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奥地利学派

合集下载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

政治学有一个核心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武力的提倡与运用是合法的。

一些思想认为它应该在当民族的主要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发生,如德国的那些国家主义者。

或者是认为它取决与经济阶级,如苏联的布尔什维克。

抑或是那些绕开所谓的教条,倾向于国家的管理者们的主观判断,认为何种武力是“正面的”,这是社会民主控的声音。

自由主义将武力的合法引用设置在一个高门槛上,建立在最小的税收仅供于为此法律与自卫—甚至有自由主义者在不停的缩减这个的规模—他们拒绝承认国家拥有运用“武力”的合法权并且寻求这些解决社会矛盾的最小损耗方法。

他们反对暴力均富,抑或是支持此价值观。

自由主义者们认为社会的互动,并非是在参考法院的法律的过程,而是逻辑与其进化的结果。

人类无法用监狱守卫与刽子手去实现价值与遵守准则;他所在的环境应该超越此种奴隶社会管理的准则,如米塞斯在这边书里说的:现代人必须摆脱掉这种惯性,不能当他对某些东西不满意就向警局拨号码。

当2007至200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被人注意时,米塞斯学院派的思想开始被人注意。

其思想中对经济现象的解释足以让那些所谓的专家们汗颜。

于此同时米塞斯的学术贡献使得人们过度重视而忽略了“社会理论”与“政治哲学”着两个方面的考量。

《自由与繁荣国度》则是将此从新提上台面。

在这里米塞斯所描述的“自由主义”与现代美国的自由主义有所不同,更接近与起源与欧洲的古典自由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私产,公平交易与和平,并且作为他们应用的基础。

(当在1962年英语版本的《自由与繁荣国度》出版替换掉了米塞斯的原版《自由主义》标题,避免与市面上的“自由主义“混淆)米塞斯的自由主义定义极为精简,没有一场辩论中不带着概念性的思辨色彩。

相反地,米塞斯并不指“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s)”,那种作为不同于米塞斯的自由主义中阐述的主要观点。

米塞斯主要的集中在社会合作这个“颇具规模“的论题上-为提升生活质量复杂壮观的产品生产线,这一观点为私产经济作为基础。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演化发展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演化发展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演化发展1. 引言1.1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起源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的奥地利帝国。

当时,奥地利帝国内部出现了一股新兴的经济思潮,这股思潮通过对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派。

奥地利经济学派主要的特点包括对市场机制的强调、对自由经济的支持以及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批评。

这一学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卡尔·门格尔和弗里德里希·冯·维塔斯等人的作品。

他们在19世纪末的经济学领域中崭露头角,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理论观点,对当时的主流经济学派进行了挑战。

奥地利经济学派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主张政府应该放手让市场自由运作,避免过度干预和管制。

这些理论观点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并逐渐影响了整个欧洲的经济学界。

【字数200】1.2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卢德维希·冯·米塞斯、海因里希·冯·罗斯哈巴和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这三位经济学家被认为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卢德维希·冯·米塞斯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人类行为的意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学》对自由市场和个人自由的理论有着重要贡献。

米塞斯主张市场经济中的个人行为是理性和目的性的,他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和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海因里希·冯·罗斯哈巴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资本和利息》和《货币的世界》对货币理论和资本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罗斯哈巴认为货币的产生是由市场需要而来,资本的形成也取决于市场经济的需求。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对知识经济学和自由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哈耶克主张市场经济中信息的分散性和价格体系的作用,他认为自由市场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并促进经济增长。

这三位代表人物在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贡献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米塞斯我刚上大学时,卡尔·门格尔即将结束教学生涯。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在大学里很少被人们注意,我当时也对它没有兴趣.1903年圣诞节前后,我第一次读了门格尔的《经济学原理》(Grunds?tze der Volkswirtschaftslehre).正是通过这本书我成为了经济学家.多年后我才见到了门格尔本人。

我见到他时他已经70多岁了,他听力衰弱,患有眼疾。

然而,他的精神却是年轻活泼的。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他没有更好地利用他生命中最后的几十年.他在给《政治科学全书》(Handw?rterbuch der Staatswissenschaften)写的“货币”(Geld)一文表明,他仍然能够做了不起的工作。

我相信我知道门格尔的灰心丧气和过早的沉默的原因。

他的敏锐的智慧早就认识到奥地利、欧洲和全世界的走向;他看到一切文明中最伟大的最高的文明正在滑向深渊。

他预见到了我们今天面临的暴行;他知道世界背离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后果,并且倾其全力与这些趋势斗争。

