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这是什么教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这是什么》 ︳人音版 (五线谱)

课题
这是什么
单元名称
时间的歌
学段
低段
姓 名
学校名称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演唱歌曲《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形象,认识时间的宝贵,懂的珍惜时间。2、过程与方法:运用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的方法揭示音乐要素,用听唱方式完成歌曲学习。
3、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知道音乐中音有高低、音有强弱。
先按节奏读歌词,纠错。在听琴模唱三、四乐句。(练习时速度逐步加快)
6、第三次欣赏歌曲。
老师范唱歌曲。
(三) 完整演唱歌曲
1、学生听琴演唱歌曲。
2、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学习三、四乐句唱准附点音符。
师生合作,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的学会怎样演唱
歌曲。
拓展
三、拓展部分
1、 学习用三角铁、双响筒、碰钟等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学生自由创编。
教材 分 析
《这是什么》是一首儿童歌曲, 2/4 拍、五声宫调式, 四乐句构成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谜语为歌词, “会说没有嘴, 会走没有腿”生动形象富有童趣,那是什么发出“嘀嗒”与“当当”的声音呢?启发学生以形象思维,积极动脑思考。
重点 难 点
重点:
学会歌曲《这是什么》 ,并能用轻巧、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能用打击乐器自编节奏为歌曲伴奏,对他人的演唱和演奏能简单的作出评价。难点:
2、 歌曲表演
尝试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增加演唱的 趣味性。
总结
1、 学生谈收获
2、 老师总结
梳理和反馈学习
情况
情境扮演,引出歌曲欣赏,揭示课题。
(二)分句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第一乐句,学生听辨、模唱
2、老师示范第二乐句,学生分辨二乐句和一乐句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 《这是什么?》 人音版 (五线谱)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 《这是什么?》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这是什么?》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简单的歌词和旋律,介绍了各种乐器,如吉他、钢琴、小号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这些乐器。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对乐器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但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
在此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阶知识,对简单的节奏有所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和乐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这是什么?》的歌词和旋律。
2.使学生能够认识并区分吉他、钢琴、小号等常见乐器。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4.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这是什么?》的歌词和旋律。
2.认识并区分吉他、钢琴、小号等常见乐器。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音乐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
2.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这是什么?》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准备吉他、钢琴、小号等乐器的实物或图片。
3.准备音乐教室,确保教学环境适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这是什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拍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吉他、钢琴、小号等乐器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些乐器。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这些乐器的特点和用途。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这是什么?》的歌词和旋律。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简谱)《这是什么?》人音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简谱)《这是什么?》人音版一. 教材分析《这是什么?》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中的一首简谱歌曲。
歌曲以生动的语言和活泼的旋律描述了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和探索。
歌曲共4句歌词,每句4小节,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学唱、简谱学习、音乐欣赏和实践活动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对音乐充满热情。
但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自律性、集中力和音乐基础能力有限。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音阶知识,具备一定的唱歌和节奏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这是什么?》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简谱的认知和阅读能力。
3.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这是什么?》的演唱和简谱学习。
2.教学难点:音准、节奏和音乐表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融入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培养节奏感。
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4.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提升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简谱、图片等的多媒体课件。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资源:相关音乐作品、视频等。
4.教学场地:教室、音乐厅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动的故事或图片,引入歌曲《这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同时,展示简谱,引导学生认识简谱。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音准、节奏和音乐表情。
过程中,可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观摩和交流。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8课《这是什么》教学设计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8课《这是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简单的乐器:口琴、钢琴、小提琴等;2.能够听出不同乐器的声音;3.了解如何演奏简单的乐曲;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简单的乐器并演奏相应的乐曲,让学生对音乐有初步的认知和了解。
教学过程1.上课前的准备–教师准备口琴、钢琴、小提琴等乐器,可以通过视频或图片介绍乐器的外形和常见使用场景。
2.导入与热身–教师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乐曲,让学生听出不同乐器的声音,并一起欣赏一段简单的乐曲,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3.新课讲解–介绍口琴、钢琴、小提琴等乐器,并演奏相应的乐曲,让学生通过听和观察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
–可以播放《这是什么》乐曲,让学生听出其中的口琴、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并分析每个乐器的特点。
4.操作实践–教师现场示范演奏口琴、钢琴和小提琴等乐曲,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姿势和动作,试着演奏一段简单的乐曲。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尝试演奏,并可以两个人或几个人一组尝试合奏。
