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陈式太极拳简介

合集下载

陈氏十八式简明教程

陈氏十八式简明教程

陈氏十八式简明教程陈氏十八式,又称陈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种,起源於明朝陈道璫,创於北京。

陈氏十八式包括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枪、太极扇等多种拳术形式,是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健身、自卫、修身养性等功效。

以下是陈氏十八式简明教程:1. 架式站太极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平行向前,手指伸直,身体重心在前脚,后脚保持虚脚状态。

2. 双手攀足双手从大腿两侧向上攀起,双手手指伸直,手掌向内,重心转移到双手上。

3. 左右开弓身体向左前方倾斜,左脚向外开弓,右脚跟进,双手向左上方伸展,手指伸直。

4. 收回左臂身体向右后方旋转,左脚收回,右脚跟进,双手收回左臂,手臂伸直。

5. 收回右臂身体向左前方旋转,右脚收回,左脚跟进,双手收回右臂,手臂伸直。

6. 太极阴阳双手手心向内,身体向前倾斜,犹如太极阴阳鱼,重心转移到双手上。

7. 双手攀足双手从大腿两侧向上攀起,双手手指伸直,手掌向内,身体重心转移到双手上。

8. 左右开弓身体向右前方倾斜,右脚向外开弓,左脚跟进,双手向右上方伸展,手指伸直。

9. 收回左臂身体向左后方旋转,左脚收回,右脚跟进,双手收回左臂,手臂伸直。

10. 收回右臂身体向右前方旋转,右脚收回,左脚跟进,双手收回右臂,手臂伸直。

11. 太极阴阳双手手心向内,身体向前倾斜,犹如太极阴阳鱼,重心转移到双手上。

12. 双手攀足双手从大腿两侧向上攀起,双手手指伸直,手掌向内,身体重心转移到双手上。

13. 左右开弓身体向右前方倾斜,右脚向外开弓,左脚跟进,双手向右上方伸展,手指伸直。

14. 收回左臂身体向左后方旋转,左脚收回,右脚跟进,双手收回左臂,手臂伸直。

15. 收回右臂身体向右前方旋转,右脚收回,左脚跟进,双手收回右臂,手臂伸直。

16. 太极阴阳双手手心向内,身体向前倾斜,犹如太极阴阳鱼,重心转移到双手上。

17. 双手攀足双手从大腿两侧向上攀起,双手手指伸直,手掌向内,身体重心转移到双手上。

18. 左右开弓身体向右前方倾斜,右脚向外开弓,左脚跟进,双手向右上方伸展,手指伸直。

陈氏太极短拳(全)

陈氏太极短拳(全)

陈氏太极短拳(全)陈式太极短拳是陈式太极拳套路之一,全路共有二十四式。

二十四式短拳与一路(又名十三势)。

二路(又名炮捶)的风格略有不同,其特点是架式紧小,较多使用四隅角(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且较多拳式有对称动作。

它的演练以一、二路为基础。

整个套路以身法小开小合,配合手划顺逆缠丝为特点。

套路短小精悍,发劲频繁,手法精细,以短手为主;步法小巧,身法灵活,速度较快,震脚发劲多,运动较为剧烈。

陈式二十四式短拳适合中,青年人及有一、二路基础的人练习,其健身效果及技击作用都较佳。

现将整个套路介绍如下(图中,实线表示右手及右脚的运动路线:虚线均表示左手及左脚的运动路线)。

预备式正面向南站立,两眼向前平视。

两脚跟靠拢,脚尖开立成60°角。

两膝相合,微微弯曲放松。

两胯放松,立身中正。

含胸拔背,虚领顶劲。

双肩松开,双臂自然下垂,双掌掌心向内,位于两胯外侧。

全身松沉,凝神静思,心不外驰,气沉丹田(图0)。

第一式懒扎衣动作一:双掌从两侧向前方中线以指领手操起,掌心随操起而渐渐翻成掌心向里,同时右脚后撤一小步,重心仍偏于左脚。

此时,左掌在胸正前方,高与肩齐;右掌掌背贴于左肘。

左掌下与左脚齐,眼看前方(图1)。

动作二:上动不停,左掌翻成掌心向右,下移至右肘外变拳,拳心向下,向左腰侧拉回,拳心向下,拳眼向后,拳面贴住左腰侧;右掌同时从左肘弯向前穿出,变拳,拳心向下,向右平拉至右前方,偏外,略高于肩,拳心向右。

同时,左脚后撤一小步与右脚并齐,脚跟相贴,脚尖向外张开成60°角。

两膝微微弯曲。

目视前方(图2)。

要点:动作要连贯柔和。

双手操起时要以指领手,以手领臂:双脚并立时,双膝不可挺直:退步时,身体不可前倾:定式时,两肩松下,胸廊疏开,右肘微屈下沉,全身放松,气沉丹田,全神贯注。

第二式单鞭动作一:右拳变掌,沿逆时针方向划一圆圈(由内而下,而外,而上),上提成勾手,左拳同时变掌。

掌心向上,手指向右,沿身体从左下向右胸前上穿,掌心略向内翻,手指向上,左臂微屈。

陈式太极拳简介

陈式太极拳简介

陈式太极拳简介陈式太极拳简介陈氏太极拳采取阴阳学说,以动静开合之理,与刚柔虚实之法,为轻沉迟速互练之术;拳势动作,均以螺旋进退,称缠丝劲,为陈氏独创之奥秘,世代口口相传,颇少文字记载。

