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6答案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量实验报告66288
热 导 系 数 的 测 量实验目的: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学习用稳态平板法测量不良导体的热传导系数并用作图法求冷却速率实验原理:1. 导热系数当物体存在温度梯度时,热量从高温流向低温,传热速率正比于温差和接触面积,定义比例系数为热导系数:dQ dTdS dt dxλ=- 2.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量厚度为h 、截面面积为S 的样品盘夹在加热圆盘和黄铜盘之间。
热量由上方加热盘传入。
两面高低温度恒定为1T 和2T 时,传热速率为:S hT T dt dQ21--=λ 热平衡时,样品的传热速率与相同温度下盘全表面自由放热的冷却速率相等。
因此每隔30秒记录铜盘自由散热的温度,一直到其温度低于2T ,可求出铜盘在2T 附近的冷却速率dtdT。
铜盘在稳态传热时,通过其下表面和侧面对外放热;而移去加热盘和橡胶板后是通过上下表面以及侧面放热。
物体的散热速率应与它们的散热面积成正比:()()dtQ d h R R h R R dt dQ '++=222ππ 式中dtQ d '为盘自由散热速率。
而对于温度均匀的物体,有 dtdTmc di Q d =' 联立得:()()dtdT mc h R R h R R dt dQ 222++=ππ结合导热系数定义即可得出样品的导热系数表达式。
实验容:1. 用卡尺测量A 、B 盘的厚度及直径(各测三次,计算平均值及误差)。
2. 按图连接好仪器。
3. 接通调压器电源,等待上盘温度缓慢升至1T =3.2~3.4mV4. 将电压调到125V 左右加热,来回切换观察1T 和2T 值,若十分钟基本不变(变化小于0.03)则认为达到稳态,记录下1T 和2T 的值5. 移走样品盘,直接加热A 盘,使之比2T 高10℃(约0.4 mV );调节变压器至零,再断电,移走加热灯和传热筒,使A 盘自然冷却,每隔30s 记录其温度,选择最接近2T 的前后各6个数据,填入自拟表格数据处理:样品盘质量898.5m g = 上盘稳定温度1 3.17T mV = 下盘稳定温度2 2.56T mV =样品盘比热容10.3709()c kJ kg K -=⋅⋅实验前室温=21.8C T ︒室 实验后室温=22.6C T '︒室几何尺寸均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自由散热降温时下盘温度:下面先处理几何数据:取0.95P =,3n = 则0.95 4.30t = 1.96p k =a) 对下盘厚度A h :0.768A h cm =0.002/0.001A A h u cm σ===游标卡尺测量:C =0.002cm ∆=仪 由于下盘∆估因较小而忽略0.002cm B ∆=∆=仪0.950.006U cm ===最后:(0.7680.006)Ah cm =±0.95P =b) 对下盘直径A D :12.954A D cm = /0.002/0.001AA D u cm σ===游标卡尺测量:C =0.002cm ∆=仪 考虑直径判断误差,取0.01cm ∆=估0.01cm B ∆==0.950.012U cm ===最后:(12.9540.012)AD cm =±0.95P =c) 对样品盘厚度B h :0.757B h cm = 0.002BA h u cm σ===游标卡尺测量:C =0.002cm ∆=仪 由于样品质地较软,取0.01cm ∆=估0.01cm B ∆==0.950.014U cm ===最后:(0.7570.014)Ah cm =±0.95P =d) 对下盘直径B D :12.995B D cm = /0.006/0.003BA D u cm σ===游标卡尺测量:C =0.002cm ∆=仪 考虑直径判断误差,且样品较软,取0.02cm ∆=估0.02cm B ∆==0.950.026U cm ===最后:(12.9950.026)BD cm =±0.95P =e) 对上盘稳定温度1T :由于只测量了一次,因此只计算B 类不确定度电压表测量:3C = 0.005mV ∆=仪 对数字万用表∆估忽略0.005B mV ∆=∆=仪0.95/ 1.960.005/30.003P B U k C mV =∆=⨯=最后:1(3.170.00)T mV =±0.95P =f) 对下盘稳定温度2T :由于只测量了一次,因此只计算B 类不确定度电压表测量:3C = 0.005mV ∆=仪 对数字万用表∆估忽略0.005B mV ∆=∆=仪0.95/ 1.960.005/30.003P B U k C mV =∆=⨯=最后:1(2.560.00)T mV =±0.95P =1. 逐差法将12个数据前后分成2组,然后对应相减:(对应组数据时间差630180t s s ∆=⨯=)0.25T mV ∆= 0.02T mV σ= /0.02/0.008A T u mV σ===电压表测量:3C = 0.005mV ∆=仪 对数字万用表∆估忽略0.005B mV ∆=∆=仪等效测量次数6n =,取0.95P =,则0.95 2.57t = 1.96p k =0.950.02U mV ===最后:(0.250.02)TmV ∆=±0.95P =得出逐差法降温速度:30.25 1.38910/180dT T mV s dt t -∆===⨯∆根据公式:()()21224()2B A A B A A mch D h dTdtD T T D h λπ+=⋅-+代入数据:()()323322320.8985(0.370910)(0.75710)12.95440.76810 1.389103.14(12.99510)(3.17 2.56)12.95420.76810λ-----⨯⨯⨯⨯⨯⨯+⨯⨯=⨯⨯⨯⨯⨯-⨯+⨯⨯得到:110.240W m K λ--=⋅⋅由不确定度传递公式:()()122ln lnln ln 42ln ln 2ln ln()B A A B A A mch D h D D h V V V tλπ=+++--++∆--∆ 求微分:()()121242()242A A A A B B B A A B A A d D h d D h dh dD d V V d d V h D h D D h V V V λλ++-∆=+--+-++∆- 合并同类项:1212122()(42)4242B B A A A A B B A A A A A A A A dh dD dD dD dh dh dV dV d d V h D D h D h D h D h V V V V V λλ∆=-+-+-+-+++++∆--转化成不确定度:12222222221212222()()()[][]()()()(4)(2)(4)(2)B B A A h D A D A h V V T B B A A A A A A A A U U h U D U U U U U h D D h D h D h D h T V V V V λλ∆=++++++++++∆--即:U λ= 代入数据:U λ= 得:110.039U W m K λ--=⋅⋅0.95P =最后:11(0.2400.039)W m K λ--=±⋅⋅0.95P =2. 作图法先在2 2.56T mV =前后取点,再作一直线,使所取个点尽量均匀的分布在直线两边。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6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6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中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概念和相关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对操作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实验工具包括 Visual Studio 2019 等。
三、实验内容(一)进程管理实验1、创建多个进程,并观察它们的运行状态和资源占用情况。
通过编写简单的C++程序,使用Windows API 函数创建多个进程。
在程序中,设置不同的进程优先级和执行时间,观察操作系统如何调度这些进程,以及它们对 CPU 使用率和内存的影响。
2、进程间通信实现了进程间的管道通信和消息传递。
通过创建管道,让两个进程能够相互交换数据。
同时,还使用了 Windows 的消息机制,使进程之间能够发送和接收特定的消息。
(二)内存管理实验1、内存分配与释放使用 C++的动态内存分配函数(如`malloc` 和`free`),在程序运行时动态申请和释放内存。
观察内存使用情况,了解内存碎片的产生和处理。
2、虚拟内存管理研究了 Windows 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机制,通过查看系统的性能监视器,观察虚拟内存的使用情况,包括页面文件的大小和读写次数。
(三)文件系统实验1、文件操作进行了文件的创建、读取、写入、删除等基本操作。
通过编写程序,对不同类型的文件(如文本文件、二进制文件)进行处理,了解文件系统的工作原理。
2、目录操作实现了目录的创建、删除、遍历等功能。
了解了目录结构在文件系统中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
四、实验步骤(一)进程管理实验步骤1、打开 Visual Studio 2019,创建一个新的 C++控制台项目。
