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用典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用典 课件25张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用典 课件25张
结尾两句化用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之意,略加变化,给人以有余不尽之感。 绿水,或曾映照过如花的人面,如今, 流水依然在眼前,而人面不知何处,唯 有相思之情,跟随流水,悠悠东去而已。
清平乐·红笺小字 宋·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古诗鉴赏——用典
一、理解概念
用典,也叫“用事” ,指 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 援用前人诗文名 句、神话传说、 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 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
二、用典类型
用典
1.明用 2.暗用 3.侧用 4.反用
1、明用
1.明用。直接引用典故原事,诗人感情和所用 典故思路一致。 例如:曹操《短歌行》结尾有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 归 心”之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原诗用周公姬旦 辅佐年幼成王一事, 说周公“一饭三吐哺, 犹恐失天下之士。 ” 曹操用此典,表达了招贤纳士、 礼遇天下人 才的诚心。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鸿雁在云鱼在水:在古代传说中,鸿雁和 鲤鱼都能传递书信。
B、“鸿雁”“鱼”暗化鱼雁传书的典故,
写出主人公借助寄送书信来表达感情,但仍惆怅满怀。化用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 其四 清代:林则徐
一骑才过即闭关,中原回首泪痕潸。 弃繻人去谁能识,投笔功成老亦还。 夺得胭脂颜色淡,唱残杨柳鬓毛斑。 我来别有征途感,不为衰龄盼赐环。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请对本诗中用典的手法进行鉴赏分析。
【答题示例】 本诗运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 首联诗 人通过引用唐代名将郭震 向武则天呈《宝剑篇》并最 终深得武则天赏识,实现报国之志的典故,表现 诗人 对自己落拓不得志的遭遇的悲慨。 诗歌尾联用唐代马 周游长安、 宿新丰 酒店时,遭到店主冷淡,但最终 被唐太宗授予监察御史的故事,来对比自己 的不得志。

古诗词中的用典

古诗词中的用典

鉴赏古诗词中的用典用典,也叫“用事”,是诗词曲赋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

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

一:常见的古代诗词用典有四个种类1.明用。

直接引用典故原事,诗人感情和所用典故思路一致。

例如:曹操《短歌行》结尾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原诗用周公姬旦辅佐年幼成王一事,说周公“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曹操用此典,表达了招贤纳士、礼遇天下人才的诚心。

再如:李白在《塞下曲(其一)》中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句子。

《汉书·傅介子传》中提到楼兰王为匈奴所反间,多次杀害汉朝使者,大将军霍光利用楼兰王贪财的弱点,派遣傅介子带去金帛,在酒席间埋伏勇士取其首级。

李白这二句,便是化用这个典实,直接点出边塞将士激昂的报国壮怀。

2.暗用。

间接引用典故,即把典故融化在诗歌中,含蓄隽永,天然浑成,不饰雕琢。

行文流畅贯通,辞若己出,即使不知其中用典,也可领会诗意;知道出典则更觉意味深长。

所以暗用又叫化用。

例如: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暗含“孺子牛”典故。

“孺子牛”一词出自《左传》。

相传齐景公晚年宠爱幼子荼,荼又名孺子。

孺子撒娇,要老父装牛让他牵着玩。

景公应允,口衔绳,手着地,不停地学牛叫。

齐景公年岁已老,一不小心,栽倒在地上,磕掉门牙一颗。

于是“孺子牛”的故事便广泛流传。

鲁迅用典充分表达了他甘做人民大众的牛,抒写了鲁迅先生对人民大众的忠诚和热爱。

再如:李商隐“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隋宫》),也是暗用典故的名句。

这两句诗讽刺隋炀帝荒淫奢侈、腐朽糜烂的帝王生活。

隋炀帝曾叫人搜集大量萤火虫,在夜间游山时放出,使满山都是萤光。

他为到江都(今扬州)行乐,又下令开凿运河,并在河边遍栽杨柳。

诗歌鉴赏之用典

诗歌鉴赏之用典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 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 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2)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 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6分)
答案:①“却秦振英声”一句,赞扬鲁仲连的功 绩。(1分)“后世仰末照”形容其光芒能穿越 时空而照耀后人,使其景仰。(1分)
州司马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 必曾相识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诗中画线诗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柳宗元《唐饶歌· 鼓吹曲》:“臣请执长缨, 智勇伏囚拘。”长缨,有投军报国,请命 出征之意。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烂柯:长久的远离家乡(世事变迁)之意。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 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指经世济时 的宏图大略。
的山林的欣赏,也透露出作者对污浊尘世的厌弃。
③对韦九山人隐逸山1林分、天性使然的崇敬。如今已
不是秦末乱世,韦九山人却选择了淡泊宁静的隐居
生活,这是一种高雅的境界;作者2分不嫌偏远地前去
拜访,并把韦九山人所在之地东溪草堂比作“仙源” ,也流露出他对韦九山人的敬佩之情。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用,率兵灭宋。甑:一种古代炊具,类似现在的蒸锅, 多为陶制。饭牛:喂牛。据《吕氏春秋•举难》记载,

