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1

合集下载

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

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

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Swan – Ganz:血流动力学测定的金标准
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定心排量是公认的 “金标准”。然而监测的有创性和对设备、
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及操作人员的要求,严重限制了它的
临床应用,同时在放置Swan-Ganz导管过 程中还有血液感染、心律失常、肺栓塞、肺 小动脉破裂和出血、气囊破裂、导管打结等 并发症的隐患,而且费用昂贵。目前国内许 多大医院都有Swan-Ganz,但是实际用量 很少,这主要是受到上述因素的限制。
由于在使用PICCO测定心排量时,脉搏轮廓分析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
当波形改变时,可能预示着需要对设备进行重新校准。多久校准一次目前尚不 明确,但是当儿茶酚胺或是血管内容量变化引起动脉波形改变时,重新校准是 非常必要的。(如持续出血、应用升压药、心肺体外分流时)
微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PICCO --- 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量测定
VIGILEO --- 未经校准的脉搏轮廓分析技术
Vigileo监护仪
FloTrac 传感器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应用对机体组织没有机械损伤的方法,经皮肤或黏膜等途径间接取得
有关心血管功能的各项参数,其特点是安全、没有或很少发生并发症
理想的无创血流动力监测系统
准确:提供与创伤性监测近似的信息
Swan-Ganz导管经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腔,通过右心房、右 心室、肺动脉主干、左或右肺动脉分支,直到肺小动脉。


其测定心排量的原理是通过漂浮导管在右心房上部一定的时间注入 一定量的冷水,该冷水与心内的血液混合,使温度下降,温度下降 的血流到肺动脉处,通过该处热敏电阻监测血温变化。其后低温血 液被清除,血温逐渐恢复。肺动脉处的热敏电阻所感应的温度变化, 记录温度稀释曲线。通过公式计算出CO。

无创心排量的监测,你学会了吗

无创心排量的监测,你学会了吗

无创心排量的监测,你学会了吗作者:丫丫小胡子在ICU,对危重患者尤其是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及心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是一个重要且关键地项目,血流动力学是通过血压与心率等因素的分析来研究循环系统中血液的运行情况,可以通过对血流动力学参数定量的、动态的和连续的监测, 进行规律性的分析, 根据数据反馈的信息来了解病人的病情以及判断临床治疗的疗效[1,2]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凭借有着无创伤性感染风险,可以快捷为临床诊断提供血流动力学依据,并且无创并发症少,病人痛苦较小易接受[3,4] 简便易行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即采用对机体没有机械损害的方法,经皮肤或粘膜等途径简接取得有关心血管功能的各项参数。

今天,笔者要讲的是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一个重要监测项目——无创心排量的监测(ICG)。

无创心排量监测即是一个以胸部生物电抗技术(ICG)为基础完全无创的心输出量监测工具,即无创的通过测量血液流动代替测量血压来获取血流动力学数据的测量方式。

其基本原理是生物体容积变化时引起电主抗变化,根据胸部所有组织结构具有固定不变的容积电阻抗值和心脏射血时血管容积变化引起的电阻抗值变化,计算心排量和其他血流动力学数值,全面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

无创心排量监测仪测量常用指标主要有:1)平均动脉压MAP2)连续心排量输出CO:每分钟心脏泵血量(正常值4-8L/min)同血压相比,CO的变化能够提供机体功能或基础代谢率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的早期报警。

3)心脏指数CI:按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正常值2.5-4.2L/min)4)每搏输出量SV:每次心跳左心室泵出血量(正常值60-130ML/min SV的变化是血流量和心肌收缩发生变化的早期信号。

5)每搏输出量指数SI:按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正常值30-65 ml/m2)6)外周血管阻力SVR:血流在动脉系统内遇到的阻力(正常值770-1500 dynes sec m2/cm5)反映左心室后负荷大小7)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左心收缩时体循环血流的每搏总外周阻力8)胸腔液体量TFC:根据胸腔电传导性测量出的胸内液体总量(正常值男性:30-50 L/kohm,女性:21-37 L/kohm),指导输液速度和输液量9)加速指数ACI:血液在主动脉升部和弓部的加速度(正常值男性:70-150,女性:70-170)用于评价心肌收缩能力,指导应用心脏活性药物。