他的著作《社会科学方法论》(Untersuchungen über die Methode der Sozialwissenschaften)是与普鲁士的大学用来毒害世界的思想潮流作斗争的鸿篇巨著。

他认识到他的斗争无甚成就而且毫无希望,于是变得悲观,无心著述.他的悲观影响了他的学生和朋友鲁道夫王储(茜茜公主的儿子——汉译者注)。

王储了结了自己的生命是因为对他的帝国和欧洲文明失望,而不是因为一个女人。

那个年轻女人自己也有死亡的愿望,于是他带她共赴黄泉;他自杀不是为了那女人.我的祖父有个兄弟,在我出生前许多年就逝世了.他是兰道(JoachimLandau)博士,奥地利议会自由党成员,也是党内同僚麦克斯·门格尔(Max Menger)—-卡尔·门格尔的兄弟——的好友。

有一次他告诉我祖父他与卡尔·门格尔的一次谈话。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

对奥地利学派与其他一些学派区别的认识[摘要] 奥地利学派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派之一, 是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边际革命”涌现出来的诸流派中影响最大的学派。

它反对德国历史学派否定抽象演绎的方法,也反对英国古典学派及其庸俗追随者的价值论和分配论,提倡主观价值论,即边际效用价值论;鼓吹自由主义。

[关键词] 奥地利学派边际效用主观价值论自由主义[正文]一、奥地利学派综述:奥地利学派是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边际效用学派中最主要的一个学派。

它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因其创始人卡尔·门格尔和继承者维塞尔、柏姆·巴维克都是奥地利人,都是维也纳大学教授,都用边际效用的个人消费心理来建立其理论体系,所以也被称为维也纳学派或心理学派。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奥地利学派中最重要的三个人的主要经济思想:1、首先,从创始人门格尔说起。

在研究方法上,门格尔反对历史学派的研究方法,认为理论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现象的一般性质和一般联系,以便建立超出直接经验的、具有永久性的普遍真理。

这种研究必须排斥历史经验的方法,采取抽象的演绎法。

他的研究方法以孤立的个人为出发点,把复杂的社会经济抽象为孤立的经济个体。

因此,由他所创导的奥地利学派的理论体系,就是从人类经济中简单要素—人的欲望和满足欲望的物质有限性—出发,找出孤立的个人的活动怎样才能保证满足最大效用的原则,然后从中推导、演绎出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

另外,门格尔还首次系统地阐述了财货理论。

2、维塞尔的自然价值和归算论。

维塞尔认为,价值具有主观性,为此,他提出了自然价值概念,它产生的条件是人的欲望及其满足、财货的稀缺性和私有观念等,它只涉及到人的欲望和财货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并认为,该概念即使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存在,以此强调主观价值范畴的永恒性。

他提出,边际效用是衡量财货价值的尺度。

“边际效用”一词,就是他在1844年的《经济价值的来源及基本规律》中首创的。

奥地利学派简介

奥地利学派简介

1.极端的个人主义 2.激进的主观主义 3.解释学取向 4.因果发生的本质主义 5.演化主义观点 6.方法论的实在论
•极端的个人主义
三项基本命题: 1. 人之个体乃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唯一积极主动的
参与者; 2. 个人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将为了自己的利益行事,除非受
到强制; 3. 没有人能够像利益者个人那样了解他的自身利益。
•激进的主观主义
•其方法论的基础,是确信所有的经济理论的根本的永久的联系是人类选择的结 果,因此强调知识和错误在个人决策中所发挥的作用。
•不仅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方法论,也是研究人的行为的完整方法。
•促使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强调自发秩序、制度及其他井然有序的行为模式的形 成,被解释为由个体主观认知所驱动的行为的非意图的社会产物。
奥地利学派简介
一、奥地利学派八大观点
1.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2. 方法论的主观主义 3. 经济分析中的边际主义 4. 效用对需求和市场价格的影响 5. 机会成本理论 6. 消费和生产的时间结构 7. 市场和竞争是学习和发现的过程 8. 个人决策是在不稳定环境中的一种选择行为
二、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
•与古典经济学的对立,对经济现象及周期独特观点来源
•解释学取向
•哈耶克:经济学不应“卑躬屈膝地模仿”物理科学的方法和语言,经 济学应当向“诠释学”或“解释学”转向。
•反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试图将经济学化约为有关人类事务的牛顿力 学的努力,经济学的正确研究对象是人的行动。不能将经济学视为一门 归纳性的规律的“实验性”的学科,而应当将其视为一门寻求意义的解 释性学科。
•资本与利息学说:特别强调生产的时间尺度和生产率的迂回性。希克斯: 动态分析,着重于从一种静态向另一种静态“转移”的概念。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内容摘要:Ⅰ尽管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和观点有差异,但他们对有关经济的理论和政策以及政治哲学的解释大致都是功利主义和结果至上的。

