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细菌性疾病的种类

合集下载

家禽某些细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家禽某些细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近来 ( 9 9 蛋 鸡 在 3 19 ) 4周 龄 时 出 现 高 的 死 亡 率 。 Muai ta( 9 3 在 笼 养 的 2鸡 群 中 tl e l 1 9 ) b 诊 断 出 丹 毒 。在 H本 Na aa ta( 9 8 检 k z wae l 1 9 ) 验 屠 宰 肉 鸡 ,5个 鸡 场 中 5 6 5个 鸡 场 ( 3 3 ) 8 .% 丹 毒 阳 性 。 进 一 步 血 清 学 调 查 , 日本 田 间 鸡 在 的丹 毒 感 染 率 高 ( k h s i t l2 0 ) 鸡 似 Ta a ah , 0 0 。 ea 乎 对 丹 毒 杆 菌 是 很 敏 感 的 。 猪 丹 毒 杆 菌 也 可 感
球 菌 , 静 脉 、 节 腔 等 接 种 6周 龄 棕 色 后 备 母 经 关 鸡 , 发 生 实 验 性 感 染 。 肌 肉 接 种 1日 龄 鸡 , 可 6 % 出 现 生 长 缓 慢 和 关 节 炎 , 4 % 出 现 淀 粉 0 近 0 样 关 节病 ( d n e l1 9 a 。 ma t ,9 9 ) a
大小 不 一 和 不 规 则 的 坏 死 灶 。 细 菌 分 离 出 E.
r u ip t i h s aha o e血 清 型 1 有 时 分 离 出 大 肠 杆 菌 。 和 多 杀 性 巴 氏杆 菌 。 死 亡 率 达 3 % 。 5
蚀 。腱 及 腱 鞘 未 见 病 变 。 用 田 间 发 生 淀 粉 样 关 节 病 病 鸡分 离 的 粪 肠
二个 种 : E.r uip t ie和 E.tu iau 他 h s aha o o s lr m, l 在 19 9 4年 报 告 , 些 E.h s p tie的 血 清 型 某 r ui aha o 对 鸡 有 致 病 性 , E. o s l u 无 致 病 性 。 而 tn ia m lr 17 9 3年 ~ 1 7 9 9年 丹 麦 有 3 9个 蛋 鸡 群 暴 发 本 病 , 离 出 的 E.h s p t i , 8个 不 同 的 血 分 r ui aha 属 o e

鸡细菌性疾病诊断与防制(2013)

鸡细菌性疾病诊断与防制(2013)
消除造成家禽外伤的各种因素,加强卫生消毒工作。病禽用青霉素注射或内服氯 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可取得较好疗效。但对关节型病例,效果不好。



【临床特征】
禽禽霍霍乱乱
最急性型常无前驱症状,突然倒地、拍翅、抽搐、挣 扎、迅速死亡。通常在夜间死亡,多见于肥大的禽
急 性 型 突 表然 现发 为病 厌, 食 、 冠 紫






口鼻内有黏液



病禽下痢,排出黄白色或黄绿色稀便



慢性型表现为精神沉郁, 消瘦,肉髯肿胀、变厚



呼吸困难,关节肿大,不愿意走动乱 Nhomakorabea禽

【大体病变】



最急性型病变不明显,母禽 常见输卵管内有完整的蛋
量急 淡性 黄型 色可 或见 黄心 红包 色积 液有 体多



禽霍乱



心脏冠状脂肪



肝脏肿胀,淤血、出血呈深褐色



或黄染,表面有针尖大小灰白色多发性坏死点



肠黏膜充血、出血






(六) 禽葡萄球菌病






禽葡萄球菌病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家禽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 病。






【流行特点】





病 各种家禽均可发生本病,鸡 最易感,40~60日龄的幼鸡多发,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 症;中雏和成年禽也可发病,呈急性或慢性经过。发病率5%~10%,致死率为5%~60%。 可通过皮肤黏膜创伤感染,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或空气传播。

鸡常见细菌性疾病—禽伪结核病

鸡常见细菌性疾病—禽伪结核病

鸡常见细菌性疾病—禽伪结核病禽伪结核病是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发病初期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后期各个器官形成慢性结核性病变。

禽伪结核病最初的报道见于1889年的欧洲,但现在已呈世界性分布。

一、病原学禽伪结核病的病原是伪结核耶尔森氏杆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大小为0.5微米×0.8~5.0微米,也可见到球形和长丝状的菌体,无荚膜,不产生芽孢。

在20~30℃的条件下培养可形成鞭毛而具有运动性。

该菌具有微抗酸性,在组织涂片中表现为两极着色。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菌落形态为圆形、隆起、光滑、边缘整齐、透明、黏稠、灰黄色,边缘较透明而中央混浊,有的也形成粗糙形菌落。

MR试验呈阳性,可以产生硫化氢,分解尿素;分解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等糖类,产酸产气;V.P.试验呈阴性;不产生吲哚,不液化明胶。

该菌对热较敏感,80℃10分钟、60℃40分钟即可灭活;对阳光、干燥的抵抗力低,对寒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普通消毒药如0.4%福尔马林、5%石炭酸等的抵抗力也很低。

二、流行特点禽伪结核病的易感动物有鸡、火鸡、鸭、鹅等家禽以及野禽,一些哺乳动物如豚鼠、家兔、猴等也很易感,幼禽更易感。

通过病禽或患病的哺乳动物的排泄物污染土壤、饲料和饮水,通过消化遭传播是该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另外也可通过皮肤或黏膜的创伤进行感染。

