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教学目标】1、认识比喻句和拟人句,学习两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和用法。

2、通过微课的学习,掌握区分、判断比喻句与拟人句的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

3、用有趣的微课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乐于表达,喜欢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认识比喻句和拟人句,学习两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和用法,掌握区分、判断比喻句与拟人句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微课的学习,掌握区分、判断比喻句与拟人句的方法,正确运用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脚本】一、情境导入(配以唐僧取经动画,虚拟修辞王国)旁白: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自西行取得真经后,又在猴年被委以重任,前往东方极乐世界求取语文真经,以弘扬汉语言文化。

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修辞王国,正准备递上通关文牒,可谁知修辞国王却出了这样一道题,要答对了才给他师徒四人放行。

国王:各位高僧远道而来,想必见多识广,本网这有一题想请教各位:【出示】河边那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多像梳着长发的少女呀!国王: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动画:猪八戒与孙悟空争执的场景,对话气泡出示双方争辩的重要论据】猪八戒:(说话伴着鼻子哼气声)这可难不倒我老猪,一看这句子里有少女,呵呵呵~这一定是拟人句!【对话泡:句子中有少女,是拟人句!】孙悟空:呆子,尽知道看美貌女子,你没发现句子中有个“像”字吗?依俺老孙看,这多半是个比喻句!【对话泡:句子中有“像”字,是比喻句】猪八戒:猴哥,这少女可是人,把柳树当作人来写,这还不是拟人句!【对话泡:把柳树比作人来写,这是拟人句】孙悟空:这分明是把柳树比喻成少女,应该是比喻句!【对话泡:把柳树比喻成少女,是比喻句!】旁白:孙悟空和猪八戒各说各有自己的道理,谁也不让谁!这句话到底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呢?今天就请大家跟随刘老师一起学习一下比喻句和拟人句吧!二、学习比喻句和拟人句【出示:古代私塾课堂,先生讲课的场景。

黑色字体为重点知识,以文字形式展示】师:比喻句和拟人句都是重要的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它们的使用往往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达到妙笔生辉的效果。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教学设计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教学设计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点。

2、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能够判断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二、学习重难点: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能够判断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三、教学过程:同学你好!老师给你展示的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金色的草地》中的知识点:《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

那么怎样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呢?(一)比喻句。

1、定义: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2、结构:比喻句在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体是比作的事物或情境,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常见的比喻词有像、好像、是、好似、如、如同、宛如、仿佛等。

例句1: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把蒲公英比作手掌。

本体是蒲公英,喻体是手掌,比喻词是像。

3、比喻句的判断标准:“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喻体;“三看”有没有比喻词:“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例句2: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宛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

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

本体是露珠,喻体是珍珠,比喻词是宛如。

露珠和珍珠是不同性质的两类事物,把露珠比作珍珠,抓住了两者的相似之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露珠晶莹剔透的特点。

例句:3:春天就像慈祥的母亲,很温柔。

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把春天比作母亲。

本体是春天,喻体是母亲,比喻词是像。

春天和母亲,一个是物,一个是人,有本质区别,且二者都很温柔,给人温暖的感觉,有相似点。

例句4:小明长得像他爸爸。

这句话不是比喻句,不能只看比喻词,虽然小明和爸爸长相有相似之处,但二者都是人,本质相同。

(二)拟人句1、定义: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小学生比喻句和拟人句 辅导教案

小学生比喻句和拟人句 辅导教案

比喻句和拟人句教学主题分析:比喻句和拟人句是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中很重要的知识点,因为两者的概念相对接近,学生经常搞混,造成失分。

这类题目在小学语文考试的基础考查部分是必考题型,题目难度一般,赋分较高,一般每小题有4分以上。

重点:1、学会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写法。

2、会运用比喻和拟人这两个修辞手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难点:学会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写法。

一、课前热身练习A.把陈述句改成比喻句。

(1)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2)圆溜溜的柿子挂满枝头。

B.把陈述句改成拟人句。

(1)鸟在枝头鸣叫。

(2)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声音。

二、本次课主要内容知识点一: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一)比喻句概念: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