5.巩固和拓展–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身边常见的声音,比如汽车、鸟叫等,通过口头类比或简单的手势等方式模拟这些声音,并与乐器音乐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
6.总结与反思–教师向学生再次强调不同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当天学到的知识和体会,让学生能够从中得到乐趣和收获。
课堂小结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的乐器和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欣赏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音乐潜力和兴趣特长。
这些都是学生日后学习音乐的重要启示。
授课建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认知和欣赏音乐,同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自由探索和思考,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音乐给人带来的快乐和启示。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8课演唱《这是什么》教案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8课演唱《这是什么》教案一. 教材分析《这是什么》是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8课的演唱曲目,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以问答形式展开,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身边的事物,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生活的观察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喜欢通过歌唱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基本节奏和唱名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这是什么》,并理解歌曲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准,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唱名的掌握。
2.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情感演唱歌曲。
3.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身边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琴演奏歌曲,学生跟唱。
2.动作教学法:通过动作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3.问题引导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身边的事物。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歌曲《这是什么》的歌词和图片。
2.乐器:钢琴或其他电子琴类乐器。
3.教学素材:身边的事物图片或实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用PPT展示歌曲《这是什么》的歌词和图片,引导学生初步熟悉歌曲。
然后,教师用钢琴演奏歌曲,学生跟唱,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呈现(5分钟)教师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注意歌曲中的问答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身边的事物。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学生用动作和歌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和唱名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用动作和歌声展示自己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其他学生在一旁观看和学习,跟唱歌曲。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歌曲。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这是什么》教案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这是什么》教案一. 教材分析《这是什么》是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旋律简单,歌词富有童趣,旨在让学生通过歌曲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和物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听唱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
但同时,他们对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还不够了解,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这是什么》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听唱能力。
3.通过歌曲,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和物品。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这是什么》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
2.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听唱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音乐。
2.直观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3.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表演,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这是什么》的教材和乐谱。
2.准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这是什么》的录音,引导学生听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认识歌曲中的一些常见的动物和物品,如小狗、小猫、飞机、汽车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这是什么》,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可分组进行,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歌曲演唱和表演。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创作类似的歌曲,让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歌曲《这是什么》的歌词和旋律,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歌曲《这是什么》的歌词和旋律,分享学习成果。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 《这是什么》 人音版 (五线谱)(2)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 《这是什么》人音版(五线谱)(2)一. 教材分析《这是什么》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五线谱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能够认识五线谱,了解五线谱的基本构成,掌握五线谱上的基本音符和休止符,并能够通过五线谱进行简单的旋律演唱。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音乐知识,对五线谱有了初步的认知,但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五线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五线谱的基本知识,能够认识五线谱,了解五线谱的基本构成,掌握五线谱上的基本音符和休止符。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通过对五线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基本构成,五线谱上的基本音符和休止符的认识。
2.学生能够通过五线谱进行简单的旋律演唱。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五线谱。
六. 教学准备1.五线谱教材和教学挂图。
2.五线谱音符和休止符的卡片。
3.录音机和音乐磁带。
4.学生分组合作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呈现(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包括五线谱的构成,五线谱上的基本音符和休止符。
