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业及答案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练习题附答案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8823eff61fb7360b4c656c.png)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练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0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或延边)成立60周年。
据此回答1~4题。
1.国家在延边设立朝鲜族自治州,不能表明()A.我国的朝鲜族人民对祖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B.延边是我国朝鲜族群众聚居的地方C.我国的朝鲜族同汉族和其他民族已形成相互依存关系D.延边朝鲜族群众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D中“高度的自治权”的说法错误,入选。
答案: D2.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人民通过自治州的________行使自治权。
()①人民代表大会②法院和检察院③人民政府④村委会和居委会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①③正确,选A。
答案: A3.为帮助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快速发展,吉林省在项目建设和财政支出上加大支持力度,落实国家“兴边富民”政策,重视发展朝鲜族的民族文化教育,延边州呈现出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
这说明()①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②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我国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为推动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④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题干材料强调国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这说明只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才能推动解决民族问题,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证,③④正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自治权,①错误。
民族地区发展从根本上要靠民族地区人民自身的努力,国家的扶持只是外部条件,②排除。
答案: D4.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以来,延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近几年,延边州GDP年均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4.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6.6%,全州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答案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ff68f4856a561252d36ff3.png)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一1一.ADBBA DCDCD二.ABCD ABD ABC BD ABC三.四、1、民族区域自治答: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享有当家作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制度。
2. 民族法律关系答:民族法律关系是由国家的法律所调整的、以特定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法3. 答:民族自治地方在我国是指一个或多个少数民族在其聚居地方依法实行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
4. 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答: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域级别及其职权范围大小。
五、1.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与维护国家统一相结合的原则;(2)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3)保障自治机关充分行使自治权的原则;(4)加速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原则。
2.简述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
答: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域级别及其职权范围大小。
法律地位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国一定级别的行政区域;(3)民族自治地方是不同于一般行政区域的特殊行政区域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二1一、BDDBD BCCCC二、ACD BCD ACD ABC ABCD三、 XX四、1. 自治条例答:自治条例是宪法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民族化与区域化相结合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2. 民主集中制答:民主集中制是宪法规定的我国国家机关的基本组织原则,也是自治机关法定的基本组织原则。
一方面,自治机关要在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实行民主,另一方面,自治机关在民主的基础上必须集中,两方面的结合就是民主集中制。
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业及答案
![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d73e4e27d3240c8447efcb.png)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一11.《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参考答案:B2.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依据是()。
参考答案:B3.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内部表现形式主要是()和两个系列的“配套法规”。
参考答案:D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成立时间是()。
参考答案:D5.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
五十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9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因素,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
这表明我国政府的()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
参考答案:B6.民族区域自治法律规范的基本内容只限在()适用。
参考答案:D7.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按照()的顺序组成。
参考答案:D8.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如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被批准后,应当报()备案。
参考答案:D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自治区的设置,必须报经()批准。
参考答案:A10.下列选项中的()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不享有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自治权参考答案:C1.下列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说法正确的有()。
参考答案:A B D2.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4条,变更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则和程序包括()。
参考答案:A B C3.下列属于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有()。
参考答案:A B C D4.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2条,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条件有()。
参考答案:A B C D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依据有()。
参考答案:A B C1.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参考答案:错误2.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内外部结构表现形式是指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以外的、构成民族区域自治法律规范的其他部门法有关民族区域自治条款问题。
民族理论、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业答案.