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真像”·····等。

分类: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1、明喻:是常用“像”或“好像”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明喻的表达方法是:A像B。

(会出现明显的比喻词)2、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喻词。

3、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没有比喻词。

例如(1)露似珍珠月似弓。

(明喻)(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暗喻)(3)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下黄色的泪珠里。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特点和区别,并能够正确识别和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识别和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1.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2. 如何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本、教学PPT。

2. 课堂练习题、小组讨论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比喻句或拟人句,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特点和区别,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互动: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一些练习题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比喻句和拟人句的魅力。

4.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喻句和拟人句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运用。

板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2. 正文:包括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特点、区别,以及如何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家完成。

2. 口头作业:让学生在家中与家长分享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知识。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特点和区别,并能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我会在下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困惑,以便我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课程的进度。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尝试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学生能够对比喻句和拟人句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能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够将这个知识点运用到他们的日常写作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案

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案

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案教案: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比喻和拟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学会辨析文本中出现的比喻和拟人,正确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3.培养学生的比喻和拟人意识,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比喻和拟人的概念和特点。

2.用具体的例子来区分比喻和拟人。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教师准备一幅画,上面画着一只带有人类表情的猫。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寻找其中的特点和特征。

3.学生观察后,教师给出提示:“这只猫的表情是不是像人类的表情?为什么?”4.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5.教师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拟人的概念。

Step 2:比喻和拟人的概念1.教师出示比喻和拟人的定义和解释。

2.教师讲解比喻的基本特点和用途。

3.学生思考和回答比喻的概念和特点。

4.教师讲解拟人的基本特点和用途。

5.学生思考和回答拟人的概念和特点。

Step 3:比喻和拟人的区分1.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辨析其中的比喻和拟人。

例子1:他像个猫一样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

比喻:他的懒散行为像猫一样。

拟人:将人的懒散行为直接赋予了猫。

例子2:小溪轻轻地唱着歌,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比喻:小溪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拟人:将小溪唱歌的行为赋予了非人的事物。

例子3:那叶子不断地掉落,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比喻:叶子掉落像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拟人:将叶子诉说故事的行为赋予了非人的事物。

2.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确定其中的比喻和拟人。

Step 4:练习和巩固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根据给定的句子判断其中是否包含比喻和拟人,并解释原因。

2.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互动。

3.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喻和拟人的区分。

四、教学延伸:1.教师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其中的比喻和拟人。

2.学生可以自己创作一些句子或段落,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进行语言表达。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 教案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 教案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 教案比喻与拟人的区别教案赞公庄小学张玲芝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比喻和拟人及其运用的正确与否。

2、指出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运用比喻和拟人这两个修辞手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难点: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三、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古井像一位温柔的母亲,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这句话到底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呢?(二)认识比喻句1、比喻句定义: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2、比喻句的构成及常见比喻词。

比喻句一般由三部分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组成。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3、比喻句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比喻句的作用(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运用比喻句应注意的问题(1)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而且喻体必须是常见、易懂,能使人清楚地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喻和被比喻的关系。

(2)比喻要贴切,紧紧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3)比喻要有感情色彩,应当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比喻运用不恰当常常表现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喻体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恰当,在运用时应当特别注意避免。

14、比喻句的判断。

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

“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

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三)认识拟人句1、拟人句定义: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及运用的教案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及运用的教案

比喻、拟人的区别及运用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比喻和拟人2.指出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效果3.运用比喻和拟人造句和写话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运用比喻和拟人这两个修辞手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难点: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三、教学准备练习题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判断下列哪个句子是比喻句,哪个句子是拟人句(1)月亮慢慢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3)我们家的“开心果”从学校回来了。

()(4)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二)说说比喻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三)请学生讲一下:什么比喻句和什么拟人句及其特点。

二.比喻与拟人的区别(一).判断下列哪个是比喻句,哪个是拟人句(1)她很像她表姐。

(2)天好像要下雨了。

(3)像白鳍豚这样的珍惜动物,我们要好好保护。

(4)他在别人家里却像个主人一样。

(5)她站在荷塘边,看着满塘的荷花,好像自己也变成其中的一朵。

(6)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二).讲解比喻的辨别。

1.教师讲解:句中有比喻词,但不一定是比喻句。

没有比喻词的也并不一定不是比喻句。

如:我抬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①.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②.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③.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2.判断拟人句的唯一标准是有没有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即在句子中能不能找到事物身上有人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的词语。

