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课件PPT

3. put on 增加(体重);发胖;穿上 e.g. They’ve put on five pounds. 他们体重增加了5磅。 It’s cold outside. Please put on your coat. 外面冷,请穿上大衣。4. pound n. 磅;英镑(可数名词) e.g. The desk weighs 5 pounds. 这张课桌重5磅。
I like…, I think…
1a Match the pictures with the descriptions.
Presentation
1. ___ The Water Festival in Thailand2. ___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Hong Kong3. ___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in Beijing4. ___ The Lantern Festival in Jiangxi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
The Water Festival 泼水节
Christmas Day 圣诞节
April Fool’s Day 愚人节
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 Why?
I like Mid-Autumn Festival, because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very delicious!
I like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 think the races are so interesting to watch.
n. 陌生人
n. 亲属,亲戚
2b Wu Ming did a lot of fun activities, but there were also downsides. Listen again and fill in the chart.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和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和法治 复习课件 (共24张PPT)

a.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 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b.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3、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a.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 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1、选择法治道路的必要性/法治的意义(为什么要实行法治?)
(1)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2)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
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 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3)追求并奉行法治已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4)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
3、依法行政的要求及核心
(1)含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 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 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2)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4、建设法治政府/如何落实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1)政府角度: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 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 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2)个人角度: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4、建设法治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怎么办)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 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 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 法、全民守法)
b.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3、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a.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 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1、选择法治道路的必要性/法治的意义(为什么要实行法治?)
(1)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2)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
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 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3)追求并奉行法治已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4)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
3、依法行政的要求及核心
(1)含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 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 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2)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4、建设法治政府/如何落实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1)政府角度: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 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 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2)个人角度: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4、建设法治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怎么办)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 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 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 法、全民守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件(共14张PPT)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 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实验步骤】 1.制取氧气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6.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_为__了__增__大__铁__丝__与__氧__气__的__接__触__面__积____。 ②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_防___止__燃__烧__产__生__的__高_ _温_熔__融__物__溅__落__,__使___瓶__底__炸__裂___。 ③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的适宜时刻和方法是_待___火__柴__即__将___燃 _尽_时__,__从__瓶__口__往__下___缓__缓__伸__入__瓶__中__。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3.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 ,其中正确的是( A )
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 本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 A ) 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B.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 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2)操作步骤: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是___把__导__管__的___一__端__插__入__水___中__,__双__手___紧_ 握 _试___管___,若___导__管__口__有___气__泡__冒__出_____,则装置不漏气。
【实验目的】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 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实验步骤】 1.制取氧气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6.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_为__了__增__大__铁__丝__与__氧__气__的__接__触__面__积____。 ②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_防___止__燃__烧__产__生__的__高_ _温_熔__融__物__溅__落__,__使___瓶__底__炸__裂___。 ③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的适宜时刻和方法是_待___火__柴__即__将___燃 _尽_时__,__从__瓶__口__往__下___缓__缓__伸__入__瓶__中__。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3.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 ,其中正确的是( A )
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 本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 A ) 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B.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 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2)操作步骤: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是___把__导__管__的___一__端__插__入__水___中__,__双__手___紧_ 握 _试___管___,若___导__管__口__有___气__泡__冒__出_____,则装置不漏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英语课件: Unit2(共35张PPT)

九年级上册Unit 2
例题跟踪演练 (B ) 4. (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 There are fifty students in Class One. Twenty of them are boys, __________ are girls. A. the other B. the others C. others D. anther 解析:本题考查代词。根据句意可知twenty boys是fifty students里面的一部分,而横线处 表示特定的另一部分且横线处作为are的主语。
九年级上册Unit 2
A rooster lying on the ground lied that he laid an egg yesterday. 一个躺在地上的公鸡撒谎说他昨天下了一颗 蛋。 He lay on the floor, reading a book. 他躺在地板上看书。 The small town lies among the mountains. 小镇位于群 山之中。 I’m sorry I lied to you. 我很抱歉向你撒了谎。 He laid the book on the table. 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九年级上册Unit 2
例题跟踪演练 ( A ) 3. When she came back a few days later, she found that all things still ______ where she had ______ them. y; laid id; laid y; lain D.lying; lain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易混词。根据句意可知第一个横线 处动词的主语是all things, 所以动词表达的是位于;第 二个横线处动词的主语是she,所以动词表达的是放置。 且整个句子是用的是过去时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共25张PPT)

