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评价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并制定了评价考核办法,以监督和推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责任。
首先,评价考核办法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和责任主体。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涉及到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因此,评价考核办法应明确不同指标的权重和考核方法,以确保科学公正。
同时,评价考核办法还应明确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并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
其次,评价考核办法要注重激励和约束相结合。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仅靠单纯的激励可能难以实现全面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因此,评价考核办法应采取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方式,既给予表现出色的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一定的奖励和荣誉,激发其积极性,又对不履行职责的加强监督和问责。
再次,评价考核办法要注重实时动态监测和评估。
生态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与考核应当及时反映环境变化和生态修复的效果。
因此,评价考核办法应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采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数据,及时分析评估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情况,提供科学依据,为决策提供参考。
最后,评价考核办法要注重公开透明和舆论监督。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评价考核办法应当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让社会各界和公众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情况,提高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和支持,同时,舆论监督也是评价考核办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媒体和社会各方的监督,促使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应当明确指标体系和责任主体,注重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实时动态监测和评估,以及公开透明和舆论监督。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同时,评价考核办法也应与时俱进,随着生态环境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不断完善和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如何评估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如何评估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其评估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评估方法,并通过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举例,最终得出实践导向的结论。
首先,评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可以从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进行。
资源利用效率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关键指标之一。
可以通过统计数据,比如能源消耗、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的变化来评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例如,可以计算单位GDP 能源消耗量的减少情况,单位面积的农田产量提高情况等。
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生态文明建设是否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其次,评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可以从环境质量的角度进行。
环境质量指的是生态环境的状况,包括大气质量、水质状况、土壤质量等。
可以通过监测数据,比如空气中PM2.5浓度、水体中重金属含量等来评估环境质量的改善情况。
例如,可以对比不同年份的大气污染指数、水质指数等数据,分析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通过这些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评估生态文明建设是否实现了环境质量的提升。
再次,评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可以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进行。
生态系统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恢复能力,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等。
可以通过生物调查数据,比如野生动植物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等来评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改善情况。
例如,可以对比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的生物调查数据,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
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生态文明建设是否实现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提升。
最后,评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可以从社会满意度的角度进行。
社会满意度指的是社会对于生态环境的满意程度和认可程度。
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等方式,比如问卷调查、公众参与评估等来评估社会满意度的提升情况。
例如,可以对比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社会满意度的变化趋势。
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生态文明建设是否实现了社会满意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评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可以从资源利用效率、环境质量、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社会满意度等多个角度进行。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
1.生态环境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水质、自然资源利用、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指标。
评价时需考虑各地的区域性差异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2.经济发展指标:包括经济增长、就业增加、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指标。
在评价中需要关注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贡献。
3.环保行政管理指标:包括环保法规制定和执行、环保标准及监测等方面的指标。
评价时需关注政府部门和行业自律机制的运作情况。
4.公众参与度指标:包括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参与环保行动等方面的指标。
评价时需关注公众对环保事业的认同度和参与能力。
评价模型: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模型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指标,因此常用多元评价方法来构建评价模型。
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层次分析法:将各个指标按照重要程度分层,然后进行比较和判断,最终得出总体评价结果。
2.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各个指标的权重和数值用模糊数表示,通过计算和运算得到总体评价结果。
3.因子分析法:将各个指标归为若干个因子,然后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各个因子的重要程度和影响因素,最终得到总体评价结果。
4.熵权法:通过熵值法将各个指标的信息熵计算出来,然后通过加权平均法得到总体评价结果。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模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来制定评价模型。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社会结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考核评价办法的设计十分重要,以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环境保护方面的评价指标:1. 空气质量:考核各地区空气质量是否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并对超标的地区进行惩罚性措施。
2. 水质状况:考核各地区水体质量是否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3. 生态保护区建设情况:考核各地区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情况,包括保护区面积、植被恢复情况、保护物种数量等指标。