CNAP 全面血流动力学“三合一”无创监测系统

CNAP 全面血流动力学“三合一”无创监测系统

CNAP-PPV 无创实时监测
SVV – Stroke Volume Variation SVmax
SVmin
PPV – Pulse Pressure Variation
PPmax
PPmin
SVmax – SVmin
SVV =
SVmean
PPmax – PPmin
PPV =
PPmean
• “尺”→ 预测容量治疗反应性 → 容量状态指标 • 易于监测并能及时指导输液 • 应用合适的尺,把握合适的度(优化、个体化) • 实时关注PPV和SV可精确容量管理,避免水肿或MODS
CNAP全面血流动力学 “三合一”无创监测系统
CNAP Monitor 500通过简便快捷的无创设置即可获得与有创一致的实时连续
MAP = CO *
平均动脉压
心排量 指导心衰药物治疗
SVR +
血管外周阻力 指导 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CVP
中心静脉压 指导容量液体管理
+
全面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目标 导向液体治疗和药物干预
CNCO: CNAP的无创心排量监测
• CNAP 提供反映心功能的参数:CO、CI、SV、SI,用于指导液体治疗 和心力衰竭药物干预治疗
• 原理:压力和容积脉搏波描记法
CNCO: 无创心排的准确性
• CNCO (CNAP无创心排)与TD(热稀释法)及PiCCO的对比如下:
1 Critchley LA, Lee A, Ho AMH: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ability of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monitors to measure trends in cardiac output. Anesth Analg 2010; 111:1180-92. 2 CNAP HD validation data for CE mark and prepared for publication in peer-reviewed journal – data available upon request

无创心排量监测仪原理比较ppt课件

无创心排量监测仪原理比较ppt课件
技术原理:结合了经肺温度稀释技术和动脉脉搏波形曲线下 面积分析技术。该监测仪采用热稀释方法测量单次的心排量, 并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形曲线下面积来获得连续的心排量。
相比于Swan-Ganz,其创伤较小,只需要一根中心静脉导管和 动脉导管,无需使用右心导管。
微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PICCO 的缺点---
对于血管张力变化的敏感性还没有得到临床验证。
PICCO需要通过热稀释法对个体的血管阻抗进行校准,并且需要频繁的对其
进行校准来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尤其是在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时。有研究显示 ,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后,测定的CO值比实际低53%;在手术过程中,当牵拉 主动脉时,测定的CO值比实际高40%。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设备进行校 准,否则测定的数值没有临床指导意义。
由于在使用PICCO测定心排量时,脉搏轮廓分析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当
波形改变时,可能预示着需要对设备进行重新校准。多久校准一次目前尚不明 确,但是当儿茶酚胺或是血管内容量变化引起动脉波形改变时,重新校准是非 常必要的。(如持续出血、应用升压药、心肺体外分流时)
微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PICCO --- 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量测定
20世纪70年代直到90年代末,肺动脉导管(PAC)被广泛地用作血流动 力学监测的“金标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几个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未 能证明其在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从而导致使用PAC有明显的下降。
虽然PAC仍然可以提供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衰竭等参数的重要信 息,但是越来越多的共识认为PAC不应作为常规监测的主要手段。
无创心排量和血流动力学监测
——各种技术的比较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孙向东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时代的到来,我们准备好了么?

2020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 PPT

2020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 PPT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Swan – Ganz:血流动力学测定的金标准
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定心排量是公认的“金标 准”。然而监测的有创性和对设备、技术以及操作 人员的要求,严重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同时在放 置Swan-Ganz导管过程中还有血液感染、心律失常、 肺栓塞、肺小动脉破裂和出血、气囊破裂、导管打 结等并发症的隐患,而且费用昂贵。目前国内许多 大医院都有Swan-Ganz,但是实际用量很少,这主 要是受到上述因素的限制。
Swan-Ganz导管经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腔,通过右心房、右 心室、肺动脉主干、左或右肺动脉分支,直到肺小动脉。
其测定心排量的原理是通过漂浮导管在右心房上部一定的时间注入 一定量的冷水,该冷水与心内的血液混合,使温度下降,温度下降 的血流到肺动脉处,通过该处热敏电阻监测血温变化。其后低温血 液被清除,血温逐渐恢复。肺动脉处的热敏电阻所感应的温度变化, 记录温度稀释曲线。通过公式计算出CO。
➢相比于Swan-Ganz,其创伤较小,只需要一根中心静脉导管 和动脉导管,无需使用右心导管。
微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PICCO 的缺点---
对于血管张力变化的敏感性还没有得到临床验证。
➢PICCO需要通过热稀释法对个体的血管阻抗进行校准,并且需要频繁的对
其进行校准来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尤其是在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时。有研究显 示,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后,测定的CO值比实际低53%;在手术过程中,当 牵拉主动脉时,测定的CO值比实际高40%。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设备 进行校准,否则测定的数值没有临床指导意义。
VIGILEO
--- 未经校准的脉搏轮廓分析技术