陈式太极拳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其上乘的技击作用及独特的演练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

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太极拳,世代相传,其架式与用劲,与一般传习之太极拳,不尽相同,称谓陈氏(家)太极拳。

明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年)陈氏自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居河南省温县常阳村。

嗣以陈氏宗族繁衍,遂将常阳村易名为陈家沟。

自陈氏迁温县始祖陈卜至今,太极拳世代相传,一脉相承已有六百年之历史。

陈氏太极拳在此六百年历程中,关于创造发展,由博而约,以至定型,在陈氏族谱家乘拳谱以及陈氏子孙之著作中,有明确之记载,足资考证。

陈式太极拳历史沿革陈氏太极拳于第九代陈王廷时,已编有拳套七套,此外有散手、短打、以及两人对练之手(或称打手,现通称为推手。

)经历代研练,再五传至第十四代陈长兴时,陈氏太极拳已由博而约,去芜存菁。

太极长拳,势式繁多,已不练习。

十三势拳架五套,仅练头套,其余四套亦弃而不练。

炮捶一套,与十三势相辅相成;十三势柔多刚少,炮捶刚多柔少,有蹿蹦跳跃,腾挪闪战等动作,补十三势之不足。

但基本功夫仍在于十三势之熟练,因之陈氏族人亦有不习炮捶者,外姓学习重在健身或年老嫌动作难练亦多不习炮捶。

至于两人对练之擖手,仅为一种顺步(如甲出右足,乙则出左足。

或甲出左足,乙则出右足。

)插裆动步之式。

两人上则手搭,下则足靠,上下互相粘贴,先则运用才朋才履挤按之法,熟练之后掺入采才列肘靠,以及拳套中各种着法,渐至动步不拘规矩,所谓大才履散手,即在其中。

方法简单,变化无穷。

陈氏太极拳至第十四代陈长兴时,已趋精简而定型,拳套祇练十三势头套与炮捶两套。

因之简称十三势为头套拳,炮捶为二套拳。

陈长兴一支所传自其九世祖编定之十三势及炮捶两套拳架,迄今已有三百余年。

综观陈氏太极拳始自迁温始祖陈卜,九传而至陈王廷而集成,再五传至陈长兴(1771﹑1853)而精简定型,历时已达四百七十余年,可谓经久研练,精益求矣。

中国武术:陈式太极拳

中国武术: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太极拳流派之一。

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

原有五个套路,又名十三势,另有长拳108式、炮捶各一套。

陈式太极拳创自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字奏庭,1600~1680)。

陈王廷自幼习文练武,承袭祖传武技;后考为文、武庠生,文武兼优。

明崇祯十四年(1641)任温县“乡兵守备”,曾“披坚持锐,扫荡群氛”。

明亡后,隐居家乡,陶情於渔水,盘桓于山川。

忙时耕田,闲时“造拳”。

他编造的拳法,今称陈式太极拳老架。

此拳是以陈氏祖籍山西省洪洞县旧传的拳艺,参以阴阳开合之理为基础,借鉴并吸收戚继光著《纪效新书·拳经三十二势》,结合《黄庭经》中的导引、吐纳方法创编而成。

陈式太极拳老架共有七个套路,现仅流传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其他老架套路在清末已无人问津。

大约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陈王廷五传弟子陈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较难动作,编成陈式新架太极拳。

近代流传的陈式太极拳有一路和二路。

一路特点是:以柔为主,由松入柔,柔中寓刚,行气运劲,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发劲为辅。

体现出柔缓中显柔、缓、稳的特色。

二路特点是:从松柔入手,刚中寓柔,以刚发劲为主,有窜蹦跳跃、腾挪闪展、震足等动作,体现出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

其锻炼原则及练法要求是: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

以意行气,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串。

陈式太极拳在推手时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运用掤、捋、挤、按等方法:达到制胜对方的目的。

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为适应国际、国内武术交流比赛的需要,1988年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依据传统性、科学性、竞赛性的原则,编制了“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之一的“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该套路在融会了传统一路、二路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按照比赛规则创编而成。

它更突出了陈式太极拳的有快有慢、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特点,又在“掩手肱捶”、“海底翻花”等主要发劲动作及“六封四闭”、“单鞭”等典型技术动作原有左(右)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右(左)式,使左右式对称,促进身体均衡发展。

陈式太极拳拳理详解

陈式太极拳拳理详解

陈式太极拳拳理详解第一势金刚捣碓势名考释: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

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

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

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

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

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

第一势共7个动作。

眼法以正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揽擦衣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作用的。

陈氏原名揽擦衣。

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

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

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

眼法以右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

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当年我学此势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今习陈氏新架者,左手多合在腹前左侧,洪师改为合在心口前。

歌诀: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

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第三势六封四闭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动作的。

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

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

当然这种要求,不只限于这一个势子。

陈式太极拳介绍

陈式太极拳介绍

陈式太极拳介绍一、引言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种流派,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重要门派之一。

它以独特的动作和内在的力量控制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陈式太极拳的起源、特点、套路以及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二、起源陈式太极拳起源于明朝末年,由陈王庭所创。