同时,通过教学挂图和卡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五线谱。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五线谱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学生通过唱名和五线谱进行对照,加深对五线谱的认识。
4.巩固(5分钟)老师选取一些简单的五线谱旋律,让学生进行演唱,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让学生尝试创作一些简单的五线谱旋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小结(3分钟)老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五线谱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7.家庭作业(2分钟)学生回家后,通过练习册进行五线谱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8课演唱《这是什么》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8课演唱《这是什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这是什么》是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8课的一首歌曲,歌曲以简单生动的语言和旋律,介绍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巩固对日常物品的认识,培养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知识和技巧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这是什么》的词曲,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物品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词曲记忆和演唱。
2.对生活中物品的观察和想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学习歌曲。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歌曲,体验音乐的乐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这是什么》的音频、视频资料。
2.准备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
3.准备音乐教学道具,如音符卡片、乐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
然后引入歌曲《这是什么》,告诉学生歌曲中会涉及到这些物品。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这是什么》,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生活中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等。
学生需要用歌声表达出这个物品的特征。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歌曲《这是什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8《这是什么?》人音版(五线谱)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8《这是什么?》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这是什么?》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简单生动的语言和旋律,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气球、玩具、小狗”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兴趣。
歌曲共四句,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和参与。
但在音乐学习中,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节奏、音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这是什么?》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高感知能力。
3.提高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4.培养学生对日常物品的关注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节奏的把握: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跟随歌曲节奏演唱。
2.音高的识别:培养学生对音高的感知能力,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旋律。
3.歌词的理解和表达:让学生能够理解歌词的意义,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节奏和音高。
2.模仿法:让学生模仿教师和同学,跟随歌曲旋律演唱。
3.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音乐,提高对日常物品的关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这是什么?》的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等。
2.教学乐器:准备吉他、钢琴等乐器,用于伴奏和教学。
3.教学道具:准备歌曲中提到的物品,如气球、玩具等,用于展示和教学。
4.教学场地:选择宽敞的教室,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音乐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这是什么?》,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内容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中的物品图片,如气球、玩具等,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日常物品。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8《这是什么》人音版(五线谱)(2)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8《这是什么》人音版(五线谱)(2)一. 教材分析《这是什么》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这首歌曲以简单的歌词和旋律,介绍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
歌曲共四句,每句四小节,节奏简单,旋律平稳。
歌词采用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周围的物品。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包括五线谱的识谱教育。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天然的热爱,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音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这是什么》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五线谱的识别能力,使学生能够认识简单的五线谱。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这是什么》的歌词和旋律,五线谱的识谱能力。
2.教学难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旋律的演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2.互动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3.练习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纠正,教师指导。
4.游戏法: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这是什么》的视频或音频,五线谱的图片。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教学资料:五线谱教材,歌曲乐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这是什么》,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拍手,让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
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内容和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五线谱的图片,向学生介绍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如五线谱的线和间,音符的高低音等。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跟随歌曲《这是什么》的旋律,学习五线谱。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分别演唱歌曲《这是什么》,互相纠正,教师指导。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这是什么》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这是什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这是什么》是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简单的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高,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歌曲内容富有童趣,易于学生接受和喜爱。
