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教材解读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分数的意义》说课稿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分数的意义》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

2、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重点、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

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

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采用创设情景、启发诱导、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教学法,并穿插直观演示。

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正方形纸、四个苹果、一米长的绳子,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表示四分之一。

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单位》教案

《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单位》教案

《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单位》教案教学内容:教材52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八例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在构建分数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解释情境中分数所表示的意义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应用价值,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单位“1”的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卡纸、水彩笔、尺子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谈话: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初步认识了分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分数,学习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单位。

二、探究新课1.探究单位“1”师:我们来看这幅图片,这是什么?有几个月饼?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1来表示)生活中或者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也可以用1来表示?生:一块橡皮、一块黑板、一台电脑、一个班级的所有同学、一个队伍等等师:为什么可以把一个班级的所有同学能够用1来表示?生:可以把所有同学看作一个整体。

师:同意吗?(同意)奥,那谁还能举出来像这样的一些例子?生:可以把河南省的人口数量看作一个整体,用1来表示、可以把一个城市的汽车数量看作整体,用1来表示,可以把一个学校所有学生的数量看作整体,用1来表示等师:那这样看来,我们今天所学的1是无所不包的,那为了区分和一年级所学的数字1,我们要个这个1加上引号。

展示课件图片。

师:这四个苹果可以看作“1”吗?生:可以师:老师怎们看都觉得这是4,不是1啊?怎么办呢?生:把他们看作一个整体,就可以用“1”来表示。

师: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他们看起来更像一个整体呢?生:圈起来。

师:没错,圈起来,就能更清楚的表示是一个整体,用1来表示。

师:那6个苹果可以看作1吗?8个呢?生:可以。

只要把它们圈起来当做一个整体,都可以用“1”来表示。

师:一个月饼可以看作“1”吗?一个长方形可以看作单位“1”吗?一米长的线段呢?六个小圆片呢?(可以,但是要把它当做一个整体圈起来。

小学数学_《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发展史,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形式,促进学生倾听、质疑、自主学习等优秀习惯的形成。

进学生倾听、质疑、自主学习等优秀习惯的形成。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提升思维素养,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归纳推理能力。

象概括、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的概念。

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半圆、线段、若干小棒、课堂记录单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半圆、线段、若干小棒、课堂记录单 教师准备:ppt 课件、直尺、长方形、正方形、半圆、线段、若干小棒课件、直尺、长方形、正方形、半圆、线段、若干小棒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大数据无处不在,在分析大数据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用到什么知识?断发展,大数据无处不在,在分析大数据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用到什么知识? 生答生答谈话:看来学好数学,是至关重要的,你们喜欢学数学吗?谈话:看来学好数学,是至关重要的,你们喜欢学数学吗?这节课我们就看谁学得最认真。

看谁学得最认真。

师:孩子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师:孩子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生回答生回答师小结过渡: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

”善于提问的孩子更具智慧,关于分数,你还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问题?生提出问题生提出问题 小结:大家提出的问题,大家提出的问题,很有探究价值,很有探究价值,很有探究价值,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究分数。

《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教案《分数的意义》教案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分数的意义》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数的意义》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主产生,理解单位“1”,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2.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应用意识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为:理解单位“1”。

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教具:、一个苹果、5支铅笔、一个文具盒学具:圆片、正方形、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板面包(8个)图片(分格)、12个苹果图片教法与学法:教法:激趣谈话法、讲授法、引导发现法、问题激励法等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

课前交流:师:老师很荣信,来到美丽的太极城――旬阳和你们一起上一节数学课,特别的开心,孩子们你们欢迎我吗?生:欢迎师:怎么没见你们的掌声呢?生:鼓掌师:谢谢,老师今天也带来了许多小礼品,想要吗?生:想师:我不能白送给你们,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需要你们的付出努力才能得到,上课积极表现、勤于思考、善于发言你们就有机会得到哟。

有信心吗?【设计意图】:建立关系,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新知。

师:今天老师考考我们班孩子们看你们的数学水平达到五年级的水平没有?(出示两块橡皮泥左手一块右手一块),分别出示左右手,问学生几块?生:1快。

师:同学们看的够仔细的啊,现在老师把它们合在一起,用什么数来表示?快速回答我?预设一:2(你的数学水平还局限于一年级)预设二:1(你能给老师说说为什么是“1”呢?)生:指把两个小快的橡皮泥捏成一个整体了,所以可以用“1”表示了。