无创心排,血流动力学。

无创心排,血流动力学。

无创心排
2013-7-30
11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
按Previous Screen 是翻前一屏
按Next Screen 是翻下一屏
4 指导治疗屏:不同区域反映不同的血液动力学状态, 方便快捷地指导治疗,显示患者指标是否处于正常范围。
无创心排
2013-7-30
12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
操作指导--打印报告
操作步骤
无创心排
2013-7-30
8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
按Previous Screen 是翻前一屏
按Next Screen 是翻下一屏
1 监护屏:有五种数据显示和2种图形显示单 元组成,实现连续实时监护。 无创心排
2013-7-30 9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
按Previous Screen 是翻前一屏
无创心排
2013-7-30
16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
小结
无创心排和有创测量方式的比较。它的优点包括: 1. 可快捷的为临床诊断提供血流动力数据; 2. 可持续监测血流动力数据方便医护人员了解病人对治疗的反应; 3. 无创伤感染的风险; 4. 减少病人痛苦; 5. 简单易用; 6. 操作者无需非常专业的知识; 7. 当病人从普通病房转入ICU时,ICG是较理想的获取血流动力数 据的方式。
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
无创心排操作
ICU 吕会力
无创心排
2013-7-30
1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
内容
1 2 3 4 5 6
无创心排
2013-7-30
什么是无创心排量? (ICG)
无创心排主要监测指标
无创心排临床应用意义 操作指导 故障处理 注意事项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无创血流动力学(LiDCO)监测是近几年来临床广泛使用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LiDCO技术测量参数较多,可相对全面地反映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心脏舒缩功能的变化。

LiDCO血流动力学分析仪同时具备无创与微创两种监测模式。

无创模式基于血管卸荷技术,该技术使用无创指套获得实时的动脉波形,无创袖带校准,经过计算获取血流动力学参数。

LiDCO血流动力学分析仪针对△SV(每搏量增加率)和Frank-Starling原则,依据物理学的定律,结合生理和病理生理学概念,对循环系统中血液运动的规律性进行定量的、动态的、连续的测量和分析,内置了详细的容量负荷试验指导流程,多种容量负荷试验流程适配不同状态的患者。

在不依赖深静脉置管的情况下,LiDCO也能合理判断患者液体容量状态,反映心脏、血管、容量、组织的氧供氧耗等方面功能的多项指标,更好地帮助麻醉科、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科和其他科室医护人员了解患者血流动力学实时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数字化的依据,帮助医生制定更贴合患者个体情况的用药和补液方案,辅助临床决策。

有关LiDCO血流动力学分析仪的检测参数,主要有以下几点:CO(心排量)、SV(每搏量/每搏量指数)、SVR(外周阻力/外周阻力指数)、SVV(每搏量变异率)、PPV(脉压变异率)、HRV(心率变异率)、△SV(每搏量增加率)。

其中,主要的监测参数介绍如下:CO: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通常所称心输出量,是指每分重心输出量,人体静息时SV约为70毫升(60~80毫升),如果心率每分钟平均为75次,则每分钟输出的血量约为5000毫升(4500~6000毫升)。

SV:指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搏出量等于心舒末期容积与心缩末期容积之差值,约60~80毫升,影响搏出量的主要因素有:心肌收缩力、静脉回心血量(前负荷)、动脉血压(后负荷)。