诗歌鉴赏之用典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用典PPT课件
上片两句过去,两句今天;下片句句今天,又关合过去。
3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 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 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 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 遗曲。
②[挥手]弹琴的动作。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
③[流水] 《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 山,钟子期曰:‘善哉,峨蛾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④[余响]《列子·汤问》:“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2
⑤[霜钟]语出《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
5
台城
台借城六古代讽竟今奢(华喻,今结、绮临伤春今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分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 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 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 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 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 天山,身老沧洲!
暗用班超的语言以自比,意欲建功立业,但结果是“梦 断”,像当年苏秦一样,一无所成,而“黑貂之裘敝”,落 泊潦倒。
心在天山虽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重点仍是呼应上 片“万里”“梁州”,朝廷采取屈辱投降政策而壮士不能报 国的深意暗含其中。
借用典故抒情 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

浅谈古诗词鉴赏中的"用典"

浅谈古诗词鉴赏中的"用典"
2 . 引 用神 话 传 说 . 来抒 发 思 想 感 情
比如“ 投笔” , 据《 后汉书》 记载 , 班超早年家境贫 寒, 以抄 写文书为生 , 他 曾为此投笔感 叹 , 大丈夫应 该效法傅介子 、 张骞立功边境 , 取 爵封侯 。后人就用 “ 投笔” 来形容弃文从武 , 立功沙场 。辛弃疾 曾在 《 水 调歌头 ・ 落 日古城角》 中反弹琵琶式地引用此典 : “ 莫 学班超投笔 , 纵得封侯万里 , 憔 悴老边州 。” 古代诗词 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典故如下 : 投笔 、 长 城、 楼兰、 折腰 、 化碧 、 鱼雁 、 尺素 、 青鸾 、 五柳 、 东篱、 长亭 、 阳关 、 折柳、 风骚 、 鸿鹄、 杜鹃 、 鹧鸪、 黍离 、 桑 榆、 商女 、 杜康 、 青眼 、 红豆 、 司马青衫等 。

技 法 点 拨
浅谈古诗词鉴 赏中的“ 用典”
■ 王 玉 香
典故 , 也叫用事 , 即诗文中引用 的古代故事和有 关来历出处 的词语 。 它 的主要特点是用较少 的词语 , 拈举 特指 的古事或古语 , 表达较多的今意 , 追求言简 意丰的效果 , 增加诗的内涵和厚度。 而对典故的理解 历来都是学生 比较头疼的问题 。下面主要从典故 的 来源及典故的辨析两个方面对古典诗歌鉴赏 中的用 典进行一些浅显 的分析 。
人非 , 今不如昔 , 痛 惜 溢 于 言表 。 如王安石 的《 桂枝香 ・ 金陵怀 古》 中的“ 至今 商
女, 时时犹唱 , 《 后庭 》 遗曲” , 就是化用杜牧《 泊秦淮》 诗句 “ 商女不知亡 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的诗句 , 化 用非常贴切 自然 , 把矛头指 向了沉湎酒色的当权派 , 实是警告北宋 当局 , 不 可让六朝悲恨相续 。
委婉 含 蓄 。 1 . 引用、 点化 前 人 诗 - 0, 抒 发 思 想 感 情

诗词的用典与意象

诗词的用典与意象

诗歌的用典和意象高考考查诗词鉴赏中的“形象”,包含着对典故、意象的考查,了解一些象征意义的典故和具有固定意义的意象,对广大考生快速准确鉴赏评价诗词是大有裨益的。

1、月亮、夕阳、白云、杜鹃月亮亦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用“月”来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夕阳(包括斜阳、残阳等)多给人以失落凄凉、漂泊沧桑之感。

如李商隐的《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

《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人还常用“夕阳”写男女相思,柳永的《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范仲淹的《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白云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代诗词中常表现的情感。