(引出“整体”)师:(竖起大姆指,你的想法就是不一般,老师不说你多么优秀,但你就是——与众不同)老师现在又把这一整个橡皮泥平均(强调平均分)分成2份,同学们看看,现在我左手拿的是这整个橡皮泥的多少?生:一半、0.5、师:有文字表示的,幼儿园都会,有小数表示的,三年级学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分数的意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也是本册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概念和运算,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学习分数时,学生可能会对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实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分数的意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初步接触分数,引发学生对分数的好奇心。

2.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分数的意义。

3.讲解:教师讲解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4.练习:学生进行分数的运算练习,巩固对分数的理解。

5.应用:让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分数的概念、分数的表示方法和分数的应用,通过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分数的意义。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小学数学中的一章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这一章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为后续学习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等运算打下了基础。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数的定义和意义、分数的读法和写法、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

这些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首先,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但是,对于分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来主动学习和探索。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定义和意义,以及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具体来说,学生需要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主要是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性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进行分数的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解、示范、练习、小组讨论等。

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2.讲解和示范:讲解分数的定义和意义,示范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

3.练习和巩固: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与《分数的意义》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与《分数的意义》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与《分数的意义》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意义》是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认识,在小学阶段分两个学段学习。

第一学段是学生学习分数的开始,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进行教学,第二学段进一步认识分数,教材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进行教学。

分数初步认识中初步的主要含义:一是单位1只有一个物体组成;二是出现的分数都是真分数且分母比较小。

三是不出现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意义是第二环节,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的知识,知道单位1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并且总结出分数的定义。

教材在编排上呈现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特点。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

无论是意义,还是读写方法、计算方法,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作出了以下要求:知识能力要求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过程方法的要求: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2、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有与同伴合作的体验。

情感态度的要求:1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

在学习分数初步认识之前,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已经有了用整数来表示物体个数的多少的经验基础,还学习了用除法来求平均分物体数量的计算方法,具有了平均分物体的操作能力。

但是,分数的认识,是从整数到分数进行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

学生学习时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习惯。

因此,教材主要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活动,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由于是初步认识,本册教材涉及到的分数,分母都不超过10。

而五年级要学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则逐渐脱离了直观方式的支持,更多的是从数系发展的角度,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抽象地学习分数的一般意义与各种性质,并且所有形式的分数都在研究范围之内。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2、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3、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4、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2、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4、约分的方法。

教学内容:一、分数的意义知识点1: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1、单位“1”的含义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四分,每一份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片的(),把一盘面包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都是这盘面包的()。

这里的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明确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若干份是指:3、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如,4是(),表示();“-”是(),表示();1是(),表示()。

知识点2:分数单位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注意:1、分母不同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

2、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小,分数单位(),分母越大,分数单位()。

【例题讲解】例1、(1)是把单位“ 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份的数。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份,这里单位“1”是 ( ),每份是5米的( )(3)千米是把()平均分成()份,取了这样的()份。

例2、练习:1.判断。

(1)把单位“1”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2)1 和单位“1”相等( )。

(3)把全班48人平均分成3组,每组人数是全班的三分之一 ( )。

(4)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就是八分之五()。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400千克=()吨 75厘米=()米 15分=()时50平方分米=()平方米 30时=()日3.把一根5米铁丝平均截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3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

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数的意义》。

一、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又学习了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单位。

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例1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涂色部分,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感受被平均分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从而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以及概括分数的意义并认识分数的单位。

“试一试”和“练一练”要求学生说明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该分数含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使学生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同时,不断巩固对分数单位的认识。

练习六的1-5题主要是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与结构的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让学生在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3、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难点:认识分数单位以及对单位1的理解二、说教法和学法: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以及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意义,在小组交流中,抽象出单位1的含义以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进而认识分数的单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的学习数学。

《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教案《分数的意义》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61~62页,练习十一部分练习。

二、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一课是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对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单位“1”这个概念的理解上进行了微调,将原先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这项内容调整为比较符合认知习惯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通常用单位‘1’表示”。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五、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加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整个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他们从中获得感悟,促使其主动参与建构。

六、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以构建主义基本理念为依托,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分数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利用孩子们在三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供平台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含义,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了单位“1”的概念,揭示了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与《分数的意义》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与《分数的意义》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与《分数的意义》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与《分数的意义》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意义》是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认识,在小学阶段分两个学段学习。

第一学段是学生学习分数的开始,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进行教学,第二学段进一步认识分数,教材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进行教学。

“分数初步认识”中“初步”的主要含义:一是单位“1”只有一个物体组成;二是出现的分数都是真分数且分母比较小。

三是不出现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意义”是第二环节,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的知识,知道单位“1”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并且总结出分数的定义。