在寒冷潮湿的秋冬季节多发。

当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或受凉,患寄生虫病时容易诱发禽伪结核病。

三、症状禽伪结核病的潜伏期约3~14天,病鸡的表现差异很大。

最急性的病禽常常没有任何表现而突然死亡;急性者病程为2~3天,通常以突发腹泻和败血症变化为特征;慢性病例最常见,病程一般两周以上,早期可能采食正常,逐渐出现精神不振、羽毛暗淡、蓬乱、呼吸困难、虚弱,腹泻也是经常出现的症状,最后出现强直、行走困难、便秘等,绝大部分死亡。

四、病理剖检最急性的病例仅表现为肝、脾肿大和肠炎。

慢性病例表现为肝、脾、肾肿大,在肝、脾、肾、肺、胸肌及其他脏器中散在有粟粒大小、黄白色或灰白色病灶,切面为干酪样物,另外还有卡他性或出血性肠炎。

家禽养殖中常见细菌病防控

家禽养殖中常见细菌病防控

家禽养殖中常见细菌病防控家禽养殖业是我国农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家禽养殖中常常出现细菌病的问题,这给家禽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困扰。

因此,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细菌病是家禽养殖业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家禽养殖中常见的细菌病,并提供相应的防控方法。

常见的细菌病1. 禽霍乱:禽霍乱是一种由禽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其主要症状包括饮水量明显增加、日粮食量减少、腹泻、呕吐等。

禽霍乱的防控方法包括加强卫生管理、饲养环境的改善、定期进行消毒等。

2. 沙门氏菌病:沙门氏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细菌性疾病,主要通过食物、饮水、空气等途径传播。

其临床症状包括腹泻、呕吐、消瘦等。

预防沙门氏菌病的方法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注射疫苗等。

3. 大肠杆菌感染:大肠杆菌感染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可导致家禽腹泻、发热等症状。

预防大肠杆菌感染的方法包括维护良好的饲养环境、加强个体的免疫能力、合理饲喂等。

4. 真菌病:真菌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黄曲霉病和赤霉病等。

其主要症状包括饲料变质、消化道问题、体重下降等。

防治真菌病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饲料质量、合理储存饲料、提高环境卫生等。

防控措施1. 加强卫生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是预防细菌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定期清理饲养场地、更换饲料容器、消毒饮水设施等可以有效减少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2.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细菌病的传播,但合理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过量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提高,甚至可能影响禽类产品的安全性。

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在使用前咨询兽医师的建议非常重要。

3. 注射疫苗:疫苗接种是家禽养殖中防治细菌病的常见方法之一。

根据不同的细菌病,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可以提高禽类的免疫能力,减少细菌病的发生。

4. 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细菌病的重要环节。

饲养环境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避免过度拥挤,定期清理饲养设施等。

此外,合理饲喂、提供优质饲料也是关键。

鸭主要细菌性疾病治疗方法研究

鸭主要细菌性疾病治疗方法研究

鸭主要细菌性疾病治疗方法研究作者:刘森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09期在我国的畜牧业发展中,养鸭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养鸭业的发展,而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影响鸭群的疾病种类也在增多,这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养鸭业的发展。

本文主要围绕鸭主要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鸭巴氏杆菌病1、概述该疾病又被称为鸭霍乱,也被称为鸭出血性败血症,乃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中的一些血清型菌株所引起的传染病,该疾病属于接触性传染病,会造成鸭子的大量死亡。

鸭巴氏杆菌病的发生没有季节性的特点,所以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扩散开来。

多杀性巴氏杆菌并不仅仅是由一种血清型菌株所引起,它有多个血清型流行,而其中对鸭、鸡等禽类毒力较强的有以下几种血清型,例如8:A、5:A等等。

在我国,5:A型是引发疾病的主要血清型。

这种类型的病菌耐药性比较差,一般来说,抗生素对其有着显著的效果。

本病地域各种类型的家禽都有易感性,例如鸡、鸭、鹅、海鸥等等。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鸭,或者是其他病禽。

2、治疗在对抗菌类药物进行使用时,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类型的药物,就会导致某些病株产生耐药性。

故此,需要对病菌进行分离,然后做药敏试验,要根据最终结果来选择敏感性药物。

如果没有特殊条件,可以更换药物进行治疗。

至于治疗的方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案:①土霉素预混剂。

在使用该药剂时,用50%的含量,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饲料中,一般控制在0.1%~0.2%。

若是用20%的含量,则按照0.25~0.5%的含量添加到饲料之中。

②10%乳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

该药剂也可以有效的治疗鸭霍乱,在每升饮水中添加0.5g,连饮一个星期左右。

二、鸭大肠杆菌病1、概述该疾病乃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属于一种感染性疾病,包括生殖道感染、蜂窝质炎等等。

不同种类以及日龄的鸭都会受到该疾病的影响,其中以雏鸭最容易感染,而且该疾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病。

常见禽病的比较(新城疫VS禽流感 禽白血病VS马立克氏病 )

常见禽病的比较(新城疫VS禽流感 禽白血病VS马立克氏病  )

