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高血压的诊断思路

合集下载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与流程【21页】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与流程【21页】
5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
• 病因: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多囊肾; 肾小管-间质疾病;可累及肾脏的疾病病史(糖尿病、狼疮性肾
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淀粉样变等); 遗传性肾脏疾病( Liddle 综合征等)
• 提示性症状或体征:多数无症状; DM;血尿;蛋白尿;夜尿;贫血 • 筛查:血肌酐、eGFR、血糖 ;尿常规、蛋白尿(及微量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肾超声 • 确诊:多数诊断不困难
1
继发性高血压是高血压诊治中重要的环节
• 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症状之一,当原发病治愈后血
压也会随之下降或恢复正常。
确立高血压的诊断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 诊室收缩压( SBP) ≥140mmHg 和( 或) 舒张压( DBP) ≥90mmHg
随访与慢病管理
社区规范化管理 高血压分级诊治体系并双向转诊 提高患者防病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
10%)
• 肾血管性高血压
• (1-10%)
01
内分泌性
• 原发性醛固酮增 阻塞性睡眠 多症(5-15%)
• 嗜铬细胞瘤(<1%) • 库欣综合征(<1%) • 甲亢或甲减(<1%)
呼吸暂停
(5-10%)
• 甲状旁腺功能亢
进(<1%)
02 03
Hale Waihona Puke 药物性其他• 口服避孕药 • 减肥药 • 甘草 • 免疫抑制药物 • 糖皮质激素 • 非甾体抗炎药 • 抗肿瘤药
肾上腺瘤、一级亲属患有原醛症
• 诊断步骤:筛查——确诊——分型 • 筛查: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阴性可排除)、24小时尿钠钾及血/尿醛固酮 • 确诊:口服高钠饮食、氟氢可的松试验、生理盐水输注试验及卡托普利试验 • 分型:影像学(肾上腺 CT:单侧或双侧肾上腺形态异常)+生化指标+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明

关于问诊和临床思维 内分泌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篇

关于问诊和临床思维 内分泌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篇
高钾血症:患者血钾5.6mmol/L,诊断明确
14
鉴别诊断及鉴别要点
2型糖尿病:
➢ 患者青年女性,无糖尿病家族史 ➢ 无肥胖,有酮症酸中毒倾向,1型糖尿病可能性大 ➢ 进一步检查血清C肽水平及胰岛细胞抗体进一步明确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 患者意识模糊 ➢ 计算血浆有效渗透压>320 mOsm/kg(326.83),但血糖未达到或超过33.3
27
关于体格检查
需要进一步了 解的信息? 眼征 甲状腺 心血管 其他
28
体格检查
★ 专科查体:
★ 双眼球突出,粗测视野正常,眼睑无挛缩,双眼睑闭合良好,眼睑无 水肿,球结膜充血、无水肿,无眼球运动痛和静止性疼痛。Von Graefe征阴性,Mobius征阴性,Joffory征阴性,Stellwag征阴性
19
简要病史(2)
现病史
4年前出现双下肢水肿及皮损,无疼痛、痒感、脱屑等不适; 3年前因甲巯咪唑疗效不佳,于当地医院行131I治疗,3-4个月后进 食量较前明显减少、怕冷、嗜睡、乏力、性欲下降,检查示T3、T4 降低,TSH升高,考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予以优甲乐治疗, 间断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优甲乐剂量
➢ 心血管系统 ➢ 神经系统 ➢ 消化系统
wTeiagchhtylcoasrsd, ia, inlcoruedasheedarswt seoautinndg,, w↑aprmul,semporiestsspuarlem, s Neravroruhsyntehsms, ia, tremcaorr,ddiaifcfidciulalttyatiinon sleeping, mental
完成其他病史采集要点的问诊
24
完成病史采集各问诊的注意事项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讲义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讲义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讲义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讲义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高血压,而非原发性高血压。

正确诊断继发性高血压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

一、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区别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无明确病因的慢性病,它是由于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导致的。

而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于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可以通过治疗原发疾病或停用引起高血压的药物来控制血压。

二、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1:肾脏疾病:肾实质病变、肾动脉狭窄、多囊肾等均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

1.1 肾实质病变:肾小球肾炎、肾血管炎等肾实质病变可引起高血压。

1.2 肾动脉狭窄:主要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引起。

1.3 多囊肾:多囊肾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可出现高血压。

2:内分泌疾病:肾上腺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内分泌疾病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2.1 肾上腺肿瘤:肾上腺髓质肿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可导致高血压。

2.2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高血压主要是由于甲状腺素的作用。

2.3 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肿瘤,常伴有高血压。

3: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4:药物因素:某些药物会引起高血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激素类药物等。

三、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1:详细病史采集:包括发病年龄、家族史、症状、服药情况等。