SVV:在一个机械通气周期中,吸气时SV增加,呼气时SV下降,以此来算出SVV,SVV来评估液体应答能力,当SVV高于13%时,进行补液或血管活性药物,需要注意的是,纠正SVV不是目标,SVV仅仅是一个工具,提供临床医师用药补液的参考。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 应当强调的是,临床上一些需要常规观察的指标,如血压、
心率、皮肤色泽温度、尿量等等,也是血流动力学不容忽 视的基本参数
血流动力学监测
▪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invasive hemodynamic monitoring):通常是指经体表插入各种导管或监测探头
到心腔或血管腔内,利用各种监测仪或监测装置直接测定各 项生理学参数
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计算方法
参数
计算方法
动脉血压 收缩压 舒张压 平均动脉压 中 心 静 脉 压 ( CVP) 肺 毛 细 血 管 楔 压 ( PCW P) 心 排 出 量 ( CO) 心 脏 指 数 ( CI) 心 搏 出 量 ( SV) 心 搏 指 数 ( SI)
左 室 作 功 指 数 ( LV SW I)
CO ( PA P-PC W P) × 80
CO
正常值
90~140(m mH g) 60~90(m mH g) 70~105(m mH g) 6(1~10)(m mH g) 9(5~16)(m mH g) 5~6/min 2.8~4.2/(min· m2) 60~90ml/beat 40~60ml/(beat· m2)
▪ Shoemaker WC, WoCC, Bishop MH, et al. Multicenter trial of a new thoracic electrical bioimpedance
device for cardiacoutput estimation. Crit Care Med 1994;22(12):1907- 1912. ▪ Zacek P, Kunes P, Kobzova E, et al. Thoracic electrical bioimpedance versus thermodilution in

血液动力学的监测-V1

血液动力学的监测-V1

血液动力学的监测-V1血液动力学监测是指通过实时测量心输出量、中心静脉压力、动脉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参数,来评估患者的循环功能状态。

这种监测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在术前评估和术中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血液动力学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用技术的分点说明:1. 确定患者的循环功能状态血液动力学监测可以帮助衡量患者的心血管状态,例如心输出量和中心静脉压力等。

这一信息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需要进行治疗的程度。

当循环功能不正常时,医生需要采取措施来纠正它并防止后续发展。

2. 辅助血流量监控血液动力学监测还可以用于血流量监控。

通过血流量监测,医生可以获知患者是否需要输血以及输血的类型与数量。

3. 防止术中心跳和低血压术中的低血压和心跳是常见的问题。

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可以在术中帮助医生及时识别和处理产生的问题。

这些技术包括心电图监测、持续性动脉内压力监测等。

4. 对术后转归起关键作用术后恢复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多种原因导致循环功能受损,例如肺部感染、休克等。

血液动力学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识别这些问题,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治疗,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时,常用的技术包括心脏超声、中心静脉压力、持续性动脉内压力和动脉血氧饱和度等。

其中,心脏超声可以通过对心脏功能的详细监测,辅助医生进行手术决策。

而中心静脉压力和持续性动脉内压力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循环系统的体液输注和容量管理情况。

动脉血氧饱和度则可以用于获得关于患者的氧合水平的重要信息。

总之,血液动力学监测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循环系统状态进行评估,从而更好地管理患者的病情。

当然,这些技术仍然需要得到医生临床经验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它们的正确和安全应用。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hemodynamie monitoring)是麻醉医师 实施临床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临床麻醉到麻醉恢复室再到ICU,血流动力学监测贯 穿麻醉科临床工作的始终。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反映心脏、血管、血液、组织的氧供 氧耗等方面的功能指标,为临床麻醉和临床治疗提供数 字化依据。
发症。
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的选择
1、临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治疗的需要 考虑具体实施的监测方法。
2、选用监测方法时应充分权衡利弊,掌 握好适应症。
第一节 动脉压监测
动脉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BP)即血压是 最基本的心血管监测项目。
血压可以反映心排出量和外周血管总阻力,同时 与血容量、血管壁弹性、血液粘滞度等因素有关, 是衡量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主要的预防方法:是应注意导管的插入深度,不 快速、高压地向气囊充气。当肺动脉压力波形变 成楔压波形时,应立即停止注气,并应尽量缩短 PAWP的测定时间。
其他并发症
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在进行PAC操作时 严格遵守操作规则、尽可能缩短操作时 间并加强护理工作。
第四节 心排出量监测
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 CO):是指一侧心室每分钟 射出的总血量,正常人左、右心室的排血量基本相等。
2、特点:是对伪差的检出相当可靠,如上肢抖 动时能够使袖套充气暂停,接着测压又能够自动 重复进行。在测压仪内还安装了压力的上下限报 警装置。
NIBP的优点是:
①无创伤性,重复性好; ②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③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各年龄的病人和拟行各种大小手
术的患者; ④自动化的血压监测,能够按需要定时测压,省时省力; ⑤能够自动检出袖套的大小,确定充气量; ⑥血压超过设定的上限或低于下限时能够自动报警。

