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及恒等变换
三角函数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大全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与三角形的关系密切,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中。
掌握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对于解决各种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些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正弦函数的诱导公式: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sin2A = 2sinAcosAsinA + sinB = 2sin((A + B)/2)cos((A - B)/2)sinA - sinB = 2cos((A + B)/2)sin((A - B)/2)2.余弦函数的诱导公式:cos(A + B) = cosAcosB - sinAsinBcos(A - B) = cosAcosB + sinAsinBcos2A = 2cos^2A - 1 = 1 - 2sin^2AcosA + cosB = 2cos((A + B)/2)cos((A - B)/2)cosA - cosB = -2sin((A + B)/2)sin((A - B)/2)3.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tan(A + B) = (tanA + tanB) / (1 - tanAtanB)tan(A - B) = (tanA - tanB) / (1 + tanAtanB)tan2A = 2tanA / (1 - tan^2A)tanA + tanB = sin(A + B) / (cosAcosB)tanA - tanB = sin(A - B) / (cosAcosB)4.余切函数的诱导公式:cot(A + B) = (cotAcotB - 1) / (cotB + cotA)cot(A - B) = (cotAcotB + 1) / (cotB - cotA)cot2A = cot^2A - 2cotA / (cot^2A - 1)cotA + cotB = cotAcotB - 1 / (cotA + cotB)cotA - cotB = cotAcotB + 1 / (cotB - cotA)这些诱导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计算三角函数的复杂表达式时,将其化简为更简洁的形式。
三角恒等式-三角诱导公式-二倍角公式-半角公式
三角恒等式-三角诱导公式-二倍角公式-半角公式三角恒等式1.同角三角比的基本关系:sin2 a + cos' a = 1,1 + tan2a = sec2 tzj + cot2 = csc2a;(2)倒数关系:sinaCSC a=1, COSaSeCa=l,t an a co二1;(3)商数关系:tan. = ^,cota = ^;cos a sin a注意:已知一个角任意一个三角比,就可以求岀它的其他五个三角比的值。
2.三角比的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函数。
(填“奇”或“偶”)tan(2^^ + a) = _______ 伙G Z);( 3 ) sin(2^-a) = _________tan(2^^ 一a) = _____ 伙G Z);(4) sin(兀+ a) = 9 cos(/r + a) = f tan(^ + a)=伙G Z);(5) sin(/r-a) = 9 cos(/r-a) = 9 tan(^-a)= (2Z);(6) sin(— -cr)= • cost—-<z)=2 9 tan(—-a) =伙eZ);(1)平方关系:”指的兀/2的倍数)。
(1) sin(-a) = _________ cos(-a) = _______ tan(-a) = _______ 伙e Z) •注意: y = siru•和y = taiix 是函数,y=COSY是 __________ ( 2 ) sin(2^ + a) = _____________ 9 cos(2R/r + a) = ___________cos(2R;r—a) = ______3•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 2 ) cos(a + 0) = ; ; ( 4 ) sin(a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 tan (a - #) =tan(& + 0) = _______________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特别喜欢考查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逆 用和“1”的巧用。
三角函数变换公式汇总
三角函数变换公式汇总1.诱导公式:- $\sin(\alpha+\beta) =\sin\alpha\cos\beta+\cos\alpha\sin\beta$- $\cos(\alpha+\beta) = \cos\alpha\cos\beta-\sin\alpha\sin\beta$- $\tan(\alpha+\beta) = \dfrac{\tan\alpha+\tan\beta}{1-\tan\alpha\tan\beta}$- $\sin(\alpha-\beta) = \sin\alpha\cos\beta-\cos\alpha\sin\beta$- $\cos(\alpha-\beta) =\cos\alpha\cos\beta+\sin\alpha\sin\beta$- $\tan(\alpha-\beta) = \dfrac{\tan\alpha-\tan\beta}{1+\tan\alpha\tan\beta}$这些公式可以通过将和差的角展开来得到,其中$\alpha$和$\beta$可以是任意角度。
2.和差化积公式:- $\sin\alpha+\sin\beta =2\sin\left(\dfrac{\alpha+\beta}{2}\right)\cos\left(\dfrac{\alpha -\beta}{2}\right)$- $\sin\alpha-\sin\beta =2\cos\left(\dfrac{\alpha+\beta}{2}\right)\sin\left(\dfrac{\alpha -\beta}{2}\right)$- $\cos\alpha+\cos\beta =2\cos\left(\dfrac{\alpha+\beta}{2}\right)\cos\left(\dfrac{\alpha -\beta}{2}\right)$- $\cos\alpha-\cos\beta = -2\sin\left(\dfrac{\alpha+\beta}{2}\right)\sin\left(\dfrac{\alpha -\beta}{2}\right)$以上公式可以通过将和差的三角函数展开,并应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来推导得到。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与恒等变换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与恒等变换三角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
在学习三角函数时,了解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和恒等变换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本文将介绍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和恒等变换,并探讨其在解题中的应用。
一、诱导公式1. 正弦函数的诱导公式我们知道,正弦函数的定义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θ,正弦函数的值等于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即sinθ = opposite/hypotenuse。
利用三角恒等式sin²θ + cos²θ = 1,我们可以将正弦函数表示为cosine的形式,即sinθ = √(1 - cos²θ)。
进一步地,我们可以应用勾股定理将正弦函数表示为另外两个三角函数的形式。
勾股定理指出,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² + b² = c²。
假设直角边a是对边,直角边b是邻边,斜边c是hypotenuse。
则a/hypotenuse = sinθ,b/hypotenuse = cosθ。
根据勾股定理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诱导公式sinθ = cos(90° - θ)。
2. 余弦函数的诱导公式余弦函数的定义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θ,余弦函数的值等于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即cosθ = adjacent/hypotenuse。
利用三角恒等式sin²θ + cos²θ = 1,我们可以将余弦函数表示为sine 的形式,即cosθ = √(1 - sin²θ)。
同样地,根据勾股定理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诱导公式cosθ =sin(90° - θ)。
3. 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正切函数的定义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θ,正切函数的值等于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即tanθ = opposite/adjacent。
利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tanθ = sinθ/cosθ。
三角函数恒等变换,辅助角公式,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恒等变换,辅助角公式,诱导公式1. 三角函数恒等变换三角函数恒等变换是三角函数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到三角函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
通过恒等变换,可以将复杂的三角函数式化简为简单的形式,从而方便计算。
常见的三角函数恒等变换公式包括:(1) 降幂公式:$sin^2\theta + cos^2\theta = 1$,$cos2\theta =cos^2\theta - sin^2\theta$,$sin2\theta = 2sin\theta cos\theta$。
(2) 倍角公式:$sin2\theta = 2sin\theta cos\theta$,$cos2\theta = cos^2\theta - sin^2\theta$,$tan2\theta = \frac{2tan\theta}{1 -tan^2\theta}$。
(3) 和差化积公式:$sin(a+b) = sinacosb + cosasinb$,$cos(a+b) = cosacosb - sinasinb$。
(4) 积化和差公式:$sinacosa = \frac{1}{2}[sin(a+a) - sin(a-a)]$,$cosacosa = \frac{1}{2}[cos(a+a) + cos(a-a)]$。
2. 辅助角公式辅助角公式是三角函数中一个重要的化简工具,主要用于将复杂的三角函数式化为单一三角函数的形式。
通过辅助角公式,可以方便地求出三角函数的值域、最值、单调性等性质。
常见的辅助角公式包括:(1) $asinx + bcosx = \sqrt{a^2+b^2}sin(x + \varphi)$,其中$\varphi$ 是辅助角,满足 $tan\varphi = \frac{b}{a}$。
(2) $asinx - bcosx = \sqrt{a^2+b^2}cos(x + \varphi)$,其中$\varphi$ 是辅助角,满足 $tan\varphi = \frac{a}{b}$。