2、在项目中编写代码,使用`CreateProcess` 函数创建多个进程,并设置它们的优先级和执行时间。
3、编译并运行程序,通过任务管理器观察进程的运行状态和资源占用情况。
C语言实验报告第6章答案
6.2基础实验一、程序分析分析以下程序段完成的功能,填写在序号后的空白处,并运行验证结果。
1. ⊙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_______s=12345↙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 <stdio.h>int main( ){ inta[]={1,2,3,4,5},i,j=1,s=0;for(i=4;i>=0;i--){ s=s+a[i]*j;j=j*10;}printf(“ s= %d \n” , s );return 0;}2. 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_____7 5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stdio.h>int main( ){ int k ;int a[3][3]={9,8,7,6,5,4,3,2,1};for(k=0;k<3;k++)printf(“%d ”,a[k][2-k]);return 0;}3. 以下程序的功能是:____查找最大值元素及下标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 <stdio.h>int main( ){ int i, j ,x =0 ,y = 0 , m ;int a[3][3] = { 1, -2 , 0 , 4 , -5 , 6 , 2 , 4 };m = a [0][0] ;for (i=0 ;i < 3 ;i++)for (j = 0 ; j<3 ; j++ )if ( a[ i] [ j ] >m ){ m = a[ i ][ j ] ;x = i ;y = j ;}printf(“ ( % d , % d ) = % d \n”, x , y,m );return 0;} 运行结果:___(1 , 2 ) = 6↙_________________4. 以下程序的的运行结果是:__8,I am student!___________________。
遗传实验报告6_果蝇开放实验-图距的测量
果蝇基因图距的测量实验日期:2013年4月15日– 2013年5月31日组号:2-3生17班姚远同组搭档:赵心怡一、实验目的1.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计算在同一染色体上控制三对性状的基因的相对位置、图距等参数,理解和验证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2.掌握果蝇杂交的方法,深入了解果蝇生活史、世代周期。
二、实验原理广泛用于遗传学研究的果蝇为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 属于果蝇科、果蝇属, 它作为遗传学模式生物有如下特点:1)生活史长短随温度而不同;2)成年雌性蝇类长到12小时才成熟,便于确保雌性蝇类是处女蝇;3)繁殖能力强;4)突变种类多,染色体数目少。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多数随所在染色体一起遗传,若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可产生少量的重组型配子。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连在一起的伴同遗传的现象称为连锁(linkage)。
连锁现象是英国遗传学家(W. Bateson)等人于1906年在香豌豆(Lathyrus doratus )杂交过程中发现。
1911年摩尔根用果蝇做杂交实验,发现了同类现象,提出了连锁与互换的概念,称之为遗传学第三定律。
基因的交换率反映了两基因之间的相对距离。
1910年,Morgen TH提出假设:假定沿染色体长度上交换的发生具有同等的几率,那么两个基因位点间的距离可以决定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重组染色体的发生率,即重组分数。
人们规定同一染色体上两个位点间在一百次减数分裂发生一次重组的机会时,定义两位点间的相对距离为一个cM(centimorgan)。
根据基因在染色体上有直线排列的规律,把每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连锁群)制成图称为遗传学图(genetic map),亦称基因连锁图(gene-linkage map )。
三点测交就是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同时确定三对等位基因(即三个基因位点)的排列顺序和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是基因定位的常用方法。
实验6_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6_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酸碱的化学性质;2.掌握酸碱溶液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1.酸的化学性质:酸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金属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式盐反应生成普通盐和水。
2.碱的化学性质:碱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式盐反应生成普通盐和水。
三、实验设备和试剂1.实验设备: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玻璃棒、滴管等。
2.实验试剂: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钠、硝酸银溶液。
四、实验步骤1.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a.取一根盛满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b.在试管中加入数滴盐酸,观察产生的现象和气体。
2.碳酸氢铵和稀硫酸的反应a.取一根盛满碳酸氢铵溶液的试管;b.在试管中加入数滴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通过试管口,倾斜试管观察产生的现象。
3.酸式盐和氢氧化钠的反应a.取一根盛满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b.在试管中加入数粒酸式盐,观察产生的现象。
4.酸和金属的反应a.取一根盛满盐酸的试管;b.将一块锌片放入试管中,观察产生的气体。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a.实验现象: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并有气泡从试管口直接飘出。
b.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c.结果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氯化钠)和水。
2.碳酸氢铵和稀硫酸的反应a.实验现象:碳酸氢铵与稀硫酸混合后,试管内产生了大量白色气体,并发出刺激性气味。
倾斜试管时,气体滴入湿润的白纸上,使白纸颜色发生变化。
b.化学方程式:NH4HCO3+H2SO4→(NH4)2SO4+CO2+H2Oc.结果分析:碳酸氢铵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硫酸铵)、二氧化碳和水。
3.酸式盐和氢氧化钠的反应a.实验现象:酸式盐与氢氧化钠混合后,溶液变得中性,即颜色变淡。
b.化学方程式:NaOH+HClO_4→NaClO4+H2Oc.结果分析:酸式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氯酸钠)和水。
实验6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研究【精选】
实验原理(二)
三压法测φ原理 任意阻抗Z和R串联,如图a所示,则其相量如图b、
利用余弦定律可以计算串联后总阻抗角为φ
实验内容
1. 研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电流大小与相位的关系, 阻抗随频率变化的关系。 按图接线,元件参数如下、C上
的电压,并进行计算,其中I=UR/R。注意,当改
测量流过各元件的电流(采用取样电阻法)数据 记录在下表中,改变元件时重调US=IV。
元件参数C=0.2μF,L=200mH,R=1KΩ,R0=10Ω (取样电阻) 信号源F=800Hz,Us=1V
思考题
当XL=XC=R 时 ①流过 R、L 、C 元件的电流相同吗? ②仅是R 、L 并联时其电流大小是否小于R 、 L 、 C 并连时的电流? ③ LC并联时的电流一定大于仅接 C时的电流吗? 以上三点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向量加以说明。