2:体格检查:包括血压测量、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

3:实验室检查:3.1 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尿红细胞等。

3.2 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血小板等。

3.3 肾功能:包括血尿素氮、肌酐等。

3.4 全血细胞计数:检查血细胞总数、血小板计数等。

3.5 电解质检查:包括血钠、血钾等。

4:影像学检查:可进行超声心动图、CT、MRI等检查。

5:功能性检查:如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等。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余振球重视临床资料的收集要想对每一个高血压患者进行每一种继发性高血压的每项鉴别诊断措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也是不必要的。

因此,我们对高血压患者做鉴别诊断时,应该有一定的思路,也就是对具有不同临床特点的高血压患者,想到引起高血压的不同病因,再采取某些特殊的检查方法加以排除或证实,从而使高血压的病因诊断得以明确。

临床表现目前诊断技术发展迅速,为我们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永远不能忽视基本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常规化验,因为这是诊断的基础。

病史采集:在采集病史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高血压家族史,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往往无高血压家族史。

②高血压患病时间,特别注意到发生高血压前有无发热病史,开始时出现的症状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③高血压类型,是不是持续型或阵发型,最高最低血压及平时血压水平,有很多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大,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等。

④夜尿增多及周期性麻痹史,反映低钾表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可以有血钾降低。

⑤多汗、心悸及面色苍白史,这是内分泌性高血压常有的表现。

⑥尿痛、尿急及血尿史,贫血及浮肿史,这是泌尿系统高血压常有的表现。

⑦女性高血压一定要问清楚妊娠期间的血压情况,如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要了解分娩后血压情况:另外,还应问清避孕药服用史及第二性征发育史,包括月经来潮史等。

⑧男性要了解吸烟、饮酒史以及精神、工作、睡眠等生活方式的特点。

⑨高血压患者对不同类型降压药的反应,可以帮助分析诊断。

体格检查:每位高血压科患者在首次接受诊治时或病情变化时应详细接受系统的内科全面的查体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平卧位测四肢血压,同一肢体测量卧位、坐位和立位时的血压。

②详细检查周围血管搏动情况。

⑧观测体型、面色及四肢末梢温度、皮肤多汗及四肢血管情况。

④面部及双下肢浮肿情况。

⑤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包括阴毛、乳房发育等。

⑥心率、心律及心脏杂音。

继发性高血压诊断思路

继发性高血压诊断思路

继发性高血压诊断思路继发性高血压是一种血压持续升高的病症,其病因通常可以找到明显的诱因。

相较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更加复杂,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

首先,要明确继发性高血压的定义。

它是指在某些明确病因的作用下,血压持续升高,这些病因可以是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相较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更加多样,因此治疗上也更加复杂。

在诊断继发性高血压时,医生通常会首先进行常规检测。

这包括血压测量、血液检测、尿液检测等,以了解患者的血压状况和身体状况。

如果常规检测发现异常,医生会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肾脏超声、心脏超声等,以了解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此外,基因检测也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

某些遗传疾病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明确病因,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然而,基因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仅能检测部分遗传疾病,且费用较高。

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案会有所差异。

因此,准确地诊断病因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同样重要。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等,可以有效降低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

总之,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包括常规检测、影像学检查和基因检测等。

通过这些手段,医生可以准确地诊断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同样重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与流程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与流程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慢性疾病,其中继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由特定病因引起的高血压。

了解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和流程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继发性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与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这种疾病。

一、疾病背景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明确病因引起的高血压,这些病因包括肾脏疾病、内分泌异常、心血管病变等。

关于问诊和临床思维 内分泌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篇

关于问诊和临床思维 内分泌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篇
➢ 但该患者pH<6.8,应予静脉补充碳酸氢钠
6. 去除诱因,对症治疗
17
甲状腺疾病
简要病史(1)
男性 45岁 主诉:多食、消瘦6年,双下肢皮肤变厚、增粗4年,加重3年 现病史:
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易饥,进食量较前增加约50%,体重1 月内下降约7kg,伴心悸、怕热、多汗、手抖、乏力、易怒;无恶 心、呕吐、纳差、腹泻;无明显肌肉酸痛,无畏光、流泪、眼痛等 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查T3、T4升高,TSH降低(具体不详), 考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予以甲巯咪唑10mg bid 治疗,监测 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维持剂量为5mg qd,一直未停药,上述 症状无明显缓解
血气分析:PH <6.8, PCO215mmHg, PO2121mmHg, BE<-3mmol/l
血常规: WBC 11.5×109/L,N 10.3×109/L,RBG 5.26×1012/L,Hb 166 g/L
生化: Glu 26.63mmol/l, CO2-CP <5.0mmol/L,K+ 5.6 mmol/L,Na+ 144.5 mmol/L
巩膜无黄染,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肿大,浅表淋巴结未及 肿大,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未及肿大
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 120次/分,律齐,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 脉曲张,腹肌软,全腹有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 ,肠鸣音稍弱
9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11.5×109/L,N 10.3×109/L,RBG 5.26×1012/L,Hb 166 g/L,PLT 279×109/L
15
进一步检查
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检查