硫
淡黄色固体
淡蓝色火焰, 蓝紫色火焰, 放热,生成 放热,生成
点燃
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二氧化硫
注意:在集气瓶里装了少量水,是为了吸收有毒的二氧 化硫气体,以防污染空气。
课本P46实验:木炭燃烧
实验步骤: ①用镊子夹取较薄的木炭片在酒精灯上加热。
②待木炭在空气中加热变红后再将木炭由瓶口向 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应
B.氧气具有可燃性
C.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
气易溶于水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
合反应
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
因A果.关因系为不磷成燃立烧的能是产生白烟,所以D可用
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 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 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 燃料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观察、思考
观察集气瓶中的氧气并描述其颜色、状态 想一想,氧气有气味吗?
氧气能溶于水吗?
提问: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 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2、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2-2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满氧气 的集气瓶中。
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 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
检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 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木条复 燃,则证明瓶内是氧气
③木炭燃烧后,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盖上玻璃片,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报告
反应物的 反应物的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文字表 名称 色、态 燃烧现象 燃烧现象 达式
木炭
黑色固体
发出红光, 放热,生成 使澄清石灰 水变白色浑 浊的气体
发出白光, 碳+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2单元课题2《氧气》精品ppt课件

A+B…
AB
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3.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 反应叫缓慢氧化。
注意:生活中,缓慢氧化的例子很多,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 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钢铁制品的生锈等。
新课讲解
归 纳 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
新课讲解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1: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
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点击 画面
播放
【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动画
【实验结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
【说明】这一实验可以用来检验氧气的存在: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 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装的是氧气。
新课讲解
实验2: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观察 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然后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 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再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 比较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
新课讲解
三、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红磷、氧气 硫、氧气 铁、氧气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硫 四氧化三铁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上述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新课讲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 种物质的反应。
D
A.硫粉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4.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红磷在纯氧中燃烧没有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课件(共14张PPT)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检验:把一根_带__火__星__的__木__条__伸入集气瓶中,如果_木__条__复__燃__, 证明是氧气。 注 意: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但本身不能燃烧,不具有 可燃性。 可燃物在氧气中的燃烧
物质
反应现象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微___弱__的__淡__蓝___色__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硫 _明__亮___的__蓝__紫__色___火焰,生成__有__刺___激__性__气__味____的气体
8.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里,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的气 体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D ) A.木炭 B.蜡烛 C.铁丝 D.红磷
9.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D )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0.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能供给呼吸 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具有可燃性 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__更__旺___,发出__白__光___,生成的气体 木炭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变___浑__浊___
铁
在空气中加热,只能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火__星___四__射___, 生成__黑__色__固___体____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化 合 反 应 : 由 _两__种__或__两__种__以__上__ 物 质 生 成 __另__一__种__ 物 质 的 反 应 。 (A + B→AB) 氧化反应:(1)_物__质__与__氧__气___发生的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 它具有__氧__化__性___。 (2)分类:剧烈的氧化反应,比如燃烧;缓慢氧化,比如动植物的呼吸 等。
11.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所属反应类型”的描 述正确的是( A ) A.铁丝——火星四射——化合反应 B.硫——微弱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 C.磷——大量白雾——氧化反应 D.石蜡——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化合反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 第二单元 课题1(第1课时) 教学课件(23张PPT)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贡献(阅读课本26页)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
出空气由氧气和氮 气组成
加
汞 + 氧气 热
拉瓦锡研究 空气成分所 用的装置
氧化汞(红色粉末)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空气成分的发现
❖最初人们以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
证明了其中有氧气和氮气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了稀有气
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B )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冷却到室温才打开弹簧夹
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 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
偏大的是( C )
A.装置漏气 B.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 C.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 塞紧瓶塞 D.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 就打开弹簧夹
答:(1)点燃红磷后,插入集气瓶的速度 太慢,导致部分气体从集气瓶口膨胀逸出。 (2)弹簧夹未夹紧,红磷燃烧放热,导致 部分空气从导管口膨胀逸出。
空气 的成分
3.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氮气
氧气
稀有 气体
二氧 化碳
其他气 体杂质
体积
78%
分数
巧记空气的成分
氮七八,氧二一,
零点九四是稀气;
还有两个点零三,
4.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 积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
答:(1)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装置漏气; (3)红磷的量不足; (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小,红磷不能继 续燃烧。
5.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大于集气 瓶总体积的1/5,会是什么原因呢?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复习: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课件