电感元件:UL=jXLI ,式中XL=WL=2ΠfL 称为感抗 。 当 L为常数时, XL与频率 f成正比, f越大,XL 越 大,f 越小,。XL越小。理想电感的特征是电流I 滞 后于电压 90
电容元件:UC=-jXCI ,式中XC=1/WC=1/2ΠfC 称 为容抗。当 C为常数时,XC 与 f成反比, f越大, XC越小。. 电容元件的特点是电流I 的相位超前于电 压 90 。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 原理简述。 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电路、表格、数据等。 整理并计算实验数据,检查数据是否与理论值相
符,并加以解释分析。 画出电阻、电感、电容,RC 串联,RL 串联电流
电压的向量图。(共5个) 当频率升高时,阻抗lZ l 的变化趋势,cosφ 的变
化趋势,画出向量图加以说明。
《实验报告》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活动六 自我设计并分析一天食谱的营养状况
活动六自我设计并分析一天食谱的营养状况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实验准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评价饮食结构的方法和均衡膳食的标准。
2.尝试设计合理食谱的过程。
3.培养自己依据科学指导生活的意识。
二、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一、方法步骤1.请详细记录一天中早、午、晚三餐的主要食物,并称重或估计质量。
2.对照教材中的“人主要食物营养成分”表,记录每种食物中含量最多的三种营养成分。
3.根据食物营养成分表提供的数据,计算每种食物所含有的总能量。
4.分别计算出三餐食物所含有的总能量。
5.分别统计三餐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
6.参照下表,设计一个表格用以记录上述步骤2、3、4、5的结果。
二、注意事项1.称重或估计重量时尽可能准确,符合实际。
2.分析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
3.在记录一天中早、午、晚餐的种类时,不包括零食和加餐。
4.称量或估算“重量”按照加工后可食部分称重或估算。
三、实验记录1.详细记录自己一天的早、午、晚餐的主要食物,并称重或估计重量,记录在下表中。
2.将步骤2、3、4、5的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四、实验结论分析以上的实验记录情况,你得到的结论是:。
五、疑惑与讨论1. 如何评价饮食结构是否合理?2. 通过本次活动,你认为自己目前的饮食结构存在哪些问题?3. 你准备如何对自己的食谱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跟踪训练一、填空题1.均衡膳食的基本要求是:食物多样、为主;多吃、和;常吃、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和;膳食要清淡少盐;饮酒应限量;食量与体力活动要,保持适宜体重;食物应、不变质。
2.在每日三餐所摄入的总能量中,早餐的能量约占,午餐的能量约占,晚餐的能量约占。
3.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和。
4.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三大产热营养素是、和,其中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通常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二、选择题1.蔬菜、水果中含量相对丰富的营养物质是()A.糖类和无机盐 B.蛋白质和脂肪C.糖类和蛋白质 D.维生素和无机盐2.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应多吃下列哪一组食物()A.含蛋白质、钙和磷多的食物 B.甜食C.含脂肪成分多的食物 D.水果3.等量的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被分解后放出能量最多的是()A.脂肪 B.蛋白质 C.糖类 D.维生素4.食物消化后的终产物是()A.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B.葡萄糖、脂肪酸、无机盐C.葡萄糖、维生素、水 D.二氧化碳、水、无机盐5.下列物质中,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是()A.小麦 B.玉米 C.瘦肉 D.花生6.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A.维生素B1 B.维生素A C.维生素B2 D.维生素C7.下列属于合理的饮食的是()A.用水果代替蔬菜 B.每天吃很多甜食C.用饮料代替饮用水 D.食物多样、谷类为主8.不是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的是()A.不良的饮食习惯 B.饮食不卫生C.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D.挑食、偏食三、简答题1.张翔午饭只吃了馒头、白菜、豆腐,请你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下列问题:(1)这顿午饭,能为张翔提供营养的几类营养物质是。
汇编语言实验报告_6
青岛理工大学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班级实验日期
2013.11.3
姓名学号实验成绩
实验
名称
子程序
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子程序设计相关指令和伪指令的使用方法
2.掌握子程序设计方法, 特别是参数传递方法
3.掌握主程序和子程序之间的调用关系和调用方法
4.熟悉循环和子程序结合应用解答问题的思路
实验环境1.命令行方式
2.MASM.EXE LINK.EXE DEBUG.EXE
实验内容1.设DATA1开始的内存单元中, 存放着一串带符号字数据, 要求采用冒泡排序算法(Bubble Sort)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并将排好序的数据存在DATA1开始的单元。
然后在显示器输出排好序的数据, 中间用’,’隔开。
2.输出数据使用子程序方式。
算法描述及实验步骤步骤:
(1)设置数据段地址
(2)设置堆栈段地址
(3)设置堆栈指针
(4)调用9号功能, 输出一个提示性字符串。
(5)循环进入子程序, 输出原始数据。
(6)在子程序内循环输出每一位的十进制数字。
(7)主程序进行内外循环, 进行冒泡排序。
(8)再一次调用子程序输出排序后的结果。
调试过程及实验结果调试过程:
(2)(1)在输出时, 调用DOS 9号功能, 并不是只要语句MOV AH,09H
(3)它是存在入口条件的, 入口条件:DS:DX=输出字符缓冲区首地址。
所以前面必须加上MOV DX,OFFSET NOTE1。
(4)汇编语言是不会再输出汉字的。
(5)子程序结束时一定要有RET
(6)冒泡排序也遇到一些困难。
调试结果:。
水力学实验报告答案
重庆交通大学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水力学实验重庆交通大学2013/6/8重庆交通大学水力学实验报告实验分析与讨论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 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
常温(t=20℃)的水,=7.28dyn/mm,=0.98dyn/mm。
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
于是有(h、d单位为mm)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
另外,当水质不洁时,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较大,其h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
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5.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才是等压面。
实验6控制系统综合实验-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六控制系统综合实验实验报告班级:化工卓越1201姓名:***学号:********实验内容1、执行器气开气关选择和控制器正反作用选择;要求液体不溢出,并写下选择结果。
执行器:气开控制器:反作用2、装置运行1)出水阀开在50%;2)控制器手动操作,调节MV信号,手动将液位调在40%;3)在手动操作下将液位再次调在60%,思考如何操作才能完成?并观察液位稳定时进水量和出水量之间的关系。
答:不断调节MV,直到选取的MV值能使液位稳定在60%。
液位稳定时进水量和出水量基本相等。
4)PID参数调整在Kc=2,Ti=5s,Td=0s,切换到自动。