唐刘长卿的《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

再如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杜鹃又名子规、布谷、杜宇、望帝。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多用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如李白诗云:“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的《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叫声最容易触动游子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用典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用典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用典
一、含义
用典,从古代典籍或历史传说中,摘录、提炼与话题有关的词语,有机地融入诗文,使表达言简义丰,含蓄典雅,增添文化内涵和文采趣味。

它在古代汉语中普遍使用。

二、作用
使诗歌语言精练,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类型
1、正用:保持典故的本来含意而不做修改,作者情感与原意一致。

2、反用:利用典故的反面含意来表达感情。

3、明用:明用典,就是直接运用典故,读者一看就是知道这是用典。

4、暗用:暗用典,即将所要表达的意思,暗含在典故之中,以隐喻象征出之。

5、化用典,即诗词引用典故,但字面上气畅意通,无用典痕迹,实际上是经过加工改造,或改变愿意,或另释新意。

四、答题步骤
1、找出用典的地方
2、结合所学与注释,了解原来典故中的人、事的原意内容。

3、明确诗人对所用典故的态度。

必须明确作者是明用还是暗用,是正用还是反用,是引用还是化用等。

4、体会诗人用典的意图。

诗人对往事重提,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情的媒介。

诗人用典是针对现实的,目的是抒怀。

只有同现实相结合,才能体味到诗人的情感所在。

5、答题时既要概括原来典故的内含意义,更要点明出诗人在这里引用典故的现实意义。

高考诗歌鉴赏“用典”知识点梳理及典例与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用典”知识点梳理及典例与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用典”知识点梳理及典例与练习(附参考答案)一、赏析古诗用典艺术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常常遇到语言方面的障碍,障碍之一,就是诗词中的“用典”。

“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六朝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也就是说,借助既往的事情熔铸自己的思想,既有“类义”的比喻作用,又能够“以古证今”。

古典诗词中的“用典”,是古典诗词固有的一种特色,这是由诗词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诗词贵在含蓄,立意要精深而不浅露,用语要简洁而又意味深长,经得起反复吟咏。

显然,不用典,就很难抵达这样的境地,因此,诗人常常借助于用典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创设意境,在最为经济的有限天地里,最大限度地融汇深邃曲折的内涵。

从典故的性质上看,有“举人事以征义”和“引成辞以明理”(刘勰语),前者为“用事”,就是引用既往的故事,借此类比现实,或引发联想,使语意更丰盈、更深厚;后者为“用辞”,即引用现成的辞语,借此明证事理,或概括形象,使用语更清幽、更委婉。

“用事”可分为“直用”、“活用”、和“反用”。

(一)“直用”,就是直接引用典故的本来意义,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用”,是灵活地变用典故,它既可以突出典故某一个侧面的意义,从新的角度加以引用,又可以对整个典故的原有意义加以引申发挥。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整阙可以说用的全是周瑜破曹的故事,词人多层面地展示了周瑜的飒爽英姿,特别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雄才大略的非凡风采跃然纸上,词人讴歌周瑜的丰功伟绩,折射出的是词人内心深处建功立业的真切渴望。

曹操《短歌行》一诗的最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用了“周公”的典故,说周公“一沫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也。

”意思是周公为了招揽天下有识之士,一次沐浴要三次握着头发,他念叨的是如何让贤士归依自己;一餐饭要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他担忧的是因自己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了人才。

诗歌鉴赏中用典的作用

诗歌鉴赏中用典的作用

诗歌鉴赏中用典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而其中诗歌文学则是其代表性作品。

古人以朴素的语言诉说天宇之大、烟波之深,又以流畅勾勒出绚丽多彩的天地人。

古代文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用典。

用典之所以优秀,深受诗歌鉴赏家们的重视和认可,本文就来举一些例子,讨论其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用典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典章经过时代的洗礼,已经成为古代文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古人所崇尚的艺术、道德、伦理以及宗教观念等等。

在古代,用典就是一种传承,让文学文化更加深厚。

诗人也很注重这一点,他们把用典当做最重要的写作手段,把古人的诗词当做重要的文学引用,从而使自己的诗歌更加深入人心,使之受到更多的读者的喜爱与欣赏。

用典在诗歌鉴赏中能够给诗歌添加赋予不同的深度和内涵,使之更具有美感,更有意义。

诗人可以通过用典的形式,表达深刻的思想性,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对这一点,古人有“安其穷,和其古,赋其言”的说法,也就是通过用典来安排夸张体文学作品,利用古代文学精华及流传下来的诗词来辅助表达,使作品能够更好地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最后,用典有助于营造出诗歌的美感。