发病率与死亡率
禽流感 病理变化 大多数死亡鸡心肌、肝脏及腺胃 乳头有出血点,腹腔内有破裂的 蛋黄,卵巢上有蛋白和蛋黄滞留 形成的黏性分泌物附着。 琼脂扩散试验可以诊断是否为 A 型禽流感,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 验可以确定其病毒血清型。
新城疫 身性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腺胃 - 与肌胃交界处有明显出血,肠 黏膜有纤维素性炎 ; 非典型新城 疫喉头充血明显,盲肠扁桃体肿 胀、出血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ELISA 、 PCR
禽大肠杆菌病
概念
流行病 学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以纤维性肝周炎为特征的多病型传染 病。
易感动物:各种禽类,尤其幼禽;肉鸡比其它品种易感;鹅群:种鹅 传播途径:经种蛋传播、经呼吸道感染、经消化道感染、交配感染。 传染源:病鸡、带菌鸡 特点:一年四季,冬春多发。诱发因素。继发或并发:CR、IB、IBD、葡萄球菌病、球虫病等。 各种年龄的家禽均可感染,幼禽最易感 1、急性败血症 4.胚胎和雏禽早期死亡 7、肉芽肿 2、气囊炎 5 、卵黄性腹膜炎 8、全眼球炎 3、心包炎、肝周炎 6、输 卵 管 炎 9、关节滑膜炎
病毒性疾病
1.禽流感 2.鸡新城疫 3.禽白血病 4.马立克氏病 1.鸭疫里默氏杆菌 2.禽大肠杆菌
细菌性疾病
禽流感 VS新城疫
禽流感 别名 病原 流行病学 欧洲鸡瘟、真鸡瘟 A 型流感病毒 多种家禽和野禽发病 ; 高致病力 毒株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 100% ,低致病力病毒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较低,在 5% ~ 15% 。 新城疫 亚洲鸡瘟、伪鸡瘟 新城疫病毒 一年四季发生,各种日龄鸡都能 感染发病,大多 3 ~ 5 天死亡 ; 在免疫鸡群中可散在发生非典型 新城疫。
菌株毒力的大小、饲养管理好坏及其他一些应激因素的影响,其差异很大。

家禽主要疫病免疫防控课件

家禽主要疫病免疫防控课件

龄、健康状况选择合
适的疫苗
02
疫苗的剂量、接种途
径、接种时间要按照
说明书进行
03
疫苗的保存、运输、
使用要严格按照要求
进行
04
接种后要观察家禽的
反应,如有异常要及
时处理
免疫程序的制定
1
确定免疫目的:预 防特定疾病,提高
家禽健康水平
4
确定免疫方法:根 据家禽品种、疾病 特点等选择合适的 免疫方法,如注射、
03
免疫方法:疫苗免疫、药 物预防等
04
防控措施:加强饲养管理、 定期消毒、监测疫情等
新城疫的免疫防控
01
疫苗选择:选择合适的疫苗,如灭活疫苗、活疫苗等
02
免疫程序: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如首次免疫、加强免疫等
03
免疫方法:采用正确的免疫方法,如注射、滴鼻等
04
免疫效果监测:定期监测免疫效果,确保免疫效果达到预期
虫病等
营养代谢性 疾病:维生 素缺乏症、 微量元素缺
乏症等
环境性疾病: 其他疾病:
热应激、冷 遗传性疾病、
应激、空气 免疫抑制性
污染等
疾病等
家禽疫病的危害
01
影响家禽健 康:导致家 禽生长缓慢、 体重下降、 死亡率上升
02
影响家禽生 产:降低产 蛋率、孵化 率、饲料转 化率等生产 指标
03
影响家禽产 品质量:导 致家禽产品 品质下降, 如肉质、蛋 品质量下降
禽流感疫情:发 生时间、感染情 况、死亡情况等
03
防控措施:疫苗 选择、免疫程序、
消毒措施等
04
效果评估:防控 效果、经济损失、
经验教训等
某养殖场新城疫防控案例

禽传染性疾病解析

禽传染性疾病解析

家禽细菌性传染病一、鸡败血支原体病概念本病英文简称MG,又叫慢性呼吸道病(CRD),简称慢呼(见教材P242),是由败血支原体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有罗音及面部肿胀。

剖检变化主要是气囊炎和感染组织器官的干酪样渗出。

本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

我国于1943年从江苏首次分离到该病病原,1960年代本病在我国有所发展,目前已遍及全国各地各种鸡群。

本病引起的直接死亡较少见,其主要危害在于:1.感染率高,影响生产性能:椐全国20个省市区抽样调查,阳性率为80%左右,造成死亡约25%,产蛋减少约40%,孵化率降低约20%,弱雏率10%。

2.垂直传播,终生带菌,很难清除。

3.严重污染胚源疫苗,造成疫苗传播疾病。

4.细胞内寄生,很难根治。

并易诱发多种疾病。

病原1898年Nocard首次从牛体分离到,1967年正式命名。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大类微生物,光镜下很难看清。

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病的主要是鸡败血支原体即鸡毒支原体,另外还有引起鸡关节炎的滑液支原体。

1.形态特征:球杆状,0.25-0.5um,多形性,无细胞壁,可通过滤器。

需电镜观察,G-。

2.培养特性:可在特殊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兼性厌氧,在牛心培养基上培养,5-6天后可形成光滑、透明、荷包蛋样圆形小菌落,需用放大镜观察。

在液体培养基中可产生轻微混浊,在马血琼脂上可引起溶血。

在7日龄鸡胚卵黄囊中生长良好,能致死鸡胚,并出现病变(5-7天死亡),经鸡胚传代后毒力增强。

也可在鸡肾细胞及气管环上生长。

实际上本菌分离很困难,一是培养条件特殊,二是常呈潜伏感染,三是病料中常混有非致病性的常在性支原体,比致病支原体生长快。

3.生物学特性:能凝集鸡、绵羊和人RBC,能诱导产生HI抗体和凝集抗体,能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寄生。

对粘膜亲和力强,主要存在于呼吸道粘膜。

4.抵抗力:对外界环境因素及理化因素抵抗力很低,但耐低温。

鸡的常见疾病与综合防治

鸡的常见疾病与综合防治

鸡的常见疾病及综合防治一、概述鸡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病毒性的传染病,细菌性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及普通病。