高血压精准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高血压精准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高血压精准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组织我国心血管和高血压领域专家联合编写了这部《高血压精准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该共识对高血压精准化诊疗的定义、精准化诊断、精准化治疗及精准化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并介绍了实施高血压精准化治疗新技术及研究进展。

精准医疗模式是指整合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知人体机能与疾病本质,系统优化人类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的原理和实践,以高效、安全、经济的健康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健康医疗服务范式。

1、高血压精准化诊断1.1血压的精准测量准确测量血压是高血压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基石,不精准的设备和测量方法会对后续的治疗和评估产生重大的影响。

血压的测量包括中心动脉血压和外周动脉血压测量,而外周动脉血压测量方法又分为诊室血压和诊室外血压测量。

诊室外血压测量包括动态血压测量(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和家庭血压测量(home bloodpressure measurement,HBPM)。

目前诊室血压(office blood pressure,OBP)仍是高血压指南中诊断高血压、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

无人值守的诊室血压测量(unattended offic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接近家庭血压,已经在收缩压干预试验(systolic blood pressureinterventiontrial,SPRINT)中得到应用。

1.2继发性高血压诊断继发性高血压是具有明确病因的高血压,当查出病因并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后,继发性高血压可被治愈或明显缓解。

因此对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鉴别是高血压诊断评估和治疗的重要内容。

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对象:详细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是高血压精准化筛查的第一步,如询问患者病程,特殊嗜好及睡眠状况等。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治思路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治思路
表1 “ 合 常 理 ” 高 血压 的特 征 不
特异序列 P PY,对从膜 上清除 上皮钠离 子通道 十分重 Px
要 。泛素连接酶 N d41 N d42与 E a ed — 及 ed — N C的 p或 ^亚单 y 位 的 P PY序列结 合 ,使 E a Px N C被胞饮分 解代谢 ,失去功 能 ,当 E a N C突变 时 ,如果 P P Y序列 缺 失 ,则 E a Px N C不 能 与 N d41及 N d42结 合 ,E a ed — ed - N C的半衰期 延长 及数 目 增 多,处于持续激 活状态 ,导致钠 离子重 吸收增加 ,血 浆 肾素 、醛固酮活性受抑制 ,出现容量扩 张性高血压。
( 收稿 日期 :2 0 07—0 7—3 ) 1
血压的患者 ,应结 合病人的具体表现给予相关检查 。另外 ,
眼 底 检 查 、尿 试 纸 测 定 、肾 功 能 以 及 肾 素 、醛 固酮 、儿 茶
酚胺等相关 内分 泌激素 活性 的测定 也有重 要 的提示 价值。 功能试验及相关特异性 检查是 明确继发性高血 压的主要诊 断手段 。减少继发性 高血压 的漏诊 足当今 高血 压治疗 的重

继发性高血压 常存在某 些特 殊 的表 现或 “ 合常理 ” 不 的特征 ,常被称之为 “ 不合 常理” 高血压 。这 可以表现为 临床特征的异常 ( 如发病年龄较轻 、血压过高 、治疗 困难 、 血管 杂音 、脉 搏异 常 等) ,常 规检 验 的异常 ( 如低 血钾 、 尿蛋 白、眼底显著异常等) ,这常常是临床怀疑继发性 高血 压的最初 步的线索 。“ 不合常理” 高血压的特征如表 l 。
2 5 药物 性 高血 压 .Fra bibliotek一起病在 3 0岁 以前 或 5 0岁 以后 重 度 高 血 压 ( 过 10 I0mm ,1 m =1 3 P ) 超 8 / 1 Hg 0 m Hg .3k a 对 通 常 有 效 的 治疗 反 应 差

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又称为动脉性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它会增加患者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高血压进行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压测量和相关症状的评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高血压联盟(ISH)的指南,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如下:1. 血压测量。

血压是高血压诊断的关键指标。

通常情况下,应在安静状态下连续测量至少两次血压。

测量时患者应坐在舒适的椅子上,胳膊放在心脏水平,不要交叉腿,不要说话或移动。

两次测量间应间隔至少1-2分钟。

如果两次测量的结果有显著差异,应再进行一次测量。

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

2. 相关症状的评估。

除了血压测量外,还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症状的评估。

高血压常伴随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心悸等症状。

此外,高血压还可能引发心脏、脑血管、肾脏等器官的损害。

因此,医生在诊断高血压时还需注意患者是否存在这些相关症状,以及是否伴有器官损害的表现。

3. 高血压的分级。

根据血压水平的不同,高血压可分为三个等级,轻度高血压(SBP 140-159mmHg和/或DBP 90-99mmHg)、中度高血压(SBP 160-179mmHg和/或DBP 100-109mmHg)和重度高血压(SBP≥180mmHg和/或DBP≥110mmHg)。

