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法隧道施工同步注浆材料研究
盾构法隧道施工同步注浆技术

盾构法隧道施工同步注浆技术盾构法隧道施工同步注浆技术1. 引言1.1 背景1.2 目的1.3 范围2. 盾构法隧道施工概述2.1 盾构法简介2.2 盾构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2.3 盾构法施工流程3. 同步注浆技术介绍3.1 同步注浆技术原理3.2 同步注浆技术在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的作用3.3 同步注浆技术的优势4.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4.1 土质勘察与分析4.2 注浆材料及设备的准备4.3 施工方案制定5. 注浆施工过程5.1 土压平衡盾构机的操作5.2 注浆材料的选择与混合5.3 注浆工艺参数的设定5.4 同步注浆与盾构施工的配合6. 质量控制6.1 注浆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6.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措施6.3 施工结束后的质量评估7. 安全措施7.1 盾构法隧道施工的风险分析7.2 注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7.3 突发情况应急预案8. 施工完成后的工程验收8.1 工程验收标准与程序8.2 盾构法隧道施工同步注浆技术的验收指标9. 总结与展望附件:相关图表和数据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盾构法:隧道施工中一种利用盾构机械进行推进和开挖的方法。
2. 注浆技术:将注浆材料注入隧道围岩中,强化地层结构的方法。
盾构法隧道施工同步注浆技术1. 引言1.1 背景1.2 目的1.3 范围2. 盾构法隧道施工概述2.1 盾构法简介2.2 盾构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2.3 盾构法的优势与限制3. 同步注浆技术介绍3.1 同步注浆技术原理3.2 同步注浆技术的目的与作用3.3 同步注浆技术在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场景4. 盾构法隧道施工同步注浆技术的具体实施步骤4.1 地质勘察与分析4.2 注浆材料的选择与准备4.3 注浆设备的安装与调试4.4 注浆施工方案的制定4.5 注浆施工过程的实施5.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5.1 注浆材料质量的监控与检验5.2 注浆施工过程的监测与测试5.3 质量控制措施的应用与调整6. 安全管理与应对突发情况6.1 注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6.2 突发情况的预防与应急预案6.3 盾构法隧道施工的安全检查与评估7. 工程验收与质量评估7.1 工程验收标准与程序7.2 注浆工程的验收指标与要求7.3 施工质量评估的方法与指标8. 盾构法隧道施工同步注浆技术的总结与展望附件:相关图表和数据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盾构法:隧道施工中一种利用盾构机械进行推进和开挖的方法。
盾构隧道管片壁后同步注浆的机理与方法探讨

圆园19年第24期(DEVELOPMENT GUIDE TO BUILDING MATERIALS)盾构隧道管片壁后同步注浆的机理与方法探讨关占印(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盾构再制造有限公司天津300450刘天成(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400037乔清源(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重庆401320)摘要: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管片脱离盾尾会导致岩土体和管片外壳之间形成类似环形柱状的建筑空隙,扰动隧道围岩,从而引起上方地表沉降或隆起。
该文结合盾构隧道开挖引起地表变形的过程、注浆填充沉降阶段浆体与岩土体的作用机理,以某土压平衡式盾构在泥岩砂岩互层地区施工为工程实例,详细论述隧道盾构管片壁后同步注浆的具体方法,旨在为同步注浆填充建筑空隙控制地表变形和保障周边环境安全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地铁;盾构隧道;壁后注浆0引言地铁隧道工程具有隐蔽性,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多样复杂,施工可能会引起地表沉降或隆起,进而影响到近接建筑物和构筑物,壁后同步注浆可以有效控制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和保障周边环境安全。
在盾构隧道壁后注浆研究方面,叶飞等[1]综述了盾构隧道壁后注浆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当前对注浆效果的评估和注浆参数控制的应用研究还有待加强。
蔡德国等[2]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砂性地层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体扩的散机理。
黄宏伟等[3-4]介绍了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分布的探地雷达探测方法,并用模拟试验对注浆效果进行了解释。
这些研究对盾构隧道壁后注浆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结合盾构隧道开挖引起地层变形的过程、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实例,对隧道盾构管片壁后同步注浆的具体方法进行论述,以期为有效控制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岩土体变形和保障周边环境安全提供借鉴。
1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时空效应1.1时间效应根据盾构法隧道各个施工阶段影响因素的不同,可以把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细分为以下5个阶段:1.1.1预沉降阶段当盾构隧道开挖达到预先设定的监测断面之前,盾构开挖会扰动前方岩土体,产生地表沉降量极小,地质条件较好的隧道施工前期地表甚至是零沉降。
盾构法同步注浆材料的试验研究综述

盾构法同步注浆材料的试验研究综述论文
本文旨在综述盾构法同步注浆材料的试验研究。
盾构是一种常用的隧道掘进工艺,它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材料。
隧道建设过程中,同步注浆是一个关键步骤,可以提高隧道掘进的效率,并确保掘进过程中的安全性。
因此,对盾构法同步注浆材料进行研究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研究同步注浆材料的物理性质。
这些物理性质主要包括材料的硬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韧性,以及同步注浆材料的排水性能等。
其次,我们来研究同步注浆材料的化学性质,这些化学性质主要包括材料的含水率、PH值、碱度、碱强度、溶解度等。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研究同步注浆材料的力学性能,这些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材料的抗疲劳性、抗振动性以及抗冲击性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利用试验来研究不同类型的同步注浆材料在盾构工艺中的应用效果。
可以通过监测掘进过程中材料吸收的水分,以及材料抵抗混凝土浆料的抗压强度,来衡量不同同步注浆材料的排水性能、抗压强度等。
还可以通过试验,来衡量同步注浆材料的抗疲劳性和抗冲击性,以及材料的耐久性等。
本文综述了盾构法同步注浆材料的试验研究,包括对同步注浆材料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能的研究,以及对盾构工艺中不同材料应用效果的试验研究。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盾构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
成都地铁盾构同步注浆及其材料的研究