这样,20世纪主要的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冯·米斯(尽管他拒绝功利主义的方法论)在道德和政治价值上是一个坚定的实证主义者和非认识论者——我们对有关对和错、正义和非正义等之类的评价,就像我们在市场上对商品和服务表达的主观偏好一样,建立在牢固的智力基础之上。

虽然米斯在政治和政治思想方面著述颇丰,但他对政治知识几乎没什么贡献。

他的政治评价来自他的经济宇宙观,缺乏任何独立的智力身份。

这样,米斯有关政治的大量著作几乎没有什么可构成一种具体的政治哲学的东西。

相比之下,20世纪另一位伟大的奥地利经济学家海耶克则提供了较多的对政治的实质性说明。

但有意义的是,在他对一种更全面的社会哲学的追求中,他除了从经济学,还从其他的智力资源中吸取养料。

Ⅰ在本章对奥地利政治自由主义的探讨中,我将主要利用米斯的政治学著作,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在其他地方写了很多有关海耶克的论述,而且也因为米斯的政治可以很好地代表那种人们难以理解的、先验的、理性主义的功利至上(它勾画了奥地利自由主义的特征)。

与芝加哥学派的经验主义相对照,自由秩序的建立并非基于一种可供选择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形式的经验,而是基于一种——如果某些社会条件得以满足的话——这一秩序如何得以形成的理论看法。

因而一种自由秩序(就其所有的金融、经济、政治和法律方面而言)是一种精神的建设,其基本特征——即便在没有直接经验的情况下——在智力上是可以辨别的。

与秩序和自由有关的18世纪古典的自由主义在这里得到了反映,但休谟-斯密在建立一种自然的自由体制时充满的怀疑主义几乎完全被抛弃了,以利于一种可以决定社会组织适当形式的积极理性,而不管经验所固有的知识和智慧。

确实,在米斯所有论述规范的社会哲学和经济哲学的文章中,他看来都以一个被错误寄放在20世纪的启蒙运动的后代的面目出现,对人们为什么看不到理性(它使人们获得了达到其主观决定的目的的必要手段)的支配深感怨恨和困惑。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
11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哈耶克
• 自由主义思想;货币和经济周期的理论;1974年 诺奖。
柯兹纳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复兴的最重要的人物; 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对以前未被认识到的机会的敏 感机警。正是在企业家追求利润的活动中,才能生 成市场参与者协调计划所必需的知识。
罗斯巴德
• “无政府资本主义”的创造者。
经济学研究中究竟应该使用“抽象演绎法”还是“历史归纳法”。 ➢ 德国历史学派: • 经济是一门后验哲学,即知识是由历史经验总结而得出的。 • 研究方法上,德国历史学派使用的是实证分析,主张以物理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学,
以经验来指导经济学研究。
➢ 奥地利经济学派: • 经济是一门先验哲学,即所谓知识是独立于历史经验而存在的。 • 研究方法上,奥地利经济学使用的是逻辑分析,坚持定性研究,而非研究数量关系。
• 杰文斯(英)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指出:“不断的思考和研究使我得出有些新奇的观 点,即价值完全取决于效用。流行的观点认为劳动是价值的起源,而不是效用;有些人 其至明确地声称劳动是价值的原因。”
• 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指出价值由最不重要的用途决定; • 瓦尔拉斯(法)的《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指出价值由最后欲望满足的程度决定。
10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门格尔 • 个人主观心理→用主观的效用取代生产的客
观成本→主观价值理论 • 批评历史学派方法论,阐述奥地利学派方法
论。 维塞尔 • 边际效用、机会成本概念; 强调主观性; 庞巴维克 • 资本和利息理论 米塞斯 • 货币和经济周期理论 • 人的行为→个人主义方法论的发扬 • 认识论等哲学
从思想史上来看,奥地利经济学派曾经历了三期发展: • 从门格尔《经济学原理》1871年的发表,到庞巴维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