此外,还应考虑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合并症情况,以确定高血压的严重程度。

4. 高血压的评估。

在诊断高血压后,还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高血压的相关风险因素。

评估结果将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和制定个性化的管理计划。

总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压测量和相关症状的评估。

准确的诊断对于及时干预和管理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继发性高血压诊断总思路(1)

继发性高血压诊断总思路(1)

中国乡村医药·余振球谈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诊断总思路(1)余振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早期继发性高血压诊断需要依靠患者的典型症状、特异性体征才能考虑到某一种疾病,再接受一般的实验室检查(即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然后进行特异的定性、定因到定位确诊检查形成的继发性高血压诊断思路。

这一思路指导临床工作几十年,以至于各指南都极力推崇。

现在随着体检的开展、高血压分级诊疗的推进,使得诊断继发性高血压相应思路要发生变化,强调两个方面:一是筛查方法,二是确诊程序。

现简要介绍继发性高血压的特性如下2:一、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分类继发性高血压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泛,一般按其发生部位分类较适合临床应用。

(一)肾性1. 肾实质性疾病: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遗传性或放射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多囊肾、肾盂积水、分泌肾素性肿瘤、糖尿病性肾病、结缔组织病。

2. 肾血管性疾病:纤维肌性结构不良致肾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致肾动脉狭窄、肾梗死、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肾动脉致肾动脉狭窄、肾动脉血栓形成、肾动脉内膜剥离。

3. 肾外伤:肾周围血肿、肾破裂。

(二)内分泌性1. 甲状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3. 肾上腺: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先天性肾上腺增生性异常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糖皮质激素反应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4. 垂体:肢端肥大症。

(三)神经源性包括脑部肿瘤、脑炎、延髓型脊髓灰质炎、家庭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

(四)机械性血流障碍包括动静脉瘘(佩吉特病、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缩窄、动脉粥样硬化性收缩期高血压。

(五)外源性1. 中毒:铅、铊。

2. 药物:交感神经胺类、单胺氧化酶抑制药与麻黄碱或与含酪胺(包括含酪胺高的食物、干酪、红酒)的食品合用、避孕药、大剂量泼尼松。

3. 食物:摄食甘草过量。

高血压与低血钾病理、低钾血症常见原因、低钾血症合并高血压诊断与诊断思路、可能疾病临床表现及要点总结

高血压与低血钾病理、低钾血症常见原因、低钾血症合并高血压诊断与诊断思路、可能疾病临床表现及要点总结

高血压与低血钾病理、低钾血症常见原因、低钾血症合并高血压诊断与诊断思路、可能疾病临床表现及要点总结高血压也称高血压病,是心血管临床常见病慢性病,诊室血压≥140/90 mmHg 为高血压诊断界值。

低血钾也称低钾血症,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血清钾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 3.5 ~ 5.5 mmol/L,当血清钾低于 3.5 mmol/L 时,即为低钾血症;低血钾常有乏力、多尿、夜尿增多等症状。

高血压病和低钾血症大部分情况下是相互独立的疾病,但有些情况下高血压和低血钾会同时出现,可以是两种疾病不同病理状态的重叠,也可以是同一种疾病的两种不同病理表现,而后者常提示继发性高血压可能,病因复杂,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肾上腺疾病或肾小管疾病等。

继发性高血压如果明确诊断,部分患者通过手术或某些特殊药物治疗能达到根治或显著改善病情的目的,因而对引起低血钾伴高血压的疾病作出鉴别诊断对患者的生存预后有重要意义。

食物中的钾离子要想进入细胞内储存,需要经过消化道消化、吸收的过程,进入血液循环,然后通过细胞膜上 Na+ - K+泵,使钾离子向细胞内流。

钾离子的排出主要是肾脏,即通过尿液排出,此外也有一些分泌物含有少量钾离子,如汗液、泪液、唾液等。

食物中未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钾离子则通过粪便排出。

低钾血症常见原因低钾血症常见的原因包括:(1)钾的摄入减少.一般情况下,食物中含钾都比较丰富,只要我们能正常进食就不会出现低钾血症,除非患者存在消化道梗阻、昏迷、手术后,长时间禁食;(2)钾离子排出过多.钾离子的排出一般通过胃肠道、肾脏和皮肤丢失。

通过询问病史,我们很容易确认患者经消化道和皮肤丢失,而经肾脏丢失需要进行尿钾的检测;(3)钾离子的异常分布.此型低钾血症,虽然血清钾降低,但机体的含钾总量并不因此减少。

多见于甲亢周期性低钾、儿茶酚胺增多症、药物影响等。

低钾血症合并高血压诊断低钾血症合并高血压的诊断并不复杂,临床上患者同时出现血钾低于正常标准和血压高于正常标准即可诊断,但需要理清患者是独立的高血压病合并低血钾还是低血钾伴随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思路及方式科普