陈王庭深入研究了道家的太极理念,并将其运用到武术中。

他将太极拳的动作细化、缓慢化,注重内力的运用和呼吸的调节,形成了独特的陈式太极拳。

三、特点陈式太极拳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缓慢而流畅的动作:陈式太极拳注重动作的缓慢、连贯和流畅,通过慢速运动来培养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

2. 内力的运用:陈式太极拳强调内力的运用,通过调节呼吸和身体的放松来提高内力的发挥。

内力的运用使拳法更加准确、有力。

3. 气贯全身:陈式太极拳注重气的运用,通过呼吸调节和动作的协调来达到气贯全身的境界。

这种气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身体的力量,还有助于调节内脏功能和促进血液循环。

4. 精神集中:陈式太极拳的练习需要保持专注和集中的精神状态,这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四、套路陈式太极拳的套路共有108式,包括了起势、虚实、攻防、转身、起落、进退等动作。

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用意,通过练习套路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五、身体健康的益处陈式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运动,对身体健康有许多益处:1. 增强肌肉力量:陈式太极拳注重整体的肌肉协调,通过练习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2. 提高柔韧性:陈式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流畅,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身体的柔韧性。

3. 改善姿势和平衡:陈式太极拳的练习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改善姿势和提高平衡能力。

4. 调节呼吸和放松身心:陈式太极拳注重呼吸的调节和身心的放松,可以帮助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5. 促进血液循环和气的运行:陈式太极拳的练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的运行,有助于调节内脏功能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六、结语陈式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瑰宝,不仅具有独特的动作和内在的力量控制,还对身体健康有着很多益处。

台湾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简介(全)

台湾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简介(全)

台灣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簡介(全)
一、簡介
陳氏太極拳老架(亦稱大架)係陳家溝陳氏第十四世祖陳長興所創。

他在陳王廷創編的太極拳五路、炮捶一路、108勢長拳一路的基礎上,由博歸約編排成現在流行的老架一路、二路(亦稱炮捶),一路拳以柔為主,柔中帶剛二路拳以剛為主,剛中有柔;兩路拳相輔相成,互為其根,直至達到剛柔相濟,渾然一圓。

二、特點
架勢舒展大方,步法輕靈穩健,身法中正自然,內勁統領全身,以纏絲勁為核心,動作以腰為主,節節貴串;一動則周身無有不動,一靜則百骸皆靜,運動如行雲流水,綿綿不斷,發勁時鬆活彈抖,完整一氣。

練習時要求:虛靈頂勁、立身中正、鬆肩沈肘、含胸塌腰、心氣下降、鬆胯屈膝、襠勁開圓、虛實分明、上下相隨、剛柔相濟、快慢相間、外形走弧線,內勁走螺旋;以腰為軸、纏繞圓轉,遂漸產生一種似柔非
柔,似剛非剛,極為沈重而又極為靈活善變的內勁,如棉花裹鐵,外柔內剛。

整套拳架沒有平面,沒有直線,沒有斷續處,沒有凹凸處,沒有抽扯之形,沒有提撥之意,渾然一圓,方為及格。

老架一路拳譜。

陈式太极拳(明洪武年间陈卜创设的太极拳)—搜狗百科

陈式太极拳(明洪武年间陈卜创设的太极拳)—搜狗百科

陈式太极拳(明洪武年间陈卜创设的太极拳)—搜狗百科陈卜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

陈卜及其后代六世同堂,计有二世陈刚、三世陈琳、四世陈景元、五世陈堂、六世陈宗礼等人。

到七世陈思齐、陈思孔、陈思怀三兄弟时开始分家立业。

陈思齐传于第八世陈守身,又传于第九世陈我读、陈我讲、陈我诵、陈我漠史弟四人,再由陈我讲传于第十世陈汝信;陈氏另一支四七世陈思怀传于八世陈抚民,由陈抚民传于第九世陈奏乾与陈奏庭二人。

陈王廷陈王廷(约1509年)又名陈奏庭,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痒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劲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菲立过战功,在河南、山东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重用。

陈王庭报国无门,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精化,结合易学上有关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发明创造出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包括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双人推手及刀、枪、棍、剑、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套路。

陈式太极拳陈王庭老年能够造拳,还与一个叫蒋发的武林高手是分不开的。

王庭公早年闯玉带山李际遇山寨时,曾结识李际遇部下一名战将蒋发,此人武艺也相当精湛,传说脚快如飞,可百步追兔。

李际遇被清政府镇村后,蒋发落难投奔了陈王庭,以陈王庭为友为师,自己甘愿为仆为徒,关系甚密,使陈王庭造拳有了切磋的对手,新造太极拳可以在实践中得以检验,不断修正。

主要流派太极拳自陈王廷首创之后,在陈家沟世代相传,陈王廷所创的七种拳套,由博返约,原有的一百零八式长拳和太极拳(十三式)第二路至第五路,在陈家沟已很少有人练习,而第一路、炮捶(现代陈式太极拳第二路),推手和粘枪,则精益求精。