![民族理论、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dbc0cc76a20029bd642d7d.png)
民族理论、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业答案作业1一、选择题1 A2 B3 CE4 BCDE5 C6 C7 A8 BCDE9 ABCDE 10 BCDE二、判断题1.错。
“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换一下位置。
2.错。
“必定”改为“不一定”3.错。
“民族消亡”改为“民族同化”4.错。
不一定都是民族问题5.错。
“彼此孤立”改为“相互联系”三、简答题1.答:(1)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阶段。
(2)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阶段。
(3)元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确立、巩固阶段时期。
说明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是由各民族共同完成的。
2.答: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
(1)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有什么差异,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应具有同等的地位。
(2)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相处,携手共进的关系。
(3)民族互助是指:各民族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为了共同发展和繁荣互相帮助的关系。
3.答:(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决定因素。
(2)地缘关系的确立是民族形成的基础。
(3)国家政权的建立为某些大的民族形成起到了政治纽带作用。
4.答:(1)民族与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的概念。
(2)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的产生除了阶级根源外,也有其他根源。
(3)民族压迫的内容比阶级压迫的内容更加广泛和复杂。
(4)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存在的时间更长。
四、论述题1.答案要点:认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认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会更好地宣传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基本原则。
民族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世界上的所有民族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从这一点出发,就要求我们承认各民族的存在,尊重各民族的存在,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平等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认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会更充分地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民族问题存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从而更好地解决民族问题。
第七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b5b714866fb84ae45c8dc6.png)
第七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试题一、单项选择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A.1979年B.1952年C.1984年D.1956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这体现了民族自治机关的①立法自治权②变通执行权③经济自治权④文化管理自治权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3.到目前为止,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数量是A.124个B.155个C.125个D.145个4.构成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顺序一般是A.族名、地名、行政级别名B.地名、族名、行政级别名C.族名、行政级别名、地名D.地名、行政级别名、族名5.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民族有A.44个B.45个C.46个D.47个6.下列行政建制中,属于国家法律明确界定的民族自治地方是A.民族乡B.民族镇C.自治县D.自治市7.我国成立最早的自治区是A.广西壮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宁夏回族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8.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A.1947年B.1948年C.1949年D.1950年9.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第一个县级民族自治政权正式成立,它是A.张家川回族自治县B.豫海县回民自治政权C.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D.陕甘宁边区定边县10.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A.联邦制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多项选择1.我国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体系,主要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各项法规C.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制定的有关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行政法规D.地方性的自治法规2.《民族区域自治法》调整的对象是A.统一与自治的关系B.一般与特殊的关系C.自治地方内部的民族关系D.各自治地方之间的关系3.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和宗旨是A.在统一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内,聚居区的少数民族依法当家作主B.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促进民族发展繁荣C.巩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D.普遍建立自治地方4.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单位的级别包括A.盟旗B.自治区C.自治州D.自治县5.确定各自治地方行政区域的主要根据是A.民族成份B.民族分布C.民族关系D.历史状况6.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有A.区域因素和民族因素的结合B.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结合C.文化因素与历史因素的结合D.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结合7.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A.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B.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协C.自治地方的统战部D.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8.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有A.理论依据B.实践依据C.国情依据D.民族特点9.中国在选择保证少数民族实现自我管理的制度上,没有走前苏联式的民族共和国道路,而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与苏联在下面哪些方面的国情不同?A.两国历史不同B.两国经济基础不同C.民族分布不同D.革命发展模式不同10.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基于人口分布,主要有哪些类型A.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B.在一个较大的自治区内辖有一个或几个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C.在民族自治区内辖有的民族乡D.以两个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11.下面哪些权利属于自治机关的自治权?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管理自治民族事务的权利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的,有民族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报请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的权利。
普法教育考试民族区域自治法》练习题
![普法教育考试民族区域自治法》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4193038195f312b3169a5f1.png)
普法教育考试《民族地区自治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依照我国《民族地区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推行()原则。
A 民主集中制 ;B 国务院直接领导 ;C 圆满自治 ;D民族一致A正确2、我国少许民族聚居的地方,依照当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等条件,并参酌历史情况,可以成立以()个少许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自治地方。
A二个以上 ;B一个 ;C一个也许几个 ;D三个C正确3、我公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别情况外,依照()的序次组成。