成都地铁盾构同步注浆及其材料的研究【内容提要】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施工2标为成都地铁试验段,该工程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施工,成都地区地层为砂卵石地层,粒经大、水位高,为了有效解决同步注浆的效果,我项目部和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研究,拟采用惰性浆液(以黄泥粉、粉煤灰为主剂)为同步注浆材料,期望其达到不易被水稀释、较好的流动性、较好的早期强度和较低的成本。
【关键词】高富水土压盾构同步注浆惰性浆液1. 概况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施工2标人天盾构区间,主要穿越砂卵石地层,地层高富水,含水量大,地下水位高。
采用了加泥式土压平衡式盾构机进行施工。
盾构机配备了盾尾同步注浆系统,可在盾构掘进的同时进行背后注浆。
在盾构掘进施工中,当管片刚脱离盾尾时即可对管片外侧的空隙进行填充,从而起到控制地表沉降、提高隧道的抗渗能力、预防盾尾水源流入密封土舱而造成的喷涌和稳定成型隧道的作用。
2. 盾构法施工背后注浆技术2.1.同步注浆原理在盾构机推进过程中,保持一定压力(综合考虑注入量)不间断地从盾尾直接向背后注浆,当盾构机推进结束时,停止注浆。
这种方法是在环形空隙形成的同时用浆液将其填充的注浆方式。
如图2-1所示。
图2-1 同步注浆系统示意图2.2. 注浆材料和配比的选择2.2.1. 注浆材料应具备的基本性能根据成都地区的地质条件、工程特点以及现有盾构机的型式,浆液应具备以下性能:1)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及流动性,并能保证适当的初凝时间,以适应盾构施工以及远距离输送的要求。
2)具有良好的充填性能,不流窜到尾隙以处的其他地域。
3)在满足注浆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早地获得高于地层的早期强度。
4)浆液在地下水环境中,不易产生稀释现象。
5)浆液固结后体积收缩小,泌水率小。
6)原料来源丰富、经济,施工管理方便,并能满足施工自动化技术要求。
7)浆液无公害,价格便宜。
2.2.2. 注浆材料为了保证背后注浆的填充效果,施工中结合现场条件和盾构机自身注浆系统的配置,选取了两种液浆组成以便进行对比优选:1)以水泥、粉煤灰为主剂的常规单液浆A成分:水泥、粉煤灰、细砂、膨润土和水;2)以黄泥粉、粉煤灰为主剂的惰性浆液B成分:黄泥粉、粉煤灰、细砂、膨润土和水。
浅谈盾构管片壁后同步注浆

浅谈盾构管片壁后同步注浆发布时间:2021-09-11T03:22:47.761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7期作者:宋艳江[导读] 摘要:随着近年来大量盾构隧道工程的兴建,盾构隧道各项施工技术也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
北京城建中南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摘要:随着近年来大量盾构隧道工程的兴建,盾构隧道各项施工技术也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
在盾构掘进过程中,通过与盾构推进同步进行的同步注浆,及时在脱出盾尾衬砌背后的建筑空隙内填充适当数量和合理配比的注浆材料是提高施工质量和减少地表沉降的重要技术措施,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就盾构隧道壁后同步注浆技术针对性地进行探讨,介绍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施工工艺及技术。
关键词:盾构同步注浆土压平衡对于密闭型盾构而言,围岩变形的主要原因在于衬砌背后注浆的好坏,因为脱离盾尾后一段时间内,盾尾空隙接近无支撑状态,其变行或局部坍塌随着围岩扰动范围的增大二直接影响地表沉降程度。
因此同步注浆技术是在提高盾构隧道施工稳定重要技术措施。
1、背后注浆目的盾构施工中背后注浆的目的有三点:控制地表沉降;管片缝隙防渗防漏;防止管片变形和隧道上浮。
随着盾构施工的进行,地表出现沉降,是一种与地层、地下水等条件,隧道断面,设置深度及施工技术(特别是刀盘掘削技术)等多种因素有关的复杂现象。
就目前的封闭型盾构工法而言,地表沉降的主要因素可以说通常取决于背后注浆的好坏。
管片衬砌的渗水现象也与背后注浆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管片背面抗渗充填注入施工的效果不好,则管片背面产生的渗水现象严重。
如果产生这种现象,则会由于下述原因导致地层变形: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地层内的有效应力增加,产生压密现象,导致地层变形。
伴随地下水的流动,地层中的土颗粒移动,因土颗粒间的空隙被压缩,故产生地层变形。
隧道是一种管片衬砌和地层一体化的结构稳定的构造物,管片上作用的外力也是在这个假定的条件下考虑的,这意味着管片背面空隙的均匀注入充填是确保作用外力均匀的先决条件。
饱和砂性地层盾构法隧道同步注浆配合比研究