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思路及方式科普

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思路及方式科普发布时间:2021-05-13T16:37:15.907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6期作者:龚智仁[导读]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率较以往显著提升,在高血压患者当中,有大部分为原发性高血压龚智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四川宜宾 644000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率较以往显著提升,在高血压患者当中,有大部分为原发性高血压。

然而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证明患者可以进行治疗达到治愈的效果,所以在临床高血压诊断中,应当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的评估。

简单来说,高血压患者在诊断期间需要经过诊断性评估过程,包括继发性高血压得票评估,其措施包括病史询问、生化检验等,针对高度可疑者,需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存在以下情况怀疑为继发性高血压:发病年龄<30岁,且无高血压家族史。

初发重度高血压或坚持用药的情况下,血压突然难以控制,难治性高血压以及不合理体征等。

一、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包括了肾实质性高血压以及肾血管性高血压,主要原因是慢性肾脏病导致的高血压,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是继发性高血压,在我国慢性肾小球肾炎引发的高血压较为常见,发病率仅次于肾实质性高血压。

因急慢性肾小球性肾炎、多囊肾、糖尿病肾病等,主要表现为少尿、水肿、血尿等。

部分患者会以重度高血压就诊,在就诊时发现血肌酐上升,一些患者也会因恶性高血压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等。

经过辅助检查后可发现,眼底出血、渗出,视网膜动脉硬化,腹部超声显示肾脏大小回声异常。

需要对高血压肾损害和肾实质性高血压进行分辨,高血压肾损害在检查后可发现尿检异常,临床中对病史不清,肾功能不全的病例较难分辨。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值狭窄,引发的肾脏缺血,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导致的高血压。

二、内分泌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主要包括了以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疾病,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腺瘤等。

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分级

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分级

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分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分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分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疾病。

一、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指在多次测量中,患者的血压值超过了正常范围,从而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统一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需要强调的是,高血压的诊断需要在多次测量中得出结论,而且应该在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下进行测量,以避免因情绪激动或运动等因素对血压值的影响。

二、高血压的分级。

根据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高血压可以分为三个级别,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和重度高血压。

1. 轻度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59mmHg之间,或者舒张压在90-99mmHg之间的患者被诊断为轻度高血压。

这一阶段的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长期不加以控制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 中度高血压,收缩压在160-179mmHg之间,或者舒张压在100-109mmHg之间的患者属于中度高血压。

这一阶段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眩晕、心悸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和控制。

3. 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者舒张压≥110mmHg的患者被诊断为重度高血压。

这一阶段的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需要紧急治疗和控制。

总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分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

一旦被诊断为高血压,患者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高血压,及时预防和治疗,保障自己的健康。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

几种常见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库欣综合征 嗜铬细胞瘤 肾实质性和肾血管性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由于肾上腺皮质病变致醛固酮分泌增多,引起潴 钠排钾,体液容量扩张而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素 系统,属于不依赖肾素-血管紧张素的盐皮质激素 过多症
病因 醛固酮瘤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癌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 迷走的分泌醛固酮组织
2. 8 am
抽血测醛固酮(对照)
3. 8am-12am 起床站立或行走4小时
4. 12 am
抽血测醛固酮(对照)
结果评价
➢ 正常人:8 am卧床至12 N,血醛固酮水平随ACTH分 泌节律下降,立位则醛固酮水平因肾相对缺血而上升 (超过基础值的33~50%)
➢ 腺瘤患者:基础血浆醛固酮明显升高,取立位后无明 显升高反而下降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 诊断思路
概述
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又 称症状高血压或明确原因的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人群中占5%-10%, 但随着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诊断 技术的不断提高,这比例正逐渐上升
继发性高血压在难治性高血压中所占比例较大, 若能及时发现并治愈或纠正原发病,血压可能 亦随之恢复正常。
双侧肾上腺增 肿瘤 大


降低 肿瘤 无
嗜铬细胞瘤
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及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 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
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 10%规则:
10%在肾上腺外 10%呈恶性 10%为家族性 10%出现于儿童 10%瘤体在双侧 10%为多发性
肾结核、肾结石、肾 肿瘤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
精医求实 博爱创新
肾实质性高血压
很常见 诊断线索: ➢ 肾炎病史、多囊肾家族史 ➢ 尿常规提示红细胞和尿蛋白持续阳性 ➢ 镜下可见管型和红细胞 ➢ 肾功能不全
精医求实 博爱创新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
• 病史:链球菌等细菌或病毒感染、发热、水肿、血尿; 肾小球肾炎病史、反复水肿;反复尿路感染史
• 检验:尿常规分析、肾功能、中段尿培养 • B超: • 静脉肾盂造影:急性肾小球肾炎不显影,慢性肾小球
50mg,服药后维持坐位1或2小时 • 服药前及服药后1或2小时取血 • 测定肾素活性、醛固酮、皮质醇
精医求实 博爱创新
确诊试验之开博通试验
结果分析:
• 正常:醛固酮被抑制,降低,下降幅度>30% • 原醛患者:醛固酮不被抑制,肾素活性仍处于抑制状态 • 醛固酮腺瘤患者均呈上述表现 •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者部分醛固酮可被抑制,降低
精医求实 博爱创新
筛查注意事项
• 纠正低血钾 • 不限制钠盐摄入 • 停用安体舒通, 阿米洛利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 4 weeks • 停用β-阻滞剂, α-甲基多巴, 可乐定 和 双氢吡啶类钙拮抗
剂,非甾体类消炎药, ACEIs and ARBs > 2 weeks • 应用对ARR比值影响较小的药物维持血压
如果将低钾血症作为诊断原醛症的标准,则其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阳性率均很低
Rossi GP, etc.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prevalence of primary aldosteronism in 1,125 hypertensive patients. J Am Coll Cardiol, 2006 48:2293–2300