2013-7-10
财货的性质
• 门格尔研究经济理论的特殊方法。“一切事物都受制 于因果法则”(《经济学原理》第51页)。经济理论 是发现和解释事物和人类价值之间因果关系的实际运 用。因此,他开门见山地说,世界上有许多有用的东 西,但使有用的东西具有“商品特征”, • (1)它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 (2)它必须具有使它有能力引起与欲望满足间的因 果联系的各种特性 • (3)人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因果关系 • (4)必须支配足够的这种物品来使它满足需要
2013-7-10
门格尔,C.
Carl Menger (1840~ 1921) 奥地利经济学家,奥地利 学派的创始人。
2013-7-10
• 出生于一个贵族世家,父为律师。1859和1860年,先后在 维也纳大学和布拉格大学学习法律和政治学。1867年在克 拉科夫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 随后维也纳办公厅的报社从事新闻事业,经常写一些有关 市场的报道,对价格理论产生了兴趣。 • 1872年任维也纳大学私讲师,次年又升为法学和政治学“ 特别”教授。 • 1876~1878年,任奥国皇太子经济学和统计学教师。 1879年返任维也纳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1892年曾参加奥 国币制改革讨论和币制调查委员会的工作。1900年被选为 奥匈帝国议会上议院终身议员。 1903年辞去教授职务,继续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 • 主要著作 《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 《关于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方法的研究》(1883 )、 《德国国民经济学中历史主义的谬误》(1884)等。
Ⅸ 2 1 0
Ⅹ 1 0
•个人能够对各种满足排列 •两种商品所获得的满足相互独立
•所有商品价格1元
• “因此,在每一个具体的场合,在由一个 经济人可以支配的某种商品的全部数量所 决定的全部满足中,只有那些对他来说重 要性最小的满足依赖于全部数量的给定部 分的可利用性。所以,对这个人来说,商 品的全部可用数量的任何部分的价值,等 于那些由全部数量所保证和每一相等比例 的产品都能达到的满足中重要性最小的满 足对于他的重要性程度”(《原理》, P.132)。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的区别之十一---资本理论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的区别之十一---资本理论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的区别之十一---资本理论为了介绍奥地利学派和主流经济学关于资本理论的区别,笔者插叙了一篇《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的区别之插叙---万千毁誉话资本》指出了经济学意义上资本的真正含义是资本品。

货币形态的资本只是意味着借助货币这种交易媒介,可以在市场上寻购一定数量的资本品。

二者对于资本定义的范围有一定区别,但是对于资本的真正含义并没有本质区别。

二者真正的区别在于如何理解资本品。

特别是货币资本作为会计核算的方便手段逐渐被人们熟知和使用,使得二者的理论分歧模糊了。

一、主流经济学如何看待资本一是资本是同质的。

尽管主流经济学根据资本的流动性大小区别了固定资本---主要指厂房、机器设备等和流动资本---主要指货币资本。

这种区别体现了资本的一定异质性,但整体来讲还是认为资本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同质性。

其增加或减少具有明确的意义。

如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弗兰克.奈特就认为:无数种生产要素,它们在经济上并无重大差异。

如果以货币形态作为资本投入,这种同质性更为明显。

二是一种财货是否成为资本主要取决于该种财货的物理属性。

如大型机器设备,必然是资本品;而一些财货根据其物理属性只是消费品,如儿童玩具等。

三是资本是一定量的概念。

如,美国第一位数理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把资本定义为:任何时刻都存在的财富存量。

体现为一种基金的总量。

可以用计数的方法分门别类统计资本总量。

如一座厂房、三台设备等等,如果用货币对这些资本品进行估价,更容易计算出资本总量。

二、奥地利学派如何看待资本一是资本是异质的。

因为资本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千差万别,形态各异。

仅仅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未免肤浅。

当然更重要的不在于此。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路德维希·拉赫曼指出:资本异质性在经济学上的真正意义在于每个资本品都只能用于有限数量的用途。

同时资本的最佳用途只是在其拥有者对于当前的环境下用于最有利可图的用途。

如果环境发生变化,一些资本由于无法转换用作它途,也就丧失了资本的性质。

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

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
提出时间维度
该学派提出了时间维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对后来的经济增长和 周期理论产生了影响。
丰富了经济学方法论
奥地利学派强献。
02
伦敦学派概述
起源与背景
时间
19世纪70年代
地点
英国伦敦
社会背景
工业革命后期,资本主义经济 快速发展
06
总结与展望
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的共同点与差异
共同点
1
2
都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3
都认为经济波动和危机是政府干预和货币政策的 结果。
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的共同点与差异
• 都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的共同点与差异
差异
伦敦学派更加注重货币和金融市场的作用,认为 货币供应和利率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
对货币与信用的研究,为现 代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的发 展提供了启示。
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批判,为 后来的自由主义思潮提供了 理论支持。
对价格理论的探讨,为后来 的价格理论和市场机制研究 提供了思路。
03
奥地利学派与伦敦学派的比较
理论观点的异同
奥地利学派主张市场过程和企业家精 神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认为市场是 动态的、不断演进的,企业家在市场 过程中发挥着创新和发现的作用。
对现实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奥地利学派对现实经济的影响主要在于强调市场过程和企 业家精神的重要性,启示我们应当鼓励创新和适应变化,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伦敦学派对现实经济的影响则在于强调市场结构和制度的 重要性,启示我们应当注重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和 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
04
奥地利学派在当代的发展

