k k k B ∴PB 中点为⎪⎪⎭⎫⎝⎛++144,144222k k k k M 在中垂线上,代入得42±=k 方法二(与直线联立):由垂径定理得4112-=-=e kk BP ,∴PB :141+-=x ky 与边AP 平行的中位线kx y =联立得PB 中点为⎪⎪⎭⎫ ⎝⎛++144,144222k k k k M ,由M 与)1,0(-构成的中垂线斜率k k k k k 41441144222=+++,解得42±=k 【例3】设直线)0(03≠=+-m m y x 与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A ,B ,若点)0,(m P 满足PB PA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解析】方法一(垂径定理):记M 为PM 的中点,则PM :033=-+m y x 与直线AB 联立,容易得)53,54(m m M由垂径定理得141122-=⇒-=e e k k PM AB 答案:25方法二(暴力计算)直线分别与两条渐近线联立得)3,3(a b bm a b am A --,)3,3(ba bmb a am B ++-∴AB 的中点为)93,9(222222a b m b a b m a --,所以线段AB 的中垂线斜率为3923222-=-=ba b k 方法三(渐近线点差法):设AB 中点为),(00y x ,则由点差法知310202==y a x b k又中点在直线上,故0300=+-m y x ①,由PB PA =得300-=-mx y ②由①②得34333000000=⇒+=-=x y x y x y m ,∴4122=a b 【例4】已知某椭圆的焦点是)0,4(),0,4(21F F -,过点2F 并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B ,且三、自我素养养成练习与思考1.如图,已知椭圆)0(12222>>=+b a by a x ,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点P 、A 两点(其中点P 在第一象限),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垂线为C ,连AC 并延长交椭圆于B ,若PB PA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解析】记1k k PB =,2k k AB =,延长PC 交椭圆于D ,连AD ,由初中几何知识得22k k AP =,由PBPA ⊥得1221-=k k ,由垂径定理得1221-=e k k 答案:222.已知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为21,F F ,右顶点为A ,P 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1PF 交双曲线的左支于点Q ,与渐近线x aby =交于点R ,线段PQ 的中点为M ,若12PF RF ⊥,1PF AM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解析】由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c OR =,故),(b a R ∴ca b k PQ += 由垂径定理得2222)(1a c a b k a b e k k OM PQOM +=⇒=-=⋅联立直线PQ :)(c x c a b y ++=与直线OM :x ac a b y 2)(+=得)2)(,2(2c a c a b c a a M +++,)0,(a A 由2)(ac a b b c a k AM +=+-=得0202222=--⇒=+-e e ac c a ,解得2=e 答案:23.如图,已知椭圆)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B ,P 为第一象限内一点,且AB PB ⊥,连接PA 交椭圆于点C ,连BC 、OP ,若BC OP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解析】1k k PA =,2k k BC =,由初中几何知识得12k k OP =, 1221-=k k ,∴由垂径定理得211221-=-=e k k22=⇒e 答案:22 4.如图,1F ,2F 分别是双曲线C :)0,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B 是虚轴的端点,直线B F 1与C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P ,Q 两点,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MN 与x 轴交于点M ,若212F F MF =,则C 的离心率是 。
《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教案
《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垂径定理的概念和意义。
学会运用垂径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垂径定理的规律。
学会运用几何画图工具,准确地画出垂直平分线。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介绍垂径定理的内容和证明过程。
通过实际例题,展示垂径定理的应用。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学生具备一定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垂径定理的思考。
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发现垂径定理的规律。
3.2 探究与发现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垂直平分线与弦的关系。
引导学生总结垂径定理的表述。
3.3 知识讲解讲解垂径定理的证明过程。
通过示例,解释垂径定理的应用。