套筒材质 、 筒 内填充 砂 要求苛 刻 , 时受 环境 影 响较 大 , 多 以往的临时支座相 比较具有安全、 砂 同 在 可靠 、 简单方 便、 经济环保 的特 雨、 潮湿季节筒 内的砂 受潮后板 结 , 解除 时比较 困难 。混 凝土 预 点 , 值得在 同类桥梁建设 中予 以推广。 制块临时支座操作 简便 , 标高控制容 易 , 受外 界 因素 影响 , 除 参考文献 : 不 解
饱和砂性地层盾构法隧 道同步注 浆配合 比研究
袁
摘
镇
(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 20 6 ) 00 2
要: 盾构法隧道施 工中需采 用同步注浆措施来减少建筑间隙产生的不利影响 , 通过试验手段 , 以胶砂 比为出发点 , 比较 了浆 液
流动性、 强度 、 泌水性 以及收缩率的变化特点 , 系统地研究 了同步注浆材 料配合 比, 并结合工程 实施过程 中的监 测数据加 以验证 , 得出了适 合饱和砂性地 层的同步浆液材料配合 比, 为今后类似 工程提供指导。 关键 词 : 同步注浆 , 配合 比, 监测数据 , 盾构 , 隧道
・
12・ 9
第 3 卷 第 7期 8 20 12年 3月
S HANXI A RCHI EC RE T TU
山 西 建 筑
V0 . 1 38 No. 7 Ma. 2 2 r O1
文章编 号:0 9 6 2 ( 0 2 0 — 1 20 10 —8 5 2 1 )7 0 9 —2
合工程具体特点 , 针对盾构 穿越饱和砂 性土地层进 行试验研 究和 塞注浆管 , 因此为确保 浆液顺利 进入 管片 与盾壳 之间 的空 隙 , 达 理论分析 , 出 了适合 饱和砂 性土地 层 的同步浆 液材料 配合 比 , 到完整地包裹住 管片的效 果 , 得 对浆液 的流动 性提 出 了更 高要 求 ; 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富水地层盾构施工同步注浆材料性能及配合比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

富水地层盾构施工同步注浆材料性能及配合比设计
研究的开题报告
标题:富水地层盾构施工同步注浆材料性能及配合比设计研究
研究背景: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同步注浆技术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治理措施。
同步注浆能够提高隧道的稳定性和抗渗性能,同时也能够降低地层变形和沉降。
然而,不同地层对注浆材料及其配合比要求不同,而且注浆材料性能的不同也会影响注浆效果,因此需要对不同地层注浆材料及其配合比进行研究。
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研究富水地层盾构施工同步注浆材料的性能和配合比设计,并探讨其注浆效果和安全性。
具体内容包括:
1. 针对富水地层的特点,分析和选取适合的注浆材料,包括注浆水泥、外加剂、井喷灰等。
2. 研究注浆材料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包括附着力、流动性、凝结时间等参数,以确定合适的配合比。
3. 设计不同配合比的注浆试验,探究不同配合比在富水地层的注浆效果和安全性。
4. 分析和比较不同配合比的注浆效果,选择最佳配合比,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注浆质量控制措施。
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对盾构施工同步注浆技术的应用以及地层注浆材料的性能和配合比设计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提高盾构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为盾构施工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
预期成果:
1. 富水地层盾构施工同步注浆材料性能及配合比设计技术指南。
2. 注浆材料性能数据和不同配合比下的实验数据。
3. 最佳配合比的施工方法和注浆质量控制措施。
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液配合比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江朋 , 苗兰弟 . 广州地铁 3 号线盾构施工同步注浆技术的应 用 [ 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4,17(6):111-113. [2] 魏广造 , 王余德 , 李俊青 , 等 . 合肥地铁盾构施工浆液配比优 化试验研究 [ 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5,35(5):611-616. [3] 雷泽鸿 . 盾构法地铁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 J]. 科学技术与 工程 ,2013,13(8):2283-2287.
通过对于地铁盾构隧道施工过程的分析,盾构截刀的直 径大于管片衬砌的外径。所以 , 当段从盾尾 , 有差距的土壤与 部分 ( 见图 1)。在这个时候 , 土壤事实上是在一个不受支持的 状态 , 容易爆发位移等 ,导致地面下沉 , 这不利于施工的安全 性。使用后壁注浆法精确地弥补裂缝具备关键意义。
图 1 盾尾空隙示意图
630
80
530
440
表 3 计划配合比
列号 / 试 验号 1
A 水泥 180
B
C
D
E
砂
膨润土 粉煤灰
水
390
50
350
350
2
180
470
60
410
380
3
220
390
60
470
440
4
220
470
50
530
410
5
260
390
70
530
380
6
260
470
80
470
350
7
300
390
80
410
表 1 浆液性能指标
序号 1 2 3 4 5
地铁盾构隧道掘进中的同步注浆施工技术探讨

地铁盾构隧道掘进中的同步注浆施工技术探讨摘要:在地铁的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挖掘面与管片存在着一定的缝隙,在隧道的掘进工作中如若同步注浆不够密实,或浆液调配比例不合理都可能会引起地铁挖掘地面的沉降,从而影响地面表部的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因此注浆施工技术的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注浆材料的调配数量及注浆的配比,对于隧道同步注浆施工后的效果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地铁盾构;隧道掘进;同步注浆工艺前言:盾构法由于其独特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是城市地下交通系统建设最为常用的工艺技术手段之一。
盾构法的使用能够相应的简短地铁隧道挖掘的工期,同时能够减轻隧道的挖掘对其他交通手段的影响。
根据盾构法的基本原理,在隧道的掘进工作中如若同步注浆不够密实,浆液调配比例不合理会引起地铁挖掘地面的沉降,需要着重注意同步注浆施工技术的使用。
1.在地铁隧道掘进过程中同步注浆施工的原理地铁盾构隧道挖掘手段,是暗挖法的一个分支,盾构施工工艺采用的基础设施时盾构掘进机,通过进行掘进、管片组装、同步注浆、盾尾脱出以及注浆浆体失去流动性等一系列流程操作,以达到施工过程的器械化。
而同步注浆工艺的原理则是将具有长时间的稳定性结构以及流动性质,具有适当凝结时间的浆液,通过器械压力泵,注入到地铁盾构隧道掘进的过程中出现的管片与建筑之间的空隙之中,注入浆液在空隙中存在的压力作用下,受到自重作用的影响,流淌进空隙中的每个部位,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凝结固化,从而实现填充空隙、避免地面以及建筑塌陷的目的[1]。
2.在地铁隧道掘进过程中同步注浆施工的技术要点2.1 同步注浆的压力设定在地铁盾构掘进的过程中进行同步注浆施工,应当充分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以实际情况为基准,通过精准的测算确定合适的压力值的设定。
合适的压力值是确保同步注浆施工后施工效果的前提保证。
适当的压力值能够确保地层间缝隙的有效填充,同时也能够在后续的施工工作中避免再次出现地面沉降的现象,即便是日后地铁隧道施工完成,地铁投入使用,也能够保持地面的稳定性,能够确保地铁运营过程中建筑物所在地表以及地下底层保持稳定。
地铁盾构隧道掘进中的同步注浆施工技术