(1)空气的污染分两类:有害气体______、___C__O_、_____S_O2
NO2
煤等化石燃料
三废种气及、粉汽尘车。 尾污气染、源农有作物__秸__秆__的__焚__烧_等__。___的燃烧、工厂排出的
(2)净化空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_____________ 开发新能源
(_答__案__合__理__即__可__)_等(写出一点)。
(2)试管中装入的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满氧气的操作过程是:等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一
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 (4)实验室也常用上述实验室制备甲烷,推测其反应物是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要预先加入少量水。
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防止(
)。
③A.氯水酸倒钾流制氧气实验完毕,B先.将温导度管过移高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C.容器破裂
D.反应过慢
剖析:①在试管中加热胆矾,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 防止冷凝水流入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②铁丝在氧气中燃 烧,集气瓶中要预先加入少量水,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炸裂 瓶底;③氯酸钾制氧气实验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 热,它答们案的:目C的都是为了防止水倒流入反应容器,引起容器破 裂。
合来制取,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高__锰_酸__钾_________。
2KMnO4
K2MnO4+MnO2+O2↑
(2)实验室还能采用单独加热__________的方法来制氧气,
(3)实验室还可采用加热_______和氯_酸__钾_____的二混氧合化物锰 来制 MnO2
初中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课件PPT版

the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节
When is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t falls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lunar month, usually in September. This day was also considered as a harvest(收获) festival .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
When is the Dragon-Boat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lso called the Duanwu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
Period 1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say what festivals they are.
paper-cuts
firecrackers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春节
When is the Spring Festival?
It falls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1st lunar month, usually in January or February. It starts with the New Moon(新月)on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year and ends
on the full moon(满月)15 days later.
How do Chinese people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无色无味的气体:
答案 (1)O2 (2)P2O5 (3)SO2 (4)CO2、O2、N2 解析 (1)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化学符号是O2;(2)白色固体是五氧 化二磷,化学符号是P2O5;(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化学符号 是SO2;(4)无色无味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氧气、氮气,化学符号分别是 CO2、O2、N2。
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C项,液态氧可作助燃剂是氧气的用途,不是
氧气的化学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D项,氧气能氧化许多物质,这是氧气 的化学性质,故D符合题意。 答案 D
知识点二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项目 概念 特点 举例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多变一” 木炭、硫等与氧气的反应 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有氧参加反应 木炭、硫、蜡烛等与氧气的反应
5.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蔗糖பைடு நூலகம்溶解
)
C.酒和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 答案 B 蔗糖的溶解属于物理变化,不包含缓慢氧化的过程。
1.氧气的化学性质 (
)
A.比较活泼,在高温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B.很活泼,在常温时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C.不活泼,在常温时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很不活泼,高温时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4.如图2-2-3所示,如果A、B两圆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请你根 据两圆的关系来回答下列问题。
(1)C表示
图2-2-3
。
(2)请你写出一个属于C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你认为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属于 “C”);硫+氧气 二氧化硫属于 (填“A”“B”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教学课件