在教材中,这首歌曲位于第一单元,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了简单的音乐知识后,通过演唱和实践,进一步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音乐基础较薄弱,但他们对音乐充满好奇和热情。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等。
因此,在教学《这是什么》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这是什么》,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把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咬字清晰地演唱歌曲。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乐器等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歌曲《这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3.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4.实践演唱: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5.歌曲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教师参与讨论,给予指导。
6.展示环节:每组学生演唱歌曲,其他学生欣赏并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7.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这是什么?》人音版 (五线谱)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这是什么?》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这是什么?》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简单生动的语言和旋律,介绍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认识这些物品,感受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易于掌握,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
但学生们的音乐基础相对较弱,对于音乐符号、节奏等知识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操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这是什么?》的歌词和旋律。
2.让学生认识歌曲中提到的物品,感受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歌词的记忆和演唱。
2.认识歌曲中提到的物品,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3.节奏的掌握和音乐符号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自然地认识歌曲中提到的物品。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实践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唱歌、跳舞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这是什么?》的五线谱和歌词。
2.准备歌曲中提到的物品的图片或实物。
3.准备教学音频、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欣赏歌曲《这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中提到的物品。
2.呈现(5分钟)展示歌曲的五线谱和歌词,让学生初步认识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词的准确发音。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歌词和旋律。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歌曲中提到的物品,感受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4.巩固(10分钟)进行歌曲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歌曲歌词和旋律。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这是什么》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这是什么》教案《这是什么》教案一、导入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谜语歌曲,请大家用耳朵仔细听,看谁猜得又快又准?谁知道答案?对,是闹钟,同学们可真了不起! 二、学唱歌曲那你是从哪里知道是闹钟的?我们再来听歌曲,从歌曲的歌词中来寻找答案。
因为听到了闹钟滴答滴答的声音和报时的声音。
你的耳朵可真灵敏。
闹钟滴答滴答的声音是闹钟的秒针在走动,那秒针和报时声是怎样的声音呢?听老师来唱一遍这首歌曲。
(用动作来表现歌曲)请同学们跟着琴声一起来演唱秒针的歌声和报时的歌声声(滴答滴答)再来一次,谁来试唱一下?你来,唱的很好!谁还再来尝试一下?也不错,掌声鼓励!感受音的高低那闹钟的两次报时声?有几个长音和几个短音?两个短音一个长音。
那谁的音高?谁的音低?(学生模仿演唱活动)听老师唱!你来说好,下面我们来玩个歌曲接龙的游戏我来演唱秒针你们来演唱报时声(找同学表演唱)找两个同学试一下,还有谁想来?真不错!三、歌曲处理听一遍歌曲把会唱的地方唱出来。
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小声的来完整的唱歌曲。
不错,有没有觉得比较难唱的地方啊?好,坐端正把声音放出一点点来一起来演唱歌曲。
1 / 3老师要问大家,闹钟的秒针滴答滴答走的非常轻巧,你觉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呢?(有弹性轻巧老师示范)那闹钟报时时发出的当当声呢?(强重老师示范)对呀,比如说早上闹钟提醒我们起床的时间到了,声音肯定比较重,不然我们该听不到了是不是?下面就让我们用这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很好!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小闹钟加快速度来表演唱!(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重点唱闹钟的作用最后一句)四、歌曲伴奏好了同学们,在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把我们的好朋友也带来了它们是双响筒和碰铃,(一起回顾双响筒和碰铃的演奏姿势)那你能用它们来给这首歌曲伴奏吗?试一试。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8课演唱《这是什么》教案1

《这是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多种艺术形式中感受歌曲,表演歌曲。
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过程与方法用轻松愉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这是什么》。
3、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培养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1、用轻松愉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学习。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生听音乐与教师律动:《在钟表店里》教师:提示生活中钟表的声音。
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自由地表演、模拟小闹钟的叫声。
(让学生模仿钟表的声音:闹钟---八分音符、挂钟---四分音符、座钟---二分音符。
)教学活动2(二)猜谜语导入:师:老师今天让大家猜个谜语,看你行不行:“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猜一件物品。
如果你猜不出,请听一首歌,听听歌中唱的是什么。
(三)学习歌曲:1)播放歌曲《这是什么》并重复多次,学生与教师律动。
2)学唱歌曲,感受表现音乐形象。
3)请你拍手为歌曲伴奏好吗?4)听听闹钟走的声音(嘀哒嘀哒),提示学生要用轻松而弹性的声音来读唱,并用合适的动作来进行配合。
5)听听闹钟的闹铃声(当当当—),提示应该用相对稍强、连贯的声音。
6)清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活动3(四)创编表演:播放《这是什么》,请学生模仿闹钟走动的样子,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律动表演。
师引导:我们把钟摆和时针摆动的样子加上谜语的动作一起来表演。