3.答题模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本体)比作(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句子表达)。

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呢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写活了,使文章更加生动,事物特点更加突出,可以形象的写出事物特征,并且可以使文章耐看,不枯燥无味,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情感,使文章更具情趣,更易理解。

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案

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案

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比喻和拟人的概念和特点;2. 学会分辨比喻和拟人的不同;3. 能够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1. 比喻和拟人的概念和特点;2. 比喻和拟人的分辨方法。

教学难点:1. 比喻和拟人的运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相关例句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比喻和拟人的概念;2. 提问:比喻和拟人有什么区别?二、讲解比喻和拟人的特点(10分钟)1. 比喻的特点: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强调相似性;2. 拟人的特点: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类特征或情感。

三、比喻和拟人的分辨(10分钟)1. 比喻的分辨:找出本体、喻体和比喻词;2. 拟人的分辨:找出拟人和被拟物的关系。

四、比喻和拟人的运用(10分钟)1. 比喻的运用:给出一个事物,让学生用比喻的方式进行描述;2. 拟人的运用:给出一个非人类事物,让学生用拟人的方式进行描述。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分辨练习: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分辨出哪些是比喻,哪些是拟人;2. 创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比喻和拟人的概念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正确分辨比喻和拟人。

学生也应该能够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案例分析:比喻和拟人的实际应用(10分钟)1. 分析比喻案例:分析经典比喻句子,如“时间是金钱”、“知识是力量”;2. 分析拟人案例:分析经典拟人句子,如“风儿轻轻吹过”、“月亮在微笑”。

七、互动讨论:比喻和拟人的创意运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讨论如何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创造有趣的句子;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欣赏和讨论。

八、拓展阅读:比喻和拟人的文学作品欣赏(10分钟)1. 分享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比喻和拟人句子;2. 学生欣赏和分析这些句子,体会比喻和拟人带来的艺术效果。

四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四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教学内容 1.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2.学习一个表达爱的排比句,并能运用到写亲情的习作中。

教学目标1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2.学习一个表达爱的排比句,并能运用到写亲情的习作中。

重难点重点: 1.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难点: 1.学习一个表达爱的排比句,并能运用在写亲情的习作中。

【比喻句】一、什么是比喻句?答: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方法。

运用比喻这一方法,可以在描绘一事物时,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二、比喻句分为几部分?答: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被比喻的事物,叫做本体;作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做比喻词。

三、比喻分为哪几种?答:根据比喻句的三部分(本体、喻体、比喻词)之间的关系变化,比喻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

四、明喻的比喻词有哪些?暗喻的比喻词有哪些?借喻有什么特点?答:明喻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如、好比、似、似的、如同、犹如。

暗喻的比喻词有:是、成为、称为、化作、成了等。

借喻的特点:即没有本体,也没有比喻词,只有喻体。

如: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五、“像”字句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它的非比喻用法如下:1、作比较。

例如:他长得像他爸爸。

2、表猜测。

例如:这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了。

3、表联想。

例如: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战士。

4、表举例。

例如:东北有许多特产,像木耳、猴头……5、表说明。

例如: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例:妈妈,在百花齐放的春天,我愿变成一束鲜花,让您闻到它的芬芳;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愿化成一阵凉风,让您感到它的清爽;在硕果累累的秋天,我愿变成一篮水果,让您品到它们的香甜;在瑞雪纷飞的冬天,我愿变成一件漂亮的棉衣,让您穿着既暖和又舒服。