A 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B 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C 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D民族名称、行政地位、地方名称B正确4、我公民族自治地方的成立、地区界线的划分、名称的组成,由()会同相关地方的国家机关,和相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拟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报请赞同。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 ;D上级国家机关D正确5、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负责并报告工作。
A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B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C 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D国务院A正确6、我国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担当。
A 推行地区自治的民族的公民;B 国务院从国家领导人员中选任;C 国家副主席任命 ;D少许民族人数很多的公民A正确7、我国()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拟订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B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C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B正确8 我国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什么时候见效?()A 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赞同后见效;B 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赞同后见效;C 报国务院赞同后见效 ;D一经成立便见效A正确9、依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本质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赞同,变通执行也许停止执行,那么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内恩赐答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题与答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924bf427284b73f3425041.png)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题与答案第七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试题一、单项选择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A.1979年B.1952年C.1984年D.1956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这体现了民族自治机关的①立法自治权②变通执行权③经济自治权④文化管理自治权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3.到目前为止,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数量是A.124个B.155个C.125个D.145个4.构成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顺序一般是A.族名、地名、行政级别名B.地名、族名、行政级别名C.族名、行政级别名、地名D.地名、行政级别名、族名5.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民族有A.44个B.45个C.46个D.47个6.下列行政建制中,属于国家法律明确界定的民族自治地方是A.民族乡B.民族镇C.自治县D.自治市7.我国成立最早的自治区是A.广西壮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宁夏回族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8.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A.1947年B.1948年C.1949年D.1950年9.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第一个县级民族自治政权正式成立,它是A.张家川回族自治县B.豫海县回民自治政权C.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D.陕甘宁边区定边县10.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A.联邦制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多项选择1.我国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体系,主要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各项法规C.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制定的有关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行政法规D.地方性的自治法规2.《民族区域自治法》调整的对象是A.统一与自治的关系B.一般与特殊的关系C.自治地方内部的民族关系D.各自治地方之间的关系3.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和宗旨是A.在统一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内,聚居区的少数民族依法当家作主B.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促进民族发展繁荣C.巩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D.普遍建立自治地方4.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单位的级别包括A.盟旗B.自治区C.自治州D.自治县5.确定各自治地方行政区域的主要根据是A.民族成份B.民族分布C.民族关系D.历史状况6.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有A.区域因素和民族因素的结合B.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结合C.文化因素与历史因素的结合D.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结合7.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A.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B.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协C.自治地方的统战部D.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8.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有A.理论依据B.实践依据C.国情依据D.民族特点9.中国在选择保证少数民族实现自我管理的制度上,没有走前苏联式的民族共和国道路,而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与苏联在下面哪些方面的国情不同?A.两国历史不同B.两国经济基础不同C.民族分布不同D.革命发展模式不同10.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基于人口分布,主要有哪些类型A.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B.在一个较大的自治区内辖有一个或几个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C.在民族自治区内辖有的民族乡D.以两个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11.下面哪些权利属于自治机关的自治权?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管理自治民族事务的权利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的,有民族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报请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的权利。
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形考作业
![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形考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4a065280b4c2e3f572763db.png)
B.正确
正确答案
3.不尊重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不尊重这个民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应和民主问题结合起来考虑。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
民族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6.风俗习惯对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形考作业2_0006
试卷总分:100测试总分:0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族人口最多。
A.
壮
B.蒙古
C.回
D.满正Βιβλιοθήκη 答案2.( )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给民族下了一个定义。
A.列宁
B.斯大林
C.毛泽东
D.马克思
正确答案
3.
在不同民族个别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中,涉及到对对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的歧视、侮辱问题,那么,这种联系就构成()问题。
A.
民族关系
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4.
民族最初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即()形成的。
A.奴隶社会末期
B.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社会初期
C.