2020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

2020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
• 通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二氧化碳解离曲线间接 推算CaCO2
• 肺内分流通过血氧饱和度、吸入氧浓度进行计算
连续波多普勒超声波技术局限性
1. 由于需手持探头,因此难以连续监测; 2. 所测CO比实际偏低,这是由于以下原因:
2.1 探头与血流成角所致; 2.1 理论瓣口面积与实际瓣口面积有差异; 3. 测试人群有限,如肥胖患者很难获得满意的血流频谱; 4. 由于是人工操作探头,因此测试结果受操作者影响,同 时受到受试者身体结构、肺部疾患、机械通气和呼吸运 动等因素的影响; 6. 对心脏前负荷的评价有缺陷; 7. 对周血管阻力的计算可能存在误差。
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Swan – Ganz:血流动力学测定的金标准
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定心排量是公认的“金标 准”。然而监测的有创性和对设备、技术以及操作 人员的要求,严重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同时在放 置Swan-Ganz导管过程中还有血液感染、心律失常、 肺栓塞、肺小动脉破裂和出血、气囊破裂、导管打 结等并发症的隐患,而且费用昂贵。目前国内许多 大医院都有Swan-Ganz,但是实际用量很少,这主 要是受到上述因素的限制。
➢由于在使用PICCO测定心排量时,脉搏轮廓分析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
当波形改变时,可能预示着需要对设备进行重新校准。多久校准一次目前尚不 明确,但是当儿茶酚胺或是血管内容量变化引起动脉波形改变时,重新校准是 非常必要的。(如持续出血、应用升压药、心肺体外分流时)
微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PICCO --- 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量测定
对于血管张力变化的敏感性还没有得到临床验证。
➢PICCO需要通过热稀释法对个体的血管阻抗进行校准,并且需要频繁的对
其进行校准来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尤其是在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时。有研究显 示,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后,测定的CO值比实际低53%;在手术过程中,当 牵拉主动脉时,测定的CO值比实际高40%。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设备 进行校准,否则测定的数值没有临床指导意义。

无创心排量ICON-河南新乡医学院附属医院NICU20201126(1)

无创心排量ICON-河南新乡医学院附属医院NICU20201126(1)

传统加护病房监护仪 能做得是什么
▪ Bedside monitor ▪ HR. NIBP. SPO2
Oxygen Delivery – DO2
X
Blood Pressuac Output
SVR
Stroke Volume
Heart Rate
Preload Inotropy Afterload
RBC排列
ICON测量方式
A:两岁以下的幼童贴在额头上,成人贴在颈动脉接近耳垂的部位 B:左边颈动脉肩颈交接处 C:胸间窝(剑突)水平向左移至侧边胸廊肋骨(靠近心尖的部位) D:胸间窝水平向左移至胸廊肋骨下5-10公分(接近腰部),两岁以下幼童贴在左大腿内侧
相关文献
电子心力测量法原理 The Model of Electrical Cardiometry™
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判断标准
能帮助临床解决以上四个临床问题的才是科室好仪器 ! 操作简单、测量结果不受操作者个人因素影响 ! 使用率高、投资回报率高才是医院想要的 !
血流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是研究改变体内血液流动的力量和状态的科学
排量
心排量
压力
平均动脉压
阻力
可变阻力
左心室
弹性动脉
细小动脉
MAP = CO x SVR 源于Poieseuille定律(泊肃叶定律血流动力学的欧姆定律)
脉导管的温度来标定
正面: • 准确 • 创伤性较肺动脉导管法小 • 连续 CO
反面: • 如果血管阻力变化,需要反复标定 • 冰盐水注射的准确性依赖于操作者 • 操作复杂 • 昂贵 • 不能应用于新生儿
经肺热稀释法 PICCO
股动脉穿刺
颈靜脉穿刺
动脉压波形分析FloTrac 唯捷流