巩固练习:,在的春天,我愿变成,;在的夏天,我愿变成,;在的秋天,我愿变成,;在的冬天,我愿变成,。

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案

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案

比喻和拟人的区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喻和拟人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喻的概念、种类及特点2. 拟人的概念、特点及运用3.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与联系4. 比喻和拟人在写作中的作用5. 比喻和拟人的练习与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比喻和拟人的概念及特点2.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与联系3. 比喻和拟人在写作中的运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喻和拟人的概念、特点及运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认识比喻和拟人手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探讨比喻和拟人的区别与联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比喻和拟人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比喻和拟人的概念、特点及运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认识比喻和拟人手法。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写作。

5. 讨论:分组讨论,探讨比喻和拟人的区别与联系。

6.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比喻和拟人在写作中的作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中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的准确性及其创造性。

2. 学生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于比喻和拟人理解深度。

3. 作业批改: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诗人来校讲座,分享他们创作中比喻和拟人的运用经验。

2. 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鼓励他们在作品中巧妙地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

3. 开展文学社团活动,让学生在社团中互相交流和学习比喻和拟人的技巧。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之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教学课件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教学课件
通过比较和赋予非人类事物人的性格与行为,我们可以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句 子,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教学课件
欢迎来到《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教学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探讨比 喻句和拟人句的不同之处,以及它们在语言中的应用场景。
比喻句的定义和特点
比喻句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两个事物进行隐喻性的比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所表达的意思。 它可以增加文章的形象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喻句的特点:
1 比较对象
2 修辞效果
3 表达方式
比喻句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 的直接比较,传达作者的观 点和思想;而拟人句则是将 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的行为 和特性。
比喻句通过隐喻性的比较增 强形象感,激发读者的联想; 拟人句则强调情感共鸣和增 强读者对事物的感受。
比喻句多用直接的比较词语, 如“像”、“如同”;拟人句则 通过赋予非人类事物人的性 质和特点来增强表现力。
比喻句的例子
比喻句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广泛应用,以下是一些例子:
冰雪消融
比喻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暴露及解决
心如止水
比喻内心平静、没有波澜。
拟人句的例子
拟人句可以赋予非人类事物人的性格和行为,以下是一些例子:
花儿笑了
形容花朵盛开时,给人愉悦的感觉。
大海咆哮
形容海浪翻滚,声音洪亮。
拟人句的特点:
1 赋予感情
通过赋予非人类事物情感和 动作,使其更具情感色彩和 表现力。
2 增强形象
通过人性化的描述,增加形 象的生动性和可视化效果。
3 情感表达
拟人句可以更好地传达作者 的情感和观点,引发读者的 共鸣。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虽然比喻句和拟人句都是修辞手法,但它们在表达上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讲认识修辞——比喻句和拟人句-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讲认识修辞——比喻句和拟人句-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讲认识修辞——比喻句和拟人句-人教(部编版)第四讲认识修辞——比喻句和拟人句【教学目标】1.了解修辞手法之比喻和拟人。

2.通过赏析及游戏让学生区分拟人句和比喻句,会造句。

复习巩固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进而明白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辨析赏美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赏析及游戏让学生区分拟人句和比喻句,会造句。

复习巩固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进而明白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赏析句子,进而明白比喻和拟人在短文中的作用。

【教学时数】三课时(2小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和练习文章。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40分钟)导入词: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同学们见面了,欢迎来到我们七彩快乐阅读的课堂!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国学诵读——大展宏图师:读经典,学做人!翻开你们的书本第四课“经典诵读”栏目,听老师先读一遍。

师:接下来跟老师一起朗读,看看谁的声音大,谁读得准!学生齐朗读。

师:读音准确!声音嘹亮!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读一遍,并思考这段《弟子规》是什么意思?生自读诵读内容,思考。