美的使用是古代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诗人在创作的过程中,通常会用到经典古诗词中的句式、句型、押韵等,他们可以利用古典文学的美感,来打动诗歌的深层内在的情感,使之神韵四溢,灿烂夺目,令人叹为观止。

综上所述,用典在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在诗歌鉴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让诗歌更加深入人心,还可以为诗歌营造出独特的美感。

正是由于用典的优秀,才能够催生出更多的优秀诗歌。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用典抒情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用典抒情课件
•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上阕前五句以来往行人的口吻,描述了奠枕楼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宏伟气势。
• B.登楼远眺,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
• C.借用李德裕在滁州建怀嵩楼而最终回到故乡的典故,暗示自己的心境,含蓄深沉。
• D.这首词思路层次分明,步步深入,风格豪放,表现出作者胸有天下的襟怀气度。
记载:向秀与嵇康友善,嵇康因不满司马氏代魏而被杀。后来向秀
经过嵇康的故居,听到邻人吹笛,不胜感慨,于是作了一篇《思旧
赋》。后句引用了一个《述异记》中的传说:晋人王质入山砍柴,
遇到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一局棋末终,手中斧柄已腐烂
了。回到乡里,世上已过百年,同年代的人都已死去。本来山上碰
见的是两位仙人。诗人引用这两个故事,一方面表示对已故的旧友
柳宗元等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被贬二十三年归来后,
看到事物变迁,内心所产生的隔世之感。
• 4.前人诗文
• 典故按来源可分为事典和语典。事典就是上文提到的引用历史 故事、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语典就是在诗词中引用前人所写的 诗文。如曹操的《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 吟至今。”这节诗的前两句直接援引《诗经·郑风·子衿》中“青青子 衿,悠悠我心,纵不我往,子宁不嗣音”中的前两句,表达了曹操 对贤才的思慕和礼遇之情。
• 辛弃疾在词中多次用典,“立刻琵琶关塞黑” 引用了昭君出塞的 史实。“更长门、翠辇辞金阙”引用了陈皇后失宠,被贬居长门宫, 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的史事。“看燕燕,送归妾”用了庄姜送戴 妫归陈的史事。“将军百战身名裂”引用李陵典故。汉武帝时名将李 陵,身经百战,后因寡不敌众,势穷无援而降,导致身败名裂。辛 弃疾在词中还引用荆轲的典故,荆轲奉燕太子丹之命出使秦国,临 去时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易水萧萧西风冷” 这句词文正是从中化用而来。五个悲剧故事,倾诉了人间生离死别 的无限痛苦,暗讽南宋朝廷对敌妥协,寄寓自己壮志难酬的愁苦。

诗歌鉴赏用典手法解说

诗歌鉴赏用典手法解说



刘四
美 琴
中 学
古代诗词鉴赏 表达技巧——
用典
一、初探用典概念
绝句 宋 李清 李清照
人月圆 吴激(南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首诗都运用 了什么表现手法?
用典作用: 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语言精
炼,内容丰富;情思隽永、含蓄深刻。
不仅可以起到“寓万于一”“以少 胜多”“言简意丰”的效果,而且可 以使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更为曲折含蓄, 耐人寻味,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
三、巩固练习
经梧州
宋之问
南国无霜霰,连年见物华。
青林暗换叶,红蕊续开花。 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chá) 流芳虽可悦,会自泣长沙[1]。
注[1]:汉文帝对贾谊很器重,在把他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又与诸大臣商议,想把他升擢为
公卿,但遭到群臣的反对。此后,汉文帝开始有意疏远贾谊,并将他派去当长沙王的太傅。 在政治上受挫的贾谊辞别了京城,来到了地处偏远的长沙。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湿度大, 自认为此去长沙将享寿不长,而且又因为是被贬谪,心情非常不好,常常拿自己与屈原作
用典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 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五句写与京口有关的 第二个历史人物——刘裕。
效果:盼望自己也能像刘裕一样建功立业,对统治者表 达自我推荐、要收复失地的愿望,也是表明希望当代也 有一位像刘裕一样的英雄君主;“人道”“想当年”二字说明 刘裕已然不在,表达出一种英雄不在的感慨;“想当年” 是肯定刘裕早期的功勋,也暗含对后期放弃进取中原的 惋惜,也有对当朝无心北伐复国,偏安南宋的讽刺。