地铁盾构隧道掘进中的同步注浆施工技术摘要:盾构法可以有效规避地铁隧道施工对周围地层和其他建筑物产生的不良影响。
因此,本文主要对当下地铁盾构隧道掘进中的同步浇筑施工技术展开叙述,简述地铁盾构隧道掘进中的同步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望可以为其他业界同仁提供帮助。
关键词:地铁盾构隧道;掘进;同步注浆;施工技术1、地铁盾构隧道掘进中注浆材料及技术参数1.1同步注浆材料以及力学指标水泥砂浆是开展同步注浆工艺的优质材料,其由水泥、粉煤灰、膨润土和砂子按照预设的参数比例混合搅拌而成,是一种高结石率、高固结体强度、耐久性能较好且可以预防地下水浸析的注浆材料。
在这一混合材料中,砂子主要为填充材料,水泥是为泥浆提强度和调整凝结时间的主要材料,粉煤灰是改善泥浆和易性的材料,膨胀土的主要功能是减缓泥浆材料的分离速度和降低泌水率,砂浆中还包括一定的减水剂,减水剂主要作用便是充当水泥的润滑剂。
满足胶凝时间、固结体强度、结石率以及浆液稠度、浆液稳定性等多方面条件是注浆浆液的主要物理学性能。
首先是胶凝时长方面:一般而言,胶凝时长的具体数值在3-8个小时左右,在调整胶凝时长时可以结合当下施工场地的底层条件以及工程掘进所使用的技术,通过现场试验的方式调整浆液的配比,以此来变更胶凝时长;其次便是固结体强度。
固结体的强度测量指标单位为Mpa,24小时之内的Mpa值不能小于0.2,28天之内的Mpa值不得小于2.5;浆液结石率的具体指标应在95% 以上(固结收缩率在5% 以下),而注浆浆液的稠度指标应控制在 8-12cm;除此之外,还包括浆液的稳定性指标,此项指标的倾析率应在5%以下。
1.2选择合适的同步注浆配比在开展地下隧道工程施工时,浆液也会受到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很可能出现浆液稀释情况,大大提升浆液离析的概率,降低浆液的强度,情况严重时也会出现浆液不能凝固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隧道上方的地表层便会因缺乏重力支撑出现沉降的现象,对施工工地周围的建筑以及交通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严重还会危机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浅谈盾构施工中同步注浆

浅谈盾构施工中同步注浆作者:高建森来源:《砖瓦世界·下半月》2020年第02期摘要:文章对于盾构施工中同步注浆施工工序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检索文献中相关经验的总结,并结合工程实践,对注浆工艺、注浆量的计算提出了经验性成果和方法。
关键词:同步注浆盾构施工;注浆压力一、同步注浆的目的盾构同步注浆就是在隧道内将具有适当的早期及最终强度的材料,按规定的注浆配比、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在盾构掘进的同时填入盾尾空隙内。
其目的是:(一)尽早填充地层,减少地基沉降量,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性。
(二)确保管片衬砌的早期稳定性和间隙的密实性。
(三)作为衬砌防水的第一道防线,提供长期、均质、稳定的防水功能。
(四)作为隧道衬砌结构的加强层,使其具有耐久性和一定的强度。
同步注浆是通过同步注浆系统及盾尾的注浆管,在盾构向前推进、盾尾空隙形成的同时进行,浆液在盾尾空隙形成的瞬间及时填充,从而使周围岩体及时获得支撑,可有效地防止岩体的坍塌,控制地表的沉降。
同步注浆的基本原则是要保证有足够的浆液能很好的填充管片与地层之间的空隙。
二、注浆材料与配比(一)浆液的基本要求1、浆液特性盾尾注浆所要用的浆液与地基加固注浆浆液不同,普通地基加固浆液最主要的是浆液的渗透性,即灌注时要求浆液浸入地基岩土起固结岩土作用,而管片外部充填材料最基本的特性是填充性及其紧密相关的流动性和流失性,同时要求浆液硬化后具有很好的固结性。
注浆材料分惰性材料和胶结性材料。
惰性浆液流动性好,不易产生堵管,但注入后长时间不凝固,难以起到防水层的作用,同时对已拼装管片的约束小,盾构推进过程易导致管片位移、变形;而胶结性浆液(砂浆)凝固后能在管片外形成一个保护层,加强防水效果,但易产生堵管。
显然,采用胶结性浆液更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二)浆液的基本要求1、为了顺利地进行盾尾注浆,要求浆液满足:1.1浆液流动性好,易泵送,浆液稠度控制在7~9cm范围;1.2浆液注入空隙后尽快固结硬化,其早期强度应约等于原状土,28d长期强度:土层约1.0~2.0MPa,岩石约3.0~4.0 MPa;沙层约2.0MPa。
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水下不分散砂浆的研制