病毒性的传染病主要有鸡新城疫、禽流行性感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及鸡痘等;细菌性的传染病主要有鸡白痢、鸡大肠杆菌病等;寄生虫病主要有:鸡球虫病、鸡蛔虫病及鸡羽虱等;普通病主要有啄食癖等。

二、病毒性传染病(一)鸡新城疫鸡新城疫(NDV),又名亚洲鸡瘟,是一种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急性、烈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热、神经紊乱、扭颈、严重下痢、粘膜和浆膜出血等症状。

该病特点是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是危害养鸡业的最严重疾病之一,民间俗称“鸡瘟”。

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的粪便及口腔粘液。

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尘土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结膜传染易感鸡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空气和饮水传播,人、器械、车辆、饲料、垫料(稻壳等)、种蛋、幼雏、昆虫、鼠类的机械携带,以及带毒的鸽、麻雀的传播对本病都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寒冷季节较易流行。

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鸡均能感染,但幼雏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大龄鸡。

纯种鸡比杂交鸡易感,死亡率也高。

某些土种鸡和观赏鸟(如虎皮鹦鹉)对本病有相当抵抗力,常呈隐性或慢性感染,成为重要的病毒携带者和散播者。

此外,人员、野禽、乱屠宰病鸡、死鸡带毒鸡或未经消毒处理的禽产品往往是造成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2、临床症状(1)最急性最急性型常于流行初期发病,病程极短,往往无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

表现废食,衰竭,不立,冠髯呈紫色,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白色,有的病鸡呼吸困难,多余数日内死亡。

(2)急性体温升高,可达43~44℃;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羽毛松乱,缩紧闭目呈昏睡状,翅尾下垂,头下垂或伸入翅下,;鸡冠、肉髯紫红色或紫黑色;呼吸困难,时常张口呼吸,常有“咯咯”喘鸣声;倒提鸡时从口内流出大量淡黄色酸臭黏性液体;嗉囊内充满气体或液体;下痢,呈黄绿或黄白色蛋清样稀粪,有时混有少量血液,味恶臭;产蛋鸡产蛋量减少或停止,并见软蛋增多。

鸡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鸡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鸡沙门氏菌病是养鸡场的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沙门氏杆菌属中的一种或几种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鸡病的总称。

鸡场常见的沙门氏菌病主要包括:鸡白痢(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鸡伤寒(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以及鸡副伤寒(由一种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引起)等。

其中,鸡白痢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危害也最大。

鸡沙门氏菌病给鸡群健康带来危害的同时,也会对鸡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危及人类健康[1]。

本文就鸡沙门氏菌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

1病原学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呈卵圆形或杆状,一般无荚膜,不形成芽孢,单个或成对排列。

除了鸡白痢沙门氏菌以及鸡伤寒沙门氏菌以外,其他血清型的沙门氏菌都具有周身鞭毛,能运动。

沙门氏菌能够在粪便中存活1~2个月,水中2~3周,冰冻的土壤中可达数月,温暖潮湿的地方4~5周,干燥的地方可长达8~20周。

另外,沙门氏菌虽然对干燥的抵抗力较强,但对热的抵抗力较弱,60℃下15min 或80℃10min 即被杀灭。

同时,沙门氏菌对化学性消毒剂的抵抗力也较差,正常消毒剂量即可将其杀灭。

鸡白痢沙门氏菌属于肠道菌群科沙门氏菌属,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没有芽孢,菌体的两端钝圆,无周身鞭毛,不能运动。

该血清型沙门氏菌可良好的生长在营养肉汤和琼脂平板培养基上。

鸡白痢沙门氏菌在普通的琼脂或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长出圆形、光滑、无色透明呈露珠样的小菌落。

鸡伤寒沙门氏菌同属于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形态上较鸡白痢沙门氏菌粗短,两端颜色略深,没有周身鞭毛,不能运动。

需氧以及兼性厌氧。

可在肉汤培养基上生长,培养温度为37℃,能形成比较小的菌落。

鸡副伤寒沙门氏菌革兰氏染色为阴性,不产生芽孢,个别菌体上会形成短丝。

菌体周围有鞭毛,可自行运动。

该菌属于需氧及兼性厌氧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0~42℃,不耐高温。

该菌可在琼脂或肉汤培养基上生长,在琼脂培养基上可长出边缘光滑、表面闪光、微隆起的1~2mm 的圆形菌落[2]。

家禽疾病

家禽疾病
家禽疾病
病毒病和细菌病防制
家禽疾病
• 分类
病毒病 传染病 细菌病 霉菌病等 原虫病 寄生虫病 蠕虫病 外寄生虫病 普通病 营养代谢病 遗传病 中毒病 外伤等
家禽疾病
• 主要的鸡病
病毒病:新城疫、马立克氏病、 病毒病: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 传染性法氏囊炎、喉气管炎、 炎、传染性法氏囊炎、喉气管炎、禽 流感、 流感、减蛋综合征等 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 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传染性 鼻炎、沙门氏菌病、葡萄球菌病、 鼻炎、沙门氏菌病、葡萄球菌病、巴 氏杆菌病等 寄生虫病:球虫病、 寄生虫病:球虫病、白冠病等
复方更好
磺胺类药--(其它药物不能奏效,而又长时间 其它药物不能奏效,
不用磺胺类药物时) 不用磺胺类药物时)
家禽疾病--治疗 治疗
• 大肠杆菌病 呼泻净的应用 大肠杆菌病-发病后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保温、通风、营养、 发病后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保温、通风、营养、应激等 呼泻净-呼泻净 磺胺 + 三甲氧苄氨嘧啶
家禽疾病
肉鸡药物预防程序
• 二次药物预防 时间: 时间:13-15日龄 日龄 药物:呼泻净 复方蒽诺沙星或喘速清 药物:呼泻净,复方蒽诺沙星或喘速清 用法用量:饮水,连用 天 用法用量:饮水,连用3天
(安全天用量,分两次投药) 安全天用量,分两次投药)
目的:预防败血支原体感染 呼吸道病 目的:预防败血支原体感染--呼吸道病 控制疫苗反应--大肠杆菌病 控制疫苗反应 大肠杆菌病
• 常用抗生素或抗菌药物
磺胺类及抗菌增效剂--磺胺二甲氧嘧啶 磺胺类及抗菌增效剂 磺胺二甲氧嘧啶 喹诺酮类--环丙、 喹诺酮类 环丙、蒽诺沙星 环丙 呋喃类--痢特灵 呋喃类 痢特灵