至五传陈长兴和陈有本时,为适应不同的学习对象,第一路太极拳又有老架和新架之分,至六传又派生了赵堡架。

陈式太极拳简介

陈式太极拳简介

陈式太极拳简介陈式太极拳始于明末清初,是由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所创。

弟子陈发科在京传拳近三十年,教外姓弟子众多,使陈式太极拳摆脱了姓氏的局限,将带有狭义氏族性质的'陈氏“定义为“陈式”奠定了广泛传播的基础。

陈式太极拳发展至今已形成了陈式太极拳套路、太极拳推手、太极大枪等器械的演练体系。

其中太极拳套路中的第一路拳(老架)和第二路拳(炮捶)很能体现出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第一路主要技术特点为动作呈弧形,刚柔相济,柔中寓刚,动作和呼吸运气相结合,快慢相间,拳路由高至低。

第二路主要技术特点为震脚发力多,动作快而刚,气势雄壮,充满爆发力。

陈式太极拳的技击特点为以静为动,以柔克刚,借力打力,其讲究后发先至,诱敌出招,乘虚而入,全力打击。

第一路拳的动作以柔为主,以刚为辅。

手法中多以拥、捋、挤、按四正的劲力为主,辅以采、捌、肘、靠的四隅手。

用力方法是以缠丝劲、以柔抑刚与以柔化刚的化劲为基础,动作以缓而稳为宜,尤其注重缠丝劲的运用与演练。

第二路拳的动作紧凑而疾速,刚多柔少。

手法中以采、捌、肘、靠的四隅手法动作为主,具有窜蹦跳跃和闪展腾挪的演练特点。

尤其在螺旋劲方面别具一格,它在运动中旋腰转脊、旋腕转膀和螺旋转膝等动作,使练习时达到一动无有不动的功效。

由于陈式太极拳震脚、发劲、跳跃等特点,所以其练习时的运动量远远大于其他传统的太极拳,二路炮捶更是如此。

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是其最显著的特点,缠丝劲按其性能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掌心由外往里翻的顺缠丝,一般都以棚劲出现;另一种是掌心由外向内翻的逆缠丝,大多以捋劲为主,这两种缠丝劲贯穿于太极拳演练的始终。

内缠丝和外缠丝的不断变化,形成陈式太极拳独有的螺旋式运动,演练时只见大圈化小圈、小圈变大圈,动作变幻万千,形成运动如缠丝、运动如抽丝的境界。

陈式太极拳有四大金刚-- 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

和太极四大金刚同样有名的太极大师还有陈小星、陈瑜、陈全忠、陈皂森、陈世通、吕林红等等。

陈式太极拳简介

陈式太极拳简介

陈式太极拳简介陈氏太极拳属于太极拳流派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太极拳简介。

欢迎阅读!陈式太极拳简介陈氏太极拳采取阴阳学说,以动静开合之理,与刚柔虚实之法,为轻沉迟速互练之术;拳势动作,均以螺旋进退,称缠丝劲,为陈氏独创之奥秘,世代口口相传,颇少文字记载。

陈式太极拳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其上乘的技击作用及独特的演练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

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太极拳,世代相传,其架式与用劲,与一般传习之太极拳,不尽相同,称谓陈氏(家)太极拳。

明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年)陈氏自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居河南省温县常阳村。

嗣以陈氏宗族繁衍,遂将常阳村易名为陈家沟。

自陈氏迁温县始祖陈卜至今,太极拳世代相传,一脉相承已有六百年之历史。

陈氏太极拳在此六百年历程中,关于创造发展,由博而约,以至定型,在陈氏族谱家乘拳谱以及陈氏子孙之著作中,有明确之记载,足资考证。

陈式太极拳历史沿革陈氏太极拳于第九代陈王廷时,已编有拳套七套,此外有散手、短打、以及两人对练之手(或称打手,现通称为推手。

)经历代研练,再五传至第十四代陈长兴时,陈氏太极拳已由博而约,去芜存菁。

太极长拳,势式繁多,已不练习。

十三势拳架五套,仅练头套,其余四套亦弃而不练。

炮捶一套,与十三势相辅相成;十三势柔多刚少,炮捶刚多柔少,有蹿蹦跳跃,腾挪闪战等动作,补十三势之不足。

但基本功夫仍在于十三势之熟练,因之陈氏族人亦有不习炮捶者,外姓学习重在健身或年老嫌动作难练亦多不习炮捶。

至于两人对练之擖手,仅为一种顺步(如甲出右足,乙则出左足。

或甲出左足,乙则出右足。

)插裆动步之式。

两人上则手搭,下则足靠,上下互相粘贴,先则运用才朋才履挤按之法,熟练之后掺入采才列肘靠,以及拳套中各种着法,渐至动步不拘规矩,所谓大才履散手,即在其中。

方法简单,变化无穷。

陈氏太极拳至第十四代陈长兴时,已趋精简而定型,拳套祇练十三势头套与炮捶两套。

因之简称十三势为头套拳,炮捶为二套拳。

陈长兴一支所传自其九世祖编定之十三势及炮捶两套拳架,迄今已有三百余年。

陈式太极拳简介

陈式太极拳简介

陈式太极拳简介陈式太极拳创始于明末清初的著名拳师陈王廷,陈王廷是河南温县陈家沟人。

从陈王廷起,陈氏世代传习太极拳。

不断对原有的套路进行加工提炼,逐渐形成近代所流行大一、二路拳路。

这两套拳路的动作速度和强度不同,身法、运动量和难度也不相同,但够符合循序渐进和刚柔相济的原则。

第一路拳的动作较简单、柔多刚少,以掤、捋、挤、按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采、挒、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用力方法以缠丝劲为主,发劲为辅;动作力求柔顺,以化劲为基础,用柔迎刚和化刚,在外形上有缓、柔、稳的特点。