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1教学提纲

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1教学提纲
• SVV是前负荷的近似值 – 稍后会对其进行解释
TPR
动当脉血压肌升肉高张时力,最动有脉效的环测肌量接方收法到是一总个外信周
阻,力力此较,时小•T。血P流于动R=阻是脉(,号是M血,B将压P开血/开C始液O始舒)由下张*心常降,数脏并动且输脉维送扩持张到在全身组织的管路。
如果血压下降到太 期望的设定点附近。
• 临床上对于静脉“张力”是很难测量的,因此在临床科室都是对其 进行定性而非定量的讨论。
血流动力学其他参数…
• 心率 (HR( …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 每搏输出量 (SV( … 心脏每次搏动射出的血量 • 每搏指数 ….SV/BSA……….33-47 ml/m2/beat
• 心排量 (CO( ………... 心脏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CO=SV x HR) • 心指数 (CI)…. ……..CO/BSA…………..2.5- 4.0 L/min/m2
范围为4-8 L/min。
请记住…
• 每搏输出量:是心脏每次跳动从一侧心室泵出的血量。
一个健康的70kg体重静息状态下的成人,SV的正常范围 为60-100 ml/beat (SV=CO/HR X 1000)。
• 心输出量: CO是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量。
一个健康静息状态下的成人,CO的正常范围为 4-8 l/min (CO= HR X SV/1000)
对于第一位病人而言,CO 完全正常。对于第二位具有相同CO的病人, 当我们考虑到她的体重和临床状态,她的CO就太低了。
请记住…
当我们对病人进行讨论时,参数与病人的实际关联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们如何将病人和参数真正关联起来? •通过将参数与病人的年龄、身高和体重或是简化为体表面积(BSA)相 关联。这些将在后续部分详述。

无创心排监测技术

无创心排监测技术

七、故障处理
一旦出现ICG波质量不佳,参数的显示不全或 没有波形。按照以下步骤解决故障:
检查电极位置,两侧颈部电极的下部置于颈 跟部,两侧胸部电极上部置于剑突水平
按压电极,确保其紧贴患者皮肤 检查缆线连接是否正常 换一套新电极
谢谢大家!
无创心排监测技术
重症医学科:史保玲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学习内容
一 什么是无创心排?(ICG) 二 无创心排主要监测指标 三 无创心排的临床意义 四 无创心排监测适应症 五 操作方法 六 影响ICG准确性的因素 七 故障处理
定义
无创心排量(ICG)是一种 无创的通过测量血液流动 代替测量血压来获取血流 动力学数据的测量方式。
• 严重室颤影响到心脏机身高(120~230cm)和体重( 30~155Kg)范围
• 心率大于250次/分 • 平均动脉压大于130mmHg • 开胸手术患者
• 总的来说,所有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 不受影响,有时发展趋势比即时监测对病 人诊断更有意义。
(一)胸腔积液和气胸
• 胸腔大量积液(大于1500毫升)和气胸影 响阻抗信号的采集,严重时信号间断或采 集不到。气胸时,大量气体产生干扰信号 太强。
• 严重气胸或胸膜渗出均会影响基础阻抗。 气胸或胸膜腔中的气体升高基线阻抗,降 低胸腔液体水平(TFC)。相反,胸膜渗出 或胸膜腔中的液体降低基线阻抗,升高TFC 。
其原理是通过胸部生物电阻 抗技术,依据心脏射血时 所产生的胸阻抗变化计算 出心排量和其他血流动力 学数值。
二、监测指标
二、参数意义
1.每博输出量(SV)影响博出量的主要因素:心 肌收缩力,静脉回心血量,动脉血管压力,它 的变化是血流量和心肌收缩发生变化的早期信 号。

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原理比较课件

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原理比较课件
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通过测量血液流速、血管阻力、血压 等参数,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对于心血管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优缺 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进一步研究无创心排量和血液 动力学监测技术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提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无创心排量和血 液动力学监测原 理比较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无创心排量监测原理 • 血液动力学监测原理 • 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的
比较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比较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的 原理,分析其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背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创心排 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已成为临床常用 的监测手段,了解其原理有助于更好 地应用和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03
血液动力学监测原理
பைடு நூலகம்
直接法
直接法是通过插入导管直接测量血液流量、血压等参数的方 法。这种方法精度高,但创伤较大,仅适用于危重患者。
直接法包括热稀释法和电磁流量计法等。热稀释法是通过测 量注入到血管内的冷盐水的温度变化来计算心排量,电磁流 量计法则通过测量血管内血流的电磁感应来计算心排量。
间接法
血液动力学监测:需要侵入性操作, 可能导致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且价 格较高。
应用范围比较
无创心排量监测
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手术室、急诊 科等场所,尤其适用于需要连续监测 心排量的患者。
血液动力学监测
主要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心血管手 术等需要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场所 。
发展趋势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心室功能处于曲线的上升 部分(A)时,一个指定的前 在曲线的这一区域 , 负荷的变化引起了每搏输出 更多的血液进入心 量一个很大的变化,当心室 脏= 此时的收缩性 功能处于曲线的平台期(B) 逐渐增强, SV 逐渐 时,SV 变化不大。

