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读书笔记100字
关于《桂花雨》的读书笔记8篇
![关于《桂花雨》的读书笔记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56fc1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3.png)
关于《桂花雨》的读书笔记8篇推荐文章《桂花雨》个人读书笔记5篇精选热度:《桂花雨》个人读书笔记5篇精选大全热度:关于《儒林外史》读书笔记800字范文大全热度:《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字范文热度:复活读书笔记600字范文热度:《桂花雨》看似作者写她母亲对桂花的喜爱,其实质是借用桂花,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桂花雨》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桂花雨》读书笔记篇一今天学校让上交一篇生本课的教学反思,正好昨天讲的《桂花雨》一课,感觉还不错。
就随便写写吧!<<桂花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故乡美好的回忆。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在写教学设计时,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读书、思考、讨论和交流中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
并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说一说自己不能忘记的人和事,在阅读学习中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摇桂花”这一段既是课文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
这部分的教学我注意了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的体会了“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
我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再利用评读来渗透“注重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从中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然后从学生从读懂的地方入手,因势利导,然后步步深入,渐入佳境。
对于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摇桂花”的快乐,我引导学生阅读文字,从领会对话和动词入手,用分角色朗读和让学生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乐之情。
在引导学生感受“桂花雨”的时候,我借助课件提问,从课文当中找出什么是”桂花雨“,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孩子们找到后,我又借助课件上的图片,让孩子们再次感受“桂花雨”的情景。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带着这种感悟和体验再次进入文字,读出其中的感情。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这时需要学生静心体会,默默感受,特别是母亲的那句话以及作者怀念童年的那份情。
曹文轩《桂花雨》读后感(5篇范例)
![曹文轩《桂花雨》读后感(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8c7f2c1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a.png)
曹文轩《桂花雨》读后感(5篇范例)第一篇:曹文轩《桂花雨》读后感曹文轩《桂花雨》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曹文轩《桂花雨》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曹文轩《桂花雨》读后感1暑假期间,我读了曹文轩伯伯写的《桂花雨》。
书中写到了一个家族对桂花树的守护和那个时代儿童的“摇花乐”“桂花雨”等情节,八月那几天,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花香,无形飘散,还能飘出数里地。
每当桂花盛开的时节我都会想起《桂花雨》,“一阵风来,纷纷飘落,如成千上万的小型蝴蝶,但蝴蝶已失去飞行能力,摇摇摆摆地坠落在地上……”我也幻想着和《桂花雨》里揺花的孩子一样在花海里玩乐。
读了《桂花雨》我感受到了桂花节时村里儿童们的乐趣和村民们的淳朴善良。
婉灵是个善良自爱的小女孩,村里的大人和小孩都不和玩耍,但她并没有心生怨恨,而是默默地承受,依然保持内心的善良。
这一切都是因为外婆的善良和自爱感染了她,每当村里人向外婆和婉灵投来冷漠,不屑甚至是鄙夷的目光时,外婆什么也没有说,没有和人争辩、解释,只是平静的笑笑。
婉灵的外婆没有给她讲什么大道理,只是用心的爱她,为她做了很多新鞋、新衣,把她的衣服洗的干干净净。
在婉灵伤心的时候外婆总是陪在她的身边,不让她感到孤独,让她知道还有外婆爱她。
和婉灵的善良自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腿二鬼的打击报复和自我放弃。
长腿二鬼和婉灵在村子里的待遇是同等的,一样的不能摇桂花,但长腿二鬼却一心想要烧毁桂花树。
当婉灵在看到桂花树着火时,她尽全力去扑火灭火,“谁也无法相信,瘦弱的婉灵双手提着满满的一桶水,居然还可以奔跑。
”婉灵的遭遇在我们身边也会发生。
在我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别同学,因为刚刚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不适应,不愿意和别的同学交流玩耍,上课时不注意听讲,老有小动作等等。
通过阅读《桂花雨》我觉得应该在课间时间积极主动和这些同学做一些互动的活动,主动和他们玩耍,一起好好学习,共同进步,互相帮助。
的桂花雨读书笔记范文三篇
![的桂花雨读书笔记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e0c7e6ba1aa8114531d925.png)
202X年最新的桂花雨读书笔记范文三篇202X年最新的桂花雨读书笔记范文三篇导语:《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下面了202X年最新的桂花雨范文三篇,欢迎参考借鉴!说到桂花,几乎无人不晓。
她盛开于前后,没有婀娜的身姿,没有眩目招摇的色彩,却有那一缕缕沁人心脾的芬香。
正是这迷人的清香,让桂花博得了人们的欣赏与喜爱。
《桂花雨》是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
一看到这个课题,我的心里不免有几分疑惑,雨是又细又密的,而桂花好端端地长在桂花树上,这桂花雨从何而来?是怎么感受到的桂花雨呢?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明白回忆的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在桂花盛开、台风未到时,摇故土小院里的那棵桂花树的乐趣。
我沉浸在轻松欢快有趣的故事中。
细致地描写了摇花前与摇花时的表现,说明摇花对来说意义非凡。
桂花的用处非常大,可以泡茶、可以做糕饼,她给这个小村庄带来了喜庆与欢笑。
我仿佛置身于家的小院,嗅着桂花的清香。
突然笔锋一转,写到了他初中那年来杭州赏桂花。
我是杭州人,我对桂花再熟悉不过了。
