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分布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并漂移,至老第四纪前形成世界现
在的海陆分布格局。
(Smith, 1973)
中生代初(早三叠世)的泛大陆 侏罗纪至 白垩纪, 冈瓦纳大 陆开始破 裂,出现 原始的印 度洋、南 大西洋及 格陵兰海 (巴芬湾)
晚三叠世泛大陆开始解体,出 现原始的北大西洋。
第三纪,澳洲与南极
洲分离;非洲大陆和 印度大陆向北漂移, 与亚欧大陆靠拢、碰 撞,导致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的升高; 特提斯海封闭,残留
布区域相对狭小,局限于某一地区范围,
称该地区的特有植物。
其范围有大有小,如热带特有、亚 洲特有、中国特有、山西特有等。
三、植物分布区的形成与变化
(一)物种形成与地理分布 1.物种的单元发生论:一个物种只 能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 2.物种的单境发生论:一个物种只
能起源于一个地区,同一物种不可能在
为现代的地中海、黑
海、里海等。
对植物分布区形成的意义: (1)联合古陆解体和板块漂移使
同源和同分布区的植物种类被分开,并
产生隔离。
(2)海陆变迁和板块位置的重新
排列,造就新的环境,迫使植物迁移或
在新的条件下进化发展,形成各大陆独
特的植物区系。
(3)联合古陆的存在和分离漂移, 为世界植物统一起源和热带起源学说 提供了重要依据。据推测,被子植物 起源于白垩纪,正值联合古陆分开之 际。 5.脚踏石说
一个种群分成许多小种群,生殖隔离使小
种群成为新种。
6、物种的结构:
多型种 (具有亚种的物种) (不具亚种的物种称为单型种)
亚种1
亚种2
种群1
种群2
种群3
种群4
个 体 1
个 体 2
个 体 3
个 体 4
个 体 5
个 体 6
个 体 7
个 体 8
7、物种形成方式
(1)异地物种形成(分化式物种形成之一)
亚种AB 物种B 成对种 亚种AC 物种C 发生生殖隔离,产生新种
(1)自力散布
A、营养散布:以营养体进行繁殖、
散布。如草莓。能力较小,散布距离较 近,1—6米。 B、弹力散布:借助果实开裂时的 弹力弹出种子进行散布。如喷瓜、凤仙
花。最远15—20米。
C、重力散布:繁殖体借重力下落
进行散布。如红树科植物(胎生)。
(2)外力散布 飘浮传播——蒲公英、杨、柳等,200公里以外 飞翔传播——榆、白腊、臭椿等,数公里 滚动传播——风滚草、沙拐枣、补血草等 吹扬传播——罂粟、兰花等,200公里以上 海流传播——椰子(海上漂浮28天,900多海里) 雨流传播——景天 钩着传播——鹤虱、鬼针草 被食传播——各类果树,有鸟播、虫播、兽 播等 蚁播——堇菜、报春花、紫堇等(蚂蚁一年 搬进蚁巢中的种子数为36480粒)
种群A1 物种A 种群A2
占有一个连续分布区
发生地理隔离,形成间断分布
地理替代种——起源于共同祖先的、同一个属的若干个物种,各自占据独立的 分布区,在空间上依次排开,称为地理替代种。
(2)同地物种形成
物种A 物种A 物种B 物种A 物种B 分布区不发生变化,但种数增加 骤变式物种形成 (染色体结构变化、多倍体化)
(3)竞争——植物与植物之间的争夺
2.植物的散布 散布——植物体从它们的出生地或
母体运动到新的地方的过程。
散布方式:
(1)跳跃式散布:植物个体或散布
器官越过不适宜的区域而在新地方定居
下来的散布方式。
(2)扩散:指植物种群的逐渐运动、
稳步扩大其分布区的散布方式。
(3)迁移:指植物长期的扩散,并 在扩散过程中逐渐进化而形成新种群的 散布方式。 3.植物散布的动力