SV
增加
Volume in ml
心脏-心输出量 CO
• CO 是心脏每分钟泵入体循环的血量。
小儿输液注意事项-小儿输液的安全范围小,婴幼儿更为明显。பைடு நூலகம்
Thank you
2. 一个65岁的老年病人,体重130kg, SV为60 ml/beat, 心率为70。 病人伴有发热。 CO为 4.2 L/min。
对于第一位病人而言,CO 完全正常。对于第二位具有相同CO的病人,
当我们考虑到她的体重和临床状态,她的CO就太低了。
请记住…
当我们对病人进行讨论时,参数与病人的实际关联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们如何将病人和参数真正关联起来? •通过将参数与病人的年龄、身高和体重或是简化为体表面积(BSA)相 关联。这些将在后续部分详述。
体治疗,以达到良好的组织灌注。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小儿围术期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小儿围术期液体和输血管理指南(2009):
★婴幼儿围术期液体管理不当,液体输入过多或不足,未及时纠正水与 电解质紊乱,均可引起诸多问题,且较成人更易危及生命。 ★新生儿心血管代偿能力差,两侧心室厚度相近,液体过荷易出现全心 衰。 小儿围术期液体治疗的目的在于提供基础代谢的需要(生理需要量), 补充术前禁食和手术野的损失量,维持电解质、血容量、器官灌注和组 织氧合正常。
★术中液体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避免输液不足引起的隐匿性低血容量和组织 低灌注,及输液过多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和外周组织水肿。
专家推荐意见(于布为/薛张纲/吴新民/徐建国 等):
*应重视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治疗。 *重视麻醉手术期间患者的液体需求量。 *重症患者、复杂手术需根据患者病理生理改变和术中液体需要量进行液
心脏 – 收缩性和心率
• 心脏功能主要通过2个因素来调节:心肌的收缩性和心率 (每分钟收缩的次数)。
心脏每次搏动泵出的 血量为 每搏输出量
心率 由心室每分钟收缩的次数决 定
收缩性 反映了收缩的有力程度,它 受心室收缩前的容积影响 =前负荷
让我们先来谈谈收缩性
• 心脏有一个“嵌入式”的能力来改变心肌收缩的力度, 因此每搏输出量对静脉回流的变化的反应称为Frank重要!! Starling机制。
• CO = HR X SV
CO没有单一的正常值。 然而, CO 的充足与否取决于在那段时间是否能 够满足机体组织的能量需求。在正常 静息状态下,健康成年人的平均CO
范围为4-8
L/min。
请记住…
• 每搏输出量:是心脏每次跳动从一侧心室泵出的血量。 一个健康的70kg体重静息状态下的成人,SV的正常范围 为60-100 ml/beat (SV=CO/HR X 1000)。
• SVV是前负荷的近似值 – 稍后会对其进行解释
动脉肌肉张力最有效的测量方法是总外周 当血压升高时,动脉的环肌接收到一个信 阻力, 号,开始舒张,动脉扩张 TPR=(MBP/CO) ,此时血流阻 *常数 • 动脉是将血液由心脏输送到全身组织的管路。 力较小。于是,血压开始下降并且维持在 期望的设定点附近。 如果血压下降到太 • 动脉直径的大小从一英寸到小量血细胞的宽度那么小(小于 低的水平,环肌开始收缩,对血流的阻力 100微米)。 上升,血压升高。这一机制能够保证血压 维持在“设定点”水平。

机体内的小动脉壁 (被称为小动脉) 是由肌肉组成的。这些肌肉 充当括约肌的作用,控制动脉的直径和硬度。这使得小动脉能 够调整它们的直径,从而可以调节对血流的阻力。
• 与心率和收缩性一样,动脉“张力”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压 力感受器对血压变化的反应来调节的。
前负荷
• 静脉是血液回流到右心室的管路,静脉同样很重要,作为储备库来 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循环血量。
回流到心脏的血量越多 (=前负荷) 收缩 性越强… 直到某一特定点.
• 心脏的这一能力是不受神经和体液影响的。
让我们先来谈谈收缩性

