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导论48271共62页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导论

•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微观经济学大体经历了古典时期、新古 典时期和新古典后微观经济学三个发展 时期。
一.古典微观经济学时期
• 微观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期。 威廉·配弟(W.Petty)和皮埃尔·布阿吉尔贝尔 . (B.Bois—guillebert)分别成为英、法两国古 . 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在他们的有关经济论著中, 出现了以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基本命题。 尽管他们对这一命题的提出和分析是粗糙的, 但他们都讨论了商品与劳务的价值与价格决定 这一核心问题,这也为古典经济学中劳动价值 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使经济学第一次成 为一门科学。
• 古典经济学有关微观经济分析的核心理论——价值论 在亚当·斯密(Adam.Smith)手中得到了重大发展。 . 1776年斯密的代表作、经济学经典名著《国民财富的 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的发表,标志 着经济学已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国富论》主 要是研究促进或阻碍财富发展的因素,论证资本主义 制度比封建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 增长。关于价值理论,斯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 劳动创造价值为中心提出了多元论的价值观。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导论
什么是经济学?这个问题看起来容易,实际上是十分困难的。 英国经济学家L.罗宾斯(Robbins) 是:“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 把人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 来研究。” 美国出版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给的定义是:“按广 泛接受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 用途中间配置的问题。它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寻求满足他们的 物质需求与欲望的方法的社会科学,这是因为他们所支配的东 西不允许他们去满足一切愿望。” 另外还有诸如:经济学研究如何改善社会;经济学研究财富; 经济学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事务,如何谋生和如何过得快活; 等等。

微观经济学第1章--导言

微观经济学第1章--导言
收入增加
需求增加
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P0
收入减少,需求曲线向左 移动,需求减少。
0 Q1 Q0 Q2
Q
22
具体来看
需求量的 变动
变动主体 价格P 其他因数
Q
变化 不变
图形表现
同一条曲线 上点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 D
不变 变化
整条曲线的 位移
23
7.需求定理的特例 (1)吉芬商品
需求量与价格成同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15
第三节: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需求量与需求曲线
1.需求和需求量的含义 需求量:指消费者在特定时期的某一市场上,在某一价格下愿 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需求 —— 指商品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它反映了 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商品的需求量。
需求是 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16
2.需求表
Q s = --δ + γ(P)
31
6.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其他因素不变,
价格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P元
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 鸡蛋的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增加
P2
P1 。a 0 Q1
S
。b

Q2 Q斤
32
(2)供给的变动
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
其他因素变化(成本、技术
包括以下五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A.生产什么?(产品)
what;
B.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 how用什么方法。
C.为谁生产?(分配)
for whom 如何分

此外,还有 生产多少?(数量) 何时生产?(时间)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言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言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古典微观经济学
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为代表的经济学 家,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价格和竞争 是经济活动的核心。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
以马歇尔、瓦尔拉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 引入了边际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建立了现 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现代微观经济学
以萨缪尔森、阿罗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 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引入经济学研究,进一步 拓展了微观经济学的领域。
资源稀缺性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前提之一,它强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 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微观经济学主张通过市场机制和价 格机制来合理配置资源,使得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市场出清假设
总结词
市场出清假设认为市场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当市场受到干扰时,价格机制会自动调整并恢复市场均 衡。
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价格机 制在调节市场中的作用,探讨市场如 何通过价格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规范分析
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对经 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政 策建议。
比较静态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经济状态下的情况 ,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 变化规律。
01
实证分析
通过收集数据和观察现象,运用 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探究 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
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微 观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宏观经济现象的产生和变化,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也需要微观经济学的支撑。
02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理论框架
理性人假设
总结词
理性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前提之一,它认为个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 程中会采取最优的决策。