教学活动4(五)课堂总结:师:同学们,说说钟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提醒我们要有时间观念,提示我们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起床上学了!那我们能不能离开它呀?(不能)我们要做一个遵守时间,懂得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这是什么》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这是什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这是什么》教学内容:演唱《这是什么》,聆听《调皮的小闹钟》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欢快的音乐情绪,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形象,体验参与音乐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拓宽学生音乐视野,增强情感体验。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改变歌曲的力度、速度表现不同情绪。
教学重点:体验欢快的音乐情绪,能够运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形象。
教学难点:体验参与音乐的快乐,通过改变歌曲的力度、速度表现不同情绪。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节奏游戏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题《这是什么》,并通过节奏游戏熟悉歌曲旋律,为下一步研究歌曲做好铺垫。
二、自主体验,新歌学唱一)聆听范唱,初步感知教师通过范唱让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拉近学生和歌曲的距离。
二)手势辅助,学读歌词教师让学生用轻巧的声音跟着读歌词,通过手势引导学生感受音高变化,并解决了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问题。
三)范唱引领,学唱歌曲教师让学生听音乐默唱、轻声跟琴唱,并联系实际处理歌曲。
通过上述教学过程,学生能够体验欢快的音乐情绪,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形象,并能够运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改变歌曲的力度、速度表现不同情绪,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调皮的小闹钟》音乐主题,用手指模仿小闹钟的脚步声,一起跟着节奏跳动。
4.分组表演小闹钟的故事,通过音乐和动作表现小闹钟的不同情绪和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参与形式,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小闹钟的故事和特点,通过分组表演,让学生在音乐和动作中感受小闹钟的情绪和动作,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老师:请注意听,小闹钟的脚步声有什么变化了吗?这让小闹钟变得调皮起来。
听完后,你发现了吗?我们能否在这个变化的地方加入一个调皮的动作呢?第五步,完整地欣赏表演。
老师:小闹钟非常调皮,不仅走路不规矩,还会做各种花样。
这是什么?(教案)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这是什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奥秘。
2.歌曲学唱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兴趣浓厚。但在音准和节奏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我将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个别辅导环节,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打击乐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提前让学生熟悉各种乐器,以便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发挥。
-音准的把握:音名的唱准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难度,特别是音与音之间的过渡,教师可以通过钢琴或其他乐器的辅助,帮助学生准确找到音高。
-节奏感的培养:在打击乐器伴奏环节,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把握节奏,教师应设计简单易懂的节奏练习,逐步引导学生建立稳定的节奏感。
-歌曲情感表达: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歌曲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感,并在演唱时加以表现。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音符、音名的概念、重要性及其在音乐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时值,以及C、D、E、F、G音名的唱准。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音符、音名相关的实际问题。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这是什么》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这是什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这是什么》是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简单生动的语言和旋律,介绍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手机”、“电脑”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歌曲共有四句,每句四小节,节奏简单,旋律易于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新事物充满热情。
但同时,他们的自律性、注意力和耐心都还在培养中,因此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由于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家庭背景各不相同,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技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这是什么》,并能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
2.让学生通过歌曲学习,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丰富他们的生活常识。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律性和注意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歌曲《这是什么》,并能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阶和节奏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3.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4.欣赏教学法:让学生聆听、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这是什么》的歌词、图片、动画等的多媒体课件。
2.教学乐器:准备吉他、钢琴等乐器,用于教学中的节奏演示和伴奏。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手机、电脑等,用于歌曲教学和展示。
4.录音设备:准备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的演唱和播放音乐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这是什么》(伴奏一)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这是什么》(伴奏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这是什么》是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旨在让学生通过歌曲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歌曲简单易学,旋律优美,富有童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
歌曲的伴奏一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音乐元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和探索。
同时,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可以通过简单的歌曲学习和实践,培养音乐素养。
但在音乐学习中,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和音高的把握有一定难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这是什么》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音乐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掌握。
2.音乐节奏和音高的把握。