4. 固体废物处理:考核各地区固体废物的集中处理情况、垃圾分类实施情况等指标。
二、生态经济发展方面的评价指标:1. 节能减排情况:考核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节能减排情况,包括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等指标。
2. 绿色产业发展:考核各地区绿色产业的发展情况,包括绿色能源、环保科技等方面的投入和创新,以及绿色产业在地方经济中的比重。
3. 农业可持续发展:考核农业生产中的化学农药使用量、化肥使用量等指标,推动农业生产向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变。
三、社会结构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评价指标:1. 城市规划和建设:考核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可持续性,包括绿化率、城市公园建设情况、交通拥堵程度等指标。
2. 教育和科技创新:考核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贡献,包括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等指标。
3. 公众参与度:考核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包括公众的环保意识、参与环保行动的数量和质量等指标。
4. 居民生活水平:考核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情况,包括居民收入增长、居民健康水平等指标。
四、考核评价机制方面的内容:1. 考核指标权重分配:将各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权重分配,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浪费和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构建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与经济发展相互融合的过程,是一项涵盖了经济、社会、环境等多领域的综合性任务。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也必须具备系统性,要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要素,并确保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支持。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基于考虑全过程和整体性,不能从片面、孤立的角度去考虑生态文明建设。
二、评价指标体系中经济、社会、环境是重要的方面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济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社会是构建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要支撑,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因此,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基于这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比如,经济方面可以考虑GDP、工业增加值、经济发展速度、贸易平衡等等,社会方面可以考虑社会矛盾、民生改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等,环境方面可以考虑资源利用率、生态系统健康度、生态环境质量等等。
三、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基于具体问题实际情况而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还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在不同地区、不同阶段、不同问题的情况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因此,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该基于实际情况,适应不同的环境,制定出能符合实际要求的指标体系。
比如,对于一个山区来说,评价指标体系应该重点考虑水土流失情况、森林覆盖率等等因素,而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评价指标体系应该重点考虑空气质量、能源消耗等等因素。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在多方参与下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该在多方参与的基础上进行。
这样可以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需求和关切,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参与方面可以包括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学术界、媒体等,从而确保构建出一个科学合理、公正平衡的指标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全文如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根据有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评价考核。
第三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行党政同责,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按照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奖惩并举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在资源环境生态领域有关专项考核的基础上综合开展,采取评价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年度评价、五年考核。
评价重点评估各地区上一年度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总体情况,引导各地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每年开展1次。
考核主要考查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强化省级党委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督促各地区自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个五年规划期结束后开展1次。
第二章评价第五条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以下简称年度评价)工作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六条年度评价按照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主要评估各地区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动态进展,生成各地区绿色发展指数。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可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作相应调整。
第七条年度评价应当在每年8月底前完成。
第八条年度评价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
第三章考核第九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以下简称目标考核)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牵头,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组织实施。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指标和考核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指标和考核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它不仅关乎我们当下的生活质量,更影响着子孙后代的未来。
而要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关键在于明确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指标,并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
首先,生态环境质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指标之一。
这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土壤质量等方面。
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呼吸健康,清新的空气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
具体的考核指标可以是PM25、PM10 的浓度值,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
水质状况同样至关重要,比如河流、湖泊、地下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含量等指标,能够反映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土壤质量方面,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等是关键的考核点,良好的土壤质量是保障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
资源利用效率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指标。
在当今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利用资源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通过万元 GDP 用水量来衡量,这能反映出一个地区或行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节约程度。
能源利用效率则可以用单位GDP 能耗来考核,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各种能源的消耗情况。