教材在编排上呈现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特点。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

无论是意义,还是读写方法、计算方法,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作出了以下要求:知识能力要求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过程方法的要求: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2、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有与同伴合作的体验。

情感态度的要求:1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

在学习分数初步认识之前,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已经有了用整数来表示物体个数的多少的经验基础,还学习了用除法来求平均分物体数量的计算方法,具有了平均分物体的操作能力。

但是,分数的认识,是从整数到分数进行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

学生学习时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习惯。

因此,教材主要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活动,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由于是初步认识,本册教材涉及到的分数,分母都不超过10。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单位》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单位》教案

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单位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9-10页信息窗1 第1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单位“1”,知道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单位。

2、利用数形结合等学习方式,感悟理解分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进而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单位“1”的理解和分数意义的概括。

教学难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型等。

学生准备:船模和航模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练习导入,复习旧知同学们,我们三年级的时候学习过分数,你们还记得吗?那咱们就用练习一起来回顾一下。

(看大屏幕)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占圆的几分之几?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四份一份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三份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五份,其中一份占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四份占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玩橡皮泥吗?可是你互粉橡皮泥吗?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图片)师:通过观察,你们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课件展示。

)问题一:把1块红色橡皮泥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这块橡皮泥的几分之几?问题二:把4块黑色橡皮泥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这些橡皮泥的几分之几?问题三:把4张黄色纸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这些纸的几分之几?把6张绿色纸平均分给3人呢?【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习教学的生动场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具体的感性材料,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热情,为学生理解、总结概念奠定基础。

三、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抛出问题一:把1块红色橡皮泥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这块橡皮泥的几分之几?学生小组讨论,直接回答14。

2.抛出问题二:把4块黑色橡皮泥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这些橡皮泥的几分之几?温馨提示:⑴如果把所有的橡皮泥(4块)看作一个整体的话,需要把它平均分成几份?为什么?⑵每个同学分得几块橡皮泥?占整体(所有橡皮泥)的几分之几?为什么?⑶画图表示你分的结果。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优秀8篇】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优秀8篇】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带来的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小伙伴们。

篇一:分数的意义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

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题,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学习目标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而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良好学习惯的养成(3)情感与态度目标: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2)理解单位“1”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二、说教法、学法针对学生和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

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文本阅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同时总结归纳,多层次练习形成技能。

三、说教学程序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求知欲,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是这样设计导语(1)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听课,根据老师现在的心情,大家能猜一个歇后语吗?此时我的心里真像十五只吊桶打水:学生:7/8引出“分数”(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含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含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含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课时。

主要包括分数的产生、分数单位的意义、分数的意义等内容。

教材给出了大量直观素材,本课重点是结合直观素材、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单位“1”的意义,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与分物经验,举例表示1/4的意义。

进而类比归纳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意义、读写法等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分数的产生,学习分数的意义,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及五年级学生思维特点,在设计本课教学活动时,我借助大量直观素材、举例,引导学生类比归纳,经历分数意义产生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分数的意义,同时拓展已有例子,以问题:你还能找到其他分数吗?他们与1/4有什么联系?自然而然总结出分数单位的意义。

化抽象为具体,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与概括能力以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并归纳分数表示的意义。

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2.通过观察、操作、类比归纳等活动,经历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的探究过程。

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单位“1”的含义。

积累活动经验和方法。

3.渗透类比归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单位“1”的意义,概括分数的意义。

突破方法:创设情境,类比推理、讨论交流。

难点:理解“整体”的含义,明确单位“1”的意义。

突破方法:数形结合直观感受,类比归纳抽象概括五、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分析、类比归纳。

学法:小组合作、观察操作、归纳总结六、教学准备:希沃课件、直尺、正方形纸等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图片展示将一个月饼、一个苹果、一包饼干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1÷2=1/2)以及古人结绳计数情景。

引出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五年级下册《分数意义》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分数意义》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分数意义》说课稿五年级下册《分数意义》说课稿1一、说教材“分数的意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学设计,制定本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掌握分数的意义,并理解单位“1”的含义。

2、使学生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表示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和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是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思维规律,五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理解单位“1”存在困难,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四、说教学设想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

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用这些学具将他们通过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表示出分数,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还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

让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基于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活动探究法和集体讨论法进行教学。

五、说学法这节课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用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分析归纳等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各项活动的安排中,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2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能结合单位“1”描述具体分数的意义。