难治性高血压诊断与治疗思路PPT课件

难治性高血压诊断与治疗思路PPT课件

β受体拮抗剂适用于中度和重度 高血压患者,尤其对于心跳较 快的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β受体拮抗剂的主要副作用包括 乏力、胸闷、气短等,长期使 用还可能导致血糖异常和血脂 异常。
ACE抑制剂和ARBs
ACE抑制剂和ARBs是常用的降 压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 换酶或拮抗血管紧张素受体来降
低血压。
ACE抑制剂和ARBs适用于多种 类型的高血压,尤其对于心肌梗 死、心力衰竭和糖尿病合并高血
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高血压的特点
老年患者常常出现脉压差大、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等特点。
诊断要点
在高血压的基础上,若患者出现上述老年患者高血压的特点,应考虑老年高血压的可能性 。
治疗建议
针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选择既能降低血压又能减少副作用的药物 。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ARBs
通过减少体内水分和钠 的含量来降低血压。
通过减缓心率和降低心 输出量来降低血压。
通过抑制ACE酶来降低 血压。
通过扩张血管和降低血 压来发挥作用。
联合治疗策略
联合用药
当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尝试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 降压药物,以提高降压效果。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 的治疗效果。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饮食调整
限制盐、糖、脂肪的摄入,增 加膳食纤维和钾的摄入,有助
于降低血压。
增加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 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
压。
控制体重
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减轻体重可以降低血压。
戒烟限酒

内分泌讲课PPT课件

内分泌讲课PPT课件

社区干预措施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内分泌 疾病的宣传教育、预防保健和康复治 疗等工作。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 的内分泌疾病预防和控制经验,提高 我国内分泌疾病的防控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症状
甲状腺疾病的症状可能包 括甲状腺肿大、颈部压迫 感、心悸、手抖等。
原因
甲状腺疾病的原因可能包 括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 常、辐射暴露等。
糖尿病
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 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 足或作用受损导致血糖升 高。
症状
糖尿病的症状可能包括多 饮、多尿、多食、体重下 降等。
原因
糖尿病的原因可能包括遗 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 缺乏运动等。
内分泌讲课ppt课件
• 引言 • 内分泌系统概述 • 内分泌疾病简介 •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
内分泌系统基础与临床
适用对象
医学生、临床医生、研究人员等对内分泌领域感 兴趣的人士
课程特点
系统介绍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常 见疾病及其诊疗方法,结合临床案例进行讲解
肾上腺疾病
定义
原因
肾上腺疾病是指肾上腺的形态、功能 或激素分泌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肾上腺疾病的原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 免疫系统异常、感染等。
症状
肾上腺疾病的症状可能包括高血压、 低钾血症、疲劳、肌肉无力等。
04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尿液等标本 检测激素、代谢物等指 标,以评估内分泌功能
治疗
行手术治疗,术后辅以内分泌 治疗和放射治疗。

醛固酮增多的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醛固酮增多的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醛固酮增多的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医学领域中,醛固酮增多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肾上腺分泌和血液循环中醛固酮的增加。

醛固酮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在调节电解质平衡、血压稳定以及体液容量控制等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随着对醛固酮增多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其诊断标准的制定也越发重要。

准确的诊断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识别患者是否患有醛固酮增多并进行相应治疗。

然而,由于醛固酮增多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症状缺乏特异性,导致其诊断变得具有挑战性。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醛固酮增多的诊断标准。

我们将从醛固酮增多的定义和背景知识入手,介绍其在临床上的表现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随后,我们将重点阐述当前公认的醛固酮增多诊断标准,并探讨其局限性和挑战。

最后,我们将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希望通过更精确、全面的诊断标准,提高醛固酮增多的早期诊断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文的阐述,相信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醛固酮增多的诊断标准,并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以便更好地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同时,我们也呼吁相关研究人员加强对醛固酮增多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和更新诊断标准,为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多福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展开论述醛固酮增多的诊断标准。

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对醛固酮增多进行概述,介绍其背景知识,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定义和背景知识、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标准。