3.4 练习与巩固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对垂径定理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和练习情况,评价学生对垂径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分享解题经验和思路。
4.2 课后评价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垂径定理的掌握程度。
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垂径定理的应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教师使用的教材,包括课本和相关教辅材料。
5.2 实验材料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所需的材料,如几何画图工具、圆规、直尺等。
5.3 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垂径定理。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垂径定理的证明过程和应用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6.2 实验法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观察和验证垂径定理,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6.3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经验和思路,促进互动交流。
第七章:教学难点与重点7.1 教学难点学生对垂径定理的证明过程的理解和应用。
垂径定理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垂径定理重难点教学设计
A
B
O E C
D
弦(a )半径(r )弦心距(d ),弓高(h ) 四个量关系1、 2、 探究三:
垂径定理推论:平分非直径弦的直径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语言:∵CD 是平分_____, CD 是⊙O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已知: 在⊙O 中,弦AB 的长为24 cm ,C 为AB 中点,OC=5 cm ,求⊙O 的半径。
三、当堂训练:
1、已知圆的两条平行弦AB 、CD 长分别是 6cm 和8cm ,圆的半径为5cm ,求两条平行弦之间的距离。
2、
教师引导学生添加辅助线并分析使用方程思想,后学生到前展示答案,并简单讲解
学生复述推论内容,并总结学语言
巩固提高对定理的认
识。
直观引入定理,并上升到理论上。
能够应用。
垂径定理公开课教案
垂径定理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垂径定理的概念和含义。
学会运用垂径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垂径定理的规律。
学会使用直尺和圆规进行几何图形的绘制。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介绍垂径定理的定义和公理。
解释垂径定理的证明过程。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垂径定理的理解和运用。
垂径定理的证明过程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垂径定理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垂径定理的应用场景。
3.2 探究与发现:分组讨论和实验,让学生发现垂径定理的规律。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总结垂径定理的定义。
3.3 讲解与示范:讲解垂径定理的定义和证明过程。
示范如何运用垂径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4 练习与巩固: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垂径定理的理解。
引导学生运用垂径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标准:学生对垂径定理的理解程度。
学生运用垂径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和回答。
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采用《几何》教材,提供垂径定理的相关内容。
5.2 教具:直尺、圆规、几何模型等。
5.3 教学多媒体:使用PPT或教学视频,展示垂径定理的证明过程和实际应用。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步骤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垂径定理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垂径定理的应用场景。
6.2 步骤二:探究与发现分组讨论和实验,让学生发现垂径定理的规律。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总结垂径定理的定义。
6.3 步骤三:讲解与示范讲解垂径定理的定义和证明过程。
示范如何运用垂径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6.4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垂径定理的理解。
引导学生运用垂径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教案完整版
圆的性质包括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 的距离都等于半径,以及圆上任意 两点间的弧长与这两点间所夹圆心 角的大小成正比。
直径、半径和弧的概念