封建社会末期
D.资本主义社会
7. 1、目前,我国有( )个少数民族。
A. 54
B. 55
C. 56
D. 57
正确答案
8.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
七五普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考试题及答案
![七五普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5c9ecd84254b35eefd346a.png)
七五普法学习活动-《民族区域自治法》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原则。
A民主集中制;B国务院直接领导;C完全自治;D民族统一2、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据当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等条件,并参酌历史情况,可以建立以()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自治地方。
A二个以上;B一个;C一个或者几个;D三个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的顺序组成。
A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B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C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D民族名称、行政地位、地方名称4、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区域界线的划分、名称的组成,由()会同有关地方的国家机关,和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报请批准。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D上级国家机关5、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负责并报告工作。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C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D国务院6、我国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担任。
A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B国务院从国家领导人员中选任;C国家副主席任命;D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公民7、我国()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8我国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什么时候生效?()A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B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C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D一经成立便生效9、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那么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内给予答复。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c766df6131b765ce0508148a.png)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一)1单项选择题1.我国于(C )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同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分)A. 1986B. 1985C. 1984D. 19822.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少数民族自治地方( D )个。
(2.00分)A. 125B. 145C. 124D. 1553.《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C )。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2.00分)A. 自主权B. 自决权C. 自治权D. 自由权4.民族区域自治法律规范的基本内容只限在( A )适用。
(2.00分)A. 民族自治地方B. 世界范围内C. 以上均不正确D. 中国领域内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成立时间是( B )。
(2.00分)A. 1965年5月B. 1955年10月1日C. 1947年5月1日D. 1958年3月6.下列选项中的( B )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不享有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自治权。
(2.00分)A. 自治州B. 民族乡D. 自治区7.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
五十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9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因素,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
这表明我国政府的( C )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
(2.00分)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民族政治平等B. 民族团结政策和各民族共同繁荣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民族共同繁荣D. 民族团结政策和各民族经济平等8.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如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被批准后,应当报( B )备案。
(2.00分)A. 自治区人大B. 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C. 全国人大D. 国务院9.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依据是( A )。
(2.00分)A. 宪法B. 四项基本原则C. 中国的民族状况D. 民族关系10.( B )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题与答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f94fbdb4daa58da1114a69.png)
C.1984年
D.1956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
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
单行条例。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
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
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
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这体现了民族自治机关的
字和汉文书写大会会标,事先没做到,说明工
作疏忽,尊重民族平等和自治权利观念淡薄。
(2)领导及时发现后果断地决定补上自治民族
文字的大会会标是正确的,说明重视自治权利。
(3)在民族问题上,不能只算经济帐,不算政
治影响,反之也是,应兼顾。
(4)没有形式就
没有内容。不能把一些事情只作为形式,而不
加以重视。如果这种“小形式”问题重复多次,就谈不上自治权的内容了。
六、简答题
1.答:
(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任何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只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3)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通过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2.答:
(1)民主原则;
(2)平等原则;
(3)法制原则;
(4)实事求是原则;
A.xx历史不同
B.xx经济基础不同
C.民族分布不同
D.革命发展模式不同
10.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基于人口分布,主要有哪
些类型
A.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
治地方
B.在一个较大的自治区内辖有一个或几个
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
C.在民族自治区内辖有的民族乡
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业任务及答案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业任务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b8415a910ef12d2af9e7da.png)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一11.《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参考答案:B2.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依据是()。
参考答案:B3.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内部表现形式主要是()和两个系列的“配套法规”。
参考答案:D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成立时间是()。
参考答案:D5.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
五十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9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因素,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
这表明我国政府的()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
参考答案:B6.民族区域自治法律规范的基本内容只限在()适用。
参考答案:D7.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按照()的顺序组成。
参考答案:D8.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如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被批准后,应当报()备案。
参考答案:D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自治区的设置,必须报经()批准。
参考答案:A10.下列选项中的()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不享有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自治权参考答案:C1.下列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说法正确的有()。
参考答案:A B D2.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4条,变更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则和程序包括()。
参考答案:A B C3.下列属于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有()。
参考答案:A B C D4.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2条,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条件有()。
参考答案:A B C D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依据有()。