此外,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很重要,比如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耕地的保护情况等。
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相应的指标和考核也必不可少。
森林覆盖率是一个直观的指标,它反映了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
另外,湿地保护率、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等指标能够体现对重要生态区域的保护成效。
对于生态系统的恢复,比如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矿山生态修复面积等指标,可以评估生态修复工作的进展。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
物种丰富度、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都是重要的考核指标。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应该拥有丰富的物种,并且各种生物之间能够保持相对平衡的关系。
绿色发展水平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指标。
这包括产业结构的绿色化程度,例如第三产业在 GDP 中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指标和评价体系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指标和评价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而明确其关键指标和评价体系对于衡量、指导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生态环境质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关键指标之一。
这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土壤质量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呼吸健康和生活质量。
优质的空气应该具有较低的污染物浓度,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良好的水质是生命之源,衡量水质不仅要看化学需氧量、氨氮含量等常规污染物指标,还要关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可能造成长期危害的物质。
土壤质量关乎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土壤的肥力、酸碱度、重金属含量以及有机物质含量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生物多样性则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活力,包括物种的丰富度、种群数量、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等。
资源利用效率也是关键指标之一。
在当今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利用资源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能源的利用效率至关重要,例如单位 GDP 能耗的降低,意味着在产出相同经济价值的情况下,消耗的能源更少。
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样不可忽视,通过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关键,避免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对于各类矿产资源,提高开采和加工的效率,减少资源的损失和浪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力是另一个关键指标。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应该能够抵御一定程度的外界干扰,并在受到破坏后能够自我修复和恢复平衡。
这可以通过监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来评估,例如森林覆盖率的变化、湿地面积的增减、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等。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也是重要的手段,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废物处理等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量化,能够更直观地反映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在评价体系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多个维度和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2016 年12 月22 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根据有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评价考核。
第三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行党政同责,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按照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奖惩并举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在资源环境生态领域有关专项考核的基础上综合开展,采取评价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年度评价、五年考核。
评价重点评估各地区上一年度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总体情况,引导各地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每年开展 1 次。
考核主要考查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强化省级党委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督促各地区自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个五年规划期结束后开展 1 次。
第二章评价第五条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以下简称年度评价)工作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六条年度评价按照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主要评估各地区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动态进展,生成各地区绿色发展指数。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可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作相应调整。
第七条年度评价应当在每年8 月底前完成。
第八条年度评价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
第三章考核第九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以下简称目标考核)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牵头,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组织实施。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一、考核范围本考核办法所涉及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范围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单位为地级行政区域。
二、考核对象本考核办法所涉及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对象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
三、考核内容本考核办法所涉及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包括大气、水、土壤等方面的质量指标。
具体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固体废物、噪声污染等指标。
考核以环境保护部门的监测数据为依据。
(二)生态系统保护方面主要包括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植物等自然生态要素、推动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等指标。
考核以生态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和相关政策文件和工作报告为依据。
(三)资源能源消耗与节约方面主要包括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指标。
考核以能源和资源部门的统计数据为依据。
四、考核标准本考核办法所涉及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标准分为五个等级,具体如下:(一)优秀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总分达到90分以上。
(二)良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总分在80分至89分之间。
(三)合格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总分在70分至79分之间。
(四)需要改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总分在60分至69分之间。
(五)较差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总分低于60分。
五、考核办法本考核办法采取定期审核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定期审核考核对象每年向上一级政府或审计机关提交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报告,上级政府或审计机关按照本考核办法的标准和范围对报告进行审核,给予相应的考核等级。