三角函数转换公式
三角函数转换公式1、诱导公式:sin(-α) = -sinα;cos(-α) = cosα;sin(π/2-α) = cosα;cos(π/2-α) = sinα;sin(π/2+α) = cosα;cos(π/2+α) = -sinα;sin(π-α) = sinα;cos(π-α) = -cosα;sin(π+α) = -sinα;cos(π+α) = -cosα;tanA= sinA/cosA;tan(π/2+α)=-cotα;tan(π/2-α)=cotα;tan(π-α)=-tanα;tan(π+α)=tanα2、两角和差公式:sin(A±B) = sinAcos±BcosAsinBcos(A±B) = cosAcosB sinAsinBtan(A±B) = (tanA±tanB)/(1 tanAtanB)cot(A±B) = (cotAcotB 1)/(cotB±cotA)3、倍角公式sin2A=2s inA•cosA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tan2A=2tanA/(1-tanA2)=2cotA/(cotA2-1)4、半角公式tan(A/2)=(1-cosA)/sinA=sinA/(1+cosA);cot(A/2)=sinA/(1-cosA)=(1+cosA)/sinA.sin^2(a/2)=(1-cos(a))/2cos^2(a/2)=(1+cos(a))/2tan(a/2)=(1-cos(a))/sin(a)=sin(a)/(1+cos(a))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数学三考试科目: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微积分56%线性代数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四、试卷题型结构试卷题型结构为:单项选择题选题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填空题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微积分一、函数、极限、连续考试内容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考试要求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5.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包括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6.了解极限的性质与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7.理解无穷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了解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与无穷小量的关系.8.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9.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二、一元函数微分学考试内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经济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和隐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考试要求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与经济意义(含边际与弹性的概念),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2.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反函数与隐函数的导数.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4.了解微分的概念,导数与微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5.理解罗尔(Rolle)定理.拉格朗日( Lagrange)中值定理.了解泰勒定理.柯西(Cauchy)中值定理,掌握这四个定理的简单应用.6.会用洛必达法则求极限.7.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方法,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函数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注:在区间内,设函数具有二阶导数.当时,的图形是凹的;当时,的图形是凸的),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和渐近线.9.会描述简单函数的图形.三、一元函数积分学考试内容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一莱布尼茨(Newton- Leibniz)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反常(广义)积分定积分的应用考试要求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积分公式,掌握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2.了解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了解定积分中值定理,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并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一莱布尼茨公式以及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3.会利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和函数的平均值,会利用定积分求解简单的经济应用问题.4.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反常积分.四、多元函数微积分学考试内容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多元函数偏导数的概念与计算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与隐函数求导法二阶偏导数全微分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二重积分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无界区域上简单的反常二重积分考试要求1.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了解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3.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会求全微分,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4.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5.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基本性质,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了解无界区域上较简单的反常二重积分并会计算.五、无穷级数考试内容常数项级数收敛与发散的概念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级数的基本性质与收敛的必要条件几何级数与级数及其收敛性正项级数收敛性的判别法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交错级数与莱布尼茨定理幂级数及其收敛半径.收敛区间(指开区间)和收敛域幂级数的和函数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简单幂级数的和函数的求法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考试要求1.了解级数的收敛与发散.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2.了解级数的基本性质和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掌握几何级数及级数的收敛与发散的条件,掌握正项级数收敛性的比较判别法和比值判别法.3.了解任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收敛的关系,了解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判别法.4.会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及收敛域.5.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和函数的连续性、逐项求导和逐项积分),会求简单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和函数.6.了解...及的麦克劳林(Maclaurin)展开式.六、常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考试内容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及简单的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差分与差分方程的概念差分方程的通解与特解一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考试要求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3.会解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4.了解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会解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5.了解差分与差分方程及其通解与特解等概念.6.了解一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7.会用微分方程求解简单的经济应用问题.线性代数一、行列式考试内容行列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考试要求1.了解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的性质.2.会应用行列式的性质和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二、矩阵考试内容矩阵的概念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乘法方阵的幂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矩阵的转置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伴随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矩阵的秩矩阵的等价分块矩阵及其运算考试要求1.理解矩阵的概念,了解单位矩阵、数量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的定义及性质,了解对称矩阵、反对称矩阵及正交矩阵等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转置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律,了解方阵的幂与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的性质.3.