直径是穿过圆心、连 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 段,其长度等于两倍 的半径。
弧是圆上两点间的部 分,根据圆心角的大 小可分为优弧、劣弧 和半圆。
半径是从圆心到圆上 任意一点的线段,其 长度等于圆的半径。
分享交流探究成果
分享方式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 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探究 过程和成果,可以通过 口头报告、PPT演示、 板书等方式进行。
交流内容
包括问题背景、解决方 法、遇到的困难、取得 的成果以及心得体会等。
互动环节
其他小组可以提问、补 充或发表不同看法,促 进全班范围内的深入交 流和讨论。
教师点评与总结
布置适量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 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程引入(5分钟)
通过实例引入垂径定理的概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总结(5分钟)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垂径定 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方法,鼓励 学生课后继续探究相关问题。
02 基础知识回顾
圆的性质与定义
01
圆是平面上所有与定点(圆心)距 离等于定长(半径)的点的集合。
05 学生自主探究活动
分组探究垂径定理的应用
分组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组学生具有不同 的数学能力和背景。
探究任务
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与垂径定理相关的数学问题或应用场景,例 如求解圆的弦长、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等。
探究过程
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分析、尝试解决问题,并记录探究过程和 结果。
垂径定理的表述
在平面内,垂直于弦的直 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 弦所对的两条弧。
第3章3.3垂径定理(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垂径定理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垂径定理的基本原理。
5.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垂径定理的概念:垂径定理是圆的基本性质之一,对于圆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讲解垂径定理的定义,使学生明确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掌握垂径定理的证明方法:通过运用勾股定理和圆周角定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垂径定理的证明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
此外,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能够较好地掌握垂径定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提问环节显得较为拘况,我将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和鼓励。
最后,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以下方面需要改进:
a.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垂径定理的规律。
b.分步骤解释证明过程,强调勾股定理和圆周角定理的应用。
c.通过提问和互动,了解学生在证明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并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d.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证明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垂径定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找到圆中某个点,使得从这个点到圆周上某点的距离最短的情况?”(例如:如何在一张纸上剪出一个最大的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垂径定理的奥秘。
垂径定理教学设计(共19篇)
垂径定理教学设计〔共19篇〕篇1:垂径定理教学反思垂径定理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圆的轴对称性,掌握垂径定理,并学会运用垂径定理解决有关弦、弧、弦心距以及半径之间的证明和计算问题。
垂径定理是圆的轴对称性的重要表达,是今后解决有关计算、证明和作图问题的重要根据,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垂径定理及其应用。
垂径定理的推导利用了圆的轴对称性,它是一种运动变换,这种证明方法学生不常用到,与严格的逻辑推理比拟,在证明的表述上学生会发生困难,因此垂径定理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难点。
这节课我通过七个环节来完本钱节课的教学目的,采用了类比,启发等教学方法。
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这点学生理解的很好。