(二)不定期抽查考核对象依据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指标制定的具体任务完成情况,上级政府或审计机关将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考核对象进行抽查。
抽查结果将作为考核等级的参考依据。
六、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将分别通报承评单位和上级政府,考核结果将作为考核对象相关单位绩效考评、奖惩和财政资金分配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对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评价的一套指标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和调整,以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态环境保护指标。
这个指标主要是评价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包括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监测数据来进行评价。
二、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这个指标主要是评价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资源利用效率,包括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统计数据来进行评价。
三、生态经济发展指标。
这个指标主要是评价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生态经济发展情况,包括生态产业的发展情况、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等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经济数据来进行评价。
四、生态文明教育指标。
这个指标主要是评价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生态文明教育情况,包括生态文明教育的普及率、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教育数据来进行评价。
五、生态文明法制指标。
这个指标主要是评价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情况,包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环境执法的力度等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法律数据来进行评价。
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可以全面评价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的评价指标
生态文明的评价指标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区域生态文明水平、监测生态文明进程、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方向与重点的基础。
在理论上,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生态文明内涵的直接体现。
在实践中,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则是推动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依据。
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相关指标体系从实践层面进行了较多探索。
深圳、厦门、中山、无锡新区、江阴、贵阳等地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各自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体系除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两大类指标外,还包括了生态制度、生态意识等指标,较好地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注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而且要求从制度和意识层面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革新的含义。
但是,这些指标体系仍侧重环境及其相关指标,未能很好表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型文明形态的应有内涵。
学术界围绕生态文明评价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
主要研究进展及其特点为:(1)一些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对环境、经济关注较多,而对制度、文化方面关注较少[1](P51-53)[2](P823-826)[3](P60-63)[4](P21-27)[5](P1-5),比较接近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内涵体现相对不足。
(2)有些研究的指标体系较好地涵盖了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指标[6](P55-59)[7](P131-136)[8](P72-75)[9](P60-63)[10](P6295-6304),但由于生态文明内涵阐述不足而使得指标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理清。
(3)对区域生态文明评价而言,其与区域外部的经济、环境关系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研究较少触及。
本文首先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和文明成果具体表现形式两个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并阐释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选择相应的表征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生态文明水平提供方法基础,为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12月印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制定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以下简称《目标体系》),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一、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体系及其主要特点评价考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挥棒和指南针。
总体来看,《办法》及其依据的《指标体系》和《目标体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体系。
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一是坚持年度评价与五年考核相结合。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任务,绿色发展是其主要实现途径。
绿色发展年度评价主要体现年度任务完成总体情况,考核主要体现终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和目标实现度。
“年度评价、五年考核”这一机制也克服了中央对省委省政府的“频繁交叉”考核的缺陷。
二是体现部门考核和综合考核相协调。
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考核是我国公共管理和行政运行中的一项独特制度。
《办法》规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在有关部门牵头的专项考核基础上综合开展,但不替代这些专项考核,做到与专项考核相协调。
三是突出生态环境保护评价考核内容。
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和主阵地。
无论是《办法》还是《目标体系》和《指标体系》,都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既强调了生态环境质量绩效约束性指标,也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指标。
二、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为抓手,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自“十一五”以来,环境保护评价考核逐步走向约束性考核,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指南针”。
发布的《指标体系》中七个一级指标就包含了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三个指标。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一个地区、国家或者企业生态
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工具。
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为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生态保护指标和生态经济发展指标三大类。
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包括大气环境、水质、土壤等方面的指标。
其中,大气环境指标可以包括空气质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空气净化
设施覆盖率等;水质指标可以包括水体总磷、总氮、COD等污染物浓度以及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等;土壤指标可以包括土壤质量、重金属污
染等相关指标。
生态保护指标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指标。
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可以包括濒危物种保护、生态景观保护等;资
源节约利用可以包括节能减排、可持续利用等。
生态经济发展指标主要考虑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包括
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指标。
其中,经济增长指标可以包括地
区生产总值、对外贸易额和能源消费等;社会进步指标可以包括公共
服务水平、人均医疗卫生水平等。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