微观经济学第1章经济学导论

微观经济学第1章经济学导论
由西方经济学的对象决定的。 研究资源最优效率的使用,实际就是函数的极值点。 根据高等数学的知识,很容易理解,数学方法求得极值就是 对函数求导数,当它的一阶导数为0时,即找到极值点。
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
Normative vs. positive economics
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回答“应该是什么” (what ought to be)的问
• 2.完全理性 • 3.完全信息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 1.均衡价格理论 • 2.消费者行为理论 • 3.生产理论 • 4.分配理论 • 5.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 6.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政府的行为)
以整个国民 经济为研究对 象,通过研究 经济中各有关 总量的决定及 其变化,来说 明资源如何才 能得到充分利 用.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供求理论
消费者理论(效用论)
厂商理论
生产理论 成本理论
产品市场理论(交换) 一



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


要素市场理论(分配)


需求方面
供给方面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三, 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定的研究和分析方法。
1. 边际分析法:运用微分方法研究经济运行中的增量变化,用 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
边际即“额外的”、“追加”的意思,指处在边缘上的“已 经追加上的最后一个单位”,或“可能追加的下一个单位”, 属于导数和微分的概念。

微观经济学导论

微观经济学导论

微观经济学导论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市场的供求关系。

它通过分析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和规律。

本文将从需求与供给、弹性、成本与收益等多个方面探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需求与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需求是指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愿望和能力,而供给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需求曲线描述了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情况。

需求曲线呈现向下倾斜的趋势,即价格上涨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跌时需求量上升。

供给曲线描述了生产者愿意出售商品或服务的情况。

供给曲线呈现向上倾斜的趋势,即价格上涨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跌时供给量减少。

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取决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

弹性弹性是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需求弹性衡量了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供给弹性衡量了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大于1时,需求被称为“弹性需求”,需求曲线呈现比较陡峭的倾斜。

需求弹性小于1时,需求被称为“非弹性需求”,需求曲线呈现比较平缓的倾斜。

供给弹性的概念与需求弹性类似。

成本与收益成本与收益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成本是指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所需要的资源投入和费用支出,收益则是指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所得到的回报。

生产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与生产规模无关的成本,如租金、设备折旧等。

可变成本是与生产规模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单位额外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收益可以通过价格和数量来计算,即总收益等于价格乘以数量。

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得到的额外收益。

市场失灵尽管市场在理论上是有效的,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但现实中市场并不完美。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品、垄断和不完全竞争等。

第一章 导论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章 导论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1.4 微观经济学的演变与发展
1.4.2 厂商理论的发展 现代企业理论分为两个主要分支: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
理论。
1.4 微观经济学的演变与发展
1.4.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发达国家中垄断大企业的市场力量日益膨胀和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动摇了新古典学派以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为基 础的理论体系。1933年,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E. H. Chamberlin)的《垄 断竞争理论》和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的《不完全竞争 经济学》的出版,从理论上指出了新古典经济学忽视垄断力量的存在和对垄 断缺乏分析的缺点。萨缪尔森把这两本著作的出版称为“垄断竞争的革命”。 从那时以来,西方学者开始对市场的类型或结构进行研究,其理论主要分为 三种:垄断竞争理论、寡头理论和垄断理论。
(1)对经济现实进行归纳,形成抽象的概念; (2)概括和总结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和基本规律; (3)进一步把概念符号化; (4)建立模型,对模型求解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1.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2.2 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 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经济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
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决定问题。
1.3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图1-1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经济循环流动图
1.4 微观经济学的演变与发展
➢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核心思想就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 手”的原理。20世纪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整个发展过程就是对该 原理进行论证和充实的过程。
➢这主要体现在: 1.对该原理的论证 2.对该原理的补充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 ➢第一个层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最优决策问题; ➢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问题; ➢第三个层次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

第1章微观经济学导论

第1章微观经济学导论

三、稀缺性规律
▪ 稀缺性规律是指相对于人类不断上升的 需要来说,再多的资源也不能完全满足人 类的需要。
稀缺性规律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 一方面是人类需要的无限性。 ▪ 另一方面却是资源的有限性。
四、经济学的制度前提
▪ 第一,维护人权。 ▪ 第二,保护产权。 ▪ 第三,理性政府。
在综合了以上分析以后,我们可以 给经济学下一个简短的定义:经济学是研 究人们行为的社会科学,具体地说,它是 研究个人和社会在一定的制度下,如何在 满足人们需要的稀缺资源的用途之间进行 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 经济学只研究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人们的经 济行为,并总结这方面的规律,这是经济学区别于 其它社会科学的主要表现。
二、理性行为假定