一棵棵挺拔的桂花树,一簇簇淡黄、金黄的桂花,一缕缕迷人的桂花香,令人觉得身在仙境。
从客观角度来讲,故土的桂花自然不能跟我们杭州的相媲美,但母亲却认为,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的桂花好。
这一句话很巧妙,也成为了文章的亮点,突出了文章“月是故土明”的中心思想。
通过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回忆,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通过故土的桂花抒发的思乡之情,是那样的缠绵、那样的强烈!淡淡桂花香,浓浓故土情!上星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课文的名字是《桂花雨》。
这是一篇散文,主要讲的是故土童年那个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淡淡的思乡情和对故土美好的回忆。
我们没有看到过桂花雨,但看到了的描述后仿佛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小时候摇桂花,收桂花时的情形。
同学们,你们见过桂花吗?我虽然没见到过桂花,但是我在书上看到过桂花。
桂花也称木犀。
属于木犀科,常绿乔木,高度可达15米,树冠卵圆形,叶对生,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花簇生叶腋式或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花,特香,你们听懂了吗?你们喜欢桂花吗?桂花的香气香飘十里,特别迷人,桂花树的树枝枝叶繁茂,桂花更是幽香而不露,秀丽而不娇,清雅高洁,香气浓郁。
《桂花雨》读书笔记范文
![《桂花雨》读书笔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94fc13be23482fb4da4c90.png)
《桂花雨》读书笔记范文《桂花雨》读书笔记范文1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罗曼。
罗兰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已,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就这样,这个暑假,我读了《桂花雨》这本书,这就是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
曹文轩曾获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等奖项。
这本书主要讲了十三岁的私生女婉灵为自己的尊严而战的故事,婉灵私生女的身份,注定她生下来就要受苦,无论遭受什么样的白眼和歧视,她都顽强地活着。
后来,她做了一系列的事,又在雀芹的帮助下,向世人澄清了自己的清白。
大家对婉灵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又表达了对婉灵的喜爱之情。
《桂花雨》是曹文轩的经典中的短篇小说集,甄选了具有独特文学风格和较高文学的九篇作品,作品刻画了一批纯朴坚韧、极富灵性却遭到生活不公正待遇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生存意识和生命力量,令人动容。
这种值得讴歌的生命意志在作者极富古典意味的文字里面,焕发出了思想与美感同行的力量。
阅读了曹文轩的《桂花雨》一书,我感受到了人们那种最原始的淳朴善良。
婉灵是一个干净、自爱和善良的孩子,但村里孩子都说不出来理由离她远远地,大人也看她为不祥之物。
但她并没有怨恨,而是默默承受,依然保持内心的善良。
正如莎士比亚说的:“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所以我们要学习婉灵善良、纯真和坚强的心。
这就是《桂花雨》一书。
《桂花雨》读书笔记范文2《桂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笔调,写下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
文笔疏淡有致,令人回味。
文首开篇明旨,写小时候我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童年的摇花乐,文章后半部分,写母亲爱家乡的桂花。
面对这样的文章,每一段都非常优美,很难取舍。
在第一次对文本进行解读后,我们把教学重点放在了:一、谈话营造阅读期待,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在这个块面的教学上,抓住一个“浸”字,扣住花香,感受桂花香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二、享受摇花乐,体悟母亲的思乡情怀借助朗读,把文字化成一幅幅画面,从画面中点出这是思乡之雨、回忆之雨。
桂花雨个人读书笔记5篇大全
![桂花雨个人读书笔记5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105dc8db14e852459fb5734.png)
桂花雨个人读书笔记5篇大全——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桂花雨》个人读书笔记1读了《桂花雨》,我2113感受5261到了人们那种最原始的淳朴善良。
婉灵是个善良自4102爱的小女孩,虽然1653村子里的小孩都说不出原因的离她远远的,村里的大人都视她为不详不洁之物,但她并没有心生怨恨,而是默默地承受,依然保持内心的善良。
这一切都是因为外婆的善良和自爱感染了她,每当村里人向外婆和婉灵投来冷漠,不屑甚至是鄙夷的目光时,外婆什么也没有说,没有和人争辩、解释,只是平静的笑笑。
婉灵的外婆没有给她讲什么大道理,只是用心的爱她,为她做了很多新鞋、新衣,把她的衣服洗的干干净净。
在婉灵伤心的时候外婆总是陪在她的身边,不让她感到孤独,让她知道还有外婆爱她。
和婉灵的善良自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腿二鬼的打击报复和自我放弃。
长腿二鬼和婉灵在村子里的待遇是同等的,一样的不能摇桂花,但长腿二鬼却一心想要烧毁桂花树。
当婉灵在看到桂花树着火时,她尽全力去扑火灭火,“谁也无法相信,瘦弱的婉灵双手提着满满的一桶水,居然还可以奔跑。
”婉灵的遭遇在我们身边也会发生。
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小朋友,因为妈妈太忙,没人管,流了鼻涕也不会擦,所以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和她玩,嫌她脏。
我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让我拿一些纸,在她流鼻涕的时候帮她擦擦。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献出一点善良,那么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
“人之初,性本善。
”现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内心深处的最纯真的善良渐渐地被淡忘了。
这本书除了它那纯美的文字和意境,最主要是这份善良自爱让我感动,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炎黄子孙优良的传统文化,让我懂得了要莫忘初心。
《桂花雨》个人读书笔记2上星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课文的名字是《桂花雨》。
这是一篇散文,作者主要讲的是故乡童年那个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和对故乡美好的回忆。
我们没有看到过桂花雨,但看到了作者的描述后仿佛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作者小时候摇桂花,收桂花时的情形。