护的重要框架。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科学评价,可以帮助地方政府、企
业等相关部门发展出更有效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为了评价和考核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达成情况,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办法。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考虑因素及评价指标:一、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考核指标1.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各地空气质量指数和PM2.5浓度数据,考核是否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2. 水质和水环境:评价各地水体质量指数和水体污染情况,考核是否达到相关标准。
3. 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评价各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项目的效果,如湿地保护、森林覆盖率等。
4. 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各地物种多样性和濒危物种保护情况,推动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
二、资源合理利用方面的考核指标1. 资源消耗和生产效率:评估各地资源消耗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资源减量化和循环利用。
2. 能源结构调整:评价各地能源消费结构是否优化,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 土地利用和规划:评估各地土地利用的科学性和规划的合理性,推动生态用地和农田保护。
三、环境管理和治理方面的考核指标1. 环境监测和检测能力:评价各地环境监测和检测体系的建设情况,推动环境检测技术和设备的更新。
2. 环境执法和监管力度:评估各地环境执法和监管措施的有效性,推动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和监管能力。
3. 环境教育和宣传:评价各地环境教育和宣传的力度和效果,推动加强公众环境意识。
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核指标1. 绿色经济发展:评估各地绿色产业的发展情况,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城市化进程中的环保和生态建设情况,推动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化。
3. 农村生态建设:评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田保护等环保措施的实施情况,推动农村生态建设。
以上是一些可能的考核指标,当然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新。
评价和考核办法需要科学、客观、公正、可行、可操作,因此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统计和监测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引言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科学评价和有效考核,制定了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办法的内容和规定。
一、评价考核的背景和目的1.1 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人类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我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
为了科学评价和监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情况,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考核办法。
1.2 目的•评价考核办法的制定旨在科学、客观地评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情况;•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促进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评价指标和方法2.1 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求,评价考核办法制定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环境的污染状况、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等。
2.资源利用效率:评价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3.生态保护与恢复:评价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成效。
4.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评价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效果。
5.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评价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行为情况。
2.2 评价方法评价考核办法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个方面:1.定性评价:通过对生态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和恢复、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定性描述,评价其整体情况。
2.定量评价:通过采集大量的数据统计,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具体数值,从而进行定量评价。
三、评价考核的程序和程序3.1 评价考核程序评价考核办法制定了一套科学的评价考核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采集:由各地区、各部门按照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进行数据采集。
2.数据整理和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具体数值。
3.综合评价:将各个评价指标的数值进行加权综合,得出总体评价结果。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评价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评价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的紧缺、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过程。
为了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指标。
首先,生态环境质量是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监测空气质量、水质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指标,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状况。
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通过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环境状况。
其次,资源利用效率是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另一重要指标。
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资源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之一、通过衡量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了解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资源的节约程度。
控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三,生态系统稳定性是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生物多样性系统。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并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
评价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指标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
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环境治理成效是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另一重要指标。
环境治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改善环境状况的过程。
评价环境治理成效的指标包括环境质量改善情况、环境污染物排放控制等。
通过评价环境治理成效,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和改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评价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和监测的重要手段。
生态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环境治理成效等指标,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和效果。