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水下不分散砂浆的研制摘要:武汉长江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所处的高压富水地质条件决定了同步注浆材料必须具备高抗水分散性能,以保证同步注浆材料在灌注过程中不被地下高压水稀释,从而达到对围岩的填充和加固效果。
本文采用有机-无机复合技术原理,利用硅灰、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三种物质进行复配,对高掺量粉煤灰砂浆进行抗水分散性能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无机和有机外加剂的增强、保水和絮凝作用,可以使高掺量粉煤灰盾构隧道同步注浆单液砂浆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高抗水分散性能和固结性能,新拌砂浆环境水溶液pH 值最高为8.3,砂浆28d水陆强度比可达91%。
关键词:水下不分散砂浆;同步注浆;盾构隧道0前言同步注浆是地下隧道盾构施工法中的壁后注浆工法之一,即在盾构掘进的同时,通过注浆泵的泵压作用,将水泥砂浆灌入盾尾的管片环外间隙之中,达到填充管片环外空隙、固结管片环位臵、减小地面沉降、充当环外第一道防水线的目的[1]。
武汉长江隧道部分地段处于高水压饱水地质条件下,因此,同步注浆材料将可能直接浇注于水中,如采用普通的注浆材料,其拌合物的水胶比、组成等参数会发生巨大变化,严重影响硬化后注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具体地说,会产生以下后果:1)集料与水泥浆严重分离,部分水泥颗粒被水流稀释甚至带走,致使浆材不具有胶结能力;2)浆材注入后均匀性十分差,局部形成水囊,水胶比大幅增加;3)存在空洞,严重缺浆等现象,耐久性差;4)附近水域和生物将遭到严重污染和侵害,如果在流动水中进行注浆,则问题更加严重。
因此,在高水压富含水地层中,同步注浆要求浆材具有能快速充填,保水性强,不离析,倾析率小、抗水分散性能好等性能。
普通同步注浆单液砂浆一般采用膨润土来获得高的稳定性,但在高水压富含水条件下灌注很容易造成离析、浆液流失、灌注不均匀、不密实等现象,达不到同步注浆所要求取得的效果。
抗水分散砂浆也可称为水下不分散砂浆,其中关键技术是抗水分散外加剂的性能。
盾构法隧道同步注浆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每日一练)

盾构法隧道同步注浆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每日一练)单项选择题(共10 题)1、根据盾构掘进沉降影响,将盾构掘进过程划分为()个阶段。
(D)•A,一•B,二•C,三•D,四答题结果:正确答案:D2、一般地铁工程的沉降控制偏差范围是()。
(D)•A,±5cm•B,±3cm•C,±2cm•D,±1cm答题结果:正确答案:D3、盾构同步注浆材料施工是在盾构掘进施工过程的哪个时期()。
(A)•A,盾构机脱出盾尾•B,刀盘经过•C,盾构机经过时•D,盾构掘进结束,隧道贯通后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4、关于水泥基单液可硬性浆液,表述错误的是()。
(C)•A,主要由水泥、粉煤灰、膨润土、砂等材料组成•B,适用于土体相对稳定的区域或软弱地层等土体环境恶劣的工况,也可用于盐渍土环境。
•C,凝结时间较短,强度高,增长快,与双液浆性能相同•D,容易分层、抗水分散较差、注浆材料配合比与施工过程控制要求较高答题结果:正确答案:C5、注浆材料所用石灰一般选用选用钙质消石灰,其检测参数不包括()。
(B)•A,钙镁(CaO+MgO)含量•B,吸蓝量•C,细度•D,安定性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6、盾构同步注浆浆液性能试验方法,参照规范不包括()。
(B) •A,《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T•70•B,《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1•C,《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D,《预应力孔道灌浆剂》GB/T•25182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7、水泥基同步注浆材料配合比推荐参数中,水泥用量要求为()。
(D) •A,≥15•B,≥10•C,≤15•D,≤10答题结果:正确答案:D8、消石灰基同步注浆材料配合比推荐参数,膨润土掺量掺量()。
(D) •A,5~10•B,0~10•C,10~15•D,5~15答题结果:正确答案:D9、水泥基注浆材料浆液的力学性能水陆强度比推荐指标为()。
盾构隧道快硬高性能同步注浆材料研究

u nd e r l a r g e wa t e r l f o w c o n d i t i o n s,h i g h wa t e r pr e s s ur e c o n d i t i o n s a n d h i g h wa t e r lus f h i n g c o n di t i o n s . Ra pi d — ha r d e ni n g h i g h — p e r f o r ma n c e s i mu l t a n e o u s g r o u t i n g ma t e r i a l wi t h 21 0 mm i n i t i a l f l ui d i t y,0.1 4% wa t e r b l e e d i n g r a t e,9.6 p H
x u J i a n p i n g ,L I N We n s h u , X U K e , L I N J i a n p i n g ,WA N G B i a o 。 , MI A O Q i a n g ,D i n g Q i n g j u n
第3 4卷 第 2期 2 0 1 4年 2月
隧 遁建 谨
Tu n ne l Co n s t r u c t i o n
盾构法隧道同步注浆材料应用技术规程,多少度试块

盾构法隧道同步注浆材料应用技术规程,多少度试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空间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盾构法隧道作为一种成熟的地下工程建设技术,其应用广泛。
在盾构法隧道同步注浆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试块的检测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盾构法隧道同步注浆材料应用技术规程中对试块的检测有相关要求。
一、什么是盾构法隧道同步注浆?盾构法隧道同步注浆是指在盾构推进过程中,通过在封闭区域内将注浆材料注入到围岩中,从而使围岩形成一个工程封闭体系,以保证隧道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二、盾构法隧道同步注浆材料的要求1.注浆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中均应符合相关规定。
2.注浆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自修复能力,可以在隧道环片和基础孔洞进行同步注浆。
3.注浆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密封性,以便在注浆时封堵水裂缝和沿地表软弱层之间形成的试单缝隙。
三、试块的制作和检测1.试块的制作制作试块时,应按照盾构法隧道同步注浆材料应用技术规程的要求,严格控制试块的材料组成和加工质量。
2.试块的检测在试块制作完成后,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检测:(1)外观检测:对试块的外观进行检测,确保试块没有明显的裂缝、色差等缺陷。
(2)尺寸检测:对试块的尺寸进行检测,确保试块的长度、宽度、高度符合规定。
(3)力学性能检测:对试块的强度、压缩性、抗拉性等力学性能进行检测,确保试块满足要求。
总之,盾构法隧道同步注浆材料应用技术规程明确了对注浆材料的要求以及试块的制作和检测标准,这些标准为地下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同时,合理地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和加工工艺,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检测,是保证盾构法隧道同步注浆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地铁盾构隧道掘进同步注浆施工技术分析