奥地利经济学派-经济学理论

奥地利经济学派-经济学理论

一般认为,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形成始于1871年卡尔·门格尔(CarlMenger)《经济学原理》的发表。

当时还是个公务员的门格尔也因此书而成为维也纳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

经担任数年鲁道夫(Rudolph)王储的私人教师和旅伴后,他被任命为维也纳大学的教授。

两位更年轻的经济学家,欧根·冯·庞巴维克(EugenvonBǒhm-Bawerk)和弗里德里克·冯·维塞尔(FriedrichvonWieser)虽非门格尔的学生,却成为门格尔这本成名之作新观点的热情支持者。

在19世纪80年代,由于这两位追随者和门格尔一些学生不遗余力写作,特别是由于门格尔本人发表了一本有关方法论的著作,门格尔及其追随者的观点引起了国际经济学界的重视。

至此,奥地利学派已成为一个公认的实体。

庞巴维克和维塞尔的一些著作被译成了英语;1890年《美国政治及社会科学学会年刊》的编辑们一再要求庞巴维克撰文阐述这一新学派的思想。

下文力求对奥地利学派的历史作简要回顾,着重介绍(1)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2)该学派的核心观点;(3)该学派及其观点与其他主要经济学流派之间的关系;(4)目前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有关系的各种学说及观念。

奥地利学派奠基人在经济思想史上,门格尔1871年的著作与杰文斯(Jevons)1871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瓦尔拉(Walras)1874年发表的《纯政治经济学要义》,都被认为是“边际主义革命”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多数情况下,思想史学家所强调的,是门格尔著作中与杰文斯和瓦尔拉相同的一些特征。

近年来,特别是W·贾菲(W.Jaffé,1976年)的论文发表后,学术界的注意力开始转向门格尔思想中与他同代人不同之处。

一系列最新的研究,如W·格拉斯尔(W.Grassl)和B·史密斯(B.Smith),(1986年),则将门格尔及早期奥地利经济学家的独特思想与19世纪后期奥地利更为广阔的思潮和哲学思想联系起来了。

11第十一章 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

11第十一章 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

政策主张
• (1)货币政策: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在货币 政策上总的决策倾向是“货币非国有化”,但同 时也认为货币是控制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 主张通过控制货币来控制通货膨胀。 • “货币非国有化”的政策主张是要对现行的货币 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废除国家货币制度,取消 政府发行货币的垄断权,而由私营银行发行竞争 性的货币。
• 坎南在货币理论方面与剑桥经济学家有着重大的分 歧。剑桥学派坚持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数量与物 价水平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因此,通货膨胀的问 题主要是货币数量的问题。 • 一是对货币需求的解释。他认为,人们对通货的需 求表现为希望持有通货,这种需求不会因为通货数 量的增加而发生等比例的变化。 • 二是对物价水平的看法。影响物价水平的因素复杂 多样,剑桥学派的观点太简单化了。 • 三是对通货管理的主张。不能从货币数量出发进行 通货管理。 • 坎南从其货币理论出发,极力主张恢复金本位制。
坎南的经济理论
• 坎南认为,资本主义本来有能力自行调节,可以 避免严重的生产过剩,但是由于在工会力量增强 的情况下,工人提出了过高的工资要求,从而使 雇主不得不减少雇员的数量,于是造成失业扩大。 • 他还认为,实际工资率的高低决定预期利润率的 高低,因此也就决定着失业率的高低。
• 坎南提出,社会主义的思想与正统经济学说之间 是可以调和的。坎南站在英国资产阶级正统经济 学说的立场上来认识社会主义,他着重从分配的 角度来吸取费边派“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改良成 分,主张从分配上着手改进问题,把社会主义看 做是分配上的某种改良。
罗宾斯的经济理论
• 在宏观经济理论上 • 主要是经济自由主义的观点,他信奉和支持奥地 利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并在这方面受哈耶克的 影响很深。 •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部分地认可了凯 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支持通过控制总需求来达 到充分就业的政策。

奥地利经济学派

奥地利经济学派

奥地利经济学派Austrian School of Economics伊斯雷尔·M·柯兹纳(Israel M.Kinner)一般认为,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形成始于1871年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经济学原理》的发表。