参考答案:A B C1.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参考答案:错误2.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内外部结构表现形式是指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以外的、构成民族区域自治法律规范的其他部门法有关民族区域自治条款问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92167c4a2161479171128f0.png)
1. (多选题)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A. 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B. 对上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C. 对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负责D. 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答案】ABD【解析】参考答案:A,B,D答案解释:ABD【解析】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 (多选题)为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关部门决定在某省设立某民族自治县。
依照我国法律规定,以下哪些人员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A.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主任或副主任B. 自治县党委书记C. 自治县人民法院院长D. 自治县县长【答案】AD【解析】参考答案:A,D答案解释:AD。
解析:《宪法》第113条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宪法》第114条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依此,上述选项中只有AD项的人员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3. (单选题)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应如何处理()。
A. 报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B. 停止执行,并自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决议案C. 提请该上级国家机关重新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决议D. 报请国务院决定【答案】A【解析】正确答案:A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0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六十日内给予答复。
七五普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考试题及答案
![七五普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505fffdd88d0d232d46a23.png)
七五普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考试题及答案7、我国()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8我国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什么时候生效?()A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B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C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D一经成立便生效9、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那么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内给予答复。
A十日;B三十日;C六十日;D九十日10、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与外国接壤的民族自治地方经()批准,开展边境贸易。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D上级国家机关1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受()监督。
A最高人民法院;B上级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12、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符合《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A国家财政体制下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由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 B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预算支出,按国家规定设机动资金,但预备费在预算中不得高于一般地区;C自治机关对本地方的各项开支标准、定员、定额,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并须分别报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D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下,通过国家实行的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13、《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发达地区的企业到民族自治地方投资,应采取()原则。
A无私援助;B互惠互利;C无偿投资;D盈利优先14、《民族区域自治法》对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进行建设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照顾作了()规定。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练习题附答案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ba04f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1.png)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练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0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或延边)成立60周年。
据此回答1~4题。
1.国家在延边设立朝鲜族自治州,不能表明()A.我国的朝鲜族人民对祖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B.延边是我国朝鲜族群众聚居的地方C.我国的朝鲜族同汉族和其他民族已形成相互依存关系D.延边朝鲜族群众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D中“高度的自治权”的说法错误,入选。
答案: D2.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人民通过自治州的________行使自治权。
()①人民代表大会②法院和检察院③人民政府④村委会和居委会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①③正确,选A。
答案: A3.为帮助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快速发展,吉林省在项目建设和财政支出上加大支持力度,落实国家“兴边富民”政策,重视发展朝鲜族的民族文化教育,延边州呈现出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
这说明()①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②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我国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为推动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④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题干材料强调国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这说明只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才能推动解决民族问题,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证,③④正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自治权,①错误。
民族地区发展从根本上要靠民族地区人民自身的努力,国家的扶持只是外部条件,②排除。
答案: D4.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以来,延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免费下载】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练习题附答案
![【免费下载】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8bdc76915f804d2b16c1ad.p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一11.《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参考答案:B2.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依据是()。
参考答案:B3.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内部表现形式主要是()和两个系列的“配套法规”。
参考答案:D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成立时间是()。
参考答案:D5.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
五十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9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因素,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
这表明我国政府的()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
参考答案:B6.民族区域自治法律规范的基本内容只限在()适用。
参考答案:D7.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按照()的顺序组成。
参考答案:D8.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如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被批准后,应当报()备案。
参考答案:D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自治区的设置,必须报经()批准。
参考答案:A10.下列选项中的()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不享有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自治权参考答案:C1.下列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说法正确的有()。
参考答案:A B D2.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4条,变更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则和程序包括()。
参考答案:A B C3.下列属于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有()。
参考答案:A B C D4.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2条,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条件有()。
参考答案:A B C D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依据有()。
参考答案:A B C1.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参考答案:错误2.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内外部结构表现形式是指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以外的、构成民族区域自治法律规范的其他部门法有关民族区域自治条款问题。