根据这个性质先按课本进展合作学习1.任意作一个圆和这个圆的任意一条直径CD;2.作一条和直径CD的垂线的弦,AB与CD相交于点E.提出问题:把圆沿着直径CD所在的直线对折,你发现哪些点、线段、圆弧重合?在学生探究的根底上,得出结论:〔先介绍弧相等的概念〕①EA=EB;②AC=BC,AD=BD.理由如下:∵∠OEA=∠OEB=Rt∠,根据圆的轴轴对称性,可得射线EA与EB重合,∴点A与点B重合,弧AC和弧BC重合,弧AD和弧BD重合。
∴EA=EB,AC=BC,AD=BD.然后把此结论归纳成命题的形式: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垂径定理的几何语言∵CD为直径,CD⊥AB〔OC⊥AB〕∴EA=EB,AC=BC,AD=BD.在学生掌握了垂径定理后,及时应用定理画图和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由根底到进步,层层深化,学生很有兴趣。
做完题目后总计解题的主要方法:〔1〕画弦心距是圆中常见的辅助线;〔2〕半径〔r〕、半弦、弦心距〔d〕组成的直角三角形是研究与圆有关问题的主要思路,它们之间的关系:弦长本节课缺乏之处是在处理垂径定理的推论时,应归纳相关垂径定理的五个元素:直径、弦中点、垂直、优弧中点、劣弧中点的规律:“知二得三”。
圆锥曲线——垂径定理
有心圆锥曲线的垂径定理(秒杀技)(文末有WORD 版下载方式)定义:圆、椭圆、双曲线都有对称中心,统称为有心圆锥曲线,它们统一的标准方程为221x y m n+=.圆的很多优美性质可以类比推广到有心圆锥曲线中,比如垂径定理。
一、椭圆和双曲线的垂径定理(又称第三定义)1.椭圆在椭圆()2222C 10+=>>:x y a b a b中,A、B 是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P 是椭圆上异于A、B 的一点,若PA PB k k 、存在,则有:2=1⋅-PA PB k k e 证明:设11A(x ,y ),00P(x ,y ),则11B(x ,y )--,则22002222112211⎧+=⎪⎪⎨⎪+=⎪⎩x y a b x y a b 两式作差得到010*******(x x )(x x )(y y )(y y )a b+-+-+=∴22220101220101(y y )(y y )b c a e 1(x x )(x x )a a+--=-==-+-∴201010101=1+-+⋅⋅=--PA PB y y y yk k e x x x x特别说明,①取PB 中点M 时,OM∥PA,于是2=1⋅-OM PB k k e ②若A,B 为长轴上两顶点时,即为人教A 版数学选修1-1第36页练习题4的问题了。
③若焦点在y 轴上椭圆()2222C 10+=>>:y x a b a b,则21=1⋅-PA PB k k e ④椭圆变为圆时,=1⋅-PA PB k k ,此时可以认为e 0=,即为圆的垂径定理。
2.双曲线在双曲线2222C 1x y a b-=:中,A、B 是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P是椭圆上异于A 、B 的一点,若PA PB k k 、存在,则有:2=1⋅-PA PB k k e 证明:只需将椭圆中的2b 全部换成2b -就能将椭圆结论转换成双曲线的结论。
特别说明,①取PB 中点M 时,OM∥PA,于是2=1⋅-OM PB k k e ②若焦点在y 轴上双曲线()2222C 10-=>>:y x a b a b,则21=1⋅-PA PB k k e 应用一.直接秒杀离心率的问题例题1.设A 1,A 2分别为椭圆2222x y 1(a b 0)a b+=>>的左、右顶点,若在椭圆上存在点P,使得12PA PA 1k k 2⋅>-,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B.C.D.解析:122PA PA 1k k =e 12⋅->-,故e 2∈变式:过点M(1,1)且斜率为12-的直线与椭圆C:2222x y 1(a b 0)a b+=>>相交于A,B 两点,若M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解析:21==1()=12⋅-- OM AB k k e所以e 2=二.直接秒杀中点弦的问题例题2:过点M (1,1)的直线l 与椭圆22x y 143+=交于A ,B 两点,且点M 平分弦AB ,则直线l 的方程为()A .4x+3y-7=0B .3x+4y-7=0C .3x-4y+1=0D .4x-3y-1=0解析:23==1=4⋅--OM AB AB k k k e ,故选B变式:已知双曲线22y x 13-=上存在两点M ,N 关于直线y=x+m 对称,且线段MN 的中点Q 在抛物线y 2=9x 上,则实数m 的值为()A .4B .-4C .0或4D .0或-4解析:设中点Q 00(x ,y ),则20000200y 9x y x m y(1)e 13x ⎧⎪=⎪⎪=+⎨⎪⎪⋅-=-=⎪⎩解得m=0或者-4三.与角度有关的问题例题3:已知椭圆()2222C 10+=>>:x y a b a b 的离心率2e =,A、B 是椭圆的左右顶点,为椭圆与双曲线22178x y -=的一个交点,令PAB=APB=αβ∠∠,,则()cos =cos 2βαβ+.解答:令=PBx γ∠,由椭圆第三定义可知:21tan tan =1=4e αγ∙--()()()cos cos cos cos sin sin 1tan tan 3===cos 2cos cos cos sin sin 1tan tan 5γαβγαγααγαβγαγαγααγ-++∙=+++-∙点评:其实所谓的双曲线方程只是一个障眼法,并不影响题目的解答。
垂径定理教案范文
垂径定理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垂径定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理解垂径定理的证明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灵活应用垂径定理解决几何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垂径定理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垂径定理的证明方法。