理解逆矩阵的概念,掌握逆矩阵的性质以及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理解伴随矩阵的概念,会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4.了解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及矩阵等价的概念,理解矩阵的秩的概念,掌握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逆矩阵和秩的方法.5.了解分块矩阵的概念,掌握分块矩阵的运算法则.三、向量考试内容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等价向量组向量组的秩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之间的关系向量的内积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正交规范化方法考试要求1.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加法和数乘运算法则.2.理解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等概念,掌握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别法.3.理解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的概念,会求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及秩.4.理解向量组等价的概念,理解矩阵的秩与其行(列)向量组的秩之间的关系.5.了解内积的概念.掌握线性无关向量组正交规范化的施密特(Schmidt)方法.四、线性方程组考试内容线性方程组的克莱姆(Cramer)法则线性方程组有解和无解的判定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与相应的齐次线件方程组(导出组)的解之间的关系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考试要求1.会用克莱姆法则解线性方程组.2.掌握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和无解的判定方法.3.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概念,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的求法.4.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通解的概念.5.掌握用初等行变换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五、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考试内容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及相似对角矩阵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及相似对角矩阵考试要求1.理解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概念,掌握矩阵特征值的性质,掌握求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方法.2.理解矩阵相似的概念,掌握相似矩阵的性质,了解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掌握将矩阵化为相似对角矩阵的方法.3.掌握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六、二次型考试内容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二次型的秩惯性定理二次型的标准形和规范形用正交变换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二次型及其矩阵的正定性考试要求1.了解二次型的概念,会用矩阵形式表示二次型,了解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的概念.2.了解二次型的秩的概念,了解二次型的标准形、规范形等概念,了解惯性定理,会用正交变换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3.理解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的概念,并掌握其判别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随机事件和概率考试内容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完备事件组概率的概念概率的基本性质古典型概率几何型概率条件概率概率的基本公式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重复试验考试要求1.了解样本空间(基本事件空间)的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事件的关系及运算.2.理解概率、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会计算古典型概率和几何型概率,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减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以及贝叶斯(Bayes)公式等.3.理解事件的独立性的概念,掌握用事件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理解独立重复试验的概念,掌握计算有关事件概率的方法.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考试内容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考试要求1.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会计算与随机变量相联系的事件的概率.2.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掌握0-1分布、二项分布、几何分布、超几何分布、泊松(Poisson)分布及其应用.3.掌握泊松定理的结论和应用条件,会用泊松分布近似表示二项分布.4.理解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的概念,掌握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及其应用,其中参数为的指数分布的概率密度为5.会求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三、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考试内容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边缘概率密度和条件密度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和不相关性常见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两个及两个以上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考试要求1.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理解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掌握二维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3.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和不相关性的概念,掌握随机变量相互独立的条件,理解随机变量的不相关性与独立性的关系.4.掌握二维均匀分布和二维正态分布,理解其中参数的概率意义.5.会根据两个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求其函数的分布,会根据多个相互独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求其函数的分布.四、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考试内容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均值)、方差、标准差及其性质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切比雪夫(Chebyshev)不等式矩、协方差、相关系数及其性质考试要求1.理解随机变量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矩、协方差、相关系数)的概念,会运用数字特征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常用分布的数字特征.2.会求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3.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五、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考试内容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Bernoulli)大数定律辛钦(Khinchine)大数定律棣莫弗—拉普拉斯(De Moivre-Laplace)定理列维—林德伯格(Levy-Lindberg)定理考试要求1.了解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大数定律和辛钦大数定律(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大数定律).2.了解棣莫弗—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限分布)、列维—林德伯格中心极限定理(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中心极限定理),并会用相关定理近似计算有关随机事件的概率.六、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考试内容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经验分布函数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分布分布分布分位数正态总体的常用抽样分布考试要求1.了解总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矩的概念,其中样本方差定义为2.了解产生变量、变量和变量的典型模式;了解标准正态分布、分布、分布和分布得上侧分位数,会查相应的数值表.3.掌握正态总体的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矩的抽样分布.4.了解经验分布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七、参数估计考试内容点估计的概念估计量与估计值矩估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法考试要求1.了解参数的点估计、估计量与估计值的概念.2.掌握矩估计法(一阶矩、二阶矩)和最大似然估计法.。
考点15 诱导公式及恒等变化——2021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讲义附解析