地铁盾构隧道掘进同步注浆施工技术分析摘要:盾构技术是目前城市地铁建设中常用的一项技术,它的显著特点是可以缩短工程工期,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盾构工程的相关应用研究,发现刀盘切割和盾构机的振动都会对岩石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由于管道与岩石间的空隙较长,会导致地面沉降,从而给工程周边带来危险,因此,采用该技术时要注意在墙后注浆。
为此,文章对同步注浆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盾构;同步注浆;隧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对公交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地铁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减轻城市的交通压力,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然而,在地铁建设中,由于施工引起的噪声和振动,会给居民的生活和交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对周边建筑的安全、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合理运用盾构法和同步注浆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1.同步注浆施工技术简介盾构隧道同步注浆的具体步骤有:隧道掘进、管片组装、浆体注入、盾尾脱出、浆体失去流动。
在工程实践中,盾构同步注浆是一种特殊的施工方法,它是一种特殊的施工方法。
与其它施工技术比较,采用盾构法同步灌注技术在地铁工程施工中的优越性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采用全自动化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工程的实际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投入,降低整个工程的造价,并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其次,由于地铁工程的工地都是在市中心,人流量很大,所以在施工的时候,会有很大的震动和噪声,会对人的工作、生活、休息造成很大的影响。
同步注浆技术在盾构掘进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最后,盾构隧道在施工中采用了同步注浆技术,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深度调整,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工程造价。
另外,采用同步注浆技术可以降低盾构隧道施工的危险性,保证施工的安全。
2地铁盾构隧道掘进中同步注浆材料与技术要点2.1同步注浆压力设计注浆压力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的,它对增加地层空隙填充量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可以降低地面沉降,保证以后的工程使用。
盾构法隧道同步注浆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 继续教育

盾构同步注浆浆液性能试验方法,参照规范不包括()。
A.《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T 70B.《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1C.《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448D.《预应力孔道灌浆剂》GB/T 25182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2题水泥基同步注浆材料配合比推荐参数中,水泥用量要求为()。
A.≥15B.≥10C.≤15D.≤10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第3题消石灰基同步注浆材料配合比推荐参数,膨润土掺量掺量()。
A.5~10B.0~10C.10~15D.5~15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第4题水泥基注浆材料浆液的力学性能水陆强度比推荐指标为()。
A.≥60B.≥75C.≥65D.≥85答案:C您的答案:此题得分:5.0批注:第5题消石灰基注浆材料浆液的力学性能表征指标为()。
A.抗压强度B.24h抗剪屈服强度C.C.?水陆强度比D.抗折强度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第6题一般地铁工程的沉降控制偏差范围是()。
A.±5cmB.±3cmC.±2cmD.±1cm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第7题关于水泥基单液可硬性浆液,表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由水泥、粉煤灰、膨润土、砂等材料组成B.适用于土体相对稳定的区域或软弱地层等土体环境恶劣的工况,也可用于盐渍土环境。
C.凝结时间较短,强度高,增长快,与双液浆性能相同D.容易分层、抗水分散较差、注浆材料配合比与施工过程控制要求较高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8题根据盾构掘进沉降影响,将盾构掘进过程划分为()个阶段。
A.一B.二D.四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9题盾构同步注浆材料施工是在盾构掘进施工过程的哪个时期()。
盾构法隧道施工同步注浆技术

盾构法隧道施工同步注浆技术盾构法隧道施工同步注浆技术1盾构法隧道施工盾构法隧道施工历史回顾盾构法是在软土地基中修建隧道的一种先进的施工方法,用此法修建隧道在欧洲、美国己有160 年的历史。
盾构机最早是由法国工程师于1825 年从观察蛀虫在木头中钻洞,并从体内排出粘液加固洞穴的现象,从仿生学角度研制发明的。
并于1843 年由改进的盾构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下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矩形盾构(宽11.4m,高6.8m )隧道,全长458m。
其后,P于1865 年用直径2.2m 圆形盾构又在泰晤士河下修建一条圆形截面隧道。
1874年,第一次采用气压盾构,并第一次开始在衬砌背后进行压浆,修建了伦敦城南线地铁。
1880?1890年间,用盾构法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圣克莱(河下建成一条直径6.4m,长1870m的Sarnia水底隧道。
仅在纽约,从1900年后,使用气压盾构法先后成功地修建了25条重要的水底隧道。
盾构隧道在用于修建地下铁道,污水管道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前苏联自1932 年开始用直径 6.0m 及直径9.5m 的盾构前后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地修建地下铁道的区间隧道及车站。
在德国慕尼黑和法国的巴黎的地下铁道修建中,均使用了盾构掘进法。
日本于1922 年开始用盾构法修建国铁羽线折渡隧道。
从六十年代起,盾构法在日本得到了飞速发展,土压平衡盾构就是七十年代发明的。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东北阜新煤矿,用直径2.6m 的盾构进行了疏水巷道的施工。
1957 年起在北京市区的下水道工程中采用过直径2.0m 及直径2.6m 的盾构。
上海从1 960年起开始了用盾构法修建黄浦江水底隧道及地下铁道的实验研究,从1963 年开始在第四纪软弱饱和地层中先后用直径4.2m、5.6m 等十一台盾构机进行了实验隧道,地铁区间隧道扩大实验工程、地下人防通道、引水及排水隧道工程等的施工。
近年来又用国际上先进的土压平衡盾构(EPB修建了地铁一、二号线,标志着中国的盾构隧道施工水平跨入了世界先进水平。
盾构同步注浆材料调控技术探讨