在曲线的这一区域, 心脏里充盈了较多的 Frank-Starling曲线图阐述了 血量 = 此时收缩性几 心室前负荷和每搏输出量的 乎没有改变,SV也 关系。 没有增加
无创心排量和血流动力学监测 ——基础理论
课程安排
I. 心血管系统的基础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II.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基本概念 III.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核心参数 IV.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临床应用
心脏的解剖结构
• 心脏是一个肌性泵器官, 分成4个腔室。 • 左侧心脏将来自肺的氧合 血泵入体内。 • 右侧心脏将体内回流的缺 氧血泵入肺
• 每搏指数 ….SV/BSA……….33-47 ml/m2/beat
• 心排量 (CO) ………... 心脏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CO=SV x HR)
• 心指数 (CI)…. ……..CO/BSA…………..2.5- 4.0 L/min/m2 • 平均动脉压 (MAP)…..主动脉内的平均血压 …70-105 mmHg • 总外周阻力 (TPR) .... 心室射血时所遇到的阻力。取决于动脉壁的肌肉张力;
血管张力增加,TPR升高。 TPR 是MAP和CO的比值:
TPR = 80X MAP/CO………………800-1200 dynes X sec/cm5 • 总外周阻力指数 (TPRI) ....80X MAP/CI…1970-2390 dynes X sec/cm5/m2
什么是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依据物理学的定律,结合生 理和病理生理学概念,对循环系统中血液运动的规律进
左心室很厚,因为 它要克服动脉系统 的阻力将血泵入体 循环
右侧心脏较薄,因 为它只是将血泵入 肺循环
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
• 心血管系统的任务是向器官提供充足的血流量并维持血压 • 血压和CO是由心脏、血管和循环系统内的血量相互作用 而决定的。每一部分都有特定的参数来描述: • 心脏 – 收缩性, 心率 • 动脉 – 系统性血管阻力 (SVR) • 静脉 – 静脉张力 (很难测量) • 血容量最终是通过肾脏来调节的,肾脏主要是管理盐和水 的排泄 • 血容量可以间接的通过体重的变化和尿量来粗略的进行测 定
•静脉壁比动脉薄,因此很容易受外部压力(例如胸腔)的影响。 • 像动脉一样,静脉壁也含有肌肉。然而其作用不是调节阻力,静脉 的肌肉是调节静脉管腔的大小,因此对循环血量有很大的调节能力。
• 临床上对于静脉“张力”是很难测量的,因此在临床科室都是对其 进行定性而非定量的讨论。
血流动力学其他参数…
• 心率 (HR) …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心脏每次搏动射出的血量 • 每搏输出量 (SV) …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围手术期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07):
★液体治疗是麻醉手术期间维持手术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重要措施。
★重症患者和复杂手术患者的不良转归与输液不足或过度输液有关。术 中输液不足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器官功能 受损,而过量输液则可引起组织水肿,损害患者的心、肺等脏器功能。
行定量、动态的连续测量和分析,并将这些数据反馈性
的用于对病情发展的了解和对临床治疗的指导。血流动 力学的相关参数是反映心脏、血管、血液、组织氧供氧 耗及器官功能状态等方面的重要指标。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ICU官方指南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的ICU相关指南中指出,血 流动力学的临床应用主要在三方面: A. 输液管理:即判定病人是否有液体反应性,并根据 治疗随时调整输液方案; B. 药物滴定:即心血管活性药物种类的选择以及药物 滴定剂量和速度的监控及调整; C. 疾病的鉴别诊断
• 心输出量: CO是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量。 一个健康静息状态下的成人,CO的正常范围为 4-8 l/min (CO= HR X SV/1000)
请记住…
然而: 在我们的病人中讨论正常范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让我们看看以下2位病人:
1. 一个70岁的老年女性,体重50kg,SV为50 ml/beat,心率为 84。CO 为 4.2 L/min。
•心指数CI = CO/BSA........2.5-4 ml/min/m2
•每搏指数SVI = SV/BSA……33-47 ml/m2/beat
请记住…
• 前负荷: 每搏输出量从本质上讲是受前负荷控制(心 室收缩之前拉伸的程度)。静脉回流的速度或容积的 增加能够增加前负荷,同时,通过Frank-Starling心脏 定律,每搏输出量将会增加。静脉回流减少,将会产 生相反的效果,导致SV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