初炼时,动作力柔顺,并着重缠丝劲的锻炼。

动作起来以身法领导手法,要求达到动分(离心力)、静合(向心力)不断变化的效果。

由于动作速度较慢,拳可分高、中、低三种拳架,运动量可以调节,因此即适合于身体较好的人增强体质,也适合于体弱和某些慢性病患者疗病保健。

第二路(炮捶)动作较复杂,要求疾速、紧凑、刚多柔少,用劲以采、挒、肘、靠为主,以掤、捋、挤、按为辅;动作力求坚刚,迅速、着重弹性劲的锻炼。

套路中有“窜、蹦、跳、跃、腾、挪、闪、战”的动作,具有快、刚、跃的特色。

从外形看,它的快、刚、跃虽于其他拳种似无区别,但在本质上仍具特色,它在运动时不断旋腰转脊、旋腕转膀和旋踝转膝,形成一动全动,贯穿整体的一系列螺旋动作,从而可收到开与放、合与收和开中寓合、合中有开的统一功用。

这套拳由于速度快、爆发力强,比较适合于青壮年或体力较好的人练习。

陈式太极拳是古老的拳种,其他流派的太极拳(杨式、吴式、孙式、武式),都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

陈式太极拳在动作上柔化刚发的技击特点保存较多,学习和研究这派太极拳,对武术的继承和创新有很高的参考的价值。

文字脚本:陈式太极拳)

文字脚本:陈式太极拳)
• 人体的经络系统不仅具有联络作用、运输 作用和感应传导作用,同时,它还能够保 持人体各部机能活动的平衡与协调。陈王 庭将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 之中,领先经络的平衡与协调作用对身体 的各部位进行灵活调节,变幻虚实,以虚 诱敌,引实落空,避其实而击其虚,从而 克敌制胜。
• 明朝嘉靖年间,中国有一名扬海外的武将,姓戚 名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年 号孟诸,系山东省蓬莱人。戚继光编制新军,并 传以集百家拳术之长编制而成的三十二势,变化 无穷,微妙莫测,似有神意。 陈王庭创造太 极拳时,从戚继光所编的《三十二势拳经捷要》 中吸取精妙,采纳了二十九势,即懒扎衣、金鸡 独立、采马拳、七星拳、雀地龙、悬脚虚、伏虎 势、兽头势、朝天蹬、朝阳手、指裆势、跨虎势、 当头炮等。 由于陈式太极拳既广纳诸家拳术 之长,又有自己独特的神奇之处,所以每战必胜, 拳理上包容万家,独树一帜,不断发扬光大。
4、综合百家拳术之长,独树一帜
陈式太极套路
பைடு நூலகம்
传统套路
一,头套十三式(66式) 二,二套(27式) 三,三套(24式)又称大四套捶 四,红拳(23式) 五,五套(29式) 六,长拳108式 七,炮捶(俗称二路71式) 八,器械(刀,枪,棍,钩等多种)
九,对练套路 (以上由陈王廷所创) 十,老架二路四十二式(炮捶) 十一,小架一路六十四式 十二,老架一路七十四式 十四,新架一路八十三式 十五,竞赛套路五十六式编辑本段新编套路
3、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经络学 说相结合
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相结合
• 体是一个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降 窍、皮肉筋骨等组成的整体。它维护机体 的协调统一,主要就是通过经络系统的联 络作用。十二正经及十二经别纵横交错, 入里出表,通上达下,循行于脏腑和官窍 之间;奇经八脉联系与调节正经;十三经 筋与十二皮部联络筋脉皮肉。陈五庭将人 体经络学说中的联络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 之中,就形成了太极拳技击理论之一的 “一静无有不静,一动百骸皆随”。

陈式太极拳(图文详解版)

陈式太极拳(图文详解版)

• 玉女穿梭劲难练,
• 千次万次功难献,
• 要问要诀在何处,
• 震脚蹬足腰胯宽。
• 歌诀: 左脚跃起右脚进,右采 左按右转身。 此势平纵谁双迅,一片 神行自古• 闪战腾挪右脚移,
• 以胯带腰是正事,
• 肩靠肘击将他欺。
• 歌诀: 玉女穿梭接擦衣,屡次 分疏识者稀。 即擒即纵缠丝劲,须于 此内会天要。
第16式 撇身捶
• 撇身捶, • 劲落根, • 宛如青蛇摆动身, • 身躯顺提顺采式, • 再次左旋逆常拼。
第17式 青龙出水
• 青龙出水招不难, • 关键在于身右旋, • 右手握拳沉胯处, • 猛然发力将敌掀。
第18式 双推手
• 这次紧连双推手, • 大小双圈劲贯肘, • 切记重心在右足, • 虚领顶劲裆要空。
• 歌诀: 小擒打先沉右肘,右脚 转进上步掤。 右手采拿左手按,左脚 再进挤按成。
第40式 抱头推山
• 先搂膝 , • 后偷看, • 开步抱头又推山, • 切记右弓身要正, • 虚领顶劲双手撑。 • 歌诀:
抱头推山右倒掤,右转 靠肘变化中。 左手掩面柔无骨,锁扣 双推山欲崩。
第41式 六封四闭
• 六封四闭须放松, • 肩肘腕手尽量柔, • 肩肘腕手都用上, • 强占位时适时攻。
• 退中自如奇招制,
• 右手上撩其右臂,
• 左掌猛击他身躯。
• 歌诀: 下步跨虎旋转变,两手 斜缠皆倒转。 左足收跨手收合,取象 推演离中虚。
第71式 转身双摆莲
• 双摆莲, • 招好用, • 随时都可向敌攻, • 外摆右脚上击面, • 突然袭击要从容。
• 歌诀:
• 扣摆星月步法奇,身似螺旋变 身姿。 摆脚使捭筋骨断,双手鞭法奇 更奇。
第44式 后招