桂花雨读后感(通用41篇)
![桂花雨读后感(通用41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99d44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f.png)
桂花雨读后感桂花雨读后感(通用41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桂花雨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桂花雨读后感 1今天,我们学了《桂花雨》这一课,课文是我很受感动,特别是母亲常说的话,“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里的金桂。
”老人家的这一番话,深深地表达除了她对过去时光的一种思念,对儿女的一种牵挂。
作者小时候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陪着父母摇桂花,做桂花卤,做桂花糕,如今长大成人,外出工作,不能陪在父母身边,使老人家失去了子女在生变得乐趣。
桂花再香,也不急子女在身边的好,老人家的这句话也表露出了老人家到晚年后,对亲情的渴望,对子女的`思念和牵挂。
读完这篇课文使我懂得了父母对子女的一种爱护,我暗暗下定决心,从此以后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再也不和爸爸妈妈顶嘴了,做个听话的孩子。
桂花雨读后感 2我们最近学了一篇课文名叫《桂花雨》。
《桂花雨》这篇课文是当代女作琦君写的。
琦君原名叫潘希真浙江永嘉人。
她写的《桂花雨》让我感悟出重点阅读描写“桂花香”“摇花乐”“桂花雨“让我体会出故乡的`桂花给作者带来美好的记忆。
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过家乡的桂花“深刻含义、我觉得以后写作文也可以学习作者用家乡的物和童年的事来写。
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第四自然段的“浸”子,这个"浸”字让我感觉村子好像无一遗漏的被泡在桂花的香味里面,形象的写出了桂花香的香味里面。
我喜欢《桂花雨》这篇课文。
桂花雨读后感 3在条一宽敞的柏油马路上,有一辆马车飞奔过来。
当马车停到一棵大树前时,一位年轻的女孩走下马车,那位女孩抱住前面的大树呜咽起来。
那位女孩是秀秀,秀秀在两岁时妈妈爸爸去世留下舅舅舅妈收养,舅妈告诉她:那棵大树就是你妈妈,从此秀秀就以那棵树为妈妈了。
大树越长越茂盛,挡住了阳光庄稼渐渐的`枯萎了。
舅舅舅妈拿起大剪刀开始剪树叶,最后舅舅拿起斧头砍进了树里。
桂花雨读后感(4篇)
![桂花雨读后感(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40711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6f.png)
桂花雨读后感(精选4篇)桂花雨读后感(精选4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桂花雨读后感(通用4篇),欢迎大家分享。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叫做《桂花雨》。
《桂花雨》是一篇散文,作者主要讲的是故土童年那个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浓浓的思乡情和对故土美好的回忆。
我没有摇过桂花,但读了作者的描述后仿佛身临其境,眼前出现了作者小时候摇桂花,收桂花时的情形。
读了这篇课文,我也喜欢上了桂花。
桂花的香味真是迷人。
俗话说“桂子花开,十里飘香”,那股迷人的香气直往人心里钻。
不信?到了八月份,你可以去县政府广场转一转,总能闻到一股迷人的香味。
桂花还不与繁花斗艳,有一种谦让的品质,更让我喜欢。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它没有野菊娇小可爱的模样;它没有玫瑰万紫千红的颜色;也没有玉兰引人注目的美貌;更没有腊梅顶天立地的气节。
可在万花之中,作者却还忘不了桂花,因为桂花是她童年时代一道不可抹去的风景,所以桂花雨一直埋藏在心里的某个角落,虽小,但永不磨灭。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写道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字字都饱含着母亲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之情。
难怪诗人李白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
”是啊,金家银家,不如自己的穷家,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狗窝。
谁能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上星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课文的名字是《桂花雨》。
这是一篇散文,作者主要讲的是故土童年那个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和对故土美好的回忆。
我们没有看到过桂花雨,但看到了作者的描述后仿佛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作者小时候摇桂花,收桂花时的情形。
同学们,你们见过桂花吗?我虽然没见到过桂花,但是我在书上看到过桂花。
桂花也称木犀。
属于木犀科,常绿乔木,高度可达15米,树冠卵圆形,叶对生,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花簇生叶腋式或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花,特香,你们听懂了吗?你们喜欢桂花吗?桂花的香气香飘十里,特别迷人,桂花树的树枝枝叶繁茂,桂花更是幽香而不露,秀丽而不娇,清雅高洁,香气浓郁。
桂花雨个人读书笔记5篇
![桂花雨个人读书笔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2cda7a76eeaeaad0f3307f.png)
桂花雨个人读书笔记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桂花雨》个人读书笔记1上星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课文的名字是《桂花雨》。
这是一篇散文,作者主要讲的是故乡童年那个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和对故乡美好的回忆。
我们没有看到过桂花雨,但看到了作者的描述后仿佛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作者小时候摇桂花,收桂花时的情形。
同学们,你们见过桂花吗?我虽然没见到过桂花,但是我在书上看到过桂花。
桂花也称木犀。
属于木犀科,常绿乔木,高度可达15米,树冠卵圆形,叶对生,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花簇生叶腋式或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花,特香,你们听懂了吗?你们喜欢桂花吗?桂花的香气香飘十里,特别迷人,桂花树的树枝枝叶繁茂,桂花更是幽香而不露,秀丽而不娇,清雅高洁,香气浓郁。
老人家的这一番话,深深地表达除了她对过去时光的一种思念,对儿女的一种牵挂。
作者小时候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陪着父母摇桂花,做桂花卤,做桂花糕,如今长大成人,外出工作,不能陪在父母身边,使老人家失去了子女在生变得乐趣。
桂花再香,也不急子女在身边的好,老人家的这句话也表露出了老人家到晚年后,对亲情的渴望,对子女的思念和牵挂。