当时还是个公务员的门格尔也因此书而成为维也纳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

经担任数年鲁道夫(Rudolph)王储的私人教师和旅伴后,他被任命为维也纳大学的教授。

两位更年轻的经济学家,欧根·冯·庞巴维克(Eugen von Bǒhm-Bawerk)和弗里德里克·冯·维塞尔(Friedrich von Wieser)虽非门格尔的学生,却成为门格尔这本成名之作新观点的热情支持者。

在19世纪80年代,由于这两位追随者和门格尔一些学生不遗余力写作,特别是由于门格尔本人发表了一本有关方法论的著作,门格尔及其追随者的观点引起了国际经济学界的重视。

至此,奥地利学派已成为一个公认的实体。

庞巴维克和维塞尔的一些著作被译成了英语;1890年《美国政治及社会科学学会年刊》的编辑们一再要求庞巴维克撰文阐述这一新学派的思想。

下文力求对奥地利学派的历史作简要回顾,着重介绍(1)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2)该学派的核心观点;(3)该学派及其观点与其他主要经济学流派之间的关系;(4)目前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有关系的各种学说及观念。

奥地利学派奠基人在经济思想史上,门格尔1871年的著作与杰文斯(Jevons) 1871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瓦尔拉(Walras)1874年发表的《纯政治经济学要义》,都被认为是“边际主义革命”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多数情况下,思想史学家所强调的,是门格尔著作中与杰文斯和瓦尔拉相同的一些特征。

近年来,特别是W·贾菲(W.Jaffé,1976年)的论文发表后,学术界的注意力开始转向门格尔思想中与他同代人不同之处。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Ⅰ尽管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和观点有差异,但他们对有关经济的理论和政策以及政治哲学的解释大致都是功利主义和结果至上的。

这样,20世纪主要的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冯·米斯(尽管他拒绝功利主义的方法论)在道德和政治价值上是一个坚定的实证主义者和非认识论者——我们对有关对和错、正义和非正义等之类的评价,就像我们在市场上对商品和服务表达的主观偏好一样,建立在牢固的智力基础之上。

虽然米斯在政治和政治思想方面著述颇丰,但他对政治知识几乎没什么贡献。

他的政治评价来自他的经济宇宙观,缺乏任何独立的智力身份。

这样,米斯有关政治的大量著作几乎没有什么可构成一种具体的政治哲学的东西。

相比之下,20世纪另一位伟大的奥地利经济学家海耶克则提供了较多的对政治的实质性说明。

但有意义的是,在他对一种更全面的社会哲学的追求中,他除了从经济学,还从其他的智力资源中吸取养料。

在本章对奥地利政治自由主义的探讨中,我将主要利用米斯的政治学著作,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在其他地方写了很多有关海耶克的论述,而且也因为米斯的政治可以很好地代表那种人们难以理解的、先验的、理性主义的功利至上(它勾画了奥地利自由主义的特征)。

与芝加哥学派的经验主义相对照,自由秩序的建立并非基于一种可供选择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形式的经验,而是基于一种——如果某些社会条件得以满足的话——这一秩序如何得以形成的理论看法。

因而一种自由秩序(就其所有的金融、经济、政治和法律方面而言)是一种精神的建设,其基本特征——即便在没有直接经验的情况下——在智力上是可以辨别的。

与秩序和自由有关的18世纪古典的自由主义在这里得到了反映,但休谟-斯密在建立一种自然的自由体制时充满的怀疑主义几乎完全被抛弃了,以利于一种可以决定社会组织适当形式的积极理性,而不管经验所固有的知识和智慧。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是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边际效用学派中最主要的一个学派。

奥地利学派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因其创始人卡尔·门格尔和继承者维塞尔、柏姆·巴维克都是奥地利人,都是维也纳大学教授,都用边际效用的个人消费心理来建立其理论体系,所以也被称为维也纳学派或心理学派。

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核心是主观价值论,即边际效用价值论。

与萨伊等人的“效用价值论”不同,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一件东西要有价值,除有效用之外,还必须“稀少”,即数量有限。

以致它的得、失成为物主快乐或痛苦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凯恩斯主义和奥地利学派

凯恩斯主义和奥地利学派

凯恩斯主义和奥地利学派摘要奥地利学派是由伟大的经济学家、“边际革命”三杰之一的卡尔·门格尔,创始的经济学学派,名称的由来,乃因身为奥地利人的门格尔当年与德国历史学派的古斯塔夫·施莫勒就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的著名论战中,施莫勒对门格尔经济学的蔑称而起,至于门格尔本人,则自视为古典经济学的革新者。

事实上,不但是古典经济学,奥地利学派与19世纪以来经济学中的各流派,有着根本的不同,比如凯恩斯和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