通过持续地开展指标评价工作,可以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相关部门和机构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是指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生态环境的质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下面将从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基本内容以及实施过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基于充分的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确保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这可以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进行研究,分析各种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确定适宜的评价指标。
同时,还需要采用科学的数据采集方法和分析手段,确保指标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生态环境质量指标,该指标反映了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资源利用效率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是生态系统稳定性指标,该指标主要反映了生态系统能够自我修复和保持稳定的能力,包括土壤保持能力、水源保护能力和生态适应能力等。
最后是可持续发展指标,该指标主要反映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程度,包括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和低碳经济转型等。
最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过程应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确定评价指标的目标和意义,明确评价的范围和内容。
然后是数据采集和分析,收集和整理相应的数据,通过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应的指标数据。
接下来是指标权重的确定,根据评价的重要性和权重,为不同的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
最后是指标体系的优化和改进,根据评价结果和反馈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定量评价生态环境的质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和完善,使之能够适应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需求。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管理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管理制度随着国内外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为了推动和规范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评价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本文将以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管理制度为主题,探讨其内容和操作流程,旨在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背景和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对于能否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二、评价指标体系(一)生态环境保护指标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评价管理制度应明确相关的指标和考核标准。
包括水资源利用效率、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生态保护区覆盖率等。
(二)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评价管理制度需规定相应的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例如,能源消耗强度、水资源利用率、土地利用率等。
(三)环境意识和公众参与指标加强环境意识和公众参与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评价管理制度应反映相关指标。
比如环保意识普及率、社会团体参与保护行动的活跃度等。
三、操作流程(一)评价目标确定评价管理制度的第一步是明确评价目标,制定出具体的评价内容和范围。
可以通过调研和专家论证等方式,确定评价目标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二)数据收集和处理评价所需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是评价工作的关键环节。
相关部门应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三)评价结果分析和报告在评价结果分析和报告阶段,评价者需要综合各项指标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形成详实的评价报告。
报告内容应客观、准确,充分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
(四)评价结果运用和反馈评价结果的运用和反馈是评价管理制度的最终环节。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单位,以供他们参考和改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注重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和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衡量和评价标准。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指标。
一、资源利用效率资源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资源利用效率是衡量资源利用效果的指标之一。
资源利用效率高意味着单位资源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同时减少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这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推广循环经济等方式实现。
例如,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二、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衡量环境质量可以从空气质量、水质质量、土壤质量等多个方面考量。
例如,空气质量可以通过测量空气中的PM2.5、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浓度来评估;水质质量可以通过检测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浓度来评估。
为改善环境质量,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系统。
三、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也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依托。
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生态系统健康可以通过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实现。
例如,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特殊生态环境;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质量。
四、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培养和弘扬生态文明意识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生态文明意识可以通过教育、宣传、法律法规等方式引导和塑造。
例如,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法治化。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衡量和评价标准。
资源利用效率、环境质量、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的重要方面。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和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可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λ(max)=4.247
MATLAB 程序代码
CI= 0.0823
CR=0.0916<0.1
5
A=[1 3 2 2;1/3 1 1/5 1/3;1/2 5 1 1/2;1/2 3 2 1]; >> [v d]=eig(A) v= 0.7247 + 0.0000i 0.1539 + 0.0000i 0.4282 + 0.0000i 0.5175 + 0.0000i d= 4.2472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1852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310 - 1.0185i -0.7257 + 0.0000i 0.0842 + 0.0000i -0.3065 + 0.0000i 0.6102 + 0.0000i 0.6471 + 0.0000i 0.0060 - 0.1730i 0.6471 + 0.0000i 0.0060 + 0.1730i
2013 第十届五一数学建模联赛
编 号 专 用 页
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评阅记录 评 阅 人 评 分 备 注
裁剪线
裁剪线
裁剪线
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参赛队伍的参赛号码:18728010716
2013 第十届五一数学建模联赛
题 目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问题建模
2013 第十届五一数学建模联赛