在定义和背景知识一节中,我们将详细解释醛固酮增多的含义,并介绍相关的基础知识,以使读者对本主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其次,在醛固酮增多的临床表现一节中,我们将探讨醛固酮增多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临床表现特点。

最后,在本文的重点部分——诊断标准一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当前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醛固酮增多的诊断标准,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和讨论。

结论部分将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并进行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性醛固 酮增多
高血压、低血钾
血钾低
原发性高血压
利尿剂

继发性高血压
低血钾
肾性
病史
停利尿剂
血管性
内分泌性
血钾恢复
病史 肾活检
肾动脉狭窄 多发性大动脉炎
四肢动脉血压 血管杂音
血管造影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的肿瘤或增生引起 醛固酮分泌增加,导致水﹑钠潴留, 血容量增加,电解质紊乱的一类疾病。 本病以高血压和低钾血症为主要表现, 好发于30-50岁,女性多于男性。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编码远端肾小管的钠通道蛋白基因突变,
钠重吸收增加。

与原醛相比:尿pH正常
RAS系统受抑制
氨体舒通治疗无效 氨苯蝶啶治疗有效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素瘤及Liddle综合征 鉴别点
高血压 低血钾 高尿钾 碱性尿 碱血症 肾素活性 醛固酮 治疗 原醛 轻中度 是 是 是 是 降低 升高 手术/药物 氨体舒通 肾素瘤 明显升高 是 是 是 是 明显升高 升高 手术为主 Liddle 逐渐升高 是 是 否 是 降低 降低 氨苯蝶啶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肾动脉狭窄:血管杂音、肾动脉造影
失盐性肾病:肾功能损害重,多伴酸中毒

肾素瘤:发病年龄青、高血压重、肾素活 性明显升高、CT或者血管造影
肾素瘤

肾小球球旁细胞瘤


血压升高明显
低钾性碱血症
血浆肾素活性明显升高
醛固酮水平升高
影像学检查
手术治疗可痊愈
Liddle 综合征
特点

轻~中度血压升高,一般降压药效差 低血钾、高尿钾


尿pH偏碱性,碱血症
低肾素、高醛固酮血症
临床表现

高血压:



早期可仅有高血压,无低血钾(只有50%的腺瘤和 17%的增生病人血钾<3.5mmol//L) 血压中度升高 舒张压升高较明显 降压药物治疗效果较差 周期性肌肉软弱与麻痹。诱发因素:。。。 严重的病人有间歇性手足搐搦症:碱中毒、低钙 多饮、多尿、夜尿 尿路感染

四、 Liddle综合征
此征为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 呈高血压﹑低血钾和碱血症,肾素-血管紧张素 受抑制,但该症血﹑尿醛固酮不高,反而降 低,,且用螺内酯(安体舒通)治疗无效便可 与原醛症鉴别。

五、皮质醇增多症
此症虽伴有高血压和低血钾,但其典型的 症状﹑体征,血﹑尿皮质醇及其代谢产物增多, 而醛固酮分泌无增高,不难鉴别。

其他表现:


诊 断思路


诊断关键: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提供的线索,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然 后作进一步的检查加以肯定和排除。 诊断分两步,首先明确是否存在原醛症, 然后确定其病因类型。
诊断线索
高血压病人有以下情况,需考虑原醛症的可能 用一般降压药效果不明显; 伴多饮多尿; 用双氢克尿塞类药治疗后出现严重软弱,肌 力减退; 心电图提示低血钾; 测电解质示血钾低。
继发性高血压
内分泌性高血压 血管疾病所致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 (慢性肾病,etc)
内分泌系统疾病所致高血压
甲亢
收缩压升 高脉压差 增大 钾向细胞 内转移 血钾↓ 低钾周瘫
柯兴综合征
嗜铬细胞瘤
醛固酮↑ Liddle 综合征
继醛 肾素瘤
血压轻中度↑ 发作性血压升高 舒张压↑ 皮质醇、 皮质酮↑ 异位ACTH、 肾上腺皮质癌 >200/120mmHg 原醛 儿茶酚胺 促进钾进细胞 肾素、醛固酮分泌 血钾↓
Screening of PA

combination of PAC/PRA ratio more than 30 and PAC more than 20 ng/dL had a sensitivity of 90% and specificity of 91% for primary aldosteronism.