读完这篇课文使我懂得了父母对子女的一种爱护,我暗暗下定决心,从此以后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再也不和爸爸妈妈顶嘴了,做个听话的孩子。
《桂花雨》个人读书笔记2这是一篇美丽的小文,虽短但都是精华。
妈妈爱桂花飘香的季节,怎样爱呢?她曾经用文字赞美过。
描写桂花的香,是那样的奇特,“我四处寻觅,那花的出处既不在眼前,也不在身后,似无处不在,却又无处可寻”,花香好似调皮的孩子跟我们捉迷藏,听得见他的笑声,却看不见他的踪影。
景中有人,人在景中,给我们用笔画出了一幅很美的图画,“如果恰好遇上风轻轻吹过,就会有金黄色的花儿伴着雨滴从树上蹁跹落下,一片又一片,形成一场桂花雨,美丽又迷人”。
画中有情,“长大后,你也会牵着妈妈的手走么?那时的我只顾傻傻地笑,忘了作答。
桂花雨读后感范文(14篇)
![桂花雨读后感范文(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d6146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c.png)
桂花雨读后感范文(精选14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写一篇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桂花雨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桂花雨读后感篇1《桂花雨》这篇文章是我最喜欢读的,因为文章里包含了深刻的道理。
《桂花雨》文中写道:“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
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
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这句话表面上似乎是说:桂花没梅花美。
是的,桂花很小,在百花丛中,桂花确实是小得可怜,甚至是微不足道。
但是,《桂花雨》又继续写道:“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是啊,桂花不像月季、牡丹那样炫耀自己的花朵,它只是凭借自身浓郁的香气来美化人们的生活。
这让我联想到社会上有些人能说会道,但缺乏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做一点事情就自以为了不起,整天像蝉一样叫。
而有些人,虽然不善于言谈,却一心关注事业,苦干、实干,成为有用的人。
《桂花雨》这篇文章中所揭示的哲理就是提醒我们不要做华而不实的人,而要做一个不图名利、对社会有用的人。
桂花雨读后感篇2暑假里,我和妈妈一起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是《曹文轩说故事—桂花雨》。
这是一篇散文,作者主要讲的是故乡童年那个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和故乡美好的回忆。
我们没有看到过桂花雨,但看到作者的描述后仿佛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作者小时候摇桂花,收桂花的情形。
同学们,你们见过桂花吗?我见过桂花,是在我们小区的公园里。
桂花也称木犀科,常绿乔木,高度可达15米,树冠卵圆形,叶对生,椭圆形至卵圆形,花簇生叶腋式或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特香。
每年中秋节前后就开了,到时你只要一进小区的大门,就能闻到桂花的香味。
桂花的香气飘香十里,特别迷人。
桂花树的树枝枝叶繁茂,桂花更是幽香而不露,秀丽而不娇,清雅高洁,香气浓郁。
这篇散文告诉了我们“只要仔细观察每一个事物,就能写出好文章”。
桂花雨读后感100字
![桂花雨读后感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7d8f2e8b9d528ea81c779fa.png)
桂花雨读后感100字导语:桂花雨读后感100字(一)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桂花雨》,作者很巧妙地运用借物喻景这个修辞手法抒发了对家乡的感情。
文中的每一个字是那么扣人心弦,让人一读起来就舍不得放下,文中的内容使人荡气回肠,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大家都知道,中秋节前后是桂花盛开的季节。
作者琦君的故乡的家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八月,她家的桂花开得异常旺盛,仰头望去,那点点黄花,有如天空中那点点繁星。
她们家里的这棵桂花树的香味,不说是十里飘香,也足以将前后几十户人家全部浸在香气里了。
可是,八月也是个台风多发的季节,风一吹来,枯萎了枝叶和花瓣的还好,没有枯萎的花瓣被吹下来,落入泥土之中,就再也没有以前的新鲜的味道了。
这天,妈妈正盘算着收获这些桂花,“如果不刮台风,我就可以收几箩筐。
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奶奶,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这时,她抬头一看,天上乌云密布,就知道要刮台风了。
于是,她马上招呼大家摇桂花了!这下可把琦君乐坏了,因为,这是她童年里最快乐了的一件事。
后来,作者琦君搬到杭州读中学时,那里漫山遍野都是桂花树,那才真是香飘十里。
作者每天都要去那里赏花,回家时,总要给母亲带满满一袋子桂花。
可母亲总是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句话,令我陶醉不已,回味无穷,并不是母亲觉得两处的桂花不太一样,而是向我们展示了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家乡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倾注了全部心血,已经成为她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桂花雨》看似作者写她母亲对桂花的喜爱,其实质是借用桂花,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
桂花雨读后感100字(二)《桂花雨》是一篇散文,作者主要讲的是故乡童年那个时代和对故乡美好的回忆。
我没有摇过桂花,但读了作者的描述后仿佛身临其境,眼前出现了作者小时候摇桂花,收桂花时的情形。
《桂花雨》文中写道:“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
关于《桂花雨》的读书笔记(优秀7篇)
![关于《桂花雨》的读书笔记(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b8e22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b.png)
关于《桂花雨》的读书笔记(优秀7篇)《桂花雨》读书笔记篇一大家都知道,中秋节前后是桂花盛开的季节。
作者琦君的故乡的家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八月,她家的桂花开得异常旺盛,仰头望去,那点点黄花,有如天空中那点点繁星。
她们家里的这棵桂花树的香味,不说是十里飘香,也足以将前后几十户人家全部浸在香气里了。
可是,八月也是个台风多发的季节,风一吹来,枯萎了枝叶和花瓣的还好,没有枯萎的花瓣被吹下来,落入泥土之中,就再也没有以前的新鲜的味道了。
这天,妈妈正盘算着收获这些桂花,“如果不刮台风,我就可以收几箩筐。
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奶奶,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这时,她抬头一看,天上乌云密布,就知道要刮台风了。
于是,她马上招呼大家摇桂花了!这下可把琦君乐坏了,因为,这是她童年里最快乐了的一件事。