盾构同步注浆材料调控技术探讨摘要:结合广州地铁隧道工程实际,介绍了膨润土掺加方式对制定坍落度指标控制体系的影响、管路堵塞调控的关键技术、同步注浆坍落度指标的有效控制与管理在地表沉降控制中的关键作用。
针对大型盾构开发出具有优良性能、稳定性和可协调性的NP系列同步注浆外加剂,可显著提升工程应用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盾构;同步注浆;膨润土 1、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轨道交通日益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和主要途径之一,近10年来盾构施工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经逐步成为安全、快速的手段。
盾构法开发至今,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系列盾构工法:气压盾构、挤压盾构、土压盾构、泥土加压盾构、泥水盾构等,其中以土压盾构和泥水盾构工法最为常见。
当盾构机外壳脱离管片后,管片与土体之间形成一定的环形建筑空间,将导致以下不良后果:(1)增大管片渗漏可能性;(2)管片在千斤顶作用下缺乏有效约束而变形错位; (3)土体坍塌引起地表沉降。
因而,注浆技术是控制地表沉降、轴线偏移以及隧道防水的重要措施。
我国地铁采取主要的注浆方式有后方注浆、即时注浆和同步注浆,广州地区主要采用同步注浆法施工。
同步注浆工艺要求浆液具有优良的工作性和力学特性,即“泵送性+稳定性+可塑性+固结性”。
因而,实现同步注浆材料体系配合比的科学设计和有效调控,是大型盾构施工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
2、大型盾构同步注浆材料体系设计2.1 同步注浆材料体系特征及开发方向国内对多种类型的浆液均有使用,并且在单液浆体系中逐渐形成了惰性浆、缓硬浆和活性浆。
双液注浆由二套贮浆桶和注浆泵等组成,凝结行为发生较快,利于尽早发挥注浆的功效。
然而,注浆设备和工艺相对复杂,堵管时不易清理,施工管理要求较高。
单液注浆系统较简单,但对浆液的性能要求较高,凝结过快容易堵塞注浆系统且充填效果不理想,凝结过慢容易导致隧道轴线变形和额外地表沉降。
同步注浆材料体系主要有两大类: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泥水平衡盾构的同步注浆主要采用双液浆液,其主要材料为水泥、膨润土、水、水玻璃等;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欧洲,主要以惰性浆液为主的单液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度的影响, 从浆液的泵送性能及稳定性分析, 影响特别显著。 这主要是由于水泥含量增加, 对强
S m W = 0. 07较合适。 (2) 适量的粉煤灰对降低泌水性具有一定作用。 ( 3) 尽管加入了稳定剂, 由于水泥水化反应,
浆液粘度均呈增加趋势, 但大部分配比的浆液粘度 在 6~ 8h 内增加并不特别明显, 能满足远距离泵送 要求。
W (C + S m ) 为2. 2~ 2. 8。表 3 为上述优选配方的确
表 3 注浆材料配比优选确证试验结果
配方 水灰比 流动度 泌水性 密度 凝胶时间
单轴抗压强度 R M Pa
编号 W (C + S m )
s
(% ) Θ g·cm - 3
ts
1h
3d
7d
28d
J 10
2. 2
16. 0
<1
1. 30
注浆材料 A 液配比 配比编号 编号
J1
A1
B 液掺量 BC 0. 4
凝胶时间 ts 6. 5
1h 0. 104
单轴抗压强度 R M Pa
3d
7d
2. 94
4. 28
28d 4. 69
渗透系数 抗渗压力 K cm ·s- 1 p s M Pa
-
J2
A2
0. 6
13. 6
0. 073 4
2. 65
4. 30
1. 87
3. 33
6. 05
J7
A7
0. 6
15. 8
0. 047 3
1. 98
J8
A8
1. 0
41. 2
0. 051 3
2. 12
3. 77 2. 86
6. 41 3. 18
3. 6×10- 8 0. 5
J9
A9
0. 4
7. 8
0. 040 1
1. 98
3. 77
-
30
长江科学院院报
1998 年
A2
2. 2 0. 07 0. 2
0. 5 0. 15 1. 0
1. 25
13. 0 13. 8 14. 2 14. 5 14. 5
A3
2. 2 0. 09 0. 4
0. 5 0. 15 1. 0
1. 27
21. 0 23
25. 43 27. 53
-
A4
2. 4 0. 05 0. 2
0. 5 0. 15
8. 48
-
-
J3
A3
1. 0
27. 9
0. 084 2
0. 88
J4
A4
1. 0
37. 9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6 4
2. 77
4. 70 4. 68
6. 75 6. 25
-
-
1. 3×10- 8 0. 7
J5
A5
0. 4
<5
0. 060 3
2. 48
4. 26
5. 92
J6
A6
0. 6
14. 5
0. 048 8
3 模拟注浆试验及施工性能评价
试验模型装置由 300mm ×800mm 的钢制内
筒、 500mm ×800mm 的有机玻璃外筒组成, 内外
筒之间形成 100mm 的间隙, 间隙中充满水。该间隙
用于模拟盾构推进过程中混凝土管片与周围土体的
间隙或松散土体。模型中部间隙内设置 18mm 厚的
钢制隔板, 板中每隔 5mm 均匀分布有 5mm 的圆
度提高起主要作用; 但水灰比对凝胶时间无显著影 响。 随着 S m W 的增加, 强度呈下降趋势, 适当的 F C 值 (0. 2~ 0. 4) 有利于提高强度, 这可以用粉煤 灰的微集料及二次水化作用来解释。强度随B C 的 增加而增加, 但当 B C 超过0. 6时, 强度增加并不 显 著。综 合 考 虑 流 动 性 , 泌 水 性 , 凝 胶 时 间 , 1 h ,