诗歌鉴赏之用典

诗歌鉴赏之用典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最后一句运用了谁的典故,有何效果?
诗歌最后一句运用南朝陈后主所写《玉树后庭花》 一诗,借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 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 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诗,鞭 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 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 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怎样的表现 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运用典故。引用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之事,表达 自己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 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的雄心壮志。
诗歌鉴赏之用典
用典,也叫用事,使事,指的是对前人语句、神 话传说、历史故事的引用。
1、用事: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 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2、用语: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 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3、效果:可以使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委婉含 蓄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 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 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 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 否。
全词运用了哪些典故,分别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诗歌鉴赏三用典

诗歌鉴赏三用典

诗歌小练三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金陵望汉江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鹊桥仙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5分)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手法之用典 课件24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手法之用典 课件24张
• 20、鸿鹄 :《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 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如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 飞。”
• 21、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 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 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如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 堪闻。”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情感】可以看出,作者用汉代著 名的李广将军的典故,实际上是在
自况,抒发了自己有志难伸、报国 无门的悲愤。
• 用典 •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 • 用典的含义不难理解,同学们难的是不知道哪些词语
在用典,以及不知用典的目的是什么。
• 【思考】其实想解决用典的问题并不难,我们只需记 忆用典的典型词汇是哪些
• 8.青鸾:《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 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9.双鲤 :如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 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 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 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 鲤迢迢一纸书。”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 物(双鲤鱼)思人。
• 22、鹧鸪 :鹧鸪的鸣叫声似说“行不得也哥哥”后多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离别的伤感惆 怅或是对故乡的思念或是历史盛衰沧桑巨变。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 鹧鸪。”

古代诗歌鉴赏用典

古代诗歌鉴赏用典

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
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
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
决心。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赠别》(娉娉袅
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CHENLI
6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里的诗 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 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 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 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CHENLI
12
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问:此诗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分析:用典,借屈原和白居易两位古人,来表达 自己谪官的愁思,正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 解的苦闷。
古诗中的用典
CHENLI
1
用典,也叫“用事”, 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 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 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 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 富、含蓄、深刻。
CHENLI
2
一般而言,古典诗歌中的用典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即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
一、用事用典
用事用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
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①、京口:江苏镇江市因,字仲谋,曾建
都京口。
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④、“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帅晋军北伐,
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CHENLI
CHENLI

诗歌鉴赏用典

诗歌鉴赏用典

诗歌鉴赏用典---诗歌鉴赏用典在诗歌鉴赏中,用典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引用典故、名人语录等来丰富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诗歌用典,并为您提供一些相关的法律名词注释。

第一章:历史典故1、黄河远上白云间——出自《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用来形容黄河美丽壮观的景色。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出自《毛主席语录》:“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面对反动派的巨大压力,他们团结一心,勇往直前。

小小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用来形容微小的力量也可以引起巨大变化。

3、异曲同工——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各歌异调而合诸宫,异曲同工而合诸律。

”用来形容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达到相同的效果。

第二章:文学典故1、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杜鹃》:“牧童遥指杏花村。

”用来形容人精确指明事物的位置。

2、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色。

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出自唐代杨煦的《上阳白发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用来形容虽然礼物寻常,但代表着深深的情意。

第三章:宗教典故1、如梦令——出自《唐诗三百首·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用来形容人陶醉在美好的幻境中,不愿离去。

2、涅槃重生——出自佛教中关于佛陀般涅槃,意味着超脱尘世,获得新生。

3、天堂与地狱——出自基督教信仰,用来形容极乐世界和极刑世界的对比。

附录:本文涉及附件:1、《登鹳雀楼》- 白居易的原诗2、《杜鹃》- 白居易的原诗3、《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的原诗4、《上阳白发人》- 杨煦的原诗5、《唐诗三百首》- 包含李清照的《如梦令》法律名词及注释:1、侵权行为:指在无权利人同意的情况下,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常见形式包括侵犯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