居民、厂商和政府等都是经济活动的参与
者,尽管他们的身份和特点各不相同,但在经
济分析中,他们所具有的共性是其行为都是理
性的,这就是理性行为假定。
▪ 来源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讲的“经济 人假设”。
▪ 2.如何生产?
▪ 3.为谁生产?
▪ 为了进一步描述资源配置问题,经济学 引入了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这一概念。
▪ 考察生产可能性边界,首先又要说明机 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概念。
▪ 机会成本是做出某种选择而不是另一种选择的真 实成本,机会成本是因选择而产生的成本。
▪ 二、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 所谓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假定外界诸因素 (自变量)是已知的和固定不变的,然后再 研究因变量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由于 在现实中,外界条件不断在发生变化,可能 均衡是转瞬即逝的一刻,也可能永远也达不 到。

微观经济学导论(1)

微观经济学导论(1)
▪ 2.如何生产?
▪ 3.为谁生产?
2021/7/25
26
▪ 为了进一步描述资源配置问题,经济学 引入了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这一概念。
▪ 考察生产可能性边界,首先又要说明时 机本钱〔Opportunity Cost〕概念。
2021/7/25
A——读研究生继续深造;方案B——到政府
部门做公务员;方案C——到月薪5000元的公
司上班。
▪ 假定这个学生决定选择方案A读研究生,那
么,他读研究生的时机本钱是“方案B〞还是
“方案C〞呢?这就取决于他对“方案B〞还
是“方案C〞的评价。如果他认为“到政府部
门做公务员〞价值高于“到月薪5000元的公
司上班〞,其读研究生的时机本钱就是“方案
27
▪ 时机本钱是做出某种选择而不是另一种选择的真 实本钱,时机本钱是因选择而产生的本钱。
▪ 如果一种资源有两种以上有用途,并且这些用途 之间是各自,互不相关的,那么,时机本钱就应该 是做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它选择中评价最高的 那种选择。
2021/7/25
28