刺激经济。

维持繁荣。

凯恩斯学派属于国家干预主义学派,而奥地利学派则属于经济自由主义学派,两个学派在核心思想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由于历史的偶然特别是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和二次大战的爆发,致使奥地利学派的发展成为了潜流。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奥地利学派理论差异1.凯恩斯主义1929至1933年的大危机造就了凯恩斯经济学。

在大危机之后的上世纪30年代,奥地利学派被边缘化了,凯恩斯主义获得了主流地位,直到80年代才被人们所怀疑。

凯恩斯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主流,是因为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依据:需求不足,市场失灵,解决的办法就是政府去介入市场,增加需求,从而使经济从萧条中走出来。

1.1 凯恩斯主义的时代背景凯恩斯生活在自由放任的私人企业制度到私人垄断过渡的英国。

当历史进入20世纪以后,作为自由放任的私人企业制度典范的英国,开始染上今天人们所说的“英国病”。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国国运的转折点。

由于大战中政府开支剧增,英国被迫中止实行多年的金本位制。

在摆脱金锁链之后,通货出现迅速的膨胀。

大战之后,英国开始从殖民帝国、世界工厂的峰顶一步步衰退了下来。

从1920年开始,英国经济就陷入了停滞状态,煤炭、棉纺织品、造船工业等重要部门因国内市场狭窄和出口不顺利而无法恢复元气。

奥地利学派迂回生产

奥地利学派迂回生产

米塞斯尽力将货币纳入一般经济结构,给出了奥地利学派早期的经济周期理论,说明由于货币在定价和生产过程中具有独特而关键的作用,显示货币干扰是如何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如何导致协调问题;维克塞尔则区分了自然利率与市场利率,以及它们的不相等对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

庞巴维克提出了“迂回生产”的分析框架。

哈耶克(1931年)的经济周期理论继承、发展了早期奥地利学派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货币因素是促使生产结构失调的决定性原因。

以没有闲置的生产资源为前提,在经济扩张阶段,资本市场上对于投资资金的需求将超过储蓄,生产者将会利用银行膨胀的信用,扩大资本物的生产,这导致部分先用于制造消费品的土地和劳动要素转用于资本物的生产,但是,当银行扩大的信贷经过生产者转手变成人们的货币收入后,按哈耶克的假定,人们将把他们的消费恢复到正常比例,这就引起消费品价格上涨,导致生产要素又转用于生产消费品。

一旦信用扩张被迫停止,危机就会爆发。

这时或表现为高涨阶段利用银行信用正在进行的投资(新建厂房设备等),由于资本缺乏而萎缩或中止;或者表现为已生产出来的机器原材料等,由于其他资本家缺乏资本而销路不好,价格猛跌。

哈耶克认为危机所引起的物价下跌会自动改变储蓄率下降的趋势,一旦资本供给恢复和增加,经济也就自然地走向复苏,无须国家干预。

哈耶克是从某种均衡状态出发来分析经济周期的。

哈耶克的均衡,是指在充分就业条件下,货币数量一定、整个社会的消费—储蓄比例一定,从而生产的纵向结构一定时,人们用于购买消费品的货币和用于购买资本品的货币之间的比例,等于消费品产量与资本品产量之间的比例,即两类产品的需求之比等于供给之比,这个比例称作均衡比例。