《桂花雨》读书笔记篇二今天,我读了作者琦君写的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
这篇文章叫《桂花雨》它是在作者的记忆中最美好,最迷人的故乡印象。
作者的童年是多么的快乐。
作者小的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摇桂花。
每当桂花成熟时作者的妈妈赶紧让大家摇桂花。
这下作者可乐坏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
作者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每当我读到这时我就会想起和小伙伴一起打枣的情景。
我家有一棵枣树,在七月十五前后枣就成熟了。
那诱人的大红枣让太阳一照光亮光亮的,一看那枣直照眼我想这枣一定很甜想着想着我的口水都要下来了。
这可把我急坏了,突然我想老爷家不是有一个大铁梯子吗?可我搬不动啊!我又想到我去找我的小伙伴呀!我找到了他们。
这下我可高兴了我们搬着梯子上了房我拿竹竿在房上使劲的棒那枣不断的往下掉,看到了枣下来了我不禁想吃枣了,我们去捡,捡完以伙伴们都说不棒了,我只好少数服从多数了。
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我的童年也充满了欢声笑语,我想我会像作者一样长大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快乐的童年和我的家乡。
《桂花雨》读书笔记篇三说到桂花,几乎无人不晓。
她盛开于中秋节前后,没有婀娜的身姿,没有眩目招摇的色彩,却有那一缕缕沁人心脾的芬香。
桂花雨读后感(通用8篇)
![桂花雨读后感(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107a6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e.png)
桂花雨读后感(通用8篇)桂花雨读后感(通用8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桂花雨读后感(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桂花雨读后感1今天,我们学习了《桂花雨》,作者很巧妙地运用借物喻景这个修辞手法抒发了对家乡的感情。
文中的每一个字是那么扣人心弦,让人一读起来就舍不得放下,文中的内容使人荡气回肠,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书上说:“中秋节前后是桂花盛开的季节。
”八月,桂花开得异常旺盛,仰头望去,那点点黄花,有如天空中那点点繁星。
作者家里的这棵桂花树的香味,不说是十里飘香,也足以将前后几十户人家全部浸在香气里了。
可是,八月也是个台风多发的季节,风一吹来,枯萎了枝叶和花瓣的还好,没有枯萎的花瓣被吹下来,落入泥土之中,就再也没有以前的新鲜的味道了。
这天,妈妈正盘算着收获这些桂花,“如果不刮台风,我就可以收几箩筐。
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奶奶,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这时,她抬头一看,天上乌云密布,就知道要刮台风了。
于是,她马上招呼大家摇桂花了!这下可把琦君乐坏了,因为,这是她童年里最快乐了的一件事。
后来,作者琦君搬到杭州读中学时,那里漫山遍野都是桂花树,那才真是香飘十里。
作者每天都要去那里赏花,回家时,总要给母亲带满满一袋子桂花。
可母亲总是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作者的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句话,令我陶醉不已,回味无穷,并不是母亲觉得两处的桂花不太一样,而是向我们展示了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家乡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倾注了全部心血,已经成为她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桂花雨》看似作者写她母亲对桂花的喜爱,其实质是借用桂花,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
月是故乡明,你是否也有类似作者的思乡之情呢?桂花雨读后感2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叫做《桂花雨》。
桂花雨散文读书笔记5篇
![桂花雨散文读书笔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827e1b172ded630a1cb633.png)
桂花雨散文读书笔记5篇桂花雨散文读书笔记1喜欢琦君,源于课文《桂花雨》.这篇连名字都散发着香气的散文,携着淡淡的乡愁,不经意间就吸引了我.一口气读下来,竟觉得不甚过瘾,反反复复,又读了几遍之后,对《桂花雨》又有了更深的体会.〝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子花开,十里飘香〞的意境.桂花不仅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全年〞〝整个村子〞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巧妙地描述了桂花给人们.家乡的欢乐.字里行间,桂花的香气始终萦绕于字里行间,思乡的情怀也如桂花香一样萦绕于心头.母亲说:〝那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那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事实上又是什么情形呢?我们不妨看一看课文中的这些句子:——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那么,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又是什么样呢?——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显然,从香气上看,是没有区别的,甚至小山上因为树多,更显得浓郁.那,为什么母亲要这样说呢?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欢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浸润在她的生活中的角角落落,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独一无二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能够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然而母亲不是在用鼻子区分,是在用〝心〞来缅怀桂花相伴的岁月,那是无可替代的味道.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抚摸着这个〝又〞字,仿佛看到了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她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的深深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欢乐连在一齐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融入了她的生命,成为她幸福童年的最完美.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小时候,故乡是哺育自我成长的地方;长大了,故乡是每个人心底深处的完美.这份完美的回忆在每个人多少次梦境中被描绘得越来越清晰,勾勒得越来越完美.