2.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垂径定理解决几何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直尺、圆规等。
2.教材准备:教科书、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问题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个圆,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何确定一个圆上其中一点的切线?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一个点在圆上的直径上,这个点与圆上其他点的位置关系又如何呢?步骤二:引出垂径定理1.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实验: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并选择一个点作为圆上的直径的一端点。
2.学生观察并进行推理,由实验现象引出垂径定理的概念。
3.教师从定义的角度向学生解释垂线与直径的关系,引出垂径定理的定义。
步骤三:垂径定理的性质分析1.教师让学生通过练习册中的一道题目,完成以下实验: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并选择一个点作为圆上的直径的一端点。
2.学生观察并进行推理,得出当直径上的点与圆上的其他点连接时,可以得到什么性质。
3.教师总结学生的推理过程,引导学生得出垂径定理的性质。
步骤四:垂径定理的证明方法1.教师给出垂径定理的证明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证明中每一步的推理过程。
2.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自己为垂径定理寻找其他的证明方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步骤五:应用垂径定理解决问题1.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垂径定理解决问题。
2.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习到的知识和方法,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3.教师在学生完成问题后,进行解题分析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径定理的应用方法。
五、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进行讨论。
3.3垂径定理(教案)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垂径定理,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关于课堂导入,我通过提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这种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对今天的教学内容产生关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导入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学习。
3.弓形面积的计算:利用垂径定理,推导并掌握弓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垂径定理及其应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续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探究垂径定理,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形成对圆中弦、直径、弧等几何元素的空间认识和感知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垂径定理的基本概念。垂径定理指的是,在一个圆中,垂直于弦的直径将弦平分,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这个定理在解决与圆有关的问题时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垂径定理如何帮助我们求解圆中弦长、弧长等问题。
3.3垂径定理(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八年级数学教材第三章第三节“垂径定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垂径定理: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圆中弦的中垂线性质,即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垂径定理的应用: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垂径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如求圆中弦长、弧长、圆心角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垂径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锥曲线中的垂径定理 专题学案一、能力提升二、概念及相关典型例题(一) 圆中的垂径定理(问题背景:直线斜率存在)图1 图2 图3 (1)如图1,在圆O 中,E 为弦AB 中点,则OE ⊥AB ,即1-=⋅AB OE k k (2)如图2,在圆O 中,l 与圆O 相切于E 点,则OE ⊥l ,即1-=⋅AB OE k k .(若切点坐标为),(00y x E ,可得切线l 方程:200r y y x x =+)(3)如图3,AB 为圆O 直径,E 圆上异于A 、B 两点的动点,则BE ⊥AE ,即1-=⋅BE AE k k .