5)在自动操作下改变给定值,观察一会,再切换到手动操作,观察手自动切换是否无扰动?手自动切换过程中给定值发生什么变化?答:手自动切换无干扰。
手自动切换时给定值基本无变化6)转换控制器正反作用,观察控制器正反作用选择错误会出现什么情况?答:液面将很快溢出液罐3、纯比例控制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测试1)出水阀开在50%,先手动操作,将液位稳定在50%左右。
2)调整PID参数:Kc=1,Ti>5000s,Td=0s。
3)切换到自动,将Sv由50%变化到60%,观察过渡过程,将图存下。
4)再切换到手动操作,将液位稳定在50%左右,调整Kc=3,切换到自动,将Sv由50%变化到60%,观察过渡过程,将图存下。
5)再切换到手动操作,将液位稳定在50%左右,调整Kc=5,切换到自动,将Sv由50%变化到60%,观察过渡过程,将图存下。
回答:1)纯比例作用是否存在余差?答:存在余差。
2)随着Kc增加,控制器输出发生什么变化?过渡过程会出现什么变化?余差如何变化?答:随Kc增加,控制器输出增大。
过渡过程变化:液位波动增大,波动频率变快,达到稳定所需时间变长,且稳定后显示偏离给定值程度较大。
余差增大。
4、PI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测试1)出水阀开在50%,先手动操作,将液位稳定在50%左右。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六函数答案《西北民大电气学院》
实验六函数一,实验目的:1,掌握定义函数的方法.2,掌握函数实参与形参的对应关系,以及"值传递"的方式.3,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4,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动态变量,静态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二,实验准备:1,复习函数调用的基本理论知识.2,复习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3,复习全局变量,局部变量;静态变量,动态变量;外部变量等概念和具体使用. 4,源程序.三,实验步骤及内容:1,运行程序并回答问题(1)程序main(){ play(3);}void print_star(){ printf("* * * * * * * * * *\n")}void print_message(){ printf("Good Friend! \n");}void play(n)int n;{ int i;for(i=1;i<=n;++i){ print_star();print_message();}}问题:运行后出现什么错误为什么应如何修改请上机调试.修改:main(){ play(3);}void print_star(){ printf("* * * * * * * * * *\n");(缺少分号)}void print_message(){ printf("Good Friend! \n");}play(n)(原先void的与声明类型不同)int n;{ int i;for(i=1;i<=n;++i){ print_star();print_message();}getch();}运行结果(2)以下程序用于计算1+2+3+4+5.main(){ int i,sum;for(i=1;i<=5;++i)sum=add(i);printf("sum=%d\n",sum);getch();}add (a)int a;{static int s=0;s=s+a;return(s);}运行结果:问题:此程序能否得到正确结果为什么请在不增加语句的条件下,修改程序并上机调试.(3)程序int x=567,y=890;main(){ printf("x=%d,y=%d\n",x,y);}运行结果:问题:运行程序后出现什么错误为什么如何修改答:定义位置出错,y的定义在主函数之后了,将y的定义改在和x一样的位置处。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6
( )色即为滴定终点,再重复2次,所用EDTA体
积相差不得超过0.05mL.
3. Ca2+含量的测定
(1)预滴:移取水样(
)mL于锥形瓶中,加入
NaOH溶液( )mL,少量钙指示剂,溶液显( )色,
立即用EDTA 滴定,滴定到溶液由( )色变为
( )色即为滴定终点,记录消耗EDTA体积;
(2)移取水样(
一、配液
1. 0.1mol/L NaOH溶液400m2. 0.1mol/L HCl溶液400ml 量取12mol/L 的HCl (
)ml
二、练习
1) 准备工作: 捡漏,洗涤,润洗,装液,调节液面
2) 滴定练习: 锥形瓶中加入20ml NaOH ,加2滴甲基红,观 察溶液呈现( ?)色,用HCl滴定,近终点时,半
滴加入,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且半分钟内不褪 色,再滴入一滴HCl,溶液呈红色,再用NaOH溶液 滴定至刚好出现黄色,如此反复滴加HCl和NaOH , 直到能做到加入半滴NaOH溶液刚好由(?)色变 为(?)色,再加入半滴HCl溶液刚好由(?)色变 为(?)色为止。
锥形瓶中加入20ml HCl溶液,加2滴酚酞,用 NaOH滴定至HCl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粉色,并且半分 钟内不褪色为终点。
2、平行测定时,为什么每次必须将酸、碱溶液装至零刻度线处? 答:可以防止沥滴误差,是系统误差。保证溶液够用。
3、配制NaOH溶液时,应选用何种天平称取试剂?为什么? 答:用普通天平即可。NaOH 易吸潮,且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不能配制准确浓度的溶 液,只需配制大致浓度的溶液再标定其浓度,故不需准确称量。
2.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 (M=126.07 )
(1) 准确称取草酸( )克于小烧杯中, 加入水溶解,转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
实验6水的组成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6水的组成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6 水的组成
实验类型:
探究性实验
实验目的:
1.认识水电解器;
2.能检验电解水产生的气体,并判断水的组成。
实验用品: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烧杯、火柴;
水(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
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2.猜想与假设
(1)水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2);
(3)。
3.制定方案(设计实验方案)
(1)设计思路:利用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的产物,推动水的组成。
(2)实验流程:电解水→验证水电解的产物→分析得出水的组成。
)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
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
5.反思与评价
(1)水在通入直流电后,产生两种气体,这两种气体很明显是不同于水的物质,是新物质。
所以水电解的变化是变化。
在这个反应中,反应物只有
一种,就是,而生成物有两种,分别是和。
所以水(填
“是”或“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
(2)实验证明,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所以有人认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这种认识正确吗?水应该是由什么组成的?。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答案
1《口腔中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答案
不变蓝变蓝不变蓝唾液麦芽糖
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答案没有变化变浑浊二氧化碳
3《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答案
倒立倒立缩小倒立放大
4《眼睛的构造及原理》答案
晶状体瞳孔视网膜
5《制作潜望镜》答案
高处外面反射
6《解剖种子》答案
种皮胚芽胚根胚轴子叶
7《斜面的实验》答案
0.7 0.9 1.3 1.7
0.9 1.2
最大省力省力费力
8《杠杆的作用实验》答案
平衡平衡平衡
省力费力省力费力
9《滑轮的作用实验》答案
改变没有改变 3N 改变
省力方向省力没有改变省力改变10《齿轮的作用实验》答案
转动三周改变
传递动力改变转速运动方向。