考点15 诱导公式及恒等变化【思维导图】【常见考法】考点一:诱导公式1.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5,12P --,则3sin 2πα⎛⎫+ ⎪⎝⎭的值等于 。
【答案】513【解析】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5cos 13α==-,则32sin πα⎛⎫+ ⎪⎝⎭5cos 13α=-=. 2.若角θ的终边经过点34(,)55-,则sin()cos()tan(2)2πθπθπθ++-+-= 。
【答案】43【解析】由题知4tan θ=-3.由诱导公式()()44sin cos tan 2cos cos tan tan 233πθπθπθθθθθ⎛⎫⎛⎫++-+-=--=-=--= ⎪ ⎪⎝⎭⎝⎭.3.若,2πθπ⎛⎫∈⎪⎝⎭= 。
【答案】sin cos θθ-【解析】由题意,利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sin cos θθ===-,又由(,)2πθπ∈,则sin 0,cos 0θθ><sin cos θθ=-. 4.若sin 2sin 2x x π⎛⎫=+ ⎪⎝⎭,则cos cos 2x x π⎛⎫+= ⎪⎝⎭。
【答案】25-【解析】∵sin 2sin 2cos 2x x x π⎛⎫=+= ⎪⎝⎭,∴222sin 4cos 1cos x x x ==-,21cos 5x =, ∴cos cos 2x x π⎛⎫+= ⎪⎝⎭cos sin x x -2122cos 255x =-=-⨯=-.5.若()0,απ∈,()sin cos παα-+=,则sin cos αα-的值为 。
【答案】43【解析】由诱导公式得()sin cos sin cos 3παααα-+=+=, 平方得()22sin cos 12sin cos 9αααα+=+=,则72sin cos 09αα=-<, 所以()216sin cos 12sin cos 9αααα-=-=, 又因为()0,απ∈,所以sin cos 0αα->,所以4sin cos 3αα-=. 6.已知α为第四象限角,化简=________.【答案】2cos α【解析】依题意α为第四象限角,所以==+1sin 1sin 1sin 1sin 2cos cos cos cos αααααααα+-++-=+==.故答案为:2cos α7.已知α 【答案】-1=sin cos 1cos sin αααα-==--故答案为:1-8.在数学解题中,时常会碰到形如“1x yxy+-”的式子,它与“两角和的正切公式”的结构类似.若a ,b 是非零实数,且满足sin cos855tan15cos sin55a ba bπππππ+=-,则ba=________.【解析】由已知sin cos tan8555tan15cos sin1tan555ba baba baπππππππ++==--,又tan tan853tan tan()15531tan tan35πππππππ+=+=-,所以tan3baπ==考点二:恒等变换1.计算sin133cos197cos47cos73︒︒+︒︒的结果为.【答案】1 2 -【解析】sin133cos197cos47cos73sin47(cos17)cos47sin17+=-+()sin47cos17cos47sin17=--sin(4717)=--1 sin302 =-=-2.2sin37522+的值为.【解析】2223 cos375sin375cos15sin15cos(4515)cos302222+=+=-==.3=.【答案】14【解析】13tan10=-=⎝⎭()sin204sin3010︒︒-︒=14= 4.tan70tan503tan50tan70+-=______.【答案】【解析】因为tan 70tan 50tan1201tan 50tan 70+=-⋅,所以()tan 70tan50tan1201tan50tan 7033tan50tan 70+=-⋅=-+⋅,∴原式50tan 703tan 50tan 703=⋅-⋅=-.故答案为5.70tan 70)sin 80︒-︒︒= . 【答案】12【解析】由题意可得:()707080tan sin ︒-︒︒cos1020=40cos20cos10sin 20-=⋅()()3010cos 3010cos10sin 20+--=⋅331sin10cos10sin1022cos10sin 20⎫⎛⎫+--⎪ ⎪⎝⎭⎝⎭=⋅sin10cos1012sin10cos102==. 6.化简cos 20(tan20cos10︒︒+⋅︒值为 .【答案】2【解析】cos 20sin 20cos 20(tan 20(cos10cos 20cos10︒︒︒︒⋅=+⋅︒︒︒cos 20cos10︒=︒12(sin 2020)2sin80222cos10cos10︒+︒︒===︒︒ 7.2223164sin 20sin 20cos 20︒︒︒-+=__________. 【答案】32.【解析】因为222222313cos20sin 20sin 20cos 20sin 20cos 20︒-︒-=︒︒︒︒)2sin20sin201sin 404︒+︒︒-︒=︒。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六公式】
)/ )
九倍角
sin9A=(sinA*(-3+4*sinA^2 )* ( 64*sinA^6-96*sinA^4+36*sinA^2-3 ))
cos9A=(cosA*(-3+4*cosA^2 )* ( 64*cosA^6-96*cosA^4+36*cosA^2-3 ))
tan9A=tanA* ( 9-84*tanA^2+126*tanA^4-36*tanA^6+tanA^8 ) / (1-36*tanA^2+126*tanA^4-84*tanA^6+9*tanA^8 )
例. c^3=c*c^2=c* (1-s^2 ), c^5=c*(c^2 ) ^2=c* ( 1-s^2 ) ^2 )
特殊公式
(sina+sin θ) * ( sina- sin θ) =sin (a+θ) *sin ( a- θ)
证明:(sina+sin θ) *( sina- sin θ) =2 sin[ (θ +a)/2] cos[(a - θ)/2] *2 cos[ (θ +a)/2] sin[(a- θ) /2]
tan (α +β+γ) =(tan α+tan β+tan γ - tan α· tan β· tan γ) / (1- tan α· tan β - tan β· tan γ - tan α· tan γ)
(α +β+γ≠π /2+2k π,α、β、γ≠π /2+2k π)
积化和差的四个公式
sina*cosb=(sin(a+b)+sin(a-b))/2
cosa*sinb=(sin(a+b)-sin(a-b))/2
专题09三角函数的概念、诱导公式与三角恒等变换(解析版)
专题09三角函数的概念、诱导公式与三角恒等变换(解析版)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及三角恒等变换历来都是高考热点问题之一,题型一般为选择题或填空题,难度为基础题或中档题.易错点1:不能正确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当角的终边在一条直线上时,应注意到角的终边为两条射线,所以应分两种情况处理而错解中没有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导致错误。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角的大小,没有通过确定角的三角函数值再求角的意识或确定角的三角函数名称不适当造成错解。
易错点2: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在解题中一方面学生易对此知识遗忘,应用意识不强,另—方面易将角的三角函数值所对应的三角函数线与线段的长度二者等同起来,产生概念性的球易错点3:不瞄常数T的代换1=sin2a+cos2 a=sec2a-tan2a=tancrcotcr=tan—=sin—=cos()这些统称42为1的代换。
易错点4:易遗忘关于sin。
和cos。
齐次式的处理方法弦切互化,异名化同名,异角化同角,降皋或升皋.在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中“次降角升”和“次升角降"是基本的规律,根号中含有三角函数式时,一般需要升次.易错点5:不能准确运用诱导公式进行化简求值三角化简的通性通法…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切化弦、降慕公式、用三角公式转化出现特殊角.异角化同角,异名化同名,高次化低次):易错点6:没有挖掘题目中的确隐含条件,忽视对角的范围的限制而造成增解现象;易错点7:不重视弧度制下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的记忆(/=1q I r.5扇形=§/尸)。
题组一:三角函数的定义1.(2014新课标I)若tana>0,则()A.sin>0B.cosa>0C.siii2tZ>0D.cos2tz>0【解析】tana>()w匚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此时sinaL cosa|“E.故sin la=2sin acosa>01选C.2.(2011新课标)已知角0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a上,则cos2^=()4 A.—5B.——53C.-54D.-5【解析】由角。
三角函数定义及诱导公式和变换公式
b c 2bc cos A cos A b c a
2 2
2 2
2
2 bc
2
b c a 2 ac cos B cos B c a b 2 ca
2 2 2 2
2
c a b 2 ab cos C cos C a b c 2 ab
tan(α+β)=
tan tan 1 tan tan
tan(α-β)=
tanα - tanβ 1 tan tan
(2)二倍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 cos - sin =2 cos -1=1-2 sin
2 2 2 2
cos 2
指正、余弦互相变。“符号看象限”的含义是:将α看作为锐角,要服从原来的角所在的象限中原 来函数的符号,从而得到等式右边是正号还是负号。
7、三角恒等变换公式:
(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x 2 y2 )
y x y ; cos ; tan ; r r x
4、三角函数的符号: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我们可以得知:
y 对于第一、 二象限为正 ( y 0, r 0 ) , 对于第三、 四象限为负 ( y 0, r 0 ) ; r sin x ②余弦值 对于第一、 四象限为正 ( x 0, r 0 ) , 对于第二、 三象限为负 ( x 0, r 0 ) ; cos r tan y ③正切值 对于第一、三象限为正( x, y 同号),对于第二、四象限为负( x, y 异号) x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与恒等式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与恒等式三角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一类函数,它们在几何学、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而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和恒等式则是研究三角函数的基础,对于解决三角函数相关问题非常有用。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指通过不同角度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来定义其他三角函数的公式。
在学习三角函数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将一个不常见的角度的三角函数转化成常见角度的三角函数的情况。
这时,诱导公式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以正弦函数为例,假设我们需要计算sin(75°)。
我们可以利用诱导公式将sin(75°)转化成sin(45°)和cos(30°)的组合。
根据诱导公式sin(x+y)=sin(x)cos(y)+cos(x)sin(y),我们可以得到sin(75°)=sin(45°+30°)=sin(45°)cos(30°)+cos(45°)sin(30°)。
由于sin(45°)和sin(30°)是常见角度的三角函数,我们可以利用已知的数值进行计算。
这样,通过诱导公式,我们成功将sin(75°)转化成了常见角度的三角函数,从而得到了精确的结果。