3.运用音乐语言表达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的魅力。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
3.分组合作教学法: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4.师生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这是什么》的课件,包括歌词、图片、动画等。
2.教学音频:准备歌曲《这是什么》的伴奏音频。
3.教学道具:准备与歌曲相关的道具,如图片、卡片等。
4.教学场地:布置适合音乐教学的场地,如教室、音乐教室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歌曲《这是什么》的动画课件,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这是什么》的伴奏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把握音乐的节奏和音高。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这是什么?》名师教案

《这是什么》名师教案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声音了解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有强有弱。
2、了解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形象。
启发学生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3、指导学生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谜语歌曲《这是什么》,在演唱的过程中,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4、练习为歌曲伴奏,进行舞蹈创编,歌词创编。
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亲切、欢快的情绪和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 20 20 |5 –和50 50 | 5 –这两乐句的准确演唱。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多媒体课件、双响筒、碰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感受与表现同学们,听说我们这个班小朋友的耳朵很灵,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那老师就考考你们了,请注意这是什么声音?1、播放《牛与狗的叫声》2、播放《小铃铛和大钟声》3、聆听《在钟表店里》师:下面老师带给大家一首乐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从刚才的音乐声你听到了哪些声音?生:我听到了小闹钟的声音,钟表上发条的声音……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1、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唱一首关于钟表的歌曲,《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2、师:歌曲唱到了什么?3、简单节奏练习.(课件出示节奏练习)四、过程与方法1、学唱歌曲(1)读歌词。
(2)师范唱。
(3)学唱旋律。
(4)唱歌词。
(5)歌曲处理。
2、随着伴奏有表情和动作一起演唱。
五、创造与延伸1、你们精彩的演唱,吸引了两个乐器宝宝,乐器宝宝忍不住要和你们一起合作了。
2、我们邀请两个乐器宝宝加入吧,先来看看乐曲中哪几句邀请了双响筒宝宝,哪句请了碰铃宝宝!3、小朋友,我们和乐曲宝宝成了最好的朋友。
下面我们来比比赛看哪组的歌声最动听,舞姿最优美,和乐器宝宝合作的最愉快。
4、两组展示,生生互评。
5、歌曲创编:1)、同学们表演的真好!下面我们要进行歌曲创编。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创编提示》2) 汇报.六、小结。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8《这是什么》人音版(五线谱)(1)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8《这是什么》人音版(五线谱)(1)一. 教材分析《这是什么》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歌曲旋律简单,歌词富有童趣,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
但在音乐学习中,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感知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这是什么》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旋律感知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把握。
2.歌曲旋律的演唱和记忆。
3.理解歌曲歌词的含义,感受歌曲的童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节奏和旋律。
3.分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师生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共同演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这是什么》的五线谱和歌词。
2.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3.准备音乐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4.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歌曲《这是什么》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这是什么》,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熟悉歌词。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乐节奏和旋律。
分组进行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设置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其他音乐乐器演奏歌曲《这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什么》教案
一、导入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谜语歌曲,请大家用耳朵仔细听,看谁猜得又快又准?谁知道答案?对,是闹钟,同学们可真了不起!
二、学唱歌曲
那你是从哪里知道是闹钟的?我们再来听歌曲,从歌曲的歌词中来寻找答案。
因为听到了闹钟滴答滴答的声音和报时的声音。
你的耳朵可真灵敏。
闹钟滴答滴答的声音是闹钟的秒针在走动,那秒针和报时声是怎样的声音呢?听老师来唱一遍这首歌曲。
(用动作来表现歌曲)请同学们跟着琴声一起来演唱秒针的歌声和报时的歌声声(滴答滴答……)再来一次,谁来试唱一下?你来,唱的很好!谁还再来尝试一下?也不错,掌声鼓励!
感受音的高低
那闹钟的两次报时声?有几个长音和几个短音?两个短音一个长音。
那谁的音高?谁的音低?(学生模仿演唱活动)听老师唱!你来说……
好,下面我们来玩个歌曲接龙的游戏我来演唱秒针你们来演唱报时声(找同学表演唱)找两个同学试一下,还有谁想来?真不错!
三、歌曲处理
听一遍歌曲把会唱的地方唱出来。
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
声小声的来完整的唱歌曲。
不错,有没有觉得比较难唱的地方啊?
好,坐端正把声音放出一点点来一起来演唱歌曲。
老师要问大家,闹钟的秒针滴答滴答走的非常轻巧,你觉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呢?(有弹性轻巧老师示范)那闹钟报时时发出的当当声呢?(强重老师示范)对呀,比如说早上闹钟提醒我们起床的时间到了,声音肯定比较重,不然我们该听不到了是不是?下面就让我们用这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很好!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小闹钟加快速度来表演唱!(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重点唱闹钟的作用最后一句)
四、歌曲伴奏
好了同学们,在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把我们的好朋友也带来了它们是双响筒和碰铃,(一起回顾双响筒和碰铃的演奏姿势)那你能用它们来给这首歌曲伴奏吗?试一试。
我们用双响筒为闹钟的秒针声伴奏用碰铃为报时声来伴奏。
试一试。
现在我们来分组为歌曲伴奏:一组用双响筒为秒针的歌声伴奏,二组用碰铃为报时的歌声来伴奏,其他同学我们一起来演唱歌曲!(分组表演交换3、4组)同学们,玩的开心吗?
五、拓展,创编与活动。
好了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钟表可不止小闹钟一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钟表王国去看一下吧!
介绍钟表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边看边说钟表的颜色和形状。
六、小节
一节课时间就在嘀嗒声中慢慢过去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名字叫做《这是什么》的歌曲,通过这首歌曲你明白了什么?(珍惜时间)对,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中的每一天,做一个尊守时间的好孩子。
这节课就到这,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