实验6_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6_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实验6:酸碱的化学性质摘要:本实验主要通过观察和比较酸碱溶液的颜色、气味、导电性和腐蚀性等性质,来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酸性溶液具有酸味、导电性强、腐蚀性大等特点;碱性溶液具有苦味、导电性强、腐蚀性大等特点;中性溶液则不具备上述特点。
本实验的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酸碱的性质和应用。
关键词:酸碱、化学性质、颜色、气味、导电性、腐蚀性引言:酸碱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具有一系列特殊的化学性质,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比较酸碱溶液的性质,来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部分:仪器与试剂:酸碱溶液(包括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铝)、酸碱指示剂(苏丹红、甲基橙)、导电仪、腐蚀试验片。
实验步骤:1.将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分别倒入4个试管中。
2.分别加入少量的苏丹红和甲基橙指示剂。
3.使用导电仪测试各个溶液的导电性。
4.使用腐蚀试验片观察各个溶液的腐蚀性。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颜色:盐酸和硫酸溶液呈现无色,氢氧化钠溶液呈现无色或淡粉红色,氢氧化铝溶液呈现淡黄色。
2.气味:盐酸和硫酸溶液具有酸味,氢氧化钠溶液具有碱味,氢氧化铝溶液略带苦味。
3.导电性:盐酸、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导电,而氢氧化铝溶液不能导电。
4.腐蚀性:盐酸和硫酸溶液能够腐蚀金属,例如铁片;氢氧化钠溶液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而氢氧化铝溶液则没有明显的腐蚀性。
通过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酸性溶液具有酸味、无色或无明显颜色、导电性强、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2.碱性溶液具有苦味、无色或淡粉红色、导电性强、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3.中性溶液既无酸味也无碱味,无明显颜色,导电性较弱,腐蚀性较小。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比较,我们深入了解了酸碱的化学性质。
酸性溶液具有酸味、导电性强、腐蚀性大等特点;碱性溶液具有苦味、导电性强、腐蚀性大等特点;中性溶液则不具备上述特点。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实验6--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
1 / 8数值分析实验六: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2016113 张威震1 病态线性方程组的求解1.1 问题描述理论的分析表明,求解病态的线性方程组是困难的。
实际情况是否如此,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呢?实验内容:考虑方程组Hx=b 的求解,其中系数矩阵H 为Hilbert 矩阵,,,1(),,,1,2,,1i j n n i j H h h i j n i j ⨯===+-这是一个著名的病态问题。
通过首先给定解(例如取为各个分量均为1)再计算出右端b 的办法给出确定的问题。
实验要求:(1)选择问题的维数为6,分别用Gauss 消去法、列主元Gauss 消去法、J 迭代法、GS 迭代法和SOR 迭代法求解方程组,其各自的结果如何?将计算结果与问题的解比较,结论如何?(2)逐步增大问题的维数(至少到100),仍然用上述的方法来解它们,计算的结果如何?计算的结果说明了什么?(3)讨论病态问题求解的算法1.2 算法设计首先编写各种求解方法的函数,Gauss 消去法和列主元高斯消去法使用实验5中编写的函数myGauss.m 即可,Jacobi 迭代法函数文件为myJacobi.m ,GS 迭代法函数文件为myGS.m ,SOR 方法的函数文件为mySOR.m 。
1.3 实验结果1.3.1 不同迭代法球求解方程组的结果比较选择H 为6*6方阵,方程组的精确解为x* = (1, 1, 1, 1, 1, 1)T ,然后用矩阵乘法计算得到b ,再使用Gauss 顺序消去法、Gauss 列主元消去法、Jacobi 迭代法、G-S 迭代法和SOR 方法分别计算得到数值解x1、x2、x3、x4,并计算出各数值解与精确解之间的无穷范数。
Matlab 脚本文件为Experiment6_1.m 。
迭代法的初始解x 0 = (0, 0, 0, 0, 0, 0)T ,收敛准则为||x(k+1)-x(k)||∞<eps=1e-6,SOR方法的松弛因子选择为w=1.3,计算结果如表1。
实验六 双棱镜干涉测波长
实验六用双棱镜测定光波长光的干涉是普遍的光学现象之一,是光的波动性的重要实验依据.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和位相差恒定的光在空间相交区域光强将会发生相互加强或减弱现象,即光的干涉现象.光的波长虽然很短(4×10-7~8×10-7m之间),但干涉条纹的间距和条纹数却很容易用光学仪器测得.根据干涉条纹数目和间距的变化与光程差、波长等的关系式,可以推出微小长度变化(光波波长数量级)和微小角度变化等,因此干涉现象在测量技术、平面角检测技术、材料应力及形变研究和照相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地应用.·实验目的1.掌握利用双棱镜获得双束光干涉的方法,观察干涉图样的特点,加深对干涉的理解;2.学习用双棱镜测定钠光的波长;3.进一步熟悉测微目镜的使用与测量方法;4.熟悉干涉装置的光路调节技术,深刻理解多元件等高共轴调节的重要性,掌握有关调节方法.·实验仪器双棱镜、可调狭缝、辅助(凸)透镜、测微目镜、光具座、白屏、钠光灯等.双棱镜是一个分割波前的分束器,形状如图6-1示,其端面与棱脊垂直,楔角很小(一般为37'或40'),从外表看,就像一块平行的玻璃板.折射面折射棱角图6-1 双棱镜示意图·实验原理狭缝光源S发射的光束,经双棱镜折射后变为两束相干光,在它们的重叠区内,将产生干涉,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这两束相干光可认为是由实际光源S的两个虚像S1、S2发出的,称S1、S2为虚光源.如图6-2所示.S S1 S2O Ex2a图6-2 双棱镜产生的相干光束示意图干涉条纹以O点为对称点上下展开.用不同的单色光源作实验时,各亮条纹的距离也不同,波长越短的单色光,条纹越密;波长越长的单色光,条纹越疏.如果用白色光作实验,则只有中央亮条纹是白色的,其余条纹在中央白条纹两边,形成由紫到红的彩色条纹.利用干涉条纹可测出单色光的波长.单色光的波长λ由下式决定:xDd∆=λ(6-1)式中d为两虚光源S1、S2间的距离、x∆为干涉条纹间距、D为虚光源到观察屏的距离.由(6-1)式可知,测得相邻条纹间距x∆、狭缝(光源)到测微目镜分化板的距离D及两虚光源之间的距离d,便可求出入射光的波长λ.·实验内容与步骤一、调整光路按图6-3布置光路,由光源发出的光通过狭缝变为缝光源,再经双棱镜折射,就可获得两个相干光源,因而能在测微目镜里看到干涉条纹.图6-3 双棱镜干涉装置图1.光学元件同轴等高的调节点亮光源,先将狭缝稍放大点,光具座上只放光源、狭缝、透镜,观察屏放在测微目镜位置.调狭缝中心与透镜的主光轴共轴,并使主光轴平行于导轨(共轴等高调节方法见薄透镜焦距的测定).再放入双棱镜,并调节左右高低,使屏上出现两个强度相同、等高并列的虚光源的像.最后用测微目镜代替观察屏,调节测微目镜,使两个虚光源的像位于测微目镜中心.2.调节狭缝与双棱镜的棱脊平行调节狭缝架上的方向旋钮,观察者在双棱镜的另一侧,逆着光路透过双棱镜观察,直到同时看到两个虚光源为止. 二、调出清晰的干涉条纹取下透镜,缩小狭缝,并用目镜观察是否有干涉条纹出现.若没有,调节狭缝架上的方向旋钮,使能清楚地看出干涉条纹为止,再适当调节缝宽,使干涉条纹较清晰.三、测干涉条纹宽度∆x调节狭缝、双棱镜及测微目镜的相对位置,使目镜视野中至少能够看清15条以上的干涉条纹(条纹宽度不能过窄).将双棱镜和测微目镜锁紧,(在后期的整个测量过程中,都不能移动双棱镜的位置)将目镜叉丝对准所选定的某条暗纹的一侧,从镜里的标尺及旋钮上记下读数x 1,再转动旋钮,使叉丝经10条暗纹的同侧,记下读数x 2,由(6-2)式即可求得x ∆,如图6-4.测3-5组,取平均.10||21x x x -=∆ (6-2)x∆图6-4 干涉条纹的宽度四、测虚光源到观察屏的距离D双棱镜的楔角小于1°,可近似认为虚光源与狭缝在同一平面,测量过程中,我们是用测微目镜进行观察的,因此D 实际上应该为狭缝到测微目镜分划板的距离.由于狭缝所在平面与光具座滑座的中心不重合,并且测微目镜分划板平面也不与光具座滑座的中心重合,因此必须进行修正.如图6-5所示,e s Y Y D s e ∆+∆+-= (6-3)式中s Y 为狭缝滑座中心的位置;e Y 为测微目镜滑座中心的位置;s ∆为狭缝到滑座中心的距离,00.42≈∆s mm ;e ∆为测微目镜分划板到滑座中心的距离,15.37≈∆e mm .