2.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

3.学生在用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情境,建立单位“1”概念1.同学们,数学课当然离不开数,看这个数认识吗?(幻灯片出示1)2.这可是大名鼎鼎的1,它能表示生活中的许多事物。

3.瞧!一个苹果,一张桌子,一个正方形,一把尺子…4.你会用1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吗?5.学生一一列举。

6.能说完吗?是呀,说也说不完!的确1是万能的,不过听大家刚才说的,一个,一个,好像小朋友们也能说得出来,谁能说点高级点的1,像我们五年级的水平。

7.学生一一列举,适时点评,他说得与刚才同学说得有什么不同?8.是呀!刚才大家说的是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他说得是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1的内涵更加丰富了。

9.谁还能接着说,能说完吗?同样也说不完。

:同学们,看来自然数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由许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其实这个1在我们数学上还有一个更加专业的名字:单位“1”。

二、借助数学活动,深刻理解单位11.大家来看,中秋佳节刚过,品尝月饼没?赵老师带来了…,个月饼,既然1能表示许多的事物,那么这4个月饼能看成单位“1”吗?2.明明这是4个月饼,你怎么用1来表示呢?有什么办法让大家一眼看起来就是1.3.如果我们把4个月饼看做单位“1”,以它为标准,那么…………()………()……()……():数学这门学科就是这样,不仅要认真观察,还要灵活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冀教版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冀教版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冀教版分数的意义说课稿“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冀教版分数的意义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

是他们在四年级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

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节课的学习是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

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

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含义等。

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重点。

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

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习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根据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3、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4、教学难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5、教学准备:每小组一张圆形纸片,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6个正方体,8个苹果图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特点,为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这一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材分析。

在准备的过程中,我感觉本单元的内容多,而且是本书中与旧教材区别最多的。

因此,在教案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也很多。

我们具体来看!一、教案内容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属于《数与代数》版块中数的认识。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

包括:1.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真分数与假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4.最大公因数与约分。

5.最小公倍数与通分。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二、教案目标。

1、《课程标准》关于这一内容的具体目标:(1)、进一步认识分数,探索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2)、会比较小数和分数的大小。

(3)、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4)、能找出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5)、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单元教案目标:(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3、教案重点:能正确的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4、教案难点:①理解分数和除法的关系②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三、编排上与旧教材的不同与联系1 •多侧面地展现了分数的来源。

2 •把因数、倍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教案。

3•关注数学的抽象过程,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4 •部分内容作了适当的精简处理或编排调整。

化例2 (分数化小数)五、教案课时第一课时课题:分数的产生及意义教案内容:分数的产生及意义教案目标:4 / 191、创设情境,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材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材分析一: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答分数应用打好基础。

二、本单元教学内容: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三、教学主要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真分数、假分数。

2、过程与方法: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熟练地进行分数与小数互化、假分数与整数和带分数的互化、约分和通分,会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会用分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单元知识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遇到问题会仔细地去分析、比较、思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四、本单元重、难点分析及关键:1、重点: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2、难点:理解单位“1”,分数单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约分与通分的方法,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有限小数。

3、关键: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本单元知识是下一单元的重要基础。

五、教材说明1. 本单元内容的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

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教材解读
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或由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这部分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及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单位“1”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经历建构分数意义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单位“1”的理解.
教学内容分析:
例1分四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呈现用实物图表示的一块饼、一个长方形、一根1米长的直条和由6个圆组成的一个整体,让让学生
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说说写出的每个分数的含义,从而引起对相关旧知的回忆,感受被平均分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积累具体的感性材料。

第二层次,引出单位“1”概念。

教材指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他叫做单位“1”。

这里把自然数“1”作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的台阶,一方面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是1个,用自然数“1”表示学生容易接受;先理解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再抽象成单位“1”,则降低了认知的难度。

另一方面,这样做也是由数概念扩展的规则所决定的-用“自然数1”过渡,显示了分数与自然数是有联系的,只有以自然数1为标准,分数的大小比较及四则运算才能实施。

第三层次,通过“上面的分数分别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这个问题,再次确认各个分数的单位“1”是什么,使抽象的概念回归到具体实例中去。

第四层次,从四个分数的具体含义中提取共同特征,概括分数的意义,揭示分数单位的含义。

分数单位是分数的计数单位,分数单位同自然数的计数单位本质是一致的。

由于分数单位是随着单位“1”被平均分成的份数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像自然数的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那样固定,这就使学生理解起来感到抽象、困难。

所以,教材在揭示分数单位的含义后,紧接着安排学生结合具体的分数进行交流,以帮助他们巩固对分数单位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