(二)圆锥曲线中的垂径定理(问题情景假设:假设下列问题讨论所涉及的直线斜率都存在情况下)1.椭圆中的垂径定理(以焦点在x 轴的椭圆方程)0(12222>>=+b a b y a x 为例)图1 图2 图3 (1)如图1,在椭圆C 中,E 为弦AB 的中点,则22ab k k ABOE -=⋅; (证明:用点差法)(2)如图2,在椭圆C 中,l 与椭圆相切于E 点,则22ab k k l OE -=⋅;(证明:法一:极限思想,当A 无穷接近B 点;法二:换元法变换为122='+'y x 证明即可;法三:导数)(3)如图3,l 过中心O,交椭圆于A,B 两点,E 是椭圆上异于A 、B 点的动点则22ab k k AEBE -=⋅. (证明:取AE 重点M ,连接OM ,即可用(1)证明)2.双曲线中的垂径定理(以焦点在x 轴的双曲线方程)00(12222>>=-b a by a x ,为例)图1 图2 图3 图4 图5(1)如图1或图2,E 为弦AB 的中点,则22ab k k ABOE =⋅; (2)如图3,l 与双曲线相切于E 点,则22ab k k l OE =⋅;(3)如图4,过O 点的l 交双曲线于A,B 两点,E 是双曲线上异于A 、B 点的动点,则22ab k k AEBE =⋅. (4)如图5,l 交上双曲线两渐近线于A,B 两点,E 为线段AB 的中点,则22ab k k AB OE =⋅. 【注意:若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方程)00(12222>>=-b a b x a y ,,则上面斜率乘积结论变为:22ba ,即=⋅AB OE k k =⋅l OE k k 22ba k k AEBE =⋅】(三)例题点评1.例题初探【例1】过点M(1,1)作斜率为21-的直线与椭圆)0(12222>>=+babyaxC:相交于A,B两点,若M是线段AB的中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解析】方法一:点差法方法二:由垂径定理,22)21(11abkkABOM-=-⨯=⋅,2122222=-=acaab,即2112=-e,因为0<e<1,所以解的22=e【例2】已知A、B为椭圆)0(12222>>=+babyax的左右顶点,P为椭圆上异于A、B的点,PA、PB的斜率分别为21,kk,且4321-=kk,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解析】答案为21=e圆、椭圆与双曲线中的垂径定理可以归结为(统称为有心圆锥曲线):(1)若方程,且0(122>>=+nmnymx或0<mn)存在以上关系,则上述结论可表述为:mn-,即=⋅ABOEkk=⋅lOEkkmnkkAEBE-=⋅,其中nm,分别是22,yx系数的倒数.(2)若方程)0,0(122<>>=+ABBAByAx或且存在以上关系,则上述结论可表述为:BA-,即=⋅ABOEkk=⋅lOEkkBAkkAEBE-=⋅,其中BA,分别是22,yx系数.【例3】设双曲线C :)0,0(12222>>=-b a by a x 的顶点为21,A A ,P 为双曲线上一点,直线1PA 交双曲线C 的一条渐近线于M 点,直线M A 2和P A 2的斜率分别为21,k k ,若12PA M A ⊥且0421=+k k ,则双曲线C 离心率为( )A 、2B 、25C 、5D 、4【解析】利用双曲线过中心弦结论2221a b k k PA PA =,即22114141ab k k ==⎪⎭⎫ ⎝⎛-⎪⎪⎭⎫ ⎝⎛- 答案:B 【例4】已知A 、B是双曲线)0,0(12222>>=-b a bx a y 的两个顶点,P 是双曲线上异于A 、B 的另一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Q ,记直线AP 、BQ 的斜率分别为21,k k ,且5421-=k k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解析】1k k AQ -=,由垂径定理得235411221=⇒=-=-e e k k 答案:23【例5】过双曲线)0(12222>>=-b a by a x 的左焦点F 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交于A 、B 两点,记线段AB 的中点为M ,且FM 等于半焦距,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解析】 0>>b a ,∴双曲线的开口较小,渐近线斜率的绝对值比1小,故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都位于y 轴左侧,当直线竖起来时中点即F ,而直线斜率为1,故中点M 位于第三象限,由 135=∠MFO ,FO FM =(O 为坐标原点),∴125.22tan -== OM k由垂径定理得21122=⇒-=⋅e e k OM 答案:42【例6】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1,且与双曲线2212x y -=相切于第一象限于点A ,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解析】法一:因为直线l 的斜率为1,所以设:l y x m =+代入双曲线2212x y -=得224220x mx m +++=因为直线与双曲线相切,所以0∆=,即()22164220m m -+=,解得1m =±当1m =时,22112yx x y =+⎧⎪⎨-=⎪⎩,解得21x y =-⎧⎨=-⎩, 当1m =-时,22112y x x y =-⎧⎪⎨-=⎪⎩,解得21x y =⎧⎨=⎩ 因为切点A 在第一象限,所以点()2,1A .故答案为:()2,1. 法二:设切点坐标为()00,y x A ,由垂径定理得:212200===⋅a b x y K K l OA ,又因为点()00,y x A 在双曲线上,可得:12202=-y x解得10=y ,所以20=x ,所以点()2,1A .故答案为:()2,1.2.