孔。 隔板将模型分为注浆区和过注入区, 用于评价
浆材的过注入性能, 浆材的过注入反映了浆材在压
力作用下对周围土体的劈裂作用, 模型两端用钢板
锁定并密封, 用于模拟高水压工况条件。 试验时,
A , B 液按比例通过设在注浆区下部中央的注浆孔
注入, 并使贮气罐的压力稳定在0. 35M Pa。 模拟注
浆在 30~ 45m in 内完成, 与盾构机推进一环所需时
(1) 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及较低粘度, 以适 应远距离泵送技术要求。
(2) 具有良好的充填性能, 能在尽可能低的压
力下实施限定区域充填注浆。 (3) 尽可能早地获得高于地层的早期强度, 且
长期强度不低于2. 0M Pa, 并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 (4) 不被地下水稀释。 (5) 原料来源丰富、经济, 施工管理方便, 并能
(材料结构研究所)
摘 要 为满足隧道盾构施工工法要求, 研制了水泥2粉煤灰2膨润土2水玻璃系双液塑性同步注浆材料。探讨了材 料组分对注浆材料流动性、凝胶特性、稳定性、强度等的影响, 解决了大水灰比水硬性浆液的长期稳定性问题, 较好地统一了材料的长期稳定性、早期强度等因素与施工性能的矛盾, 浆材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能满足同步注 浆施工自动化技术要求。
0. 5 0. 15 1. 5
1. 20
16. 0 17. 2 21. 0
-
-
注: ①表中W , C , S m , F 分别表示水、水泥、膨润土、粉煤灰的含量, 数据均为质量比, 下表同; ②稳定剂 , 为水泥质量的百分率; ③流动度为日本土木学会 J 2A 法测定值, 其它3 为因粘度太大浆液未能全部流动的测定值。 表 2 注浆材料配方优化试验结果
表 1 A 液配方试验结果
A液
主料配比
配方 W
Sm
F
编号 C + S m W
C
稳定剂掺量
24h
密度
流 动 度 s
泌水率
测定时浆液放置时间
Θ g·cm - 3
(% )
0h
2h
4h
6h
8h
A1
2. 2 0. 05 0. 0
0. 5 0. 15 7. 5
1. 23
11. 2 11. 2 11. 0 11. 1 11. 2
-
A7
2. 6 0. 05 0. 4
0. 5 0. 15 2. 5
1. 32
14. 5 15. 0 15. 0 15. 8 18. 6
A8
2. 6 0. 07 0. 0
0. 5 0. 15 2. 5
1. 20
13. 2 11. 2 14. 2 14. 5 17. 7
A9
2. 6 0. 09 0. 2
10
1. 24
11. 0 11. 0 11. 0 11. 5 11. 8
A5
2. 4 0. 07 0. 4
0. 5 0. 15 1. 5
1. 26
14. 3 15. 0 15. 0 17. 8 20. 0
A6
2. 4 0. 09 0. 0
0. 5 0. 15 0. 0
1. 23
16. 2 18. 0 18. 7 25. 03
材料的凝胶特性、强度增长特性等产生影响。 试验 表明: 虽然水玻璃浓度及模数越高, 越有利于早期 强度的形成, 但过高的早期强度将给充填注浆施工
稳定剂。 由于膨润土的影响, 浆液具有一定的剪切 带来不利影响; 对凝胶时间无显著影响。 考虑材料
稀释能力, 充分陈化后的膨润土浆液, 在 S m W = 0. 07时, 不会给泵送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其一定的
参考文献
1 E isen stein Z, Ezzeldine Q 著. 隧道施工技术对地层控制 的影响. 王华泽. 隧道译丛, 1993 (8)
满足施工自动化技术要求。
2 注浆材料及其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2. 1 材料组成及试验工艺流程 主要原材料由水泥、粉煤灰、膨润土、水玻璃
及稳定剂组成, 试验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
图 1 试验工艺流程
收稿日期: 1997203231 作者简介: 王树清 男 长江科学院材料结构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材料化学及岩土工程研究
12. 4 9. 8
11. 4
4 结 语
本文提出的盾构施工同步注浆材料满足远距离 泵送要求, 材料配制后正常使用时间不低于 8h, 凝 胶 时 间 可 控 制 在 10s 以 内; 1h 单 轴 抗 压 强 度 为 0. 035~ 0. 081M Pa, 28d 为3. 38~ 8. 24M Pa; 抗渗 压力不少于0. 5M Pa, 渗透系数为 n×10- 8cm s, 为 不同工况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同步注浆系列材料。 模 拟注浆试验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充填性能及抗地下 水稀释能力, 可在较低压力下实现限定区域注浆, 即使在盾构管片顶部, 也可以形成密实的充填固结 体。 在南水北调穿黄隧洞工程中, 采用此系列双液 塑性注浆材料是可行的。
3d, 7d, 28d 单轴抗压强度等各项指标, 初步优选 证试验结果。试验还表明各龄期强度随A 液放置时
配 方 为: S m W 为0. 07, F C 为0. 4, B C 为 0. 5, 稳定剂 , 掺量分别为水泥的0. 5% 和0. 15% ,
间的延长而有所下降, 如放置 8h 后, 其强度下降 20% 左右。
×100% ;
稀释率= 模型注内入未的固浆结体的总浆体体积体积×100% ;
体积减少率=
1-
模型内充填物总体积 注入的浆体总体积
×
100%。
模拟注浆试验结果表明, 该系列材料具有良好 的施工性能及充填固结效果, 见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