(一)关于生产结构的论述哈耶克的生产结构,就是生产的迂回程度或资本化程度。

迂回的生产包括若干顺次相继的生产阶段,其中每一阶段都以上一阶段的产出为投入,又以自己的产出为下一阶段的投入。

除后一个阶段之外,其它阶段生产的都是中间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2 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
• 在经济研究中,应运用“抽象演绎法”,而不能 采用理论上的虚无主义和“历史归纳法”
• 关于抽象演绎法,门格尔指出,它是运用抽象法 把经济现象还原为各种要素,再进行量的衡量, 找出其运动规律,以解释经济现象
• 抽象演绎法具体化的表现: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是人和物的关系; (2)经济学的任务是解决“如何以有限的物质来实现欲 望的最大满足”问题
配论”
庞巴维克(Eugen von Bohm-Bawerk,1851-1914)
奥地利学派最伟大人物之一 著作:《资本与利息》(1884-1912年) 《商品价值理论纲要》(1886年) 《资本实证论》(1888年) 《马克思理论体系终结》(1896年) 贡献:①发展并重新研究了门格尔的边际效用 学说 ②用迂回生产的思想发展了资本学说 ③提出“时差利息论”
• 价值是人们对财货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是个人 主观心理状况的反映
11.3.3 价值的起源
① 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② 稀缺性——形成价值的限制条件 ③ 最后一单位效用即“边际效用”
11.3.4 消费品价值的决定
① 庞巴维克认为,决定物品价值的是它的最小 效用,而不是它的最大效用或平均效用,即,物 品的价值由它的边际效用决定
② 企业利润;
③ 耐久物品的利息
Assignments
Readings:
• Mark Blaug, 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 309-390.
• Robert B. Ekelund, Jr. Robert F. Hebert, A 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 and Method, Chapter 13.
• 主要著作 《国民经济学原理》 (1871年) 《经济学和社会学方法论研究》(1883年) 《德国历史主义的错误》(1884年)
• 贡献
① 详细论述了效用、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 系,奠定了奥地利学派边际效用价值论的 基础;
② 1892年对奥地利货币改革的争论的贡献 为后来奥地利的货币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 Lionel Robbins, A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268-294. • 晏智杰著,《经济学中的边际主义》, 第220-260页。 • 晏智杰主编《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292-296页, 313-
319页。Leabharlann Problem Sets:
• 如何理解和评价边际效用价值论? • 维塞尔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有何特点? • 评述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
门格尔认为,经济学的任务是研究“人类为满足欲望而 展开其预筹活动的条件”;
庞巴维克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物质财富的相互关系 的科学”。
• 抽象演绎法的特点:
(1)把孤立个体经济的研究作为抽象演绎法的立足点;
(2)把对个人心理的分析作为经济研究的起点;
(3)强调个人消费,忽视生产。
11. 3 边际效用价值论
① “需要和需要供应之间的差别”,人们高估现 在物品,这是由他们现在困苦和急需所致
② 人们有“低估未来”的倾向,其原因是:a. 知 识上有缺陷;b. 意志上有缺陷; c. 人生短促, 世事 多变
③ “现在物品技术上的优越性”
第三步:商品交换的普遍规律是等价交换,要实现等 价交换就必需由未来物品的所有者付给现在物品 的所有者在量上等于该价值差价的“贴水”,即利 息,或“时差利息” 第四步:各种利息形态是“贴水”的不同形态 ① 借贷利息;
第十一章 奥地利学派
Main Topics
• 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研究方法 • 边际效用价值论 • 时差利息论
11. 1 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
11.1.1 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
• 门格尔(Carl Menger,1840-1921)边际革 命的奠基人之一,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和 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1.1.2 奥地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维塞尔(Friedrich von Wieser, 1851-1926)奥地利学 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著作:
《经济价值的起源与主要规律》(1884年) 《自然价值》(1889年) 《社会经济学》(1914年) 《权力法则》(1926年) 贡献:① 系统地阐述了主观价值论 ② 提出了“归算价值论”和“归算分
② 关于价值总量的计算,维塞尔明确提出应以 边际效用乘以物品单位数
③ 关于边际效用的量,庞巴维克认为,它是由 供求关系决定的,供不应求的物品,边际效用高, 供过于求的物品,边际效用低
11.3.5 生产资料的价值决定
门格尔提出,它应该由它生产出来的最终消费 品的价值决定,而且是由它所生产的消费品的 “边际效用”决定的;
维塞尔发展了著名的“归算论”或“归算价值 论”,即,把生产资料的价值归结为各具体生产 要素在产品中所占有的份额;
所谓“归算”,就是指如何把产品的价值分成 适当的份额,再把这些份额分别归属于与生产该 产品有关的每个生产要素(生产资料)。
11.3.6 价格的决定(客观交换价值)
庞巴维克认为 1)交换共有孤立的交换、买者单方面竞争、卖 者单方竞争和买卖双方的竞争四种类型,而买卖 双方的竞争最普遍 2)完全自由竟争的市场价格:众多买者,众多 卖者,自由出入,买卖双方对商品主观评价的相 互平衡 3)主观评价取决于财货的边际效用 4)价格最终由“两对边际对偶的主观评价”来 决定
11.3.1 边际学派经济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杰文斯——最后效用程度决定价值 门格尔——最后满足的强度决定价值 瓦尔拉斯——稀少性决定价值 庞巴维克在《资本与利息》评论了各种价值论 和利息论,赞成主观效用论; 维塞尔在《经济价值的起源与主要规律》提出 “边际效用”术语
11.3.2 价值定义与本质
• 价值是个人对物品对人的需要所具有意义的评价, 即物品同满足人的欲望之间的关系;
11. 4 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
• 用来代替马克思的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剩 余价值论
• 中心论点:利息是由于人对于同一种类相同数量 的物品在现在和未来两个不同时间内估价的不同 产生的
• 论证: 第一步:物品分类为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 第二步:两种物品在价值上存在差别,即,“时 差”
• 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存在“时差”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