承 诺 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五一数学建模联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 件、网上咨询等)与本队以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 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它 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 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 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愿意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我们授权五一数学建模联赛赛组委会, 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 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C11 人均 GDP(万元)
经济发展 C13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经 济 文 明 程 B1 度
C14 第三产业增加产值
C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生 态 保 护 C21 森林覆盖率 B2
3
C22 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比重 C23 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 C31 废水排放总量 C32 无害化处理厂数
2
教育经费占 GDP 比例 农村改水率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生态,资源,环境协调度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协调程度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 GDP 比例 单位 GDP 能耗 单位 GDP 水耗 单位 GDP 二氧化硫排放量
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 协调度
4.2 问题二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层次分析法)
横截面数据横向对比,跳跃式法,平滑预测
一、问题重述
1.1 问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生态文明越来越重要,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了一 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报告指 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严峻的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 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 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 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明确,建设生态文明,必须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因此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的研究具有重 要意义。
1.2 需要解决的问题
1、请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 列举现有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 2、对现有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选择其中几个重要的、可行 的评价指标, 结合经济发展的情况, 建立评价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数学模型。 3、由于我国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各省(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各 有高低,请利用最新的数据,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十个省(市),根据前面建立 的数学模型对这十个省(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进行评价。 4、根据上述评价结果,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对落后的省(市)提出改进措施, 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未来几年这些措施的实施效果, 最后请结合预测的结果给有关 部门写一份政策建议(1~2 页)。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为(从 A/B/C 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 参赛组别(研究生或本科或专科):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2. 3.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贺龙 吴兴爽 王晨 2342
C
本科
日期:
2015
年
5
月
3
日
获奖证书邮寄地址:四川广汉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邮政编码
A
正反比较矩阵 随机一致性指标Fra bibliotekCIRI
CR
最大特征值
W
征向量 四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1 问题一 现有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
通过浏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ECCI) 网以及国家统计局官网等权威性网站后, 经过分析得出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如下表;
(表 4.1)
一级指 二级指标 标 生态活力 环境质量 生态文 明指数 ECI 三级指标 森林覆盖率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 地表水体质量 环境空气质量 水土流失率 农药施加强度 人均 GDP 社会发展 服务业产值占 GDP 比例 城镇化率 人均预期寿命
4
4.2.4(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1 层次单排序 先解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λ max ,再利用 AW= λ max W 解出 λ max 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w,w 经标准化后,即为同一层次中相应元素对于上 一层次中某个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MATLAB 算法在附件) 标准化公式
Wi Wi / WJ
4.2.1(选取评价指标) 对于表(4.1),我们觉得其对于指标分类不明,首先我们依据表(4.1)可以大 致将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分为四个方面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生产方式,生活方 式。 在经济发展中我们考虑到人均 GDP 与城镇化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第三产业增加 产值等正向指标,也加入了总值能耗等逆向指标。在生态保护中,我们联系实际 与国情,参考表格。将其分成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与辖区比,水土流失 面积这三项指标。在生产方式中,参考上表“协调程度”,我们将其分为五个指 标,分别为:废水排放总量,无害化处理厂数,二氧化硫排放量,碳排放系数等。 第四个方面即为生活方式,它直接与我们生活相关,特分为城市公共汽,电车客 运量,私家车拥有量,污水处理规模,垃圾产生量与处理设施比等指标。 4.2.2(层次结构模型) 目标层 准则层 方案层
-0.5138 + 0.0888i -0.5138 - 0.0888i 0.1712 + 0.5002i 0.1712 - 0.5002i
0.0000 + 0.0000i -0.0310 + 1.0185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判断矩阵 B1—C1 B1 C11 C12 C11 1 C12 1.0/3 C13 1.0/2 C14 1.0/5
C13 3 2 1 1.0/3 3 1 1 1.0/3
C14 5 1 3 1
W 0.4809 0.1189 0.2972 0.1030
λ(max)=4.0488 CI1=0.0163 CR=0.0181<0.1
判断矩阵 B2—C2 B2 C21 C22 C21 1 C22 1.0/2 C23 3 C23 2 1.0/3 1 1.0/3 3 1 W 0.2493 0.1571 0.5936
生产方式 C33 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 B3
C34 各省平均碳排放系数 C35 人均耗电量(千瓦时) C41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量 C42 私人汽车拥有量(万)
生活方式 B4 C43 城镇新增污水处理规模(万立方米/日)
C44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
4.2.3(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要比较 n 个因素 C={C1,C2,C3,...,Cn}对目标 B1,B2,B3,B4 的影响,确定 他们在 B 中所占比重。每次取两个因素 Ci 与 C j ,以 a ij 表示对 B 的影响之比,得 到两两比较矩阵 它应满足:
j1
n
(i=1,2,3…,n)
(C 语言程序见附件)
W = [W1, W2, W3,…, Wn]T 为所求特征向量;
2 一致性检验 如果一个正反矩阵 A 满足
a ij * a jk a ik (i,j,k=1,2,…,n)
则 A 称为一致矩阵。 为检验判断矩阵 A 的一致性, 首先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 CI,CI 求法如下: λmax-n CI= (n 为判断矩阵阶数) n -1 为了找出满意矩阵,引入一致性比率 CR 当 CR<0.1 时,判断矩阵 A 具有满意的 一致性 而 CR=CI/RI 随机性指标 RI 值 阶数 1 2 3 4 5 6 7 8 9 RI 0 0 0.58 0.90 1.12 1.24 1.24 1.41 1.45 根据各因素的重要性关系构造判断矩阵 ,并利用 AHP 软件 [ 3]进行计算 ,所得 判 断 矩 阵 及 相应计算结果如下; 判断矩阵 A--B A B1 B2 B3 B4 1.0/3 1.0/2 1.0/2 B1 1 B2 3 1 1.0/5 5 3 B3 2 1.0/3 1 1.0/2 2 1 B4 2 W 0.3972 0.0844 0.2347 0.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