陈式太极拳介绍

陈式太极拳介绍

陈式太极拳介绍陈式太极拳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据传为陈王廷所创,原有5个套路,历经陈家世代相传,不断提炼修润,终于形成了近代所传的陈式一路、二路拳套,称为新架套路。

新架也有两种:一种其动作顺序与老架同,架式与转圈较原先老架小,去掉了原有的一些难度动作;另一种动作小巧紧凑,练会后逐渐加圈,也称赵堡架。

目前流传的第一路拳动作简单,柔多刚少;第二路拳动作较复杂,刚多柔少。

总起来看陈式太极的特点是:动作外形缠丝旋转,顿足跳跃;动作劲力刚柔外显,松活弹抖;动作气势静如小岳,动似雷霆;动作过程丹田内转,丝丝人扣;动作速度快慢相间,势断意连。

练法上,由柔渐刚,刚柔并重。

陈式太极拳鲜明的运动特点为广大人民喜爱,尤其适合于中青年练习,所以,陈式太极拳在太极拳发展中占有显赫的地位。

套路结构特点(1)传统性陈式太极拳亮赛套路是在传统陈式太极拳一路和二路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

具有缠绕柔和的一路特点,又有发劲弹抖的二路特色。

保留了传统陈式太极拳的主要动作,结构上也吸收了原套路中的主要动作顺序。

(2)难度性套路中的发力、跳跃动作具有一定难度,且完成全套所需要的体力、素质较高,更有处处要求缠丝的动作,不易掌握。

(3)合理性动作编排上由易渐难,多有左右对称动作,以求平衡发展,全面锻炼。

全套动作,第1段多柔缓缠绕动作;第2段步法灵变,突出连续发力;第3段突出摆莲跌叉难度动作;第4段有跃跳发刀,动作大小刚柔、快慢变化明显。

使身体活动量逐渐增大,符合生理变化规律。

主要技术提示陈式太极拳以明显的缠丝环绕、发力跳跃及讲求“丹田内转”带动四肢运动,区别于其它拳式,整个套路节奏鲜明,气势宏大,练习中,要突出松活弹抖的发力,表现出陈式风格特点。

防止过分追求发力效果,以至于发直硬劲,发虚假劲,发力后尤其注意与下边动作的自然衔接,避免断劲。

解决方法,要发好力,应由“极柔软”再至“极坚刚”,开始时多注意由内动引导肢体的放长,螺旋缠绕,逐渐发力,还应专门进行单势发力练习及其它辅助练习如柔韧性练习,抖大杆子。

陈式太极拳56式拳谱介绍

陈式太极拳56式拳谱介绍

陈式太极拳56式拳谱介绍陈式太极拳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代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将阴阳、动静、正反、有无、形神等对立统一的哲理和宗教、哲学、伦理、医学、武学、艺术等精神资源融入武术之中,集技击、强体、健身、益智和修性为一体,是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优秀拳种,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太极拳56式拳谱。