参考答案:错误3.民族区域自治法就是调整民族关系的法律规范。
参考答案:错误4.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参考答案:错误5.西藏自治区区域内不含有其他少数民族的自治地方。
参考答案:正确1.民族区域自治参考答案: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享有当家作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法参考答案: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指调整民族关系和民族区域自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参考答案: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域级别及其职权范围大小。
4.民族法律关系参考答案:民族法律关系是由国家的法律所调整的、以特定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1.简述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条件。
参考答案:建立民族自治地方有三个基本条件:(1)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5分(2)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当地经济发展——前提条件;5分(3)参酌历史情况2.简述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参考答案: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域级别及其职权范围大小。
法律地位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国一定级别的行政区域;(3)民族自治地方是不同于一般行政区域的特殊行政区域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二1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是()。
参考答案:A2.自治区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批准后生效。
参考答案:D3.我国婚姻法规定,公民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岁,女不得早于20岁。
考虑到新疆少数民族结婚年龄偏早是历史长期沿袭下来的习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执行婚姻法的补充规定》中,将新疆少数民族公民的结婚年龄变通为男不得早于20岁,女不得早于18岁。
这说明,民族自治地方享有()。
参考答案:A4.关于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D5.按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必须经过()的通过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参考答案:A6.以下选项中()属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享有的自治权参考答案:D7.下列属于自治机关行使的立法自治权是()。
参考答案:C8.下列选项中()是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作变通规定的参考答案:B9.下列()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参考答案:B10.行使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的自治权的主体是()。
参考答案:B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
参考答案:B C2.下列()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参考答案:A B D3.两种变通执行的主要区别()。
参考答案:A B C D4.《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参考答案:A B D5.提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议案的主体包括()参考答案:A B C D1.自治机关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
参考答案:正确2.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参考答案:错误3.民族教育自治权属于经济金融类自治权参考答案:错误4.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内的自治法规,都是由本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参考答案:错误5.民族区域自治权具有广泛性,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参考答案:错误1.自治机关立法自治权参考答案:自治机关立法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法规的权力行为。
2.民主集中制参考答案:民主集中制是宪法规定的我国国家机关的基本组织原则,也是自治机关法定的基本组织原则。
一方面,自治机关要在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实行民主,另一方面,自治机关在民主的基础上必须集中,两方面的结合就是民主集中制。
3.自治机关参考答案: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依照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4.民族区域自治权参考答案:民族区域自治权是指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由自治机关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自主的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特定权力1.简述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程序。
参考答案:(1)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议案的提出。
(2)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草案的审议。
4分(3)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通过和批准。
(4)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公布。
2.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原则有哪些?参考答案:(1)维护民族法制的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和通过的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任何国家机关、组织和共鸣,都必须实行和遵守。
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不得违反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原则。
(2)发展民族经济的原则。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自治机关要善于把经济管理自治权同市场经济政策法律相结合,不断提高行驶自治权的水平,发展本民族的经济。
(3)发展民族文化的原则。
发展民族文化,主要精力应集中在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方面。
法律对发展民族教育的自治权,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只要在不与国家教育体制失调的前提下,应立足于发展本地特点的教育事业。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三11.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制定符合实际要求的流动人口管理办法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
参考答案:A C D2.人事管理自治权的特征(参考答案:A B C D3.自治机关经济管理自治权的意义()参考答案:A B C D4.《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5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根据本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设立(参考答案:C D5.我国《宪法》第20条规定:“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参考答案:B D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组建地方公安部队的初步决定必须报经()批准并决定。
参考答案:C2.要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
实行党政干部职务任用期、辞职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参考答案:C3.《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9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发展本地方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普及(参考答案:A4.经济管理自治权有很强的自主性和()。
参考答案:C5.推动民族医药发展的口号是()。
参考答案:C6.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41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发展体育事业,开展(),增强各族人民的体质。
”参考答案:A7.我国财政管理实行的是()的原则。
参考答案:B8.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对外开展经济贸易活动,经()批准,可以开辟对外贸易口岸。
参考答案:C9.人事管理自治权是()赋予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权力参考答案:A10.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国家,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共有()种参考答案:A1.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招收人员时,只能从自治地方的城镇人口中招收参考答案:错误2.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在执行公务时使用当地主要民族通用的一种语言参考答案:错误3.民族自治地方的财税管理自治权拥有较大的自主性,不必服从于国家的统一财政管理。
参考答案:错误4.尊重和发展各民族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一贯坚持的政策,宪法和法律都有明文规定。
参考答案:正确5.经济管理自治权是民族自治地方加快经济建设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是自治机关各项自治权中的重心参考答案:正确1.经济管理自治权参考答案:经济管理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特点和需要,依法自主管理和发展本地方经济事务的权力2.人事管理自治权参考答案:人事管理自治权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法律规定自主地采取各种措施从当地民族中大量培养和充分使用各级干部、各种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自主地采取特殊措施优待和鼓励各种专业人员参加本地方各项建设的一种法定权力3.自治机关的教育管理自治权参考答案:自治机关的教育管理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自主地管理和发展民族教育的权力4.财税管理自治权参考答案:财税管理自治权是指在现行的国家财税体制下,民族自治地方依法享有国家财政优待,并由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自治地方财税事务的权力。
1.简述财税管理自治权的概念和特征。
参考答案:(1)财税管理自治权是指在现行的国家财税体制下,民族自治地方依法享有国家财政优待,并由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自治地方财税事务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