图6-5 狭缝到观察屏的修正距离五、测两虚光源之间的距离d将测微目镜取下,插入光屏,移动光屏使狭缝到光屏的距离大于辅助透镜焦距的4倍,固定光屏.将凸透镜置于双棱镜与光屏之间,移动透镜,在光屏上可有两次呈像,此时可利用二次呈像法测虚光源的距离.测量之前要利用小像追大像法再次调共轴(调节过程见薄透镜焦距测定).而若光具座较短或透镜焦距过小,此时虚光源经透镜只能呈一次像,此时只能用物距像距法测虚两光源的距离(两虚光源的像,应为两条亮度相同的平行线).YeYs Ye-YsΔS ΔeD1.二次呈像法两虚光源之间的距离d 需借助透镜将两条虚光源成像在测微目镜叉丝板上进行测量.当虚光源平面与测微目镜的叉丝板相距大于4倍透镜焦距值时,透镜在物、像平面之间有两个共轭成像点,透镜在这两点分别将虚光源放大或缩小成像在测微目镜的叉丝板上,用测微目镜分别测量在这两次成像时像面上的两条亮线的距离(两虚光源像的距离),两虚光源之间的距离为:21d d d =(6-4)式中为1d 为虚光源两放大像之间的距离;2d 为虚光源两缩小像之间的距离.放大像与缩小像各测5组,求其平均值.2.物距像距法在双棱镜与目镜间加上凸透镜,调节透镜高度,并前后移动透镜,在目镜中看到二虚光源S 1、S 2的像S 1'、S 2'.将目镜叉丝先后对准S 1'和S 2',测出其间之距离为d '(如图6-6所示).然后根据透镜成像公式(5),即可求得二虚光源的距离d .'d B A d =(6-5)2a S 1S 22a'S 1'S 2'AB图6-6 测虚光源成像光路图式中A 为物距(狭缝到透镜距离),B 为像距(透镜到测微目镜分划板距离).A 和B 可从光具座上测出,注意修正狭缝和测微目镜的附加距离.·实验数据测量1.干涉条纹间距测量数据记录表 单组测量条纹间距数n =条纹序号 1 2 3 4 5 条纹位置X i (mm )条纹序号1+n2+n3+n4+n5+nd d '条纹位置X i +n (mm )X i +n - X i (mm ) 条纹间距Δx i (mm )2.狭缝平面与测微目镜叉丝面之间的距离D 测量数据表狭缝座位置 Y s (mm) 目镜座位置 Y e (mm) 狭缝面相对座中心 偏移Δs (mm) 叉丝面相对座中心 偏移Δe (mm) D =|Y e -Y s |+Δs +Δe (mm)3.两次成像法测两虚光源的间距d 数据记录表测量对象 放大像间距d 1测量 缩小像间距d 2测量 第i 次 1 2341234左像位置x li (mm)右像位置x ri (mm)d 1i / d 2i (mm)=1d mm =2d mm==21d d d mm·实验注意事项1.严格进行共轴调节,该实验对共轴性要求非常严格,调节时可用白屏在外观察双缝所产生之光束是否亮波均匀,狭缝宽度必须适当;2.测微目镜读数时,读数鼓轮必须顺一个方向旋转,动作要平稳、缓慢,以免产生回程误差;3.测虚光源到测微目镜之距离时要注意修正;4.注意直接测量量与间接测量量单位的统一.·历史渊源与应用前景自1801年起,托马斯·杨在英国皇家学会连续宣读了数篇基于光的波动说分析干涉现象的论文,他所进行的著名的分波前双孔(缝)干涉实验以后被称为杨氏实验.杨氏实验在物理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将波动的空间周期性转化成干涉条纹的间距,通过对干涉条纹特性的分析得出了许多具有重要理论及实际意义的结论,从而大大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干涉原理及光场相干性的认识.托马斯·杨让一束狭窄的日光通过不透明屏上的两个靠得很近的小缝后,再投到另一个屏上,此时屏上会出现彩色干涉条纹.历史上第一次用该方法获得了彩色干涉图样.菲涅尔双棱镜干涉实验就是在杨氏实验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增加了相干波面的有效照明面积,从而增强了入射光强,使干涉现象明显,易于测量.该实验曾在历史上为确立光的波动学说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提供了一种直观、简捷、准确的测量光波长的方法.·与中学物理的衔接中学物理课标对双缝干涉及相关内容的要求是: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干涉现象以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2.用激光笔进行光的干涉实验;3.此实验是高考选考实验之一.·自主学习本实验的构思亮点:菲涅尔双棱镜干涉实验是分波面干涉实验的基本原型,非常巧妙地利用了光的空间相干性从自然光中获得了相干光源,不足之处是两束相干光路基本不能分开,难以实现广泛意义上的光学测量。
高中物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图1图2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二、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从O 点自由下落,以地面作为零重力势能面,如果忽略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A 和B 的机械能守恒即12m v 2A +mgh A =12m v 2B +mgh B上式亦可写成12m v 2B -12m v 2A =mgh A -mgh B . 等式说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的增加.为了方便,可以直接从开始下落的O 点至任意一点(如图1中A 点)来进行研究,这时应有:12m v 2A =mgh ,即为本实验要验证的表达式,式中h 是物体从O 点下落至A 点的高度,v A 是物体在A点的瞬时速度.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带有铁夹的铁架台,纸带,复写纸,带夹子的重物,刻度尺,导线两根.四、实验步骤1.安装置:按图2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好电路.2.打纸带:将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落.更换纸带重复做3~5次实验.3.选纸带:分两种情况说明(1)用12m v 2n =mgh n 验证时,应选点迹清晰,且1、2两点间距离略小于或接近2 mm的纸带.(2)用12m v 2B -12m v 2A =mg Δh 验证时,由于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处理纸带时,选择适当的点为基准点,只要后面的点迹清晰就可选用.五、数据处理方法一:利用起始点和第n 点计算代入mgh n 和12m v 2n ,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条件下,mgh n 和12m v 2n 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方法二:任取两点计算(1)任取两点A 、B 测出h AB ,算出mgh AB .(2)算出12m v 2B -12m v 2A 的值.(3)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条件下,若mgh AB =12m v 2B -12m v 2A ,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方法三:图象法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 ,并计算各点速度的平方v 2,然后以12v 2为纵轴,以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作出12v 2-h 图线.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线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g 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六、误差分析1.本实验中因重物和纸带在下落过程中要克服各种阻力(如空气阻力、打点计时器阻力)做功,故动能的增加量ΔE k 稍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即ΔE k <ΔE p ,这属于系统误差.改进的办法是调整器材的安装,尽可能地减小阻力.2.本实验的另一个误差来源于长度的测量,属偶然误差.减小误差的办法是测下落距离时都从0点量起,一次将各打点对应的下落高度测量完,或者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七、注意事项1.打点计时器要稳定的固定在铁架台上,打点计时器平面与纸带限位孔调整在竖直方向,以减小摩擦阻力.2.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响相对减小,增大密度可以减小体积,可使空气阻力减小.3.实验中,需保持提纸带的手不动,且保证纸带竖直,待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松开纸带.4.测下落高度时,要从第一个打点测起,并且各点对应的下落高度要一次测量完.5.