欢迎阅读!陈式太极拳56式拳谱介绍第一组1.起势(分脚开立)(假设起势方向向南)2.右金刚捣碓(1.转腰摆手 2.转身右平捋3.擦步推掌4.躬腿前棚5.虚步撩掌6.震脚砸拳)3.揽扎衣(1.转腰托拳 2.转腰分掌 3.提脚擦步合臂4.马步立掌)4.右六封四闭(1.转腕旋掌 2.下捋前挤 3.左刁右托 4.虚步按掌)5.左单鞭(1.左推右提 2.提脚擦步 3.转腰托掌 4.马步立掌)6.搬拦捶(1.转腰摆拳 2.马步横打 3.转腰翻拳 4.马步横击)7.护心捶(1.转腰塞拳 2.跳转龙摆 3.马步棚打)8.白鹤亮翅(1.擦步插掌 2.虚步分掌)9.斜行拗步(1.转腰绕臂 2.踏脚擦步 3.收掌扭腰提勾 4.马步展臂)10.提收(1.扣脚合手 2.收脚收手 3.提膝推按)11.前趟(1.落脚擦步下捋2.转体搭手3.转腰翻掌4.提腿擦步5.马步分掌)第二组12.左掩手肱拳(1.提膝刁收 2.震脚擦步 3.马步掩手 4.弓步冲拳.)13. 披身捶(1.右转腰掩肘 2.左转腰掩肘)14. 背折靠(1.折叠缠绕 2.拧腰折靠)15.青龙出水(1.转体绕臂 2.转腰缠臂 3.马步撩弹 4.马步迸掌)16.斩手(1.提脚翻掌 2.震脚切掌)17.翻花舞袖(1.旋臂伸掌 2.挑掌抢劈)18.海底翻花(1.转腰提臂 2.提膝翻抖)19.右掩手肱拳(1.震脚收掌 2.擦步合臂 3.马步掩手 4.弓步出拳)20.左六封四闭(1.转腰下捋 2.转腰前挤 3.转身虚步刁托 4.虚步按掌)21. 右单鞭(1.右推左提 2.提脚擦步 3.转腰托掌 4.马步立掌)第三组22.右云手(1.收脚摆掌2.开步推掌3.擦步右云4.开步左云5.转腰摆掌 6.缠臂横击)23.左云手(1.震脚摆拳 2.开步推掌 3.擦步左云 4.开步右云)24.高探马(1.转身分手合掌 2.马步分掌 3.扣脚转身旋掌 4.虚步推掌)25.右连珠炮(1.转腰捋棚2.侧步刁托3.跟步推掌4.侧步刁托5.跟步推掌)26.左连珠炮(1.退步左捋2.退步刁托3.跟步前推4.侧步刁托5.跟步前推)27.闪通臂(1.转腰带掌 2.弓步穿掌 3.拧腰旋掌 4.扫腿推掌)第四组28.指裆捶(1.转身缠摆 2.震脚擦步 3.马步掩手、收拳 3.弓步发拳)29.白猿献果(1.转身左缠 2.转腰右缠 3.提膝上冲拳)30.双推掌(1.落脚收掌 2.虚步双推档)31.中盘(1.换掌前推2.换掌前推3.换掌前推4.穿掌绕臂分手5.踏脚合臂擦脚 6.马步拢手上提)32.前招(1.转腰悬腕 2.虚步摆掌)33.后招(1.转腰活步 2.虚步摆掌)34.右野马分鬃(1.转体绕臂 2.提脚绕臂 3.马步穿靠)35.左野马分鬃(1.转腰提脚绕臂 2.马步穿靠)36.摆莲跌叉(1.转身旋掌2.折叠下按掌3.收脚摆掌4.摆莲拍脚5.震脚握拳 6.跌叉步穿拳)第五组37.左右金鸡独立(1.弓步举拳 2.独立上穿掌 3.踏步按掌 4.擦脚摆掌5.收脚收掌 6.独立穿掌)38.倒卷肱(1.退步右推掌 2.退步左推掌 3.退步右推掌)39.退步压肘(1.转腰左摆掌 2.转腰右摆掌 3.退步压肘)40.擦脚(1.转身右捋 2.盖步叠臂 3.分脚拍脚)41.蹬一根(1.转身叠拳 2.换手叠拳 3.撩拳侧踹)42.海底翻花(1.收脚合拳 2.提膝翻抖)43.击地捶(1.落脚摆拳、跳步绕拳 2.擦步绕拳 3.弓步栽拳)44.翻身二起脚(1.转身提拳 2.转身虚步举拳 3.上步摆拳 4.腾空拍脚)45.双震脚(1.分掌后跳 2.虚步按掌 3.双震脚按掌)第六组46.蹬脚(1.收脚收掌 2.蹬脚架推)47.玉女穿梭(1.落脚穿掌 2.跳擦步架推)48.顺莺肘(1.转身合臂擦脚 2.马步顶肘)49.裹鞭炮(1.翻身跳转绕臂、交合 2.马步分砸拳)50.雀地龙(1.转腰合臂 2.仆步穿掌)51.上步七星(1.弓腿举拳 2.虚步架拳 3.翻腕撑掌 4.翻腕架拳)52.退步跨虎(1.退步转身分掌 2.丁步合掌)53.转身摆莲(1.转身旋掌 2.提膝分手 3.落脚摆掌 4.摆莲拍脚)54.当头炮(1.落脚后推掌 2.坐腿收拳 3.马步棚打)55.左金刚捣碓(1.旋掌左捋 2.弓步前棚 3.虚步撩掌 4.震脚砸拳)56.收势陈式太极拳56式的养生功效1、陈式太极拳56式对高血压、高血脂的防治作用在学习陈式太极拳56式时有势呼吸法,其要求自然呼吸,对呼吸方法的训练要求也很高。

陈式太极拳24式简介

陈式太极拳24式简介

陈式太极拳24式简介陈式太极拳在传统太极拳流派中占有者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爱好太极拳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必要去了解陈式太极拳的,下面就和店铺一起来看看陈式太极拳24式简介吧!陈式太极拳24式关于陈式太极拳24式的学习,我们先了解它的相关内容及定义。

陈式太极拳24式,是在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新、老架一、二路中,取其精华,结合太极功法,组合而成的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动作简单又不失传统风格的养生气功。

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使身体进行整体性的自我调整,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功效。

适合各种年龄层次、不同体质状况的人锻炼。

所以说,学习陈式太极拳24式,我们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自己的练习实践。

陈式太极拳24式系统化训练共分为六个阶段,这就是学架子、正架子、捏架子、顺架子、拆架子、定架子。

通过这六个阶段的训练,可使我们能够较系统地掌握正宗的陈式太极拳24式。

在练习时要弄清楚每个阶段需要掌握什么内容,需要纠正哪些问题,明白自己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程度。

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训练,就能较系统地掌握它的风格特点、运动规律、劲别用法等,为向更高层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学架子(了解规律,熟练套路)学架子阶段是练习陈式太极拳24式的初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要先掌握简单的基本动作。