祖父今年九十一岁了.我一向努力想要忽略他老人家已是耄耋之年的事实,总期望他老人家还是我记忆中的那个走起路来脚下生风的老军人的形象,可是,终究岁月的齿轮还是把时光带到了他人生的暮年.前段时间老人家摔了一跤,骨折了.得到消息后我连夜赶回老家,看着祖父默默地坐在家门口的背影,忽然之间我就落泪了.记忆中的祖父是会撑着伞带着年幼的.不愿睡午觉的我,去买饼干的……记忆中的祖父是会端着奶奶刚煮好的鸡汤,领着我和哥哥妹妹一齐解馋的……记忆中的祖父是会用那个我印象中很大其实很小的木盆,给我和妹妹洗澡,然后用花露水帮我们驱蚊子的……而今,这些时光仿佛黑白影片,都成了祖父在夕阳下的剪影,成为了过往,成为了眼前这位身形佝偻的老人.往事如梦,几番花开在心底,回首时无情也无雨.摇桂花的欢乐和童年的笑声,浓缩在琦君的笔下,我们每个人对故乡的回忆,也定格在一张张老照片里.繁华落尽,一身憔悴在风里,仅有桂花香暗飘过.桂花雨散文读书笔记2今日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是《桂花雨》,作者是曹文轩爷爷.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最能表现桂花树精神的一句话是: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村里有一棵桂花树,这棵树长的很茂盛.树干粗硕敦实,树枝曲曲折折,这棵树已经活了二百岁了,村里的每一代子子孙孙生生不息一向守护着这棵桂花树.一年一度的摇花节到了,大家十分兴奋,村里的孩子都盼望着这一天.摇花节这一天到了,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首先大家要去小溪里把脚洗干净,再到大树下,大家一齐喊着:一.二摇!摇!桂花花瓣就像雨一样哗哗落下来,大家看到满地的桂花笑的可花心了!可是因为一场大火,桂花树被烧的惨不忍睹,那美丽的花和粗壮的枝干都不在了,大家十分悲痛,已经活了二百岁的大树好可惜啊!转眼第二年到了,大家耐心的等待着那个日子—满树开花的日子.果然桂花树又回来了,变得跟以前一样充满生机,孩子们用力的摇动着枝干,金色的桂花纷纷坠落,远看一朵朵花模糊成一片金色.经过桂花雨顽强的生命力,我想到了疫情期间,大家也像桂花树一样,一开始应对疫情的时候很迷茫,不明白该怎样办.最终经过医生.护士和全国人民的一齐努力,战胜了疫情,桂花树就像我们中国人一样打不倒,再大的困难也能走出来,中国那么强大,最终我们战胜了疫情,桂花树也再次苏醒了,屹立在人们的面前.桂花雨散文读书笔记3婉灵一向被大家排挤,最终为什么能参加摇花——这件不是仪式却充满仪式感的事情了呢?这还得从一场火说起.婉灵之所以会被邀请摇花,是因为同样被排挤的长腿二鬼放火想烧了桂花树,被婉灵发现了,当婉灵救火快撑不住的时候,大人们才赶了过来,最终将大火扑灭,保住了桂花树.经过这件事,村民们才醒悟过来:原先这个微不足道,甚至有点奇怪的小女孩,内心竟是如此地纯净!可是,没多久,婉灵要走了,十几二十几个孩子,把她追了回来.好报来了:允许婉灵摇花!经过这,我明白了:无论外表多丑陋的人,内心也能够是纯净的.有纯净心的人,就有完美的回报.这让我想起了一则伊索寓言:一只蚂蚁想喝水,结果自我没喝到,倒先溺了水.一只鸟救了它,可当鸟回到树上时,一个猎人轻手轻脚地走到鸟背后,想用捕鸟胶粘住它.蚂蚁迅速追上来,狠狠地咬了猎人一口.猎人一下慌了神,蚂蚁趁机提醒鸟快逃走.这则寓言很好地说明了好人有好报这个道理.虽然我年龄小,没有经历过,但我相信,现实生活中必须发生过这种事情.所以,人要拥有一颗纯净的心,并且不要以貌取人.桂花雨散文读书笔记4大家都明白,八月是台风季节,是经常下大雨的,是经常刮大风的,大家也明白,桂花是一种很香的花,今日,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桂花雨》,读完后,我受益匪浅.文章写的是作者小的时候和自我的母亲一齐住在乡下,在那里的时候,每当到八月的台风季节,作者总是会和自我的母亲一齐去摇桂花,之后作者和自我的母亲走出了家乡,涨了见识,却再也见不到桂花雨了.伴随着芳香浓郁的桂花雨,我们与作者一齐重温人生中完美的童年时光,品味成长的味道.那完美的回忆,不仅仅唤起了我们的梦想和童真,还使我们发现:原先平凡的生活里,堆积了太多的情感和思念,虽然尘封在心底的最深处,却从来不曾遗忘.读完后,我想了很多很多,我好像也看见了我的童年,那是一段异常完美的回忆,回首往事,你会发现,童年,真的很完美……桂花雨散文读书笔记5《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写的这篇文章的确十分优美.初捧这篇文章,我便爱不释手地读起来,如淋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乡之情.可是,虽然文章充满着琦君的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可也正如那〝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一样得从字里行间细品方见.所以必须要将自我全身心放入文章当中,你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那番思乡情,童年乐.下头就是我今日在课堂上的小小的体会:〝摇桂花〞这一段既是课文资料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这部分教学我注意了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了〝摇桂花〞时的欢乐心境.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并概括文章主要资料,然后从课文插图入手,让学生说说图画上的资料,再从文中找出描述图画资料的相关段落,让学生朗读后划出重点语句,然后步步深入,渐入佳境.对于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境和〝摇桂花〞的欢乐,我引导学生阅读文字,从领会对话和动词入手,用分主角朗读和让学生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欢乐之情.对于〝桂花雨〞的感受,我引导学生结合淋雨的生活经验来体验其舒服的感觉,然后又让学生直接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体验喊时的心境,然后带着这种感悟和体验再次进入文字,读出了其中的感情.最终,引导学生回忆自我的童年生活,说说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进行情感和本事的迁移.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对于像我这样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来说,更是遗憾多多.前半堂课课堂很沉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景呢我想,主要原因在于当学生划出了描述香气的句子谈感受时,脱离了文本具体的语言环境,孤零零地那么几个句子,确实很难入情入境.让学生自读4.8小节,在语境中感受体会,或许情景就不一样了.我感觉教师牵得痕迹太浓,略读的味道没上出来.但具体如何放,我不明白,这方面仅有以后多关注,在教学实践中争取摸索出一点教学略读课文的方法来.经过这次上课,我发现了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或许,有些不是一朝一夕能改正过来的,但学习无止境.桂花雨散文读书笔记。
《桂花雨》读书笔记(精选4篇)
![《桂花雨》读书笔记(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936fa9c281e53a5902ff72.png)
《桂花雨》读书笔记(精选4篇)《桂花雨》读书笔记(精选4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桂花雨》读书笔记(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桂花雨》读书笔记1 说到桂花,几乎无人不晓。