速度不能用v n =gt n 或v n =2gh n 计算,因为只要认为加速度为g ,机械能当然守恒,即相当于用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况且用v n =gt n 计算出的速度比实际值大,会得出机械能增加的结论,而因为摩擦阻力的影响,机械能应该减小,所以速度应从纸带上直接测量计算.同样的道理,重物下落的高度h ,也只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而不能用h n =12gt 2n 或h n =v 2n 2g 计算得到.记忆口诀自由落体验守恒,阻力减小机械能.仪器固定竖直向,先开电源物后放.开头两点两毫米,从头验证式容易.不管开头看清晰,任取两点就可以.图象验证也很好,关键记住两坐标.例1某实验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提出了如图3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甲方案为用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实验,乙方案为用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进行实验.图3(1)组内同学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个大家认为误差相对较小的方案,你认为该小组选择的方案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该小组采用图甲的装置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4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请根据纸带计算出B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4(3)该小组内同学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速度,作出v2-h图线如图5所示,请根据图线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5例2为了测定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利用现有的器材: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秒表、砂桶与砂.如图6所示,有人设计了下面三种实验方案:(1)设法使木板静止,增减右面砂桶内的砂,使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并测出木块、砂与砂桶的重力;(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保持其静止、水平,然后用力F拉木板向左运动,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称出木块的重力;(3)把木板倾斜一定角度且固定,让木块从木板顶端由静止释放,使木块加速滑到底端,并测出下滑时间及相应各长度.图61.如果这三个实验的操作正确无误,测动摩擦因数最准确而且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2.试从实验原理上对每个方案作出简要分析和评价方案(1):;方案(2):;方案(3):;方法提炼设计性实验题目的解决步骤(1)找原型:把教材中的实验原型或者相关的物理理论知识在头脑中完整、准确地重现出来;(2)找差别:将实验中所给器材与实验原型中器材进行对比,看一下少了什么器材或什么器材的量程不满足要求,再看一个“多”给了什么器材,注意“多给”的器材往往就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3)定原理:实验设计的关键在于实验原理的设计,它是进行实验的依据和起点,它决定了应选用(或还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应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编排实验步骤,而实验原理的设计又往往依赖于所提供的实验器材(条件)和实验要求,它们相辅相成,互为条件;(4)定方案:根据与原型实验对比的结果和确定的实验原理与器材,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来确定实验方案与步骤.跟踪训练用如图7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8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已知m1=50 g、m2=150 g,则(g取10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8(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直流电源上C.先释放m2,再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D.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E.根据测量的结果,分别计算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填选项对应的字母).(2)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_m/s;(3)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 k=________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 p______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4)若某同学作出12v2-h图象如图9所示,写出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并计算出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图91.下列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实验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物质量的称量不准会造成较大误差B.重物质量选用得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C.重物质量选用得小此,有利于减小误差D.若纸带下落较打点早,会造成较大误差2.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纸带越短越好,因为纸带越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就越少,误差就越小B.实验时需称出重物的质量C.纸带上第1、2两点间距若不接近2 mm,则无论怎样处理实验数据,实验误差都一定较大D.处理打点的纸带时,可以直接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迹,而不必采用“计数点”的方法图113.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得到如图10所示的纸带.其中O 点是起始点,A 、B 、C 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三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 点到A 、B 、C 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图10已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 ,重物质量为m ,当地重力加速度g =9.80 m/s 2.(1)图中的数据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_______.(2)该同学用重物在OB 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先计算出该段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接着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O 数起,数到图中B 点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9个点,他用v B =gt 计算和B 点对应的重物的瞬时速度,得到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这样他发现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动能的增加量,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某同学所选的纸带中,设打O 点时释放物体,打点计时器打A 点时物体速度大小为v ,该同学在实验报告中称:测得v =2.36 m/s ,h =27.73 cm ,据此可得:12v 2=2.785 m 2/s 2,gh =2.718 m 2/s 2. 