除了诱导公式外,三角函数还有一系列的恒等式。
恒等式是指对于所有的有效的角度,恒等式都成立。
恒等式在解决三角函数相关问题时,是一个非常常用的工具。
常见的三角函数恒等式包括正弦函数的平方加余弦函数的平方等于1(sin^2(x)+cos^2(x)=1)、正切函数的平方加1等于 secant 的平方(tan^2(x) + 1 = sec^2(x))等。
这些恒等式在解决三角函数方程、证明三角恒等式等各种问题时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和恒等式非常有用,它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三角函数的具体计算问题,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推导三角函数的性质。
三角恒等变换
专题三角恒等变换(一)一、诱导公式1、诱导公式(一~六)诱导公式一:sin(2)sin k απα+=,cos(2)cos k απα+=,tan(2)tan k απα+=,其中k Z ∈诱导公式二:sin()sin παα+=-,cos()cos παα+=-,tan()tan παα+=,其中k Z ∈诱导公式三:sin()sin αα-=-,cos()cos αα-=,tan()tan αα-=-,其中k Z ∈诱导公式四:sin()sin παα-=,cos()cos παα-=-,tan()tan παα-=-,其中k Z∈诱导公式五:sin cos 2παα⎛⎫-=⎪⎝⎭,cos sin 2παα⎛⎫-= ⎪⎝⎭,其中k Z ∈诱导公式六:sin cos 2παα⎛⎫+= ⎪⎝⎭,cos sin 2παα⎛⎫+=- ⎪⎝⎭,其中k Z∈2、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意思是说角90k α⋅±(k 为常整数)的三角函数值:当k 为奇数时,正弦变余弦,余弦变正弦;当k 为偶数时,函数名不变,然后α的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当视α为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3、用诱导公式进行化简时的注意点:(1)化简后项数尽可能的少;(2)函数的种类尽可能的少;(3)分母不含三角函数的符号;(4)能求值的一定要求值;(5)含有较高次数的三角函数式,多用因式分解、约分等.二、利用诱导公式求任意角三角函数值的步骤1、“负化正”:用公式一或三来转化.2、“大化小”:用公式一将角化为0°到360°间的角.3、“角化锐”:用公式二或四将大于90°的角转化为锐角.4、“锐求值”:得到锐角的三角函数后求值.三、利用诱导公式求值与求解解题策略1、条件求值问题的策略(1)条件求值问题,首先要仔细观察条件与所求式之间的角、函数名称及有关运算之间的差异及联系.(2)将已知式进行变形向所求式转化,或将所求式进行变形向已知式转化.2、给值求角问题,先通过化简已给的式子得出某个角的某种三角函数值,再结合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逆向求角.3、观察互余、互补关系:如π3-α与π6+α,π3+α与π6-α,π4α与π4+α等互余,π3+θ与2π3θ,π4+θ与3π4-θ等互补,遇到此类问题,不妨考虑两个角的和,要善于利用角的变换来解决问题.题型一利用诱导公式给角求值【例1】cos 210︒的值等于()A .12B 32C .32D .22-【变式1-1】35πsin 6=()A .12B .12-C 32D .32【变式1-2】计算:5π7ππ2sin2cos tan 663⎛⎫+--= ⎪⎝⎭______.题型二利用诱导公式给值求值【例2】若()4sin ,5πα+=-且α是第二象限角,则cos α=()A .45-B .35-C .35D .45【变式2-1】设02πα⎛⎫∈ ⎪⎝⎭,,若3sin ,5α=则cos 2πα⎛⎫+= ⎪⎝⎭()A .35B .45C .35-D .45-【变式2-2】若()4sin 5πα+=-,则3cos 2πα⎛⎫-= ⎪⎝⎭()A .45-B .35-C .45D .35【变式2-3】设sin 25a ︒=,则sin 65cos115tan 205︒︒︒=()A 221a -B .221a -C .2a -D .2a题型三利用互余互补关系求值【例3】已知π3cos 35α⎛⎫-= ⎪⎝⎭,则πsin 6α⎛⎫+= ⎪⎝⎭()A .45±B .45C .45-D .35【变式3-1】已知π1sin 43α⎛⎫+= ⎪⎝⎭,则πcos 4α⎛⎫- ⎪⎝⎭的值为()A .13B.3C .13-D.3-【变式3-2】若1sin ,63a π⎛⎫+= ⎪⎝⎭则2cos 3a π⎛⎫+= ⎪⎝⎭()A .13B .13-C .79D .79-【变式3-3】已知cos 6πθ⎛⎫- ⎪⎝⎭=a (|a |≤1),则cos 56πθ⎛⎫+⎪⎝⎭+sin 23πθ⎛⎫- ⎪⎝⎭的值是________.【变式3-4】已知函数()π5π10πcos 2cos 2tan 26334π4πtan 2sin 233x x x f x x x ⎛⎫⎛⎫⎛⎫--+ ⎪ ⎪ ⎪⎝⎭⎝⎭⎝⎭=⎛⎫⎛⎫+-- ⎪ ⎪⎝⎭⎝⎭.(1)化简()f x ;(2)若()0310f x =,求00π2πsin 2cos 263x x ⎛⎫⎛⎫-+- ⎪ ⎪⎝⎭⎝⎭的值.题型四利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A .sin 4cos4-B .sin 4cos4--C .cos 4sin 4-D .sin 4cos 4+【变式4-1】(多选)已知角α满足sin cos 0αα⋅≠,则()()()sin πcos πsin cos k k k αααα+++∈Z 的取值可能为()A .2-B .1-C .2D .0【变式4-2】已知α是第四象限角,且cos α=()()sin cos cos sin 22πααππαα++-=⎛⎫⎛⎫-++ ⎪ ⎪⎝⎭⎝⎭___________.【变式4-3】(1)化简:222cos(4)cos ()sin (3)sin(4)sin(5)cos ()θπθπθπθππθθπ+++-+--(2)已知()sin 3n f n π=(n ∈Z ),求(1)f +(2)f +(3)f +…+(2012)f 的值.【变式4-4】已知()()()()()3sin cos tan cos 222sin 2tan sin f πππααπαααπααππα⎛⎫⎛⎫⎛⎫+--+ ⎪ ⎪ ⎪⎝⎭⎝⎭⎝⎭=---+.(1)化简()f α;(2)若31cos 25πα⎛⎫-=- ⎪⎝⎭,求()f α的值.题型五三角恒等式的证明【例5】(1)求证:tan(2)sin(2)cos(6)tan 33sin()cos()22παπαπααππαα----=-++;(2)设8tan()7m πα+=,求证1513sin()3cos()37720221sin()cos()77m m ππααππαα++-+=+--+.【变式5-1】求证:232sin()cos()12212sin ()ππθθπθ-+--+=tan(9)1tan()1πθπθ+++-.专题三角恒等变换(二)一、升(降)幂缩(扩)角公式利用余弦的二倍角公式变形可得:升幂公式:21cos 22cos αα+=,21cos 22sin αα-=降幂公式:21cos 2cos 2αα+=,21cos 2sin 2αα-=二、半角公式(只要求推导,不要求记忆)sin2a =cos2a =sin 1cos tan.21cos sin ααααα-===+以上三个公式分别称作半角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它们是用无理式表示的.sin 1cos tan ,tan 21cos 2sin αααααα-==+;2sin2sin 1cos 22tan 2sin cos 2sin cos 222αααααααα-===以上两个公式称作半角正切的有理式表示.三、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1、积化和差1sin cos [sin()sin()]2αβαβαβ=-++1cos sin )sin()]2αβαβαβ=+--1cos cos )cos()]2αβαβαβ=-++1sin sin [cos()cos()]2αβαβαβ=--+2、和差化积sin sin 2sincos 22x y x yx y +-+=sin sin 2cossin 22x y x yx y +--=cos cos 2cos cos22x y x yx y +-+=cos cos 2sin 22x y x yx y +--=-四、辅助角公式对于形如sin cos a x b x +的式子,可变形如下:sin cos a x b x +sin cos x x ⎫⋅⋅的平方和为1,故令cos ϕϕ==则sin cos a x b x +)sin cos cos sin x x ϕϕ+)x ϕ+其中ϕ角所在象限由,a b 的符号确定,ϕ角的值由tan baϕ=确定,或由sin ϕ=和cos ϕ=五、万能公式22tan2sin 1tan 2ααα=+;221tan 2cos 1tan 2ααα-=+;22tan2tan 1tan 2ααα=-六、三角函数化简“三看”原则七、三角恒等变换综合应用的解题思路(1)将()f x 化为sin cos a x b x +的形式;(2)构造)cos sin ()(x ba b x ba ab a x f ⋅++⋅++=222222(3)和角公式逆用,得())f x x ϕ=+(其中φ为辅助角);(4)利用())f x x ϕ=+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5)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和答题规范.题型一半角公式与万能公式的应用【例1】已知,02πα⎛⎫∈- ⎪⎝⎭,3sin 5α=-,则tan 2α=()A .3B .3-C .13D .13-【变式1-1】已知π3,π,sin 25αα⎛⎫∈= ⎪⎝⎭,则cos π2α⎛⎫-= ⎪⎝⎭()A.10B.10C.10-D.10【变式1-2】若3sin 5θ=,5π3π2θ<<,则tan cos 22θθ+=()A.3B .3C .3D .3-【变式1-3】已知()tan 3πα+=,则cos 22πα⎛⎫-= ⎪⎝⎭()A .35B .310C .34D 【变式1-4】若sin 11cos 2αα=+,则sin cos αα+的值为________.题型二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的应用【例2】利用和差化积公式,求下列各式的值:(1)sin15sin105︒+︒;(2)sin20sin40sin80︒+︒-︒;(3)cos40cos60cos80cos160︒+︒+︒+︒.【变式2-1】利用积化和差公式,求下列各式的值:(1)cos15cos75︒︒;(2)sin20sin40sin80︒︒︒.【变式2-2】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sin 5sin 32sin 8cos 2θθθθ+=B .cos3cos52sin 4sin θθθθ-=-C .1sin3sin5cos4cos 2θθθθ-=-D .()()1cos cos sin sin 2x y x y x y --+=⎡⎤⎣⎦【变式2-3】若1cos cos sin sin 2x y x y +=,2sin 2sin 23x y +=,则()sin +=x y ()A .23B .23-C .13D .13-【变式2-4】求值:cos 40cos80cos80cos160cos160cos 40︒︒︒︒︒++︒.【变式2-5】在ABC 中,若30B = ,则cos sin A C 的取值范围是()A .[]1,1-B .11,22⎡⎤-⎢⎥⎣⎦C .13,44⎡⎤-⎢⎥⎣⎦D .31,44⎡⎤-⎢⎥⎣⎦题型三辅助角公式及其应用【例3】将下列各式化成()sin A x ϕ+的形式:(1cos x x -;(2).444x x ππ⎛⎫⎛⎫-- ⎪ ⎪⎝⎭⎝⎭【变式3-1】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1cos 2y x x =;(2)sin cos y x x =-;(3)sin y x x =+;(4)sin 22y x x =.【变式3-2】(多选)若1sin cos()22x x x ϕ+=+,则ϕ的值可能为()A .6π-B .6πC .56πD .116π【变式3-3】已知πcos(63x -=,则πcos cos()3x x +-等于()A B .±C .-1D .1【变式3-4】已知函数2()cos 2cos f x x x x =+.(1)求函数()f x 的单调增区间;(2)求函数()f x 在区间,63ππ⎡⎤-⎢⎥⎣⎦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以及此时x 的取值.