师:同学们,读完这段《弟子规》,你知道了什么?生:对父母要孝顺。

比如他们喜欢什么,你要知道。

他们不喜欢什么,你也要知道。

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操心等等。

师:是啊,这位同学明白了对父母要孝顺。

那其他同学们呢,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举举例说说。

生:我昨天还让妈妈生气了呢。

师:为什么让妈妈生气了呀?生:因为妈妈让我吃点肉,她说我只吃素菜,一点肉都不吃,营养是不均衡的。

我后来就夹了一些我喜欢吃的菜到旁边去了,不想听她催我吃肉。

然后,妈妈就不高兴了。

师:虽然不喜欢吃肉,但确实营养应该要全面,即使吃一点点肉,也不会怎样,为什么不让妈妈高兴高兴呢?毕竟,她辛辛苦苦地烧菜,就是想让你每样都吃些。

生:我知道了,老师。

师:孩子们,其实说到这,老师想送你们一句话“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

可能你们不知其义,没关系,这个就留作家庭小作业,请你们回去后去查阅资料,下周来说说你的认知。

《如何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微课设计

《如何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微课设计

小学语文《如何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微课设计学校: 阿坝州黑水县芦花小学教师:张杨春科目:小学语文时间:2015年10月16日一、课题名称:《如何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二、教学目标:1、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和特点。

2、能够准确判断比喻句和拟人句。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和特点。

难点: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

四、教学过程1、了解比喻句的定义和结构。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比喻句。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 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

“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

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2、了解拟人句的定义和特点。

那么什么是拟人句,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是物的人格化。

拟人句有三个特点:(1).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2).不能出现比喻词;(3).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如何识别拟人句,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

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春姑娘翩翩起舞来到了人间”中“春天”怎么能“翩翩起舞”呢,这里显然把春天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3、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和拟人句有许多相似之处,当把一种物比作人的时候,就容易把比喻句误认为拟人句,但只要根据上面比喻句和拟人句各自的定义、特点来判断,就不会错了。

二年级-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讲课教案_2022年学习资料

二年级-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讲课教案_2022年学习资料
春天的-琴声-野花是春天的-音符-比喻-嫩芽是春天的-眼睛-小溪是春天的-眉毛-丁丁冬冬-吐出嫩芽人-树木-开一两朵-探出头来
1怎么区分比喻和拟人?-•天空中的里星眼睛一眨一眨的。-小东西-小人-主典就好像于个不开口的老师于样。-小 -比喻词-小B
判断一下:-微风柔和地吹,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拟人-•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春风像个慈祥的母 ,拂着你的脸颊。-比喻-•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荷塘里 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弟弟的脸蛋像苹果一样又圆又红-·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比喻词-人物名称
1.什么是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小A-小B-2.比喻句中一定要有什么?-本体-喻体-比喻词-好像、仿佛 -似的、好似、-宛如、如、像
1.什么是拟人句?-把事物当作人来描写-小东西小人-让没有生命的东-西像人一样动起-来。做人的动作、-表情 -2.拟人句怎么写?-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落叶随着风翩翩起舞-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小东西-小人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教案[教材]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教案[教材]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教案[教材] 比喻与拟人的区别教案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比喻和拟人及其运用的正确与错误2.指出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效果3.运用比喻和拟人造句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运用比喻和拟人这两个修辞手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难点: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三、教学准备练习题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判断下列哪个句子是比喻句,哪个句子是拟人句 (1)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拟人)(2)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比喻)(3)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拟人) (4)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比喻)2.说说比喻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2)把枫叶比作邮票(4)把小兴安岭比作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3.请学生讲一下自己知道的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二)比喻与拟人的区别1.判断下列哪个是比喻句,哪个是拟人句 (1)天上的星星像小朋友的眼睛一眨一眨,真漂亮~ (2)风儿轻轻吹,牡丹花在风中笑弯了腰。

2.讲解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1)教师讲解:判断比喻句的唯一标准就是有没有将一种事物或情境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境,也就是本体和喻体。

有时也可用比喻词来区别,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宛如、仿佛、成了、变为等。

但是:他长得像他爸爸,这句话不是比喻句,不能只看比喻词。

比如:听了这个消息,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里的比喻词是“像”,本体是“他”,喻体是“蚂蚁”,而且人和蚂蚁,一个人,一个是动物,有本质区别,所以这句是比喻句。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判断拟人句的唯一标准是有没有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即在句子中能不能找到事物身上有人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的词语。

小学生比喻句和拟人句辅导教案

小学生比喻句和拟人句辅导教案

小学生比喻句和拟人句-辅导教案第一章: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基本概念1.1 比喻句的定义和特点比喻句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生动地描述或说明其中一个事物。