不同的地区产生。
3.物种渐变论:一个物种是由其它
物种逐渐进化和分化产生的。
4.达尔文主义:物种的形成是自然 选择的结果。 5.新达尔文主义: (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进化的
原材料;
(2)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 个体,进化是群体基因频率变化的结果;
(3)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和速
度,选择有保存和创造的作用; (4)隔离导致新种形成,地理隔离使
椴属植物的间断分布
3.迁移说 希尔(Heer,1868)提出。
认为间断分布是由于古地理气候变
迁,造成植物的迁移和植物在过去分布
区的范围内死亡而形成。
(1)北极地区是各植物区系起源的单
一的始生中心,也即全球植物区系起源
于北极地区;
(2)北极地区在第三纪时较温暖,
生长着现在仅见于温带或亚热带的木本
大陆和远洋海岛的间断分布,是
由于“脚踏石”的作用而形成的。
“脚踏石”——在大陆和远洋海岛 之间,存在的出露海洋面的岛屿与岛状 地峡,它可以构成植物散布的中转站。 如夏威夷群岛—北美间断分布型。
6.人为因素的作用
(1)人为引种;(2)无意识的携
带植物繁殖体;(3)有意或无意、直接
或间接地在植物分布区中消灭一些植物。
2.生物组成——不同种群组成。
种群: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植物个
体的总和。
3.空间结构——中央部分(生境稳 定、植物集中分布)+周边部分(生境 不稳定、植物分布量少)。
(四)分布区的表达 1.点图法:将某类植物的每个已知
分布点用黑点表示在地图上。(准确)
2.轮廓法:用封闭曲线勾绘出某类
植物的分布轮廓。(边界清晰)
3.涂斑法:把整个分布区涂成斑块 状。(便于叠图)
(五)分布中心
1.多度中心——指某一分类单位 (某类植物)的分布区内,植物数量最 多和最集中的地区。 (1)现代分布中心——现代某类
植物分布的多度中心。
(2)原始分布中心——某一地质
时期,某类植物分布的多度中心。
2.发生中心(起源中心)——某
类植物的起源地。
(五)特有分布的形成
1.古特有种:由于古地理环境变迁
而缩小了原来地质时期曾经具有的广泛 分布区而形成的特有分布种。也叫残遗 种、孑遗种。 2.新特有种:形成历史不长,未能
散布到他处,从而分布区狭小的种。
3.生态特有种:只能分布在某些 特定生境条件下的种,多为狭生态幅 植物。 4.假特有种:指形成之后又迅速 灭亡的突变种。
3.次生中心——当现代分布中心 远离其起源中心时,就被称为次生中 心。 4.多样化中心——某类植物种类
数量多,并且演化特征也多的地区。
二、分布区的基本类型 (一)按分布区形态划分
1.连续分布区——某类植物占据了
一个完整的地区,重复出现在适宜它生
存的环境中,各部分之间没有被不可逾
越的生态障碍所隔离的分布区。
2.间断分布区
某类植物占据两个以上分离的地区, 各地之间被高山、海洋、不适宜气候或 不良土壤等障碍分隔开的分布区。 (二)按分布区的大小划分
1.世界分布:分布区域广泛,几乎
遍布世界各大洲。
世界分布的植物,严格来讲够不上 遍布全球的程度,其中多是伴人植物和 淡水、盐生植物。
2.特有分布:除世界分布以外,分
分布区不发生变化,但产生生殖隔离 继承式物种形成
物种A
+
物种B
物种C
骤变式物种形成(杂交)
变种AA 物种A 变种AB 分化式物种形成
物种A
物种B
(分布区不变,产生生态隔离,逐渐产生生殖隔离)
(3)平行物种形成
进入新环境
物种A
物种B
(二)植物分布的实质
伴随着植物种类和个体数量的变化。 1.新分布区建立:植物通过繁殖、散