2、合同: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指当事人约定权利和义务的文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旧时”句化用刘禹锡《乌衣巷》的诗句“旧 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写江山易 主,人事已非,燕子纵然归来也无物可寻了, 表达作者的亡国之悲。
▪ “江州”句化用白居易《琵琶行》诗句“座中 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同是天涯 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抒发漂泊之感, 悲伤之意。
例三:借用神话传说 李凭箜篌引
▪ 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 酒的代称 。
▪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 家”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
▪ 商女:歌女,代指统治者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 梦死。
知识积累:了解常见典故意义
▪ 投笔:指弃文从武。用班超投笔从戎典。 ▪ 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
1、孙权败曹军 2、刘裕建政权
京口
3、刘义隆望敌而逃 身世
4、拓跋焘击败宋文帝 四十三年,
5、廉颇不得重用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5、作者用典目的何在?
1、孙权败曹军
借 2、刘裕建政权 古 3、刘义隆北伐惨败
讽 今 4、拓跋焘击败宋文帝
5、廉颇不得重用
国事艰难 英雄难再 (无奈不满) 伐金不可草率 (担忧) 江北沦陷 闲置不用 (激愤) 报国无门 (悲愤)
▪ 借用湘妃泣竹、神女、女娲补天、 月中吴刚等神话,运用衬托手法 (连这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都被感 动),高度赞扬了李凭演奏箜篌的 卓越技巧。
鉴赏 用典 把握两点 要求
典故本身 的内涵
作者用典 的意图
常见典故示例:
▪ 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 关山五十州。”诗中吴钩指宝剑。
▪ 柳宗元《唐饶歌·鼓吹曲》:“臣请执长缨, 智勇伏囚拘。”长缨(请缨),有投军报 国,请命出征之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词 1、孙权 2、刘裕
中 3、刘义隆 用 4、拓跋焘 典 5、廉颇
3、用简洁、完整的一句话概括一下词 中每个典故的内容?
1、孙权败曹军 2、刘裕建政权 3、刘义隆望敌而逃 4、拓跋焘击败刘义隆 5、廉颇不得重用
4、作者用典与京口有什么联系?是否 属天马行空?
写作背景:南宋时,主战派势力总居下风,因此,有 很长一段时间,辛弃疾都在江西乡下赋闲20年,不得 重用。后来,宰相韩侂tuō胄用事,重新起用辛弃疾。 但这位裙带宰相是有目的的,就是急于北伐,起用主 战派,以期通过打败金兵而捞取政治资本,巩固在朝 势力。
指建功立业。 ▪ 化碧:形容刚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
屈。苌弘化碧。 ▪ 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
的情致。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 ▪ 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字、望帝。 渲染哀怨悲凉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望帝啼鹃。
知识积累:了解常见典故意义
“廉颇老矣”:盼望重被重用之意
参考答案:
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 色,树林和 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幽 雅(或静谧,幽静等) (1分)的意境,表 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随 遇而 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的心情。(2 分
古诗词用典赏析
化用典故(用典):在诗文中 借用历史故事或前人诗句来表 达自己的思想的手法。
从典故性质上分:
例二:化用诗句 人月圆
吴激(南宋)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 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 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词人化用了哪些诗句?抒发怎样的心 情?
答案:
▪ “犹唱”句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 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以南朝指北宋, 谓北宋之灭亡已成千古伤心事了,今遇故宋女 子犹唱旧时歌曲,今人感慨系之。
精通兵法的辛弃疾深知战争决非儿戏,一定要做 到知己知彼,他派人去北方侦察后,认为战机未成熟, 主张暂时不要草率行事。哪知,韩倪胄却猜疑辛弃疾, 将他贬为镇江知府。北固亭是京口(镇江)名楼,登楼 可望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可以想像,辛 弃疾在京口期间,肯定不止一次登楼,登楼之时,定 有几多感慨存诸心中,蓄积起来,如骨鲠在喉,不吐 不快,吐之为是词。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烂柯:长久的远离家乡之意。
▪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 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指经世济时 的宏图大略。
常见典故示例:
▪ 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 先斑。”长城:指能守边的将领。
▪ 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 为探看。”青鸟:“青莺”“青鸟”借指传递 书信的人。
诗歌鉴赏意境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 人怎样 的情感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 析。(4分)
▪ 菊花残 满地伤 ▪ 你的笑容已泛黄 ▪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躺 ▪ 北风乱 夜未央 ▪ 你的影子剪不断 ▪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 成双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bēi) 宋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 的情 感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4分)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诗中画线诗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 达效果?
答案:
▪ 运用了用典、衬托、想象的表现手 法。
1借用历史故事 2化用前人诗句 3借用神话传说
理解用典需要把握两点:解题思路
一是典故本身的意义,(彼时彼境彼情) 二是作者用典的意图。(此时此境此情) 注意:此时此境此情:既包括大的社会背
景,也包括诗人个人的处境和上下文语境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 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封胥狼,居赢胥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 狸祠佛下狸,祠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 老矣廉,颇尚老能矣饭,否尚?能饭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