她盛开于中秋节前后,没有婀娜的身姿,没有眩目招摇的色彩,却有那一缕缕沁人心脾的芬香。
正是这迷人的清香,让桂花博得了人们的欣赏与喜爱。
《桂花雨》是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
一看到这个课题,我的心里不免有几分疑惑,雨是又细又密的,而桂花好端端地长在桂花树上,这桂花雨从何而来?作者是怎么感受到的桂花雨呢?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明白作者回忆的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在桂花盛开、台风未到时,摇故乡小院里的那棵桂花树的乐趣。
我沉浸在作者轻松欢快有趣的故事中。
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摇花前与摇花时的表现,说明摇花对作者来说意义不凡。
桂花的用处非常大,可以泡茶、可以做糕饼,她给这个小村庄带来了喜庆与欢笑。
我仿佛置身于作者家的小院,嗅着桂花的清香。
突然作者笔锋一转,写到了他初中那年来杭州赏桂花。
我是杭州人,我对桂花再熟悉不过了。
一棵棵挺拔的桂花树,一簇簇淡黄、金黄的桂花,一缕缕迷人的桂花香,令人觉得身在仙境。
从客观角度来讲,故乡的桂花自然不能跟我们杭州的相媲美,但作者母亲却认为,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的桂花好。
这一句话很巧妙,也成为了文章的亮点,突出了文章“月是故乡明”的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回忆,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通过故乡的桂花抒发的思乡之情,是那样的缠绵、那样的强烈!淡淡桂花香,浓浓故乡情!《桂花雨》读书笔记2 读了《桂花雨》,我感受到了人们那种最原始的淳朴善良。
婉灵是个善良自爱的小女孩,虽然村子里的小孩都说不出原因的离她远远的,村里的大人都视她为不详不洁之物,但她并没有心生怨恨,而是默默地承受,依然保持内心的善良。
桂花雨读书笔记
![桂花雨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568aee410a6f524cdbf857a.png)
桂花雨读书笔记桂花雨读书笔记范文桂花雨读书笔记范文1这是一篇美丽的小文,虽短但都是精华。
妈妈爱桂花飘香的季节,怎样爱呢?她曾经用文字赞美过。
描写桂花的香,是那样的奇特,“我四处寻觅,那花的出处既不在眼前,也不在身后,似无处不在,却又无处可寻”,花香好似调皮的孩子跟我们捉迷藏,听得见他的笑声,却看不见他的踪影。
景中有人,人在景中,给我们用笔画出了一幅很美的图画,“如果恰好遇上风轻轻吹过,就会有金黄色的花儿伴着雨滴从树上蹁跹落下,一片又一片,形成一场桂花雨,美丽又迷人”。
画中有情,“长大后,你也会牵着妈妈的手走么?那时的我只顾傻傻地笑,忘了作答。
”多么温馨的母女对话呀!结尾处升华,“多么希望,我就是眼前的桂花树,而妈妈就是那片雨……”把自己幻化成桂花树,妈妈幻化成雨,树和雨什么关系?是雨滋润了树呀!自然而然过渡到“那桂花雨,尽管来去匆匆,却能令我伴着香气感念过往的恩与情”,一个懂得感恩的少年跃然纸上,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全篇娓娓道来,品读全篇,好像在欣赏一幅美丽的工笔画,每一笔都那么精致;品读全篇,好像在听一首抒情的歌,每一句都那么柔美,这篇文章,真好!桂花雨读书笔记范文2说到桂花,几乎无人不晓。
她盛开于中秋节前后,没有婀娜的身姿,没有眩目招摇的色彩,却有那一缕缕沁人心脾的芬香。
正是这迷人的清香,让桂花博得了人们的欣赏与喜爱。
《桂花雨》是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
一看到这个课题,我的心里不免有几分疑惑,雨是又细又密的,而桂花好端端地长在桂花树上,这桂花雨从何而来?作者是怎么感受到的桂花雨呢?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明白作者回忆的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在桂花盛开、台风未到时,摇故乡小院里的那棵桂花树的乐趣。
我沉浸在作者轻松欢快有趣的故事中。
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摇花前与摇花时的表现,说明摇花对作者来说意义不凡。
桂花的用处非常大,可以泡茶、可以做糕饼,她给这个小村庄带来了喜庆与欢笑。
我仿佛置身于作者家的小院,嗅着桂花的清香。
《桂花雨》读书笔记_桂花雨
![《桂花雨》读书笔记_桂花雨](https://img.taocdn.com/s3/m/4e35f87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77.png)
《桂花雨》读书笔记_桂花雨《桂花雨》读书笔记篇一在引导学生感受“桂花雨”的时候,我借助课件提问,从课文当中找出什么是”桂花雨“,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孩子们找到后,我又借助课件上的图片,让孩子们再次感受“桂花雨”的情景。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带着这种感悟和体验再次进入文字,读出其中的感情。
后来小组以采访的形式让组员们分享,最后每一组选出一个代表和大家分享。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热烈的讨论,在孩子们分享的过程中,我看到孩子们在说自己的家乡时,脸上的喜悦之情是我们课堂上很少见到的。
这时的我也被他们感染了,和孩子们分享了我小时候的趣事。
孩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有的还说去我的家乡呢!嘿嘿,一个有山、有水、有花、有野果、有松鼠的地方……还有最亲、最爱的人。
也许是对家乡的怀念吧,感觉以前的事物都是那么的美好!每次一写到自己的家乡,总是受不住笔。
嘿嘿……言归正传,我觉得教学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离开了“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学要从重视教师“教”的构思,转向重视孩子“学”的引导。
我们一直在提倡生本课堂,要相信孩子,让孩子在充分自学中思考、记忆、分析,发现问题,提出疑点,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这样所获得的知识才扎实牢固。
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给孩子们多一些的理解与表达的空间,让孩子们去感受,去体验,去尝试,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桂花雨》读书笔记篇二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对于像我这样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来说,更是遗憾多多。
前半堂课课堂很沉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主要原因在于当学生划出了描写香气的句子谈感受时,脱离了文本具体的语言环境,孤零零地那么几个句子,确实很难入情入境。
让学生自读4、8小节,在语境中感受体会,或许情况就不同了。
我感觉教师牵得痕迹太浓,略读的味道没上出来。
但具体如何放,我不知道,这方面只有以后多关注,在教学实践中争取摸索出一点教学略读课文的方法来。
桂花雨读书笔记100字(优秀4篇)
![桂花雨读书笔记100字(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d28fd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0.png)