第二章
植物的区系空间分异与环境演变
分布区的概念
区系成分概念
分 布 区
分布区的类型 分布区的形成
分 布 型
属的分布型 科的分布型
植物区划——原则、单位、系统
第一节
植物的分布区及其形成
一、分布区的概念 (一)定义 植物界任何分类学单位(类群)在地 球表面的分布区域。通常只研究科、属、
种的分布。
种分布区、属分布区、科分布区。
A、风播
B、水力传播
C、动物传播
D、人为传播
4.限制种分布区扩展的因素 (1)海洋——陆生植物不能生长, 繁殖体散布距离不够。 (2)高大的山脉——改变了气候条 件,不适宜有些植物的生存。
(3)特殊土壤——多数植物生长受
到抑制。
(4)其他——如昆虫传粉、共生等。
(四)间断分布的形成
1Baidu Nhomakorabea陆桥说
美国舒克特(C.Schuchert,1932)提出,
J. van Steenis完善。
(1)海陆位置固定不变;(2)各大
陆地之间是相连的;(3)地壳上升或海
面下降,大陆相连部分露出,形成陆桥。
不同的地质时期,先后出现六个陆 桥和一个地峡:
(1)跨越太平洋,连接南美与南亚的热带地区陆桥;
(2)跨越大西洋,连接南美与非洲热带地区的陆桥;
(3)连接南美与大洋洲温带地区的陆桥; (4)跨越印度洋,连接马达加斯加和斯里兰卡的陆桥; (5)连接北亚和北美的白令陆桥; (6)连接亚洲和澳大利亚的马来西亚群岛;
(7)连接南、北美洲的巴拿马地峡。
中生代太平洋与大西洋热带陆桥
中生代晚期的白令陆桥、太平洋—南 极陆桥、印度洋陆桥(太平洋与大西 洋两个陆桥开始消失)
新生代冰期前的陆桥
冰川时期,陆桥消失
陆桥对植物分布的意义:(1)构 成植物散布的通道;(2)陆桥消失,
造成植物间断分布。
2.气候分异说 连续分布区的内部,由于某些地区 气候变化,造成植物在气候变化了的区 域死亡,使分布区分裂成若干部分。
高山
高山植物

4.大陆漂移说
Wegener(1912)首先提出,后被J. T. Wilson(1963)等人提出的海底扩张板 块构造理论进一步发展。 主要观点是:
(1)陆地是运动的,海陆相对位置
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
(2)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早 三叠纪),全球大陆是一个连续统一 的陆块,称之为泛大陆(包括北方的 劳亚大陆和南方的冈瓦纳大陆)。 (3)自中生代(中三叠纪)开 始,泛大陆相继分裂为几块,产生离
(二)分布区的基本性质
1.每类植物都有自己的分布区,不 同植物的分布区可能交叉、重叠。 2.分布区内部不均一,植物只能生 长在分布区中的适宜生境,不能布满分
布区的所有空间。
3.随着环境的变化,植物总是不断
位移,扩大或缩小它们的分布区。
(三)种的分布区结构与种群(居群) 1.环境组成——不同生境叠加而成。
植物;
(3)自白垩纪末或第三纪初,由 于气候开始变化,北极植物区系向南迁 移; (4)第四纪冰期温度急剧下降,
全球植物区系由北向南迁移;
迁移路线:欧洲—非洲、亚洲—马 来西亚—大洋洲、北美—南美; (5)冰期后,随着冰川的消退,耐寒 植物退向北极和高山,喜温植物则留在
当地平原。
北极植物 南
北极 平原交汇
布,扩大其分布区范围,力图占据所有能
够占据的生境,形成新的分布区。
2.旧分布区消失:由于环境的变化以
及植物与植物之间的竞争,植物从以前的
分布区内灭绝、消亡。
(三)连续分布区的形成——种群分布 区的扩展 1.植物分布的过程
(1)侵入——繁殖体散布到新的地区
(2)定居——在新地区环境条件下萌
发、生长、繁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