比喻句通常由本体(被比较的事物)、喻词(比较的词)和喻体(比较的对象)组成。

1.2 拟人句的定义和特点拟人句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情感或行为,以便更生动地描述或说明这些事物。

拟人句通常由非人类事物和赋予其的人类特征组成。

第二章:比喻句的类型和用法2.1 直接比喻直接比喻通过明显的比较词(如“像”、“如”、“似”)将本体和喻体进行比较。

例如:“他的脸色像白纸一样苍白。

”2.2 隐喻隐喻不使用明显的比较词,而是通过暗示或间接的方式进行比较。

例如:“她是我的明灯,引导我前行。

”第三章:拟人句的类型和用法3.1 拟人句的基本结构拟人句通常由一个非人类事物和一个描述其人类特征的词或短语组成。

例如:“风儿轻轻地吹拂着树叶。

”3.2 拟人句的扩展拟人句可以通过添加描述性的语言和细节,使其更加生动和具体。

例如:“清晨的阳光轻轻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第四章: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创造性和应用4.1 创造性的重要性创造性地使用比喻句和拟人句可以使文本更加生动、有趣和引人入胜。

创造性的表达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2 应用举例通过举例说明如何将比喻句和拟人句应用于写作和口头表达中。

例如:用比喻句描述一个人的心情,如“他的心情像暴风雨一样汹涌澎湃。

”用拟人句描述自然景观,如:“清晨的森林轻轻地呼吸着,仿佛在述说着它的秘密。

”第五章:练习和拓展活动5.1 练习题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练习使用比喻句和拟人句。

例如:根据给定的本体,选择合适的喻词和喻体,构成一个比喻句。

5.2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活动,如创作故事、诗歌或画作,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

例如:让学生创作一个以“奇幻森林”为主题的故事,尽量多使用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修辞拟人修辞教学教案

比喻修辞拟人修辞教学教案

比喻修辞与拟人修辞教学教案第一章:比喻修辞概述1.1 比喻的定义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生动、形象地表达意思。

比喻通常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部分。

1.2 比喻的类型直接比喻:直接用比喻词进行比较,如“他是我的明灯”。

间接比喻:通过暗示或象征的方式进行比较,如“她是团队的力量”。

第二章:拟人修辞概述2.1 拟人的定义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情感或行为,以便更生动、形象地表达意思。

拟人通常用于描绘自然、动物、抽象概念等。

2.2 拟人的类型直接拟人:直接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如“风儿在耳边低语”。

间接拟人:通过暗示或象征的方式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如“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着微笑”。

第三章:比喻与拟人的运用与区分3.1 比喻与拟人的运用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事物,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一个事物。

拟人通过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使读者产生更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印象。

3.2 比喻与拟人的区分比喻侧重于两个事物的相似性,而拟人侧重于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

比喻通常通过比喻词进行明确比较,而拟人则通过描述非人类事物的行为或情感来暗示其人性特征。

第四章:比喻与拟人在写作中的应用4.1 比喻在写作中的应用比喻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意图。

比喻可以帮助读者建立对新概念的直观理解。

4.2 拟人在写作中的应用拟人可以使抽象概念或非人类事物更具有生命力和亲切感,增加读者的兴趣和情感投入。

拟人可以用于描绘场景,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沉浸感。

第五章:比喻与拟人的创作练习5.1 比喻创作练习练习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尝试使用不同的比喻类型。

练习编写比喻句,注意使用恰当的比喻词和描述。

5.2 拟人创作练习练习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尝试使用不同的拟人类型。

练习编写拟人句,注意描述非人类事物的行为或情感。

第六章:比喻与拟人的作用与效果6.1 比喻的作用与效果比喻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抽象或复杂的概念更直观易懂。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共5篇)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共5篇)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共5篇)第一篇: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学情分析】比喻和拟人是学生在阅读和习作中最常见的两种修辞手法,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比喻和拟人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给文章增加文采,但是学生容易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混淆。

【学习目标】1、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点,会写比喻句和拟人句。

2、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能够判断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3、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句意,能够对比喻句和拟人句做一个分析评价。