稀有气体是混合物,包括氦、氖、氩等气体。
探究点二:保护空气
1.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止 (1)空气中有害物质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 氮(NO2)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2)污染的三大类型
SO2、NO2等 氟利昂等 CO2含量增加
酸雨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
2.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煤燃烧排放的烟气CO2 、SO2
2.氧气的检验 (1)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即氧气能支持燃烧)。 这一实验可以用来检验氧气的存在: 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 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装的是氧气。 讨论:现桌上有四瓶无色气体,分别 是氧气、空气、氮气、二氧化碳,如何 区别?
二、 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即氧气能支持燃烧 ) (助燃性)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探究点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点低。密 度:1.251g/L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活泼) 用途:
超导试验车 冷冻剂
制氮肥 化工原料
【易错易混提示】误认为二氧化碳是污染空气的有害 气体。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是烟尘和有害气体(如二 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二氧化碳在空气 中含量过多会对人体有害且造成“温室效应”,但二 氧化碳无毒,也不会污染空气,所以它不是污染空气 的有害气体。
1.保护环境、保护空气清洁的有效措施是( B)
S
O2
SO2
注意事项 ①硫用量不要太多,防止生成物对空气造成污 染; ②在瓶底部盛放少量水为了吸收二氧化硫。
3.硫与氧气反应
探究点二:保护空气
1.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止 (1)空气中有害物质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 氮(NO2)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2)污染的三大类型
SO2、NO2等 氟利昂等 CO2含量增加
酸雨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
2.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煤燃烧排放的烟气CO2 、SO2
2.氧气的检验 (1)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即氧气能支持燃烧)。 这一实验可以用来检验氧气的存在: 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 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装的是氧气。 讨论:现桌上有四瓶无色气体,分别 是氧气、空气、氮气、二氧化碳,如何 区别?
二、 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即氧气能支持燃烧 ) (助燃性)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探究点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点低。密 度:1.251g/L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活泼) 用途:
超导试验车 冷冻剂
制氮肥 化工原料
【易错易混提示】误认为二氧化碳是污染空气的有害 气体。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是烟尘和有害气体(如二 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二氧化碳在空气 中含量过多会对人体有害且造成“温室效应”,但二 氧化碳无毒,也不会污染空气,所以它不是污染空气 的有害气体。
1.保护环境、保护空气清洁的有效措施是( B)
S
O2
SO2
注意事项 ①硫用量不要太多,防止生成物对空气造成污 染; ②在瓶底部盛放少量水为了吸收二氧化硫。
3.硫与氧气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课件Unit 2