家禽细菌性疾病②

家禽细菌性疾病②

家禽细菌性疾病②作者:唐彩琰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0年第11期摘要:本文阐述了轮状病毒病、鸭病毒性肝炎、真菌性疾病、丹毒等疾病的感染特征和病理变化,并给出了简要防控、治疗方案。

关键词:家禽;轮状病毒病;鸭病毒性Ⅰ型肝炎;真菌性疾病;丹毒1 轮状病毒病家禽轮状病毒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病毒,1977年首次报道,由其引发的轮状病毒病通常会引起腹泻。

该病毒不会在种间传播,因此来自家禽的轮状病毒对人类健康没有影响。

1.1 病毒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只感染脊椎动物,经粪-口途径传播。

轮状病毒为双链RNA 病毒。

电子显微镜下,它们的外观类似于一个轮毂较宽、辐条较短的车轮。

轮状病毒分为典型病毒和非典型病毒。

在抗原性上,通常用字母对它们加以区分,目前在家禽上发现了轮状病毒的A群、D群、F群和G群。

A群轮状病毒感染哺乳动物和家禽,而 D群、F群和G群轮状病毒只感染家禽。

1.2 轮状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性肠炎常见于6周龄内的雏鸟,如雏鸡、雏火鸡或雉鸡、雏鹧鸪、雏鹌鹑和雏鸭等。

针对腹泻雏鸟的各种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雏鸟感染了轮状病毒。

受感染的家禽通过粪便排出大量病毒,这易于水平传播。

有些研究表明该病毒可以垂直传播。

研究证明小甲壳虫可携带轮状病毒。

老龄家禽对该病毒的抵抗力较差甚至丧失抵抗力,因此老龄家禽有时会复发该病。

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 d~5 d,受感染的家禽排水样粪便,肛门脏污。

该病在小火鸡上严重暴发时死亡率可能只有5%,但发病率非常高。

1.3 剖检结果剖检时通常可见小肠和盲肠内有水样内容物,其中可能含有大量气泡。

其次可见病鸡脱水、生长缓慢、肛门脏污、啄肛、脚趾或脚上粘有垫料硬壳。

轮状病毒病类似于肠道球虫病,不同毒株在小肠的不同部位定植。

诊断时需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肠道内容物或粪便中是否存在轮状病毒确诊。

1.4 治疗轮状病毒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也无商品疫苗可用。

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加强环境、垫料和采食等方面的管理,对症治疗。

牛几种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治

牛几种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治

牛几种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治1 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致的人畜共患病。

病型复杂多样,主要引起腹泻、败血症、各器官局部感染及中毒症状等。

败血型表现发热,精神不振。

病犊体温升高到41℃以上,精神委顿,卧地不起,腹泻,排水样稀便,呈淡黄色,常混有血块、血丝和气泡,具恶臭味,多于发病后1~2内死亡,从血液或内脏易于分离到致病性血清型大肠杆菌;肠毒血型由特异血清型大肠杆菌增殖产生肠毒素吸收后引起,没有菌血症,较少见,常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呈中毒性神经症状,先兴奋后沉郁,较少见腹泻,最后昏迷死亡;肠型病初体温升高到39.5~40.0℃,粪便开始为黄色,后变为灰白色,混有凝乳块、血丝或气泡,有酸败气味,病后期,大便失禁,体温正常或下降,脱水而死亡。

在本病常发地区,可采用针对本地流行大肠杆菌血清型菌株制备多价灭活苗接种妊娠母牛,使犊牛获得被动免疫。

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及磺胺类药物等。

脱水严重及早补液,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生理盐水或者是葡萄糖盐水1000~2000mL,必要时加入碳酸氢钠、VC等;粪便带血严重的肌肉注射VK3、止血敏等药物。