题型四三角恒等变换的化简问题【例4】化简4sin 24cos 24tan12cos12︒︒︒︒+=()A .1B CD .2【变式4-1】化简()()sin5cos51︒+︒︒=()A .2B .C .2D【变式4-2】若1cos sin 222αα=,则1sin cos 14ααπα++=⎛⎫+ ⎪⎝⎭()A .1B .12CD.【变式4-3】若2πθπ<<,tan 3θ=-=_________.题型五三角形中的三角恒等变换【例5】在ABC ∆中,若sin cos()1sin()cos 22A B A B ππ-=--,则这个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变式5-1】已知ABC ,角,,A B C 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 ,且sin sin cos cos A B A B +=+,则ABC 是()A .直角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锐角三角形【变式5-2】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2sin sin sin B C B C A +⋅-=.则△ABC的形状为()A .正三角形B .等腰直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万能公式和差化积公式倍角公式等公式总结及其推导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万能公式和差化积公式倍角公式等公式总结及其推导一、三角函数诱导公式1、万能公式a sin(A+B) = a sinAcosB + a cosAsinBa cos(A+B) = a cosAcosB - a sinAsinB2、差化积公式sinAcosB - cosAsinB = sin(A-B)cosAcosB + sinAsinB = cos(A-B)3、倍角公式sin2A = 2sinAcosAcos2A = cos2A - sin2A = 2cos2A - 1 = 1 - 2sin2A4、和差公式sin(A±B) = sinAcosB±cosAsinBcos(A±B) = cosAcosB∓sinAsinB二、推导1、万能公式推导过程设定A+B=C,则有:a sin(A + B)= a sinC左右两侧同时乘以cosB:a sin(A + B)cosB = a sinCcosB左右两侧同时乘以sinB:a sin(A + B)sinB = a sinCsinB将上式整合即可得:a sin(A + B)= a sinAcosB + a cosAsinB同理,可推导出:a cos(A + B) = a cosAcosB - a sinAsinB2、差化积公式推导过程设定A=B,则有:sinAcosB - cosAsinB = sinAcosA - cosAcosA 经过整合可得:sinAcosB - cosAsinB = sinA -cosA将A=B替换为A-B,即可得sinAcosB - cosAsinB = sin(A-B)同理:cosAcosB + sinAsinB = cosAcosA + sinAsinA 经过整合可得:cosAcosB +sinAsinB = cosA +sinA将A=B替换为A-B,即可得cosAcosB +sinAsinB = cos(A-B)3、倍角公式的推导过程由于A为任意角度,对其两侧两边可以分别进行乘以cosA及sinA,得到:sinAcosA + sinAcosA = cosA*sinA + cosA*sinA经过整合可得:sin2A = 2sinAcosAcos2A = cosAcosA - sinAcosA经过整合可得:cos2A = 2cos2A - 1再把上式中的cos2A代入:2cos2A - 1 = 1 - 2sin2A4、和差公式推导过程设定A+B=C,则有:sin(A + B)= sinC将左右两侧分别乘以cosB及sinB:。
三角函数恒等变换
三角函数恒等变换一、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以下各角的终边与角α的终边的关系2、六组诱导公式注:诱导公式可概括为的各三角函数值的化简公式。
记忆规律是: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其中的奇、偶是指的奇数倍和偶数倍,那么函数名称变为相应的余名函数;假设是偶数倍,那么函数名称不变,符号看象限是指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作为结果的符号。
二、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sin α=22tan21tan 2αα+, cos α=221tan 21tan 2αα-+ 3、形如asin α+bcos α的化简asin α+bcos α22a b +α+β).其中cos β22a b+,sin β22a b+三、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1、用cos α表示sin22α,cos 22α,tan 22α sin22α=1cos 2α-; cos 22α=1cos 2α+;tan 22α=1cos 1cos αα-+ 注:上述三组公式从左到右起到一个扩角降幂的作用;从右到左起到一个缩角升幂的作用。
2、用cos α表示sin2α,cos 2α,tan 2αsin2α=1cos 2α-±cos2α=1cos 2α+±tan2α= 3、用sin α,cos α表示tan 2αtan 2α=sin 1cos 1cos sin αααα-=+四、常用数据: 30456090、、、的三角函数值6sin15cos 754-==,42615cos 75sin +==3275cot 15tan -== ,3215cot 75tan +==注: ⑴以上公式务必要知道其推导思路,从而清晰地“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的变化形式.如tan()(1tan tan )tan tan αβαβαβ+-=+221cos 1cos cos,sin 2222αααα+-==等. 从而可做到:正用、逆用、变形用自如使用各公式.⑵三角变换公式除用来化简三角函数式外,还为研究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做准备. ⑶三角函数恒等变形的根本策略。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
失分警示]1.同角关系应用错误: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开方时,忽略判断角所在的象限或判断出错,导致三角函数符号错误.2.诱导公式的应用错误:利用诱导公式时,三角函数名变换出错或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出错.3.忽视解的多种情况如已知a ,b 和A ,应先用正弦定理求B ,由A +B +C =π,求C ,再由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边c ,但解可能有多种情况.4.忽略角的范围应用正、余弦定理求解边、角等量的最值(范围)时,要注意角的范围. 5.忽视解的实际意义求解实际问题,要注意解得的结果要与实际相吻合.考点三角恒等变换典例示法 题型1 求角典例1 中山模拟]已知cos(2α-β)=-1114,sin(α-2β)=437,0<β<π4<α<π2,则α+β=________.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结合已知条件,求出相应角的三角函数值,然后根据角的范围确定角的具体取值.题型2 求值典例2 安徽合肥质检]已知cos ⎝ ⎛⎭⎪⎫π6+α·cos ⎝ ⎛⎭⎪⎫π3-α=-14,α∈⎝ ⎛⎭⎪⎫π3,π2. (1)求sin2α的值;(2)求tanα-1tanα的值.化简常用的方法技巧(1)化简常用方法:①直接应用公式,包括公式的正用、逆用和变形用;②切化弦、异名化同名、异角化同角等.(2)化简常用技巧:①注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与特殊值的互化;②注意利用角与角之间的隐含关系,如2α=(α+β)+(α-β),θ=(θ-φ)+φ等;③注意利用“1”的恒等变形,如tan45°=1,sin2α+cos2α=1等.考点正、余弦定理典例示法题型1应用正、余弦定理求边、角典例3淄博模拟]已知a,b,c分别为△ABC的内角A,B,C的对边,且a cos C +3a sin C-b-c=0.(1)求A;(2)若a=2,求△ABC面积的最大值.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 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第三步:求结果. 题型2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典例4 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b cos C +c cos B =a sin A ,则△ABC 的形状为(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确定利用正、余弦定理判定三角形形状的两种思路(1)“角化边”: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只含边的关系,通过因式分解、配方等得出边的相应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2)“边化角”: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只含内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通过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得出内角的关系,从而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此时要注意应用A +B +C =π这个结论.题型3 求有关三角形的面积典例5 2014·浙江高考]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b ,c =3,cos 2A -cos 2B =3sin A cos A -3sin B cos B .(1)求角C 的大小;(2)若sin A =45,求△ABC 的面积.与三角形面积有关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求三角形的面积.对于面积公式S=12ab sin C=12ac sin B=12bc sin A,一般是已知哪一个角就使用含哪个角的公式.(2)已知三角形的面积解三角形.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一般要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进行边和角的互化.考点正、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典例示法典例6如图,游客从某旅游景区的景点A处下山至C处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从A沿直线步行到C,另一种是先从A沿索道乘缆车到B,然后从B沿直线步行到C.现有甲、乙两位游客从A处下山,甲沿AC匀速步行,速度为50 m/min.在甲出发2 min后,乙从A乘缆车到B,在B处停留1 min后,再从B匀速步行到C.假设缆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130 m/min,山路AC长为1260 m,经测量,cos A=1213,cos C=35.(1)求索道AB的长;(2)问乙出发多少分钟后,乙在缆车上与甲的距离最短?(3)为使两位游客在C处互相等待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乙步行的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1.