【学习重难点】1、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能够判断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2、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句意,能够对比喻句和拟人句做一个分析评价。

【学习流程】一、质疑导入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比喻和拟人是同学们在阅读和习作中最常见的两种修辞手法。

那么怎样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呢?二、比喻句1、概念: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2、比喻句在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体是比作的事物或情境,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常见的比喻词有像、好像、是、好似、如、如同、宛如、仿佛等。

3、判断标准:判断比喻句的标准就是有没有将一种事物或情境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境,也就是本体和喻体。

相似点4、例句分析①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宛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

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比喻词是宛如,本体是露珠,喻体是珍珠。

把露珠比作珍珠,抓住了两者的相似之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露珠晶莹剔透的特点②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的丝绸。

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比喻词是像,好似本体是菊花喻体是绣球,丝绸把菊花比作绣球和丝绸,形象生动的表现了菊花从远处看的形状和摸起来细腻丝滑的感觉。

③小明长得像他爸爸。

这句话不是比喻句,不能只看比喻词,虽然小明和爸爸长相有相似之处,但二者都是人,本质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与拟人的区别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比喻和拟人及其运用的正确与错误
2.指出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效果
3.运用比喻和拟人造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运用比喻和拟人这两个修辞手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难点: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三、教学准备
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判断下列哪个句子是比喻句,哪个句子是拟人句
(1)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拟人)
(2)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比喻)【
(3)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拟人)
(4)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比喻)
2.说说比喻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2)把枫叶比作邮票
(4)把小兴安岭比作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作比方的事物
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
3.请学生讲一下自己知道的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二)比喻与拟人的区别
1.判断下列哪个是比喻句,哪个是拟人句
(1)天上的星星像小朋友的眼睛一眨一眨,真漂亮!
(2)风儿轻轻吹,牡丹花在风中笑弯了腰。

2.讲解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1)教师讲解:
①判断比喻句的唯一标准就是有没有将一种事物或情境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境,也就是本体和喻体。

有时也可用比喻词来区别,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宛如、仿佛、成了、变为等。

(
但是:他长得像他爸爸,这句话不是比喻句,不能只看比喻词。

比如:听了这个消息,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里的比喻词是“像”,本
体是“他”,喻体是“蚂蚁”,而且人和蚂蚁,一个人,一个是动物,有本质区别,所以这句是比喻句。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②判断拟人句的唯一标准是有没有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即在句子中能不能找到事物身上有人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的词语。

比如:春天来了,春姑娘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人间。

这里把春天拟作人,而且还有了人一样的动作,迈着步子就走来了。

所以是拟人句。

这里有一种情况:如果是把一个事物比喻成人,那么我们只能说它是比喻句,而不能说成是拟人句。

如: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

这里虽然表面上是看,以为把春天拟作了人,但是仔细一看,能找到本体和喻体,本体就是春天,喻体是青年,所以这句是比喻句。


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写活了,使文章更加生动,事物特点更加突出,可以形象的写出事物特征,并且可以使文章耐看,不枯燥无味,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情感,使文章更具情趣,更易理解。

(2)学生自己总结区别方法
(3)学生通过练习区别
①这些小蝌蚪大头大尾巴,像小姑娘的辫子,黑油油的,真好看!(比喻)
比喻词:像
本体:小蝌蚪
喻体:小姑娘的辫子
,
②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比喻)比喻词:像
本体: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鲜花嫩草
喻体:珠宝
③风儿轻轻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拟人)
④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拟人)
⑤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
⑥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拟人)

⑦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宛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

(比喻)
比喻词:宛如
本体:露珠
喻体:珍珠
⑧夜晚,湖面静静的,仿佛是一面巨大的银镜,坐落在山脚下。

比喻词:仿佛
本体:湖面
喻体:银镜

(三)练习题
1.用直线划出拟人句,波浪线划出比喻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2.分别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造两个句子,如果学生造不出来,老师举例。

五、课后作业
1.找两个比喻句和两个拟人句,说一说比喻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拟人句这样写的好处。

2.造句
六、板书设计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方法
比喻本体喻体比喻词
拟人有人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等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