2 沙门氏茵病牛沙门氏菌病又称牛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疾病的总称。

患牛体温升高(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脉搏频数、呼吸困难,体力迅速衰竭。

继而出现胃肠炎症状,排出黄色或灰黄色、混有血液或假膜的恶臭糊状或液体粪便,体温降至正常或较正常略高。

病牛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多数于1~5天死亡。

病程延长者可见迅速脱水和消瘦,眼窝下陷,黏膜充血和发黄。

怀孕母牛多数发生流产,从流产胎儿中可分离到病原菌。

成年牛有时可取顿挫型经过,病牛发热、食欲消失、精神委顿,产奶量下降,但经过24小时症状即可减退。

有些牛感染后取隐性经过,仅从粪便中排菌,但数天后即停止排菌。

治疗常选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

但应用某些药物时间过长,易产生抗药性,对有条件的地区应分离细菌做药敏试验。

鸭细菌性疾病

鸭细菌性疾病

浆膜炎
4、病变:纤维素性气囊炎 心包炎 肝周 炎 脑膜炎。 脾脏轻度花斑样病变,胸 腹部气囊有干酪样分泌物。 5、抗生素治疗,注意混合感染大肠杆 菌沙门氏菌。 6 、浆膜炎的 混合感染,与大肠杆菌、 病毒病、球虫肠炎的诊治与治疗 注意抗生素的耐药性。
浆膜炎
7、浆膜炎的防治: 浆膜炎在鸭子上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日龄在第 七日龄到十五日龄为高发时间,二十日龄多成混合 感染。 七日龄左右发病用药多以,喹诺酮类为主,因为 在这时期鸭的身体等各组织器官,发育都不是很完 全,正处在生长的时期,喹诺酮类药物对肝肾的 “刺激”相对较小,比较理想的用药选择。头孢为 二期用药,就是如果不见效或者效果不明显时选择 用。恩诺沙星20-50ppm
二、禽霍乱
1、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家禽接 触性和败血型疾病。革兰氏阴性球杆菌5个血清型 16个菌体抗原型。 2、症状;口腔流出绿色的黏液性分泌物和腹泻。 3、病变:典型的败血症,心肌、肠系膜和腹部脂 肪小点状出血,肝肿胀质脆,早期有出血点,其后 有白色针尖大小的凝固性坏死灶。脾脏呈花斑状及 质地脆弱,小肠有卡他性出血性肠炎。 4、治疗:磺胺喹恶啉0.05%拌料,金霉素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卵黄性腹膜炎(鸭蛋子瘟) 本病是产蛋母鸭常见的疾病。由致病性的埃希氏大肠杆菌感 染产蛋母鸭的卵巢、卵子和输卵管,导致母鸭发生卵黄性腹膜炎。 本病流行于产蛋期间,可使母鸭产蛋率下降,并发生死亡,死亡 率为10%-20%,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当鸭群在污秽的浅水池或 浅水塘内交配、公鸭的外生殖器发生溃烂等,均能传播本病。 病鸭输卵管常因感染大肠杆菌而发炎,使输卵管伞部粘连, 漏斗部的喇叭口在排卵时不能打开,卵泡不能进入输卵管而掉入 腹腔引发本病。 症状:病鸭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不愿活动,两脚紧 缩,蹲伏在地。下水后常离群独自飘浮,羽毛湿水(俗称游毛)。肛 门周围粘满污秽发臭的排泄物,排泄物中有粘性蛋白状物或黄色 碎片,粪便中有时混有蛋清、蛋黄。腹部下垂膨大。病鸭后期食 欲废绝、失水、眼球凹陷,发病1周左右衰竭死亡。鸭群产蛋率缓 慢下降。 剖检:特征性病变是卵黄性腹膜炎,腹腔内有少量淡黄色腥 臭而混浊液体,混有破损的卵黄。腹腔内脏器官表面覆盖淡黄色 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相互粘连,肠浆膜上有出血点,卵巢 变形萎缩,卵子出血、死亡。腹腔内卵黄存在时间长久,则凝成

家禽细菌性疾病

家禽细菌性疾病

把人类带回感染性疾病肆意横行的年代”。
Superbug: MRSA(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Nature-Medicine”11,09,2007
科学家们发现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 是通过突变。突变是发生在细菌基因上的变化。这类变化让细菌 获得对抗抗菌药物的能力,使抗菌药物活性减弱,甚至失活。细 菌的耐药性能够通过可传递遗传因子获得,如质粒、转座子和整 合子,而且其载有的耐药基因可以在自然界中相互传递。耐药菌 株通过繁殖,不仅使耐药基因在同种细菌间传递,还能够传递给 其它细菌从而使多种细菌对不同类的抗菌药物产生多重耐药。已 有研究表明耐药菌株或耐药基因(质粒)从禽传递给人是十分常 见的。人一旦食用污染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禽类产品就有可能受 到严重感染,治疗变得困难。
不可否认eds76ciahpmdhpndmultiibavianmetapneumovirusmuscovyduckparvovirusviralarthritisrejal肉鸡腹水综合征鸡肿头综合征淀粉样关节病禽丹毒禽波氏杆菌病禽坏死性肠炎禽坏死杆菌病鸡鼻气管鸟疫杆菌感染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才在我国出现的新病或新特征病其中的一些有可能之前就在国内存在而只是没有被认识
3、外源侵入:
引种又引病。 不可否认EDS-76、CIA、HPMD、HPND、Multi-IB、Avian Metapneumovirus、Muscovy Duck Parvovirus、Viral Arthritis、RE、J-AL、肉鸡腹水综合征、鸡肿头综合征、淀粉 样关节病、禽丹毒、禽波氏杆菌病、禽坏死性肠炎、禽坏死杆菌 病、鸡鼻气管鸟疫杆菌感染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才在我国出现 的新病或“新特征病”,其中的一些有可能之前就在国内存在而 只是没有被认识;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引入国外家禽新品种、 进口禽产品和饲料等时,它们中的部分很有可能同时成为“不速 之客”而侵入。

常见禽病的比较(新城疫VS禽流感 禽白血病VS马立克氏病 )

常见禽病的比较(新城疫VS禽流感 禽白血病VS马立克氏病  )