解三角形应用题的常见情况及方法(1)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可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2)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三角形,这时需作出这些三角形,先解够条件的三角形,然后逐步求解其他三角形,有时需设出未知量,从几个三角形中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出所要求的解.2.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针对训练2015·湖北高考]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A处时测得公路北侧一山顶D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行驶600 m后到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75°的方向上,仰角为30°,则此山的高度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全国卷高考真题调研]1.全国卷Ⅱ]若cos ⎝ ⎛⎭⎪⎫π4-α=35,则sin2α=( )A.725 B.15 C .-15 D .-7253.2015·全国卷Ⅰ]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A =∠B =∠C =75°,BC =2,则A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4.浙江高考]已知2cos 2x +sin2x =A sin(ωx +φ)+b (A >0),则A =________,b =________.5.2015·广东高考]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3,sin B =12,C =π6,则b =________.6.2014·山东高考]设f (x )=sin x cos x -cos 2⎝⎛⎭⎪⎫x +π4.(1)求f (x )的单调区间;(2)在锐角△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f ⎝ ⎛⎭⎪⎫A 2=0,a =1,求△ABC面积的最大值.一、选择题1.合肥质检]sin18°sin78°-cos162°cos78°=( ) A .-32 B .-12 C.32 D.122.广西质检]已知π2<α<π,3sin2α=2cos α,则cos(α-π)等于( ) A.23 B.64 C.223 D.326。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及其应用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及其应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指通过已知的三角函数关系,推导出其他三角函数的关系式。
这些公式的推导可以通过几何图像、特殊角、复数等多种方式进行。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在数学和物理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解决三角函数相关的方程和等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介绍常见的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及其推导。
1.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诱导公式:根据单位圆上的定义,假设角A对应的点坐标为(x,y),则有:x = cos(A)y = sin(A)设角B对应的点为(-y,x),根据单位圆上的定义,可得:-x = cos(B)-y = sin(B)根据单位圆上对称性的特点,可知B=A+90°,即cos(B) = cos(A + 90°) = -sin(A)sin(B) = sin(A + 90°) = cos(A)由此得到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诱导公式:sin(A + 90°) = cos(A)cos(A + 90°) = -sin(A)2.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tan(A) = sin(A) / cos(A)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诱导公式代入,可得:tan(A + 90°) = sin(A + 90°) / cos(A + 90°) = cos(A) / -sin(A) = -cot(A)由此得到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tan(A + 90°) = -cot(A)3.余切函数的诱导公式:根据余切函数的定义:cot(A) = cos(A) / sin(A)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诱导公式代入,可得:cot(A + 90°) = cos(A) / sin(A) = -tan(A)由此得到余切函数的诱导公式:cot(A + 90°) = -tan(A)这些是三角函数的一些常见的诱导公式,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公式导出其他三角函数的关系式。
考点06 诱导公式及恒等变换(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
考点06 诱导公式及恒等变换一.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三.二倍角公式(1)sin 2α=2sin αcos α ↔12sin 2α=sin αcos α (2)cos 2α=cos 2α-sin 2α=2cos 2α-1=1-2sin 2α 222212cos 1cos2cos 1cos 2212sin 1cos 2sin 1c =22=os α⇔αααααααα⇔+=(+)-=(-)(3)tan 2α=2tan α1-tan 2α知识理解考向一 诱导公式【例1】(2020·四川射洪中学高三月考(理))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12,5P -. (1)求sin α,cos α;(2)求()()()()cos 2cos 2sin 2cos f παπααπαα⎛⎫+-+ ⎪⎝⎭=-+-的值. 【答案】(1)5sin 13α=-,12cos 13α=;(2)2919. 【解析】(1)由题意可得:13OP =,由角的终边上的点的性质可得5sin 13α=-,12cos 13α=; (2)由(1)可知5sin 13α=-,12cos 13α=,再结合诱导公式得:()()()()512cos 2cos 2sin 2cos 21313512sin 2cos sin 2cos 213121399f παπααααπαααα⎛⎫⎛⎫⎛⎫+-+--+ ⎪ ⎪ ⎪-+⎝⎭⎝⎭⎝⎭====-+-+⎛⎫⎛⎫-+ ⎪ ⎪⎝⎭⎝⎭,所以()2919f α=【举一反三】考向分析1.(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化简:3sin()cos()tan()22tan()sin()ππααπαπαπα-++-+-. 【答案】cos α-.【解析】3sin()cos()tan()22tan()sin()ππααπαπαπα-++-+-cos sin cos sin cos sin sin ααααααα-⨯=⨯cos α=-. 2.(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若角α的终边上有一点(),8P m -,且3cos 5α=-. (1)求m 的值;(2)求()()()sin cos 2tan cos ππαααπα⎛⎫++ ⎪⎝⎭---的值.【答案】(1)6-;(2)45. 【解析】(1)点P 到原点的距离为r ==根据三角函数的概念可得3cos 5α==-,解得6m =-,6m =(舍去).(2)原式()()()sin cos (sin )(sin )2sin tan cos (tan )cos ππααααααπααα⎛⎫++ ⎪--⎝⎭==-----,由(1)可得10r ==,84sin 5r α-==-,所以原式4sin 5α=-=. 3.(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1(,33P -- (1)求sin ,cos ,tan ααα的值;(25sin(3)2cos()ππαα-++ 【答案】(1)1sin ,tan 3ααα==-=2) 【解析】(1)由题意角α的终边经过点1(,3P -,可得1r OP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1sin ,tan 33ααα=-=-=. (25sin(3)2cos()ππαα-++=tan (14α===-⨯=. 考向二 恒等变化【例2】(1)(2020·四川省阆中东风中学校高三月考)cos80cos130sin80sin130︒︒-︒︒等于( ) A. B .12-C .12D(2)(2020·甘肃高二单元测试)sin15︒=( ) ABCD(3)(2019·广东华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理))若1tan 2α=,则tan 4πα⎛⎫+ ⎪⎝⎭的值为( )A .1B .3C .5D .7【答案】(1)A (2)C (3)B【解析】(1)cos80cos130sin80sin130︒︒-︒︒()cos 80130cos 210=+= ()cos 18030=+cos30=-=-.故选:A (2)∈154530︒=︒-︒,∈()1sin15sin 4530sin45cos30cos45sin302︒=︒-︒=︒︒-︒︒==C . (3)由tan tantan 14tan 41tan 1tan tan 4παπααπαα++⎛⎫+== ⎪-⎝⎭-⋅, 又1tan 2α=,原式1+1tan 12=311tan 1-2αα+==-.故选:B. 【举一反三】1.(2020·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三月考(理))sin160cos10cos20sin10︒︒+︒︒=( ) A. B .12-C .12D【答案】C【解析】1sin160cos10cos 20sin10sin 20cos10cos 20sin10sin 302︒︒+︒︒=︒︒+︒︒==。
三角函数变换公式汇总
三角函数变换公式汇总一、诱导公式。
1. 终边相同的角的三角函数关系。
- sin(α + 2kπ)=sinα,k∈ Z- cos(α + 2kπ)=cosα,k∈ Z- tan(α+ 2kπ)=tanα,k∈ Z2. 关于x轴对称的角的三角函数关系(α与-α)-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3. 关于y轴对称的角的三角函数关系(α与π-α)- sin(π - 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4. 关于原点对称的角的三角函数关系(α与π+α)-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5. 关于直线y = x对称的角的三角函数关系(α与(π)/(2)-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1)/(tanα)=cotα6. (π)/(2)+α的三角函数关系。
-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1)/(tanα)=-cotα二、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1. 两角和的正弦公式。
-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2. 两角差的正弦公式。
- sin(α - β)=sinαcosβ-cosαsinβ3. 两角和的余弦公式。
-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4.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 cos(α - β)=cosαcosβ+sinαsinβ5. 两角和的正切公式。
- tan(α+β)=(tanα+tanβ)/(1 - tanαtanβ)(α,β,α+β≠ kπ+(π)/(2),k∈ Z)6. 两角差的正切公式。