在误差范围内两者相等,即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证.老师批阅:“数据非实验所得!”其理由是:4.如图11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 .米尺B .秒表C .0~12 V 的直流电源D .0~12 V 的交流电源(2)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 .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材B .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C .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D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出一条纸带E .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__.(3)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写出两个原因)(4)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数值.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连续的五个点A、B、C、D、E,测出各点之间的距离如图12所示.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则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表达式a=______________.(用x1、x2、x3、x4及f表示)图12答案例1(1)见解析(2)1.37(3)9.75解析(1)甲采用图乙实验时,由于小车与斜面间存在摩擦力的作用,且不能忽略,所以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故图乙不能用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例2 1.(2) 2.木块匀速不易调节和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直接从弹簧测力计读出,与木板运动性质无关时间、长度的测量都会产生误差,且测量过程和步骤较多1.安全:在三个方案中都不存在安全问题;2.可行: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器材,方案(1)中保证木板静止,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砂桶与砂的重力都能做到,可是要想保证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就比较困难了.方案(1):不具有可操作性,所以排除方案(1).方案(2):弹簧测力计静止,木块也静止,拉动木板运动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的滑动摩擦力作用而平衡,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F f的大小,而且在拉动木板的过程中,不用担心木板是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只要使木板运动,保证木板与木块之间是滑动摩擦力就可以了.然后测量出木块的重力G,则动摩擦因数μ=F f/G,即方案(2)具有可操作性.方案(3):对沿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木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mg sin θ-μmg cos θ=ma.再用秒表测出下滑的时间t,用刻度尺测出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则x=12at2.最后用刻度尺测出夹角θ的对边和邻边的长度,求出sin θ和cos θ的大小,把以上各式联立,就可以求出μ的大小.比较方案(2)、方案(3)可知方案(3)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多,测量不方便,造成的误差较大,所以应选择方案(2).(1)BC(2)2.4(3)0.580.60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4)g=m1+m2 2h(m2-m1)v29.71.BD 2.D3.(1)15.9 cm(2)1.22 m 1.23 m小于测得的高度比自由落体运动对应下落的实际高度小(3)见解析解析(3)由于阻力的存在,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不可能小于其动能的增加量.4.(1)AD(2)B(3)见解析(4)(x3+x4-x1-x2)f24解析(3)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用米尺测量纸带上点的位置时读数有误差;计算势能变化时,选取初末两点距离过近;交流电频率不稳定(写出任意两个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实验小结
1.#define N 10
#include <stdio.h>
main()
{inti, t,a[N];
for(i=0;i<N;i++)
scanf(“%d”, &a[i]);
for(i=0;i<N/2;i++)
{t=a[i];
a[i]=a[N-1-j];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六: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学期:2009-2010学年上学期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二维数组的定义及初始化
2、掌握数组元素的输入、输出及引用方法
3、掌握使用循环对数组元素进行访问
4、掌握一、二维数组的简单应用
二、知识要点
1、一、二维数组的定义与赋值(初始化、循环键盘输入)
2、访问数组元素(下标的正确使用)
3、数组的典型应用(复制、求和、统计某种元素个数、求数组中的最大/最小值、元素的查找与排序)
三、实验预习(要求做实验前完成)
1、定义一个有四个元素的float型数组:
2、定义一个具有五个元素的整型数组并将其初始化为{1,2,3,4,5}
#include <stdio.h>
main()
{inti,j,row,column,min;
int a[M][M]={{14,26,18,17},{24,37,21,8},{19,31,22,16},{7,19,14,26}};
min=a[0][0];
for(i=0;i<M;i++)
for(j=0;j<M;j++)
if(a[i][j]<min)
{min=a[i][j];
row=i;
column=j;
}
printf(“最小值行下标为:%d,列下标为%d\n”,row,column);
3、要用循环从键盘输入整型数组s的元素值(共6个),应该使用语句:
4、交换数组元素d[2]和d[4],使用语句:
5、语句for(k=0;k<3;k++) x[2][k] = 0;将把哪些元素变为0?
四、实验内容(要求提供:①算法描述或流程图②源程序)
1、已知一个数组有10个元素,值分别是3,6,8,4,5,66,80,72,69,70。编程,将数组元素逆置后输出。(提示:第一个与最后一个交换位置,第二个与倒数第二个交换位置,……)
{if(i%5==0) prinf(“\n”);
prinf(“%8ld”,f[i]);
}
printf(“\n”);
}
3. #include <stdio.h>
main()
{int i, j, count=0, a[4][4];
for(i=0;i<4;i++)
for(j=0;j<4;j++)
{scanf(“%d”,a[i][j]);
2、编程序求Fibonacci数列的前30项,Fibonacci数列的定义为:
要求将数列存放在数组中,并按每行5个数的格式输出该数列。
3、输入一个4行4列的二维数组,统计偶数的个数,并输出所有小于5的数。
4、已知一个二维数组:{{14,26,18,17},{24,37,21,8},{19,31,22,16},{7,19,14,26}},编程,输出该二维数组的最小元素的行下标与列下标。
a[N-1-j]=t;}
for(i=0;i<N;i++)
prinf(“%5d”,a[i]);
}
2. #define N
#include <stdio.h>
main()
{inti;
long f[30]={1,1};
for(i=2;i<30;i++)
f[i]=f[i-1]+f[i-2];
for(i=0;i<30;i++)
if(a[i][j]==0) count++;
}
printf(“小于5的数:”);
for(i=0;i<4;i++)
for(j=0;j<4;j++)
if(a[i][j]<5) printf(“%d”,a[i][j]);
printf(“\n偶数个数=%d\n”,count);
}
4.#define M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