桂花雨读书笔记100字(优秀4篇)桂花雨读书笔记100字(优秀4篇)桂花雨读书笔记100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桂花雨读书笔记100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桂花雨读书笔记100字(优秀4篇)】,供你选择借鉴。
桂花雨读书笔记100字篇1上星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课文的'名字是《桂花雨》。
这是一篇散文,作者主要讲的是故乡童年那个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和对故乡完美的回忆。
我们没有看到过桂花雨,但看到了作者的描述后仿佛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作者小时候摇桂花,收桂花时的情形。
同学们,你们见过桂花吗?我虽然没见到过桂花,可是我在书上看到过桂花。
桂花也称木犀。
属于木犀科,常绿乔木,高度可达15米,树冠卵圆形,叶对生,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花簇生叶腋式或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花,特香,你们听懂了吗?你们喜欢桂花吗?桂花的香气香飘十里,异常迷人,桂花树的树枝枝叶繁茂,桂花更是幽香而不露,秀丽而不娇,清雅高洁,香气浓郁。
老人家的这一番话,深深地表达除了她对过去时光的一种思念,对儿女的一种牵挂。
作者小时候一向陪伴在父母身边,陪着父母摇桂花,做桂花卤,做桂花糕,如今长大成人,外出工作,不能陪在父母身边,使老人家失去了子女在生变得乐趣。
桂花再香,也不急子女在身边的好,老人家的这句话也表露出了老人家到晚年后,对亲情的渴望,对子女的思念和牵挂。
读完这篇课文使我懂得了父母对子女的一种爱护,我暗暗下定决心,从此以后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再也不和爸爸妈妈顶嘴了,做个听话的孩子。
桂花雨读书笔记100字篇2今日,我们学了一篇课文——《桂花雨》,作者很巧妙地运用借物喻景这个修辞手法抒发了对家乡的感情。
文中的每一个字是那么扣人心弦,让人一读起来就舍不得放下,文中的资料使人荡气回肠,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大家都明白,中秋节前后是桂花盛开的季节。
作者琦君的故乡的家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八月,她家的桂花开得异常旺盛,仰头望去,那点点黄花,有如天空中那点点繁星。
《桂花雨》读书笔记
![《桂花雨》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510a89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8.png)
《桂花雨》读书笔记《桂花雨》读书笔记1在《桂花雨》,琦君写的多半是她一生最亲近的人,如父母、丈夫、儿子、朋友,由于作者和他们有天生的关系或至深至重的情谊存在,写来加倍扣人心弦。
在这些文章,琦君并不特意去强调什么,去说明什么,也没有运用什么文字技巧。
而只是老老实实的去叙述,而动人的气氛,就自然进到文章里去。
我想,琦君可贵的地方就在此,这是一般喜爱玩弄文字魔术的作者,所难以比拟的。
琦君在书内发表的《母亲》和《桂花雨》是我最喜爱的二篇文章。
我常认为,嫁出门的女儿,通常对生养的母亲,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出于女人的相知和彼此的同情。
也因此,同样的二篇文章,琦君笔下的《母亲》,就比《父亲》一文来得细腻。
琦君写她的母亲,不仅描述母亲的言行,母亲的百般好处,更成功的是,她以平实的文字,为母亲刻划下美好的形象。
这种形象并不是高不可及,而是让人感觉可爱可亲。
母亲的任劳任怨,朴实无华、善良勤俭,在琦君的追述下,是相当动人的。
尤其看到她写母亲以鸡油代替冷霜抹手,清晨起床吟着“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时,忍不住会心一笑。
《桂花雨》这篇文章名字取得很美,让人初见之下,便有了很芬芳的印象。
读过琦君的《桂花雨》,桂花的香,更叫人神往。
书中写她儿时在家摇院子里的桂花树,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满坑满地的盛况,真正叫我心向往之。
认为那是一幅很美的画面,也是很美的经验。
琦君的散文,不是任何人可以寥寥数言所能形容的。
必须由读者亲自阅读,再三咀嚼,才能读出真味。
《桂花雨》读书笔记2桂花雨,多么诗意的三个字,看着这个题目不禁让人浮想联翩,眼前顿时浮现出一幅美景,桂花时节下着小雨,空气中弥漫着桂花香气。
呵呵,这是我看但这个题目所想到的,其实作者所写的桂花雨是指摇落桂花树时,桂花一顺而下的那幅花雨。
细读文章,你会发现它并不是一片写景的短文,而是一篇抒情小散文。
文章清新且又俏皮,优美且又真诚,平实且又温馨,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桂花的香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花雨读书笔记100字
《桂花雨》看似作者写她母亲对桂花的喜爱,其实质是借用桂花,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小编收集了桂花雨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桂花雨读书笔记1 我们最近学了一篇课文名叫《桂花雨》。
《桂花雨》这篇课文是当代女作琦君写的。
琦君原名叫潘希真浙江永嘉人。
她写的《桂花雨》让我感悟出重点阅读描写“桂花香”“摇花乐”“桂花雨“让我体会出故乡的桂花给作者带来美好的记忆。
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过家乡的桂花“深刻含义、我觉得以后写作文也可以学习作者用家乡的物和童年的事来写。
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第四自然段的“浸”子,这个"浸”字让我感觉村子好像无一遗漏的被泡在桂花的香味里面,形象的写出了桂花香的香味里面。
我喜欢《桂花雨》这篇课文。
桂花雨读书笔记2 大家都知道,中秋节前后是桂花盛开的季节。
作者琦君的故乡的家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八月,她家的桂花开得异常旺盛,仰头望去,那点点黄花,有如天空中那点点繁星。
她们家里的这棵桂花树的香味,不说是十里飘香,也足以将前后几十户人家全部浸在香气里了。
可是,八月也是个台风多发的季节,风一吹来,枯萎了枝叶和花瓣的还好,没有枯萎的花瓣被吹下来,落入泥土之中,就再也没有以前的新鲜的味道了。
这天,妈妈正盘算着收获这些桂花,“如果不刮台风,我就可以收几箩筐。
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奶奶,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
这时,她抬头一看,天上乌云密布,就知道要刮台风了。
于是,她马上招呼大家摇桂花了!这下可把琦君乐坏了,因为,这是她童年里最快乐了的一件事。
桂花雨读书笔记3 作者琦君搬到杭州读中学时,那里漫山遍野都是桂花树,那才真是香飘十里。
作者每天都要去那里赏花,回家时,总要给母亲带满满一袋子桂花。
可母亲总是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句话,令我陶醉不已,回味无穷,并不是母亲觉得两处的桂花不太一样,而是向我们展示了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家乡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倾注了全部心血,已经成为她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