5:尿17-OHCS﹑17-KS:一般正常。

6、功能试验: 口服钠负荷试验、盐水输注试验、氟氢可 的松抑制试验或卡托普利试验

经以上检查,如能证实高血压 患者具备低血钾伴不适当尿钾排泄 增多,血浆肾素活性降低且不受兴 奋,血、尿醛固酮水平增高且不被 抑制,则原醛症诊断可以成立。
二)病因诊断

原醛症确诊后,如选择手术治疗则需鉴别 是单侧或双侧肾上腺病变,应由有经验的 放射科医生行选择性肾上腺静脉取血标本 (AVS)测定醛固酮水平,应避免肾上腺出血 等并发症的发生。
指南推荐

1、应在JNC(Joint National Commission)2期 (Bp>160~179/100~109mmHg)、3期(血压 >180/110 mmHg)、药物抵抗性高血压、高血压伴有 持续性或利尿剂引起的低血钾、高血压伴有肾上腺意 外瘤、有早发高血压或40岁以前发生脑血管意外家族 史的高血压病人,以及原醛症患者一级亲属的所有高 血压病人中运用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plasma aldosterone-renin ratio, ARR) 进行筛查;
病因


醛固酮瘤:最多见,占70-80%,多为单侧。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特醛症),约占 10-20% ,为双侧肾上腺球状带增生,有时伴 有结节。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 GRA)又 称 ACTH 依赖性醛固酮增多症。此症给予小剂 量(0.5-2.0mg)地塞米松,1-2周后可改善症 状。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PAH):约占1%,病理 形态上与特醛症相似,可为双侧或单侧增生, 生化特征与醛固酮瘤相似。 醛固酮癌:少见,<1%。 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FH),此症分两型,即 FH-1和FH-2。FH-1即为GRA,FH-2为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其醛固酮高分泌既可由肾上腺皮质 增生引起,也可由醛固酮瘤引起,该型不能被 地塞米松抑制。 异位醛固酮分泌腺瘤和癌:少见,可发生于肾 内的肾上腺残余组织肿瘤或卵巢肿瘤。
Weinberger MH and Fineberg NS. Arch Intern Med 1993, 153:2125–2129.
实验室检查

血尿生化检查:



高血钠,一般在正常高限或略高于正常, 140-147mmol/L; 低血钾,一般在2-3mmol/L,严重者更低。 碱血症:血 pH 和 CO2-CP 为正常高限或略高 于正常;
内分泌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任 艳
概 述

高血压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我国在1991年高血压的患病率11.26% 2007年我国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调查发现我国高 血压发病率10%左右 其中一部分为继发性高血压


原醛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10%
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
临床表现




高血压:阵发性占45% 持续性占50% 血压正常占5% 精神紧张、弯腰、排尿、手术后等可诱发,血压骤然 升高,可达300/180mmHg,一般在200-240/140150mmHg之间, 伴有心悸、心动过速,剧烈头痛、头晕,震颤、苍白、 多汗、乏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还可有恶心、 呕吐、上腹痛、视力模糊、精神紧张,严重者可并发 肺水肿、心力衰竭、脑中风或休克而死亡。发作持续 时间约为数分钟,多少于15分钟,长者可达16-24小时。 持续性高血压表现与高血压病相似,不同之处有儿茶 酚胺分泌过多的表现。

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分泌去甲肾上腺 素和肾上腺素,以前者为主。 家族性者以分泌肾上腺素为主。 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除主动脉旁嗜 铬体外,只产生去甲肾上腺素,不能合 成肾上腺素。 嗜铬细胞瘤可产生多种肽类激素,还可 释放嗜铬粒蛋白至血中,血中可测得此 物质的高浓度。
临床表现


表现与肿瘤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 素的量、比例和释放方式有关。 症状常呈突发性,发作难以预料。 常见有头痛、多汗、心悸(伴或不伴心动 过速),尚有苍白、恶心、震颤、无力虚 脱、焦虑、上腹痛、胸痛、呼吸困难、面 红等。
2、选择口服钠负荷试验、盐水输注试验、氟氢可的松抑 制试验或卡托普利试验作为确诊或排除原醛症的依据;



3、对所有诊断原醛症的病人均应做肾上腺 CT扫描以鉴别其亚型分类及定位,并除外 肾上腺皮质癌;认为MRI在原醛症亚型的诊 断方面并不强于CT,且价格贵,分辨率差。 4、对20岁以下确诊为原醛症、有原醛症或 有早发卒中(<40岁)家族史的患者则应做 基因检测以确诊或排除GRA。

尿钾高,在低血钾时每日尿钾仍在 25mmol/L以上; 尿钠排出量较摄入量为少或接近平衡。 尿液检查: 尿pH为中性或偏碱性; 尿蛋白质可有少许; 尿比重较固定而减低在1.010-1.018之间。


4: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测定:
本症患者血肾素﹑血管紧张素II基础值降低, 有时在可测范围之下(正常参考值肾素为 0.55±0.09pg/ml.h , 血 管 紧 张 素 II 为 26.0±1.9pg/ml)。

低钾所致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失钾性肾病:

临床表现

心脏表现:


心电图呈低血钾图形: Q-T 间期延长, T 波增宽, 降低或倒置, U 波明显, T 、 U 波相连成驼峰状。 心律失常:较常见者为期前收缩或阵发性室上性心 动过速,最严重时可发生心室颤动。 儿童患者有生长发育障碍,与长期缺钾等代谢紊乱 有关。 胰岛素的释放减少、作用减弱,可出现糖耐量减低 及继发性糖尿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