这里的基本动作包括定步的手上缠丝动作和熟练后配合步法的协调练习,通过这些基本动作的练习来初步了解陈式太极拳24式对手法、步法、手型、步型的基本要求,明确陈式太极拳24式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掌握了规律,了解了风格特点,然后再开始进行整个套路的学习就容易多了。

初学套路不能求快,要一招一式弄清楚每个动作的来龙去脉,了解动作的基本要求,明白每个姿势的方位、角度和比较明显的重心变换。

使自己初学套路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以后打下基础。

“学拳容易改拳难”,如初学时形成不良的动作定型,以后再去纠正就难了。

甚至会使你越练越不感兴趣,越练越别扭,直至放弃练拳。

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内容简介

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内容简介

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内容简介陈式老架太极拳的简介我习练陈式老架太极拳已有十三年。

近半年来,每每练完拳,那通身的舒泰,那物我相忘的自在,与诵读金刚经时的专注、无我、忘我几近一样。

当我闲坐书斋,静观陈式老架太极拳谱,总觉得“金刚捣碓”与佛家佛学另有别样的因缘和合。

为此,我放弃整体套路,单练“起式”和“金刚捣碓”这两个最简易的招式,直至悟得:一个“起式”半部拳,一个“金刚捣碓”又是半部拳。

方知若能深谙这两个简易招式之妙,可得太极拳之不可思议之精神。

陈式太极拳无论是老架一路还是老架二路,对这位习者都有很深的领悟,也是其习太极拳的原因。

无论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还是老架二路,在太极起势后,均是“金刚捣碓”。

此“金刚捣碓”是首式,也是首势。

比如老架一路,从第2式起,隔了3式,又是一个金刚捣碓,到了第15式,又来了一个。

而收式前的第73式,又是金刚捣碓。

老架二路的第40式,也是金刚捣碓此可谓起也金刚,收也金刚。

如此多的“金刚”,到底为何?笔者恍惚觉得,这“金刚捣碓”实则有多重解、多重意,金刚是佛门护法,是金刚菩萨,也是《金刚经》。

再者,“金刚捣碓”是“金刚持金刚杵在捣碓”的缩写。

学习太极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断的练习不断的领悟,太极拳里有深奥的文化内涵。

而金刚杵,又名宝杵、降魔杵、杵,是古代印度的一种武器,也是诸佛或力士所持的一种器仗,更是佛家的修行法器。

它质如金刚,能击破各种坚硬物质,能除愚痴妄想、拒魔障、灭烦恼之火。

或许,由“佛门金刚”统领的陈式太极拳,不仅是拳,更是一部形、神、意、气金刚经。

由此看来,这些年来的用意、用力、进攻、防守等太极理论上的争执,其实都有所背离陈式太极之精神。

比如,有人说意在先,有人则说力在先,有人说习拳要用力,有人则说习拳不得用力,有人说习拳时放音乐好,有人则说习拳时放音乐不好,等等等等,这均陷入了二维平面思维的对立之中,而太极拳的金刚精神实则“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其真实不虚,正是“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
复习易筋经:第1-6势;
学习易筋经:第7-9势;
第十一讲
复习易筋经;
复习陈式太极拳24式:1-12式
学习陈式太极拳24式:13-14式
第四讲
复习易筋经:第1-9势;
学习易筋经:第10-12势;
第十二讲
复习易筋经;
复习陈式太极拳24式:1-14式
学习陈式太极拳24式:15-16式
第五讲
复习易筋经;
学习陈式太极拳24式:1-2式
第十三讲
复习易筋经;
复习陈式太极拳24式:1-16式
学习陈式太极拳24式:17-18式
第六讲
复习易筋经;
复习陈式太极拳24式:1-2式
学习陈式太极拳24式:3-4式
第十四讲
复习易筋经;
复习陈式太极拳24式:1-18式
学习陈式太极拳24式:19-24式
第七讲
复习易筋经;
复习陈式太极拳24式:1-4式
学习陈式太极拳24式:5-6式
第十五讲
复习易筋经;复习陈式太极拳24式;
第八讲
复习易筋经;
复习陈式太极拳24式:1-6式
学习陈式太极拳24式:7-8式
第十六讲
复习易筋经;复习陈式太极拳24式。
陈式太极拳
授课教师:张正红
一、课程简介
陈式太极拳创始于明末清初的著名拳师陈王廷。其风格特点是架势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以缠丝劲为核心,动作以腰为轴,节节贯穿。一动则周身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皆静,运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发劲时松活弹抖,完整一气。陈式太极拳是中国古老的拳种之一,也是目前人们最喜爱的健身项目之一。陈式太极拳是依据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术,综合武术技术创编而成的。因此,练习陈式太极拳可以平和阴阳,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全面提高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各项生理机能,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健身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
陈式太极拳24式;易筋经。
三、进度安排
课 次
教学内容
课 次
教学内容
第一讲
学习易筋经:第1-3势;
第九讲
复习易筋经;
复习陈式太极拳24式:1-8式
学习陈式太极拳24式:9-10式
第二讲
复习易筋经:第1-3势;
学习易筋经:第4-6势;
第讲
复习易筋经;
复习陈式太极拳24式:1-10式
学习陈式太极拳24式:11-12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