例:一个学生毕业时面临三种方案:方案
2021/7/25
3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效率 efficiency,平等 equity〕
▪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本钱是为了得到它所放 弃的东西〔时机本钱 opportunity cost〕
▪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变量 marginal change〔理性人 rational people,边际分 析 marginal analysis, 边际本钱 marginal cost,边际收益 marginal benefit〕*航空售 票P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微观经济学大体经历了古典时期、新古 典时期和新古典后微观经济学三个发展 时期。
一.古典微观经济学时期
• 微观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期。 威廉·配弟(W.Petty)和皮埃尔·布阿吉尔贝尔 (B.Bois—guillebert)分别成为英、法两国古 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在他们的有关经济论著中, 出现了以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基本命题。 尽管他们对这一命题的提出和分析是粗糙的, 但他们都讨论了商品与劳务的价值与价格决定 这一核心问题,这也为古典经济学中劳动价值 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使经济学第一次成 为一门科学。
制度比封建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 增长。关于价值理论,斯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 劳动创造价值为中心提出了多元论的价值观。
• 另一方面,斯密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被许多经济学家 所继承,发展成为以后的各种经济学体系。英国古典学者大 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提出一元论的劳动的价值论。与李 嘉图同时代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B.Say)、英国的马尔萨斯 (T.R.Malthus)利用斯密价值论中“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 提出“生产要素服务论”、“生产费用价值论”。萨伊认为商品 的价值是由效用决定的,而效用的创造不仅有劳动,还有资本和 土地。这三种生产 要素的收入相当于创造效用时各自所耗费的 代价,从而构成效用的生产费用。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由效用 的生产费用决定,即由工资、利息和地租决定。
• 。瓦尔拉斯的继承人是出身于意大利的 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A.Pareto)。帕累 托运用序数效用观点,并在序数效用基 础上承袭和发展了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 理论。此外,由于他论证了被称为生产 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率问题,对以后的西 方福利经济学产生了较大影响,故被认 为是西方福利经济学的先驱。
• “边际革命”中另一个对微观经济分析影 响深远的理论——“边际生产力论”是由 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J.B.Clark)提出 的。“边际生产力论”创立的年代稍后
• 19世纪40年代,德国学者戈森首先提出了消费者行 为的心理分析。提出“戈森第一定律”,即边际效用 递减规律和“戈森第二定律”,即边际效用均等规律。 戈森成为边际效用论的先驱。
• 19世纪70年代初,英国的杰文斯(W.S.Jevons)、 奥地利的门格尔(K.Mengers)和法国的瓦尔拉斯 (L.Walras)差不多同时但又是各自独立地提出了自己 的边际效用原理。他们描述的“边际效用价值论”是 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也是宏观经济学进行总 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由此兴起的边际分 析方法也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基本的分析方法。因 此,西方经济学家把这一原理的发现及边际分析方法 的兴起称为“边际革命”。这是西方价值理论的一次 飞跃。
• 古典经济学有关微观经济分析的核心理论——价值论 在亚当·斯密(Adam.Smith)手中得到了重大发展。 1776年斯密的代表作、经济学经典名著《国民财富的 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的发表,标志 着经济学已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国富论》主
要是研究促进或阻碍财富发展的因素,论证资本主义
重视和运用边际分析,并以局部均衡分析为特征。他
还创立了连续原理、需求弹性、供给弹性、消费者剩
余等概念,构成一个完整的微观经济学体系,不论是
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 构造了基本框架。
• 马歇尔的经济学说以“均衡价格”为核 心。他用商品的均衡价格衡量商品的价 值,因此“均衡价格论”也就是马歇尔 的价值论。马歇尔把供给与需求两者通 过市场均衡作用联结起来,认为在商品 价值的决定中,两者有同等的重要性, 构成综合性的价值理论体系。
• 萨伊和马尔萨斯之后,英国的西尼耳(N.W.Senior)、约 翰.穆勒(J.Mill)等人继承和发展了生产费用价值论,完成了由 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过渡。
二.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
形成时期
• 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的兴起和以马歇 尔.Marshall)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完成,为 现代微观经济理论构造了基本理论框架,这一时期的 微观经济学称为“新古典经济学”,以区别于17世纪 中叶兴起到19世纪初完成的古典经济学派。
数理方法来表述、研究和论证经济现象及其相互依存
关系,所以又被称之为数理经济学派。瓦尔拉斯在经
济分析方法上的一个突出贡献,在于他以边际效用分 析为基础,进一步考察了全部商品(消费品和生产要素) 的交换及商品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时的价格决定问
题,创建了“一般均衡理论”。这种分析方法以及马
歇尔所采用的“局部均衡分析”是现代微观经济学中 常用的分析方法。
• 一般认为,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 理论支柱——“边际效用价值论”最初完 整的理论论述是1871年前后)、杰文斯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1871年)、瓦尔拉斯的《纯粹经济学要 义》(1874年)。
• 侨居瑞士的法国人瓦尔拉斯是瑞士洛桑学派的创始人。 由于瓦拉尔斯和英国的杰文斯等人主张用数学符号和
于“边际效用价值论”,它是现代微观 经济学分配问题的主要理论支柱。
• 马歇尔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经济学界最有影 响的人物之一。他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 他在其代表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初版,1920年 第8版)中兼收并蓄,把供求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 产力论、生产费用论等融为一体;在研究方法上,他
•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P.A.萨缪尔森(Samuelson)给经济学所下的 定义更准确和全面些。他给经济学所下的定义 是:“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 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 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在现在或 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 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善资源 配置形式所需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