提高与巩固例题【例1】已知直线l 交椭圆805422=+y x 于M 、N 两点,B 是椭圆与y 轴正半轴的交点,若△BMN 的重心恰好为椭圆的右焦点,则直线l 的方程为【解析】设),(11y x M ,),(22y x N ,)4,0(B ,由重心公式得6021=++x x ,0421=++y y 【三角形ABC 重心的坐标公式为)3,3(321321y y y x x x ++++,其中),(),,(),,(332211y x C y x B y x A 】∴线段MN 的中点为)2,3(-D ,由垂径定理得5412-=-=⋅e k kMN OD (O 为坐标原点)∴56=MN k ,∴直线l 的方程为02856=--y x 【例2】已知椭圆1422=+y x ,P 是椭圆的上顶点,过P 作斜率为)0(≠k k 的直线l 交椭圆于另一点A ,设点A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B , (1)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2)设线段PB 的中垂线与y 轴交于点N ,若点N 在椭圆内部,求斜率k 的取值范围【解析】(1)B PAB x x x S =-=∆2121,∴面积最大为2 (2)方法一(与椭圆联立): 4122-=-=a b k k BPAP ,∴k k kk BP 441=⇒-=中垂线,N 刚到下顶点)1,0(-时,中垂线14-=kx y ,PB :141+-=x ky 与椭圆联立可求得⎪⎪⎭⎫⎝⎛+-+1414,148222k k k k B ∴PB 中点为⎪⎪⎭⎫⎝⎛++144,144222k k k k M 在中垂线上,代入得42±=k 方法二(与直线联立):由垂径定理得4112-=-=e kk BP ,∴PB :141+-=x ky 与边AP 平行的中位线kx y =联立得PB 中点为⎪⎪⎭⎫⎝⎛++144,144222k k k k M ,由M 与)1,0(-构成的中垂线斜率k k k k k 41441144222=+++,解得42±=k【例3】设直线)0(03≠=+-m m y x 与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A ,B ,若点)0,(m P 满足PB PA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解析】方法一(垂径定理):记M 为PM 的中点,则PM :033=-+m y x 与直线AB 联立,容易得)53,54(m m M 由垂径定理得141122-=⇒-=e e k k PM AB 答案:25方法二(暴力计算)直线分别与两条渐近线联立得)3,3(a b bm a b am A --,)3,3(ba bmb a am B ++- ∴AB 的中点为)93,9(222222a b m b a b m a --,所以线段AB 的中垂线斜率为3923222-=-=ba b k 方法三(渐近线点差法):设AB 中点为),(00y x ,则由点差法知310202==y a x b k又中点在直线上,故0300=+-m y x ①,由PB PA =得300-=-mx y ② 由①②得34333000000=⇒+=-=x y x y x y m ,∴4122=a b 【例4】已知某椭圆的焦点是)0,4(),0,4(21F F -,过点2F 并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B ,且10||||21=+B F B F .椭圆上不同的两点),(),,(2211y x C y x A 满足条件:||||||222C F B F A F 、、成等差数列.三、能力提升1.如图,已知椭圆)0(12222>>=+b a by a x ,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点P 、A 两点(其中点P 在第一象限),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垂线为C ,连AC 并延长交椭圆于B ,若PB PA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解析】记1k k PB =,2k k AB =,延长PC 交椭圆于D ,连AD ,由初中几何知识得22k k AP =,由PB PA ⊥得1221-=k k ,由垂径定理得1221-=e k k 答案:222.已知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为21,F F ,右顶点为A ,P 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1PF 交双曲线的左支于点Q ,与渐近线x aby =交于点R ,线段PQ 的中点为M ,若12PF RF ⊥,1PF AM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解析】由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c OR =,故),(b a R ∴ca bk PQ +=由垂径定理得2222)(1a c a b k a b e k k OM PQOM +=⇒=-=⋅联立直线PQ :)(c x c a b y ++=与直线OM :x ac a b y 2)(+=得)2)(,2(2c a c a b c a a M +++,)0,(a A 由2)(ac a b b c a k AM +=+-=得0202222=--⇒=+-e e ac c a ,解得2=e 答案:23.如图,已知椭圆)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B ,P 为第一象限内一点,且AB PB ⊥,连接PA 交椭圆于点C ,连BC 、OP ,若BC OP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解析】1k k PA =,2k k BC =,由初中几何知识得12k k OP =, 1221-=k k ,∴由垂径定理得211221-=-=e k k22=⇒e 答案:224.如图,1F ,2F 分别是双曲线C :)0,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B 是虚轴的端点,直线B F 1与C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P ,Q 两点,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MN 与x 轴交于点M ,若212F F MF =,则C 的离心率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