③I used to spend a lot of time playing games with my friend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④I hardly ever have time for concerts._____________.
6.himself herself myself themselves ourselves 7.patient adj. patience n. 8.in the end; finally; at last 9. make a decision make a decision to do sth=decide to do sth make a decision of sth 做出…的决定 10.to one’s surprise 令某人惊奇的是 to one’s delight/joy 令某人高兴的是 to one’s sorrow 令某人悲伤的是
Unit 2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Words and Expressions
1. used to 过去常常;以前常常;以前(现在 已不如此) used to do sth
I used to live there when I was young. I used not to live there when I was young. I didn’t use to live there when I was young. 区别:be/get used to sth/doing 习惯于 be used to是“习惯...”的意思 ,后接名词,表示状 态 e.g. He is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他习惯了早起 Mary is used to her husband's bad temper Mary习 惯了她丈夫的坏脾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一: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法、德、日各国工业生产 下降情况表: 美国 70% 英国 50% 德国 69.1% 法国 48% 日本 50%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 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中的新应用。” ——罗斯福
(2)材料二中“旧民主秩序中的新应用”、材料三“用德国的 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分别是指这两个国家为摆脱危机采取 的什么行动?
美国:罗斯福新政 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
材料三: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 得每天的面包”,夺取新的“生存空间”。1936年3月7日, “冬季训练行动”,德国军队开进莱茵区 ,希特勒宣布“凡 尔赛和约的精神已经被摧毁”。 ---摘自希特勒《我的奋斗》
材料三: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 包”,夺取新的“生存空间”。1936年3月7日,“冬季训练行动”,德 国军队开进莱茵区 ,希特勒宣布“凡尔赛和约的精神已经被摧毁”。 ---摘自希特勒《我的奋斗》
材料一: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法、德、日各国工业生产 下降情况表:
九年级下第二单元 复习课
阜康市二中
姬健伟
1919年,第一 次大战战胜国对战 败国媾和的会议在 巴黎凡尔赛宫召开, 美、英、法的政府 首脑操纵了和会。 图为参加会议的美 国总统威尔逊(右 一)、英国首相劳 合· 乔治(左二) 和法国总理克里孟 梭(左三)。
伍 德 罗 ·
●“十四点原则” ●夺取世界霸权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1、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 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这句话是 说凡尔赛体系激化了众多矛盾,其中不包括( B ) A、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B、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倡导召开华盛 顿会议的主要目的是( A ) A、改变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独霸地位 B、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C、取得同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美国 70%
英国 50%
德国 69.1%
法国 48%
日本 50%
(1)读材料一的表格,找出在这场危机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 两个国家?
美国、德国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 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中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 包”,夺取新的“生存空间”。1936年3月7日,“冬季训练行动”,德 国军队开进莱茵区 ,希特勒宣布“凡尔赛和约的精神已经被摧毁”。 ---摘自希特勒《我的奋斗》
(3)材料三中“凡尔赛和约的精神”是怎样被“摧 毁” 的?
1936年3月德国军队开进莱茵区 , “摧毁” 了“凡尔赛和约的精神”。
战后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国际新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开始瓦解
稳定繁荣 经济大危机
摆 脱 危 机 缓 和 矛 盾
激化 矛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德 国 日 本
欧 、 亚 战 争 策 源 地
罗 斯 福 新 政
危机 背 景: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时 间: 1933年开始 目 的: 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消除经济危机 特 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对工业的调整 中心措施: 意 义: 经济缓慢恢复,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得到调整 巩固和发展
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简表
国别 意 大 利 德国 日本 背 景 建立标志 时间 头目 影响
大 卫 · 劳 合 乔 治
乔 治 · 克 里 孟 梭
威 尔 逊
·
●削弱德国 ●保持英国的优势 ●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复仇 ●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 ●重建欧洲大陆的霸权
凡 尔 赛 华 盛 顿 体 系
凡 尔 赛 体 系
时 间
参加国
三巨头
1919年1月 27个国家 劳合•乔治、克里孟梭、威尔逊 签订《凡尔赛和约》及对奥、匈、保、土和约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的工具。
6、观看《我的19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和会上,日本要求确认大战期间它所侵占的全部土地,特 别是使它大山东的权益合法化。
材料二:
电影《我的1919》中,中国代表顾维钧慷慨陈词:“……那 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日本代表),你们日本在全世界人面前 偷了我们的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四万 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是不是盗窃,是 不是无耻,是不是极端的无耻。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 圣者孔子就诞生在这里。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山东是中国的, 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中国不能失去, 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1921年—1922年 参 加 国 美、英、法、日、意、中、荷、比、葡
时 间
“扬汤止沸”
“抱薪救
经 济 大 危 机
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经 根本原因续时间特别长(1929—1933年)
3、破坏性特别大
影
响: 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暴露无遗,引发政治
内 容
(西方) 作 用
—
国际联盟1920年,日内瓦。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继 续
华 盛 《四国条约》相约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属地的权益 顿 《五国条约》 美国取得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 体 《九国公约》 打破日本在一战期间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 系 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 (东方)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作 用
3、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 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美国( A ) A、实施新政 B、与苏联争霸 C、发展知识经济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亚洲战争策源地分别是( C ) A、意大利、德国 B、英 国、日本 C、德 国、日本 D、意大利、日本 5.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目的是( ) D A.改革美国政治制度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 C.兴建公共工程 D.消除经济危机
①在哪次国际会议上出现了以上两则材料所反映的情形?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
②此次会议对山东作出了怎样的处理,说明了什么? 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拒绝了中国的要求,把德 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全部移交给日本。 说明“弱国无外交”。
③等到何时,英美等国改变了态度,其动机如何? 华盛顿会议期间,英美出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的动机, 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
罗斯福新政
欧、亚 墨索里尼 战争策 源地形 成,严 经济危机 希特勒上台 1933年 希特勒 重威胁 世界和 政治危机 “二二六”兵 1936年 军部强硬派 平 变
第一次 法西斯党徒 1922年 世界大战 向罗马进军
希特勒会见墨索里尼
1937年, 德、意、日法 西斯国家相互 勾结,结成侵 略性的军事政 治集团。这个 集团称为 “柏林—罗 马—东京轴心” 又称轴心国集 团。
材料解析题解题指导
材料解析题三个环节:读、找、答
读:
结合问题仔细阅读全部材料,不仅要读正文(或 表格数据、图片主体),还要读提示语注释、材料 来源、图片的背景等,不要放过材料中的任何细节。
找: 找出材料中有助于解题的信息(显性和隐性)
找出材料与教材的关联。
答: 坚持”论从史出”。
力求全面准确,简明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