.
概念
流行病 学
禽大肠杆菌病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以纤维性肝周炎为特征的多病型传染 病。
易感动物:各种禽类,尤其幼禽;肉鸡比其它品种易感;鹅群:种鹅 传播途径:经种蛋传播、经呼吸道感染、经消化道感染、交配感染。 传染源:病鸡、带菌鸡 特点:一年四季,冬春多发。诱发因素。继发或并发:CR、IB、IBD、葡萄球菌病、球虫病等。 各种年龄的家禽均可感染,幼禽最易感
病理变化
实验室诊断方法 防治
禽流感
大多数死亡鸡心肌、肝脏及腺胃 乳头有出血点,腹腔内有破裂的 蛋黄,卵巢上有蛋白和蛋黄滞留 形成的黏性分泌物附着。
琼脂扩散试验可以诊断是否为 A 型禽流感,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 验可以确定其病毒血清型。
对高致病力毒株的感染采取早期 诊断,划定疫区,严格封锁,扑 杀病禽,彻底消毒等措施 ; 对低 致病力毒株的感染可以注射地方 分离株灭活苗。
.
马立克氏病毒属于疱疹病 毒,在鸡体的存在形式可 以分为细胞结合性病毒与 非细胞结合性病毒。非细 胞结合性病毒存在于羽毛 毛囊上皮细胞与脱落皮屑 中的病毒粒子,此种病毒 粒子离开活细胞后可较长 时间存活,对外界环境的 抵抗力强
流行病学
病理变化
实验诊断 防治
禽白血病
马利克氏病
传染源:病鸡和带毒鸡,尤其 是带毒鸡在本病的传播上起着 重要作用,有病毒血症的母 2:,本身没有病状而其产的 蛋常常带有病毒。传播途经: 外源性淋巴白血病(LL)
症状
实验诊 断 防治
1、急性败血症 4.胚胎和雏禽早期死亡 7、肉芽肿
2、气囊炎 5 、卵黄性腹膜炎 8、全眼球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心包炎、肝周炎 6、输 卵 管 炎

鸡的常见疾病及综合防治

鸡的常见疾病及综合防治

鸡的常见疾病及综合防治一、概述鸡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病毒性的传染病,细菌性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及普通病。

病毒性的传染病主要有鸡新城疫、禽流行性感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及鸡痘等;细菌性的传染病主要有鸡白痢、鸡大肠杆菌病等;寄生虫病主要有:鸡球虫病、鸡蛔虫病及鸡羽虱等;普通病主要有啄食癖等。

二、病毒性传染病(一)鸡新城疫鸡新城疫(NDV),又名亚洲鸡瘟,是一种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急性、烈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热、神经紊乱、扭颈、严重下痢、粘膜和浆膜出血等症状。

该病特点是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是危害养鸡业的最严重疾病之一,民间俗称“鸡瘟”。

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的粪便及口腔粘液。

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尘土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结膜传染易感鸡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空气和饮水传播,人、器械、车辆、饲料、垫料(稻壳等)、种蛋、幼雏、昆虫、鼠类的机械携带,以及带毒的鸽、麻雀的传播对本病都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寒冷季节较易流行。

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鸡均能感染,但幼雏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大龄鸡。

纯种鸡比杂交鸡易感,死亡率也高。

某些土种鸡和观赏鸟(如虎皮鹦鹉)对本病有相当抵抗力,常呈隐性或慢性感染,成为重要的病毒携带者和散播者。

此外,人员、野禽、乱屠宰病鸡、死鸡带毒鸡或未经消毒处理的禽产品往往是造成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2、临床症状(1)最急性最急性型常于流行初期发病,病程极短,往往无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

表现废食,衰竭,不立,冠髯呈紫色,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白色,有的病鸡呼吸困难,多余数日内死亡。

(2)急性体温升高,可达43~44℃;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羽毛松乱,缩紧闭目呈昏睡状,翅尾下垂,头下垂或伸入翅下,;鸡冠、肉髯紫红色或紫黑色;呼吸困难,时常张口呼吸,常有“咯咯”喘鸣声;倒提鸡时从口内流出大量淡黄色酸臭黏性液体;嗉囊内充满气体或液体;下痢,呈黄绿或黄白色蛋清样稀粪,有时混有少量血液,味恶臭;产蛋鸡产蛋量减少或停止,并见软蛋增多。

家禽沙门氏菌病的现状与控制

家禽沙门氏菌病的现状与控制

家禽沙门氏菌病的现状与控制家禽沙门氏菌病的现状与控制家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家禽疾病的总称,是经垂直传播的细菌之一,临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一半表现为以下三种疾病:鸡白痢、禽伤寒和副伤寒。

禽的副伤寒是一种其他动物和人都可以感染的疾病,所以在兽医公共卫生方面对此种病要加以关注。

1、流行现状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对畜禽疾病制定了完整的防疫、检疫、控制和扑灭措施,所以家禽沙门氏菌病在他们那里得到有效控制,基本上消灭了。

而在我国,鸡白痢、禽伤寒和副伤寒三种病不仅给养禽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对家禽及其产品出口贸易产生阻碍,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制定计划和措施进行控制。

就拿鸡白痢病来说,我国的曾祖代种鸡群不多,大部分都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所以引进的时候我们可以相信这些鸡群鸡白痢是阴性的,因为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完全消灭该病。

但是这样的鸡群在我们国内饲养几个月后到开产前作全检时,鸡白痢的阴性率就可达1% 3%,这时可以除去感染的带菌鸡,因为它们可能成为鸡群内水平传播的来源,但继续饲养到该种病淘汰时阳性率则可达3% 5%,有的甚至可达10%左右,如果再从这样的曾祖代鸡群引种祖代、父母代,再引种商品鸡,可想而知,经蛋传播的鸡白痢病会有多高的带菌率和发病率了,这就导致我国商品代蛋鸡群和肉鸡群的淘汰率进一步升高,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减轻鸡白痢病的危害,国内通常采取药物控制治疗的方法,并逐渐发展到不得不依靠大量使用、滥用抗菌药物,反复多次治疗,这不仅使成本上升,而且带来了家禽沙门氏菌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一系列问题。