- tan(α - β)=(tanα-tanβ)/(1+tanαtanβ)(α,β,α-β≠ kπ+(π)/(2),k∈ Z)三、二倍角公式。
高中三角函数公式及诱导公式大全
高中三角函数公式及诱导公式大全以下是高中三角函数公式及诱导公式的大全:1.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正弦函数(sin):sinθ = 对边/斜边•余弦函数(cos):cosθ = 邻边/斜边•正切函数(tan):tanθ = 对边/邻边2.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正弦函数的诱导公式:sin(-θ) = -sinθ•余弦函数的诱导公式:cos(-θ) = cosθ•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tan(-θ) = -tanθ•正弦函数的互余公式:sin(π/2 - θ) = cosθ•余弦函数的互余公式:cos(π/2 - θ) = sinθ•正切函数的互余公式:tan(π/2 - θ) = 1/tanθ3.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正弦函数的和差公式:sin(θ ± φ) = sinθcosφ ± cosθsinφ•余弦函数的和差公式:cos(θ ± φ) = cosθcosφ ∓ sinθsinφ•正切函数的和差公式:tan(θ ± φ) = (tanθ ± tanφ) / (1 ∓tanθtanφ)4.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正弦函数的倍角公式:sin2θ = 2sinθcosθ•余弦函数的倍角公式:cos2θ = cos^2θ - sin^2θ•正切函数的倍角公式:tan2θ = (2tanθ) / (1 - tan^2θ)5.三角函数的半角公式:•正弦函数的半角公式:sin(θ/2) = ±√[(1 - cosθ) / 2]•余弦函数的半角公式:cos(θ/2) = ±√[(1 + cosθ) / 2]•正切函数的半角公式:tan(θ/2) = ±√[(1 - cosθ) / (1 + cosθ)]6.三角函数的和的积公式:•正弦函数的和的积公式:sinθ + sinφ = 2sin((θ + φ)/2)cos((θ - φ)/2)•余弦函数的和的积公式:cosθ + cosφ = 2cos((θ + φ)/2)cos((θ - φ)/2)•正弦函数的差的积公式:sinθ - sinφ = 2cos((θ + φ)/2)sin((θ - φ)/2)•余弦函数的差的积公式:cosθ - cosφ = -2sin((θ + φ)/2)sin((θ - φ)/2)这些公式是三角函数中常见的重要公式,掌握它们能够帮助解决各种三角函数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在数学推导和计算中提供便利。
高中数学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及恒等变换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及恒等变换一、基础知识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 =αtan配1 已知54cos -=α,且α为第三象限角,求ααtan ,sin 的值配2 α是第四象限角,tan α=512-,则sin α= 2. 诱导公式: 公式一 公式四公式二 公式五公式三 公式六配3 利用公式求下列三角函数值(1)︒225cos (2)311sin π (3))316sin(π- (4))2040cos(︒- 配4 化简)2cos()2sin()25sin()2cos(αππααππα-⋅-⋅+-3.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配5 已知的值。
是第四象限,求)4tan(),4cos(),4sin(,53sin πααπαπαα-+--= 4.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配6 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n15cos15︒︒ (2)、22cossin 88ππ-(3)、2tan 22.51tan 22.5︒-︒ (4)、22cos 22.51︒-(5)(cos sin )(cos sin )12121212ππππ-+二、典例与变式:考点一: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应用例1. 已知1sin ,cos ,tan 3x x x =-求的值。
变式:已知13tan ,sin 22πααπα=∈=且(,),则 ( )A.考点二 :诱导公式的应用例2.化简:(1)cos(180)sin(360)sin(180)cos(180)αααα+⋅+--⋅--变式: 2sin ()cos()cos(3)sin(5)sin(6)απαπαπαπα-++⋅+++++考点三:两角和与差及倍角公式的应用例3、已知12cos(),sin(),2923βααβ-=--=且,022ππαπβ<<<<,求cos 2αβ+变式:若cos 2sin()4απα=-,则cos sin αα+的值为( )(A )2- (B ) 12- (C ) 12 (D )2考点四: 恒等变形证明问题例4、证明下列恒等式(1)sin 1cos tan 21cos sin ααααα-==+;(2)2212sincos 1tan cos sin 1tan αααααα--=-+变式:21cos 2tan 1cos 2θθθ-=+三、巩固练习:1、0sin 210=( )A 2B 2-C 12 D 12-2、sin(1071)sin189sin(171)sin(351)-⋅+-⋅3、已知sin()πα+=35,且α是第四象限角,那么cos(2)απ-的值是( ) A 45 B 45- C 45-或45 D 354、已知60sin()cos(8)169παπα-⋅--=,且(,)42ππα∈,求sin α与cos α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主题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及恒等变换
教学目的 掌握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和恒等变换公式 灵活运用三角函数公式 教学重点
三角函数公式的运用
教学内容
1、象限角
(1)各象限角的范围
(2)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αsin αcos αtan 2、角度与弧度之间的转换
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22=+
()()
=
αtan 练习:(1、(2011全国,14)已知),(ππα23∈,tan α=2,则cos α= ;
(2、若=⋅+=+α
ααααcos sin 2cos 1
0cos sin 32
,则 ; (3、若==+ααααtan 1sin cos sin 2,则 ;
(一)诱导公式
记忆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例题赏析
例题1、(2013广东,4)已知==⎪⎭⎫ ⎝⎛+ααπcos 51
25sin ,那么();
A :52-
B :51-
C :51
D :5
2
例题2、已知31sin -=+)(απ,则[]?)()()(=-+-⋅-+--⋅+)
2cos(cos cos )
2cos(1cos cos cos πααπαπααπααπ
达标训练
(1、已知=+=+)(是锐角,则,)(απααπsin 5
3
2sin (). 53.A 53.-B 54.C 5
4.-D
正弦 余弦 正切 α-
απ-2 απ+2
απ-2
2 απ
+2
2
απ-23 απ+23
(2、若=+)()(是第二象限角,则θπθπθ-23
sin sin 2-1()
. θθcos sin -、A θθsin cos .-B )cos sin (.θθ-±C θθcos sin .+D
(二)三角函数的求值与化简
1、两角和差公式
=+)(βαsin ;=-)(βαsin ; =+)(βαcos ;=-)(βαcos ; =+)(βαtan ;=-)(βαtan ; 记忆口诀:正弦角大值大,角小值小;余弦角大值小,角小值大;正切的与正弦相同。
公式拓展
=+ααcos sin b a ,其中 ; =+ααcos sin b a ,其中 。
例题精讲
例题1、(2012重庆,5)=︒
︒
︒-︒17cos 30cos 17sin 47sin ()
A. 23-
B.21-
C.21
D.2
3
例题3、(2014全国大纲,14)函数x x y 2sin 22cos +=的最大值为 。
达标训练
(1、(2014江苏,15)已知⎪⎭
⎫
⎝⎛∈ππα,2,55sin =α.
求(1))(
απ
+4
sin 的值;
(2)⎪⎭
⎫
⎝⎛-απ265cos 的值。
(2、设βαtan tan ,是方程023-2=+x x 的两个根,则)(βα+tan =() A. 3- B.1- C.1 D.3
(3、已知=∈=απαααtan 02cos -sin ),则,(,() A. 22-
B.1-
C.1
D.2
2
(4、(2014山东,12)函数x x y 2cos 2sin 2
3
+=的最小正周期为 。
2、二倍角公式
=α2sin ;=α2cos = = ; =α2tan ; (将和差公式中的β换成α就得到二倍角公式)
公式变形
2cos sin 2sin 1)(ααα+=+; 2
cos sin 2sin 1)(ααα-=-;
22cos 1sin 2αα-=; 2
2cos 1cos 2α
α+=
例题精讲
例题1、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x y 2=上,则
=θ2cos ()
A. 53
B.54
C.54-
D.5
3
-
例题2、(2012山东,7)若⎥⎦
⎤⎢⎣⎡∈24ππθ,,sin 2θ=873,则sin θ=()
A.
53 B.54 C.4
7
D.43
例题3、(2011江苏,9)已知==+x x x 2tan tan 24tan ,则)(π 。
达标训练
(1、(2013江西,3)若==
αα
cos 3
3
2
sin
,则() A. 32- B.3
1- C.31
D.32
(2、(2012辽宁,6)已知()),则,(,=∈=απααα2sin 02cos -sin A. 1- B.22- C.2
2
D.1 (3、=94cos 92cos
9cos
πππ
()
A.81-
B.16
1- C.161 D.81
(4、已知20π
θ<<,且==θπθ2tan 10
2
4-sin ,则)(() A. 34 B.43 C.7
24- D.724
1、设==αααtan2-sin 2sin ,则_______。
2、若θ
θ
θ2cos 12sin 3tan +=,则=()
A.
3 B.
33 C.3
3- D.3- 3、(2013课标全国II ,6)已知322sin =
α,则=+)(
4
cos 2
πα() A. 61 B.31 C.21 D.3
2
4、(2012江苏,11)设α为锐角,若546cos =+)(πα,则)(12
2sin πα+的值为 。
5、(2014福建,18)已知函数()x x x y cos sin cos 2+=,
求(1)⎪⎭
⎫
⎝⎛45πf 的值;
(2)()x f 的最小正周期及单调递增区间。
1、若4tan 1
tan =+
θ
θ,则=θ2sin () A. 51 B.41 C.31 D.2
1
2、(2012陕西,7)设向量===θθθ2cos cos 2,1-)cos ,1()垂直,则(与b a
()
A. 2
2
-
B.21
C.0
D.1-
3、(2014陕西,13)设2
0π
θ<<,向量,则若),(),,(0,cos 1cos 2sin =⋅-==b a b a
θθθ
=θtan _______。
4、设θ是第二象限的角,若=+=+θθπθcos sin 2
1
4tan ,则)(_______。
5、(2013湖南,16)已知函数⎪⎭⎫
⎝⎛⋅=3-x cos cos πx y ,
求(1)⎪⎭
⎫
⎝⎛32πf 的值;
(2)()4
1
<x f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6、(2012山东,17)在ABC ∆中,已知.tan tan tan tan sin C A C A B ⋅=+)
( (1)求证:a 、b 、c 成等比数列; (2)若a=1,c=2,求ABC ∆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