药物控制是被动的,不是对付该病的上策。

2、控制对策 2.1整顿种鸡行业,统一思想认识曾祖代鸡群和种鸡群的净化是控制沙门氏菌病的关键。

我国在建立和维持鸡群的无白痢和禽伤寒状态的技术应该说是成熟的,然而控制该病是需要全行业作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地。

但目前我国种禽养殖行业经营比较混乱,很多种禽场达不到饲养种禽应有的环境设施条件和技术管理水平。

鸡的常见疾病

鸡的常见疾病

鸡得常见疾病1、鸡新城疫(ND)鸡新城疫俗称为亚洲鸡瘟,就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家禽中以鸡最敏感、主要传染源就是带毒得病鸡、死鸡。

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与消化道以及眼结膜、泄殖腔与损伤得皮肤进入体内。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与任何品种得鸡、主要症状与病变:鸡群突然发病,死亡率高,发病鸡精神萎顿,减食或停食,口鼻中蓄积多量粘液,呼吸困难,常发出咕噜声,排黄绿色或白色稀便。

产蛋母鸡产蛋急剧下降或产软壳蛋。

病程较长得亚急性或慢性病鸡常出现神经症状,腿、翅膀麻痹或头颈歪斜,动作失调、剖检可见腺胃粘膜乳头有出血点、出血斑或溃疡,小肠粘膜集结腺肿大、出血,胸腺、小胸肌、直肠、盲肠、扁桃体出血等。

防治:①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②切实搞好预防接种;③发生本病后须立即封锁、隔离发病鸡群,并彻底消毒;④病死鸡得尸体及粪便、垫草等应进行焚烧、深埋消毒。

2、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传染性法氏囊病就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得传染病,具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带毒得中间媒介而扩散,入侵途径主要就是呼吸道与消化道。

主要症状与病变:雏鸡表现为突然发病与死亡,病鸡精神萎顿,无食欲,排软便或白色水样便,翅膀下垂,呆痴,病重得鸡因严重衰竭而死亡,部分病鸡经数日后康复,但发育增重缓慢。

剖检可见法氏囊肿大,色泽变为黄白色或灰白色,粘膜出血,严重时呈“紫葡萄”状。

有时大腿及胸部肌肉有点状出血。

肾肿大,输尿管有尿酸盐堵塞。

防治:①搞好疫苗免疫;②对发病初期鸡群迅速注射高免蛋黄液;③加强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措施;④控制继发感染。

3、马立克氏病(MD)马立克氏病为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鸡,其易感性随日龄得增长而降低,病鸡与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来源,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病鸡羽毛而传播、主要症状与病变:①神经型:腿麻痹,呈“劈叉”姿势,翅膀下垂,虹膜混浊,消瘦,可见坐骨神经或翅神经肿大,横纹消失。

②肿瘤型:皮肤形成结节或内脏器官如肝、肾、心脏等处有肿瘤,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渐进性消瘦,突然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禽衣原体病。病原体为鹦鹉衣原体,是 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鸡呼吸困难,表现单
侧或双侧性结膜炎,眼睑肿胀和鼻炎,眼鼻有浆
液性脓性分泌物,发病率 10%~80%,死亡率可高
达 30%。 2、败血性支原体病。鸡败血性支原体病感
染可引起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慢性呼吸道病,其特
征为咳嗽、流鼻液,呼吸道啰音和张口呼吸。该
业也越发蒸蒸日上,父亲把我送到省里最好的学校去读书。因为怕我苦怕我累
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成年鸡多为隐染,可在 鸡群中长期存在,一旦应激即可发生蔓延。本病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
病之一。
3、大肠杆菌病。病型复杂,只有鸡患气囊 炎时,才出现呼吸道症状,病菌通过血液循环或
呼吸道侵入气囊而引起急性炎症,病鸡咳嗽、呼
严重时可失明。
7、禽霍乱。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一旦
侵害呼吸道会表现呼吸道症状,特征为鼻流黏 液,鼻窦肿大,喉部蓄积分泌物,导致病鸡呼吸
困难。
1cj0f3c7a 易博
业也越发蒸蒸日上,父亲把我”、“传支”和新城疫
业也越发蒸蒸日上,父亲把我送到省里最好的学校去读书。因为怕我苦怕我累
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而引起呼吸道症状,这在 临床上有时难以区别,必须借助实验室检验才能
确诊。
4、雏鸡沙门氏杆菌病。因以排白色糊状粪
便为特征,养殖户一般称之为白痢,该病多发于 雏鸡,一旦发病,死亡率相当高。凡患白痢的雏
部。病鸡发生呼吸困难,并出现呼吸啰音,不少 鸡都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6、曲霉菌病。主要病原为烟曲霉菌,多见
于雏鸡,感染后病程稍长时,可见呼吸困难,伸
业也越发蒸蒸日上,父亲把我送到省里最好的学校去读书。因为怕我苦怕我累
颈张口,细听可闻气管啰音。有时可发生曲霉菌 性眼炎,眼睑肿大、凸出,下眼睑有干酪样物,
鸡,绝大多数具有呼吸道症状,表现为羽毛蓬松,
双翅张开,后腹呈现一收一缩的呼吸加快动作,
业也越发蒸蒸日上,父亲把我送到省里最好的学校去读书。因为怕我苦怕我累
若将雏鸡捉住置于耳边细听,可听到“哔卜哔卜” 的呼吸声,少数有咳嗽声。 5、传染性鼻炎。是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疾病,
有时上呼吸道炎症可蔓延至气管、支气管和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